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手术方式选择

合集下载

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是经支极膀胱切除术的缩写,是一种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方法。

在TURBT手术后,通常会联合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

下面将对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行详细介绍。

TURBT手术是一种通过膀胱镜将肿瘤切除的微创手术。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膀胱镜进入膀胱,通过切除肿瘤组织来清除癌细胞。

TURBT手术可以减轻症状,控制癌症的进展,并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

同步放化疗是指在TURBT手术后,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可以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具体来说,同步放化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放射线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通过定位和照射癌变区域,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少复发的风险。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药物来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环磷酰胺等,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药,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3. 联合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可以通过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等方式,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成功率。

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TURBT手术切除肿瘤和同步放化疗的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对于一些已经转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同步放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的负担,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

患者在接受这种治疗方法后,需要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希望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外科学题了解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外科学题了解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外科学题了解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方法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来彻底切除肿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外科学领域,有几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可用于膀胱癌的治疗,包括经尿道切除术(TURBT)、部分膀胱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和尿路重建术。

本文将介绍和探讨这些不同的手术方法,以及它们的适应症和手术原理。

经尿道切除术(TURB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膀胱癌手术治疗方法。

这是一种局部治疗措施,适用于早期膀胱癌的治疗。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通过膀胱内的膀胱镜,将肿瘤切除并清理膀胱内的癌组织。

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较短,但适应症受到限制,只适用于非浸润性或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

对于一些较大或者更为侵袭性的膀胱癌,部分膀胱切除术可能是一种更适合的治疗选择。

这种手术的原理是将膀胱内的肿瘤和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同时保留膀胱的一部分功能。

这通常涉及到切除膀胱的一部分组织以及附近的淋巴结,以确保彻底切除潜在的癌细胞。

部分膀胱切除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同时保留了部分膀胱功能,减少了术后的排尿问题。

然而,对于一些高级别的膀胱癌或者膀胱癌扩散到膀胱的不同区域的患者,全膀胱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

全膀胱切除术是指彻底切除膀胱和相关的淋巴结以及附近的器官和组织,如前列腺、子宫和输尿管等。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需要切除整个膀胱,并进行尿路重建术来确保患者术后可以排尿。

尽管全膀胱切除术对于扩散性膀胱癌的彻底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全膀胱切除术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患者对术后生活的期望。

对于进行了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尿路重建术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目前,尿路重建术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方式:肠道尿路重建和尿管肠吻合术。

肠道尿路重建是指将一段肠道(通常是回肠)用作新的尿路。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重建患者的尿路功能,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肠梗阻、尿路感染等。

尿管肠吻合术是将输尿管与一段肠道相连接的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和重建患者的尿路功能,但也需要考虑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07-膀胱癌诊疗规范

07-膀胱癌诊疗规范

七、膀胱癌诊疗规范1.前言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断性全程血尿。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工农业生产发展所致环境污染,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膀胱肿瘤依据组织学起源,分为上皮性肿瘤及非上皮性肿瘤两大类:上皮性肿瘤占全部膀胱肿瘤的90%,包括原位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

非上皮性肿瘤主要包括肉瘤、淋巴瘤、嗜铬细胞瘤及混合性中胚层肿瘤。

依据生物学行为又可以划分为浸润性膀胱癌及非浸润性膀胱癌。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对癌基因、抗癌基因、生长因子及肿瘤抑制因子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发病机制逐步得到揭示。

计算机辅助的影像细胞DNA分析术、形态分析术等新型影像及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显示更多的肿瘤生物特性,对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及预后的认识有所提高。

流式细胞术定量荧光分析及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苯胺类物质、吸烟、甜味剂、咖啡及放疗、某些药物、膀胱结石、慢性炎症均为诱发膀胱癌的因素。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多的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同时辅助以化学及免疫制剂膀胱药物灌注,膀胱肿瘤术后的再发率逐渐下降。

全膀胱切除后可控膀胱术及原位膀胱术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术前检查2.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乙肝、丙肝、凝血四项、爱滋病抗体、梅毒、血型、T细胞亚群、NK细胞胸片、B超、心电图肺功能检查(年龄>60岁\ 长期吸烟者\ 肺部有慢性疾病者)2.2.专科检查膀胱镜检并活检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活检未能明确诊断者,留晨尿送病理科做细胞学检查,连查3天)或流式细胞术盆腔CT(术前镜检表浅型膀胱癌可除外)和/或MRI视情作静脉肾盂造影以了解肾盂及输尿管情况3.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3.1.临床分期:Jewett-Strong TNM-Marshall标本内无肿瘤0 T0原位癌0 Tis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0 Ta粘膜下层浸润A T1浅肌层浸润B1 T2深肌层浸润B2 T3A膀胱周围脂肪浸润 C T3B邻近器官浸润D1 T4区域淋巴结转移D1 (N1-3)*邻区淋巴结转移D2远隔转移D2 M1*注N1:表示单个淋巴结转移,其直径小于或等于2cmN2:表示单个淋巴结转移,其直径2~5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5cmN3:表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5cm3.2.手术方式选择:(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表浅型膀胱癌。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及安全性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及安全性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及安全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膀胱黏膜的恶性细胞。

