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什么是规模经济和不规模经济及其案例分析
![什么是规模经济和不规模经济及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32a7c480eb6294dd886c3d.png)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收益不断增长的情况。比如说广东格兰仕。
规模经济
广东格兰仕,是一家以 微波炉、空调为主导产 业,以小家电为辅助产
业的全球化家电生产企
业。
规模经济
• 1993年步入微波炉行业,当年产量1万台。企业以规模经 济、成本领先战略,迅速扩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产量 高速递增,目前产量已达1500万台,具全球第一,成为 全球微波炉巨头。 • 尽管实施多次降价促销策略,企业效益任然高速增长。 2001年销售收入68亿,利润6亿元。2000年9月,格兰仕 携20亿巨资进军空调制冷行业,计划实施同样的规模经 济战略,用3——5年时间将空调年产规模达到800万台, 创造微波炉之后的第二世界级生产创造中心。
规模不经济
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过大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 成本上升的情况。比如说宝洁。
规模不经济
2014年8月4日,宝洁公司宣布计划出售、终止或淘 汰至多100个品牌,以削减成本并关注于最重要的产 品系列。而本次被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总数一半以 上。而在此前,宝洁公司公布了2012-2013财年第一 财季报告。这一财务季度宝洁营业收入为207.4亿美 元,同比下降3.7%。各个板块中,由OLAY玉兰油及 SK-II两大品牌领衔的美容化妆品业务跌幅最大,净 销售额较去年同期53.15亿美元锐减3.75亿美元,跌 至49.4亿美元。
规模经济
总体分析
格兰仕公司在短短的七八年从一个小厂成为全球微 波巨子,格兰仕今天的成功,依托的是企业一贯追 求“规模经济,成本领先”的战略,由于微波炉属 于家电产业,其重要的原材料和元件采购成本都因 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而迅速下降,加工成本和平均 固定成本也会下降,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比同行水平 低30%—40%,竞争优势凸显。
规模经济案例
![规模经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3cfa8ca26925c52dc5bf71.png)
规模经济的事例【篇一:规模经济的事例】规模经济定义是,给定条件下,跟着产量的增添,均匀总成本减小的趋向。
在电视台的例子中,电视台的总成本是包含了电视录制转播有关设备的成本和传输线路的架设成本,这些成本都是一定的,前者是固定成本不会跟着观大家数多少变化,后者是可变为本,会跟着观众的散布变化,可是整体上,观众的数目改动,带来的成本改动时相对较小的,只有线路的成本。
考虑到观众的增量带来的生产效益的增添,观众的增添过程中,均匀到每个观众上的成本就会减小,这是因为观大家数变大带来的利处(生产量的变大),就是规模变大的经济功效(规模经济)。
能够量化说明,电视台设施成本1000 万,每增添一个观众需要线路花费10 块钱,那么,只有一个观众的时候,均匀成本就是(1000 万+10 块)/1=10000010 。
假如观大家数为1000 人,那么均匀成本就是(1000 万+10*1000 )/1000=10010, 显然均匀成本减小,这就是规模经济。
发问者议论thank you【篇二:规模经济的事例】第一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事例 1 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将汽车家产列为要点家产予以扶助。
从20 世纪50 年代中国第一汽车公司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建成投产到现在,经过60 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好的汽车工业系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 年汽车销量为万辆,是2006 年的倍,出口汽车万辆,同比增长49.5% ,比2010 年同期增添万辆,创历史新高。
2011 年汽车销量前十名的公司公司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长城和江淮,共销售汽车万辆,占行业总量的87% ,2010 年提升个百分点。
2010 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超出1800 万辆,连续两年超出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汽车市场。
中国已成为货真价实的汽车产销大国。
20 世纪60 年月早期,我国形成了四个汽车生产基地,即南京汽车生产基地、上海汽车生产基地、北京轻型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和济南重型载货汽车生产基地。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含义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的区别与联系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含义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b5810a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e.png)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含义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的区别与联系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定义及其主要原因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为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
可分的投入或技术因素、设置成本以及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是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交易成本的提高以及管理和组织的困难是产生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对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讨论一般是在假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往往在同一行业中存在,但二者在什么产量水平上达到平衡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厂商是不同的。
