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价值论文
16排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16排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吴海华【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16-row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of pre-operative assessment.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diagnosed 51cases of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its 16-slice CTA,respectivel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examination,the sensitivity of comparing two ways ofchecking,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6-silice CT diagnostic efficacy and DSA (P>0.05). Conclusion CTA imaging not only the patient can clearly show the PS artery abnormalities,can also provide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trachea,lung parenchyma,emphysema,etc.,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探讨16排CT应用于肺隔离症诊断以及手术前评估的效果和价值。
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价值
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肺隔离症诊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肺隔离症行影像学检查。
结果主要表现为肿块或囊肿,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6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8例。
讨论 x线胸部平片发现肺下叶肿块影,特别是肿块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应怀疑本病。
ct或mri能显示供血动脉,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关键词】肺隔离症;血管;诊断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1008-02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最初于1946年由pryce提出。
其主要特点是发育不良和无功能的肺组织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离,并由体循环供血。
笔者总结了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着重探讨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
年龄10-45岁,平均20岁,6例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1例痰中带血。
1例无症状,为体检时偶然发现。
均做手术及病理检查。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做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常规10mm层厚、层间距,病变区2mm薄层扫描),2例行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ct未确诊的3例行mri检查,mri未确诊的1例行动脉造影检查。
2 结果8例均位于下肺叶的后基底段,左侧6例,右侧2例,左侧1例为肺叶外型,余均为肺叶内型。
病灶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2cm×3.5cm-5cm×6.7cm不等。
为单房和多房的囊性肿块、囊实质性肿块、实质性肿块,分别为2例、3例、3例。
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6例(ct示6例,胸部平片示2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8例(ct示5例,mri示2例,动脉造影1例)。
3 讨论肺隔离症是属于肺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某一肺段和正常肺组织及气管支气管相互分离,无呼吸功能;血供来自主动脉系统,而非通常的肺动脉,故若发现异常供血动脉,即可确诊。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软组织密度 。C T平 扫可见来 自主动脉 血管分 支 , 呈带状 影 像, 增强扫描可见周 围局限性血管增多。
的 处理 还 需 进 一 步 探 讨 。 参 考文 献
[ ] 杨钢 , 1 梁家智. 剖宫产相关问题 的循证 评价. 实用妇产科 杂志 ,
[ ] 应毫 , 2 段涛 . 宫产后再 次妊娠 的流行病学 调查. 剖 实用 妇产科
杂 志 ,0 42 ( )2 02 1 20 ;O 5 :6 -6 .
X线检查 时偶尔发现 , 多数是继发感染时发现。
32 2 肺 外 型 常合 并 其 他 畸 形 , 状 出 现 早 , 儿 童 时 确 诊 .. 症 在 就可发现。 3 3 X线 表 现 .
2 1 胸部 x线 片示 1例为右下肺 、 . 3例左下肺 , 呈卵 圆形 、 不
规则长方形、 密度均匀的密实 阴影 , 1例偶见 一条状 阴影 , 伸
本组男 4例 , 2例 , 女 年龄 9~ 4岁 , 4 平均 2 。因肺 炎 5岁 来检查 , 可有发 热 、 咳嗽、 多痰 、 咳血等症 状。体检无 症状 发 现 2例 , 咳嗽、 咳痰 3例 , 发热 、 咳血 1 。 例
2 影像 学 改变
嗽、 咳痰、 咯血 、 痛等症 状。如无感 染临床 可无任 何症状 。 胸
[ ] 曾雪玲 . 次剖官产手 术子宫 切 1改 良的探 讨.航空航 天医 3 再 2 1
药 ,0 8 1 3 :2 . 2 0 ;9( )2 2
[ ] 罗新 , 4 赵蕾 , 黄玲. 剖宫产术后腹 腔粘连 的防治 .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 实用杂志 ,0 3 1 ( ) 38 2 0 ,9 7 :9 .
