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陕西地区农业现状分析报告

陕西地区农业现状分析报告

陕西地区农业现状分析报告一、概述陕西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占据了地区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报告将对陕西地区农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土地利用、农作物种植、养殖业等角度进行探讨。

二、土地利用陕西地区总土地面积约为205,800平方公里。

农业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和陕北平原。

其中,用于稻谷种植的水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0%,主要集中在渭河流域;用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的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陕北平原和渭河流域。

三、农作物种植陕西地区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其中,小麦是陕西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玉米种植面积也较大,以陕北平原为主要种植区域。

此外,陕西地区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作物种植,如苹果、油茶、核桃等果树种植。

苹果是陕西地区的主要果树,陕西的渭南市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油茶和核桃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四、养殖业陕西地区的养殖业也发展迅速。

主要包括牛、猪、羊和禽类养殖。

牛羊养殖主要分布在陕北平原和渭河流域,其中羊的养殖规模较大。

猪养殖主要集中在渭河流域,且规模较大。

禽类养殖则分布较广,包括鸡、鸭、鹅等。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地区养殖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紧张等。

五、农业政策陕西地区积极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政府还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此外,陕西地区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陕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

六、挑战与展望陕西地区农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陕西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

其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需平衡。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是探讨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大部分学者主要 选择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 财政支出等自变量对应变量做出解释。方霞等通过细化政府支 出结构专门来研究其对浙江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李政等考虑了 创新强度、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王智勇等更偏 重气候、地形、温度等因素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利用高程地图 (DEM)获得起伏度对云南省县域经济深入研究。
地区东部,部分集中在陕南地区中部。在数量变化上,低低类型的
区域由 2009 年的 5 个县域增加到 8 个县域。从地理位置上看,大
荔县、华阴市、蒲城县、潼关县等县域都位于西安都市圈的外围,
没有与西安直接毗邻,受西安高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比较小。其
136 2021年 11 期 总第 944 期
经济视野
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对象逐渐从省域经济向县域经济转 变。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评价指标与模型选择的不断创新。随着地理信息技术(GIS)的运 用,评价指标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化。比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经验贝叶斯修正的 Moran’s I 指数、层次分析法(AHP)建立 的权重指标。除了指标的选择,分析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使用传 统的因子分析方法、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来对空间差异的机 制进行分析。许多学者通过回归分析探索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李会等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和空 间极化现象。近年来,修正传统引力模型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研究 手段。孟德友等借助结合 GIS 技术的引力模型分析江苏区域经 济联系强度与方向。赵雪雁等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 经济联系并对修正模型进行了检验。
时间窗口为 2009 年 -2017 年。(由于白水县、富县、黄龙县、紫阳 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经

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摘要: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有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薄弱;资金投入短缺,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化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大力发展七型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要从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服务体系、产业支撑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陕西;现代农业;制约因素;农民收入;政策措施中图分类号:f 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25-04一、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制约因素(一)农业基础仍然不牢,发展后劲依然不足1.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差长期以来,陕西省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水利设施不健全,防旱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现象基本没有改变。

据陕西调查总队调查: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机电灌溉、喷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4%,较全国的29.2%低5.8个百分点,较东部地区的57.9%低34.5个百分点,较中部地区的35.2%低11.8个百分点。

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达45.5%,较全国的57.5%低12个百分点,较东部地区的71%低25.5个百分点,较中部地区的56.7%低11.2个百分点,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生产成本过大,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业生产资源有限,资源约束比较大陕西省水资源短缺,人均拥有水资源仅1 316立方米/年,只有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一半,2010年末,全省水浇地、水田面积1 580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不到37%,较全国水浇地、水田面积的比重(45%)低8个百分点。

全省旱地占到总耕地的62%。

几乎是十年九旱,干旱成为陕西农业的第一自然灾害。

陕西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陕西省耕地减少了1 500多万亩。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陈多钊摘要: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也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弱质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始终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扶持。

财政农业支持的目的是矫治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和保护农民利益。

如果不及时改善政府支农资金的效率问题,中央增加再多的资金也难达到财政农业支持的目的,国家财力是有限性的,财政农业支持水平不可能无限度增加,因此,如何提高财政农业支持效率,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性作用,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三农,财政,效率,制度,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结构,农村消费一、三农财政的支出现状分析“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基础的母体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同时,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拓展出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

