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总结: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知识清单27烃的衍生物-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知识清单27烃的衍生物-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517c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0.png)
知识清单27 烃的衍生物知识点01 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及物理性质1.结构特点及分类2.物理性质(1)溶解性:卤代烃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溶剂(2)沸点①同一类卤代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②同一类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加而;③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
(3)状态①常温下,少数卤代烃(如CH3Cl)为②常温下,大多数为(如氯仿、四氯化碳等)。
(4)密度:脂肪烃的一氯代物和一氟代物密度水,其他的一般水。
二、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1.溴乙烷的分子结构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CH 3CH 2Br+NaOH③原理: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使C -X 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 δ+-X δ-。
在化学反应中,C -X 较易 ,使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
(2)消去反应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CH 3CH 2Br+NaOH③原理:消 和所连碳原子的相 上的氢原子。
④卤代烃消去反应产物种类的判断:有几种β-H 就有几种消去产物⑤邻二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碳碳三键或两个碳碳双键。
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原理①取少量卤代烃于试管中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R-X+NaOH ROH+NaX④冷却⑤加入稀硝酸酸化HNO 3+NaOH =NaNO 3+H 2O⑥加入AgNO 3溶液AgNO 3+NaX =AgX ↓+NaNO 3(2)实验流程及结论5.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的误区①卤代烃分子中虽然含有卤素原子,但C-X键在加热时,一般不易断裂。
在水溶液中不电离,无X-(卤素离子)存在,所以向卤代烃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得不到卤化银的沉淀。
检验卤代烃的卤素原子,一般是先将其转化成卤素离子,再进行检验。
②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够水解,但不一定都会发生消去反应③检验的步骤可总结为:水解→中和→检验。
卤素常见的测定方法
![卤素常见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69cc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e.png)
卤素常见的测定方法
1. 滴定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测定方法,其中包括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卤素离子与特定试剂的化学反应,通过滴定来确定卤素的浓度。
2. 光谱分析法:利用卤素元素的特征光谱来进行分析。
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可以测定卤素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分离和测定卤素化合物。
它通过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柱,利用不同物质在柱子中的保留时间差异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卤素化合物的存在。
4. 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方法,也可用于卤素离子的分析。
它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分离卤素离子,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5. 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基于电泳原理的分离技术,可用于分析卤素离子。
它通过在毛细管中施加电场,使卤素离子根据其电泳迁移率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6.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核磁共振光谱法可用于分析卤素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它通过检测卤素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提供有关卤素原子环境和化学键的信息。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卤素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分析技术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
![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096e9c767f5acfa1c7cdf7.png)
第二章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C —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 X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c — X 键易断裂。
二.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 状态、密度: CH 3C1常温下呈气态, C 2H 5Br 、CHCI 2、CHC 3、CCb 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 > 1 g/cm 3。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以CHCHBr 为例)1. 取代反应① 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 化学方程式为:2. 消去反应(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CH 2—CHaCHCHCI :1+ NaOH-^ NaCI + CH==CH?+ H2O(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① 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Br 。
② 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如: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 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 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
例:CH — CH===CHCH+ NaCI + HO(3)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
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有机物中引入三键。
例如: CH 3— CH —CHC 2+ 2NaO —CH —C ^ C + 2NaCI + 2f0特别提醒(1)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羟基;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在碳链 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五.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X 表示卤素原子)ICHj —C —CH E CL ICH 31. 实验原理R — X + HbO —△O >fe - OH ^ HXHX+ NaOH===Na X H 2O HNO+ NaOH===NaN €H2O AgNO + NaX==AgXj + NaNO根据沉淀(AgX )的颜色可确定卤素: AgCl (白色)、AgBr (浅黄色)、AgI (黄色)。
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二章2.3卤代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二章2.3卤代烃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3651aada417866fb94a8e25.png)
1、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X,官能团是-X。
饱和一卤代烃通式:C n H2n+1X(2)分类:按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种类的不同,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3)物理性质:①状态:常温下,大多数卤代烃为液体或固体。