入 密 实影 内 。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肺隔离症是支气管组织发育异 常所致 ,部分胚胎肺 组织 的下 面与膈 之间 ,亦可在膈下 或被包 围在肺组织 隔离 ,由源于主动 脉的一支异 常动脉供 症可合并某些先 天畸形 ,而且 以肺 叶外 型为多 见 ,如膈肌 缺
血 ,且无肺 功能 的先天性 支气管 肺发育 异常[1],临床 比较少 损 、肺萎缩 、膈疝 、右位心 、房间 隔缺损 、动 脉导管未 闭口]。本
史 8例,1例健康 体检发 现 ,咯血 2例 。全部病 例均有 正、侧 其 年轻者应想到本病 的可能 。
位 X线胸片及行单层 螺旋 CT 检查 ,2例行 多层 螺旋 CT 三
肺隔离症多数发生在下 叶后 基底段 区域 ,本组 为 100 ,
维血管成 像。 2 结 果
且左侧多于右侧 ,偶有 发生在 右上 叶 、左舌 叶和 两侧 同时 发 生者[ 。有学者[ ]将肺 隔离症 可分为两大 类 :(1)实 质型 :见
血动脉 ,但被病 理所证 实。9例均 未发 现有 异常 静脉与 体静 变 ;(3)局 限性肺多血管征 。
脉系统相连通 。大体标本 9例隔离肺 均无肺功 能 ,切 面粉红
肺段 隔离症在病理 解剖及影像学上有 6种基本表 现 :被
色 ,无 炭末 沉积 。
隔离无功 能及 发育异 常肺组 织 、迷走 供血 动脉 、异常 引流 静
见 。本文对 9例经手术 、病 理证实 的肺 隔离症患者 的影像学 组未见 合并 其他 畸形者 。
资料作 以回顾性分 析。
在 临床 上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 。少 数患者 可无症状 ,多
1 临 床 资 料
数 患者因隔离肺囊性变并发生感染 ,而 出现肺 部感染 的一 系
本组 9例 患者 均经 手术 与病理 证实 ,均为 肺叶 内型 ,男 列症 状 ,如发热 、咳嗽 、咯痰 等 。少数 患者很 像 支气 管扩 张 , 7例 ,女 2例 ,年龄 5~38岁 。临床有反复发热 、咳嗽、胸痛病 且 可大咯血 。因此 ,当临床上 出现 下肺 反复感 染 的病例 ,尤
多排螺旋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征象 ,且多见支气管壁改变 ,纵隔可见 l m 以上淋 巴结 阴 5c 影 。肺炎性假瘤可发生在肺组织任何部位 , 强强化不 明显 , 增
肿 块 无 明 显 分 叶 及 毛 刺 , 围 多 见肺 组织 的炎 性 改 变 。 脓 肿 周 肺
型与正 常 肺组 织无 共 同脏层 胸 膜 , 合 型则 是指 隔 离肺 组 混 织与正常肺组织 有部分共 同脏层胸膜 。临床 以叶内型多 见 , 本组 7例患者均为 叶内型。肺 隔离症发病年龄 不等 , 以 2 但 0 岁左右年轻人多 发。临床表 现缺乏特异性 , 有咳嗽 、 可 咯痰 、 发热甚 至咯血 等 , 易引起 反复 和持续 性肺部 感染 , 术前诊 断
扫 描 。 先 行 常 规 平 扫 , 描 范 围胸 廓 入 口至 肺 底 , 后 C 扫 然 T增 强 扫 描 , 比剂 为碘 海 醇 注 射 液 ( 0 gm 9 ~ 0 L 高 对 3 0m / L) 0 10m , 压 注射 速 率 25 3 l , 时 2 和 3 双期 扫 描 。 规 层 . . mIs延 ~0 0s 0s 常
药及骨髓异 常增生症 患者 ; 呼吸 、 咳嗽 等创伤 易致血 流沉积
于肝 段静 脉内。本 组中 1 例见隔膜处钙化 ,另 1 例患 者有 3
年 反 复 咳 嗽 病 史 , 符 合 血 栓 形 成 学 说 。有 分 析 指 出下 腔 静 均
入导丝及导管 治疗后肝脏灌注明显改善 , 肝淤m明显减轻 ,1 f J ! 1 j
手术 是治疗肺隔离症 的主要方法 ,术前螺旋 C T检 查及
V T、 P MP R MI 、 R技术 的运用 ,为外科术前 了解病变供血 动脉
位置及数量 、 围比邻关 系提供 了详实 的资料 , 周 有效避免外科 手术 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 。 多排 螺旋 C T诊断肺隔离症最 主要的依据 是显示肺 内病 灶 有来 自循 环 的异常供 血动脉 , 该动脉 多为 一支 , 数 为多 少 支, 大部分 发 自胸 主动脉 , 数来 自腹 主动脉或 其他 动脉 。 少
螺旋CT对动脉性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附4例报告)
的认 识 。
底段 缺如 ,约 平胸 8椎体 水 平 降主 动 脉左 前 侧见 一
粗大 扭 曲异常 血管 ,其 分布 灌 注 区域对 应 缺 如左 下 肺基 底动 脉灌 注 区 ,对 比剂 经左下 肺静 脉 回流 。
2 2 肺 实质 改 变 :4例 病 肺 支 气 管 树 均 通 畅 ,连 .
2 结 果
3 讨 论
3 1 病理 生理 及 临 床 表 现 :本 病 确 切 病 因 尚不 明 .
确 ,可能是 主 动脉发 育前 供应 肺 胚 芽 的原 始 主 动脉
2 1 异常 血管 :4例 均 可见 左 下 肺 基 底 动 脉 缺 如 , .
