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
hrv tri指数范围
hrv tri指数范围HRV(心率变异性) TRI 指数是评估个体心率变异性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心脏自律性、心脏功能和身体适应能力。
HRV TRI 指数的大小代表了心脏系统灵活性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 HRV TRI 指数的范围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HRV TRI 指数范围HRV TRI 指数的范围是0到100,数值越高说明心脏系统具有更好的自律性和灵活性,而较低的数值可能意味着心脏功能较差或身体处于压力状态。
2. 参考内容2.1 平衡与放松HRV TRI 指数较高的人往往更能够保持平衡和放松状态,他们的心脏系统具有良好的自主神经调节能力。
这意味着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更能够快速适应和恢复正常状态。
2.2 心脏健康HRV TRI 指数与心脏健康有密切关系。
高 HRV TRI 指数通常意味着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为他们的心脏系统更具弹性和适应能力。
较低的 HRV TRI 指数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脏病症状、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2.3 身体适应能力HRV TRI 指数可以反映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应激反应。
较高的HRV TRI 指数通常意味着个体对压力和应激的适应能力较强,更能迅速从应激状态中恢复。
相反,较低的 HRV TRI 指数可能表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时间较长,适应能力较差。
2.4 自律神经系统调节HRV TRI 指数受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影响。
较高的 HRV TRI指数通常与较好的自主神经系统平衡性相关,表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相对均衡。
较低的 HRV TRI 指数可能意味着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较高,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较低。
3. 如何提高 HRV TRI 指数3.1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HRV TRI 指数。
这包括适量的运动、良好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和减少应激。
定期锻炼、均衡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心脏健康和身体适应能力。
3.2 压力管理压力是影响 HRV TRI 指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完整版)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hrv参数 -回复
hrv参数-回复HRV参数指的是心率变异性参数,是衡量心率不规则性的一种指标。
通过分析心电图中心跳间隔时间的变化,可以获得一系列的HRV参数,从而了解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应对压力和调节心理情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率变异性。
通常人们认为心率越稳定越好,但实际上,正常的心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变化的,这就是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跳间隔时间的波动性,即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固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变异性。
人的心率受到两个主要的控制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响应应激和危险情况,使心率增加,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维持心率的平稳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心率变异性的产生。
在心电图中,心率变异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参数来进行评估。
其中,最常用的参数包括:标准差SDNN、均方根差RMSSD、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等。
首先是标准差SDNN,它是所有RR间期值的标准偏差的估计量。
SDNN 反映了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综合活动水平。
较高的SDNN值表示心脏处于更加平衡和健康的状态,而较低的SDNN值则可能意味着心脏功能不稳定或受到外部干扰。
其次是均方根差RMSSD,它反映了心电图中相邻RR间期的差异。
较高的RMSSD值表示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较好,心率变异性较高,而较低的RMSSD值则可能意味着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不良。
接下来是总功率TP,它表示整个频谱范围内的心率变异性。
TP的值越大,说明心率变异性越高。
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则是TP的两个子分量,它们分别反映了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
LF是低频区域内心率变异性的能量,主要反映了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
较高的LF值可能与压力、焦虑等紧张情绪有关。
HF是高频区域内心率变异性的能量,主要反映了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测量连续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准确地说,应该是测量连续出现的正常P-P间期之间的差异的变异数。
然而由于P波不如R波明显或P波顶端有时宽钝,所以我们通常用与P-P间期相等的R-R间期来代替。
由此可以看出,它不同于通常所用的以时间为单位的平均心率变化指标,如每分钟心率100次与60次。
研究表明,HRV可做为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无创性检测指标,尤其在判断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差值:①最大差值:每两个相邻正常R2R间期差值的绝对数,若≤50ms,其HRV小〔4〕。
