思维定势在科学学习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

合集下载

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培养发散思维论文

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培养发散思维论文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发散思维摘要:“思维定势”是心理学名词,是指人们受先前经验影响,形成一种习惯,用固定的思路去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其积极的方面,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

关键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发散思维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94-01思维定势人人都存在,它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也叫“正迁移”。

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我们经常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便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新概念,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分式”可以通过“分数”进行类比,“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等形式进行教学。

对帮助学生理解例题,消化和接受新知识,巩固某一新的解题方法,从而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固定解法确实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但是思维定势也有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也叫“负迁移”。

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也可能使学生陷入框框之中,对接受新知识、新方法起抵制、干扰的消极作用。

例如:在绝对值教学中,因为|3|=3,|-2|=2,所以初学中容易得出|-a|=a,|b|=b等错误结论;学生学过若a=b,b=c,则a=c的等量代换定理以后很容易产生:“a//b,b//c,则a//c(等量代换)”和“因为a⊥b,b⊥c,所以a⊥c(等量代换)”的错误结论。

学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后,在△abc (见下图1)de//bc = = ,而在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定理,由于有 = de//bc,所以学生会误以为上图中有 = = 的条件后也能得出de//bc,甚至还会得出(见上图2) = 的错误结论。

又如,学生在开始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由于受解方程:的影响很深,所以对不等式中出现的这种类型的错误往往很难一下子彻底扭转过来。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思维定势积极作用,克服思维定势消极作用,使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最好的作用呢?下面谈点笔者浅薄的看法。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教学对策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教学对策
学 羁 2 0 1 3 年 第 2 期
董桂珍 ( 甘肃 省 兰州 市第三 十一 中学 7 3 0 0 9 7 )
摘要: 笔者在教 学 实践过程 中 . 发现 学生 暴 露 出许 多与 思维定势有 关的问题 .本 文试
就相应 的教 学对 策做一 些探 索。 关键词 : 思维定势 消极影响 教学对策 思 维定势是指人 们在长期 的学 习过程 中 所形成 的一种 习惯性 思维方法 .教 育心理学 中又称 之为知识惯性 这种 固定 的思维模式
植 物根的 向地性生 长的关系 时.错 误地认 为
实验设计中构建数学模型 。 例如 . 在实验设计题 中常有这样 的要求 : “ 探究 ……对 ……的影响 ” 或“ 验证… …对 ……的作用” 教 师可以联 系 课 堂教学 中常见 的曲线 、图表 和文字的相互 转换问题 ,引导 学生建立 自 变 量与因变量 的 函数关系 .让学 生明 白生物实 验中的单一 变 量 或实验变量就 是函数 中的 自变量 .也就 是
所 问。
虑. 得到多种多样的答 案 它能充分培养学生 的思考能力 . 教学 中教师可以通 过一题多解 , 一题多变 . 逆 向思维等训练 . 提供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 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 能力 . 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 1 ) 一题多解
面影 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理 到方法步骤严格按 照科学实验 的基本原则 和程序 的要求去做 . 让学生在掌握 了生物科学 实验 的方法步骤后 , 进行实验设计 第二步 . 在
1 . 错误 的经验或知识先人为主
日常经验产生 的观念形成 了学 生心理上
的一种准备状态 . 当他们认识新 事物时 . 就会 不 自觉 的产生 “ 先人 为主 ” 的成见 . 往 往 以经 验中非科学 的感 受和对事物 的片面印象去代 替某种生命现 象的本质 .因而造 成学 习生物 学 概念和规律 的障碍 . 造成答题 时常 出错误 例 如 .在分析植物体 中生长素 的极 性运输 与

思维定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摘要:思维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当习惯思路与实际思路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

因此,对于数学中的思维定势应正确处理,建立科学的思维定势。

关键词:思维定势负迁移发散思维创造思维 1 思维定势的涵义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思维在形式上采用比较固定的或是相对凝固的一种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内容;也就是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某种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

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

2 思维定势的形成过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形成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学生总要从老师那里学会解决某一问题的一招一式,并进行演练,形成定势。

数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建立符合数学思维自身要求的具有哲学方法意义的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不仅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讲,思维定势的形成标志着学生熟练掌握某种知识和方法,例如,概念的教学,如果就概念讲概念,草率地把概念硬灌给学生,那么只能形成僵硬的概念定势;如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实际事例和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就是积极的、活跃的“概念定势”,形成合适的思维定势。

