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610的认识》教学建议青岛版六三制
6--10各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10各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ef896f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6.png)
610各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610各数。
这些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它们分别是6、7、8、9、10。
我们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这些数的大小和顺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61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61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
难点:如何运用这些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数字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我们有6个苹果,7个橙子,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些数的存在。
2. 讲解:然后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这些数写出来,并解释它们的大小和顺序。
3. 实践:接着我会让学生们用数字卡片,自己组合出610的数,并让他们说出来。
4. 练习:然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如“找出比7大的数”,“找出比9小的数”,让学生们来做。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610各数,并标注它们的大小和顺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卡片,组合出610各数,并说出来。
2. 找出比7大的数,比9小的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生反应,看看他们是否理解了61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以及他们是否能运用这些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让他们用这些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我们有10个糖果,如果小明拿走了3个,还剩下几个?”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610各数的概念。
我在讲解环节中,用黑板和粉笔将这些数写出来,并解释它们的大小和顺序,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些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关键细节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61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校园 10的认识 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校园 10的认识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6a279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0.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校园 10的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互动方式,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组成,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0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0,知道10的组成,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数字10的组成及其加减法运算。
2. 学生对10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 计数器3. 图片(如校园场景、动物、水果等)4.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字1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学生尝试书写数字10。
3. 活动一: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10的组成练习,引导学生理解10的组成。
4. 活动二: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10,并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10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
6. 作业布置:布置与10的认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数字10的书写2. 10的组成3.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作业设计1. 书写数字102. 10的组成练习3. 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数字10有了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作业的反馈中,学生对10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掌握较好,但在部分学生的书写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字数:约5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步骤。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10以内数的认识比大小教学建议青岛版六三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10以内数的认识比大小教学建议青岛版六三制](https://img.taocdn.com/s3/m/db4ae22e6c175f0e7dd13703.png)
《比一比》教学建议信息窗4——拔河比赛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准备进行拔河比赛的情境。
图中的主要信息有:参加拔河比赛的左边有9个学生,右边有10个学生,一班有6个拉拉队员,二班有4个拉拉队员。
文字信息有:“怎么还没开始?”“两边的人数不一样多。
”借助问题“哪边人数多”,引入比较数的大小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并能用其表示出数的大小。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启发学生发现图中的问题和信息一:“怎么还没开始”、“两边的人数不一样多”。
然后,让学生数一数两边人数各是多少,引出对比较数的大小问题的学习。
“你说我讲”中共有2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探索10与9的大小,认识大于号、小于号,能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并会正确地认读。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学习同数大小的比较,理解“同样多”和“相等”的含义,认识等号,并会读写。
绿点的问题是学习运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哪边人数多?”教材设计了用圆片代替学生摆一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时,根据情境图中的文字信息——“怎么还没开始”、“两边人数不一样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出“哪边人数多”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摆学具的方法比一比哪边人数多,以此解决问题。
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有9人,比右边的10人少,同样,学生也能够知道右边的10人比左边的9人要多,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的比较:9<10和10>9,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后,再介绍读法和写法。
对于“>”和“<”的写法,教学时要利用田字格进行规范的书写。
为了防止学生混淆“>”和“<”,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现在可以比赛了吗?”教材呈现了左边跑来的男孩加入后,两边都是10人的场景,然后是用学具摆一摆进行比较。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word范文模板 (2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word范文模板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99320d14afe04a1b171de18.png)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
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25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一)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
(二)看到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能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
1、天上有5架飞机。
2、天上有1个太阳。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63a238aef8941ea66e0523.png)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6-10以内数的认识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欣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的人或物的个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书写6-10各数,渗透符号化思想。