经济学家一般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描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当企业的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就称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就称企业的生产为规模不经济;而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我们成企业实现了不变规模报酬。
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
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决定了LAC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
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1.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
2.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人成本下降。
3.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
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相关案例下面,我想就各大高校扩招这一问题谈谈自己对规模经济的理解。
我们不妨假定将面向社会的高素质大学生视为产品,将学校培养人才的能力水平看做是生产力水平,且高校办学具有一定规模。
在企业(各大高校)生产力水平(培养人才的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当校方决定扩招时就意味着要增加产量,在增加产量的一定范围内,由于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扩招后,一名教师可以教更多的学生)、以及其他资源比如图书馆、教室等设施的充分利用等因素,使得边际成本远远小于平均成本,因此可以说校方实现了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c97c7f7daf1ffc4ffe47ac5f.png)
想去评价长虹和康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行业的领跑者是不容易的,就像长跑时大家不愿意领跑一样。但另一个角度不一定领跑者都倒霉,国外成功的企业往往一直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郭星:不仅仅是家电行业,就是中国类似三株、巨人等著名的企业,也是由于公司规模扩大以后,公司的管理无法支撑,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失败的案例。
刘光春:是啊,中国的大企业往往是大起大落,而国外的大企业发展比较稳健,如IBM、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都是常青树,在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原因就是他们注重管理,不断进行变革。因此,我们的企业要想持续地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就需要打好管理的根基,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持续不断地进行管理变革。
郭星:针对E公司的情况,我们已经找到了规模不经济的根源是由于管理不经济,那么我们应该从何着手呢?
郭星:哪什么是规模不经济呢?
刘光春:如果企业规模 源自 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
1.采购的规模经济。因一次大批量采购而引起采购成本的下降。比如价格的数量折扣,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时间节约。
2.生产的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厂房设备、经营管理等固定成本就会减少。
3.储藏的规模经济。即由于投入品采购后,产品出售前的集中存放因存放数量的增加而使单位储藏成本减少。
刘光春:首先,需要企业的决策者从观念上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上规模的同时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建设。我们在以前的“企管诊所”中曾经谈到管理阶段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等三个阶段,企业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公司处于那一个管理阶段,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变革。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417271e6edb6f1aff001f34.png)
平均生产成本曲线
O
E* 图2-4 企业规模与平均成本
企业规模
科斯1910年出生在伦敦郊区的威 尔斯顿,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 ,41岁时赴美,72岁时在芝加
哥大学法学院荣休。2013年9
月2日,科斯在芝加哥的一家
医院安详离去,享年103岁。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我国理论界却存在根本
分歧。 “规模经济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还是“规模 经济是有效竞争的起点”。 – ――参见陈尚前:《规模经济:市场选
择的结果抑或有效竞争的起点》,《经济学家》 1997年第6期。
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三、企业适度规模的两个决定因素—— 技术与市场
某个产业的企业规模经济(适度规模)主要取 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 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
在干线客机市场上,合并后的波音不仅成为
全球最大的制造商,而且是美国市场唯一
的供应商,占美国国内市场的份额几乎达
百分之百。在全世界的飞机制造业中,目
前唯一可以与美国波音公司进行较量的是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
第一节
若干概念
四、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利用单 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 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 可用下式表示:
消费者融资集团、商务融资集团、设备管理集团、GE保
险集团。1个新闻媒体:全国广播公司(NBC)。
思考:
为什么会形成规模经济?
为什么会形成范围经济?