但传统农业的弱质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农业对自然的高依赖,农业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的预期收益低,投资回报率低,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由农业单向外流。

劳动力素质与其它产业相比明显偏低,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低,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链短而细,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小,农产品加工增殖率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等。

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财政支持。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13年修订)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13年修订)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11.26•【字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省级相关部门:为加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促进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0号)及有关制度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对2006年印发的《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政办发〔2006〕100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陕西省财政厅2013年11月26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0号)及有关制度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农业综合开发是指政府保护、支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

其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稳定增加收入。

第三条凡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立项的地方切块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立项的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均依照本实施办法进行管理。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财政农业支出是指政府用于农业领域的财政资金支出,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农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政府对农业领域的财政支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过去几年来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一直在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内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具体数字为29.7%、30.1%、30.5%、31.2%。

可见,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在整体财政支出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政府在农业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农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对政府财政支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增加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大规模的农业支出可以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财政资金的增加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研究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来看,农业生产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重点。

这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一直比较大,包括农资补贴、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支出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农业科技和农业保障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收入保障非常重视。

尽管财政农业支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支出的投入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浪费和错配的情况,一些地方的农业支出投入不够精准,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支出中的财政补贴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农业补贴投入并不能真正发挥出预期的效果。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充当重要角色,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

由于农业在地位、特性等方面的原因,需要我国财政予以支持。

如果我们关注社会动态,那么我们应该都知道三农这一社会焦点问题,基于如此明显的有利影响,有必要继续使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得到提高。

本篇文章对财政农业支出的本身及其效率方面的概念进行了了解,为了表达财政农业支出的重要性,对农业地位、特征和中国特殊国情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改进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意义。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在综合效率以及与他相关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对我国代表省市有关财政农业支出方面的一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以,而后再对中国以外的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于总结,最终是本篇文章的最重要部分:提高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对策。

也希望本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能为大局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财政农业支出,效率AbstractAgriculture acts a momentous part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and social stability.Because agriculture is in the position,the reason such as characteristic,need our country finance to give support.If we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dynamics,then we should all b e aware of the social focus on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Based on such obvious benefi cial effects,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make the financi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efficiency has been im proved.In order to express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e,this paper analyz es the status,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e and explains the signifi canc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e in ing data en velopment analysis in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pure technical efficienc y associated with him in the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our country some data about fiscal ag ricultural expenditure was analyzed,and then to countries outside of China's experience in this field for reference in the summary,final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article:the count 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in our country.I also hope that my research in this aspect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overall situation.Key Words: Agriculture;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e; Efficiency目录1导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文献综述 (1)1.3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1.4研究方法 (3)2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理论解析 (4)2.1财政农业支出的内涵 (4)2.2财政农业支出的理论依据 (5)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水平的实证分析 (6)3.1DEA方法简介 (6)3.2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 (6)4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存在问题的分析 (11)4.1财政农业支出投入不足 (11)4.2财政农业支出区域结构不合理 (11)4.3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监管不力 (12)5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12)5.1国际经验比较 (12)5.2我国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14)6提高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15)6.1逐步加大财政农业支出投入并拓宽支农资金来源 (15)6.2优化各区域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以提高结构效率 (15)6.3完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监管机制 (16)结语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1)1导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充当重要角色,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

陕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动态分析

陕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动态分析

摘 要:产业结构转变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陕北地区 2010~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 通过测度相关指标对陕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变进行动态分析。研究时段内陕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总体程 度明显,以能源型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为陕北地区的主导产业,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则有成为 地区潜导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时段内陕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和高级化,但受制于区位条件、 路径依赖以及技术短板等因素,其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研究认为,陕北地区经济发 展应在持续挖掘传统能源产业潜力的基础上加快确立和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陕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9)05-0059-06 DOI:10.16752/j.cnki.jylu.2019.05.011
杂度指数以及相似度指数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 行了考察和 评 价[8];徐 仙 英、张 雪 玲 运 用 变 异 系 数
谷、洛川、吴起等)凭借自然资源或农业资源的资源 禀赋优势经济发展较快,但大部分地区 (宜川、黄
法对构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进行赋权,从而 龙、吴堡、清涧等)则受到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双
(YCX201914)
·60·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2019年第 5期(总第 145期)
调整幅度、调整质量与调整路径三个维度,构建了产 重要引擎;另一方面,陕北地区内部山多地少,各地
业结构变动幅度指数、高度化生产率指数、高度化复 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虽然部分地区 (神木、府
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推动区域产业结构 实现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2],产业结构升级能够 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高单位资源产 出效益,从而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不断推动区域经 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3]。

