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对87名教育家作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5种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其结果如下(百分数表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1.好奇心,不断提问(18%);

2.思维和行为的创造性(38%);3.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38%);4.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35%);5.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6.探索各种关系(17%);7.主意多(14%);8.喜欢进行实验(14%);9.灵活性强(12%);10.顽强、坚韧(12%);11.喜欢虚构(12%);12.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事物(12%);13.耽于幻想(10%)。可见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强、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与实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点做法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个性是创造力的条件。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启发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针对现行课堂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的现象,教师应努力创造质疑情境,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引导讨(争)论。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得到的却是更加丰富的思想。多数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习惯于依据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生怕自己的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大家讨(争)论。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根据课文特点或读写结合的需要,让学生分角色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从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四.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操作,手脑并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如教《詹天佑》一课“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一处时,学生对这项工程设计不甚了解。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动手操作,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丰富想象。

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如教《小音乐家扬科》这一课,讲到杨科爱好音乐,他多么希望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时,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有一把小提琴属于扬科,那么他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他会高兴得跳起来;有的说:他会抱着小提琴拉个没完,结果监工又会打他;有的说:他会到树林去,边听树林的声音边拉出美好的乐曲……学完这一课后,我再次创设想象的空间:要是小扬科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会怎样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各自不同的见解,表达出各自不同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发现或新设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以发散思维为主要内容和形式。

我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常增设一个"发展"的环节,设计一些思考题,创设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情境,以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在学生已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为了使"尖子生吃得饱",在一节课的最后或单元练习时,出示带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多方面独创性地应用知识,发现新方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题要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要在原来基础上经过努力,就会"够得着"如在教完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在综合练习课的最后,设计一组练习:画面是湖中有一只小船,船上有5名少先队员,其中男生3人,女生2人,划船的1人,另有坐船的4人,湖水的远处有7只鸭,近处有3只鹅,岸上有柳树6棵,白杨树4棵。出示投影,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图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并编成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编出求总数的、求相差的加减应用题20多道。由于学生编题自由选择条件,独立思考问题,不仅顺利地把具体形象事物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重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有利于学生认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设想。如教9+4=13,除教材讲的"凑十法"计算外,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其它方法。其中,"减补法"思考方法:"4的补数是6,用9减去4的补数6得3,3加10得13。"这样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又如教材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把:"林场有2800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500棵,松树比柳树少120棵。松树有多少棵?"改成逆解题"林场有杨树2800棵,比柳树少1500棵,柳树比松树多120棵,松树有多少棵?"这样培养学生从逆向去思考问题,防止思维定势,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质疑问难,鼓励创见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首先是鼓励学生敢于当众大声回答问题,其次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逐渐释放出来。在教学中,我注意表扬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的学生,鼓励"标新立异"。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如第三册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已掌握了"4+4+4"可以改写成4*3后,我提出" 4+4+4+3"怎样改写呢?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写出:4*3+3、4*4-1、3*5、5*3,并讲了理由,我特别表扬了提出最后两种算法的同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到积极思维的乐趣。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为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人际环境,如班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期望,课堂气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也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开端和最佳切入点。

浅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动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思维个性;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多向思维;鼓励质疑,保持良好思维状态。

关键词:语文、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