为什么会形成规模不经济
?为什么会形成范围不经
济?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规模经济案例
![规模经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2f1a178bd63186bdebbcb9.png)
第一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案例1 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建成投产至今,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汽车销量为1850.5万辆,是2006年的2.56倍,出口汽车81.4万辆,同比增长49.5%,比2010年同期增加26.9万辆,创历史新高。
2011年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长城和江淮,共销售汽车1609.1万辆,占行业总量的87%,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超过1800万辆,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大国。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2月,毛泽东与苏联政府进行协商,由苏联援助建设我国大型汽车厂项目。
之后,重工业部、机械工业部主持开展了建立汽车制造厂的准备工作。
1953年,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随后,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全面开始。
三年之后,总投资为6亿元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顺利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8年,一汽成功生产出东风牌71型轿车和红旗牌CA72型高级轿车。
同时,为了满足人民军队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一汽先后顺利开发制造出CA30型和CA30A型军用越野车。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改装车的生产在全国的一些省市发展起来,如南京的跃进牌、济南的黄河牌等。
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汽车制造厂数量增加到16个,汽车改装厂数量增加到28个,汽车产量迅速增加,年产量一度达到两万多辆。
这一时期,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种逐渐增多,比较完整的载货汽车生产体系得以建立,这满足了国民经①案例来源:何元贵,张捷,陈健.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4).魏宏耀.软投入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布局、规模和技术.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秦远建,方壮新.改善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对策.汽车工业研究,2008(6).梁冬梅.自主品牌争先恐后.新世纪,2011(14).李禹谖.中国汽车销售告别高增长.济的需要。
产业经济学 汽车产业规模经济 案例分析答案
![产业经济学 汽车产业规模经济 案例分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2592a0066f5335a81219a.png)
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评析:中国汽车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开始,经过5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体系。
1998年,全国汽车产业的总生产规模达到162.8万辆,其中轿车50.7万辆,货车66.2万辆,客车45.9万辆,在世界各国汽车产量中排名第十。
汽车保有量为1319.3万辆,摩托车保有量达4000万辆,国产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
199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2528亿元,全产业拥有固定资产1500亿元。
然而,同国外汽车业巨头相比,我国汽车工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缺乏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境内具备资格的汽车整车厂达120多家,其数目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汽车厂商的总和。
1997年,我国各类汽车的总产量仅为155.7万辆,不及欧美一家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参见表1和表2)。
1999年,全球汽车品牌年产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福特品牌,其年产量为600万辆,就连排名第18的大宇汽车,其年产量也达到90万辆的水平(参见表3)。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规模经济”的最低限度被大大提高了。
对整车企业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几十万辆、一百万辆汽车的产量足以达到规模经济,而在90年代却变成了规模不经济。
我们以往所说的15万辆或20万辆产量的最小有效规模,至多是制造环节上单一工厂或生产车间的最小规模,远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具有完整功能(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及独立品牌)的企业所应具备的经济规模。
反映企业综合能力的全球十大品牌,其年产量均超过150万辆。
的影响》(2002)。
其次,中国汽车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缺少自主开发能力,汽车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寥寥无几。
在全国119家汽车整车企业中,年产量5万辆以上的企业仅为8家,不到企业总数的10%。
另一方面,年产量1万辆以下的企业有100家,占总数的84%。
其中,年产量100辆以下的企业居然有15家,占企业总数的12.3%(参见表4)。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4fef7026fff705cd170a0b.png)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钢铁产业常常被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的产业代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2003年突破2亿吨,中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钢产量增速年均达到20%左右。
尽管中国钢铁产业的产量和出口都发展迅速,但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
这就代表着,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之间会由于产品和市场相似而产生相当大的竞争和磨擦,交易费用偏高,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规模经济案例: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
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
早在1996——1997年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
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
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
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
