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维护人格尊严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精选3篇)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63db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0.png)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精选3篇)《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篇1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一、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讲我们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而本课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因此,对学生讲述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
二、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能力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觉悟目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2、本课安排依据(1)学生所处的情况:在道德、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也不难看到我们的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一些权利并未得到真正的维护和落实,如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善意恶意的会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的歧视,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社会和家庭对未成年人在人格上的伤害等现状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安全感、无助感、自卑感,甚至做出违法的行为。
因此,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明确他们的人格权受法律的保护,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课标的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第三部分“权利与义务”中指出: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逻辑分析和课时安排本课线索:围绕我们的权利——侵害权利的行为表现——侵害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来讲述。
具体为:法律权利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人格尊严权名誉权侮辱、诽谤等如是违法行为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轻者承担道德责任)肖像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肖像;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隐私权(第五课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4、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明确我们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及侵害人格权必须承担的道德、法律责任。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ddf4c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f.png)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维护人格尊严—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人格尊严》是初二《思想品德》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题《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而学习《维护人格尊严》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这为后面《保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做了铺垫。
处于重要的地位。
2、学习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A、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教材单独1个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B、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C、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含义及法律规定。
3、教学内容“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介绍了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分别阐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四个方面的内容及法律规定。
《维护人格尊严》PPT课件
![《维护人格尊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8556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7.png)
认识权利
肖像制作权 肖像权 肖像使用权
获酬权 公民有权支配自己的肖像,但是,未成年人 在使用自己的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 护人代理或同意.
我来当法官
案例一:20XX3月,陈某的母亲、父亲相继亡故.陈 某将父母的生前照片送到王文明经营的影雕服务部 制作坟碑.谁知,王文明为了拉生意,未经原告同意,即 将原告父母的遗照制作了两块坟碑广告牌,分别摆放 在自己的服务部门口及殡仪馆门口.陈某发现后,即搬 走了这两块广告牌.双方发生争吵,并经协商不成后, 原告将王文明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赔偿有 关损失.
请回答:
1、什么是名誉?名誉对一个人会有什么影响?
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 客观的社会评价. 有良好的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 可获得经济利益.如拍广告的名人效应……
生活画面
名誉权: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 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名誉 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
我来当法官
案例二:宋明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玩笑惹上了一 场官司,落得与好友对簿公堂反目成仇,心中懊悔不 已.今年9月,宋明突发奇想,到邮电局以申洋妻子江 玉的名义,向远在XX的申洋拍了一封加急电报,电文 内容为:"家有急事,速归."申洋接到电报后信以为 真,心急如焚地赶回家里,谁知却是一场虚惊.申洋夫 妇一怒之下将宋明告到法院,提出了要宋明赔礼道歉 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
认识权利
盗用他人姓名
侵害公民姓名 权的行为
冒用他人姓名 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生活画面
情景四: 大学毕业时,全班开心地留下难忘的毕业照.可是, 两个月后,秦哲凯却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照 片,手里还拿着一盒营养品,俨然像该保健品的形象 代言人.秦哲凯立即打到该公司进行交涉. ①你拍过照片吗?你还通过哪些方式制作过你的音 容笑貌? ②该公司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法律依据〕 ③生活中如果将你的照片制成公益广告用来宣传希 望工程,这种行为是否侵犯公民的肖像?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9109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2.如何保护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面对侮辱和挑衅时的正确应对方式4.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知识讲解和概念讲解2.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3.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4.个人反思和讨论分享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它很重要。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系统地讲解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它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步: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并列举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侮辱和挑衅的情境,并讨论如何正确应对。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角色扮演(20分钟)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侮辱和挑衅时的正确应对方式。
其他组员观察并进行评价。