(CH3Cl为气体)②溶解性:卤代烃都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自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③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④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除一氟代烃和一氯代烃比水轻外,其余卤代烃都比水重。
注:卤代烃分子中不一定含有H原子。
如CCl4、F2C=CF2等2、溴乙烷A. 分子组成和结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溴乙烷C2H5Br CH3CH2Br—BrB.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沸点密度溶解性无色液体38O CρC2H5Br>ρH2O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 化学性质溴乙烷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
但能与NaOH水溶液、NaOH醇溶液发生反应。
(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的反应:(2)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A. 取代(水解)反应(1)反应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2)反应本质:卤代烃分子中的—X被水分子中的—OH 所取代:RCH 2X+NaOHRCH 2OH+NaX (X 表示卤素原子)2H O △(3)反应规律:所有的卤代烃在强碱(如NaOH )的水溶液中加热均能发生取代(水解)反应。
B. 消去反应(1)反应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2)反应本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脱去小分子HX :CH 3CH 2X+NaOHCH 2=CH 2↑+NaX+H 2O (X 表示卤素原子)乙醇△(3)反应规律: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 3Cl 。
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方法
![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65381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方法
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卤代烃中的卤元素。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来测量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仪可以测量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吸收率,从而可以推断出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法来检测卤代烃中的卤元素。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柱来测量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离子交换柱可以将卤代烃中的卤元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推断出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检测卤代烃中的卤元素。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量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测量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吸收率,从而可以推断出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
总之,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交换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卤代烃中的卤元素的含量,从而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化学分析信息。
溴乙烷,卤代烃总结
![溴乙烷,卤代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da01a280eb6294dc886c3c.png)
《溴乙烷及卤代烃的性质》总结1.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如:CH3Cl、CH3CH2Br、CCl4、。
2.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CF2=CF2)、氯代烃(CH3Cl)、溴代烃(CH3CH2Br)等。
(2)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烃(CH3CH2Br)、多卤代烃(CHCl3)等。
(3)根据烃基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饱和卤代烃(CH3CH2Br、BrCH2-CH2Cl)、不饱和卤代烃(CH2= CH-Cl)、芳香卤代烃()等。
3.溴乙烷(C2H5Br)的物理性质: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C2H5Br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电解质。
如何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乙烷(C2H5Br)的化学性质:C2H5Br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C—Br共价键的键长比C—H共价键的键长_______(填“短”或“长”),化学反应时,C—Br键比C—H键更_______(填“难”或“易”)断裂,所以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1)水解反应,C2H5Br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该反应可看成两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C2H5Br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三节第2课时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三节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cb6b741c281e53a5902ff41.png)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目标要求 1.理解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质。
2.学会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一、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原理(1)通过卤代烃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2)AgNO3溶液与卤素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沉淀颜色可确定卤素种类。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卤代烃反应类型的证明1.实验原理通过检验乙烯是否存在证明其反应类型。
2.实验装置如右图:- 1 -- 1 -完成下列问题。
(1)A 中除加入反应混合物外,还应加入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C 中的溶液褪色,则可证明A 中发生了消去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 3CH 2Br +NaOH ――→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CH 3CH 2Br――→NaOH/乙醇△CH 2===CH 2↑+HBr 。
知识点1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
其中合理的是( ) A .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 3溶液B .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 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 3溶液C .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 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 3溶液D .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 3溶液 2.某学生将溴乙烷与NaOH 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 3溶液,结果未见到浅黄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A .加热时间太短B .不应冷却后再加AgNO 3溶液C .加入AgNO 3溶液前未用稀HNO 3酸化D .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Br - 知识点2 卤代烃反应类型的证明3.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552467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一、引言卤代烃是一类含有卤素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烷。
由于卤素原子的特殊性质,这类化合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二、氯代烃中氯素原子的检验1. 碘滴定法该方法利用碘与氯代烃中氯素原子反应生成二元盐酸盐,然后用硫酸钠溶液将其还原为碘,并用标准碘溶液滴定计算出样品中氯素原子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氯素含量在0.1%以上的样品。