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研究

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研究

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财政的收入和支出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地方财政是一个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如何研究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问题。

一、地方财政收入问题地方财政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财政转移支付等。

其中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主要包括土地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税收收入对于地方财政的贡献非常重要。

对于税收收入,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其收入水平。

一方面,这需要加强税收征收的力度,对于逃税、漏税等问题要进行严格的查处;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除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有资产收益等。

需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防止出现滥收滥用等问题,确保非税收入的合理利用。

另外,财政转移支付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财政转移支付对于中西部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

需要加强转移支付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二、地方财政支出问题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保障等。

对于地方财政支出,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合理分配支出。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应加强医疗、教育等社会民生保障方面的支出。

社会民生保障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对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支持。

另外,还需要合理分配支出,确保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对于地方财政支出,需要制定科学的支出预算,加强对资金的监管,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收入的增加可以为支出提供更多的资金,而支出的增加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加收入。

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地方财政政策。

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spss分析

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spss分析

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spss分析背景介绍财政支出结构是指政府财政预算中各个支出项目的比重和结构,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各项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进行SPSS分析,可以了解各地区财政支出的差异和特点,为政府提出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的各省份2019年财政支出结构数据。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各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了解各地财政支出的差异和特点,并探讨各项支出项目在各地的重要程度,为政府提出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数据处理首先,将各省份的2019年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导入和整理,按照各项支出项目分别计算各省份该支出项目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最终得到各省份各项支出占比数据。

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

结果分析各地区总体财政支出占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国各地区总体财政支出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在政府各项财政支出中,各省份最重要的支出项目是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其次是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具体来看,自然资源类和环境保护类支出在各省份中占比较低,其中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支出比例较高,但均未超过总支出的5%。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支出在各省份中占比较高,其中教育支出最高的省份为北京市,达到了30.86%;科学技术支出最高的省份为广东省,达到了10.66%;文化体育支出最高的省份为贵州省,达到了7.83%。

各省份财政支出占比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省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以教育支出为例,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等东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占比较高,分别为30.86%、21.11%、16.86%、15.37%;而青海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等西部地区教育支出占比较低,分别为5.92%、5.25%、4.08%、4.03%。

再以医疗卫生支出为例,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南省的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较高,分别为16.75%、13.96%、13.93%、13.62%、13.16%,而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中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6.85%、7.97%、8.23%、5.75%、6.77%。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应:效率评价及路径优化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应:效率评价及路径优化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应:效率评价及路径优化作者:司翼高飞王亚芬来源:《商业研究》2017年第09期内容提要: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对西部省区的影响效应最大,东部省份的影响效应最小;东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依次递减,中部地区的规模效率最高,说明整体上中部地区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投入规模相对是比较合理的;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动态分析表明,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各省的表现更好,而且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趋势,但中部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则略有下降。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方式和路径上可以进一步优化,应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进行多重设计和完善。

关键词:影响效应;绩效评价;路径优化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9-0088-05收稿日期:2017-06-30作者简介:司翼(1978-),女,辽宁盘锦人,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及政策;高飞(1984-),男,河北邯郸人,农民日报社编辑,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王亚芬(1975-),女,黑龙江方正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财政政策。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辽宁省财政支农支出效应评估及支农政策体系完善研究”,项目编号:ZJ2015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财政扶贫政策效应分析及精准扶贫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6BJY147。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最近几年更是保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

随着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财政农业支出资金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及使用效率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效应及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财政农业支出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效应,主要是指财政通过一定的措施、手段等,对农产品的产量和结构等变量产生的影响。