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切除术和开放膀胱切除术。

本文将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经尿道肿瘤切除术(TURBT)是一种常用的膀胱癌手术方式,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初始治疗和复发治疗。

该手术通过将肿瘤从膀胱内切除,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控制癌症的进展。

TURBT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时间快,适合于患者的局部病变。

TURBT有很高的复发率,对于大面积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有限。

经尿道膀胱切除术(RC)是去除膀胱及相邻组织的手术方法,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该手术通过移除膀胱和周围组织来治疗癌症。

RC手术可以保留尿道,同时也可以切除尿道,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RC手术的治疗效果较TURBT更好,可以减少癌症的复发风险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RC手术的切口较大,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且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和出血等。

由于膀胱的切除,患者需要进行尿流动力学改变或膀胱替代物插入手术,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开放膀胱切除术(OC)是一种传统的膀胱癌手术方法,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该手术通过完全切除膀胱和周围组织来治疗癌症。

OC手术与RC手术类似,但切口更大,恢复时间更长。

相对于RC手术,OC手术的切口更小,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风险较低。

OC手术可以更彻底地切除癌症,降低复发风险。

综合以上三种手术方式,经尿道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经尿道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浸润程度较深的患者。

开放膀胱切除术适用于需要更彻底切除癌症的患者。

这些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等来决定。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各有优劣。

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应在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后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技术与管理策略

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技术与管理策略

论文题目: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技术与管理策略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多样化且依赖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手术治疗在膀胱癌的整体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系统地讨论膀胱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术选择的依据以及术后管理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引言膀胱癌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病理类型及侵袭性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式之一,在适当的患者群体中能够提供长期的生存优势。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技术细节及其管理策略。

主体1. 手术治疗技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URBT是治疗早期非肌浆层侵袭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该术式通过尿道镜下切除膀胱内肿瘤,同时进行病灶切缘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切除的肿瘤边缘无残留癌细胞。

部分膀胱切除术:对于较大的单个肿瘤或多个小肿瘤分布于膀胱不同部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部分膀胱切除。

该术式保留了部分膀胱组织,以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

全膀胱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膀胱癌侵袭性较强、已扩散至肌层及以上或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

术后需要进行尿路重建,包括尿道造口或者结肠膀胱术。

2. 手术选择的依据手术选择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分级:T分期和N分期以及肿瘤的分级(低级别或高级别)对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患者的年龄及全身情况: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合并症,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患者的膀胱功能需求:根据患者的膀胱功能需求,决定是否保留部分膀胱或进行全膀胱切除术。

3. 术后管理策略术后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定期随访和监测:术后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膀胱镜检查,以监测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对于接受部分膀胱切除术或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膀胱训练和可能的膀胱重建术后护理。

●心理支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手术后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膀胱癌

膀胱癌

2.非上皮性膀胱肿瘤:为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占全部膀胱肿瘤20%以下。计有血管瘤,淋巴管瘤,恶性淋巴瘤,平滑肌瘤或肉瘤,肌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嗜铬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息肉、类癌、浆细胞瘤、纤维瘤、纤维肉瘤、粘液性脂肪肉瘤、癌肉瘤,组织细胞瘤、神经鞘瘤、软骨瘤、恶性畸胎瘤及皮样囊肿等。其中恶性淋巴瘤可能是全身性疾病;血管瘤可能与毗邻器官的血管瘤同时发生并有相连,使手术困难。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粘膜下组织,一方面向粘膜下层扩展,另一方面,肿瘤推顶着膀胱粘膜向膀胱内生长,形成小分叶状肿物,状如葡萄串,故又称为葡萄状肉瘤,但少数也可形成实块性肿瘤。显微镜下可见横纹肌样纤维及幼稚的胚样间叶细胞。
(3)膀胱鳞状细胞癌:亦不多见,国内近年12篇膀胱肿瘤报告中占0.58%~5.55%。膀胱的移行上皮在各种刺激下能化生为鳞状上皮。有报告指出局灶性鳞状上皮化生可达60%,但主要仍属移行细胞癌,只有在肿瘤各部出现一致的病理改变时,才能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国内有不少膀胱结石伴发膀胱癌的报道。一般说来,膀肮鳞状细胞癌比移行性上皮癌恶性度高,发展快,浸润深,预后不良。
a.原位癌,是一个特殊的移行上皮性肿瘤,开始时局限于移行上皮内,形成稍突起的绒毛状红色片块,不侵犯基底膜,但细胞分化不良,细胞间的粘附性丧失,故细胞容易脱落而易于从尿中检查。原位癌的自然过程难以预测,有些长期无症状,不出现浸润,有些发展很快,以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一般需时间1年~5年,有长达20年的,因此有人认为原位癌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代表有浸润能力的实体性癌的前身,另一种却无浸润的能力,称为矛盾性癌,是比较良性的。
d.实体性癌,在移行上皮性肿瘤中最为恶性,表面不平,无明显乳头形成,肿瘤表面有溃物,溃物边缘高起,表面呈结节状,早期向深处浸润,故又称为浸润性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方式的有哪些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方式的有哪些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方式的有哪些?发布时间:2021-02-03T11:01:17.5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期作者:刘文兵[导读] 膀胱癌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刘文兵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300膀胱癌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膀胱癌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是最高的,居首位。