上述两种教法,均是建立“概念定势”,究其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3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学生已学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已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以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影响和被动的干扰作用,心理学家把前者称之为负迁移。

3.1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防止负迁移的产生数学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有些同学在遇到新问题时.只注意与旧知识的相似性,忽略了差异性,仍用熟悉的固定的方法、公式、经验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导致了错误的结果,即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一个问题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学生墨守成规,难以涌现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与经验的负迁移。

关于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关于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关于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推荐文章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是什么热度:要如何克服定势思维习惯热度:打破思维定势的例子有哪些热度:如何改变思维定势热度:思维定势是什么有哪些作用热度:创新性思维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思维定势在人们的观念当中,则通常被当作是创新性思维的障碍。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关于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变化,因此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认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刻舟求剑”就是对这种错误思维方式的比喻。

俗话说:“老眼光看人”,“想当然”,“按老皇历办事”,讲的也是定势效应的消极作用。

思维定势的成因心理学上的“心理定式”,就是用过去形成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事物。

人们在认知人或事时,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认识来判断,而在主观上有一定的定型。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为根据去认知一个新的事物。

当然定势思维并不总是让人“上当”,它首先具有积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按类型来记忆事物,判断事物。

头脑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可以使我们在认识同一类新的事物时,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是在变化,如果总是“老眼光看人”,凭“想当然”办事,有时也会出错,就会出现我们上面说的那些情况。

不但如此,定势思维还容易妨碍人们的创新,有很多定势的思维束缚住了我们,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

谁能突破定势思维,推陈出新,就更容易成为这个时代的赢家。

从而控制全局。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的更迅速、更有效。

个体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正是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才使个体对新事物认识的迅速、有效,而不至于需要长时期的摸索。

知识、经验的可贵正是在这里。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的,学习的水平和效果直接受已有的知识结构、方法技能的影响。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要特别注意各个学习阶段的衔接教学,尤其要注意衔接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建立与突破。

思维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于解决新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它使人们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反应,并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趋向性。

思维定势作为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影响,有其两重性:当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利促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形成所谓正迁移,为其积极的一面;当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妨碍或干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形成所谓负迁移,这是其消极的一面。

鉴于思维定势具有的两重性,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勿必考虑到思维定势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一分为二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建立积极的思想定势,打破消极的思维定势,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一、把握事物存在的条件,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在学习绝对值概念后,学生化简∣a﹣b∣这样的式子,受小学没有负数的影响,因此没有对所给的数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所以在去掉绝对值时,直接就等于a-b ,而没有意识考虑要分情况考虑。

进入初中引入负数以后,有理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包含正数、零、负数三部分,而初中涟生往往在处理有关数的问题时,忽视将有理数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这样一道题: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上有点P,使△PBC、△PAB、△PCD、△PDA都是等腰三角形,则具有这样性质的P 点的个数共有几个?这道题迷惑性很大,一般学生都认为这样的P点只有一个,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究其错误根源,是习惯上把“△PAB为等腰三角形”理解为PA﹦PB,即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而忽视PA﹦AB或PB ﹦AB等情况,形成思维定势造成的。

三、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如:化简M﹦2√6∕√2﹢√3﹢√5解这道题,通常是将分母有理化,这种方法当然可以计算出结果,但比较麻烦,如果注意到2√6与分母的内在联系:2√6﹦(√2﹢√3)²﹣〔(√2)²﹢(√3)²〕﹦(√2﹢√3)²﹣(√5)²﹦(√2﹢√3﹢√5)(√2﹢√3﹣√5) 。

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_教案教学设计_2

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_教案教学设计_2

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本文是关于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这件使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先入为主,认为乌鸦不好,不喜欢乌鸦,这是一种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的思维一种趋向性。

《乌鸦喝水》中的乌鸦是多么聪明,它动脑筋,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孩子们应该喜欢它,学习它,但由于以前的印象,他们对乌鸦存有偏见。

可见思维定势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二年,我仍教一年级,再上〈乌鸦喝水〉一课时,我改进了教法。