第五步:讨论总结(15分钟)学生全体讨论角色扮演的结果和评价,总结出正确应对侮辱和挑衅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步:个人反思(10分钟)学生个人反思自己在平时维护人格尊严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质量和深度2.角色扮演的表现和观察评价3.个人反思的思考和改进措施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心得,内容包括自己对人格尊严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七、教学延伸1.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案例,加深对人格尊严的理解。
2.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了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和影响。
3.在班级开展主题讨论和演讲活动,让学生分享维护人格尊严的经验和感悟。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应对挑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个人反思和讨论分享,促使学生扩展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年级思想品德6.2维护人格尊严
![八年级思想品德6.2维护人格尊严](https://img.taocdn.com/s3/m/dd18fa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1.png)
案例分析:某明星因在社交媒体 上发布了一些言论,遭到大量网 友的谩骂和攻击,严重影响了其
正常生活和工作。
案例二:个人隐私泄露
01
个人隐私泄露是指未经个人同意 ,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或公众的行为。
02
案例分析:某网站因安全漏洞导 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包 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 信息。
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剥夺政治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避免侮辱、歧视和嘲笑他人
01
尊重他人的尊严,不使用任何形式的侮辱性语言或行为。
平等对待他人
02
不论年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都应平等对
待他人,不偏见或歧视。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03
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不限制他人的自由,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
定。
保护个人隐私
保护个人信息
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权
不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 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不传播他人的私人信息,如不传播他 人的私人照片或视频。
尊重他人的隐私空间
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如不随意进 入他人的住宅或办公室。
人际关系恶化
侵犯人格尊严可能导致个人在社交场合受排斥、孤立,影响人际关系。
04
维护人格尊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网络暴力与人身攻击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布具有 伤害性、侮辱性和恶毒性的言论, 对个人造成心理和社交伤害的行
为。
人身攻击是指通过言语、行为或 其他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威胁 或伤害,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
6.2维护人格尊严
![6.2维护人格尊严](https://img.taocdn.com/s3/m/95f73ff1b8f67c1cfad6b830.png)
名誉权
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 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 评价。公民的名誉代表公民的人格尊严。 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 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 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侵害名誉权 的行为方式
侮辱
具体表现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 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 上泼赃物、吐口水;起难听讽刺 的外号;发辱骂污蔑、骚扰淫秽 短信等
学校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如果你 是秦凯哲,你会怎么做?
荣誉权
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 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如“劳 动模范”、“三好学生”、“优 秀学生干部”等,一般通过表彰 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2条规定:公民、 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 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
大家来说一说
3.保护未成年人格尊严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 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 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 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 相体罚或者其他人格尊严的行为。
6.2维护人格尊严
●情景研讨——《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了吗》 1、辱骂、变相体罚、家庭暴力等属于不 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2、现实生活中人格尊严权并没有受到 广泛重视,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在学校、家庭、 社会上,你碰到过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的 情况吗?如果有,请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 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 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 人格尊严包括哪些权利?
6.2维护人格尊严
![6.2维护人格尊严](https://img.taocdn.com/s3/m/b875c50f5f0e7cd184253679.png)
从案例中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如果是你
当以上的侵权事例发生的时候,甚至有 更严重的侵权行为发生时,我们该如何 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作为 未成年人?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①受到非法侵害既不能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也不能 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②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 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可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可要求其消除影响、 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未成年人 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 人格尊严受 法律特殊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格尊严的法律
维护自己和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他的人格尊 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严
请你说一说
在学校、家里或社会上,你碰到过自己的人格尊严 受到侵害的情况吗?
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权被侵犯比较普遍。
人格尊严被侵犯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影响?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 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法律特殊保护
未成年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为什么会这样?
小良因为以他人名义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被 老师批评,被罚跑20圈,个别同学知道这件事后, 议论纷纷,他的好朋友也将他以前画过谁的丑化图都 透露出去了,这更雪上加霜,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 结果回家就被父亲一顿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 报给了家长。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郁闷:“为什么 会这样?”