陕西省农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变动预测

陕西省农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变动预测

M= ama ()m m n n△, ) m x xA{ , = imi ( k k
第 四步 , 关联 系数 求 , (,) : ,,,, ∈0 1 k 12345
∈称 为分 辨 系数 。 越 小 , ∈ 分辨 力 越 大 , 般 ∈的取 值 区间 为 一
(,)具 体 取 值 可 视 情况 而定 。通 常 取 §05 0 1, = .。
() 4 式
3 2 陕 西省 2 1 ~ 0 4年 农 村 居 民 家庭 人均 消 . 00 2 1 费 支 出 和构 成 预 测 函数 及 预 测值 利 用 ( ) 进 行 还 原 得 到 () , X (+ ) 3式 4式 从 。 1 K
O 9 6 5 0 8 7 9 0 8 8 5 0 8 2 3 0 8 9 6 0 8 7 9 0 8 9l 0 6 3 9 . 19 5 . 98 4 . 7 12 . 7 55 . 3 95 .2 9 7 . 21 1 .0 6 2
经济学。 徐 威 威 (9 7 ) 男 , 苏宿 迁人 , 州 大 学 商 学 院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18 一 , 江 扬 研 农 业 经济 学。
[] 曾 国平、 4 王韧 , 国居 民 收 入 差 距 的 变动 趋 势— — 基 于 双 二 元 动 中
态框 架的 实证 L . 经研 究,06 ) — 2 『财 ] 20 ( : 1 . 84
[ ] 李实 , 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 望f]经济学季刊 ,0 32: J. 2 0 ()
3 9 0 7 -4 4
陕 西 省 20 ~o 9年 的农 民人 均 消 费支 出及 其 构 成 情 况 见 00 2 o 表 1此 即本 文 进 行灰 色 关 联 分 析 的 数据 源 。 .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国 内学 者在 财政农 业支 出与 农村 居 民收入增 长
关系 方面所 做 的研 究 大 多 为定 性 研 究 , 定 量 分析 方 面 的文章并 不 多见 , 且 模 型选择 较 为简单 。李焕 彰 、 钱忠 好n 在 运用 格兰杰 因果 检验 法验 证财 政支 农支 出增 长 和农 业 产 出增 长 之 间关 系 的基 础 上 , 认 为农
2 0 1 0年 的财 政 支农 数 据 , 分 析 了我 国财 政 支农 的 现 状 并 在 建 立 结 构 式 向量 自回 归模 型 的 基 础 上 , 运 用 广 义 脉 冲 响 应 函 数 和 预
测 方差 分 解 考察 我 国 财政 支农 支 出 的各 类 支 出与 农 民 收 入 增 长 之 间 的 动 态 相 关性 。研 究 结 论 表 明 : 各 项 财 政 农 业 支 出在 促
进 农 民 收入 增 长 中的 贡 献 度 和 影 响 力 有 着 显 著 差 异 , 并且 存 在 着一 定 的作 用 时 滞 ; 中 国 财 政 各 项 农 业 支 出 中 支 农 支 出在 财 政 农 业 总 支 出 中的 平 均 比 重 为 6 6 . 7 , 而其 对 农 村 居 民 家庭 人 均 纯 收入 方 差 贡献 率却 仅 为 1 2 . 3 , 中 国财 政 各 项 农 业 支 出 中农
要 的是通 过对农 业 领 域 的 投入 来 促 进 农业 发 展 , 提
高农 民收入 。深入 分析 中 国财政农 业支 出 与农村 居 民收入增 长之 问 的关 系 , 对 于 充 分发 挥 政 府 对 农 业
发 展 的财政 支持作 用具 有重要 的意义 。


文 献 综 述
支 农 资金 中的 各 类 支 出对 农 民人 均 收入 的影 响 关 系, 得 出农业 支农 支 出 、 农业 科技 三项投 入 和农业 救 济 支 出对农 民增 长具 有积极 的 推动作 用 。邢 文 洋l _ 4 采用 边际效 应分 析方 法分 析 了财政支农 支 出与农 民 收入 之 间的关 系 , 也 认 为 财 政 支农 支 出对农 民 收入 增长 有正 向 的促 进作 用 。在 用 VAR模 型对 财政 农 业支 出与 农 村 居 民 收 入 增 长 关 系 研 究 方 面 , 刘 宏

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

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

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引言:城乡发展差距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政府财政支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其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促进我国城乡均衡发展。

一、财政支出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财政支出影响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和农村社会保障。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

2. 农业农村发展投入政府财政支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农业补贴、科技创新、农资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3. 农村社会保障政府财政支出通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可以减轻农民因病、因学习等原因而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财政支出对城镇发展的影响财政支出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财政支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加大投资,改善城市交通、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产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2. 产业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在城市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产业扶持、科技创新支持等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居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3. 社会保障政府财政支出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服务,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状态。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轻城市居民的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三、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表现:不平衡的投入和不平衡的分配。