( R 、最 大密度 投影 ( I )和 容 积重 组 ( MP ) M P VR)
图 1 肺 窗 示左 肺 下 叶 外 基 底 段 见 毛 玻 璃 样 改 变
等 进行 图像 后 处 理 。1例行 右 心 房 、降 主动 脉 造 影 和选 择性异 常 体动 脉造 影进 行 比较 、观察 。
4例 体格 检查 均无 相 关体 征 。 1 2 检 查 方 法 :本 组 4例 均 采 用 东 芝 1 . 6层 螺 旋 C T平 扫 加 增 强 扫 描 ,采 用 1 mm 层 厚 螺 旋 扫 描 , 重 建 层厚 5mm,层 间 隔 5mm,螺 距 1 5: ,1 0 . 1 2 k V,2 0mA,扫 描 范 围 自肺 尖 到 肺 底 。增 强 扫 描 0 前 经 手背 注射 非离 子型 碘 对 比剂 8 ~9 0 0mL,流率 为 3 5mL s . / ,延 迟 2 5s开 始 扫 描 。将 得 到 的薄 层 图 像 传 人 Vita 工 作 站 , 利 用 多 平 面 重 组 er
放射CT临床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价值评估
放射CT临床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价值评估发表时间:2018-10-15T15:00:57.6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作者:彭汉阳[导读] 结论:将放射CT应用于肺段隔离症的诊治工作中,并且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显示,同时还能对患者病变周围组织进行明确,具有较高的应用临床价值,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长沙医学院教学医院)湖南常德 415500【摘要】目的:探讨肺段隔离症患者的CT影像诊断与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
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后确诊为肺段隔离症,确诊所有患者的病灶位于双肺下叶后基底段,确定患者病灶类型后对患者进行诊断。
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CT进行增强扫描,评价患者的病症状况。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放射CT进行增强扫描的检查准确率为58(92.06%)例,并且临床结果显示,这种病症对于患者的异常动脉供血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对于不同类型的病灶也也有较高的诊出率。
结论:将放射CT应用于肺段隔离症的诊治工作中,并且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显示,同时还能对患者病变周围组织进行明确,具有较高的应用临床价值,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段隔离症;CT影像;X线片;临床价值肺段隔离症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少见的肺先天发育异常疾病,这主要是由于肺组织在正常发育时出现病理障碍,导致肺组织与支气管树之间难以进行正常连接,导致供血源变为主动脉或主动脉分支[1]。
这种病症的患者的正常肺组织与部分组织会发生分离,而正常肺组织只能通过体循环得到相应的血液供养,这就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氧气摄入,对于患者的生活状况来说会造成极大的损伤[2]。
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这种病症通常采用x线平面扫查和主动脉造影技术进行诊断,但这类方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肺 隔离 症过 去认 为 属 于先 天性 肺 发育 异常 ,目前 的观 点
更 支持 本 病是 一 种 获得性 疾 病回。发 病率 为 O.15%~6.4%,男
女 之 比 无 明 显 差 异 。 病 理 上 为 发 育 不 全 的 肺 组 织 ,无 呼 吸 功
能 .与正 常的 支气 管 不 相通 ,其 血 供 往往 为 异 常 的体 动 脉 供 血 。病变 多 见于 两肺 下 叶后 基底段 ,尤 以左侧 多 见 。根 据有 无
周 围 肺 组 织 受 压 膨 胀 不 全 ,纵 隔 内 未 见 肿 大 淋 巴 造 影
3 讨 论
肺 隔离 症 (pulmonary seguestration)为 先 天 性 发 育 异 常 , 一 部分 肺组 织 与正 常肺 分离 ,单独 发 育并 接受 体循 环 血液 供
应 。根 据解 剖可 分 为肺 内和肺 外 隔离 症两 种类 型 。
隔离 症 的诊 断有 着重 要 的定性 意 义 。
【参 考文 献】
[1] 杭 俊 德 ,陈炽 贤 ,陈 丽 英 ,等 .肺 隔 离 症 的 影 像 学 诊 断 [ 中 华 放 射 学 杂
志 .1995.29(1):15. f21 陆 淑凤 .肺 隔离 症 1例 病 例 分 析 『J].中 国实 用 医 药 ,2010,5(1):168. f31 黄璐 ,夏 黎 明.右 肺 上 叶 肺 隔 离 症 一 例 fJ】.放 射 学 实 践 ,2010,25(4):465. 『41 张 建 ,郝 兴 亮 ,崔 丽 华 ,等 .肺 隔 离 症 一 例 fJ].中 国呼 吸 与危 重 监 护 杂 志 ,
药 物 应 用 2010.30(5):74.