2003年7月,吉水县老干局根据吉安市市委办公室通 知,向老干部李浩然收集其所获得的“朝鲜民主共和国三级 勋章、全国解放奖章、战斗英雄奖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纪念奖章各一枚及证书各一本”。并出具了收条,准备参加 吉安市市委举办的老干部功绩展。在送展途中吉水县老干局 不慎将所有证书和奖章遗失。事后,李浩然到总政治部和原 部队申请补发奖章,均未有结果,为此,李浩然将吉水县老 干部管理局告上法庭。
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
![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99b173ed630b1c59eeb5d4.png)
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维护人格尊严》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策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
在初二开设法律常识课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提高法律素质。
而提高法律素质的重点,是使其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权利和义务,知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知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么的,知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寻求救助,知道如何保护和实现权利。
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正确保护法律公民的人格尊严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在这个法制治的国度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好本框题内容是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起到铺垫作用,在全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本课的“三准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别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
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权利意识浅薄。
八年级政治下册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 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014975376baf1ffd4fad1e.png)
思想品德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框架】【核心问题】6.2 维护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的含义,人格尊严权的含义。
2.什么是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3.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4.中学生要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方法指津】例备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
法院判令《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精品购物指南》上向刘翔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这说明( )A.任何侵权行为都要受刑事处罚B.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C.任何人都不得使用他人的肖像D.公民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公民肖像权的有关知识。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侵犯刘翔肖像权,经法院判决而受到处罚,说明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害。
因此,正确答案为B。
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事处罚,A错误,不应入选。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
如果经过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也是法律所允许的,C不符题意,亦不应入选。
材料中的案例没有涉及公民隐私权,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单元测试】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我们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人格尊严权D.劳动权2.图中学生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A.姓名权B.荣誉权C.健康权D.休息权3.据2020年10月9日《海天都市报》报道,苏某和徐某发生纠纷,苏某为了报复徐某,捏造事实,并用手机发短信给徐某的好朋友,致使徐某名誉受损。
据此,徐某把苏某告上法庭。
这一事例说明( )。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②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承担法律责任③徐某告苏某的做法是小题大做④我国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2020年期末复习期间,某校女生杜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维护人格尊严2
![维护人格尊严2](https://img.taocdn.com/s3/m/1dfc713cbd64783e09122b76.png)
1.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其说明了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 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 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未成年人
维 护 人 格 尊 严
的人格尊严受
法律特殊保护
三.自觉维护 自己和他人 的人格尊严
{ {
1.原因
2.侵权的表现
3.相关的保护法律
1.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 严
6.2 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主题词: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辱骂
家庭暴力
法律导航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 严?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 人的尊重,我们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②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 格尊严受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3.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有: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
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
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 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 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如何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1)不应该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 式和动作,不应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更不能歧 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2)爱护和发自内心地尊重比自己弱小,比自 己能力低、条件差的人。
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我们也要自觉的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荣誉权
6.2维护人格尊严[精选文档]
![6.2维护人格尊严[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697a6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5.png)
片段二:寿生渐渐的长大,18岁的他来到
了省城读高中,他很懂事,在校非常关心集
体,热心助人,成绩优异。可最近他却不
想去上学,并且向父亲提出改名换姓。因
为他父亲姓秦,所以同学嘲笑他,叫“禽
兽生”,但是遭到父亲的拒绝,说他忘恩
负义。
想
寿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吗? 一
他爸爸有权阻止吗?
的“三好学生”荣誉证书,班主任侵犯李明的荣(誉权 )
(4)王刚由于贪玩,上学迟到了,在校警室的记录本上签上
陈梅的名字,王刚侵犯了陈梅的(姓名权 )
起名
片段一:一对农村夫妇,生了个胖儿 子,夫妇俩开心之余,却为儿子取姓 名发了愁,思来想去,朴实的夫妇终 于给儿子取名“寿生”,祝他一生平 安,长命百岁。
答案
(1)①在学校,教师的不当言语可造成对学生人格 尊严的侵害。 ②在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打骂也侵 犯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③同学间起侮辱性绰 号也是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2)感受:①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的人格尊严受法 律保护。②人格尊严受侵害将影响未成年人身 心的健康发展,精神也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人的尊重,我们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②人格尊严受侵害将影响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
展,精神也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P38
3、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 P38
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 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 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 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人格尊严的行 为。
6.2维护人格尊严
![6.2维护人格尊严](https://img.taocdn.com/s3/m/866244c2a58da0116c174963.png)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个案研讨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1、马某侵犯了林某的什么权利? 马某侵犯了林某的名誉权
2.马某的这种行为有何影响?
马某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 损的侵权行为,也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 道德行为.
3.假如你是林某应该怎样做?
6.2 维护人格尊严Fra bibliotek主题词: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乞丐有尊严吗”
1.乞丐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富人的施舍?
2.根据这件事,你富人的行为有何看法?
(1)乞丐这么做是在维护他自己的人格尊严 (2)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应为施舍了 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
以上的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马某和林某是同班同学,马某每次考试都不如 林某。马某的母亲又经常抱怨说:“你看人家林 某,各方面都比你强。”马某因此更加嫉妒林某 并当众侮辱林某,到处散布说林某的人品有问题, 每次考试都作弊。 请思考以下问题: 1、马某侵犯了林某的什么权利? 2.马某的这种行为有何影响? 3.假如你是林某应该怎样做?
