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bef22543323968011c9258.png)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位,约为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
一、民族人口构成1、人口特点: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不仅汉族和少数民族十分悬殊,各少数民族之间相差也很大。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共12.658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共1.064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了0.40个百分点。
由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
所以在中国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人口数量见下表)从各民族人口时期增长率看,20世纪90年代,全国总人口增长率为9.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15.37%,比全国高5.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增长幅度呈现出较大差异。
55个少数民族中,有31个民族人口增长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平均幅度。
其中,有5个民族的人口高速增长,分别是:高山族、羌族、毛南族、保安族和土家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55.06%、54.35%、48.08%、41.27%和40.23%。
有9个民族的人口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幅度,分别是锡伯族、达斡尔族、满族、怒族、赫哲族、壮族、朝鲜族、塔塔尔族和乌兹别克族。
其中塔塔尔族(-3.44)和乌兹别克族(-16.21)呈现负增长趋势。
2、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
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国90%以上的县、市、区,都有或多或少的少数民族分布,只有西藏比较单纯,基本居民是藏族,整个自治区藏族241.11万人,占总人口的92.2%;汉族占5.9%,其他门巴、珞巴、回等各族占1.9%。
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28bd8fd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8.png)
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中国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逐渐形成的。
近代以来,其基本而貌大致稳定下来,从中可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特点:(1)在水平方向上,汉族基本上全分布于国土的东半部,少数民族在西半部;汉族在沿海和国土的中央,少数民族则分布于边疆。
图6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分布图,可清楚地反映出以上特点。
据统计,在中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中,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仅占9%;而在中国22800公里国界线中,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却占到85%。
考虑到即使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也有大量汉人居住(平均比重达55%),则上述特点表现得更为典型。
例如广西是省一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但总人口中少数民族比重不足40%,且绝大部分分布于西半部,而东半部包括沿海地区则是汉人的聚居区。
(2)在垂直方向上,汉族基本上全分布于平原和丘陵地区,少数民族则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
地理学上常把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划分为三大阶梯: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一级,这里传统的聚居民族是藏族。
大兴安岭椞 猩綏巫山椦┓迳綏十万大山连线以东,是地势最低平的第三级阶梯,海拔高程均在1000米以下,大部分不足200米,除长白山地外,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汉族聚居区。
以上连线向西直至青藏高原为第二阶梯,高程多在1000~2000米之间,这里是汉族和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大体上说,在第二阶梯上,汉族仍分布于较低的部位,少数民族则分市于较高的部位。
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的斜坡上,少数民族种类最多,是中国民族和语言成分最复杂的地带。
但即使在这样的地带,民族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而言:以农耕为主、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分布部位较低;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分布部位较高;尚以游耕游牧甚至刀耕火种方式为主,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分布部位则最高。
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汉、回诸族分布部位最低,其他民族则较高,其中南疆的柯尔克孜族分布高程为2500~3000米,塔吉克族为3000~4500米;北疆的蒙古族在1500米上下,哈萨克族则达2000米上下。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ec348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3.png)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介绍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汉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注重家庭、孝道、礼节等。
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汉族人民的重要日子,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2.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草原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地区。
蒙古族的文化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他们以羊肉、牛肉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蒙古烤肉和羊肉汤等。
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有那达慕节和祭敖包等。
3. 回族:回族是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回族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他们主要的食物是清真食品,并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
4. 藏族:藏族是中国的雪域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地区和青海、四川等省份的藏区。
藏族的文化独具特色,他们信奉藏传佛教,著名的文化遗存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新年和拉萨的酥油花节等。
5.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
维吾尔族的文化丰富多彩,他们以水果和羊肉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烤全羊和手抓饭等。
维吾尔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等。
6. 苗族: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等省份。
苗族的文化独特,他们以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和音乐舞蹈传统。
苗族的主要节日有苗年节和龙舟节等。
7. 彝族: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彝族的文化深厚,他们以烤全羊和羊肉汤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砣砣肉和酸汤鱼等。
彝族的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和彝年节等。
8. 壮族: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和云南等省份。
壮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以大米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桂林米粉和粽子等。
壮族的主要节日有三月三歌节和糍粑节等。
9. 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和云南等省份。
中考地理简答题精选25例(含答案),考试100%会出现!
