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新版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新版

中西文化比较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D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正确答案:C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正确答案:A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正确答案:×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

正确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正确答案:D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正确答案:A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正确答案:C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正确答案:×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正确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正确答案:C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A、气B、道C、象D、规正确答案:C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正确答案:D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西方的上帝与中国的天子在功能上是:()A.相反的B.相似的C.无关的D.对立的2.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与德行的发展成:()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平行关系D.无关3.西方语言的构成方式,决定了其词汇越来越多。

()A、错误B、正确4.《礼记·礼运》中没提到:()A、政治要求B、内政外交C、文化要求D、金钱态度5.尼采认为,西方哲学是强调()的哲学。

A.安宁而快乐B.悲哀而忧伤C.深沉而沉思D.死亡和痛苦6.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有时科学就是迷信,迷信就是科学。

() A.错误B.正确7.西方语法没有:()A、性B、数C、量D、格8.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代替。

()A、错误B、正确9.史书一般不记载:()A.战争B.瘟疫C.洪涝D.百姓升平10.在计算机输入方面,汉字的输入速度远远赶不上西方文字。

()A.错误B.正确11.中国社会自身存在一种对抗奴隶社会的机制,它来源于:()A.广大的地域B.适宜的气候C.丰富的资源D.大家族的社会结构12.语言与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结构。

()A、错误B、正确13.西方诗歌的特点是:()A、一韵到底B、从不押韵C、频频换韵D、押两到三个韵14.不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的是:()A、象形味B、直观型C、符号化D、艺术型15.中原地区夏季湿润,雨季丰沛,拥有大量的森林耕地,属于:()A、针叶林文化B、带叶林文化C、硬叶林文化D、阔叶林文化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中国语言的语义特点造成的文化效应具有哲理美和清晰美。

()A、错误B、正确2.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A、礼B、仁C、恭D、孝3.中原文化:()A.重农抑商B.重商抑农C.礼治为辅D.法治为主4.1840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是因为中国文化没有西方文化先进。

2018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问题详解

2018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问题详解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B、艺术型C、直观型D、听觉型我的答案:D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C3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B、经济利益集团C、政治利益集团D、阶级利益集团我的答案:D4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B、考试C、竞选D、推举我的答案:B5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B、性C、财D、权我的答案:C6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1.0B、601.0C、801.0D、1201.0我的答案:C7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B、以德为本C、以民为本D、以法为本我的答案:C8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我的答案:C9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B、统治阶级C、市民阶级D、奴隶阶级我的答案:D10胡适认为,17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西方学者运用的是()。

A、自然材料B、书本C、文字D、文献证据我的答案:A11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C12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C13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北纬30°-40°B、南纬30°-40°C、北纬40°-50°D、南纬40°-50°我的答案:A14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2018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2018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2018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总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8年全新《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 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 得分:分2【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 得分:分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尔雅2018最新西方文明课后答案(自己亲自整理版本!)

尔雅2018最新西方文明课后答案(自己亲自整理版本!)

个人整理上传,盗版必究!!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1.1文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单选题】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代,“文明”的概念正式形成,其概念包括()。

A、科学、民主、和谐B、民主、民权、民生C、科学、进步、理性主义、人道精神D、科学、人道精神、唯物主义2.【多选题】在当今社会,下列关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明是一种价值尺度B、意味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所达到的状态及发展趋势C、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改造自然和组织社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D、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人道和进步状态,与野蛮、黑暗和落后相对立我的答案:ABCD3.【多选题】18世纪,欧洲人界定文明的两个角度是()。

A、通过与古代中世纪的文明写照B、通过对比当时欧洲内外的文明C、通过对奴隶制的界定来区分D、原始社会之后就是文明社会我的答案:AB4.【判断题】“文明”一词,与拉丁文“civis”市民(公民)直接相关。

(√)5.【判断题】18世纪,史学家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蒙昧时期、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

(×)1.2文明的要素——人性进步与人类能力提高1.【单选题】最初,中国古典冶炼青铜器主要是用作()。

A 服装装饰B 生产工具C 生活用具D 礼器2.【单选题】按照时间顺序,人类经历过的时代依次是?()A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B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C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计算机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D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计算机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3.【多选题】人类文明的核心标志,包括()。

