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精)
树立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树立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一、概述1.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政绩观,即以经济数据和政绩考核作为评判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政府工作的内涵和深度。
这种政绩观导致了一些官员只顾追求表面的政绩,而忽视了对于人民裙众的真正利益。
二、政绩观的错误认识2.1 只重视经济数据过分追求GDP增长以及投资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问题。
这种表面的政绩为了一时的得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2.2 对政绩考核的过分依赖某些官员为了能在政绩考核中获得好成绩,采取虚假数据、投机取巧等手段,严重败坏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
三、建立正确的政绩观3.1 以人民为中心政府工作的本质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政绩也应该是以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为核心。
政府官员应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政绩观定位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上。
3.2 打造可持续的政绩政府工作不应只看眼前的数据,更应该考虑长远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维护未来世世代代的可持续发展。
3.3 强化责任意识政府官员应当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坚守诚信和廉洁原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勇气,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的政绩。
四、提升政绩观的措施4.1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政绩考核制度的建设,使政绩考核不再仅仅以数字为唯一标准,而应结合多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政府工作。
4.2 加强官员培训针对政绩观的错误认识,应该加强官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政绩观,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4.3 健全激励机制应当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于那些真正为民务实、创新、担当的官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同时对于追求虚假政绩、贻误民生的官员给予相应的问责和惩处。
五、结语5.1 古人云:“政在民为基,政以民为本。
”政府工作的政绩观应当聚焦人民,力求产生真正的利民之举,以此来树立起全新的政绩观念。
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材料
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材料一、概述政绩观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统治者或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
具有正确的政绩观,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治久安、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每一个政治家、每一位公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如何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1. 强化对政绩观的理解政绩观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综合表现出来的成果。
要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首先需要强化对政绩观的理解。
政绩观不仅仅是统计数字和表面的成绩,更应该注重其对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只有深刻理解政绩观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走样、不偏废。
2.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在于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际成效为核心指标,而非片面追求表面功绩和自我炫耀。
政绩观应该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需求,紧抠人民裙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解决人民裙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
3. 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将正确的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全面深入地在思想观念上、政治意识上、工作方法上进行扎实的落实。
特别是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中,要加强政绩观教育的培训,以及对政绩观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政绩观真正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自觉自愿。
三、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意义1. 对于个人来说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让人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成果,不将政绩作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是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
2. 对于组织和单位来说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可以帮助各级组织和单位更好地总结和归纳工作经验,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组织和单位的整体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可以使国家的发展长远目标更加明确,方向更加清晰,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材料(完整版)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材料(完整版)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中,政绩都是评价一个官员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对政绩的认识和评判往往存在着偏差和误解,导致一些官员为了迎合政绩观念而采取一些不当的手段,损害了公信力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社会进步。
首先,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个人的政绩为追求目标。
政府官员的首要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分追求政绩而忽视了人民的实际需求,只会导致政绩虚假化、数字化。
因此,我们要强调政绩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将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作为评判政绩的重要指标。
其次,政绩评价应该注重长远发展而非短期成果。
有些官员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可能会采取一些短期见效的措施,忽略了长远发展。
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隐患和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强调政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注重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的建设,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正确的政绩观应该注重制度建设和责任担当。
政绩不仅仅是个人的光环,更应该是一种集体的成果。
政府官员应该注重建设健全的制度框架,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官员们还应该担起责任,敢于承担失误和错误的后果,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接受人民监督。
只有这样,政绩才能真正体现集体的努力和智慧。
最后,正确的政绩观应该强调创新和改进。
政府官员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不断努力寻求更好的办法和解决方案。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勇于创新、敢于改变,官员们才能在工作中取得真正的成绩。
因此,我们要强调政绩与创新的紧密联系,鼓励官员们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推进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摒弃浮夸和虚假的政绩观念,强调政绩与人民的利益、长远发展、制度建设和创新改进的关系。
只有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政府官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造福、推动社会进步。
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范文
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范文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和各位与会者: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个研讨会上发表我的观点,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指个人或团队对于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
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和公务员的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验和观点,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政绩观应当以民生改善为核心。
政府的存在和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人民,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福祉。
因此,政绩观应当始终以民生改善为核心指导。
衡量我们的工作成果,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
这需要我们摒弃以谋求个人利益或政绩为中心的观念,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将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其次,政绩观应当注重长远发展。
政府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成绩,而应该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短期的政绩只能给人民带来短暂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规划和战略,必然会导致问题的积累和发展的阻碍。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整体发展,着眼于长远目标的实现。
第三,政绩观应当强调科学、规范和透明。
政府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程序和透明的运作。
政绩观就是要求我们对待工作要严谨、科学,遵循规则和制度,让政务工作尽可能的公开、透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判断工作的成效,并且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评价。
最后,政绩观应当强调团队合作。
政府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因此,我们的政绩观应当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
我们要以团队的成绩为荣,通过协作与合作,达到更大的成就。