课前,我讲了一则小故事——《狐狸和乌鸦》。

大意是:狐狸和乌鸦交朋友。

一次狡猾的狐狸请乌鸦作客,狐狸准备了稀糊放在盘子。

乌鸦把盘子啄得嗒嗒直响,可什么也没吃到。

后来,乌鸦请狐狸作客,乌鸦把几片肉装进瓶子里,请狐狸吃。

狐狸闻着香味,围着瓶子转,想不出办法来……听了故事,学生都说乌鸦很聪明,对付狡猾的就得这么干。

学习课文了,板书课题“乌鸦喝水”后,我指着乌鸦的面具对学生说:“这只乌鸦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会想办法,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小朋友喜欢他吗?”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还急着想知道这一回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想出了什么办法。

我和上一次一样,准备了道具,叫学生演示。

同学们争着要戴上面具扮演乌鸦,演示“喝水”过程。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石子一颗一颗沉下,水位不断上升……孩子们凝神地看着,看着……最后组织讨论时,学生一致认为乌鸦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很聪明,并表示要向乌鸦学习。

显然,这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教学的成功,在于我有效地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乌鸦这个形象。

由此,我体会到,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清除学生消极数学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的例子

[清除学生消极数学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的例子

[清除学生消极数学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的例子“所谓思维定势,就是遵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历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运用中所形成的比拟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途、方式、程序、模式。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它们更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如引导不当,会使思维活动受到束缚,有时会造成一些难以突破的框框。

一、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状况下,假如仍旧采纳某种旧的固有的模式就难于解决问题,这时的思维定势将会起到消极的作用。

详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先人为主的思维惰性。

数学成果差的学生往往非智力因素也较差,他们往往习惯于用定型化的旧方法相识新问题,不愿踊跃动脑筋,提出新思路。

譬如上一节提到的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后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受思维定势的作用立刻想到也从这些数的个位去看。

思维比拟严密且学习上比拟谨慎的同学或许会通过举例验证后发觉此方法行不通,进而会换个角度接着探究。

而少数思维简洁、学习随意的同学就会盲目地下结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这样一个伪定理。

2.形成概念理解的呆板性。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时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呆板。

在计算学习中,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此时此刻用旧法那么去干扰新法那么,例如先学习的小数加减法方法是小数点对齐,先按整数加减法来计算,最终将小数点移下来。

学习小数乘法计算时就会有相当一局部的学生受小数加减法的影响也是一样数位对齐,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最终将小数点移下来,这样就造成积的小数位数错误。

再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下题:“一批货物有480吨,甲货车单独运走须要8小时,乙货车单独运走须要6小时,两车同时运,几小时后运完?”不少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想到过去习惯的工程问题,于是套用旧模式旧方法,先分别求出两车工作效率,再求出效率和,再求出几小时运完。

其实如能摆脱思维定势,撇开“480吨”这一详细数量,用分率来表示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计算就简便多了。

3.阻碍创新性思维的开展。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教学对策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教学对策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教学对策摘要: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暴露出许多与思维定势有关的问题,本文试就相应的教学对策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教学对策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法,教育心理学中又称之为知识惯性。

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常规性和程序性。

它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解决有两面性。

当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促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表现为积极促进作用的一面,这叫正迁移。

当它妨碍或干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则表现为消极干扰作用的一面,这叫负迁移。

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已有的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而经验容易使他们养成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甚至错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一、思维定势在生物教学中的负面影响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的生物学原理、规律都来自科学观察和实验。

因此,除了要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师还需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定势的心理障碍,才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错误的经验或知识先入为主日常经验产生的观念形成了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当他们认识新事物时,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往往以经验中非科学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片面印象去代替某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因而造成学习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障碍,造成答题时常出错误。

例如,在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的关系时,错误地认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受重力的作用,而忽略了主动运输是造成极性运输的根本原因。

2.已有知识思维定势的干扰进入高中后,由于学生认识的广泛化,引起那些与新知识相似、相关的已有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干扰,或者对概念的本质缺乏认识,造成思维错误。

例如,我们说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如何克服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如何克服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如何克服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现代心理学上,思维定势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

人的思维方式的固定化、刻板化、主要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积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提高思维的创造性和灵话性。

一、不要把概念、原理、定律讲得过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认识客观对象的个别情形,也要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对象在某种情况下的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