膀胱癌这种疾病在任何年龄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儿童也不例外。

但是年龄越大,发病率就会越高,在50-70岁这个年龄段,发病率是最高的。

除了年龄方面,男性的发病率也比女性要高出3-4倍。

膀胱癌的主要类型有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腺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还有一些发生率比较小的罕见类型有膀胱类癌、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

在这些病变中,我们最常会遇到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超过90%的膀胱癌都是这种类型的病变,因此,通常说到膀胱癌大多数都是这一类型。

可以引发膀胱癌的因素非常的复杂,有遗传方面的,也有环境方面的。

目前比较明确的可以导致膀胱癌的是吸烟和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

膀胱癌中有大约30%-50%是因为吸烟引起的,随着烟龄的增加,患病的概率也随之上升,吸烟可以增加2-6倍的患病率;另外一种危险因素是长期接触像苯胺、2-萘胺、1-萘胺、二氨基联苯等化学物质,会增加膀胱癌的患病率,因为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而患病的患者大约占四分之一。

在以下几种产业中工作的人非常容易患病,分别为铝制品、煤炭气化、焦油、沥青、染料、橡胶等。

患有膀胱癌的病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会出现血尿,一般都是无痛、间歇性的,大多数人、都是肉眼可见的,也有镜下血尿的情况。

这种情况有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次或者一至几天不等,慢慢就会自行消失或减退,有的患者可能在此期间服药治疗,就会让患者以为病已经好了。

而膀胱癌的肿瘤大小、波及范围、恶性程度等与血尿的持续时间不一定就是成正比的,有的时候肿瘤都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或者已经长很大的时候才刚刚出现血尿,而血尿大量出现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肿瘤。

膀胱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膀胱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膀胱癌单病种诊疗规范一、概述疾病定义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指起源于膀胱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根据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其中尿路上皮癌占膀胱癌的90%以上。

膀胱癌可发生于膀胱的任何部位,临床上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

疾病流行病学膀胱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九。

膀胱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患病的风险高于女性。

此外,吸烟、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职业暴露等因素与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诊断临床表现膀胱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触及膀胱肿块,晚期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辅助检查1.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膀胱癌的细胞学改变,阳性率较高。

2.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等,并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膀胱癌的浸润深度、转移情况等。

4. 血尿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测定:有助于判断膀胱癌是否侵犯肾上腺皮质。

三、治疗治疗原则膀胱癌的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分期、类型及患者整体状况制定。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1.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保留膀胱。

2. 膀胱全切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配合尿流改道。

3. 淋巴结清扫术:对于肿瘤分期较高患者,可进行淋巴结清扫。

非手术治疗1. 化疗: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及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2. 免疫治疗:适用于对新辅助化疗无效或不适用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3. 放疗: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作为辅助治疗。

膀胱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膀胱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膀胱癌的治愈率是多少近年来由于环境遭受破坏,各种癌症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膀胱癌严重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很大危害。

所以膀胱癌一旦发病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接受治疗,了解膀胱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那么,膀胱癌的治愈率是多少?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膀胱癌首先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为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法。

具体手术范围和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和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累及邻近器官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二)放射治疗膀胱癌膀胱放射治疗多是配合手术前、手术后进行。

对于病期较晚,失去手术时机或拒绝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病例行姑息性放疗也能获得一定疗效。

(三)介入放射治疗膀胱癌介入放射学治疗是指利用放射学技术,经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供养血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对于II-IV期膀胱癌病人,也可利用此方法,使肿瘤病灶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率。

(四)化疗膀胱癌的化学药物治疗包括膀胱内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等膀胱癌能否治愈。

1、膀胱内灌注化疗适用于各期病人,尤对0-I期表浅肿瘤效果最好,对其他已有深部浸润的病灶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对浅表有病灶者仍有治疗作用。

2、全身联合化疗膀胱癌能否治愈全身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效果。

膀胱癌的治愈率是多少?专家提示:早期发现的膀胱癌只要没有转移是不会危及生命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

膀胱癌治疗上比较困难,容易复发,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

原文链接:/pga/2015/0727/228240.html。

膀胱癌的症状与手术治疗

膀胱癌的症状与手术治疗

膀胱癌的症状与手术治疗概述: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内膜上的恶性肿瘤,其最常见类型为移行细胞癌。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变,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不断上升。