2、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6-10各数的意义,掌握6-10各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田字格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10以内数(小黑板)2、1-5各数(各两个)3、订正二、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各数,会写1-5各个数,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以内各个数,熟练书写6-10各个数,初步认识序数(板书课题)三、新课(一)出示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操场场面。
1、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生:观察3、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1、师: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生:独立思考提出的数学问题3、小组讨论提出的数学问题4、指名解答问题:有6个小朋友,7棵树,8个吊环,9棵向日葵,10个足球。
(三)数形结合:1、用O表示人或物的数量2、太麻烦,用数表示人和物的数量,体现数学的简洁性(四)自主探索(结合图思考)1、数一数扎长辫的女孩排第几?从什么方向数的?2、结合“小博士”的话,图中的小朋友(做游戏)他们各排第几?3、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跑步的顺序、绿化带的位置等,加深对第几个的认识。
(五)谁来说一说运动员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6号,不是6个和第6个)小结:1 2 3……不仅可以表示1个,2个,3个……10个等个数,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10等序数。
(六)教学6-10的写法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再示范写,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每个字在格中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6475cb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4.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教案: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 数字0~9的认识2. 数数和识数的能力培养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4. 运用数数和识数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9的数字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4. 培养学生运用数数和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教学课件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数一数校园里的树木、花坛、教室等。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数字0~9的认识(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9的数字,并通过游戏、组词等方式巩固记忆。
3. 数数和识数的能力培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然后进行相反数的练习。
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4.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讲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运用数数和识数解决实际问题(5分钟)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教室里有5个学生,又来了3个学生,现在有多少个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数数和识数的能力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 数字0~9的认识2. 数数和识数的能力培养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4. 运用数数和识数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字0~9的写法和组词。
(2)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3)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
第一单元信息窗三《6-10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一单元信息窗三《6-10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7d21e03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2.png)
第一单元信息窗三《610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向您介绍我在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中教授的第一单元信息窗三《610的认识》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信息窗三《610的认识》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数字6、7、8、9、10的认识,以及它们的数位、写法和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数字6、7、8、9、10的认识和写法,能够正确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数字6、7、8、9、10的认识和写法,以及它们的大小比较。
难点在于学生对数字的数位的理解和对大小比较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计数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今天我们要去商店买水果,但是我们需要先学会数字6、7、8、9、10,不然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要买几个水果呢?”2. 讲解:然后我通过数字卡片和计数器,逐个讲解数字6、7、8、9、10的认识和写法,以及它们的大小比较。
我会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念叨,并用手势表示大小比较。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数字6、7、8、9、10,并用箭头表示它们的大小比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大小比较练习,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2. 答案: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学生需要根据数字的大小比较进行排序,答案不唯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大小比较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引入更复杂的数字比较或者实际问题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和巩固的部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青岛版六三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青岛版六三制](https://img.taocdn.com/s3/m/b120128e2cc58bd63186bd91.png)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认、读、写10以内各数,掌握各数的组成;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发展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3.会用1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4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火箭有几枚”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通过数坦克、小汽车、机器人、飞机这些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计数器、积木等学具认识后继数和5以内数的组成。
第二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摘苹果的情境,苹果数量逐步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O的问题。
同时,借助直尺、足球记分牌上的O,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O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比分。
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提出“跑步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数一数这些运动员、树、吊环、向日葵和足球各有多少的过程中,理解6~10各数的意义;在数“扎长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即两边人数不一样多不能开始比赛,从而引入两个数大小比较的学习,认识“=”、“>”、“<”,并能用这些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本单元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它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学习本册中的lO以内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的知识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快乐的校园:6——10的认识 (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 快乐的校园:6——10的认识 (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720a6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d.png)
快乐的校园:6——10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6——10的数字,并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熟练地数出6——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快乐的校园:6——10的认识。
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字6——10的读写方法。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数字6——10。