![中考地理简答题精选25例(含答案),考试100%会出现!](https://img.taocdn.com/s3/m/8f90511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3.png)
1.中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3)汉族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2.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哪里?(1)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国际贸易;(2)东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便于同海外各国交往;(3)广大的陆地和海洋疆域,物产丰富;(4)海陆差异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便于多种经营。
3.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1)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2)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开发便利;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该区域经济发达。
4.中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5.介绍傣族泼水节泼水节和竹楼,反应了当地高温多雨的湿热环境,孔雀舞是民族独特舞蹈。
6.介绍蒙古包(1)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场广阔,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2)适应游牧生活,便于拆装。
7.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有什么变化?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到荒漠草原,最终过渡到荒漠。
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影响因素属于:海陆因素。
8.内蒙古高原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什么对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导致沙尘天气增多等。
措施:退耕还草、轮牧休牧、划区轮牧、植树种草等9.内蒙古为什么方便卫星回收?(1)地势坦荡,便于观察搜救;(2)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观测、搜救;(3)地广人稀,有利于安全保障等。
10.中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的优越性在哪?(1)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2)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
11.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有什么影响?(1)影响气候: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影响交通经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3)影响能源经济: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
中国各个民族分布
![中国各个民族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9a12d85ee45c3b3567ec8b94.png)
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管彦波世界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殷商开拓边地,西周狁南下,秦汉移民戍边,两汉匈奴内附,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以降,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屯垦、商贸、移民等社会原因所导致的民族迁徙、汇聚、分解、融合和人口的分布与再分布,加之中国大陆地理连接的整体性、辽阔性,地形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人类活动历史的悠久性,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建国后各民族的相互支援、进一步融合与交往,共同铸就了现今中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
一、“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互相插花、交错分布,是中国民族地理分布的基本格局。
从民族的空间表现形式——民族人口分布来看,中国各民族人口在地域上的集聚与扩散,呈现出既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态势。
主体民族遍及全国,但主要密集在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各省市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市;55个少数民族分布也很广泛,但又主要呈“C”字型地分布在从东北内蒙到新疆、西藏至云、贵、川、两广、海南、台湾这一占中国国土总面积62.5%的广阔地带,其主要部分在中国的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
各民族的水平空间分布形式,亦具有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
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回、壮等民族具有广阔的分布面和较为完整的聚居区。
如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部分地区,但分布于回族自治地方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散居全国各地。
满族近一半的人口分布于辽宁省,其余则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苗、瑶、彝等民族分隔在互不相连的地域上,有聚居区又散居各地。
布依、白、傣、哈萨克等民族的主体(98%以上)有着明显的聚居区。
畲、仡佬、乌孜别克等族分散居住在各地。
中国的民族情况有以下特点
![中国的民族情况有以下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402236aaea998fcc220eb5.png)
中国的民族情况有以下特点:第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虽然有过冲突和战争,但总的趋势是统一时间长、交流越来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离不开。
第二,从中国民族组成情况看,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它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8%。
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这种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各民族只有紧密的联合起来才能最快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三,从中国民族分布的状况看,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这种分布特点决定了只有区域自治形式才适合民族间政治联合的需要。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b35a6f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d.png)
目录
• 中国的民族概况 • 中国的汉族 • 中国的少数民族 • 中国民族政策 • 中国民族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01 中国的民族概况
中国的民族数量和分布
中国的民族数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 的92%左右,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的民族分布
民族团结政策
促进民族交流
国家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 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强
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
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各民族的团 结意识,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设立自治机关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
汉族的发展
汉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和风俗 习惯,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 部分。
汉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汉语是汉族的共同语言,也是世界上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字是汉 族的书写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 特的文化价值。
风俗习惯
汉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包括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 统节日,以及婚丧嫁娶、生辰庆贺等 人生礼仪。
少数民族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包括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等。
分布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蒙古族使用蒙 古语。
VS
风俗习惯
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汉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族的文化成为中华 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华大地的地理特点与民族分布
![中华大地的地理特点与民族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b4bca8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b.png)
民族文化特色
语言文字:各民 族有各自的语言 和文字,丰富了 中华文化的多样 性。
传统习俗:各民 族有独特的传统 习俗,如节庆、 婚丧嫁娶等,反 映了民族文化的 独特魅力。
艺术表演:各民 族有独特的艺术 表演形式,如歌 舞、戏曲、音乐 等,丰富了中华 文化艺术宝库。
建筑风格:各民 族的建筑风格各 具特色,如蒙古 包、苗族吊脚楼、 藏族寺庙等,展 现了中华大地民 族建筑的多样性。