A 金属的冶炼B 书籍的出现C 城市和国家的出现D 文字的出现4.【多选题】人类能力的提高的核心是什么?()A 生产工具的改进B 进入奴隶社会C 科技水平的提高D 使用工具5.【判断题】公元前1500年,拉丁×(腓尼基√)字母的产生是人类文字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2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3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4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5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6《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7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8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9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0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11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2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13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4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5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16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17民主社会鼓励社会成员由()。

尔雅通识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尔雅通识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文革时期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接触的频率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象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万物五象选择律1.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D:5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3.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C:互助律4.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5.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B:地质包括地形气候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3.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参考借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doc

【参考借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doc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尔雅《中西文化与文学专业题材比较》考试题目

尔雅《中西文化与文学专业题材比较》考试题目

尔雅《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考试答案1中西方文化性格的不同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1.0 分A、伦理与政治B、文学与艺术C、军事与外交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 分A、西方将历史看做一个过程,进行客观的知识性的研究。

B、中国是要从历史中获得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经验。

C、儒家和道家基本规定了中国文化的运行方式。

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希腊文化:1.0 分A、酒神和日神并存B、理性和感性冲突C、平衡稳定D、充满斗争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尼采最推崇的是?0.0 分A、文学B、绘画C、雕塑D、音乐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5中国小说在叙事时为表现英雄人物的品德,往往用具有什么样的笔法?1.0 分A、攻击性B、浮夸性C、礼让辞退D、当仁不让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首先提出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谁?0.0 分A、费尔巴哈B、马克思·韦伯C、卡尔·马克思D、恩格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 分A、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的高峰是康德和歌德。

B、徐光启认为基督教可以易佛补儒。

C、中国底层的文化是伦理和宗教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女神之再生》中大量出现太阳意象,非常典型地区别于中国古典诗歌。

它的作者是?1.0 分A、徐志摩B、胡适C、鲁迅D、郭沫若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在西方,从哪一时期开始,丑怪的东西也开始进入艺术审美的视野之中?0.0 分A、文艺复兴B、16世纪田园文学C、17世纪骑士小说D、浪漫主义文学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10孟子和孔子比起来,在伦理和心性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 分A、更为中庸B、更为偏激C、更为内向D、更为外向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以下对中西时间观的说法正确的是?1.0 分A、中国的循环时间观受周易思想的影响。

尔雅通识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尔雅通识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文革时期 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 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接触的频率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800.02. 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象3. 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万物五象选择律1.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D:5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3.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C:互助律4.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5.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B:地质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3.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2018答案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2018答案
A、 一致的
https:///exam/test/reVersionPaperPreview?courseId=201098895&tId=190504&paperLibraryId=4610175&examRelationAnswerId=4720776&classId=3326312&start=36&encRemainTime=2080&encLastUpdateTime
我的答案:D
15 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
A、 军事传统 B、 经济传统 C、 文化传统
https:///exam/test/reVersionPaperPreview?courseId=201098895&tId=190504&paperLibraryId=4610175&examRelationAnswerId=4720776&classId=3326312&start=36&encRemainTime=2080&encLastUpdateTime
我的答案:B
https:///exam/test/reVersionPaperPreview?courseId=201098895&tId=190504&paperLibraryId=4610175&examRelationAnswerId=4720776&classId=3326312&start=36&encRemainTime=2080&encLastUpdateTime
2018/6/6
https:///exam/test/reVersionPaperPreview?courseId=201098895&tId=190504&paperLibraryId=4610175&examRelationAnswerId=4720776&classId=3326312&start=36&encRemainTi…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1. 单选题中医对血液循环的了解比西方人至少早()年。

20002. 单选题西方语言文字本身的挑战是()。

语法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表现了近古音的语音著作?()《中原音韵》4. 单选题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的另外一个作用是()。

论政5. 单选题 ()是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一原则。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6. 单选题中国产生的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过于强烈的()。

平等民主心态7. 单选题中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中“道”的意思不包括()。

凌驾于其他人之上8. 单选题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更加强调()。

原型9. 单选题“全盘西化论”在()前后就已经形成了。

“五四”时期10. 单选题民主社会鼓励成员()。

由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11. 单选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的名言。

管仲12. 单选题 ()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

佛家13. 单选题全盘西化派对诗歌是提倡()。

白话诗14. 单选题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的是()。

黑格尔15. 单选题中西语音比较下,不是中国语音特点的是()。

闭音节16. 单选题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不用强调()。

统一性17. 单选题莱布尼茨在要求加入中国国籍的同时在()创立了一所中国学院。

法兰克福18. 单选题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成()关系。

梭型19. 单选题德国学者()首次将中国“圣人”这个意思诠释清楚。

佩德斯20. 单选题索绪尔的()强调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共时语言学21. 单选题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成为了()。