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应该补充指出: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气体。

物体在气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力。

还应着重指出:有些物体尽管浸在液体中,但由于没有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差,该物体就没有受到浮力。

如:将一蜡块表面磨平,让它和容器底部密合,浸没在水中,蜡块不会漂浮起来,因为这种情况下,蜡块受到的浮力为零。

再如:在讲摩擦力时,应着重指出,摩擦力不一定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墨水瓶放在一本书上面,慢慢推动书,墨水瓶也会随书一起运动起来。

很显然是由于书对墨水瓶的摩擦力,使墨水瓶运动起来,可见,摩擦力对墨水瓶来说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

二、进行变式练习的训练变式练习是指在安排练习时应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不要使练习以同一面目形式反复出现,而要不断地变换形式,使学生在辨别和比较中掌握知识,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

例如:在复习“力和运动”时,可设问:我们都知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那么,如果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否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回答否),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那么,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发生改变呢?(不一定),再如在复习“光的反射定律”时其中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句,能不能换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呢?显然,不能够,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入射角随反射角的改变。

克服思维定势对数学学习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克服思维定势对数学学习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苏祥【关键词】思维定势数学学习负面影响【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59-02心理学研究表明,先前的经验越有效,思维定势往往就越强烈。

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它有助于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逆向的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逆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去思考。

有些数学问题,从正向入手繁杂冗长,而从逆向入手却轻巧简捷、新颖别致。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

例1 有A,B,C三个魔术盒,各装有若干个小球,先由A盒取出一批球放进B,C盒,所放之数分别是B,C现有之数,再由B盒取出一批球放进A,C盒中,所放之数分别是A,C现有之数。

最后,按同样规则将C盒中一批球放进A,B盒中,结果A,B,C盒的球数恰好都为32个,问A,B,C盒开始时各有多少个球?若直接从正面入手,可设A,B,C盒开始时的球数分别为x,y,z。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如果采用逆向思维,在最后一步(C分球给A,B)之前的一刻:A有32/2=16(个),B有32/2=16(个),C有32+16+16=64(个)。

再倒推回B将要分球给A,C但还未分的那一刻:A有16/2=8(个),C有16/2=8(个),B有16+8+32=56(个)。

因此,一开始还未分球时,B有56/2=28(个),C有32/2=16(个),A有8+28+16=52(个)。

二、变直接思维为侧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种从侧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侧向思维法。

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对策

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对策

定模式 , 到新 问题 时头脑 被 旧方法束缚 住 , 遇 固执不 变
地用 旧方法去解 题 , 不去寻找 其它简单 、 接的解题 而 直 方 法 , 维 定 势 的 消 极 作 用 , 常 表 现 为 知 识 与 技 能 的 思 常 负迁 移 。 教 学 实 践 中 , 维 定 势 的 消极 作 用 不 可 低 估 , 在 思 它 直 接 影 响 着 教 学 质 量 , 响 着 中专 学 校 培 养 创 造 型 人 影
互相关 联 的统 一体 。 因而 , 我们可 以从学 习者 对学 习 目 己的强烈 的进取精神 , 成为学生们不断进 步 、 前进的又一 标 的意识程 度 、 在学 习过程 中的情感体验 、 对学 习活动 强大的动力。 因此 , 教师应结合教学 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 的坚 持程度 等方面 , 综合 地判定 或评价他 的学 习态度 。 特点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 , 树立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例如一个学生具有 积极 主动 的学 习态 度 , 就是说他对学 的崇高理想 。 把所学的专业 与理想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 这
维普资讯
势, 在条件 不变时 , 可以更迅 速地知 觉对象 并做 出合理
的反应 。 比如当学生获得一种 普遍 的行之有效 的原则 和
方 法 后 , 能 用 它 来 解 决 其 它 类 似 的 问 题 , 而 迅 速 地 就 从 解 决 问 题 , 就 是 思 维 定 势 的 积 极 作 用 , 常 表 现 为 知 这 常 识 与 技能 的 正 迁 移 。思 维 定 势 的 消 极 作 用 是 指 一 旦 形 成 了某 种 定 势 , 生 由 于 来 不 及 适 应 外 界 情 况 的 细 微 变 学 化 , 往容 易发生错 觉 , 碍新 问题 的解决 。 俗 地说 , 往 有 通 受 思 维 定 势 消 极 作 用 影 响 的 学 生 已 经 形 成 了 解 题 的 固