气候条件
季风气候显著,四 季分明
地形复杂多样,高 原、山地、盆地、 平原等交错分布
气候带呈明显的东西向 阶梯状分布,从东到西 依次为湿润、半湿润、 半干旱、干旱气候区
气候类型多样,包 括温带、亚热带、 热带等多种类型
河流湖泊
长江、黄河等大河的流域面积广阔,为中华大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
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如南方水乡文化和西北草原文化的差异。
地理与民族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化的中
第 四
多华 章
元大
文地
汉族文化的代表
汉族文化的起源 和发展
汉族文化的特点 和影响
西南地区:主要居住着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
西北地区:主要居住着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地 区之一。
东北地区:主要居住着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之 一。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居住着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
民族融合与交流
中华大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融合。 地理特点对民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各民族在长期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团结,促进民族共同发展。 中华大地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民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5ae54c70508763231121227.png)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
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
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
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
二。
物产丰富,资源众多。
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
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三。
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
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
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 民族-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 民族-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cfd670b0717fd5370cdc06.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的特点.A.大聚居、小杂居B.大分散、小集中C.大散居、小聚居D.大集中、小分散【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解答】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故本题选C。
2.【答题】那达慕大会是下列哪个民族的民族风情()A.傣族B.回族C.维吾尔族D.蒙古族【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各族的文化习俗考查。
【解答】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3.【答题】在内蒙古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上,观赏不到的民族风情是()A.赛马B.射箭C.摔跤D.赛龙舟【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
【解答】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主要进行赛马、射箭、摔跤,而赛龙舟为汉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4.【答题】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A.东北、西北、华北B.东北、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西南D.西北、西南、东南【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解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选C。
5.【答题】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集中在东部和中部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各民族分布不均【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
【解答】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我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错,分布不均匀,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各民族之间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分布”,选B。
中国民族知识点总结
![中国民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c5e9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4.png)
中国民族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主要民族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占中国总人口的约92%。
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原地区,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2. 壮族:壮族是中国第六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3. 满族: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曾经建立了清朝,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布依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5. 苗族: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等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6. 纳西族: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种植茶叶为主要生活方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7.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牧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8.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9. 韩族:韩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是中国的最北部民族之一。
10.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11. 布朗族:布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12. 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13. 瑶族: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等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14. 黎族: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地区,以渔业为主要生活方式。
15. 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16. 傣族: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以上是中国的一些主要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建筑、饮食、节日等方面的特色。
二、中国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中国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字,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b5b27a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5.png)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和传统。
以下是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一些资料收集:1. 民族概况,中国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其中,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
2. 民族分布,不同民族在中国的分布各不相同。
一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区,如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等。
3. 文化特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例如,藏族有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壮族有激情四溢的歌舞文化,哈萨克族有独特的骑马文化等。
4. 语言,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一些民族还使用自己的文字系统。
除了普通话(汉语的标准语言形式)外,其他民族的语言也在相应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5. 风俗习惯,不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例如,苗族有独特的“大寨节”庆典活动,彝族有盛大的“火把节”等。
6. 传统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藏历新年、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
7. 历史与传统,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了古老的生产方式、服饰、建筑等传统元素。