这也代表着对每个成员的能力和贡献的充分认可,让每个人都能在合作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以上是我对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我深信,只有政府和公务员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使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交流研讨材料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交流研讨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绩观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正确树立和践行政绩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必要性、原则与方法、路径、实际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首先,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政党、一个政府的政绩,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上。
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确保发展始终面向人民、造福人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树立正确政绩观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再次,注重长远发展和社会效益,防止急功近利、盲目攀比。
最后,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础上,如何践行呢?一是加强政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客观。
二是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突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三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政绩观的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这些举措都将助力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总之,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发言,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是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树立正确政绩观,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绩表现、推动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正确政绩观的形成和树立,则需要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并通过学习研讨来夯实其理论基础。
今天我将分享四点观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政绩观应该立足于全面发展。
政绩不仅仅体现在某些具体目标的完成,还包括对全局全面发展贡献的评价。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注重整体性、全局性的思考,要将个人的兴趣、能力与组织的利益相结合,实现自我价值与组织目标的有机统一。
只有高度的整体性思维,才能把握全面发展的趋势,适应复杂多变的形势,推动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其次,政绩观应该注重长远发展。
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的同时,应该有长远眼光,注重长期的发展规划。
政绩不是短期行为的积累,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领导干部要把握全局,注重战略规划,不能为了一时的政绩而忽视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长远发展的框架下,才能实现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政绩观应该注重实际效果。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注重实际效果,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工作的实际需要,努力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政绩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解决问题、改善民生、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和结果。
领导干部要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推动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政绩观应该注重社会影响。
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仅是内部的考核评价,更是社会的评价。
领导干部要注重对外的影响力,提高公众对自己的认同和信任度。
在工作中,应该积极与媒体、社会团体、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与公众分享工作成果,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民意的参与度。
以上是我对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些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的发言是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心得体会。
政绩观是指对于政府工作是否成绩突出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对于一个政府官员、领导干部来说,政绩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政绩的成败。
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每一个政府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政绩。
政绩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包括各方面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数据和实际变化。
政府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谋发展,而这些利益和发展的显现就是政绩。
政绩的评价是综合性的,不仅包括政策的制定和落地,还包括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影响等方面。
因此,正确树立政绩观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工作中注重综合性指标的考量,不能仅仅看重表面的数字和短期的成就。
其次,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体现为人民的利益至上。
政府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评价政绩时应该以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核心指标。
政府工作的成果不是工作者自己的功劳,而是人民的付出和信任的结果。
因此,政府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为民务实,不以名利为先,不为政绩而政绩,而是要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谋福祉。
此外,正确的政绩观也应该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
政绩不仅要看短期的成就,还要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追求眼前的一时的荣誉和表面的成绩。
因此,政绩观要着眼于长远,注重制定和执行长远的规划和政策,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一时的成就。
最后,正确树立政绩观需要全面的衡量方式和方法。
政绩的衡量不能仅仅以GDP增长率为标准,而是要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政府工作者要注重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能只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人民的满意度、社会的稳定度、环境的可持续度等为评价标准,来评估政府工作的成果。
总结起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意味着我们要在工作中注重综合性指标的考量,要以人民的利益至上,要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采取全面的衡量方式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精选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精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是政治活动的核心,也是衡量政治家成就的重要标准。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政绩观的正确性对个人、团队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推动社会发展。
一、政绩观的内涵和意义政绩是指一个政府、一个政治家在执政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
政绩观即对政绩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意义:1.1 实事求是政绩观首先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评价工作成果。
不能因个人的兴趣、意愿或偏见来评价政绩,而要站在全局、全民、全时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以事实说话,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1.2 以人民为中心政绩观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政治家对人民的执政理念和情怀。
政治家的责任和使命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是追求短期的荣耀和虚名。
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绩,才是坚实可靠的。
1.3 长远可持续政绩观要有长远的视野,不能只追求眼前的一时之功。
政治家要有全局观念,注重长远发展,关注可持续性,从而为后世留下真正有意义的政绩。
政绩不仅要看当下的效果,还要考虑未来的影响。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政绩观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短期主义由于政府和政治家面临的压力,很容易陷入短期主义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只关注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并倾向于追求表面的政绩,忽视长远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2.2 虚假宣传有些政府和政治家为了迎合舆论和选民的期望,会夸大成绩,夸大政绩。
他们通过虚假宣传手段掩盖问题和缺点,制造假象,达到一时的政治目的。
2.3 孤立狭隘一些政府和政治家只关注自身所在的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缺乏关注和理解。
他们过于孤立地看待问题,没有整体的战略思维。
2.4 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和政治家为了谋求个人或集体利益而追求政绩。
2024年度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研讨发言材料
2024年度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XX(你的名字),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共同参与研讨会,并就2024年度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表一些想法和看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政绩观的内涵和意义。
政绩观是指政治人物、政府工作人员对待政绩的态度、认识和行为规范。
具体来说,政绩应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民主法治、廉洁高效为原则,并体现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一个好的政绩观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官员追求政绩的功利心态导致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产生和流行。
一些官员看重的是政绩数字的高低,而不是人民的满意度。
这种功利主义的政绩观不利于民生改善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政绩指标,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数据造假、虚报。