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d51b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0.png)
05
规模不经济的形成机制
技术停滞与规模不经济
技术停滞
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如果技术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和升级, 生产效率可能会降低,导致规模不经济。
缺乏创新
企业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会导 致规模不经济。
资源瓶颈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 或成本过高,会导致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案例 分析
目录
• 规模经济的定义和案例 • 规模不经济的定义和案例 •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比较 • 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 • 规模不经济的形成机制 • 案例分析总结
01
规模经济的定义和案例
规模经济的定义和案例 规模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是指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收益逐渐增加的现 象。
03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比 较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异同点
规模经济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 呈下降趋势。
规模不经济
异同点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共同点在于 都涉及到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同点在 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趋势不同。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 呈上升趋势。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市场饱和与规模不经济
1 2 3
市场需求下降
当市场规模趋于饱和时,企业如果继续扩大生产 规模,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进而产生规模不经 济。
竞争加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对手也会相应增加, 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进而产生 规模不经济。
营销成本增加
企业规模扩大后,营销成本可能会增加,如果不 能有效转化为销售额的增加,会导致规模不经济。
为什么规模不经济
![为什么规模不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87f625e8941ea76e58fa041a.png)
为什么规模不经济案例:探讨某公司为什么会发生规模不经济的原因E公司是国内摩托车行业叫得上名的民营企业,老总秦幼清是个敢作敢为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就由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发展到上千人的中型企业。
面对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走俏的形式,秦总的一个朋友,当地知名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建议,抓住机会扩大规模。
经过半年的时间,企业的规模上去了,但效益却下来了,秦总感到困惑,不是说规模经济吗,为什么到我这里规模就不经济了呢?规模经济是什么意思?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可以为生产者带来单纯要素追加以外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规模经济是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为基础的。
而经济规模是指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
生产力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方式,形成不同的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就其范围来说,可分为行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
行业经济规模反映的是行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经济规模则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规模经济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N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产出。
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
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
如轿车在年产10万辆的基础上,产量每增加10%,单车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
这种生产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就是规模经济,或称递增的规模效益。
规模经济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采购的规模经济。
因一次大批量采购而引起采购成本的下降。
比如价格的数量折扣,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时间节约。
2.生产的规模经济。
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厂房设备、经营管理等固定成本就会减少。
3.储藏的规模经济。
即由于投入品采购后,产品出售前的集中存放因存放数量的增加而使单位储藏成本减少。
什么是规模不经济呢?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不早现例子
![规模经济不早现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2c72a1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规模经济不早现例子要论规模经济,典型案例避不开的就是沃尔玛,从1962年至今,将近60年的发展历史,雄踞商业世界的霸主,众多零售公司学习的标杆。
它是规模经济最贴切的实际案例,如果说沃尔玛是第二,没有人敢说是第一。
沃尔玛从阿肯色州起家,逐渐辐射到美国全国,随即覆盖至全球各个国家。
XXX的广告语,够狠!既是对广大顾客喜好的吸引,也是对内部管理效率的鞭策。
沃尔玛在1970年上市,当年拥有30家门店,然而15年之后,门店数量猛增到859家。
2000年的时候,沃尔玛的营收就达到了1910亿美元,它是Kmart,Sears,JCPenny和其它零售公司营收总和的两倍还要多!不管是零售还是餐饮,扩展门店的速度要达到沃尔玛的水平,一定是非常需要两下子的!且不说当地的法律法规的限制,单单就现金流的管理、人员的布局、公司架构的更新迭代就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沃尔玛的规模越大,它的盈利越好,稳定性也越高!细思极恐,沃尔玛所在行业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零售业!既然沃尔玛这个案例这么成功,那我们首先需要确认案例本身的正反方面,看是否有哪些做的不好的方面,是被忽视了的。
其次,我们要看看沃尔玛到底是做了哪些竞争对手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由此,我们或许是可以识别到沃尔玛的战略选择。
最后,我们要分析看看沃尔玛的成功,是否能够在其它企业复刻。
行业分析沃尔玛所在的连锁零售商店,目标客户是家庭消费者,供应链上游则是从软饮料到洗衣机等各类商品的生产厂家,品类多样。