科学家22. 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西方社会的民主的是()。

自觉自发的民主23. 单选题以下正确描述乔姆斯基语言学习的机制的是()。

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24. 单选题下列关于辜正坤教授对于社会和法律的见解,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越安定法律的作用越小25. 单选题幼儿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其()记忆能力强。

【精品文档】2018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精品文档】2018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 50, 共 5)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B.艺术型C.直观型D.听觉型我的答案: D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 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 多向性C.一韵一字, 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 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 C3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B.经济利益集团C.政治利益集团D.阶级利益集团我的答案: D4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B、考试C、竞选D、推举我的答案: B5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B、性C、财D、权我的答案: C6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 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1.0B.601.0C.801.0D.1201.0我的答案: C7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B.以德为本C.以民为本D.以法为本我的答案: C8从气候角度来说, 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我的答案: C9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B.统治阶级C.市民阶级D.奴隶阶级我的答案: D10胡适认为, 17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 西方学者运用的是()。

A.自然材料B、书本C、文字D.文献证据我的答案: A11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 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 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 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 C12关于中国人的哲学,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 C13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北纬30°-40°B.南纬30°-40°C.北纬40°-50°D.南纬40°-50°我的答案: A14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说法正确的是()。

[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1

[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1

【奥鹏】[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三要素的影响:A、开放与封闭B、率直与温婉C、好战与厌战D、挑战与迎战第2题,()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the world of being,一个是the world of becoming。

A、柏拉图B、黑格尔C、尼采D、康德第3题,中西文化发展的出路:和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泽-二元标准-:A、彼此对立B、互相融合C、此生彼克D、水火不容第4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A、互根B、互补C、互帮D、互抗第5题,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不是:A、阴阳循环B、彼此割裂C、互进互退D、相互作用第6题,中国文字的特点是:A、完全符号化B、平面流线型结构C、象形综合型结构D、含义和形状脱节第7题,中国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A、人物B、物人C、人思想D、思想物第8题,中国社会自身存在一种对抗奴隶社会的机制,它来源于:A、广大的地域B、适宜的气候C、丰富的资源D、大家族的社会结构第9题,牟中山认为,儒家学说是()之学,道家学说是()之学,佛家学说是()之学。

A、玄理空理性理B、空理玄理性理C、性理玄理空理D、性理空理玄理第10题,乾嘉学派:A、学风华丽B、反对汉代经学C、提倡无征不信D、倡导今文经学第11题,中国哲学()占上风,西方哲学()占上风。

A、一元论二元论B、一元论多元论C、多元论二元论D、多元论一元论第12题,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第13题,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和中华文化本身的发展有某种程度的()关系。

A、正向B、反向C、对应D、没有关系第14题,"任何民主制度都会导致中央集权,因而会导致某种专制制度,有蜕化为个人专制的危险。

"这是()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新《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 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分得分:我的答案:×.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 得分:分2【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 得分:分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事物的发展倾向的发展方向有()个。

A、三B、四D、二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单选题】中西文化演进有七大律,这当中不包括()。

A、互抗律B、互助律C、互证律D、互根律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主要集中于太极,其他了解不多。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保持拼合互补的发展方向。

()我的答案:√得分:分第二章1【单选题】()的循环导致了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

A、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B、本星系团与银河系C、银河系与河外星系D、地球与太阳我的答案:A 得分:分2时期。

()【单选题】中国在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进入.A、父系氏族B、奴隶制C、封建制D、母系氏族我的答案:D 得分:分3【多选题】()是与文化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

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我的答案:ACD 得分:分4【判断题】地理环境对文化生灭的影响不大,只会影响其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一万年来,中国在()年前出现了气温明显上升的情况。

A、8000年B、7000年C、6000年D、9000年我的答案:A 得分:分2【单选题】近5000年中,()时期是中国第三个暖期。

A、魏晋B、唐朝C、元朝D、夏商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单选题】()是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之时。

A、第三冰期结束B、第四冰期结束C、第五冰期结束D、第二冰期结束我的答案:B 得分:分4【判断题】元朝前期的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这是有助于农业发展的。

()分得分:我的答案:×.1【单选题】中国的文化发展在()之后逐渐脱离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A、清朝建立B、闭关锁国政策确立C、鸦片战争D、明朝建立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多选题】《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有()。