本文将介绍膀胱癌的常见症状以及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

一、膀胱癌的症状1. 数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这是由于肿瘤侵袭或堵塞膀胱导致尿液无法顺畅排出。

2. 血尿: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呈间歇性出现,有时可伴有尿道刺激感。

3. 少尿或无尿:当肿瘤完全堵塞了输尿管时,可能导致少量或无法排出尿液。

4. 肾区或下腹部不适:当肿瘤侵入周围组织或器官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肾区或下腹部不适甚至疼痛。

5. 频繁感染:膀胱癌会影响膀胱的功能,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早期和有限中晚期膀胱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肿瘤的程度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以下几种手术方法:1. 经尿道切除术(TURBT):TURBT是最常用的早期膀胱癌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膀胱内壁上层时。

该手术通过尿道插入特殊仪器(电切或激光)将肿瘤切除并灼伤底层组织,同时对可见的小肿瘤进行灭活处理。

2. 部分性膀胱切除术:对于更大范围或深度侵袭的肿瘤,部分性膀胱切除成为更常见的选择。

这种手术通常包括移除肿瘤周围的一部分膀胱组织,并在切除后重建膀胱。

相比于全膀胱切除术,部分性膀胱切除可以保留更多的膀胱功能。

3. 全膀胱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是处理更严重或广泛侵袭的膀胱癌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这种手术中,整个膀胱以及周围淋巴结通常会被彻底移除。

为了代替被切除的膀胱,医生可能会进行尿液转运过程,将输尿管与一段肠道相连接以形成新的排尿通道。

4. 腹腔镜手术: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膀胱癌手术采用了微创技术。

通过使用腹腔镜和其他精细仪器,医生可以在减少组织破坏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总结:对于早期和中晚期限局性脑瘤易治型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而常见的选择。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也称为膀胱节段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膀胱癌等疾病。

手术步骤如下:
1. 麻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安全。

2. 手术准备:在患者上腹部做一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

通过这个切口,引入CO2气体充盈腹腔,以获得更好的可视化效果。

3. 探查腹腔:通过插入腹腔镜,医生可以仔细检查腹腔内的器官,包括膀胱。

4. 分离膀胱:医生会进行膀胱的分离,将膀胱与周围组织分离开来,以便进一步切除膀胱部分。

5. 切除膀胱部分:医生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位置将膀胱部分切除。

常见的切除方式有部分膀胱切除、根治性膀胱切除等。

6. 缝合:完成膀胱的切除后,医生会用缝线进行缝合,以封闭切口,防止感染和出血。

7. 取出腹腔镜:手术结束后,腹腔内的CO2气体会被抽出,然后取出腹腔镜。

8. 手术结束:确认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后,手术结束,患者
转入恢复室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步骤可能因具体病情而有所不同,上述步骤仅供参考,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同时,腹腔镜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和设备支持,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膀胱癌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癌症之一,若是发展到晚期的膀胱癌,预后效果也相对较差,患者十年内生存几率为29-49%。

所以了解其早期病发症状很有必要。

一、膀胱癌临床表现1、血尿是膀胱癌是最为明显的症状表现,从早期到晚期一直存在,90%的患者会产生血尿,临床方面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所谓的肉眼血尿指的是可以直视的带血尿液,而镜下血尿需要在显微镜下才可以发现红细胞混杂在患者的尿液当中。

膀胱癌血尿与其他疾患所致的血尿相比,膀胱癌的血尿有两个特点:(1)无痛性即在发生血尿时,患者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医学上称为无痛性血尿。

这与结石有血尿时多伴有肾、输尿管疼痛不同,也与膀胱炎所致的血尿多伴尿频、尿急、尿痛不一样。

但若癌肿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2)间歇性即血尿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两次血尿可间隔数天或数月,甚至半年,容易造成血尿已治愈好转的错觉,从而未能及时就诊检查。

2、下腹肿块不容忽视,多为可以触及到的肿块,导致患者的下腹疼痛严重。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还会产生尿路刺激症状,尤其是合并血尿时,还会排出腐肉样的物质,甚至于排出肿块或是血块,伴有尿痛、尿频及尿急出现,导致患者特别困扰,对于身体健康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

3、膀胱刺激症状早期膀胱肿瘤较少出现尿路刺激症状。

若膀胱肿瘤同时伴有感染,或肿瘤发生在膀胱三角区时,则尿路刺激症状可以较早出现。

此外还必须警惕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可能提示膀胱原位癌的可能性。

因此,凡是缺乏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症状患者,应采用积极全面的检查措施,以确保早期作出诊断。

4、转移灶症状晚期膀胱癌可发生盆底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

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肝、肺、骨等。

当肿瘤浸润到后尿道、前列腺及直肠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当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口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当肿瘤伴有膀胱结石时,会出现尿痛和血尿等膀胱结石的症状。

膀胱肿瘤治疗介绍,这些方法很有效!