财政支农对陕西农业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农对陕西农业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首先, 利用 s s p 软件 对 四种解 释 变 量( 、 、 、 ) 被解 释 变 量 s K LsT 与 都在 1% 以下 , 0 详见下图。这说明 陕西省财政 对农业 的支持力 度不够 ( ) 行线性 回归 , 农业现代 化程度 和农村 从业 人员 的 T统计检 Y进 发现
验均不合格 , 明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程 度 , 说 以及越来越少 的农村从业人
1 财 政 对 农 业 支 出 占财政 总 支 出的 比 重 呈 波 动性 下 降趋 势 、
从绝对量 来看 , 95— 05年 间 , 1 9 20 财政 对农 业 支 出呈上 升 趋势 , 2 0 年是 19 年 的 3 8 倍。但从 相对量 来看 , 政对农 业支 出占地 05 95 .4 财
农业现代化程度( 用机械总 动力 ) 单位 为亿千 瓦。O B 8 分别 代 农 , L 、、 、 表 K LS T … 对陕西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对模 型( ) 1 两边取对数 , 将原模型转换为线性模型以便于分析 。因
方财政支 出的比重在 19 20 95— 05年 间 , 基本 呈波 动性下 降趋势 , 最高 此 , 型 : 有模 时是 19 年 1 . % , 时的 2 0 年 比重为 6 6 , 9 5 0 9 最低 02 . % 下降 了 4 3个百 . L ( ) I A+ tn K +Bm L S n s y n T n Y = m c ( ) I ( )+ E ( ) E ( ) L
为 了分析财政支农对陕西 省农业总 产值的贡 献 , 文选 取 19 本 95— 定 :国家逐步提高农业 投入 的总体水平 。国家财政 每年 对农业总 投入 20 “ 05年间的数据 利用柯 布一 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 , 型为 : 模 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 家经 常性收 入的增长 幅度 。这使 国家财 政对 y= s A () 1

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户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户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模型对我国东西部 财政支农对 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 了实证 考察 ,结 果显示西 部地 区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 的关系
更为显著。
以上文献大多从经济增 长的角度来考察农业与金融贷款之
间的关系 , 本文试 图以农户收人为主体 , 通过相关数据来考察江
9 9 9 2 0 00 2 001 2 00 2 2 00 3 2 004 2 0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0 0 9
个重 要 方 式 。
2 o 0 3
6 9 2 %
6 2 9 %
44 7 %
4 3 7 %
2 ( x 】 4
2 【 x l 5
57 7 %

42 6 %
4 3 7 %
5 8 3 %
2 ( x J 6 2 O o 7 2 0 o 8
6O 8 %
苏省财政支农 、 农业贷款与其之 间的关系 , 并给我国的其他 区域 提出参考性 的政策和建议。

年 时
图 1江苏省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趋势图

2O王 3
图1 显示 了 1 9 9 9 — 2 0 0 9年江苏省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余额 历年数据折线 图 , 近1 0年来江苏省农业贷款 由 2 0 0多亿元增 加 到 1 3 0 0多亿元 , 绝对值 增加 了将 近 6倍左 右 , 年均增 长率达 到 1 9 . 9 %;财政 支农投 入 由 1 9 9 9年的 4 1 . 3 8亿 增加 到 2 0 0 9年 的 4 0 3 . 2 7亿 元 ,绝 对值 增 加 将 近 9倍 左 右 ,年 均增 长 率达 到
金 融 支持 。 关键词 : 财政 支农 ; 农 业贷 款 ; 农 户 收 入

我国财政收入与部分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与部分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我国财政收入与部分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对1979到2001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支出在农业,科研,社会福利,债务清偿等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分别对财政支出的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然后,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分析的结果做出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关于政策调整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1979 年以来,国家财政面临着建国以来罕见的日益增大的支出压力,支出规模刚性增长,支出结构过于僵化,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增幅波动较大,收支增长趋势的综合结果就是赤字的扩大。

因此需要加强控制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方面的关注,以提高支出效益,逐步缩小以至消除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与农业:我国财政的农业支持力度一直不大,与财政收入的总量增长率相比,农业支持增长不大,但从历史经验来看,1960---1975年的15年间,日本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增长了13倍。

在政府财政支出支持下,日本不但保持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而且持续进行着较大规模的包括灌排水、农道、土地平整、格子化等内容在内的农业基础建设。