8. 宗教信仰,中国的少数民族信仰多样,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9. 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地区也在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了特色产业,如藏区的旅游业、壮族的农业等。
总之,中国56个民族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贡献,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课中国的民族状况
![第五课中国的民族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c8b9ed6ea98271fe910ef9bf.png)
民族特点、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 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1)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的 历史时空不尽相同 不尽相同, 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的民族体 渊源和 方式也不尽相同 也不尽相同。 的渊源和 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也各有特 (2)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 点。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 (3)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 心 里认同方面表现出多样性 方面表现出多样性。 里认同方面表现出多样性。 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方面 方面, (4)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方面,各民 族也是千差万别。 族也是千差万别。
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P48)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P48) 民族族体的发展 民族地区的发展 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 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
意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祖 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 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 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 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有 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一、中国的民族状况 各民族人口数量 壮族最多---1600多万 ---1600 壮族最多---1600多万 满族—1000 1000多万 满族 1000多万 蒙古、 维吾尔、 彝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等--100万以上 100万以上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对待民族之间的特点和差 距要充分尊重、理解, 充分尊重 距要充分尊重、理解,不 人为夸大或缩小, 能人为夸大或缩小,更不 人为地消除, 能人为地消除,否则就会 损害民族关系, 损害民族关系,影响民族 进步。 进步。
形成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例子
![形成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6dcc18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e.png)
形成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例子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充分表现出我国边疆的形式,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分布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和汉民族杂居在一起,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成原因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大杂居小聚居是指的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其余五十五个都是少数民族。
从各民族居住地看,各民族分散在各省区市,混合居住,因此叫“大杂居”。
但从各省区市看,少数民族聚居在一乡、一县,又是“小聚居”的形式,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区域内又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区内也有少数民族聚居。
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
这样的民族椭凝聚力、向心力。
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扩展资料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的好处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
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民族大杂居,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小聚居有利于发展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流传和延续。
全国没有一个民族单独居住在一个地方,全国各省市和70%以上的县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种分布特点,使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一个民族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形成了民族合作的条件。
这种状况,是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条件。
中国各民族
![中国各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8586db055acfa1c7ab00cc46.png)
1.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的统一的、稳定的民族 2.典型的以家庭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民族,形成悠久的农耕文化 3.汉族宗教信仰的传统观念:天命崇拜、祖先崇拜 4.汉族服饰:上衣下裳、衣裳相连。特点:大襟右衽
5.住宿
北方:北京四合院 黄土高原:窑洞 南方:天井式瓦房 闽赣粤:客家人居大围楼 另:徽派、江南的水乡民居、上海石库门等
风水术
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2008.1.1 全国法定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春节
1.起源:原始社会——腊祭 2.民族:蒙、壮、布依、朝鲜、侗、瑶。。。
元宵
起源:汉
1.起源:唐;宋沿袭
清明
2.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为纪念 春秋晋国公子:介子推
3.民族:壮、布依、侗、瑶、彝、满、白。。。 1.起源:纪念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端午
2.民族:蒙、壮、布依、彝、回、藏、苗
3.吃粽子习俗:魏晋盛行、唐宋成名食 1.起源:与古代秋祀、祭月习俗有关
中秋
2.民族:蒙、壮、布依、朝鲜、彝、回
3.祭月赏月活动始于周;北宋定为中秋; 南宋成普遍活动;明清盛行
重阳
1.起源:民族登高避灾习俗
中国各民族
民族、民俗 汉族概况
1.少数民族中,人最少:珞巴族;人最小聚 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3.语言类别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
4.民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5.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6.按民宿内容划分: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
7.民俗特点:集体性与模式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稳定性 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方性、原始性与神秘性
中国56个名族分布
![中国56个名族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f5ea8e74693daef5ff73d0d.png)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
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
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
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https://img.taocdn.com/s3/m/e2530b7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5.png)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共有56个民族
B.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 各地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答案:
C
分析:
[解析] 解: A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 个民族.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 700 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C 符合题意;
D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 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4. ;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25. ,统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 700 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
考查我国的民族特点,要理解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