2. 氮-硫法该方法利用样品中氯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再用硫化钠溶液将沉淀转化为硫化银沉淀,最后通过称量计算出样品中氯素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氯素含量在0.01%以上的样品。
3. 电位滴定法该方法利用电位滴定仪测定氯化物溶液的电位变化,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氯素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氯素含量在0.001%以上的样品。
三、溴代烃中溴素原子的检验1. 氮-硫法该方法与氯代烃中氮-硫法相同,只是将硝酸银换成了溴化银。
该方法适用于溴素含量在0.01%以上的样品。
2. 电位滴定法该方法与氯代烃中电位滴定法相同,只是将标准曲线换成了溴化物的标准曲线。
该方法适用于溴素含量在0.001%以上的样品。
3. 碘化钠法该方法利用碘化钠与样品中的溴素反应生成碘,在酸性条件下用标准亚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出样品中溴素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中的微量溴。
四、碘代烷中碘素原子的检验1. 碘滴定法该方法与氯代烷中碘滴定法相同,只是将样品换成了碘代烷。
该方法适用于碘素含量在0.1%以上的样品。
2. 碘化钠法该方法与溴代烷中碘化钠法相同,只是将样品换成了碘代烷。
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中的微量碘。
3. 电位滴定法该方法与氯代烷中电位滴定法相同,只是将标准曲线换成了碘化物的标准曲线。
该方法适用于碘素含量在0.001%以上的样品。
五、结论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元素和不同含量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非常重要。
最新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
![最新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36da02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3.png)
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第2课时卤代烃的重要实验目标要求 1.理解卤代烃水解反响和消去反响的实质。
2.学会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根底知识梳理一、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原理(1)通过卤代烃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2)AgNO3溶液与卤素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沉淀颜色可确定卤素种类。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卤代烃反响类型的证明1.实验原理通过检验乙烯是否存在证明其反响类型。
2.实验装置如右图:完成以下问题。
(1)A中除参加反响混合物外,还应参加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假设C中的溶液褪色,那么可证明A中发生了消去反响,其反响方程式为CH3CH2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NaOH――→乙醇△CH2===CH2↑+HBr。
CH3CH2Br――→NaOH/乙醇△针对性训练知识点1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
其中合理的是()A.取氯代烃少许,参加AgNO3溶液B.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参加AgNO3溶液C.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765c7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3.png)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以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为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卤代烃。
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例如氯甲烷(CH3Cl)、溴乙烷(C2H5Br)等。
卤素原子在卤代烃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变卤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还可以影响其毒性和环境行为。
因此,对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进行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卤素原子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碘化钠法碘化钠法是检验卤代烃中氯、溴、碘三种卤素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基于碘化钠与卤素原子之间的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来确定卤素的含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取少量卤代烃样品,加入适量的水并摇匀。
(2)加入少量碘化钠溶液,并摇匀。
(3)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的深浅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卤素的含量。
(4)将反应液放在紫外光谱仪中测量吸收光谱,根据峰值的位置和强度来确定卤素的具体含量。
2.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检验卤代烃中溴、碘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卤素原子与氧化剂之间的反应,通过测量反应液中溶解氧的消耗量来确定卤素的含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取少量卤代烃样品,加入适量的水并摇匀。
(2)加入过量的氧化剂溶液,如硫酸氢钾溶液。
(3)将反应液放在溶氧仪中测量消耗氧气的量,根据氧气消耗的量来确定卤素的具体含量。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检验卤代烃中氯、溴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会被活性炭表面的氧化性官能团吸附,通过测量吸附量来确定卤素的含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卤代烃样品溶于无水乙醇中,并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粉末。
(2)将反应液静置一段时间,使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被活性炭表面的氧化性官能团吸附。
(3)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取出并测量活性炭的吸附量,根据吸附量来确定卤素的具体含量。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卤素种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习题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818ff3240c844768eaee00.png)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 有机物的溶解性(1)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2)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及有机物,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②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65℃以上时能与水混溶。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2. 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气态:n(C)≤4的各类烃、新戊烷、一氯甲烷(CH3Cl)、甲醛(HCHO)、氯乙烯(CH2=CHCl)(2)液态: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
(3)固态:n(C)在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12C以上的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脂。
★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三硝基甲苯(俗称TNT)为淡黄色晶体;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2, 4, 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苯酚溶液与Fe3+溶液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卤族元素及卤离子检验-好
![卤族元素及卤离子检验-好](https://img.taocdn.com/s3/m/74899a2cf90f76c660371a3e.png)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883790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c.png)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卤代烃是指一类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例如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等。
