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课时基本概念一课过知识点一焓变、热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2.焓变、反应热(1)焓(H)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l-1。
(3)反应热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kJ·mol-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ΔH=Q p。
(5)反应热、活化能图示①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
②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3)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还有发光、放电等。
②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③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 +O 2=====点燃CO 2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知识点二燃烧热、中和热、能源1.燃烧热2.中和热(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中和热的测定①装置②计算公式(以50 mL 0.5 mol·L -1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反应为例)ΔH =-0.418(t 2-t 1)0.025 kJ·mol -1t 1——起始温度,t 2——终止温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有效碰撞理论(1)有效碰撞:使分子间发生反应的碰撞.(2)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3)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E1--正反应活化能;E2--逆反应活化能;2、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3、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2)焓变: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用H表示,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吸热还是放热由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的,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单位一般采用kJ/mol4、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的概念: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或部分物质的溶解过程: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的溶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等.(2)放热反应的概念: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部分化合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注意:(1)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5、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数据一般都是25℃、101kPa 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②必须注明△H的“+”与“-”③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④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热化学方程式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对于相同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H也不同.当化学计量数加倍时,△H也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⑥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还必须在化学是后面标明其名称.如C(s,石墨)⑦可逆反应的反应热指的是反应物完全反应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达到平衡时的.6、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计算方法:(强酸和强碱反应)Q=mC△t(3)注意事项①大小烧杯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②温度计上的酸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③酸、碱混合时,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④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1,而是NaOH过量知识点小结1、熟记反应热ΔH 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2、规避两个易失分点: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3、能源的分类: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c Bt∆∆=()n BV t∆•∆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与热能1、实验探究(1)向Mg与稀盐酸反应的溶液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将20g Ba(OH)2·8H2O晶体粉末与10g NH4Cl晶体混合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
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时用玻璃片盖上烧杯,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感觉冰凉,烧杯与木片间有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如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化学反应存在能量变化的原因(1)从化学键的变化理解——主要原因(2)从物质储存化学能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吸收热量①放热反应可以看成是反应物所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②吸热反应可以看成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被生成物所“储存”。
4、人类对能源的利用(1)利用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树枝杂草↓化石能源时期——煤、石油、天然气↓多能源结构时期——太阳能、氢能、核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①一是其短期内不可再生,储量有限;②二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SO 2、NO x 、CO等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5、新能源(1)特点: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
(2)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
6、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8H O 与NH Cl 反应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火力发电(1)火力发电原理: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间接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燃料燃烧热能―――→蒸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平衡
考点:化学平衡的应用: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相同条件下,可逆反应无论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
始,还是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经历途径虽不同,但只要起始物质 的量浓度相当,就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即等效平衡(平衡体 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同、百分含量也相同,换句话说就是同一平 衡)。 恒温恒容条件下: mA(g)+nB (g) = pC (g) +qD (g) 1、等效平衡: 一边倒起始物质投料完全相同(m+n≠p+q) 2、等效平衡: 一边倒起始物质投料比例相同(m+n=p+q) 恒温恒压条件下: mA(g)+nB (g) = pC (g) +qD (g) 等效平衡 — 一边倒起始物质投料比例相同 1、分析方法:一边倒的极限法和画容器分析的模型法 2、可逆反应“不为零”原则; 3、“过渡态”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索 ①等价转化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借助到化学平衡中,可
以简化分析过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无论可逆 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中间状态 开始,只要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相当,则均可达到等效平衡状态。 这里所说的“相当”即“等价转化”的意思。 ②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存在于一定倍数关系 的反应。它指的是将反应容积的梯级扩大一定的倍数,让起始反应 物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 ,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过 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 况。 ③大于零思想:对于可逆反应,不论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 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的知识点。
以下是重要的概念和关键内容: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描述- 化学反应指的是物质在参与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它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以及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侧。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称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 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在整个反应中保持不变。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可以释放或吸收。
能量的释放会导致反应物和/或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而能量的吸收会导致反应物和/或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焓变为正表示能量吸收,焓变为负表示能量释放。
4. 燃烧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它涉及物质的氧化和释放能量。
例如,燃烧木材时,木材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涉及酸和碱的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5.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总量等于系统吸收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之和。
- 根据这个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不能被创造或破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定义和描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能量转化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一、化学键1.定义: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的相互作用。
注:①非相邻原子或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②原子:中性原子(形成共价键)、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③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