教学论文几种消极思维定势的类型及应对思维分析

教学论文几种消极思维定势的类型及应对思维分析

几种消极思维定势的类型及应对思维分析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有积极的一面,它能够让人们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后,在条件不变时,可迅速地感知对象,产生联想。

在遇到同类问题时,思维定势将使人们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惰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

因此,积极寻找消极思维定势的原因和对策,才能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本文就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势现象谈谈教学时处理的一些思考及对策。

一、生活概念的干扰日常生活与数学是两个既相互交叉又各自独立的系统。

学生因其思维特点往往易受词的生活意义的影响,如果词的生活意义与几何概念的科学意义一致,将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反之则起负迁移作用。

如《角的认识》,孩子们往往将角理解为墙角、桌角、羊角等物体的形状,甚至有时仅仅理解为一个点。

问题对策: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与生活的共通之处,促进学生经验的扩充;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深入分析数学与生活的差异之处,实现学生经验的改造与重组。

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深刻的概念。

如《角的认识》,我们不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应首先出示三角尺、剪刀、扇面等实物或图片,问学生这些物体上有没有角,但不要求学生指出来。

因为学生有可能只指出剪刀、三角尺的尖,容易以讹传讹。

教师这时示范正确指角的方法,并在电脑中强化演示指角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指法,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并指名学生上台指角,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断强化学生对角的认识。

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放开手脚找一找、指一指生活中的角,进而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中的角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角是不一样的。

消极思维定势及克服方法

消极思维定势及克服方法
克服方法:敢于 质疑权威 , 战胜权威 ,当遇 到权威的声音的时候,要多思考 ,再做决定。
从众型消极思维定势
人们 不假思索的盲从众人的认知和行为。
反对盲从,反对人云亦云,遇到问题要于 观察 、独立思考 , 争取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而后得出对事物的 准确判断 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书本型消极思维定势
经验型思维定势
人们不自觉地用已有的经验 和 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 去思考 已经变化 的问题。
克服方法:不要 囿于简单的经验 ,不要老是迷信过 去 自己的感知,要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拥有广博 的知识,也可以多听听 别人的意见。
权威型思维定势
人们对 权威人士的言ຫໍສະໝຸດ 的一种 不自觉地 认同 和 盲从 。
直线型消极思维定势
人面对复杂和多变的事物,仍用简单的 非此即彼 或 者按自己习惯的单一思维方式 去思考问题。
多角度 克服方法:准确分析、解决问题,需要我们 广开思路, 地观察、分析问题。
作业
一、什么是思维定势? 二、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三、思维定势的弊端? 四、消极思维定势的常见类型?
思维定势
如果对于 自己长期从事的事情或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的事物产生了思维惯性, 多次 以这种惯性思维对 待客观事物 ,就行成了非常固定的 思维模式 , 这就是思维定势。
积极作用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 的方法 迅速 解决问题。
弊端
当我们面临新的 、 突发性 的新情况的时候,如果一味 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它就会成 ,阻 “思维的枷锁” 碍 新观念、新方法 的构想,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 的 障碍 ,同时也阻碍头脑对新知识 的吸收。
第三讲 消极思维定势及克服方法
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维定势在数学中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在数学中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在数学中的消极影响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

在数学中,利用这个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有着积极的一面。

但是,在思维定势形成过程中,也往往伴随出现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对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它妨碍了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我们要重视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并努力加以克服。

一、思维定势有哪些消极影响1、产生负迁移作用学生解答问题时,有一种寻找解答线索的定势,希望利用大脑皮层中储存的神经联系,提供解决新问题的线索,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活动。

但是,当两个问题形式类似而本质不同时,如果不能分辨它们的区别,抵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会受一些假象的蒙蔽,造成知识的负迁移。

例:解不等式3ax+b>-ax+2b,受数字系数不等式解法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错误解为x>-■,而忽略了对“a>0,a=0,a<0”三种情况的讨论。