膀胱肿瘤治疗介绍,这些方法很有效!

膀胱肿瘤治疗介绍,这些方法很有效!
如果膀胱肿瘤比较严重的话,手术治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有可以彻底治疗好膀胱肿瘤的手术了,但手术并不止一种,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

1、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检查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体积较小或浅表的非浸润性肿瘤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激光切除术;体积较大、浸润较深但较局限的肿瘤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肿瘤较大、多发、反复发作及分化不良、浸润较深的肿瘤应行膀胱全切术。

2、膀胱内灌注:常用卡介苗、丝裂霉素、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等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可以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

3、晚期浸润性癌采用姑息性放射治疗或化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膀胱肿瘤复发率较高,可达80%。

表浅的分化较
好的膀胱肿瘤保留膀胱术后5年生存率为80%;分化较差的仅为40%。

浸润性肿瘤膀胱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16%~48%。

4、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具体到每一个患者,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都要根据患者所患肿瘤的组织类型、病例分级、全身情况、患者的意愿、医院的条件、医师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给予具体的考虑。

5、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TURBt手术开展之前被广泛应用,本手术较简单,能保留膀胱功能,易为患者所接受。

适应证:主要为瘤体较大、瘤蒂较宽或TURBt不易切除的浅表膀胱癌,无远处转移的局部浸润性膀胱癌,膀胱憩室癌和肿瘤虽属T2、T3a期浸润性膀胱癌但患者拒绝膀胱全切者
相对禁忌症:原位癌、复发或多发肿瘤、肿瘤超出膀胱壁、侵犯膀胱颈或前列腺、肿瘤切除后膀胱容量太小(小于正常的
1/3)以及患者身体情况极差等。

膀胱癌的的治疗方案

膀胱癌的的治疗方案

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主要发生在膀胱内壁的上皮细胞。

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显著的改进,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本文将讨论当前常用的膀胱癌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肿瘤的不同阶段和位置,可选择部分膀胱切除、全膀胱切除或膀胱切除及尿液再造等手术方式。

对于早期的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切除肿瘤或经腹部手术切除膀胱周围组织。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并进行尿液再造手术。

手术治疗常采用辅助治疗手段,如固定T管引流、化疗或放疗。

2.放疗:放疗是治疗膀胱癌的常规手段之一。

放疗可采用外部放疗或内照射治疗。

对于早期膀胱癌,单纯的放疗往往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

对于晚期或高风险病例,放疗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化疗:化疗在膀胱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肌层浸润性或进展期膀胱癌,化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化疗通过杀死癌细胞和抑制其生长,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避免复发的目的。

4.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膀胱癌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

靶向治疗针对膀胱癌细胞中的特定靶点,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铂类化疗药物对DNA 的交联起到抗癌作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则是通过改变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结构,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膀胱癌治疗领域。

包括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细胞疫苗和细胞治疗等。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对于某些难治性膀胱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6.维持治疗:对于手术切除后高风险患者或有复发倾向的患者,维持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患者可以接受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以延缓疾病复发和进展的发生。

膀胱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膀胱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膀胱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膀胱癌是癌症的一种,现在治疗膀胱癌最主要的方式是手术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伤害性也很大,所以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一定做好相应的护理,尽量让手术取得最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中医治疗膀胱癌,中医治疗膀胱癌见效比较慢,胆是没有副作用,以下的文章为大家介绍下膀胱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膀胱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一、手术治疗1.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多通过膀胱镜进行。

适合肿瘤只浸润粘膜或粘膜下层,恶性程度较低、基蒂较细的膀胱乳头状瘤。

2.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范围较局限的浸润性乳头状癌,位于远离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区域的肿瘤。

可保留大部分膀胱,患者在手术后仍可正常排尿。

3.胱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范围较大,分散的多发性肿瘤,不宜作局部切除者;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附近;或者位于膀胱颈部的浸润性肿瘤。

手术时,男性的前列腺和精囊通常会被切除,而女性的子宫、卵巢和部分阴道会被去除。

整个膀胱被切除后,要进行尿路改道,医生通常利用肠道创造一个储存和排泄尿液的途径。

二、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它可以通过激活、增强、调整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对抗肿瘤的效果。

卡介苗灌注常用来预防和治疗膀胱癌。

三、化疗化疗主要通过腔内灌注化疗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药液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副反应较全身用药轻很多。

中晚期病患则可能需要全身用药。

四、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包括外放射和内放射两种,但膀胱癌使用放射作为单一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主要用于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化疗病人的铺助治疗。

膀胱癌患者注意事项膀胱癌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尿血的症状,可能有的患者会有血块阻碍尿道,导致尿路不通畅,总之长时间的尿血会导致有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患者家属要在患者的饮食上对补血的食物有所侧重。

可以让患者适当的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新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来增加营养,用来增加患者体内血量和增强患者的机体的抗病能力。

还要多补充水分,让患者体内的毒素能及时排出体外。

膀胱癌如何选择尿流改道方式?