(收 稿 日期 :2010—07—13)
X线影像检查对肺隔离症的诊断评价
离症 患者 中, 7例病灶为左下肺 , 3例病灶为右下叶, 为内叶型 , 例 为叶外型。异 常供血动脉 9例 来 自胸主动脉, 例 来 自腹主动脉 9例 1 1
合 并右位心先天畸形。结论
【 关键词 】 肺 隔离症 ; 数 字 x线成像 系统( R) 体层摄 影术 ; X线计算机 ; 血管重建 c ;
肺下叶后基底段 , 靠近脊柱旁近膈 面, 病灶呈囊性或囊实性 , 5例病 灶周围肺组织呈不同程度肺气肿 , 4例病 灶周 围有 血管柬改变 ; 患
者经抗感染治疗无好转 , 并且反复肺部感染者 , 均考虑肺隔离症 。 2 2 计算机断层扫描( T 平扫与增强及血管重建表 现 . C) 1 0例病 例c T平扫均位于下 叶, 左下肺 7例 , 右下肺 3例 , 9例为叶 内型 , 1
.
影 像 X线 影像 检 查对 肺 隔 离 症 的诊 断评 价 与 薛宝山 黄科峰 姜 小平 检 襄樊市解放 军四七七 医院放射科 ( 湖北 襄樊 4 12 ) 4 0 1 验 要】 目的 探讨 x线平片及 CT血管重建对肺隔 离症的诊 断价值。方法 1 【 摘 0例经手术病理证 实为肺 隔离症 患者 , 经数 字 x
较慢 , 能及 时抓住病灶 的动脉期 , 不 供血动脉多显示 不清 或不能
显示 , 常误诊为肺脓肿或先天性肺脓 肿并发感染 。螺旋 C T的问
C T发现 l 。 0例
12 方法 . 1 0例均摄 X线 ( 正侧位 ) , 片 并采用美 国 G 4螺旋 E6 C T机 。吸气末屏气扫描 , 平扫 范围覆盖肺 尖至膈 下。增 强扫 描 选用高 压 注 射 器 , 3 m / 速 率 经 肘 静 脉 注入 优 维 显 7 以 Ls 0~
世, 尤其 多层螺旋 C T的应用 , 以一次屏气对欲检区域进行快速 可
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对肺段隔离症诊断价值论文
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对肺段隔离症的诊断价值【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肺段隔离症肺段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发育正常的肺组织与支气管树无正常连接,并由体循环供血。
以往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是dsa 检查显示体循环供血动脉,该检查方法为有创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无法同时显示肺内病变。
多层螺旋ct快速容积数据采集及各种扫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显示提供了直观、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提高了术前诊断准确率。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临床病理证实的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 及各种后处理图像,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06年4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 检查确诊为肺隔离症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46岁,所有病例均行胸部薄层容积增强ct 扫描,采用mpr,mip,vr重建技术重建图像。
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philips brilliance 64及ge宝石能谱ct扫描,经肘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80-100ml,注射速率3.5ml/s,常规胸部双期扫描,采用bolus tracking触发扫描,动脉期触发阈值为100hu,仰卧位,头先进,螺旋方式扫描,120kv,250mas,螺距0.8,重建层厚0.625-1.25mm传工作站分别采用mpr,mip,vr 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
2结果2.1平扫与增强ct表现5例肺隔离症均为单侧,病变位于左肺下叶3例,右肺下叶2例,5例均位于后基底段,平扫表现为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型3例,不规则型2例,软组织密度影2例,囊性密度3例,病变境界较清楚,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并见有与肺内血管走形不一致的粗大血管显示(图1),连续上下层面观察,粗大血管与主动脉相连。
肺隔离症的诊治分析
灶 诊 断肺 隔 离症 ,并进 一 步行 M 确 诊 。 离症 叶 内型 多见 , 占全部 病例 的 75%左 实性或囊性改变及来 自主动脉的异常供 术 前诊 断 :5例 拟诊 为肺 隔离 症 ,6例 误 诊 右 ,以左 下肺常 见 。偶 发于 右 下肺 。多为 血 动 脉 ,伸 及病 灶 区域 (图 1、2)。
11例 ,现 报 道 如 下 。
切 除 术 。术后 病 理 :表 现 为 囊 性 病变 ,囊 例 直 到体 检 才 发 现肺 内 阴影 。Gustafson
1 资 料 与方 法
壁可见纤毛柱状上皮覆盖,部分病例呈 等 强调反复发生的下叶肺炎应考虑 叶
支 气管 扩 张 、炎症 、脓肿 等 改 变 。
· 880 ·
肺 隔离症 的诊 治 分析
M odern Practical M edicine,January 2010,Vo1.22,No.8
赵 玉 军