2.分类: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离子化合物中(1)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2O、K2S等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铵盐:如NH4Cl(2)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①原子:让电子尽可能分散到原子四个方向上;②离子:阳离子即离子符号;阴离子加括号,标明电荷数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③单质: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相应的稳定结构;分子式:H2N2F2Cl2电子式:键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④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共用电子;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结合。
分子式:HCl CH4NH3H2O CO2电子式:分子式:NaCl MgCl2Na2S NH4Cl NaOH二、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1.根据化合物类别判断(1)离子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强碱、盐、大多数碱性氧化物;(2)共价化合物(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含氧酸、多数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涉及能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反应热:- 定义: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测定方法: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通过热量计测量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 表示方法:通常用反应热的值ΔH表示,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 绝热条件下的反应:- 定义:在绝热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即反应过程中不向外界环境传递热量。
- 特点:绝热条件下反应,反应热全部转化为内能变化。
- 反应焓变:- 定义:指在恒定温度下,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焓变化。
- 表示方法:通常用反应焓变的值ΔH表示,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 计算方法:反应焓变可以通过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
2. 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热变化的方程式。
- 特点:热化学方程式中通过ΔH表示反应焓变,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所表示物质的热焓之和之差就是反应焓变的大小。
3. 反应焓变的计算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反应焓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沿反应焓变链计算反应焓变;- 根据物质的标准热焓计算反应焓变。
4.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也称能量守恒定律,指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但总能量不变。
- 表示方法:数学形式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5.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 放热反应:- 定义: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 特点: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系统的能量减少,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 吸热反应:- 定义: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 特点: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系统的能量增加,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总结
两式加 验总式
—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验证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019·海南,双选)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 源,其电极分别是Ag/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 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析】观察示意图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该 物质发生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 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D正确;根据图示 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该 反应中反应物为化合物,生成物中有单质,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 化还原反应,C正确。
依题意可得:a-2x+(b-x)=x
x=2a+ 5 b mol
2a+b
Y 的转化率为
5 b
×100%=2a5+b b×100%,选 B。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典练·素养提升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素养解读 能量是现代社会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许多能量变化 都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如热能、电能、速率与平衡等。通过本章内 容的学习,能帮助我们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 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 养。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负极本身不反应。 氢氧(酸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氢氧(碱性)燃 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的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有以下几种能量变化类型:1. 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例如燃烧反应。
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例如燃烧反应。
2. 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量,温度降低。
例如溶解硫酸铵。
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量,温度降低。
例如溶解硫酸铵。
3. 放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光的能量,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发光体与激发器反应。
放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光的能量,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发光体与激发器反应。
4. 吸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光的能量,不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感光材料的分解反应。
吸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光的能量,不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感光材料的分解反应。
二、能量变化与焓变能量变化和焓变密切相关,能量变化一般用焓变来表示。
焓变(ΔH)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能力。
焓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焓变为正:化学反应中吸热,外界需要向物质提供能量。
ΔH > 0。
焓变为正:化学反应中吸热,外界需要向物质提供能量。
ΔH > 0。
2. 焓变为负:化学反应中放热,物质向外界释放能量。
ΔH < 0。
焓变为负:化学反应中放热,物质向外界释放能量。
ΔH < 0。
3. 焓变为零:化学反应中没有能量变化,吸热和放热相互平衡。
ΔH = 0。
焓变为零:化学反应中没有能量变化,吸热和放热相互平衡。
ΔH = 0。
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来自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反应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恒压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焓变。
(3)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ˉ1。
(4)δH=产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键能-产物总键能(5)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不仅反映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而且反映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h2(g)+?o2(g)=h2o(l)δh=-285.8kj/mol在25℃、101kpa、1molh2和?当Molo 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285.8kj。
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H2O与热的中和反应称为H2O在稀溶液中的中和反应。
点击查看: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单位:kJ/mol三、反应热的计算(1)气体定律的内容:无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反应热都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体系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方式无关。
反应热的计算常见方法:(1)按键能计算反应热: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化学键分解1mol所吸收的能量就是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或kJ?mol-1.方法:δH=∑ e(反应物)-∑ e(产物),即δ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和产物的总键能之差。
例如,反应H2(g)+Cl2(g)==2HCl(g)δh=e(h?h)+e(cl?cl)-2e(h?cl)(2)由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章末复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总结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化学键:分子内、晶体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化学键的类型:
§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反应物的能量(E 1)>生成物的能量(E 2) 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的反应
2、反应物的能量(E 1)<生成物的能量(E 2) 反应吸收能量 为吸热的反应
3、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E 3)> 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E 4 反应吸收能量 为吸热反应
4、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E 3)< 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E 4 反应释放能量 为放量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1 化学反应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表达式:t
c
V ∆∆=
