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第四章新闻稿件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正(08年10月13日《文汇报》)
▪ 本版昨日刊登《德将投入逾3000亿欧元救 市》一文副题有误,科勒应为德国现任总 统,特此更正。
4、“更正”的规范
▪ 更正时效性:(1)更正0—1日信息;(2) 更正2—7日信息;(3)更正8—14日信息; (4)更正15—30日信息;(5)更正30日 以上信息。
三、重要
▪ 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四、接近
▪ 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现象在地理上与读者越 靠近,新闻价值越大。
▪ 新闻报道的内容越能在心理上激发读者的 兴趣,新闻价值越大。
五、显著
▪ 新闻事实中包含的人和事的知名度或显要 程度。 1、“显” 2、“稀” 3、“深”
▪ 7月29日,《人民日报》摘新华社通稿《河 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 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 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对灾情使用 “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 8月1日,第二版《十二级台风刮不倒,七 级地震震不垮——小靳庄人民在抗灾斗争 中胜利前进。
案例讨论: 这篇报道的社会效果会不会好?
2、对稿件内容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分析。 新闻法规对新闻报道的限制体现在: (1)维护国家利益层面: (2)维护社会利益层面: (3)维护公民权益层面:
禁止刊登的内容——
▪ 煽动 ▪ 泄密 ▪ 造谣 ▪ 教唆 ▪ 传播淫秽 ▪ 侵犯名誉权 ▪ 侵犯隐私权
▪ 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 别:真实性的认证
案例分析:有关唐山地震的报道
第四章 新闻稿件选择
第一节
新闻稿件选择的意义与方 法
一、新闻稿件选择的缘由
▪ 无限事实与有限版面的矛盾 (合乎报纸版面的容量要求)
▪ 传播信息与引导舆论的矛盾 (遵循与体现报纸的编辑方针)
▪ 传播意向与受众需求的矛盾 (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理论解析
▪ 传播者: 守门人(把关人)
▪ 受众: 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京华时报》2004年8月5日“车祸版”
第五节 选择稿件的其他问题
一、分析选择稿件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稿件的各种用途。
1、稿件的各种用途
▪ 备用稿:如果一条稿件不宜立即采用,是 否有备用价值。
▪ 内参稿:如果一条稿件不宜公开刊登,是 否有作为内参的价值。
▪ 线索稿;如果一条稿件不宜采用,是否其 中藏匿有价值的线索或内容?
▪ 转交稿:如果一条稿件不宜刊登,是否有 必要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2、慎重及时处理每一篇稿件
▪ 抢时间。 ▪ 在通过新闻价值筛选的基础上,保证稿件
的社会效果。
3、重视作者的附信稿
▪ 作者的附信有时是正文的背景情况介绍, 或作者本人对稿件的理解。
4、尽快通知作者处理结果 5、注意发现人才、建立作者队伍
4、原涉事人去世者,可由其所属法人、组织或亲属 提出申请。
5、遭拒绝者,可提出告诉。
资料五:媒体拒绝更正的理由
▪ 所刊新闻未损害当事人之正当利益 ▪ 所刊新闻真实客观公正 ▪ 答辩或更正带有诽谤或侮辱性 ▪ 答辩或更正不涉及所指的新闻内容 ▪ 已超过规定更正申请的期限
1、更正的界定
▪ 所谓更正,是指在新闻报道发生失实或差 错时,媒体针对失实内容所发表的更改和 纠正说明。
三、更正的方式
▪ 以“来函照登”的形式更正 ▪ 以“编写更正”的形式更正: ▪ 以重新发布新闻的形式更正 ▪ 以公开检讨的形式更正:(仅向利益人致
歉;仅向读者致歉;两者均致歉)
更正启示(08年12月11日《新闻晨报》)
▪ 昨日本版《航天机电原总经理被判刑》一 文,标题应为《航天机电控股子公司上海 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袁晓被判刑 》。特此更正。并对因此给航天机电及公 司原总经理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歉意。
▪ 淘汰哪些具有负面社会影响,导向不正确 的新闻。
3、定选 ——总编辑、编委会执行
▪ 在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新闻稿件中,根据 稿件对新闻媒介的适宜性分析挑选出适合 表现媒体特色的新闻稿件。
▪ 淘汰与媒体定位及编辑方针不符的稿件。
涉及重大问题的稿件或重要批评稿、重要存疑稿件、 对报道效果难以把握的稿件。
三、新闻稿件的选择思路
▪ 新闻价值的判断 ▪ 社会效果的分析 ▪ 报纸取向的把握 ▪ 对稿件的真实性分析
(一般在改稿前核实)
第二节 新闻价值分析
一、时间
▪ 及时—— 稿件发表的时间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越 靠近,新闻价值越大。
二、新意
▪ 给受众以新鲜感,新提供未知而预知的信 息。受众越感兴趣,闻价值越大。
二、“更正”的处理