这种不诚信行为既对政府形象造成损害,也不利于提升公信力。
此外,由于某些干部个人利益的驱使,存在一些推波助澜、协助谋取政绩的不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2024年度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必须加强对政绩观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务员队伍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政府应当加强政绩观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干部把追求政绩的重要性与履职尽责、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我们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确保真实客观反映政绩。
政府应当运用各种调查和测评工具,听取不同群体的声音,及时修订和完善评价体系,使其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政府工作的实际情况。
同时,我们也需要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将能够复制、推广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提升政绩的总体水平。
最后,我们还需要强化对政绩数据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4篇)“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树牢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
(4篇)“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树牢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第一篇:政绩应该为人民而树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政绩是衡量一位政治家或政府工作人员在其任期内所取得成绩的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政绩应该为人民而树。
政府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提供福祉,因此,政绩的树立应该立足于人民的需求,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
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政府的最高权力应该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
而政绩的树立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富足、安宁。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关注人民的需求,关心人民的利益,倾听人民的声音,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并积极倾注心血去实施和落实这些措施。
只有真正解决了人民的现实困难,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政绩。
同时,政绩的树立也需要注重长远发展。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思考如何为人民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政府需要投资教育、科技、环保等关键领域,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政绩,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实现社会进步。
总之,正确的政绩观是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民的实际困难,并为之努力工作,以取得真正的政绩。
谢谢大家!第二篇:政绩应该树立真正的民生政绩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事们:政绩的树立应该是为了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因此,政绩应该是真正的民生政绩。
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政绩的树立应该立足于民生需求的满足。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人民的真正需求,关心人民的生活品质,用心去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
政绩不是只靠一时的项目建设或者短暂的成绩,而是为人民日常生活带来积极改变的那些实实在在的成绩。
政绩的树立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社会不平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这样的政绩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民生。
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精选(10篇)
2023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共10篇)目录篇一、2023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2)篇二、2023年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5)篇三、2023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7)篇四、在党委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时的发言(“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9)篇五、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提纲材料 (12)篇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 (14)篇七、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交流心得体会 (15)篇八、某县纪委书记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进一步推动工作高质发展研讨发言材料 (17)篇九、树立正确政绩观和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材料心得体会19篇十、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流发言材料22醒,按照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严抓好自身思想政治建设。
篇三、2023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反映的是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
树立正确政绩观,关键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一、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人民群众,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也不是一个党性原则的问题。
为民造福的前提是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民方能为民。
首先要始终对人民群众有尊重之心、谦恭之态,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为上走近群众,与群众同坐一板凳、同坐一坑头。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研讨材料范文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研讨材料范文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之一。
政绩观是指对政绩的认识、价值取向以及对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价标准和观念。
正确的政绩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引导干部正确履职尽责,激发工作激情,推动事业发展。
本文将从科学性、全面性、长远性和民众导向四个方面来探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
一、科学性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科学性。
政绩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各类工作所产生的具体结果。
科学性是指政绩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可以准确地了解工作的实际效果,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只有科学地评价政绩,才能真实地反映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干部的提拔、选拔和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科学性还可以避免盲目追求政绩,防止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全面性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政绩评价需要综合考察各个方面的工作成绩,不能片面追求某一项指标。
政绩评价的综合性体现了领导干部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素质。
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注重发挥各方面的潜力,使工作成绩得到全面的提升。
同时,全面性也要求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干部的努力程度和付出,不能简单地以结果论英雄,忽略了过程中的一些努力和探索。
三、长远性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长远性。
长远性是指政绩评价需要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眼光和胸怀,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只有在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指导下,领导干部才能把握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措施,实现长远发展。
同时,长远性也要求政绩评价需要注重整体效益,不能只追求短期的成效,忽视全局和系统的性能。
四、民众导向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民众导向。
民众导向是指政绩评价的目标是为了民众的利益和福祉。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题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引言政绩观,是指对于政府官员在担任职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价标准和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能、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因此,研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形成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政务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政务公开是当代政府服务理念的体现,只有官员们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2.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官员更应该以社会效益为目标,注重政策效果和社会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能。
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助于构建廉洁政府和反腐败机制。
如果政府官员过分追求表面功效而忽视内在问题,必将令社会治理面临困境,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几点建议1. 官员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塑造健康向上的形象。
2. 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和长远性,注重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以短期政绩漠视长远影响。
3. 官员要注重与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合作,形成一体化的工作合力,让政策更加有效地实施。