而沃尔玛本身很少甚至不做生产。
沃尔玛面临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是蚂蚁大军,也就是说数量非常多,但是规模很难跟沃尔玛匹敌。
沃尔玛的绩效沃尔玛能够达到现在的规模,一定是做了一些对的事情。
但,究竟是做对了什么呢?为什么沃尔玛能够壮大到目前的规模,而行业其它玩家如Kmart和Sears都陨落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相信我们是可以从沃尔玛的历史绩效得出一些发现的。
我们有两个抓手,一个是运营毛利率(息税前利润/净销售),一个是投入资本回报率。
规模经济案例
![规模经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782c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6.png)
企业规模和边界扩张案例:杜邦公司一、家族企业的建立杜邦家族可以追溯至老杜邦,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兼政治活动家。
老杜邦的小儿子伊雷内·杜邦和他父亲完全不一样,对政治没有兴趣,却十分喜欢化学。
他14岁就写了一篇火药制法的文章,并得到父亲帮助,进入法国中央火药局,得以追随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拉瓦锡,学习高级爆炸品制作技术。
伊雷内28岁随父来美的伊雷内,偶然发现,美国的火药质量奇差,简直与法国货无法比拟。
敏锐的伊雷内决定开办火药厂。
1801年,赢得父亲同意,伊雷内和哥哥维克托返回法国,购置了最新的生产设备并吸引了一些投资。
万事俱备,1802年杜邦家族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的白兰地酒河畔创建了杜邦公司,公司总投资36000美元,发起股计18股,杜邦家族占其中12股,占有绝对的支配权。
二、产品与技术革新由于杜邦牌火药装在来复枪里比任何其他火药都射得远,所以深得军方的喜爱,杜邦的生意十分火爆。
1812年,政府采购二十万磅,第二年,采购提高到五十万磅。
1820年,杜邦成为美国政府的最大火药供货商。
1848年对墨西哥的战争,政府采购一百万磅。
南北战争期间,杜邦向联邦政府销售了大约四百万磅火药。
1802年到1880年,黑火药一直是杜邦的主要产品。
1857年,拉摩特·杜邦研发出新的黑火药配方。
由于用产自南美的硝酸钠代替了由英国把持的硝酸钾,杜邦终于可以不用依赖英国供应原料。
而且硝酸钠配方的火药比硝酸钾配方的爆炸力更强劲。
拉摩特对黑火药的配方改良,是黑火药在西方诞生600年来最大的一起技术革新。
南北战争期间,进一步的科研,生产出更强劲的“猛犸火药”,用于装备联邦炮兵的重炮。
三、依托行业协会的组织扩张伊雷内1834年去世后,儿子艾尔弗雷德继承事业。
很快公司领导权转给艾尔弗雷德的兄弟亨利,因为亨利毕业于西点军校,从此,人们都称亨利“将军”。
亨利本人不懂炸药技术,技术工作完全信任侄子拉摩特。
在商业领域,亨利通过行业协会和兼并同行企业的做法,令杜邦帝国庞大无比。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b9e820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4.png)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是选择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呢?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而规模不经济则是指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上升。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理论分析1.1 规模经济的原因要想实现规模经济,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从理论上来看,实现规模经济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分工与协作:通过分工与协作,企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降低因生产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成本而导致的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2)标准化与流程优化:标准化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流程优化则可以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减少浪费,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3)规模效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降低购买原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单位成本。
大规模生产还可以带来一定的市场份额优势,从而降低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1.2 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往往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管理难度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管理者需要面对更多的员工、更复杂的生产过程和更高的要求,这无疑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2)技术限制:在某些行业中,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当企业试图扩大生产规模时,这些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上升。
(3)人力资源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招聘更多的员工。
员工的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成本通常与企业的收入并不成正比。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7d429be009581b6bd9eba9.png)
广东格兰仕
广东格兰仕是一家以 微波炉、空调为主导 产业,以小家电为辅 助产业的全球化家电 生产企业。
1993年步入微波炉行业,当年产量1万台。企业 以规模经济、成本领先战略,迅速扩大规模和市 场占有率,产量高速递增,目前产量已达1500万 台,具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微波炉巨头。
格兰仕公司在短短的七八年从一个小厂成格兰仕公司在短短的七八年从一个小厂成为全球微波巨子格兰仕今天的成功依为全球微波巨子格兰仕今天的成功依托的是企业一贯追求托的是企业一贯追求规模经济成本领规模经济成本领先先的战略由于微波炉属于家电产业的战略由于微波炉属于家电产业其重要的原材料和元件采购成本都因生产其重要的原材料和元件采购成本都因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而迅速下降加工成本和规模的迅速扩大而迅速下降加工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也会下降使企业的产品成平均固定成本也会下降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比同行水平低本比同行水平低30304040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凸显
规模不经济
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过大管理无效而 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比如说弃 “子”前行 的宝洁。
宝洁的辛酸
2014年8月4日,宝洁公司宣布计划出售、终止 或淘汰至多100个品牌,以削减成本并关注于最 重要的产品系列。而本次被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 总数一半以上。而在此前,宝洁公司公布了 2012-2013财年第一财季报告。这一财务季度 宝洁营业收入为207.4亿美元,同比下降3.7% 。各个板块中,由OLAY玉兰油及SK-II两大品牌 领衔的美容化妆品业务跌幅最大,净销售额较去 年同期53.15亿美元锐减3.75亿美元,跌至 49.4亿美元。
总体分析