3.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让学生举例说明。
4.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5.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6.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6——10的认识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4.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数字6——10的认识方法。
3. 教师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6——10的数字,并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 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析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物体的数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数字6——10的认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 610各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610各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233db41ed9ad51f01df2ed.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 610各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 学会读、写6—10。
3. 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难点:书写6—10。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下课了,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操场上玩吗?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到操场上,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样玩耍的。
(出示课本第8页的图片)(二)探究新知1. 小朋友们,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谁能说一说?(做游戏的、看游戏的、操场上跑步的)小朋友们,你能数出操场上玩游戏的有几个小朋友吗?有一个扎小辫子的小姑娘,她排第几?(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方位数,小姑娘的位子是不一样的)2. 从前面数她排在第五位,从后面数,她排在第六位。
在操场上跑步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其中,身前的数字是6的,排在第几位?(注意巩固:从不同的方位数,小朋友的位置是不一样的)3. 请小朋友指一指从前数第4个和从后数的第4个。
小博士在考同学们呢!同学们知道这几个数字应该怎么样写吗?4. 在跑道上跑步的小朋友,身上的6表示什么?(六号)让学生明确不是6个人或跑第6就可以了。
(三)从现实生活入手来进一步理解数的顺序请一排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按要求指一指或一位同学说要求,另一位同学把他找出来。
(四)学习书写6-10教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6-10。
引导学生看每个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老师示范每个数字的笔画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子(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写字的错误)。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_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_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https://img.taocdn.com/s3/m/0a78fac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5.png)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自主练习中数“天上大约有几只小鸟”渗透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二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10以内数的认识6_10的认识教学建议青岛版六三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10以内数的认识6_10的认识教学建议青岛版六三制](https://img.taocdn.com/s3/m/c4e79f09a32d7375a5178000.png)
《6~10的认识》教学建议信息窗3——老鹰捉小鸡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以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等为活动题材的综合情境。
图中信息主要有:10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其中有9个小朋友当“小鸡”,1个当“老鹰”;还有6个小朋友在跑步;背景中有7棵树、8个吊环、9棵向日葵、10个足球。
借助问题“跑步的有多少人?树、吊环、向日葵、足球各有多少呢”,引出对6~10各数的认识。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的人或物的个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知道6~9各数的后继数,并能正确地读、写;掌握6~10各数的组成,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全面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做游戏的、操场上跑步的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数量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
“你说我讲”中共有3个红点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引导学生数一数,解决 6~10各数的认识,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建立6~10各数的概念。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学习6~10各数的写法。
第三个红点问题是学习10以内各数的序数意义,知道第几和几个的区别。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跑步的有多少人?树、吊环、向日葵、足球各有多少呢?”教材对应的呈现了不同个数的事物、点子图、数字卡片,逐步抽象出6~10各数,建立6~10各数的概念,并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通过横档计数器拨珠,进一步体会后继数。
教学时,可以参照5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建议进行教学。
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数”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
6~10各数学生不容易按群记数,所以让学生记住数的组成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对学习加减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学完第一个红点后,可以安排数的组成的教学。
教学时,仍应按照“操作——想象——填写”的模式进行,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数的组成。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这些数怎么写呢?”教材的编排与学习1~5各数的写法是一样的,也是呈现了田字格,先描红,再临摹书写。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https://img.taocdn.com/s3/m/4313d2f426fff705cc170a53.png)
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基础目标:会认、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结合插图,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喜欢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认、读、写1——5各数。
教具使用:教学挂图、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数学课上了这么久了,老师想大家都想早点学习数字,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先来学习1~5这5个数字。
2.出示图片。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应用1.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天上有几架飞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根据数出的个数,陆续引出1~5这5个数字,注意顺序、方法。
3.教学数字1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1个的?用小棒摆出1,师相应的板书。
一个太阳,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1。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4.教学数字2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2个的?两艘火箭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2。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5.教学数字3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3个的?三个小朋友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3。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以下教学与以上教学方式一致。
6.整理归纳、练习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所写的正规数字在练习本上书。
