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阶》,作者李森祥。
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这也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不过,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之爱,李森祥的《台阶》是写父之梦。
朱自清的《背影》是真实的父亲,而李森祥的《台阶》是虚构的形象,它是一篇短篇小说。
(板书)
老师:大家看这幅台阶图画,给人一种沧桑的历史的感觉。
世上只有妈妈好,写父亲的文章实在少。
现在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这篇小说。
按照我们的习惯,我想先请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原生态的带着青草气息的感受。
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个词。
学生:父亲刚开始时,虽然很贫苦,但是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为着家人,朝着目标去努力,但是实现了目标之后,感到很茫然,所以,我觉得追求梦想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老师:同学们注意听,黄闵泽总结了一句话,追逐梦想的过程是最幸福的,快乐在追求的过程之中。
说得非常好,谢谢。
学生:我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父亲把台阶造好之后,就感到很茫然,人不能活在一种虚无的荣誉里,他应该活在当下,即使是很普通,很平凡,也没关系,人是重在精神而不是物质。
老师:还记得巴金怎么说吗?我们不是单靠吃米而活着。
这也是强调精神对于人的重要。
但父亲为造台阶,付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是一种虚无的荣誉?一个普通农民,毕生的理想,就我所知,就是造房子,这不应说成虚无。
学生:父亲把台阶造好之后,他还是一级一级的往下移,台阶象征着地位,但是,台阶高了,地位高了,父亲还是觉得地位低下,还是没有摆脱那种谦卑的心理。
老师:总结几位同学的发言,大家觉得在父亲造好台阶之后,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找不到生活的出路。
史铁生有一句话: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
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
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精神支撑人的生命。
学生:我觉得父亲很要强,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宁愿付出自己的青春,等他梦想完成之后,他已经老了,不再年轻。
学生:我的看法和前面几位同学也差不多。
但是,虽然说父亲老了,父亲不再年轻,他追逐到梦想,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幸福,我还是觉得父亲应该快乐起来,文章不是写了父亲挑不动水,“我”可以帮父亲挑水,父亲的梦想“我”可以继续追求下去。
老师:刚才陈雨晴和陈若思都提到一个意思,就是父亲老了,儿子能挑的是父亲的担子,父亲的梦儿子可以继续做,但是儿子能否真的继承父亲的梦想,能否理解父亲的心思,等会我们再来探讨。
其他有没有哪位同学再补充。
除了说感受,也可以交流交流文章的精彩之处,把你的发现与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我发现文章两处地方的描写很精彩。
一个在第二十七段,“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里的破折号很形象地写出父亲的沧桑,背负着家庭压力,他快要哭出来但又不能,他是男人,是一家之主,他必须坚强,必须忍住。
老师:我怎么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了呢?想当年,我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这人怎么就不行了呢?他想不通。
你看书很仔细,“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一个破折号让我们感受到父亲那颗痛苦而茫然的心。
记得《藤野先生》中的“讲演”吗?藤野先生出场,有几个留级学生在后面笑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讲演”不同于“讲述”,边讲边演,我们同学喜欢模仿某个老师一样,非常形象。
有时,一个标点、一个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啊。
很好。
学生:还有一处,在二十一段,父亲放鞭炮,父亲不敢放,让我来。
文章这样写:“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我觉得这段是为后文写父亲失落作了一个伏笔。
鞭炮往上飞的那段时间,我觉得是父亲追寻梦想的一个过程,他的心情越来越高,当到达顶峰之后,又掉下来。
呼应后面挑不动水,后来又精神恍惚,整个梦想就“啪”的一声炸得粉碎。
老师:范沄涛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作者写“放鞭炮”是象征父亲追逐的梦想,这个梦想与放鞭炮的关系,作者是不是这样想,值得商榷,或者我们要问一问李森祥老师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敢放,是为后文埋伏笔、作铺垫。
我们看第二十六段,“不自在”,然后到最后,第二十八段,“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他不想坐。
从“不敢放”,到“不自在”,不想坐,前后细节描写肯定有一个呼应关系,结构显得很严谨,这个解读我很赞赏。
范沄涛读书很仔细,只有玫瑰才能理解另一朵玫瑰,只有沉浸作品中才能读出这样的感受。
谢谢。
学生:我觉得这个父亲很可悲。
他一开始的追求就有点问题,他为什么要造这么高的台阶呢?造好之后也没什么用,又不能“磕烟灰”,又不能在上面玩,没什么好。
(众笑)老师:你觉得父亲造台阶很可悲。
曾经的三级台阶带给一家无限的快乐与自由,文章第五段,“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造好台阶之后反而不自在,失去了自由。
父亲应该不造,不觉得可悲。
不造很快乐,造了不快乐。
学生:还有就是……(整理课堂实录时,在这里我觉得很遗憾,没有让学生把话讲完。