保洁公司在2012年以前,随着规模的扩大 收益增加,但在此以后,收益开始走下坡 路,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所以,保洁 公司开始缩小产品宽度和深度,以缩小规 模,保持原有的收益。
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案例(汽车行业)分析技术介绍
![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案例(汽车行业)分析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de10d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b.png)
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 调发展。
促进资源共享
推动企业间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产业链整合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整 体竞争力。
Part
05
结论
规模经济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规模经济在汽车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大规模生产,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来源
生产成本的降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被 摊薄,导致平均成本下降。
采购成本的节约
大规模采购能够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 本。
营销和分销网络的优化
规模经济使得企业有能力建立更广泛的营销和分销网络,提高市场覆盖率。
Part
03
规模经济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规模经济对汽车行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全球化趋势下,汽车行业兼并重 组加剧,形成少数几家大型跨国 公司主导的格局。
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表现
生产规模扩大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个产 品的成本逐渐降低。
经济效益提升
规模经济使得企业在研发、 采购、销售等环节获得更多 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市场竞争力增强
规模经济有助于企业在市 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Part
02
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
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汽车行业初创期,以手工制造为 主,产量小,品牌众多。
21世纪至今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兴 起,推动汽车行业进入新的发展 阶段。
20世纪中期
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普及,汽 车产量大幅增长,品牌逐渐集中。
规模经济案例
![规模经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ee7e4b4a7302768e99395a.png)
规模经济案例
: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
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
早在1996——1997年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
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
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
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
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成本低价格必然就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
从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的10年之内,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降掉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外,宝洁洗漱类和健康护理类产品的净 销售额也分别出现了7.4%和3.5%的下滑。 在宝洁“大日化”综合产品线的布局中, 几乎所有护肤品、洗涤用品、洗护用品等 品类的中国区市占率及发展增速也都有不 同程度停滞甚至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 宝洁决议裁减2%至4%的非制造业部门员工, 并称或将回购公司股票金额达到60亿美元。
总体分析
• 保洁公司在2012年以前,随着规模的扩大 收益增加,但在此以后,收益开始走下坡 路,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所以,保洁 公司开始缩小产品宽度和深度,以缩小规 模,保持原有的收益。
规模经济
仕况 降 而 和 规 。。 、 导 经 模 比收致营经 如益长规济 说不期模是 广断平的指 东增均不由 格长成断于 兰的本扩生 情下大产
•
广东格兰仕
• 广东格兰仕是一家以 微波炉、空调为主导 产业,以小家电为辅 助产业的全球化家电 生产企业。
• 1993年步入微波炉行业,当年产量1万台。企业 以规模经济、成本领先战略,迅速扩大规模和市 场占有率,产量高速递增,目前产量已达1500万 台,具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微波炉巨头。 • 尽管实施多次降价促销策略,企业效益任然高速 增长。2001年销售收入68亿,利润6亿元。2000 年9月,格兰仕携20亿巨资进军空调制冷行业, 计划实施同样的规模经济战略,用3——5年时间 将空调年产规模达到800万台,创造微波炉之后 的第二世界级生产创造中心。
规模不经济
• 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过大管理无效而 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比如说弃 “子”前行 的宝洁。
宝洁的辛酸
• 2014年8月4日,宝洁公司宣布计划出售、终止或 淘汰至多100个品牌,以削减成本并关注于最重 要的产品系列。而本次被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总 数一半以上。而在此前,宝洁公司公布了20122013财年第一财季报告。这一财务季度宝洁营业 收入为207.4亿美元,同比下降3.7%。各个板块 中,由OLAY玉兰油及SK-II两大品牌领衔的美容 化妆品业务跌幅最大,净销售额较去年同期 53.15亿美元锐减3.75亿美元,跌至49.4亿美元。
宝洁的发展历程
• • • • • 1837年10月31日,保洁公司成立 1859年,宝洁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百万美元,公司员工发展为八十人。 1915年,宝洁首次在加拿大设厂。 1937年,宝洁创立一百周年纪念,年销售额达到二亿三千万美元。 1980年,宝洁公司在全世界23个国家开展业务,销售额直逼11亿美 金 • 2001年,保洁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 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 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13年,保洁公司收益开始出现下滑。 • 截止2014年9月30日的3个月,宝洁实现销售收入207.9亿美元,同比 微跌0.1%;实现净利润19.9亿美元,同比下滑34%。
总体分析
• 格兰仕公司在短短的七八年从一个小厂成 为全球微波巨子,格兰仕今天的成功,依 托的是企业一贯追求“规模经济,成本领 先”的战略,由于微波炉属于家电产业, 其重要的原材料和元件采购成本都因生产 规模的迅速扩大而迅速下降,加工成本和 平均固定成本也会下降,使企业的产品成 本比同行水平低30%——40%,竞争优势 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