写数字,并要求认真书写,姿势规范。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写数字1——5,我们比一比谁写的最漂亮。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209a9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e.png)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一部分的教学是通过学生们在校园活动的画面,以浓厚的爱好数这些物体的个数。
而且教材还把从综合画面里提取了物体,按个数从少到多排列在综合画面的下方,并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会写610这几个数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610各数和数的组成。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结合插图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喜爱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
教学难点:会认、读、写610各数。
教具使用:教学挂图、学具盒、投影。
教法学法:观看图片,指导学生说出小朋友的位置,同时依照图片让学生大胆提出其他问题。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运用学生的学习情绪,来和他们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教师检查学生对110的认识。
复习15的写法。
二、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看。
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观看让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扎辫子的女小孩排第几?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
例如大树有多少棵?有几名跑步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同位互学的形式开展你说我答,教师巡视。
然后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形。
学生通过排第五排第一中的第明白1、2、310还能够表示第1、第2、第3第10。
形成基数和序数的初步概念。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看图片,跑步的小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区分6号和第6的区别。
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身上的8、10表示什么意思?三、学习写数字1、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图中610的形状及正确的书写方法。
(能够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2、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笔顺。
困难学生个别指导。
3、把你写的数字给老师展现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最好。
4、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和大伙儿一起讨论。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分析青岛版六三制(最新整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分析青岛版六三制(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2ff2e1eff9aef8941e06fa.png)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本册中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的必要知识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材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难点:写好1-10各数。
教学策略:1、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2、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学习。
基本功训练重点:1、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0以内各数.2、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
3、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3 青岛五年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3 青岛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e14973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7.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物体个数。
2.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0以内的数。
3. 让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认识2. 10以内数的读写3. 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三、教学重点1. 10以内数的读写2. 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四、教学难点1. 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2. 10以内数的灵活运用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字卡片3. 计数器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让学生数一数它们的个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以内数的认识。
2. 学习10以内数的读写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学会正确地读写。
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通过比较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如:3在2和4之间,4比3大,3比2大等。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让学生按顺序排列10以内的数字,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找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等。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10以内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关系等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如:让学生找出家里的10以内物品,数一数它们的个数,并写下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10以内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要加强课后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附录本节课所需教学课件、数字卡片、计数器等教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作或购买。
一 快乐的校园:《6—1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 快乐的校园:《6—1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d13da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4.png)
快乐的校园:《6—1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并正确地读写数字6—1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6—10的认识2. 数字6—10的读写3. 数字6—10的排序和比较4. 数字6—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6—10的认识和读写。
2. 教学难点:数字6—10的排序和比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采用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唱数歌,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5,然后引出数字6—10。
2. 新课内容展示:(1)展示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教师示范数字6—10的读写,让学生跟着读写。
(3)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读写数字6—10。
3. 深化理解:(1)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数字6—10,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2)设计排序和比较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字6—10的大小关系。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字6—10,然后设计一个与这个数字相关的游戏或活动。
(2)学生展示自己的游戏或活动,并邀请其他同学参与。
5.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他们对数字6—10的认识和读写是否正确。
(2)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字6—10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的数字6—10。
2. 家长帮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数字6—10的认识和读写。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259a82c1c708a1284a449c.png)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准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并会读、会写10;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形成10以内数的整体认知结构。
教具准备:主题图(幻灯片)、计数器、刻度尺、游戏卡片、动物头饰、点子图、录音机及磁带。