【摘要 】目的 探 讨肺 隔 离 症 的 诊断 及 外 科 治疗 方法 。方 法 凹顾 分 析 1 1例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为肺 隔 离 症 患者 的临 床资料 。结果 11例中叶内型 9例 (81.8l%),叶外型 2例 ,(18.18%);叶内型以咳嗽 、咳脓痰 、咯血、胸痛等呼吸
染 及胸 痛等 呼吸道 症 状就 诊 ,1例 因严 重 肺 隔 离症 的发病 机制 尚不 清楚 ,可能 要、最有效的手段 。胸片常见肺下叶后 感 染病 灶 溃破 术 前发 生 脓胸 。部 位 :I1- 与 胚 胎发 育 时 支气 管 肺 芽和 主 动脉 之 间 基 地 段 有 不 规 则 一 角 形 ,圆形 等 曩性 病
肺 隔 离症 是 一种 少 见 的肺 脏 先天 性 1.3 手术 方法 全 组均 行 肺 叶 切 除术 , 等 呼 吸道 症 状 ;町有 反复 发 作 ,同一 部 位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例 ,囊实性肿 块 1 ,表 现 为实 性软 组织 成 分 内有 例 多个或单 个囊 变 区 ,部 分病 灶 边缘 模糊 ,囊 变 区可 见气 一液平 面影 ,囊 陛成分无强化 ,囊液 C T值一般 为 45~ 3 . 2HU,实性成 分呈 环 形 强化 ,病 灶 最 大径 约 7m 2 m。1 层 螺旋 C 6 T血 管成像 轴位 、冠状位 、矢 状位 3 方位 的 MP 个 R、MI、V P R证 实 2 例 P l S均源
模 式重建血 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异常供血 全部 来 自胸 主动脉分 支 ,单 支动 脉供血 。结论 : 多层螺旋 C T血 管成像
技 术能准确诊 断 P ,可作 为临床 首选检查方法 。 s [ 关键词 ] :肺 隔离症 ;体层摄影 术;血 管造影 术
肺 隔离 症 ( um nr e u s a o ,P ) 是 一 p l o aysq et t n S ri
年龄 1 6 6— 8岁 ,平均 3. 76岁 。临床表 现为 咳 嗽 1 1 例 ,咯血 7例 ,无 症状 3例 。所 有病 例 均行胸 部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5一l 8
2 例 均为 单发 ,左肺 下 叶后 基底 段 1 1 6例 ,右 肺 下 叶 后基 底 段 5例 ,均 为 叶 内型 。囊性 肿 块 3
[ ]曹来 宾 .实用 骨关 节影像 诊 断学 [ 1 M].第 2版 .济
南 :山东科 技出版社 ,19 : 2 2 5 9 9 24— 2 .
医疗 装 备 2 1 0 1第 9期
[ ]高红 ,田利新 .多层螺旋 C 4 T在髋 臼骨折 中的诊断价值
辽 宁医学杂 志 2 0 .1 3 : 一 6 . 0 5 9( ) 13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2 2 肺隔离症 的影像学诊 断 目前肺 隔离症的术前诊断 主 .
要靠影像学 检查 。而异 常供血 动 脉 的定性 是 诊断 的关 键 。 常规胸部 x线检查 中 , 肺隔离 症表现 为反复肺 部感染 , 下肺 圆形软组织块 , 近肺野密 度降低 , 表现 为肺脓 肿 、 邻 或 脓胸 、
8%, 0 此外 , I MR 具有血管流 空效应 及多 平面 多角度 观察 的
肺隔离症属 于支气 管肺前肠
2 1 肺隔离症 的病 理与临床 .
优点, 故可 以更好地 显示 病变内部结构、 供血动脉 、 引流静脉
及 去向 , 同时可 以进 行三维重建成像 , 进一步 了解 毗邻 关系 , 为手术治疗提供详尽 的解剖信息 。
发 现异 常血 管 4例 , 高度怀疑本 病 1 . 中进行 MR 检查 例 其 I
3例 均 发 现 异 常 血 管 影 ; 像 学 表 现 为 两 种 形 态 : 1 肿 块 型 影 ()
6例 , 为圆形 , 圆形或不规则形 , 椭 密度大 多均匀 , 边界 清楚 。
() 2 囊性改变 3例 , 中 2例为大 片高密度渗 出灶 中多发 空 其 泡影 , 1例为单房囊。其中 8 病变位于左下胸腔 , 例位 于 例 1 右下胸腔 ;T示 密度均匀的实性肿块 2例 , C 密度 不均匀 的肿 块 4例 , 囊性 改变 3例 , 合并 支气 管扩 张表 现 I例 ; 4例 C T
【 关键词 】 肺隔 离 ; 症 影像 学检查 ; 手术治疗
肺 隔离症是 少见 的先天性肺发育异 常 , 回顾性分析 我院
自20 0 3~2 0 0 8年经 手术与病 理证 实的肺 隔离症 9例 , 旨在 提 高对本疾 病的认识 。
l 临 床 资 料
观察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
观察放射线和 CT 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发布时间:2021-07-01T11:24:53.9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作者:韩磊[导读] 目的:探究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临床诊断的作用效果。
韩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西区医院放射科吉林延吉 133000【摘要】目的:探究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临床诊断的作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医院就诊的64例肺段隔离症疾病的患者,时间为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收治,所有的患者都将进行放射线和CT检查来确诊疾病,比较分析检查、诊断的结果。