)老师:哎,等一等。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弄清楚,父亲造台阶值得吗?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学生:他没有造台阶前,他为了梦想,生活很艰难但却是充实的,“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这里写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当他达到梦想时,他的内心就一下子空虚起来,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虽然最后他很痛苦,但至少他有过这个过程,否则他连回忆都没有了,所以造台阶是值得的。
老师: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生命有意义。
父亲造了台阶不快乐,但要注意我们欣赏到的快乐是在追求九级台阶的过程中显现出的,不造台阶人生会空虚,更加没有着落,就会更痛苦。
用米兰•昆德拉的话说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所以人活着要有追求,要有责任感,要有积极的目标。
同学们,人生就是一个不完美的旅行,父亲造台阶后,他的成就感幸福感没有如期而至,但这并不影响父亲勤劳朴实追逐梦想的形象,至少他还有回忆,人生的冬天我们需要依靠回忆来取暖。
而不造台阶,才是最可悲的。
我们读这篇小说时,都注意到一个关节点。
一般都要问,为什么父亲造好台阶之后,一下子老了?失去了坐台阶的兴趣。
是不是实现了梦想之后的空虚感呢?为了理清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件事——画一幅父亲的情感曲线图。
横坐标是造台阶的过程,纵坐标是父亲的情感变化。
现在开始。
……
老师:我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下,完成后再请做一番解说。
其他同学可以与他们的比较一下。
(吴欣若、方雯婷上黑板)
学生(男):父亲开始造台阶了,很有激情,是向上的,真正破土动工的时候,越来越有激情。
点燃鞭炮时,达到一个高潮。
其后是一种满足,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所以是延长线。
这和婚姻差不多的。
(全场笑)等他造好之后发现,所谓的高台阶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风景只在想像中,所以就越来越失落,线就向下了。
学生(女):父亲从没有台阶时开始……
老师:没有台阶?父亲的梦想好像是从三级起步的。
(笑)
学生:我理解错了。
造好高台阶之后,父亲有一个短暂的快乐和幸福,他在享受这份期盼了多少年的成果,文中描写他“熬不住”,就是这种情感高潮的体现。
然后经过“不自在”“很粗暴”的情绪变化,显示父亲从不服老不接受现实,到慢慢接受,“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就是情绪比较平缓的表现。
老师:在造新台阶之前,总的感觉,父亲的情感是向上的,是快乐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书上的哪些描写表现父亲是快乐的,充实的。
学生:文中的第十七段,“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
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父亲在造房子时,很有干劲,满怀希望的,父亲的情感是一个上扬的过程。
老师:我刚才说哪一段描写能看出父亲的快乐,描写的文字……
学生:这里的描写在中间写: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
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
老师:你说的是描写?
学生:这是记叙。
老师:对,这里的记叙还是比较明显的。
学生:第十九段,文章描写父亲的形象。
老师:你读一下。
学生:“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这里的描写父亲在造台阶过程中的精神面貌。
尽管很累了,但他充满干劲,充满希望。
老师:多好的描写。
父亲踩着黄泥,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希望,大家注意到句中的一个精彩的动词没有?
学生:“浮在雾里”的“浮”。
深秋的浓雾笼在父亲的四周,一幅劳动者的美丽图画。
老师:也有可能儿子看着父亲辛勤劳作而感动,为父亲快要实现大半辈子的梦想而流泪。
这个“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父亲在造台阶的过程中是向上的乐观的,同时也是辛苦的、艰难的,我把这个过程概括一下,就是:痛并快乐着。
造好九级台阶之后,父亲的情感如何概括呢?
学生:不自在的、很尴尬。
在放鞭炮的时候,“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老师:注意,放鞭炮的时候,父亲情感有没有下来?
学生:还没有。
老师:那应该看哪里?哪位同学想好了?
老师:在儿子眼中,父亲应该是一反常态,我们看,“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而且,“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原先很憨厚“低眉顺眼”的父亲一下变得不能让人理解。
我提示一下,“________并烦躁着”。
学生:“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我概括为“闲并烦躁着”。
老师:这个“闲”,是“闲适”,还是“悠闲”?我觉得不能把他的情感概括出来。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失落并烦躁着”。
老师:这个还可以,不过不能与上面的对应。
大家想一想,没有造高台阶前,很痛苦,造了高台阶之后,痛苦吗?还是痛苦啊,所以,说成“痛并烦躁着”不就很好?我们常说,
人生痛苦是永恒的,快乐是短暂的,父亲造台阶的前后过程就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真相。
虽然都是痛,但这前后两个痛是不一样的。
学生:前一个痛是自愿的,是一种劳累,身体上的痛,造新台阶之后,他感觉到一种茫然,是一种心灵上的空虚,是一种精神上的痛。
老师:评析准确,一个是躯体的,一个心灵的,心灵上的更痛。
你不同意?
学生:不,我也这样认为。
老师:现在,我们再看这两幅曲线图,父亲情感变化的关节点,你认为在哪里?
学生:我觉得是第二十二段最后。
“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
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
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父亲老了,但父亲自己不觉得,所以心情不好了。
老师:这倒很奇怪,不觉得自己老了,心情就不好?这中间好像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我希望大家好好把书看一看,这幅图的真正的转折点在哪里?