②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即差值>50ms的正常R2R间期在特定时间内R2R间期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此值越大,则迷走神经张力越高。
(以下这些感觉咱们没有统计,不过下面的剔除规则貌似可以借鉴)心率骤增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内心率突然增加至少>10次 分且连续3-5分钟的次数。
变异系数(CV):以每分钟连续正常R2R间期标准差除以该段时间的平均正常R2R间期,有利于对比。
心率变异指数:一段时间内R2R间期总数与占比例最大的R2R间期数之比,正常人大于25。
在计算以上指标过程中,应排除房性或室性早搏的干扰,如1分钟内包含的正常R2R间期少于20个或连续5分钟内正常R2R间期少于120个,该节段的R2R间期应全部剔除(大部分的疾病相关联的都与频谱分析有关)频域分析法:即用计算机对心率变异的速度或幅度进行频域分析,又称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A)。
首先用心电图机将人体心电信号经放大与模拟 数字(A D)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每个QRS波群进行识别与标记,再将所得256个或512个连续心搏信号进行快速富里叶转换或自回归运算,即得心率功率谱图(HRPS)〔7〕图中横坐标代表频率(单位Hz),纵坐标代表功率谱的密度(HR2 H2),HRPS一般分为3个区域:(1)低频带0.02~0.09Hz之间;(2)中频带0.09~0.15Hz之间;(3)高频带0.15~0.40Hz之间。
心率变异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的分析及临床意义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心跳间期(RR间期)的变化。
正常人心率在不同时间点之间会有轻微波动,这种波动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通过分析和评估心率变异,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心脏健康状况以及与疾病的关联。
一、心率变异的分析方法心率变异的分析常采用时间域和频率域两种方法。
1. 时间域分析时间域分析是通过计算相邻心跳间期的差异来反映心率变异性。
常见的指标有均值(Mean RR)、标准差(SDNN)、方差(VAR)等。
均值代表了整体的心率水平,标准差和方差反映了心率变异的程度,较高的数值表示较好的心率变异性。
2. 频率域分析频率域分析通过对心率信号的能量谱进行计算,得出不同频率段的能量占比,从而揭示心脏自律性的特征。
常见的频率带包括低频(LF,0.04-0.15 Hz)、高频(HF,0.15-0.40 Hz)和总功率(TP)。
低频成分主要反映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高频成分主要反映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而总功率则代表了整体的心率变异程度。
二、心率变异的临床意义1. 预测心血管疾病心率变异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较高水平的心率变异被认为是心脏功能较好的表现,而较低水平的心率变异则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相关。
研究表明,低频能量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及心脏应激状态的改变有关,高频能量则与心脏副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心脑血管功能的调节和体内应激反应的缓解有关。
2. 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可用作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心率变异的分析可以揭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对活性,为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3.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心率变异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预后和进展的预测指标。
例如,在心衰患者中,心率变异的降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还发现,心率变异的异常与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的预后相关。
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
近1 0年来大 量 研 究 充 分肯 定 了 自主 神 经活动与心 血 管疾 病 死亡 率 ( 别 是猝 特 死) 间的关 系 , 之 公认 心 率 变 异 性 ( er ha t
需要 , 脏 出 现 某种 变 化。本 组 10例 少 , 心 0 并非 心脏 本 身 器质 性 病 变 。l 上 临床 主要表现心排 血量增加 与减 少 , 以及 S I 应 该排除存在 心肌炎或 其它心 脏疾 病 的 T
时间延长 。一般 认为孕 期心 排血量 增加 可 能 。
主要 是 由于血容 量增加 , 心率 增 快 , 外周
。 龄2 4—8 ( 34±1 .) 。各 年 龄组 人 定 值及文献参 考 值见表 2 65 . 36 岁
4 D N测定 值与参考值 。病史 及 体检 无疾 病 的证 表 2 各 年龄组 2 hS N 自主神 经功能在各 种 心血管疾 病 的 数分布见表 1
随机血压测 量值 ≤108 m H , 电 组别 性别 测定值( 文献参考值( P 3/5 m g 心 ) ) 值 发病 、 情 发展 以及 预 后 等方 面有 重要 据 , 病
左心室收缩 时间 间期 是指 收缩期 的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93 57 5 3 1 ,2 ~ 3 9
( 稿 :1Y 2—2 ) 收 2 2—0 X 2
阻力下 降 , 肌 收 缩 力 增 强所 致 。这 不 同 时期 , 心 J 以时 间为 变数 来估 计 左心 室
。 E /V r< 种血 液动力学 变化也是 机体适 应胎 儿代 射 血 功 能 ] 一 般 成 人 P PL E
00 . 5。