4. 官员要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催生政策的改进,为民众切实解决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总结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当今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府官员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真正服务于人民、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政府官员必须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乡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交流研讨材料
乡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交流研讨材料
乡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下面是一些交流研讨材料,以供参考。
材料一:正确政绩观的内涵和要求
1. 正确政绩观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 正确政绩观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注重长远效益的累积,而非短期利益的追逐。
3. 正确政绩观强调科学决策,注重依法依规履职,倡导科学评价和公开透明。
4. 正确政绩观着眼于民生,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材料二: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1. 强化法治意识,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防止权力滥用和现象。
2. 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确保政务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3. 积极发展乡村经济,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4. 关注社会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材料三:实践正确政绩观的案例
1. 某乡委领导在任期内,致力于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 某乡中心小学校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得到了父母和学生的认可。
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想对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正确树立政绩观的探讨。
政绩观是对政治家、领导干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政府或组织成绩的重要依据。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推动我们的工作和社会发展。
首先,政绩观应该从发展的角度看待。
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主要任务是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因此,政绩应该以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为根本目标。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政府或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被量化的发展指标来评判,而不是片面追求一时形成的成绩。
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到问题的根本所在,着眼于解决根本性的、全面的问题,为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其次,政绩观应该注重实效。
政绩观不应该只盯着表面的数字,而忽略了实际的效果。
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是要为人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
因此,政绩观要求我们注重实际效果,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常常进行实地调研、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并且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成果。
政绩观要求我们不只是有好的计划和政策,更要有好的执行力和落实能力,确保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人民的满意度。
再次,政绩观应该注重公正。
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因此,政绩观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政绩观要求我们不以个人的得失为中心,而是以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决策应该是公正的,我们应该提供公平的机会,保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一个公正、公平、法治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最后,政绩观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不应该只是为了眼前的短期成绩,而是要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政绩观要求我们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范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学术研讨的平台,让我们共同交流和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我们的工作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指导。
政绩观,作为一种对政治家和政府工作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取向,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的工作动力和执行力,也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和政策的制定。
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研讨。
一、正确看待政绩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政绩是指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成就,是衡量其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
但政绩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字和表面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维护和提升,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推动和改善。
因此,正确看待政绩,不仅要重视数字和表面的成绩,更需要注重对民生、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衡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政绩的真实意义和内涵。
二、正确处理政绩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政绩观要树立正确,还需要正确处理政绩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有时候,为了追求简单的政绩,可能会忽视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当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政绩,注重在政绩上寻求长远发展的路径和办法,推动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举措。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绩中体现对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三、正确引导干部的政绩观政绩观的树立,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体的问题,更是全党全社会的问题。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引导来实现。
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注重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政绩的本质和意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政绩。
同时,还要通过舆论引导、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政绩观的宣传,让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四、正确建立和运用政绩评价体系政绩评价体系是政绩观树立的有力工具。
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我今天的发言主题是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研讨。
在当今社会,政绩是评判一个政府、一位政治家或者一项政策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合法性和群众认可度的重要来源。
因此,树立正确政绩观对于我们的政府工作和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想就政绩的内涵和评判标准进行一些论述。
政绩是政府工作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的总称,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成就,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进步。
政绩的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就业率等,也包括社会指标,如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还包括政治指标,如政府治理能力、廉政建设等。
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将绩效评价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视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其次,我想谈一谈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首先,政绩观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效果。
如果政府追求的仅仅是短期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那么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社会不稳定。
其次,政绩观还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一个政府要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最后,政绩观的正确与否还关系到官员的作风和形象。
如果政府官员只追求政绩而不注重廉政建设和公正执政,那么这种政绩观必然会引发腐败和滥权问题,从而破坏政府形象和人民的信任。
然后,我想就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政绩观的内涵和评判标准。
政府领导干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同时要注重政府自身的廉政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
其次,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实施工作时,要注重多元化指标的考虑,不能仅仅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社会和环境问题。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政绩的监督和评估,通过透明公开的方式,让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最后,政府官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和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2024年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2024年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我想表达对能够参与这次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研讨的荣幸之情。