A、足数则生B、增数则长C、减数则衰D、极数则亡我的答案:ABC 得分:分3【判断题】《易经》展示其中道理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明朝的文化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是日本的历法中的第二个公元纪年。

A、昭和纪年B、平成纪年C、大正纪年D、明治纪年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单选题】()是日本“和魂汉才”的核心。

A、地域特征B、民族精神C、国家领土D、民族血统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单选题】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的存在时间大约为()。

5000-7000、A.B、7000-9000C、9000-10000D、3000-5000我的答案:B 得分:分4【判断题】中国的阴历与中国传统思想契合。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地球上()之间,是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

A、南纬30°-40°B、北纬40°-50°C、南纬40°-50°D、北纬30°-40°我的答案:D 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正确描述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是()。

A、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B、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C、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D、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单选题】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产生区域。

A、日耳曼文化B、希伯来文化C、基督教文化D、古希腊罗马文化我的答案:D 得分:分4【判断题】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只能形成比较小的民族群体。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中国中原一带的文化是()。

A、针叶林文化B、落叶林文化、阔叶林文化C.D、硬叶林文化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单选题】从气候角度来说,()使中原一带的土壤变得肥厚。

A、副热带高压带B、西伯利亚冷气流C、温带季风D、太平洋暖湿气流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地形因素会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共同心理都造成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中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业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中国较强的农业文化倾向促进了中华民族性格中()的形成。

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B、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C、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D、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单选题】西方较强的商业文化倾向促进了西方民族性格中()的形成。

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B、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C、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D、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若想促进家族的发展壮大,就要通过考量智商来选择家族中的家长。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的()A、契约精神B、党派分立C、以民为本D、限制王权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单选题】中国通常采用()的形式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A、以道规范B、礼法结合C、道法结合D、以礼规范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中国古代王权的强化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家长制。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古代西方主要采用均分制来处理遗产。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从()而来。

A、孝B、仁C、义D、忠我的答案:A 得分:分2【多选题】中国儒家价值系统包括()。

A、智B、恭C、廉D、德我的答案:ABC 得分:分3【判断题】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而中原文化则是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辜正坤教授认为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的方法之一,是文化先进的民族征服文化落后的民族。

()分得分:我的答案:×.1【单选题】()接纳利用了马克思主义,而后成为了拯救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

A、理想西化派B、现实西化派C、激进派D、国粹派我的答案:A 得分:分2【单选题】中国应强调()来免受列强欺负。

A、整体性B、节制性C、强制性D、长期性我的答案:B 得分:分3【判断题】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全盘西化派由此产生。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理想西化派彻底批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西化派相比,契合度大大减少。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在于()。

A、作品流传广泛B、社会情况需要C、译者专业所在D、内容逻辑严密我的答案:B 得分:分2【单选题】人因为有了(),所以能与动物相区分。

A、智慧B、力量C、合作D、伦理我的答案:D 得分:分3【判断题】《天演论》中提出的关于反抗西方列强武力侵略的方法至今看来依然具有积极意义的。

()分得分:我的答案:√4【判断题】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中,自行添加了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内容。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文明”一词在西方文字的意义上主要强调()。

A、物质成就B、思想成就C、技术成就D、道德成就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单选题】()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取决于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

A、轻工业B、重工业C、军事工业D、制造业我的答案:C 得分:分3【单选题】()是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

A、统治阶级B、市民阶级C、奴隶阶级D、贵族阶级我的答案:C 得分:分4【判断题】辜正坤教授认为,德行的发展会受到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的阻碍。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持()的态度。

A、反对B、先支持后反对C、先反对后支持D、支持我的答案:A 得分:分2.【单选题】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问题。

A、科举与举荐的平衡B、权力与制约的平衡C、政治与经济的平衡D、分权与集权的平衡我的答案:D 得分:分3【单选题】东汉时代的奴隶与西方古代的奴隶的不同之处是()。

A、是否有隶属关系B、是否有较高收入C、是否有劳动创造D、是否有人身自由我的答案:B 得分:分4【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都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奴隶现象。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科举考试若是清朝八旗子弟来参与,则()。

A、可以直接录用B、没有参加资格C、与他人权力相同D、可以优先录用我的答案:B 得分:分2【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受到()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产生大量奴隶。

A、安居乐业B、个人主义C、天下太平D、家族主义我的答案:D 得分:分3【单选题】中国古代规定官员着装、行为的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