±标 准差 (牙±s) 表示 , 用美 国 SA 应 lT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王达开【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01(012)008【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HRV时域的正常值及其与性别、年龄和心率因素的关系.方法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17名健康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值;结果显示:正常值范围:SDNN=141.7±29.2,SDNN指数=57.8±15.0.SDANN 指数=130.9±28.3,RMSSD=39.0±15.0,PNN50=16.7±12.3,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近;男性SDNN指数高于女性的 P<0.05 ;HRV时域值与年龄 r=-0.269~-0.439,P<0.01 和心率 r=-0.307~-0.476,P<0.001 呈负相关关系,即HVR随年龄和心率的增加而减少;其中<35岁和35岁~60岁年龄组的SDNN指数、RMSSD和PNN50指数呈极度显著性差异 P<0.001 ,≥60岁和35岁~60岁两年龄组的SDNN和SDNN指数值呈显著性差异 P<0.05 ,<60次/分和60~80次/分两心率组的SDNN、SDNN指数和SDANN指数值呈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 ,60~80次/分和≥80次/分两心率组的SDNN指数呈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提示临床应用HRV时域值时须注意年龄、心率和性别因素.【总页数】2页(P20-21)【作者】王达开【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体育锻炼对正常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的影响 [J], 邵回龙;王杏莲;姜新荣;田翠环2.心率变异性分析时域指标评估自主神经张力的可重复性分析 [J], 谢金;江惠琼;洪燕玲;谢思欣3.心率变异性分析时域指标评估自主神经张力的可重复性分析 [J], 谢金;江惠琼;洪燕玲;谢思欣4.心率变异性时域相关指标分析对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J], 段立超;孔峰;千海琴5.正常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相关性 [J], 刘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心跳间期的变异程度,是反映自主神经调节心脏功能的一种生理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并非完全规则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变异性。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可以获得许多有关心脏健康与疾病的信息,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分析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等,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分析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1.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最简单直观的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心跳间期的几何特征和时间特征来评估心率变异性。
常见的时域参数有标准差(SDNN)、均方根差(RMSSD)、总方差(VAR)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状况。
临床意义:时域分析可用于判断人的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状况,对于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监测心脏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举例:研究发现,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提高心跳间期的变异性指标。
例如,一个研究将一组心脏康复训练的患者(实验组)与一组未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SDNN、RMSSD和VAR 等时域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2.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一种将心率变异性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域的方法,通过计算不同频段内的功率谱密度来评估心率变异性。
常见的频域参数有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LF/HF比值等。
临床意义:频域分析可以揭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在不同频段内的贡献,对于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心脏调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频域参数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疾病风险以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举例:研究发现,心脏疾病患者的LF和HF功率值比健康人明显改变。
例如,在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康复期间进行频域分析发现,患者的LF和HF功率明显低于健康人,而LF/HF比值明显升高。
第九章 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任振芳
三、HRV分 析方法
(一)、时域分析法
图解法指标及其定义
三角指数(TRI):NN间期的总个数除以NN期 直方图的高度(在计算NN间期直方图时,横坐标 的时间单位为1/128秒,相当于7.8125ms),无 量纲。
NN间期直方图的宽度(TINN):使用最小方差 法,求出全部NN间期的直方图近似三角形底边的 宽度,单位:ms。
另外,心率受昼夜节律、年龄、 性别和其他因素如吸烟、饮酒 及情绪变化等的影响,所以 临床上分析HRV时应考虑到这些 因素的影响。
三、HRV分析方法
线性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
非线性分析法
Lorenz散点图 分维数
三、HRV分 析方法
(一)、时域分析法
对采集到的NN间期的时间序列信号,按时间顺
LF 0.72 0.61
0.89
0.64 0.65
HF 0.67 0.57
0.82
0.89 0.92
三、析HR方V法分(三)、非线性分析法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率的变化表现为随机或 者完全无序的,常用的时域、频域分析法不可能 准确、全面地反映HRV的真实面目,有较大的局 限性。
非线性分析法更敏感地反映心率变 异性的变化,个体化程度也更高, 为HRV的研究、应用开辟了一个崭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功能检测中心 任振芳