政绩观作为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未来的政府和政治管理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研讨的目的是为了2024年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并在实践中加以践行和落地。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迫切需要明确政绩观的内涵和具体的实现方法,以确保政府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政绩观的内涵。
政绩观,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工作需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这些成绩和效果不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宣传和虚假的光环。
政府工作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因此,政绩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成绩的根本标准。
政府的工作要扎实、务实,不能仅仅追求高调的宣传和短期的成就,而是要以长远的目标和可持续的发展为导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其次,我想谈谈政绩观的实现方法。
实现良好的政绩观,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的工作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国情和地方特点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政府的工作还要注重科学决策,借助科技手段进行精确管理和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政府的工作要注重改革创新,以推动政府机构的简化、效能的提升,推动行政审批的简化和透明化。
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创新者,提供便利和支持,激发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最后,政府的工作还要注重高效执行,加强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守土有责、守土有为,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信任。
最后,我想谈谈政绩观的践行和落地。
政绩观的践行需要各级政府和政治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首先,各级政府要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不以短期功绩为重,而是以长远发展为导向。
政府要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和绩效考核,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政府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互动,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乡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研讨发言材料
乡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研讨发言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乡长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一些想法。
作为乡村的领导者,乡长在推动乡村振兴、改善民生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绩观问题也日益突出。
有一些乡长过分追求政绩,只注重眼前的荣誉和表面的数字指标,而缺乏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这样的政绩观偏差会影响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民的获得感。
乡长要正确树立和践行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发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意味着要正确理解政绩。
政绩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和看得见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人民意愿、尊重生态环境,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提高乡村的整体质量和民生水平。
只有这样,政绩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
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乡长要坚守为民情怀,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和提供服务,让乡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长要有远大的眼光和较落热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乡长要注重思维的创新和工作方式的改进,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善于借鉴先进经验,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让乡民看得见、听得懂、办得好。
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有廉洁自律的品质。
乡长要做到廉洁奉公、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自己、严肃执法、严明纪律,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乡民树立起良好的典范和榜样。
乡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要求。
只有正确理解政绩、正确价值取向、科学方法手段和廉洁自律,乡长才能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砥砺前行,为乡民谋福祉、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第二篇示例: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乡长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这一重要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完善三个民主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黄良国(201X年9月6日)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
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民主化之路,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
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
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
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民主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
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
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好民主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
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
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
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
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
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
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
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
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
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
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
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形式。
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
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3、推进民主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
中央“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上有所突破。
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民主化改革。
一方面规范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根据全委会成员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民主化。
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
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与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
三是注重民主选拔方式的创新。
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索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在法律框架内实行民主决策。
透析安徽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
有的抓工作“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
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
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
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
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
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属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
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关键要健全民主的决策机制。
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
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
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
二要畅通民主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
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
三要实现民主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
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凡是涉及行业领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
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
四要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
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经会议讨论的事项范围。
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
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
按照权责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民主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
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
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
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
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
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创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