2、造成“先入为主”的思维惰性学生最先接触的知识或方法,牢固掌握的内容,往往在学生的大脑形成较深的痕迹。

这样,从而限制了对问题的分析范围,使所尝试的方法定型化,产生思维的惰性。

例、讨论■中a的取值范围,学生一般按教师小结的规律,熟练地得出a可为任意实数;但当要求讨论■中a与b的取值范围时,就有不少学生受■讨论的消极影响,照搬过来,只去考虑b的取值范围,而得到“a为任意实数,b≥0”的错误解答,忽略了对a=0和a≠0两种情况的讨论。

3、产生“功能僵化”的呆板性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有时以“功能僵化”的形式反映出来。

对于一个概念、法则或图形,学生在熟悉它的常见功能以后,对于在新的条件下转化它的功能往往遇到困难,而反映出解题的呆板性。

4、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于过去积累的经验给以过多的依赖,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

解答问题时,联想面狭窄,思路单一。

浅谈引导学生如何走出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96

浅谈引导学生如何走出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96

浅谈引导学生如何走出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是目前素质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所谓思维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趋势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表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尚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类比、想象得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反之,思考的简单化,根据个例便断言,这种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制约,它的影响是消极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容易用简单的想象代替理性的思考,容易把事情的表面现象当作其内在实质,从而导致负迁移想象频频发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在初中数学中,容易形成负迁移的知识很多,现择要列出几处,并提出对它的矫治策略,以代参考.一、关于数的性质符号对学生的影响由于学生在小学里所接触的数都是非负数,根本无须考虑他们的性质符号,在他们头脑中,所谓“+”“-”就是用来作加减运算,引入负数以后,由于受非负数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有理数的性质符号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特别对于一个用带符号的字母表示的数,更想当然地把它当成一个正数,以致诸如lal=a,3b﹥2b等类型的错误,便频频出现,屡纠屡错,防止这种思维定势负面影响的措施是:一要学生正确认识到引入负数的实际意义和正负数概念的理解;二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要彻底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要通过比较异同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解过程,特别注意用反例来加深对数的性质符号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运用数的性质符号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二、关于方程解的检验对学生的影响虽说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多次强调注意解题要点,但在批改作业或在测验评卷中还是发现学生对方程解检验的做答情况并不理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由于每一个步骤都是作同解变型,故只要保证每一步运算无误,一般不需检验,学生受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解分式方程和无理主程时候,往往是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把整式方程的解当做分式的方程的解,很多学生都有这种现象,甚至忽视了对方程解的检验.在看学生的解题的反思时,常常写到因为马虎不认真导致答错,其实是思维定势负面影响起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它的解法步骤及每个步骤的依据,而且要特别讲清在去分母、去根号时,为什么可能出现公分母为零.通过问题的争论,明辨是非,增强理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重要性,解后检验的习惯.其次还要增加适量的训练,在训练中比较,在比较中强化检验意识,促进学生解题的严谨性的发展.三、关于数学公式对学生的影响进入初中后,学生接触的数学公式越来越多,如: = ,a -b =(a+b)(a-b)等等由于这些数学公式的含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它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些厌烦.在运用数学公式解题时,常常不知所措,往往带着侥幸的心理去做答,由此导致的错误屡见不鲜,如受公式ma+mb=m(a+b)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学生把三角函数符号混同于公式中的m,遂出现sin30 +sin40=sin70 的错误,当然让学生明白这类错误只要举出反例便可否定,但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维负面影响,要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表面的简单认识,应注意特定数学符号的意义,解决数学问题不能错误搭配,平时应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更好地发现本质性的东西,另一方面,通过检验写答题反思,及时提高对数学公式的理解,有效纠正错漏,也是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的好方法.四、关于空间概念对学生的影响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图形,绝大部分都是平面图形,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处理图形问题时往往习惯地放在平面空间内解决,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立体空间概念还十分淡薄,哪怕是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6根火柴棒最多可搭成几个等边三角形?因受到平面图形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同学做出“两个”这样的回答,而实际在立体空间内,用6根火柴捧可以搭成一个正三棱锥,而正三棱锥有四个面,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要想改变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仅仅是讲解,应通过实验探索,由学生自己做图形得出结论,由二维空间基础上构建三维图形,再由三维图形丰富二维图形的理解,学生就容易发现问题所在.从而让学生明白对图形的学习,不仅要动手操作,还要有足够思考过程,提供正确的判断,而不是想当然怕麻烦,就下结论.五、关于互逆命题对学生的影响在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类似这样两个互逆命题:(1)一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其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该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学生在学完这两个命题及其证明后,容易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即“只要有成比例线段,就必有平行线”.因而在证明了这样一个命题之后:“如图,若11∥12∥13,则a:b=c:d”便想当然地认为它的逆命题也是成立的,对此只要举出反例便可说明:如图二,a:b=c:d=2,但11、12、13并不平行.事实说明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对互逆命题的正确理解是浅而易见的.因此处理这类问题时不能感觉似就是真,应从本质上区分,用辩证的思想去解决.总之,以上谈了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的一些做法.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许多数学问题在条件接近或相似时,不能凭侥幸心理没有深入思考就得出结论,并影响着思维的走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去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定势在科学学习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
摘要:思维定势会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思维定势会产生消极影响;克服思维定势的方法有:培养发散性思维,重视基础、精心审题,重视反馈信息。