单位: mol·L -1·S -1 mol·L -1·min -1 注:(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时刻的瞬时速率。
(2)在反应中固体或纯液体浓度不变,因而不用固体或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大小可能不一样,但意义相同,故在应用时应指明是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4)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
反应物 (E 1)
旧键断裂(吸吸能量E 3) 新键形成(释放能量E 4)
生成物
(E 2)。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速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速率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涉及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能量变化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是燃烧反应。
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外界的热量。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释放了热量。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失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速率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温度的增加导致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
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的概率。
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反应速率而不发生永久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表面积的影响反应物的表面积的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反应物表面积的增加导致了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的概率。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而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调控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化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改变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具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等特征。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多个物质。
-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要相等。
4.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 可逆反应:既可以放热又可以吸热的反应。
5.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6.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停止。
-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的稳定值。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帮助。
(人教版)南京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将过量的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向a 中加少量CuSO4溶液,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NH3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减慢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SO2的催化反应,充入He,反应速率不变3.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熔点高,没能熔化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2、Cl2化合生成HClC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有气体产生前者生成氢气,后者生成氧气D 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3%和6%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量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的速率较快速率快A.A B.B C.C D.D5.实验室用锌和2 mol·L-1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B.用浓硫酸代替2 mol·L-1硫酸C.给硫酸溶液加热D.滴加几滴2 mol·L-1CuSO4溶液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制备CuSO4用稀硫酸、过氧化氢和铜粉反应B 加快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的反应速率加入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C 除去NaC1固体表面的少量KC1杂质用饱和NaC1溶液洗涤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盛有同体积、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同体积、同浓度NaC1O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7.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而能量是推动化学反应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习化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与化学反应和能量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变化并转化成产物,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变化主要包括反应热、吸热和放热等。
1. 反应热(ΔH)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如果反应过程中吸热,即吸收能量,则反应热为正数;而如果反应过程中放热,即释放能量,则反应热为负数。
2. 反应焓变(ΔH)反应焓变也是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
反应焓变可通过实验测量或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焓的差值(ΔH=H(产物) - H(反应物))。
二、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决定着反应进行的快慢。
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密切的关系。
1. 活化能(Ea)活化能是指反应物形成转化为产物所需要克服的最小能量。
反应物中的分子在碰撞时必须具备一定能量,才能克服活化能的阻力,使化学反应发生。
2.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也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使反应速率加快。
三、能量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化学反应在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相互平衡。
能量与化学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 平衡常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和反应热(ΔH)的关系,当ΔG<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当ΔG>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2. 化学平衡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利奥特里兹原理,当提高系统温度时,平衡系统会偏向于吸热方向,以吸收多余的热量;当降低系统温度时,平衡系统会偏向于放热方向,以释放多余的热量。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化学键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Ⅰ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Ⅱ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吸引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 键)。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
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
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举例:Cl2分子中的Cl-Cl键属于非极性键Ⅲ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
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吸引力组合而成。
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
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
例如一般金属的、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
其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成正相关。
3)化学反应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①①①①①①①②5①2.1):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反应热,又称为焓变(ΔH),单位kJ/mol。
解释: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吸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3.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ΔH<0;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 ΔH>0。
【学习反思】⑴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a 燃烧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d大多数化合反应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a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发生反应b CO2+C = 2COc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⑵△H<0时反应放热;△H> 0时反应吸热。
【概括总结】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单位:kJ·m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
单位:kJ·mol-1,符号:ΔH。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中总键能-生成物分子中总键能。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4.反应热思维模型:(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1为例E1:E(H—H)+E(Cl—Cl);E2:2E(H—Cl);ΔH=E1-E2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
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
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
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
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
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 等)。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
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
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
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