可见加大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势在必行。

财政支出与科学研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资金上的投入直接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划拨给科研的金额不断增长,但相比发达国家来说,绝对金额绝对处于落后水平。

财政支出与抚恤和社会福利:抚恤和社会福利分配与财政分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转轨以及经济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国家财政支出也是一个潜在的负担。

社会福利资金缺乏,老百姓要找政府,而政府只有找财政,而财政在这方面的分配也就相应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

财政支出与债务还本付息:过度的政府债务势必造成国家财政更加困难,也有可能在增大货币扩张压力的同时诱发通货膨胀。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政支出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财政支出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政策工具之一。

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财政支出的定义和作用财政支出,顾名思义就是由政府通过预算而进行的各种支出。

它是指政府在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而用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经费。

财政支出在政府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

财政支出可以通过政府投资、补贴等措施,增加国家的总需求,增加经济的总量,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2、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直接体现在政府投资的领域。

政府的投资越多,就业机会也会相应增加。

3、对社会公平的维护作用。

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增加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为获得公平机会的人们提供支持。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推动投资政府借助财政支出的力量,可以在投资领域内大力开展投资,从而加强对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扶持和帮助,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投资可促进民间投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不稳定、急需接受补贴或获得支持的新兴产业。

2、补贴减税政府通过补贴和减税的方式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力,从而促进商品的消费和企业的增长。

政府对特定行业的补贴和减税,有力地改变了这些行业和企业的运营状况,增加了它们的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并且对于新兴企业的投资和扶持也大大提升了它们的发展水平。

3、城市建设政府的金钱投入,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包括新建建筑和道路、环保措施、公共设施设备等等。

这些城市建设措施的推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了城市的生活水平,进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4、促进创业政府通过对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创造更多创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调整,农业也逐渐成为了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之一。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研究不仅关乎农业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还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

本文旨在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期为农业发展和财政政策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是指政府每年为农业提供的直接财政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补贴、农业科技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补贴资金高达1.3万亿元,科技投入达到1.6万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更是超过2万亿元。

这些庞大的资金规模充分显示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应该关注其对农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虽然财政支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部分财政支出并未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而是流入了一些不必要的领域或者被挪用、浪费。

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率并不高,有的资金支持并未真正起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

我们需要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更加注重财政农业支出的合理使用和实际效果。

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是指财政资金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和用途。

目前,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主要包括了农业生产支持、农村发展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

首先是农业生产支持方面,这是财政农业支出的重点和基础。

农业生产补贴、种补奖励、农业机械补贴等直接投入到农业生产环节的支持资金,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农村发展保障方面,这主要包括了农村贫困救助、社会保障政策、农民退耕还林等支出,是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再次是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这是财政农业支出的创新和动力源。