关键词:思维定势科学学习消极影响克服
思维定势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人皆有之,在这种思维定势形成过程中,却伴随着一些消极的效应产生,那就是思维的“惰性”。

从而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人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对新问题的解决产生强烈的阻碍抗力。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消极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克服。

一、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1、思维定势下知识负迁移的产生
首先看学习酸性氧化物时一组学生的回答:
学生A回答:“CO
2+H
2
O=H
2
CO
3
”,这显然是对的,但学生B不假思索地随口推断:
“SiO
2+H
2
O=H
2
SiO
3
”。

当老师指出此问题同时涉及溶解度概念,SiO
2
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
才意识到错了。

由碳、硅传递出下面一个元素锗(Ge)。

学生C顺其同属元素往下述说:“硅酸不能成立,推论锗酸也不会有。

”就是说,C同学受B同学回答铸成错误的暗示,进入又一轮相反的思维定势中被套住。

老师及时给予点拨:不溶于水的酸不等同不存在酸及其酸酐。

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在模拟宇宙沌混初始的大爆炸实验中,就是用了11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业化生产成功的锗酸钡。

这组学生的回答充分说明了在解决一些同族而性质十分相似的问题时,若不理会各主要概念的综合分析,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就会很快找上门来,产生知识的负迁移(心理学上把旧知识,技能、方法对新知识接受的消极影响称为知识的负迁移)。

常常近在咫尺,随处可见的事。

平时,每分析一道习题,由于受到“应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解题途径”这一固有思维定势作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经验或旧知识的“再现”,来寻找一种相似性、同一性的解题方法,这是初始的学习和模仿中的思维过程,而带着思维所指方向上的一种倾向性,免不了时时处处受定势的制约,往往影响个性的抑制,使创造性的思考和假设发展不起来,知识的理解片面性、单调性、模式化和封闭化,表现
为一种具有负迁移效果的真正的“惰性”。

从而妨碍了问题的优化解决结果。

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2克碳在16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由于受质量守恒先入之见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错误地解答:二氧化碳的质量=12克碳+16克氧气=28克。

理论上似乎未错,然而忽略了还有6克碳没有参加反应即还有6克碳没有烧掉。

这是一个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事实,因而理论得不到印证,需要继续思索差距,考虑原因。

这种既有理论、经验的分析和计算,又要考虑是否符合实际的情况。

就如中国一个民间故事:“树上有10只麻雀,打中一只,还有几中?”一样。

说明思维定势往往是局部的、机械的、封闭式的看待似乎是经验性的问题。

有时的结论也就成为了笑话。

2、思维定势下思维的惰性和僵化性
有些同学在解题时习惯套用已有的公式或解法,把解题公式化,使自己的思维缺乏锻炼,而趋于僵化,这除了个人的学习态度外,与当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有关。

许多教师讲课的思路本来就比较单一,注重求同的多,还总喜欢要求学生按一个模式解题,使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并不基本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观点,突出所谓“解题规律”,甚至在要领下求甚解的状态下,让学生死记一些解题诀巧,程序或口诀(而无知识体系的衔接),这往往又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形成较深的与灵活掌握与运用知识适得其反的痕迹,也是造成思维定势消极因素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学生在继续学习中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善于动脑筋,产生思维惰性,一遇到同一类型的题目就盲目搬用过去的旧经验,岂不知自己的那点经验由于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没有形成能容纳新事物和新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知识智能结构,使思维不断僵化,积重而难返,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碰壁。