凯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你们身边会有遇到吗?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5.名誉权:
●(1)含义: 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 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公民的 名誉代表公民的人格尊严。
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
●(2)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相关规定: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享 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 的名誉。
生活中常见的侵犯别人名誉权的行为: 给别人取侮辱性绰号;嘲笑成绩不好的同学; 用一些脏话来骂人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73810a647d27284a735118.png)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6.2维护人格尊严(共二课时)【教材分析】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综合设计思路】(一)课前准备: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材料,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情境导入:小品表演"为什么会这样?"引言: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虽然我们尚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尊严。
在家里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在学校里应该得到老师的同学的尊重;在社会上,应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小品表演:小良因为以他人的名义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受到老师的批评,并罚写5000字的检讨,个别同学知道了这件事生,在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将他以前画过谁的丑化图都透露出去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结果是父亲的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报给了家长了,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闷:"为什么会这样?"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小品情境,将人格尊严的有关问题展示给学生,其中的很多问题是学生身边的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说我说师:看了小品后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小良侵权:老师的肖像权同学的姓名权他人侵权:老师、父母侵人格尊严权同学侵名誉权好友侵隐私权设计意图:从小品中得出相关的侵权问题,一方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引出下面的课题,即如何面对以上侵权问题。
政治试卷及答案
![政治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681a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9.png)
思考题答案5.1 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2、国籍的含义?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3、中国公民身份的确认?我国法律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此外,我国法律是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
4、我们是否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是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国公民。
5、公民身份的内涵?①“公民”意味着一个人同一个国家缔结了一种法律关系,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
②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6、公民身份表示个人与国家缔结了一种(法律关系)7、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8、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我们社会成员,通过国家法律确认公民身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9、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公民?①要树立国家观念②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10、为什么要树立国家观念?公民,要忠于自己的国家。
这不仅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也因为我们在法律上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
11、怎样培养自己的国家观念?我们应该①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②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③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④当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应该挺身而出捍卫祖国。
12、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哪些内容?①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②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③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④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13、如何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①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②增强法制观念③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④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5.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什么是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
6.2 维护人格尊严
![6.2 维护人格尊严](https://img.taocdn.com/s3/m/da17994c69eae009581bec22.png)
2.怎样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P39
读P37的材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为什么?
报社没有侵犯刘某的肖像权。因为报社不是以赢 利为目的,也不是出于恶意而非法使用公民肖像, 虽然未经本人同意,但也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 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但现 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 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上不能视为侵犯 肖像权。但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报社在刊登 此类照片时,最好用“虚化”的方式将当事人的面部作 一些保护性处理。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 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肖像权
人 格 名誉权 尊 隐私权 严 … 权 …
姓名权
荣誉权
“三好学生”风波
• 情景一: • 每次经过学校“三好学生”宣传栏,小明心里就不是滋味。 成绩跟班上的小刚不相上下,本来也希望被评上“三好学 生”,但最后因为名额有限,只是小刚被评上,都是班主任 偏心„ • 小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并把小刚曾经喜欢过班上女班 长的事情泄露出来,希望班主任能撤销小刚的“三好学生” 称号,这样“三好学生”的称号就很有可能落到自己的头上。
• 小明侵犯了小刚的什么权利?