一、概述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 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细微的时间变化及其规律。
其实质是评价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副交感神心率调节的因素包括: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 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 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其他内脏感 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等。
浅析正常人心率的变异性
浅析正常人心率的变异性发表时间:2013-07-16T15:00:49.57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宋小琴[导读]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用参数均以 x±s 表示,组间各数据进行 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宋小琴(湖北省电力职工医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对健康人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全部受检者记录三通道24 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用人机对话方式检出24 小时窦性心律进行心率变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结果:健康人心率变异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率变异呈下降趋势,中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显著低于年轻人。
结论:心率变异分析能有效地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态。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正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描述心脏节律变化,通常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
影响HRV 的因素为影响交感和迷走神经相互平衡的因素。
因此,HRV 分析可用以间接评价体内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调节。
被认为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性较强,且与心源性猝死等相关较好的指标。
本文对100 例健康人进行了HRV分析,旨在讨论其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00 例正常健康人,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龄 20-65 岁之间。
受检者均无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及其它系统疾病史。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全部受检者记录三通道(CM5,CM1, Mavf)24 小时动态心电图,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检出24 小时窦性心律进行HRV 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指标是SDNN, PNN50,R-MSSD,MSD;频域指标为:LF(0.02-0.15Hz),HF(0.15-0.48 Hz),TF(0.48-0.52Hz),LF/HF。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用参数均以 x±s 表示,组间各数据进行 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hrv 标准值
HRV,全称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差异。
由于受到性别、年龄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4小时分析的指标以及正常值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 SDNN(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正常参考值为(141±39)ms。
* SDANN(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标准差)正常参考值为(127±35)ms。
* RMSSD(正常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均方根)正常参考值为(27±l2)ms。
请注意,这些标准值可能会受到情绪、运动、环境、生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可能导致数值降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能够提高数值。
此外,如果还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或者其他检查存在异常,各项数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如心律失常、心肌病以及心脏瓣膜病变等。
对于早产儿、婴儿猝死综合征等,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可以对宫内窒息作出判断,如果胎儿出现数值降低,可能提示存在宫内窘迫,应采取措施促进分娩。
同时,支气管哮喘、呼吸窘迫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可能会出现心率变异性数值改变。
应严格遵医嘱采取其他检查明确诊断,及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资料。
hrv tri指数范围
HRV Tri指数范围一、什么是HRV Tri指数HRV Tri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指标。
HRV是指心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
HRV Tri指数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的特征,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健康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信息。