结果:由放射线检查并且确诊的患者有54例,诊断的精准率为84.38%;由CT检查并且确诊的患者有63例,诊断的精准率为98.44%;两者间诊断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CT检查诊断肺段隔离症疾病的患者效果更加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放射线;CT;肺段隔离症疾病;诊断前言:肺段隔离症疾病属于肺部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多表现为肺部病变的组织和正常的组织产生分离,特点是经常发作,而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情非常严重,极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
由此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以便能够有针对性的去治疗疾病,此次试验中研究放射线和CT对其疾病的诊断意义,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的64例在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肺段隔离症疾病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病程1-5月,平均病程(2.36±0.12)月;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9.20±4.57)岁;男性32例,女性32例;经过手术的病理性检验,囊实性病例25例,囊性病灶20例,实性病灶19例。
经过影像学的检查,以上患者都属于肺段隔离症疾病,患者与家属都了解此次实验的诊断内容,排除患者有严重肺部疾病者,以上全部患者的病因、年龄、病程方面可以进行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
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对儿童肺隔离征诊断的价值
3 D Co n s t r u c t i o n s o f Ve s s e l s i n t h e Di a g n o s i s o f Br o n e ho p u l mo n a r y S e q u e s t r a t i o n i n Chi l d r e n Z HANG Ho n g , XI We n h u ,Z a HOU Yi n g
囊腔 ,可见液平 ,增 强后软 组织成分有强化 。③MI P三维血管重建 显示 1 0例 为降主动脉发 出异 常分 支供血 ,并通过肺静脉 回流
入 左 房 ,1 例 通 过 膈 下腹 主 动 脉 发 出异 常 分 枝 供 血 , 由肺 静 脉 引流 至 左 房 ;血 管 显 示 情 况 与 手 术相 符 。结 论 儿 童 肺 隔 离征 多表 现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韩学芳;耿左军;孙胜军【摘要】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肺隔离症的病例23例,通过回顾2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肺叶内型22例,肺叶外型1例.病灶位于左肺下叶20例,右肺下叶3例.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或卵圆形团块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和(或)伴有囊性低密度影.CT表现为肺野内软组织肿块、囊实性或囊性病灶,增强扫描19例可见异常供血血管,均发自降主动脉;引流静脉1例为奇静脉,19例为下肺静脉.结论肺隔离症以肺叶内型多见,最常发生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CT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为目前诊断肺隔离症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22【总页数】3页(P3394-3396)【关键词】肺隔离症;影像;诊断【作者】韩学芳;耿左军;孙胜军【作者单位】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河北省行唐县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在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中占0.15% ~6.4%[1]。
1877年Huber首次报道1例源于主动脉供血的肺囊肿;1861年Rokitansky和Rektorzik将这种病理表现描述称为“附属肺叶”;1946年Pryce将本病命名为肺隔离症[2]。
主要特点为肺内存在一部分无功能的肺组织,单独发育并由体循环的异常动脉供血。
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以肺叶内型多见,主要发生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发现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是准确诊断肺隔离症的关键[3],所以影像学检查在肺隔离症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MSCT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是目前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血管的最佳选择,还能显示肺部其他病变;MRI和MRA在对碘剂过敏者是较好的选择;DSA仍为确诊肺隔离症的金标准,也是术前或介入治疗前较好的检查。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经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结果:本8例肺隔离症的病人中,无症状的叶外型者3例。