▪ “更正”的界定。 ▪ “更正”的内容。 ▪ “更正”的方式。 ▪ “更正” 的规范。
资料一:报纸出错
▪ 2008年,中国省级报纸的差错率为 15.3/10000,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报纸出版 差错率3/10000的要求。
资料二:答辩与更正权利
▪ 1952年,联合ຫໍສະໝຸດ Baidu通过《国际更正权公约》: “……凡某一新闻社传播一项消息,经直 接受其影响之国家认为虚构或歪曲时,其 所为更正,应予以同等公布之机会。……”
第三节 社会效果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效果分析
▪ 社会效果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稿件的第二 步。
▪ 分析新闻稿件的社会效果,必须坚持的原 则是:稿件是否坚持党性原则。
二、如何操作社会效果分析
1、将新闻稿件的内容与发布时机及社会背景 结合起来考虑,要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 足于全局看新闻。
二、如何操作社会效果分析
《羊城晚报》的同题报道
讨论:《环球时报》社评:为湄公河惨案 告破鼓掌
▪ 【10月31日】:中泰官员昨天联合宣布, 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害一案取得重要进展, 杀害中国船员的9名嫌疑人已经到案,他们 是被疑涉毒的泰国边防军人。中国的外交 努力显然起了作用,泰国政府的全力配合 令人尊敬。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为之鼓掌 的进展。
资料四:答辩与更正权的内容
1、更正的规格:比照原内容 报刊:版面、字号、字数 广电:频道、时段、长度 通讯社:在原范围内,以通稿形式发布,发表 原文报刊均有义务刊发
2、编辑收费情况: 更正内容未超过原文者,媒体不得随意更改及收 费。超过者,方准。
3、发布更正内容的期限: 申请人提出申请后,期刊于最近一期刊发,报刊 广播电视于三至五天刊发。
网民反映:
▪ “不要脸已经没有底线了。你们要是那些 受害者,不用你说,会有人鼓掌的,很多 人...”
▪ “还鼓掌呢 ” ▪ 死了那么多船员,该鼓掌吗?! ▪ 死了那么多人,你鼓掌?没人性! ▪ 作者不是人,鉴定完毕
第四节 媒介适宜性分析
一、媒介适宜性
▪ 新闻编辑在选择稿件时,除了要从新闻性 和社会性两方面来分析外,还要对稿件是 否适合于自己的媒体进行分析选择,从中 挑选出最能体现媒体特色的新闻稿件。
二、新闻稿件选择的程序
▪ 初选(粗选)——各部门编辑执行 ▪ 复选(精选)——版面主编执行 ▪ 定选——总编辑、编委会执行
1、初选(粗选) ——各部门编辑执行
▪ 根据新闻价值分析: ▪ 挑选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稿件。 ▪ 淘汰不具新闻价值的稿件。
2、复选(精选) ——版面主编执行
▪ 在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中,根据社会效果 分析挑选出符合媒介立场与导向的新闻稿 件。
二、如何操作媒介适宜性的选择
1、根据报纸读者对象进行稿件分析
▪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读者对象。 ▪ 选择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与形式。
2、根据已有同题报道进行稿件分析,遵 循“差异化“原则。
▪ 横向比较。 ▪ 纵向比较。
3、注意报道的平衡
▪ 注意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 ▪ 注意各种报道内容平衡。 ▪ 注意报道地区单位的平衡。
资料三:答辩与更正权的定义
▪ 是指公民受到来自媒介的涉嫌违法的指责、 诽谤与侮辱时,有权在相应的媒介予以驳 斥、更正和说明的权利。
资料三:《出版管理条例》第廿七条
▪ 报纸、期刊发表的作品内容不真实或者不 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 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有关 出版单位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 当在其近期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 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 更正版序:(1)固定版序;(2)与出错 部分同版序;(3)任意版序;(4)其它。
▪ 更正版面:(1)左上显著位置;(2)右 上、右下普通位置;(3)左下欠显著位置; (4)文中极不显著位置;(5)其它。
▪ 更正栏设置:(1)加底纹;(2)加边框 或分割线;(3)更正声明标题加大;(4) 更正跨栏;(5)无标识。(此项可多选)
▪ 报纸更正和致歉机制的逐渐发展和形成, 植根于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素养和受众本 位思想。
2、“更正”的内容
▪ 更正对象:(1)新闻报道;(2)图片; (3)副刊;(4)广告、公告及其它。
▪ 更正类型:(1)文字、语句更正;(2) 排版更正;(3)人名、介绍更正;(4) 机构名更正;(5)时间更正;(6)地名 更正;(7)联系方式更正;(8)数据更 正;(9)知识性更正;(10)图片及解释 更正;(11)事实纠错;(12)观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