二、HRV Tri指数的计算方法HRV Tri指数的计算基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
时域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相邻心拍间期(RR间期)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心率变异性的方法。
计算HRV Tri指数的步骤如下:1.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心率数据,通常为5分钟或更长时间。
2.计算相邻心拍间期之间的差异,得到RR间期序列。
3.将RR间期序列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个体间的差异。
4.计算RR间期序列的标准差,作为HRV的指标。
5.根据标准差的数值范围,将HRV Tri指数分为不同的等级。
三、HRV Tri指数的范围HRV Tri指数的范围通常是0到100之间。
具体的范围划分如下:1.0-20:低HRV–HRV Tri指数在0到20之间被认为是低HRV水平,表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较低。
这可能与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某些健康问题引起的。
2.20-40:中等HRV–HRV Tri指数在20到40之间被认为是中等HRV水平,表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这是心脏健康的正常水平。
3.40-60:较高HRV–HRV Tri指数在40到60之间被认为是较高HRV水平,表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较为活跃。
这通常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良好相关。
4.60-80:高HRV–HRV Tri指数在60到80之间被认为是高HRV水平,表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非常活跃。
这通常与良好的心脏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关。
5.80-100:极高HRV–HRV Tri指数在80到100之间被认为是极高HRV水平,表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非常活跃且超过正常水平。
睡眠hrv正常值范围
睡眠hrv正常值范围睡眠HRV正常值范围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异性。
HRV是指心率变异性,是心脏跳动间隔的不规则性。
HRV正常值范围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心率变异性的波动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HRV正常值范围的参考值会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心脏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HRV正常值范围反映了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
在睡眠过程中,心率变异性的正常范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
HRV正常值范围的评估可以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一些智能手环或APP进行自测。
HRV正常值范围一般以标准差、均值等方式进行评估。
在睡眠过程中,HRV正常值范围的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环境、饮食等。
正常情况下,HRV正常值范围的波动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如果HRV正常值范围的波动过大或持续不稳定,可能会提示身体出现一些问题。
HRV正常值范围的参考范围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成年人的HRV 正常值范围在20-100之间较为正常。
较高的HRV正常值范围可能表示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更加平衡,较低的HRV正常值范围可能表示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HRV正常值范围,比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同时,注意情绪管理、减少压力也可以帮助提高HRV正常值范围。
总的来说,HRV正常值范围是一个反映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在睡眠过程中,监测HRV正常值范围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HRV正常值范围,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健康人心率变异时域法正常值分析
健康人心率变异时域法正常值分析
唐海沁;张良洁
【期刊名称】《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8(017)001
【摘要】为了解国人心率变异(HRV)时域法指示正常值,检测1524例1
7-94岁健康人24h动态心电图,分析HRV时域法5项指标,结果显示:(1)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均值分别为127±33,116±32,49±14,29±12(ms)和8±9%与国内研究一致。
(2)HRV时域法各指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r=-0.30-0.48,P〈0.01),中青年组与老年组HR
【总页数】3页(P2-4)
【作者】唐海沁;张良洁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疲劳型亚健康人群的心率变异性结果分析 [J], 黄丽玲;谢先明;李烈炎;王晓云
2.自主呼吸状态下光电容积脉搏波法对健康人群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J], 丁有得; 刘洋; 王倩; 佘锦雄; 巩萍萍
3.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人心率变异性影响的Meta分析 [J], 杜香当
4.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J], 于伊;柳茵;栗淑兰;毛辉青;李
琳;樊世明;梅峰;刘连军;严鹏仲;任明;马艳梅
5.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生理调节作用分析 [J], 熊晓玲;冯娅妮;牟彩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rv配置参数