例:20℃时20克硝酸钾溶解在50克水中,此时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

有些同学由于长期习惯运用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
套用“公式定势”来处理20克硝酸钾在50克水中不会全部溶解的问题,从而作出错误解答:
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0/(20+50)]×100%≈28.6%
3、思维定势对创造性思维的抑制作用
定势本身的作用还在于它非常便易和顺当地重视原有的思维方式,一种“惯性”的作用,便容易忽略或者非常难以接受与其竞争的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的启示,这也是思维定势消积影响的一种重现形式。

当我们解题时,不怎么积极思考,不敢作大胆设想,缺乏从多个角度去作更全面的分析,而仍然搬用老一
套经验,这就会形成创造性思维发展和新问题解决的障碍。

综合上述,由于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我们的学习习惯于生搬硬套,因循守旧,妨碍了解题能力的提高,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约束,这些现象不妨用图1
惯性路线 图2 开放
图中的曲线表示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时正确的思维路线,但在这一思考过程的某一时刻,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方向很可能沿着A 点的切线方面,(或其他非正确思维方向)“飞出”。

因而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严重地干扰了我们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必须加以克服。

二、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克服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于使思维者对各类新问题的思考,囿于自己所熟悉的情境中,招致思维空间的收缩,思维封闭而不开放。

如图2所描绘的那样。

只看到封闭的前平面,不知道还有立体的广袤的知识空间,体系不开放,方法很单调,点、线、面、体不能周全,空间占领不够。

我们要克服它,必须从扩大自己的思维空间这一点着手,努力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在质与量方面的内涵,这是打破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关键。

1、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除不断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特别需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发散思维。

(如图3、4)其中一条有效的途径是注重一题多解(方法),一物多镜(例如一杯牛奶,从科学、生物、物理不同角度去看),让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方法多角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装进入“多则择优,优则过快”的良性循环的思维定式。

图3多元化思维示意图 图4 发散型思维示意图
例:在复习了碳及其化合物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用多种方法得到二氧化碳”的可能途径。

①、通过可燃物的燃烧(C 、CO 、CH 4等在氧气中燃烧)。

②、通过化合物(如碳酸钙等)受热分解。

③、通过氧——还原反应(如C或CO还原CUO)。

④、用含碳酸根的化合物与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2、重视基础,精心审题
正确而敏捷的思维来源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其实,思维定势的消极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对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领会不深所致,因此在学习中,首先一定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深刻、全面地理解基本概念、理论、减少盲目性,不易受旧经验的消极影响,容易找到新的思路,从而进入新的思维情境。

同时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使用“自我提问表”来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逐渐学会在问题掌握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警觉自己在解决问题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比如在进行自我监控时拟定一个自我提问表:
(1)我审清题意了吗?解题方法中哪种最合适?
(2)解题时我考虑全面了吗?进行双向推理了吗?
(3)我是否结合了新的知识、采用了新的方法?
(4)我归纳总结做题的思路了吗?
经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利于解决问题中的正迁移,避免产生思维定势的可能性。

例:向PH=1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镁粉末,问溶液的PH曲线如何变化。

解题时,有的学生因习惯了做酸碱溶液混合的题,想当然的把氢氧化镁也当做碱溶液,所以做题时往往会出错。

如果学生通过自我监控反思,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及时改正。

3、克服知识负迁移,重视反馈信息
为了克服思维定势下知识负迁移的产生,教学中必须重视反馈信息(如图5),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讨论、讲评。

图5 信息反馈图
例: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学生看到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HNO
3
这一现象,立即
有学生判断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
2-。

此时教师立即根据这一反馈信息,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得出前面学生的判断忽视了另一种可能(即Ag+存在)。

总之,在科学的学习中,学生要勤于思考,敢于联想,大胆创新,并注重思维的畅通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潜心钻研和摸索,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方式,寻求解决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为创新思维创造良好的情境。

参考文献
1、《科学新课程标准》
2、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工具》
3、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吴维讷.《学生思维品质的缺陷及其思考》《化学教学》19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