由于反复的肺部感染症状就诊,经x线及ct检查确诊的叶内型5例,其中,术前经ct增强检查及主动脉造影发现异常供血血管的3例。
结论: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具有特征性。
血管造影、ct增强检查和mra显示供血动脉来源异常在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肺隔离症;影像学检查;异常供血血管【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58-01由于肺动脉发育异常,一部分肺组织不能由正常的肺动脉分支供血,称为肺隔离症。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期发育畸形,是指气管树发育期间,部分肺芽组织与支气管树分离,与正常气管、支气管不相通,接受体循环供血的发育异常。
病变肺部失去正常肺组织的形态结构,无呼吸功能,其实质是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
临床上少见,术前误诊率高。
充分认识本病,正确的影像诊断及影像学资料,是外科手术治愈本病的关键。
现就收集的8例肺隔离症病例,对其ct表现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男、女各4例,年龄2~79岁,平均36.1岁。
其中无临床症状,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的3例。
5例为有反复肺部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咳脓痰甚至咳脓血痰等,在来医院就诊时发现。
8例病例均经x线及ct平扫检查,其中3例行增强ct及主动脉造影检查。
2 结果胸部x线及ct主要表现为下叶软组织密度影,病灶内密度均匀的3例,2例位于膈上,1例位于膈下。
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内见囊样透光区及气液平面的5例。
其中3例位于右下胸腔,5例位于左下胸腔。
术前经ct造影及主动脉造影的3例病例均发现异常供血血管。
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8例均行手术治疗。
叶外型行单纯切除,叶内型行肺叶切除。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3 . 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 表现 病人 可无症 状 , 在体检 时偶然发 现, 合并 感染 时有 发热 、 胸痛、 浓痰 、 咯血等症 状 。影像 表 现 , 隔 离肺多为类 园性 致密 影 , 边 缘清 晰 , 密度 均匀 , 当病变 与 支气管 相通 时 , 囊 内有液体排 出 , 气体进 入 , 形成囊 内液气平 面 , 反复感 染后 阴影边缘模糊 , 多 次感染 后周 围支气管 扩张 。诊 断 , 胸部 x
不在 同一个脏层 胸膜 内 , 而具 有独 立完 整 的脏层 胸膜 。大部 分 位于左 下叶后 段 位 置 , 也 可 位 于 隔下 或纵 膈 内, 由腹 主 动脉 供 血, 静脉 回流通过 下腔 静脉 、 门静 脉 、 奇 静 脉或 半奇 静脉 回流 到 体循 环系统 , 多在新生 儿尸检时发现 , 常合并 其他 畸形 。
带下部进入病变 , 血管 宽约 0 . 4 一1 . 0 e m左右 。此型 隔离症 多见 于成年人 , 常因急性肺 炎检查 时发现 , 可合并 支气管 与食管 或 胃 穿通畸形 , , , J - . J L 患者 较少 见。肺 叶外 型是 指肺 隔离 症 与正 常肺
小 9岁 , 最大 6 2例 , 平 均年 龄 4 6 岁。 1 . 2 临 床表现 无任何 症状 , 在 体检 中偶然 发现 的 8 例; 发热、 咳嗽 、 咳痰 1 5例 ; 心疼、 气急 、 胸闷 的 3例。 1 . 3 检查方法 采用美 国 G E s y s t e l m P I ’ o s p e e d多排螺旋 C I ’ 机, 病人
仰卧位深吸气后扫描 , 层厚 1 —1 . 5 r m a 、 层 间距 1 0 m m 1 4 0 k v 2 7 0 m A平 扫后增强 , 优唯显 1 0 1  ̄ . 1 , 用高压注射器经上肢静脉注入 , 速度 2 . 5 一 3 m l / s , 3 0 秒后开始扫描 , 并进行图像重建以明确供 血来源。 2 结果 隔离肺位 于左 下叶 1 9 例, 右下 叶 7例 , 直径 为 2 . 0—4 . 0 c m,
浅谈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临床上, 本病隐匿起病, 它的发病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 : ①肺泡的 IF的病 情随 之发展 , c P 其 T表 现亦 呈现 出一个 渐 进 的过 程 , 肺部