名誉权 名 { 誉
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 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维护人格尊严》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维护人格尊严》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0346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b.png)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引发学生对本章节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请学生简要谈谈对“人格尊严”的理解,以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的人格尊严问题。
2.案例展示: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侵犯人格尊严的图片或视频,如网络暴力、校园欺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的现象。
3.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入思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4.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总结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观。
2.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提高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侵犯人格尊严的现象,如侮辱、诽谤、歧视等,分析这些行为的特点和危害。
4.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讲解在遇到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如何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5.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强调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4.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中如何维护人格尊严,记录下讨论的过程和收获,字数不少于300字。
5.观看一部与人格尊严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如《我不是药神》、《亲爱的》等,撰写一篇观后感,要求体现对人格尊严的认识和感悟,字数不少于500字。
6.拍摄一段以“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为主题的微视频,展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一价值观,时长不少于3分钟。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勇于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维护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教学重点
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
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撒贝宁吗?我很喜欢撒贝宁,特别喜欢他主持的《今日说法》栏目。
撒贝宁的今日说法让人拍案叫绝,其实我们大家也可以来拍案说法。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法律天地,去学习法律学会维权,首先进入“大家说法第一站”。
二、大家说法第一站·感受尊严
1、呈现案例,感受尊严。
(1)阅读材料:小明的一天·冒名事件。
情节简介:早上,当小明急匆匆地赶到学校,早已经上课了。
他正想往教学楼跑,却被门卫拦住了,说要检查学生证要作登记。
一边是门卫严厉追问,一边是小明焦急万分。
无奈之下,小明随便编了一个班,冒了隔壁班小亮的名字,门卫这才放了行……
(2)阅读材料:小明的一天·考试风波。
文字材料:叮铃铃上课了。
老师分发政治试卷时,特别表扬了小明,说小明进步很大。
小明的同桌小周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下课后,小周到处传播——小明考试作弊,不诚实,还很虚伪。
同学们都开始看不起小明,甚至嘲笑他疏远他。
(3)观看材料:小明的一天·漫画风波
情节简介:课间,当小明从外面跑进教室,发现同学们正围着讲台议论纷纷,小明挤进去一看,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周画了自己的一张漫画,张牙舞爪,其丑无比,还说自己考试作弊,小周居然还把它张贴在黑板上!小明又气又怒,他冲进黑板夺下漫画,跑回自己的座位哭起来。
2、情景体验: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则案例说一说:如果你是小明,你此刻的感受如何?
3、教师总结:小明心情不好,就是人格尊严没有受到他人的尊重。
三、大家说法第二站·认识尊严
1、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具体包括了哪些内容?
学生齐读“学海导航”。
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2、七嘴八舌议一议:你有过类似小明这样的经历吗?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侵犯人格尊严权利的现象?
要求:能够围绕人格尊严的五种权利——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列举典型事例。
3、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侵权现象。
教师小结,多媒体呈现身边的侵权现象:
肖像权:丑化、损毁、恶意使用等;
名誉权:辱骂、嘲笑、无中生有等;
荣誉权:非法剥夺、撤销别人奖状、状品等;
隐私权:偷看别人日记、信件,偷听别人电话等。
4、教师总结。
法律保护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
四、大家说法第三站·维护尊严
1、过渡语:小明经历了三场风波后,他又遇到了怎样的麻烦呢?
2、阅读材料:小明的一天·小明被诬小偷。
情景简介:小明与朋友去超市购物,结果在离开超市时,被超市工作人员拦下,称小明偷了超市的东西,要对小明进行搜身。
3、七嘴八舌议一议:小明经历了四场风波后可能会采取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提示:关键处巧加点拨)
4、了解生活中维权的方式。
①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②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③依法维权,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5、学生民意小调查:你赞成哪种维权方式?
教师宣布调查结果,对学生不正确不合理的维权方式进行正确导向。
6、我思我悟:像第一、二种错误的维权方式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7、学海导航。
(1)我们知道了错误的方式带来的严重危害,那么依法维权又有哪些具体的途径呢?
(2)学生齐读学海导航。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我们可以视其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生活学堂·爱和尊重
1、过渡:在生活中,也许你的人格尊严或轻或重受到过伤害吧。
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
到侵害时,你最期望身边的人给你怎样的帮助呢?
2、心语心愿: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你最期望身边的人给你怎样的帮助呢?
3、教师总结呈词:同学们,得到爱与尊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因此我们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这既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法律意识。
4、展示名人关于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格言。
名言展示:名人谈尊严。
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
——萨特宁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柯林斯
尊敬他人,才能被人尊敬。
——笛卡尔
5、真情告白:给曾经被你伤害过人格尊严的同学致一段道歉辞。
导入语:伟人的话激励着我们,也指引我们怎样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曾经在不经意间伤害过身边的朋友,也许你曾经在激怒之下没照顾到他人的感受,又或许你曾故意给过别人难堪,甚至让自己的亲人觉得丢脸。
这样的记忆藏在心里不好受吧?那后悔与歉疚可能让你很不安。
今天,是个好机会,是个向你曾经伤害的人,特别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致歉的好机会。
你愿意趁现在向他们表达真诚的歉意吗?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三两句话表达你真诚的歉意。
6、学生展示交流。
7、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