hrv配置参数HRV配置参数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是一种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来评估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
在HRV分析中,有许多配置参数可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HRV配置参数,包括时间域参数、频域参数和非线性参数。
一、时间域参数时间域参数是通过对心率信号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的。
常见的时间域参数有:1. NN间期均值(MeanNN):表示心率的平均值,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整体活动水平。
2. NN间期标准差(SDNN):表示心率的变异性,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SDNN值越大,说明心率变异性越高,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越好。
3. 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表示长期记录中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异性。
SDANN值越大,说明心率变异性的波动范围越大。
4. 均方根差(RMSSD):表示相邻NN间期的差异,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短期调节能力。
RMSSD值越大,说明自主神经系统的短期调节能力越好。
二、频域参数频域参数是通过对心率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的。
常见的频域参数有:1. 总功率(TP):表示整个频谱范围内的心率变异性,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整体活动水平。
2. 低频功率(LF):表示频谱中低频段的心率变异性,主要由交感神经调节。
LF值越高,说明交感神经活动越旺盛。
3. 高频功率(HF):表示频谱中高频段的心率变异性,主要由副交感神经调节。
HF值越高,说明副交感神经活动越旺盛。
4. LF/HF比值:表示交感神经活动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平衡程度。
LF/HF比值越高,说明交感神经活动相对较强。
三、非线性参数非线性参数是通过对心率信号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的。
常见的非线性参数有:1. Poincaré图:通过绘制NN间期与其延迟值之间的散点图,可以评估心率的长期和短期变异性。
2. 熵(Entropy):表示信号的复杂程度,反映了心率的不规则程度。
熵值越高,说明心率的不规则程度越大。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正常动态心电图(AECG)常用值
正常动态心电图(AECG)常用值采集记录AECG的心电活动的节律、频率、心律失常、ST段及T波改变的检测分析及诊断评价基本上是参照和依据常规心电图的检测分析及诊断评价标准进行的,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正常AECG由于受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体位及情绪、活动、饮食、睡眠等都可能对心脏的电活动产生影响,很难确定AECG的正常值。
只能以国内外一些以某一特定年龄组健康人群的AECG研究提供的资料作为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参考值。
一、心律与心率1、正常人均为窦性心律正常范围55~95bpm。
2、24h总心搏数随年龄不同其波动范围较大。
中青年人为85000~130000次;老年人为80000~85000次;儿童为120000~140000次。
3、平均心率平均心率>50bpm。
成年人24h平均心率59~80bpm,女性略高于男性5~10bpm。
4、最快心率(HR Max) HR Max多发生在白天,一般中青年可达180bpm,很少超过190bpm;老年人不超过130bpm;新生儿可达250bpm;10~13岁可达200bpm。
5、最慢心率(HR Min) HR Min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尤以凌晨3h~5h之间,正常成年人为一般不低于40bpm;新生儿94~13±bpm;13~16岁为40~70bpm;老年人同青年人。
二、心律失常正常人的AECG可见多种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不齐青年人较为多见,老年人较为少见。
2、窦性心动过缓心搏总数<80000次/24h。
●在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中多见,但窦性频率不低于40bpm;●窦性心动过缓<40bpm,持续1.0min以上可诊断为窦房结功能不良。
3、窦性停搏●在各年龄组正常人的AECG均可见到偶发的窦性停搏,多发生于睡眠中,停搏时间1.5~2.0s;●一般的成年人或老年人出现>2.0s的窦性停搏多为异常,应进一步观察。
●全心停搏 >2.7s窦性、房性、交界性与室性停搏同时并存称为全心停搏。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4)
病理影响(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展导致自主神经病变,随着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的增 加,自主神经病变逐渐加重,HF和LF逐级降低,低频高频比值不 变,直立位LF反应不明显。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SPS和PPS均受到 损伤,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低24。
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4)
腰麻病人阻滞平面T4以下时随着麻醉平面的扩展心率 变异性所有功率谱段均显著减少,LF/HF比值保持不变。 只在阻滞开始起作用时LF增高,同时HF反射性降低。
阻滞平面达到T1-2时心率变异性所有功率谱段均消失。 腰麻注药3-4分钟后HF开始增高, LF/HF比值下降,6 分钟后LF开始下降,同时伴有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 而且随着平面的增高改变的程度逐渐加重。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1)
生理影响
1.年龄:胎儿发育期SDNN增加,10岁前仍保持较高的心率变异性, 中年时期SDNN、VLF、LF和HF随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这些与 生理和病理状态无关。
2. 体重:随体重的增加心率变异性逐渐降低。 3. 呼吸: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对功率谱有重要的影响,呼吸频率对心