膀胱癌如何选择尿流改道方式?

膀胱癌如何选择尿流改道方式?尽管原位新膀胱具有固有的优势,但缺点也不少,目前仍然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方式繁多,可归为三大类:①非可控性尿流改道;②可控性尿流改道;③原位新膀胱。

对尿流改道方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从非可控性改道到可控性改道,再到原位新膀胱,不断改良与创新,淘汰了许多效果不理想且并发症多的术式,并不断有新的改良术式涌现。

曾一度流行的经腹壁导尿的各种可控膀胱术现已淡出历史舞台,目前最常用的尿流改道方式是回肠原位新膀胱和回肠导管术。

2006年,对全球尿流改道手术例数最多的8家医疗中心7129例尿流改道手术资料的统计表明,原位新膀胱占46.9%,肠导管术为32.7%,经肛门可控尿流改道为10.6%,经腹壁导尿的可控尿流改道为7.6%。

在美国1992~2000年间开展的尿流改道手术中,回肠导管术占80%。

肾脏癌肉瘤与肾肉瘤样癌的鉴别在病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肉瘤样癌起源于上皮组织,只是部分癌组织形态上出现了间叶化,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肉瘤样成分仍表达上皮组织标记物,形态学上存在癌与肉瘤样成分的移行区,而癌肉瘤两种成分不存在明显的移行区。

肾癌肉瘤大部分瘤体在肾外生长,应与腹膜后癌肉瘤鉴别。

肾癌肉瘤恶性度极高,生长迅速,极易侵犯周围组织,发生局部复发、种植和远处转移;肾癌肉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早期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的最佳方案;本病预后差,5年生存率极低,一般在术后1年内死亡,但目前仍认为术后综合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

尽管原位新膀胱具有固有的优势,但缺点也不少,目前仍然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在选择具体的尿流改道方式时要非常慎重,不仅要考虑到疾病本身,如肿瘤的临床分期、是否侵犯后尿道或前列腺和精囊、神经血管束是否受侵犯,女性患者肿瘤是否侵犯膀胱颈等;还要考虑到患者年龄、社会活动情况,经济状况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术前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各种尿流改道方法或方式的大致做法、手术效果、早期和远期并发症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后续处理措施和费用、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情况、优缺点,应特别强调尿流改道手术后终身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一定要了解患者和家属对终身随访复查的依从性和坚持终身定期随访的能力。

膀胱癌的保留与全切手术治疗

膀胱癌的保留与全切手术治疗

膀胱癌的保留与全切手术治疗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其发病率高居首位。

手术切除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法,究竟是选择部分膀胱切除,还是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则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决定。

一、关于膀胱与膀胱癌膀胱是人体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一般人的膀胱容量为350—500毫升,当超过这一容量后,由于膀胱壁张力过大,就会产生疼痛感。

与成人相比,新生儿的膀胱容量仅有十分之一大小。

不同性别中,男性的膀胱容量更大。

随着年龄增长,由于肌张力逐渐降低,因此膀胱容量会随之扩大。

膀胱癌是多种致癌因素长期作用引发的恶性疾病,早期疾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容易漏诊。

在出现症状后,疾病多已进入中晚期。

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的最重要临床特征,刚开始,血尿间隔时间较短,随着疾病进展,间隔期会逐渐缩短。

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是膀胱癌第二常见临床特征。

此外,患者还会如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

在出现相关症状后,一定要尽快就诊,完成诊断,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造成更大危害。

患者预后与肿瘤分期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分级越高,选择的治疗方法就越局限,远期生存率也就越低。

二、膀胱癌膀胱全切手术目前,临床治疗膀胱癌的标准术式就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能避免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生存率也能有效提升。

但该术式也存在其缺点,手术范围较大,涵括泌尿、生殖、消化三大系统,盆腔内的大部分组织器官都会被切除,这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

同时其步骤繁琐、手术花费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这让手术风险大大升高,术后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尿路改道引发的漏尿、吻合口漏等情况。

如果在术前检查发现尿道并未受到癌细胞侵犯,则可以予以保留。

但多数情况下,肿瘤会侵犯男性的前列腺部及女性的膀胱颈部,此时就需要采取尿道切除术,后续不良情况的发生会给患者今后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考虑到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患者并不愿意采取全切手术展开治疗。

膀胱癌治疗方案

膀胱癌治疗方案

膀胱癌治疗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针对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和身体状况等多个因素,并且应该个体化定制。

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的膀胱癌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一、手术治疗对于膀胱癌初期患者,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分布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切除肿瘤(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和膀胱切除术(Cystectomy)。

对于早期肿瘤,TURBT可以实现较好的治愈效果,而对于晚期病变,膀胱切除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二、放疗放疗是一种常用的膀胱癌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早期和晚期的患者。