学具准备:10朵以上小红花,10根小棒,1一9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故事导入,学生抢答。
有一天,一群可爱的小鸭在草地上做游戏,这时候,鸭妈妈来了,说:孩子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公园好吗?小鸭马上欢呼起来。
这时鸭妈妈又说:不过有个条件,先考考你们,说对了,带你们去。
小鸭子傻眼了。
小朋友们我们帮帮小鸭子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1 7+2 3+6 5+3 6-2 9+0 9-0 8-3 7+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抢答,在复习旧知过程中,培养学生快速思维的能力。
2.口答。
(教师充分肯定小朋友助人为乐的精神,进一步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能够快速算出以上的试题,是因为我们认识了0到9这些数并学会了9以内的加减法,哪位小朋友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0 1 2 3 4 5 6 7 8 9 倒着(从大到小)数呢?会吗? 9 8 7 6 5 4 3 2 1 0 请小朋友们观察第一行数,比8多1的数是几呢?比9多1的数是几呢?(10)二、新课教学1.出示第54页彩色图(投影)并放录音。
(分两部分,先出示第一部分,并提出学生观察要求。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9个小朋友,9个汽球)接着出示全图,学生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610的认识》教学建议青
岛版六三制
信息窗3——老鹰捉小鸡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以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等为活动题材的综合情境。
图中信息主要有:10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其中有9个小朋友当“小鸡”,1个当“老鹰”;还有6个小朋友在跑步;背景中有7棵树、8个吊环、9棵向日葵、10个足球。
借助问题“跑步的有多少人?树、吊环、向日葵、足球各有多少呢”,引出对6~10各数的认识。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的人或物的个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知道6~9各数的后继数,并能正确地读、写;掌握6~10各数的组成,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全面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做游戏的、操场上跑步的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数量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
“你说我讲”中共有3个红点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引导学生数一数,解决 6~10各数的认识,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建立6~10各数的概念。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学习6~10各数的写法。
第三个红点问题是学习10以内各数的序数意义,知道第几和几个的区别。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跑步的有多少人?树、吊环、向日葵、足球各有多少呢?”教材对应的呈现了不
同个数的事物、点子图、数字卡片,逐步抽象出6~10各数,建立6~10各数的概念,并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通过横档计数器拨珠,进一步体会后继数。
教学时,可以参照5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建议进行教学。
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
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数”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
6~10各数学生不容易按群记数,所以让学生记住数的组成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对学习加减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学完第一个红点后,可以安排数的组成的教学。
教学时,仍应按照“操作——想象——填写”的模式进行,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数的组成。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这些数怎么写呢?”教材的编排与学习1~5各数的写法是一样的,也是呈现了田字格,先描红,再临摹书写。
教学时,可以参照1~5的写法进行教学,要重点指导“8”的写法和写“10”时田字布局的方法。
这里学习书写6~10各数任务很重,可以不集中教学书1、2、3取分散教学的办法。
第三个红点问题是:“扎小辫的女孩排第几?戴帽子的女孩和扎两条小辫的女孩呢?”教材呈现的数的方法是从前往后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解决扎小辫的女孩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分别排:第几的问题,然后解决戴帽子的女孩和扎两条小辫的女孩排在第几的问题。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运动员跑步的顺序信息,问:“谁排在第一?第二呢?”加深对“第几”的认识。
学生理解序数的意义以后,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扎小辫的同学排在第5,而不是5个”,让学生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使学生体会到l、2、3……10不仅可以表示1个、2个……10个等数量,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10等序量。
除了结
合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还可以进行学生现场排队,让学生再交流共有几个同学,某个同学排在第几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自主练习”第1题是连线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再数数每种动物有多少个,然后想想各用哪个数表示,并画上线,连起来。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连的。
第2题是数数和写数的综合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把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
起来,如边伸手指边说“1个手指,再添上1个是2个,2个添上1个是3个……”,同时画点子、写数,以此使学生经历数的抽象过程,巩固10以内数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体会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第3题是以学具操作的形式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的题目。
练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教材中提示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地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0教师应以此题的练习形式为线索,扩展到7、8、9、10的分与合。
第4题是一幅彩虹图。
练习时,先让学生按要求从外往里数一数、填一填、涂一涂,明确几个和第几个。
第5题是小鸟回家图。
练习时,先让学生分别填出4只和第4只,然后让学生比较两个“4”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同样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第6题是根据给定的数涂上对应的圆圈个数。
练习时,不管学生如何涂,只要涂的个数与数对应起来就可以。
涂完后,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数的排列的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
第7题,按顺序连线题,连线后,得到的图案是一条鲸鱼。
借助练习,学生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巩固0~10的顺序。
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懂题意,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第8题接着画。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借助练习,再次引导学生体会物体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还要再画几个,巩固数的组成。
第9题是巩固数的顺序和写数的练习。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要按照什么顺序写,以巩固1~10各数的顺序。
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弄明白后再正确地写数。
第10题是数的组成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填数,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来完成。
最后一道小题是开放题,交流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填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填法一一列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
第11题是饭前准备筷子的情境图。
主要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渗透按群计数。
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还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以提出“桌子上摆放了几个碗”、“有几盘菜”等,还可以提出“有几个人来吃饭”等问题。
第12题是利用小动物坐滑梯的情境图,进一步巩固几个和第几个的题目。
同时,还通过填写前面、后面、中间的小动物数,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
练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小动物,再让学生按要求填数,对于位置的知识不要要求过高。
该题难度较大,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不作统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