率的影响是通过迷走神经介导的。呼吸频率大于8次/分,潮气量 增加HF增加,但是呼吸频率的影响远远大于潮气量的影响。 4.昼夜节律的影响:白天以低频成份为主,受交感和迷走神经双 重影响。夜间高频成份增加,低频成份相对不变。高频成份主要 受迷走神经控制,白天交感优势,夜间迷走优势。
无明显变化,应用心率变异性可以客观评价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和 麻醉深度。
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2)
➢ 硫贲妥钠、芬太尼、氟哌啶、司可林诱导,异氟醚维持麻醉,麻 醉诱导和插管后心率变异性所有功率谱段均减少,诱导后LH/HF 比值无明显变化,插管后LH/HF比值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I 代表左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左室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 )正常值在0133~0134ms 之间。
本组20人出现STI 延长,PEP/LVET 比值增大,最长达0140ms 。
3 讨论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大部分心脏能适应胎儿生长需要,不发生异常改变;也有一些孕妇在妊娠期机体为适应胎儿代谢需要,心脏出现某种变化。
本组100例主要表现心排血量增加与减少,以及STI 时间延长。
一般认为孕期心排血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快,外周阻力下降,心肌收缩力增强所致[1]。
这种血液动力学变化也是机体适应胎儿代谢需要,是1种正性肌力作用。
这种高排现象在妊娠中期,主要系卵巢、胎盘产生的甾体激素,能够兴奋心脏,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使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快而加重心脏负担[2]。
心电图多表现窦速。
心排血量减少者占10%,减少比值较小。
心电图主要ST -T 改变或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影响回心血量,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导致心排血量相对减少,并非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
临床上应该排除存在心肌炎或其它心脏疾病的可能。
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是指收缩期的不同时期,以时间为变数来估计左心室射血功能[2]。
一般成人PEP/LVET <0134ms ,此比值较为稳定,不受年龄、心率影响。
若此比值>0135ms 即表示心功能减退。
本组STI 延长者主要考虑与体位有关:平卧位时比值往往增大,侧卧位时比值可减小,如侧卧位时STI 延长,则提示有潜在心功能减退,在孕妇的产程中应提请重视,并于产后跟踪随访复查。
参考文献1 周涵春,郭泉清,潘家骧,等1超声心动图对围产期孕妇心功能的序贯测定1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4):209~2122 夏宏器,刘国权1实用心功能学1第1版1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27~533(收稿:2002-02-22)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徐秀芬 胡建荣 毕爱华 倪春苗3上海市嘉定区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作者单位: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选择24h S DNN (所有窦性心搏R -R 间期的标准差)作为心率变异性(HRV )分析指标,共分析385例正常人HRV 测定结果,并与文献参考值作比较。
①若不考虑年龄因素S DNN 测定值与文献参考值相符,P <0101;②若考虑年龄因素,则例数较多的年龄组测定值与参考值结果相符,P <0.01;例数较少的年龄组测定值与参考值结果不符,P >0105。
自主神经功能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而指标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10年来大量研究充分肯定了自主神经活动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特别是猝死)之间的关系,公认心率变异性(heartrate variability ,HRV )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最好定量指标[1]。
HRV 分析可分为时域、频域及非线性(浑浊)分析法,共有参数20余个,目前国内外较公认的正常值标准,各个参数结果并不一致,对具体对象的HRV 是否正常难下定论。
HRV 长程(一般指24h )频域和时域分析法在很多方面是高度相关的,采用24h 时域分析可不必再作频域分析[1]。
时域分析各参数中,以S DNN 重复检查的相关性最好,尤其是长程记录时[2]。
相关系数对判定参数是否稳定,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数值是否非常相近,参数能否用于判定药物疗效和病情变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对象 正常人385例,男205例、年龄21~84(5113±1112)岁,女180例,年龄24~86(5314±1316)岁。
各年龄组人数分布见表1。
病史及体检无疾病的证据,随机血压测量值≤130/85mmHg ,心电图正常。
表1 各年龄组例数分析性别≤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男81641535235女212039513712112 方法仪器采用美国M ORT ARA 公司生产的H -SCRI BE Ⅱ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 )全信息系统,可记录分析24h 。
采样开始时间为上午8~10时,采样前先休息15min 。
第2d ,所有数据经电脑回放后软件可自动剔除早搏及干扰,并有专用HRV 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时域分析。
由DCG 室指定主管技师完成,并由其在电脑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干预、分析确认或修改。
入选者必须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①记录时间20h 以上;②数据中窦性R -R 间期绝对值8万次以上。
113 统计学方法 记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应用美国ST AT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
2 结果各年龄组正常人HRV (24h S DNN )测定值及文献参考值见表2。