卤素原子的存在会对卤代烃的性质产生影响,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对卤素原子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卤素原子检验方法。
一、氯离子的检验氯离子是氯代烃中常见的卤素离子,大多是硫酸盐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是氯离子的几种常见检验方法:1.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氯离子常常可以通过其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物来进行检验。
处理样品的方法是:将一小部分样品溶解于水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如果样品中含有氯离子,则会产生白色的沉淀(AgCl),该沉淀可从溶液中过滤并进行称量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2.氯离子与铁离子反应氯离子可以与铁(III)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沉淀物(FeCl3)。
处理样品的方法是:将少量的样品溶解于水中,在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和适量的盐酸后,再一滴一滴地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铁(III)溶液。
如果样品中含有氯离子,则会生成深蓝色的沉淀物,其颜色越深代表氯离子含量越高。
二、溴离子的检验溴离子是溴代烃中常见的卤素离子,溴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也是淡黄色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溴离子检验方法:1.溴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与氯离子相类似,溴离子也可以通过其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沉淀物来进行检验。
处理样品的方法是:将少量的样品溶解于水中,在加入少量的盐酸以酸化后,一滴一滴地加入硝酸银溶液。
如果样品中含有溴离子,则会形成淡黄色的沉淀物 AgBr)。
2.溴离子与氯化铁反应溴离子可与氯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棕红色的沉淀物( FeBr3)。
处理样品的方法是:将少量的样品溶解于水中,并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
如果样品中含有溴离子,则会生成棕红色的沉淀物。
三、碘离子的检验碘离子是碘代烃中常见的卤素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为深红褐色。
以下是几种简单的碘离子检验方法:1.碘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碘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深红褐色的沉淀物 AgI)。
高中选修5卤代烃知识点
![高中选修5卤代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e17fe469dc5022aaea006a.png)
高中选修5卤代烃知识点一、溴乙烷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断裂的是C—Br键,水中的羟基与碳原子形成C—O键,断下的Br与水中的H结合成HBr。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后,化学方程式为:②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1)由溴乙烷的结构认识其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溴乙烷分子结构为①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b处断键,发生取代(水解)反应。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在a、b处断键,发生消去反应。
③条件不同,其断键位置不同。
(2)消去反应的特点①从反应机理看:消去反应是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各断一个化学键。
②从产物看:消去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不饱和产物和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二、卤代烃1.概念与分类(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素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②按所含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
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2.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液体或固体,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2)消去反应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流程(2)实验要点:①通过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②排除其他离子对卤素离子检验的干扰,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
5.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1)用途:制冷剂、灭火剂、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化合物。
卤素检测标准
![卤素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3030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卤素检测标准1. 引言卤素(Halogen)是指周期表中五号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卤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卤素的检测是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卤素检测的标准方法和常用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卤素检测方法2.1. 理化性质检测法理化性质检测法是一种常见的卤素检测方法。
通过测量卤素元素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存在和含量。
常用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包括:•密度检测法:利用卤素元素的密度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
•沸点和熔点检测法:利用卤素元素的沸点和熔点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
•颜色反应法:利用卤素元素的颜色反应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常用试剂有淀粉溶液和二苯胺。
2.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技术。
通过测量卤素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间接确定卤素的存在和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有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光度法适用于卤素元素浓度较高的情况,原子吸收光谱法适用于卤素元素浓度较低的情况。
2.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方法。
通过测量卤素元素在电化学电位下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来确定卤素的存在和含量。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验步骤简单等优点。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法有极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极谱法适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适用于卤素元素的选择性检测。
3. 常用卤素检测技术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卤素元素。
该技术通过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卤素分离和富集,再利用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分析液态样品中的卤素元素。
第六课时 卤代烃的重要实验
![第六课时 卤代烃的重要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df9c4de561252d380eb6ec1.png)
第六课时 卤代烃的重要实验目标要求 1.理解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质。
2.学会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一、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实验原理(1)通过卤代烃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2)AgNO 3溶液与卤素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沉淀颜色可确定卤素种类。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卤代烃反应类型的证明 1.实验原理通过检验乙烯是否存在证明其反应类型。