放疗可以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并减少其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放疗可以作为单独治疗或者与手术或化疗联合使用。

放疗分为外部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 EBRT)和内膀胱治疗(Intravesical Therapy)两种方法。

三、化疗化疗是使用抗肿瘤药物,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的方式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通常用于晚期膀胱癌患者或手术后辅助治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和吉西他滨等。

化疗可以帮助减小肿瘤的体积,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并提高术后的生存率。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目前,靶向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埃兹洛替尼、美罗华和阿法替尼等。

综合来说,膀胱癌的治疗方案是多样化的,最佳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分期来制定。

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强调的是,治疗过程应该与专业医生密切合作,并及时进行随访和复查,以便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分享

一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分享

一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分享【一般资料】男性,86岁,退休【主诉】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二天【现病史】患者二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肉眼血尿,色淡红后颜色加深,内时有小血块,伴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费力感,无腰背疼痛,无腹痛腹胀,无呕血黑便,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无胸闷气急,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无畏寒发热,来我院急诊就诊,查尿常规示“隐血4+白细胞酯酶弱阳性尿蛋白+红细胞18569ul白细胞128ul”,查B超示“尿道内结石,膀胱内等回声,膀胱残余尿约78ml”,拟“血尿待查”收住入院治疗。

病程中患者食纳睡眠一般,大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慢性病史,有“胆囊切除术”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36.2℃,P:89次/分,R:18次/分,BP:116/58/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晰,急性面容,自主体位,步态正常,检查合作。

皮肤黏膜: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皮肤温度与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无水肿,无肝掌,无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颈部: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压痛,无包块。

眼睑正常,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两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正常。

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粗试无障碍,鼻外形正常,鼻窦无压痛,口唇红润,黏膜正常,伸舌居中,齿龈正常,齿列齐,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正常,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正常,质软。

胸部:胸廓正常,胸骨无压痛,乳房正常对称,无包块,无压痛,未见乳头分泌物。

肺: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

叩诊呈清音,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无震颤,心率89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病理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无异常血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肿瘤分级(WHO)
WHO 1973 分级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 3级,分化不良
WHO/ISUP 1998, WHO 2004 分级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分级
注意: 1. WHO1973、 WHO2004分级法是两个不同的分类系统,两者之间不能逐一对应。 2.在证明新的WHO分级法比WHO 1973分级法更合理之前,可以同时使用WHO 1973和WHO 2004分级法 。
Repeat TURBT
Consensus is that patients with pT1 and high-grade Ta tumors merit repeat resection.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iming of repeat TURBT, but most authors recommend 1 to 4 weeks after the initial resection ( Nieder et al, 2005 ).
Repeat TURBT
In a review, Miladi and associates
(2003) found that a second TURBT performed within 6 weeks of the initial resection detected residual tumor in 26% to 83% of cases and corrected clinical staging errors in half of those cases.( Amling et al, 1994 ).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2. T1G3膀胱癌的治疗 : T1G3膀胱癌通过BCG灌注治疗或
膀胱灌注化疗,有50%可以保留膀胱。建议先行TUR-BT术, 对术后病理诊断分级为G3而标本未见肌层组织的病例,建 议2~6周后再次行TUR-BT术获取肌层组织标本。无肌层浸 润者,术后行BCG灌注治疗或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对于2周 期BCG灌注治疗或6个月膀胱灌注化疗无效或复发的病例, 建议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分为以下三组: 1. 低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
单发、Ta、 G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注:必须 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才是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2. 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 多发或高复发、 T1、G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Tis。 3. 中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 除以上两类的 其他情况,包括肿瘤多发、Ta~T1、 G1~G2(低 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等
病理
1、组织类型: 上皮肿瘤占95%以上,绝大多数为移行上皮肿
瘤,鳞癌、腺癌各占2﹪左右。 2、分化程度可分为Ⅲ级: Ⅰ级:高分化乳头状癌,低度恶性。 Ⅱ级:中等分化乳头状癌,中度恶性。 Ⅲ级:低分化乳头状癌,高恶性。
生长方式及浸润深度