表2 各年龄组24h S DNN 测定值与参考值组别性别测定值(ms )文献参考值(ms )P 3值20~29岁男167175±43104173180±41147<0101女149181±52171164178±126171>010530~39岁男159194±57129148142±34197<0101女141130±50163139199±29144<010140~49岁男159156±46157140184±33112<0101女144190±42123132163±29195<010150~59岁男142164±36186134153±30116<0101女148151±41145121130±26183<010160~69岁男153160±55150142186±105166<0101女148177±46138124105±25139<0101≥70岁男170120±64147149191±21113>0105女187121±78172总体149190±52107141±39<0101 3测定值与文献参考值比较3 讨论 本组S DNN 在6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有所降低,各相邻年龄组下降幅度大小不一(01002~111862),与文献报道不一致;但仍以50~59岁为下降最低点,此与文献报道相同。
60岁以上组S DNN 测定值高于50~59岁组,P <0105,考虑与老年人运动量偏小,稍活动即有明显代偿性心率加快有关。
我们发现30~69岁之间各年龄组及20~29岁男性组S DNN 测定值与参考值结果相符,P <0101。
而在20~29岁女性组及70岁以上男性组中,测定值与文献参考值差异显著,P >0105。
可能与例数偏少有关,有待于大样本研究。
文献中无70岁以上女性组资料,相应数据无法比较。
若不考虑年龄因素,则本文测定值与文献参考值相符。
参考文献1 曹林生1临床心内科讲座1第1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1282 全国心率变异性分析多中心研究协作组1心率变异性正常值及其重复性的多中心研究1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4(3):165~170(收稿:2002-02-03)房性心律失常与P 波离散度关系的探讨陈月英 朱海云 P 波离散度(Pd )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中,不同导联测定的P 波最大时限(Pmax )与P 波最短时限(Pmin )间的差值,多数人该值<40ms ,当其>40ms 时,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是体表心电图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1个新指标[1]。
本文对40例伴有房性心律失常者的Pd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对象 我院就诊病人中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者(A 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5~85(65195±13138)岁,以窦性心律为主导节律,同时伴有反复短阵房颤(A f )2例、短阵房扑(AF )4例、短阵房速7例、频发房早23例、偶发房早4例。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4例、肺心病4例、风心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糖尿病3例、其他6例。
对照组(B 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2~作者单位: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78(59135±9118)岁,为非心血管疾病,其心电图正常的其他病患者。
112 方法 取安静平卧位,用日本光电9130K 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
记录纸速为25mm/s ,定准电压mm/mV 。
由专人采用直接目测法测量有关数值。
P 波时限为P 波起点至P 波终点与等电位线交点,取12导联中Pmax 与Pmin 的差值得出Pd 值。
1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
2 结果2组Pd 测定结果比较,A 组Pd 增大(49125±7197)ms ,与B 组(29175±8100)ms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 =15147,P <0101)。
3 讨论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预测指标已为公认的有Pmax 延长,与房内传导延缓有关。
当心房房间传导延缓时,激动容易发生折返而引起房性心律失常。
Pd 则是近年发现、提出的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新指标。
不同心房部位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存在差异,使不同部位心房电活动的空间向量出现差异。
在12导联上,形成不同导联间P 波持续时间上的差异,此即形成Pd 的机制[1、2],本文A 组大多是心血管病人,如冠心病的心肌缺血、高血压病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心房受累,都可导致心房肌纤维化加重。
使心房肌电活动的非均质性程度加重,导致Pd 增大,进而引发房性心律失常。
有关心血管疾病者其发生房性心律失常与未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Pd 间之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 郭继鸿1新概念心电图1第1版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48~1532 陈礼平,吕干新,秦丽君1P 波最大时间及离散度预测特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1心电学杂志,2000,19(3):139~140(收稿:2002-01-17)42例小儿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分析朱秀梅 刘桂华作者单位:256400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心律失常系由多种病因所致的1种临床表现,在儿科疾病中并不少见,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较高,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资料 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14岁。
原发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4例、急性肠炎6例、头晕2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贫血2例,原因不明的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