学生:在第二十六段打招呼那里。
老师:哦,在打招呼那里开始就不对劲了,不自在了。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
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
”为什么父亲回答错了,哪位同学提这个问题的?我觉得这里是父亲情绪变化的关节点。
想一想,他为什么回答错了?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学生:他应该是不适应。
坐在高台阶上与人对话不自在,紧张就容易出错。
老师:一起来思考,他坐在自己努力大半辈子的成果,享受成功者的满足,此时,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学生:希望人家说:你们家的台阶高。
老师:我们看文章的第一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这是文章很关键的一句话。
如果文章写“父亲总觉得我们家房子很破旧”,那就是另一层意思。
所以父亲奋斗一辈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人家的尊重,希望自己活得有地位。
当自己的愿望得到实现,“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去抽烟”,同时他是多么迫切的希望人家赞扬一句:“你们家的台阶真高啊。
”我们读这一段,切不要轻易放过这个关节点,这里值得我们仔细揣摩。
这也是小说构思的奇妙处。
作者在前半部反复强调“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不知说了多少遍”,而到了小说后半部,反而虚化,一字不提,让读着去思索,去回味,作者没有点出来,我们要读出来。
这样,我们刚才的许多疑惑豁然开朗,他的粗暴,他的烦躁,都有了落脚点。
没有得到他最想得到的来自于别人的对其人生价值实现的肯定和尊重,这是导致“父亲”精神状态改变的根本原因。
爬山的人有很多,能领略并欣赏到真正风景的人只有几个。
我希望我们身在其中。
这样父亲的形象就立体的站在我们面前,很清晰,谁能概括一下?
学生:勤劳、朴实。
老师:那好了,这小说不需要写后半部了。
比较一下,文章的人物是父亲,也是一个农民形象,但他显然不同于鲁迅笔下的闰土,也不同于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
你们看,在什么地方不一样?
学生:闰土和骆驼祥子都是麻木的一类人,都已经丧失了精神上的追求,而本文中的父亲有精神追求,他希望获得尊重,他没有获得希望中的地位,没有得到“你们家的台阶真高啊”这句赞扬,所以他“若有所失”,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位父亲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师:这个父亲是一个生命觉醒的父亲形象,他希望得到尊重,希望得到肯定。
这是一位善良、坚韧、执著、吃苦耐劳同时向往着尊严与高贵,追求人生价值一个人性觉醒的父亲形象。
但是儿子能理解父亲那颗心吗?此中有真意,请你告诉我。
学生:儿子读懂了。
文中最后写“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
儿子感受到父亲的痛苦,理解了父亲。
老师:儿子理解了吗?如果理解了,他会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学生:儿子没有读懂父亲。
如果懂了父亲的心,他应该对父亲说,“我们家的台阶真高啊。
”
老师:这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了。
父亲希望的是别人的尊重,在家里,老伴和儿子对他一直是很敬重的,这从文中能看出来。
如果儿子读懂父亲,文章最后一句可以这样改:怎么了呢,父亲化了大半辈子造好的台阶没有得到别人的欣赏。
这样行不行?这个问题比较弱智。
学生:不好,没有回味。
老师: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结尾效果比较好,能让人回味不尽。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解答陈雨晴和陈若思课堂开始都提到一个意思,父亲是老了,但除了躯体的老化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没有人能了解他的那颗心啊,父亲到最后,仍然生活在一种孤独的氛围中。
父亲是孤独的,“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这人怎么了”,不说“我怎么了”,真是妙极。
谁能解其味?
学生:这里不只说父亲,而是从父亲这个点上,引出人性。
距离产生美,本来有一段距离时,他觉得非常美,当那些东西一旦切近了,触手可及,反而空无一物。
老师:我的问题是“人怎么了”如何理解?“人”可以有多种理解。
学生: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邻居。
父亲造好了高的台阶,他们怎么看不到呢?
老师:他们怎么能看不到呢?所以这里的咀嚼,不同层次的人欣赏到的是不同的美丽。
那这篇小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有没有人想这个问题?一个失败的父亲的形象?一个人生价值没有得到认可的心灵悲剧?
学生:读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
只要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努力过,就算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没有人承认,也无所谓。
人与人之间如果有理解和真情相联,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温馨而美好。
老师:看来,《故乡》中“我”与闰土之间,本文的儿子与父亲之间,或者父亲和邻居之间,都是由于缺少沟通而产生了心灵的疼痛。
父亲听了这番话,心情一定会开朗许多。
可能还有许多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父亲”。
除此之外,站得高一点,阅读这篇小说,是否提醒我们,关注农民的精神状态比关注农民的物质生活更为重要?我想这是完全可能的。
回到这幅图上来,我们不愿意父亲一直把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永远低沉下去,希望他心情再次阳光起来,从自以为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人生的航程,(画上扬曲线)你觉得谁能解开父亲的心结,请续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