3、生长方式:原位癌、乳头状癌、浸润癌。 4、浸润深度: Tis:原位癌 Ta:无浸润的乳头状癌 T1:肿瘤浸及粘膜固有层 T2a:肿瘤浸及浅肌层(内1/2) T2b:肿瘤浸及深肌层(外1/2) T3:肿瘤浸及膀胱周围脂肪组织。 T4:肿瘤浸及前列腺及子宫等临近器官。 肿瘤分化程度与浸润深度多为一致,但原位癌有意外。肿瘤分布在膀胱 侧壁及后壁最多。肿瘤的扩散方式主要是向深部浸润,淋巴转移较为常 见,主要转移到盆腔淋巴结,如闭孔、髂内、外及髂总淋巴结。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既是诊断方法,又是治
疗手段。手术目的:Ⅰ.切除肉眼可见全部肿瘤。Ⅱ.切除组 织进行病理分级和分期。有报告T1期膀胱癌术后2-6周再次 行TUR-BT,可以降低术后复发概率。 2.经尿道激光手术:激光手术可以凝固,也可以气化,其疗 效及复发率与经尿道电切相近,但术前需进行肿瘤活检以便 进行病理诊断。 3.光动力学治疗(PDT)利用膀胱镜将激光与光敏剂相结合 的治疗方法。原位癌,控制膀胱肿瘤出血,肿瘤多次复发, 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情况可以选用。 4.术后辅助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常用阿霉素,表柔比星,丝 裂霉素,吡柔比星等,对于频繁和多发的患者,建议行卡介 苗(BCG)灌注治疗,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膀胱癌的手术方式选择
前言
膀胱肿瘤(tumor of bladder)是全 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是泌尿系 统中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来自 于上皮组织,其中90﹪以上为移行 上皮肿瘤。
病因
1、环境与职业: 从事橡胶工业的人群,与一些抗氧化剂长期接触(如ß
奈胺,联苯胺)可以患本病,潜伏期较长。 2、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油漆、洗涤剂,染料也可致膀胱 癌。糖精、吸烟也可引起本病。 3、膀胱内慢性病刺激,代谢异常也可导致本病。 4、长期大量服用镇痛药非那西丁、内源性的色氨酸代 谢异常等。 5、内源性色氨酸的代谢异常,可能为膀胱癌的病因或 诱因。
特别注意
原位癌(Tis)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 层浸润性进展的概率要高得多。因此,应将 原位癌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两个“另类”:
1. 膀胱原位癌的治疗:膀胱原位癌的治疗方案是行彻底的 TUR-BT术,术后行BCG膀胱灌注治疗。BCG灌注每周1次, 每6周为1个周期,1个周期后有70%完全缓解。休息6周后, 进行膀胱镜检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者再进行1个 周期,共6周的灌注治疗。另有15%的病例获得缓解。休息6 周后,重复膀胱镜检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若结果仍为阳性, 建议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及尿道根治性切除术。对于缓解的 病例,应在第3、6、12、18、24、30和36个月时进行1个 周期的BCG灌注防止复发。通过此方案,约70%的病例可 以避免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也有研究显示部分病例采用膀 胱灌注化疗有效。
Partial Cystectomy
Partial cystectomy provides more accurate
pathologic staging than does TURBT and allows lymphadenectomy. Appropriate candidates with non–muscle-invasive tumors would logically be the same as those for invasive cancer—those with solitary nonrecurring tumors at the dome or well away from the trigone and no CIS.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传统上所命名的表浅性膀胱癌,因为该恶性
尿路上皮肿瘤未侵及膀胱逼尿肌,所以人们 后来又给它起了一个更为准确的名称:非肌 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该肿瘤的旧称暗示了其 具有低度恶性乳头状瘤相对良性的病程,而 其中某些亚型却又为高度恶性,因此往往给 膀胱原位癌(CIS)、具有高度恶性程度的 Ta和T1期膀胱癌患者以误导。
临床表现
1.血尿:是膀胱癌的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


歇性肉眼血尿,可自行停止或减轻,易给患者造成好转或已 愈的错觉,贻误治疗。出血的多少与肿瘤大小数目及恶性程 度不成比例。 2.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多为晚期表现,少数广 泛原位癌或浸润癌早期即可出现。 3.腹部肿块:浸润癌晚期多见,排尿后不消退。 4.排尿障碍: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可梗阻膀胱出口,引起 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5.晚期表现:广泛盆腔转移可出现腰骶部疼痛;阻塞输尿管 可引起肾积水;下肢浮肿,贫血,体重下降,衰弱等。
Partial Cystectomy
The role of partial cystectomy has not been widely evaluated, although the practice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muscle invasion ( Hollenbeck et al, 2005 ). Holzbeierlein and colleagues (2004) reported that 6.9% of the patients presenting to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for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ladder cancer underwent partial cystectomy, 29% of whom did so for clinical non– muscle-invasive disease). Five-year survival was 69%, and two thirds of patients were alive with an intact, functioning bladder.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复发肿瘤的治疗 : 膀胱肿瘤复发后,一般建
议再次TUR-BT治疗。依照TUR-BT术后分级 及分期,按上述方案重新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对频繁复发和多发者,建议行BCG灌注治疗。
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推荐意见: 1. TUR-BT术是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2. 对低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可只进行单剂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体格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 2.胸片 3.KUB+IVP 4.CT 5.MRI 6.骨扫描 7.PET 四.尿脱落细胞学(Ⅰ、Ⅱ级正常,Ⅲ级可疑,Ⅳ、Ⅴ级为 肿瘤细胞)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为 13%~75%,特异性为85%~100% 。 五.膀胱镜检和活检 六.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目前为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