2.实验装置如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中除加入反应混合物外,还应加入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C 中的溶液褪色,则可证明A 中发生了消去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 3CH 2Br +NaOH ――→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CH 3CH 2Br ――→NaOH/乙醇△CH 2===CH 2↑+HBr 。
1.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 元素,下列操作:(1)加热煮沸;(2)加入AgNO3溶液;(3)取少量该卤代烃;(4)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5)加入NaOH 溶液;(6)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3) (1) (5) (6) (2) (4)B 、(3) (5) (1) (6) (4) (2)C 、(3) (2) (1) (6) (4) (5)D 、(3) (5) (1) (6) (2) (4)2.某学生将溴乙烷与NaOH 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 3溶液,结果未见到浅黄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A .加热时间太短B .不应冷却后再加AgNO 3溶液C .加入AgNO 3溶液前未用稀HNO 3酸化D .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Br -3.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知识解析】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知识解析】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7f603c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2.png)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 实验原理
R—X+NaOH R—OH+NaX
NaOH+HNO3===NaNO3+H2O
NaX+AgNO3===AgX↓+NaNO3
根据沉淀(AgX)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Cl、Br、I)的种类。
名师提醒
(1)卤代烃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X-,故不能直接用AgNO3溶液检验卤素原子的存在。
(2)NaOH的醇溶液只能与部分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产生X-,且这种方法要多用一种试剂——醇,所以通常用NaOH的水溶液把R—X中的—X转化为X-再进行检验。
2 检验步骤
一般思路:水解、酸化、加AgNO3溶液。
具体过程:少量卤代烃观察沉淀颜色。
其中,加热是为了增大水解速率;加入稀硝酸酸化,一是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AgNO3反应干扰检验,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典型例题
例4-11(2020云南大学附中期中)
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①加AgNO3溶液
②加NaOH的水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稀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A.②①③⑤
B.②④⑤③
C.②③⑤①
D.②①⑤③
解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不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不能直接与AgNO3溶液反应,因此,必须先使它变为Br-。
由题意可知,应先在溴乙烷中加入强碱的水溶液经加热水解得到Br-,但反应后溶液显碱性,不能直接加入AgNO3溶液检验,否则Ag+与OH-反应生成AgOH,而AgOH不稳定,会分解生成Ag2O沉淀,影响Br-的检验,故需加入足量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AgNO3溶液检验。
答案◆C。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中化学总复习 卤代烃(重要问题探究)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中化学总复习 卤代烃(重要问题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ddf808a32d7375a517803f.png)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中化学总复习卤代烃(重要问题探究)探究一、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合作交流】1.所有的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吗?提示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是羟基取代了卤素原子,属于取代反应,没有其他特殊的限制条件。
2.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分子结构需具备什么条件?提示与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
3.氯代烃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可以得到几种烯烃?提示两种。
只要含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即可发生消去反应。
若两侧均有氢原子,则两侧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两种烯烃分别为。
4.在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有人设计了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不是乙烯。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提示气体在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前,先要通过一个盛有水的试管,目的是为了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因为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
(2)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乙烯?此时还有必要先通入水中吗?提示除了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外,也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检验乙烯,这时乙醇不会干扰乙烯的检验,因此就不需要把气体先通入水中了。
【点拨提升】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比较碳骨架不变,官能团由—X变成变成或,生成不饱和键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邻碳有氢才消去,邻碳无氢不消去”。
(1)主链上至少有2个C。
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Cl。
(2)与卤代烃的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若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当卤素原子所连接的碳原子的两侧的烃基不对称时则会有多种产物。
如的消去产物有两种。
探究二、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合作交流】1.卤代烃属于电解质吗?提示 不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怎样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
1.实验原理
R —X +H 2O ――→NaOH △R —OH +HX
HX +NaOH===NaX +H 2O
HNO 3+NaOH===NaNO 3+H 2O
AgNO 3+NaX===AgX↓+NaNO 3
根据沉淀(AgX)的颜色可确定卤素: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NaOH 水溶液;(3)加热;(4)冷却;(5)加入稀HNO 3酸化;
(6)加入AgNO 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即RX ――→加NaOH 水溶液△
R —OH NaX ――→加稀HNO 3酸化R —OH HX ――→加AgNO 3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原子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原子
若产生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原子
3.实验说明
(1)加热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2)加入稀HNO 3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AgNO 3反应产生沉淀,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AgX 沉淀的质量;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3)量的关系:R —X ~NaX ~AgX,1 mol 一卤代烃可得到1 mol 卤化银(除F 外)沉淀,常利用此量的关系来进行定量测定卤代烃。
特别提醒 (1)卤代烃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X -,不能用AgNO 3溶液直接检验卤素的存在。
(2)将卤代烃中的卤素转化为X -也可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