政府投入在农业科研、技术培训、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支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农村 救 济 费 。另外 , 本 研究 还 引入 了农 业 固定 资产投 资 、 第一 产 业 从 业人 员 两个 变 量 作 为 对 陕
若 分别 记财 政农 业 投 入 中基 本 建 设 支 出 、 支
农支出、 农业 科 技三 项 费 、 农村救济费为 G 1 、 G 2 、
G 3和 G 4, 根 据道 格拉 斯生 产 函数建 立模 型 ( 2 )
1 数 据 来 源 与处 理
该 文 数据来 源 于 1 9 8 0~ 2 0 1 1年 《 陕西 统计 年
2 模 型构 建 与检 验
2 . 1 模 型构 建
鉴》 , 农业产 出指 的是第一产业总产值 , 即陕西 省
农 林牧 渔 总产值 , 记为 Z C Z 。财 政支 农 资金 , 主 要
出、 农 业 基 本 建设 支 出 、 农 业 科 技 三项 费 用 、 农 村
2 . 2 模 型 平稳 性和 稳定 性检验 由于 向量 自回归 模 型 的运 用要 求 系统 中的变 量 具 有 平 稳性 , 因此 , 本 文 首 先 采用 A D F方 法 对
救济 费 、 农 业 固定 资产 投资 、 第一 产业 从业 人员 取
支 出的 比重乘 以 当年陕 西省 财政 支 出中 的科 技 三
其 中, a 、 b 、 r 分别 表 示 农 业 固定 资产 投 资 、 农
业 从业 人员 和 财 政 农 业 支 出 的产 出弹 性 , U为 随
机 变量 。
项 费用 计算 而得 , 用 同 样 的方 法 可 计 算 得 出陕 西
步将 序 列 L n Z C Z、 L n N Y Z C、 L n S C Z C、 L n J S Z C、 L n — S XF 、 L n N C J J 、 L n G D Z C、 L n N Y R Y 分 别 进 行 一 阶差
若分 别记 农业 产 出 、 财 政农 业投 入 、 农业 同定
资 产投 资和 农 业 从 业 人 员 为 Y、 G、 K、 L ,根 据 道
格 拉斯 生产 函数 建立 模 型 ( 1 ) 。
L NY =a L NK +b L N L +r L NG +u f 1 )
用于 生产 支 出 、 农 业 基本 建设 支 出 、 农 业科 技三 项 费用 和 农 村 救 济 费 等 方 面 ¨ J , 分别 记 为 S C Z C、 J S Z C、 S X F 、 N C J J 。其 中农业 科 技 三 项 费是 用 陕 西 省 当年 的农 业 基本 建设 支 出 占陕 西全 省基 本建 设
础上, 运 用广 义脉 冲响应 函数和预测 方差分 解考察 了各类 财政农 业支对 陕西省 农业产 出之 间的动 态影响及 贡献。研 究结论 表明 : 生产 支出、 农业科技三项 费、 农业基本建设 支 出、 农村救 济费对陕 西省 农业产 出增加 的
稳 定贡 献 率 分 别 为 : 7 . 9 5 4 %、 7 . 5 7 9 %、 6 . 3 7 3 %、 3 . 2 8 3 % 。 如 果 将 各 项 财 政 农 业 支 出 的 贡 献 率 与 各 项 财 政 农
1 ) 。
其 相 应 的 一 阶差 分 序 列 记 为 L N S R( 或 D L N —
S R) 、 L N S C Z C( 或 D L N S C Z C) 、 1 / L N J S Z C( 或 D L N J S Z C ) 、 L N S X F( 或 D L N S X F) 、 / 1 L N N C J J
检验结 果 表 明 , L n Z C Z 、 L n N Y Z C 、 L n S C Z C 、 L n - J S Z C、 L n S X F 、 L n N C J J 、 L n G D Z C、 L n N Y R Y的 A D F
检 验统 计量 均 大于显 著性 水平 0 . 0 5时 的 临界值 , 不能 拒绝 原假 设 , 是 非平 稳 时 间序列 。因此 , 进一
LNY : a LNK +bL NL + r 1 L NG1+ r 2L NG2 +
西省农 业 产 出有 重 要 影 响 的其 他 变 量 , 记 为
GDZC、 CYRY。
r 3 L N G 3+ r 4 L N G 4+u
( 2 )
为 了消除 异方 差 , 对 陕 西省农 业产 出 、 生产 支
基于此 , 提 出 了在 财政农支出的投入 比例 , 增 大
农 业科技 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 , 以提 高陕西省财政 支农资金使 用效率 。
关键词 : 陕西 省 ; 财政农业支 出; 农 业产 出; 向量 自回 归模 型
陕西农业科 学 2 0 1 4, 6 0 ( 1 ) : 8 6—8 9
陕 西 省 财 政 农 业 支 出 与农 业 产 出之 间 的动 态 关 系分 析
陈辉 娟 , 刘天 军 ( 西北农 林科技 大学 经 济管理 学 院 ,陕西 杨 凌

7 1 2 1 0 0 )
要: 利用陕西省 1 9 8 0~ 2 0 1 1 年 的财政支农数据 , 分析 了陕西省财政 支农 的现状 并在建 立 V A R模 型 的 基
自然 对 数 以 消 除 变 化 趋 势 , 记为 L N Z C Z 、 L N S C .
Z C L N J S Z C L NS XF L NNC J J L N GD Z C L NC YRY
相 关数 据 进 行 单 位 根 检 验 , 以检 验 其 平 稳 性 ( 表
业 支 出 占总 支 出的 比 重 之 商 定 义 为 财 政 农 业 支 出效 率 , 各 项 财政 农 业 支 出支 农 效 率 由 高到 低 依 次 为 : 农 业 科
技 三项费( 4 8 6 . 4 9 % )>农村救济 费( 6 2 . 7 7 % )>农业 基本 建设 支 出( 3 3 . 6 6 % )>农 业生产 支 出( 1 o . 7 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