免疫 和炎 症反应 : 因一 活 A 释放 多种 因子 , P N趋化 因 病 激 M一 如 M 子、 间质 细胞 生长 因子 、 性 氧化 物 等 ; 毒 ②肺 实 质损 伤 : 泡上 皮 肺 细胞 损伤 、 底膜损 伤 ; 受损 肺泡修 复 和纤 维化 。 在病理 方面 基 ③ 它 的 主要 特 点是 : 组 织 内 出 现 片状 、 均 一 、 布多 变 的 间质 改 肺 不 分 变, 包括 间质 纤维 化 、 炎症 及 蜂 窝样 变与 正 常肺 组 织 间呈 灶状 分 布, 以下肺 和胸膜下 区域 病变 明显 。 胸膜 亦 出现 纤维 化及钙 化 。 ④ 3 P . IF的影像诊 断 2 3 .X线 胸片 :5 .I 2 9%可发 现异常 , 表现为 双侧 弥漫分 布、 相对对 称 、 间质 性改 变逐 步 加重 , 由肺 的外 围 向 中心发 展 , 双下肺 向上肺 有 发展 , 临床症 状 逐步 明显 。总之 , 在本 组 病 例 中 , 例患 者均 同时 3 患有 特发 性肺 纤 维化 , 期无 明显 临床 症状 , 于 常规 体检 时发 早 仅 现 , IF的诊断带 来 一定 的困难 。通 常认 为 , F 非家族 性疾 为 P I 为 P 病 , 本组 病 例呈 明 显 的家 族 聚集 性 , 示 IF与遗 传 易感 性有 但 提 P
多位 于基底部 、 部 、 胸膜 下 区 的网状 或 网状结 节影 , 有 周边 或 多伴 肺容积缩 小。随病情进展 , 可出现 多发性囊装 透光影 ( 窝肺 ) 蜂 。 3. .2常规 C 2 T扫描表现 : 磨玻璃 样影 、 双肺 不规 则线状或 网格状影 、 斑片状实变影、 小结节 影 、 窝样影 ; 膜钙 化 , 蛋壳状 包 围在 肺 蜂 胸 呈 的周 围。 常规 C T扫描层厚较 宽 , 对肺部 早期 间质病变显示 不理想 。 发现有 间质性病 变时 , 要进 行薄层 扫描 , 进一步观察病变的改变。 3 .IF高分 辨率 C ( R T 平 扫表 现 : 期 : .3 P 2 TH C ) 早 主要 是 肺泡 间隔 的 急性炎 症改 变 。C T表 现为 两肺 下部 弥 漫性 小片状 和 颗粒状 高 密度 影 , 侧大致 对称 , 近胸 膜 病变 愈 密集 , C 两 愈 HR T显示 小片 状 阴影 主要为小 叶性实 变或 d o融 合性病 灶 , 内可见 含气 的支 气 ,f 其 管影 。 磨玻 璃样 阴影是早 期 常见 的 C T征象 之一 , 与小片状 阴 分布 影相 同 , 密度 比小 叶性实变 阴影低 。 只是 早期 的小叶间隔增厚 主要 见于胸膜下 区 , 在薄层 C T上呈现 与胸膜 垂直并 达到胸 膜平行 线状 影, 长约 12m 边 缘光滑 ,  ̄c , 可能 与淋 巴性水 肿有关 。胸 膜钙化 , 呈 蛋壳状包 围在肺 的周 围。随着 病史 的延 长 , 由双下肺逐 步向双 病变 上肺发展 。 晚期 : 是慢性肺 纤维化 。 种 C 主要 各 T表现从不 同的角度 反映 了肺 间质纤 维化 的过程 , 或反 映了不 同的组织结 构。 同的纤 不 维化 表现 : 膜下 区的 弓线影 , 叶间 隔增 厚扭 曲 , 胸 小 网状及 细颗 粒 状影 , 肺界 面征 , 窝状 阴影 , 蜂 肺气 肿 , 支气 管扩 张 , 灶性 肺组 织 局 密度增 高等 。通 过 比较 IF高分 辨率 C ( R T平 扫表 现 比常规 P TH C ) C 表 现 明显清 楚 , 致 , 以对 细 小病 变 进行 分析 , 分辨 率 C T 细 可 高 T ( R T 平扫是诊断 IF的最重 要 的检查 方法 。结合 病理改变 , F HC) P I P 的H C R T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特点H①毛玻璃状改变: : 主要是 由 于炎症 细胞浸润所致 肺 泡间隔增 厚和部 分肺 泡充盈 的缘故 , 反 亦 映部分 间质纤维化 ; 不 规则线状 或 网格状影 : ② 主要表 明小 叶间隔 的增厚、 水肿或纤维化; ③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为外周支气管分支 或细支气管受纤维瘢痕组织牵拉而扩张改变; ④斑片状实变影 : 是 原有气腔被细胞性或非细胞性物质占据所致 ; ⑤小结节影: 反映局 部 肺泡 间隔增 厚 或肺 泡被 填塞 ; 蜂窝 状 : 肺 泡结 构 被严 重 破 ⑥ 是 坏的晚期纤维化病灶的表现。⑦胸膜呈蛋壳状钙化。 本组 病例 , 性患 者与其 姐 姐 的肺 部基 本 C 男 T表现 一 致 ( 图 如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关键词】肺隔离症[摘要]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18例,其中X线胸片18例,支气管碘油造影5例,CT 13例,MRI 4例。
结果: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7例,大片状影11例,其中病灶内有透光区9例; CT表现为肺内片影及团块影,其内具有含气囊腔或液气平面囊肿,共发现异常动脉供血5例。
MRI可见到病灶内含气液改变及异常血管影。
结论:对肺隔离症的诊断, CT与MRI结合可取代普通X线、断层摄影、支气管造影及主动脉造影。
[关键词]肺隔离症;X线检查;支气管造影;断层摄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磁共振成像1 材料与方法本组18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肺内型17例,肺外型1例。
男8例,女10例。
年龄为6岁~42岁,平均22.5岁。
其中30岁以下16例,占89%。
全部病例均有正侧位X线胸片,5例有支气管碘油造影资料;13例做了CT检查,4例做了MRI检查。
CT机为SIEMENS型螺旋CT机,MR机为BALANCE 0.35T永磁磁共振仪。
2 结果2.1 X线表现本组18例,发生在右下肺4例,左下肺14例,病变均偏后,其主要部分位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区域。
11例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境界比较模糊,其中4例密度均匀,9例密度不均,病灶内可见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透光区,较大者尚可见到液气平面;X线表现为团块状阴影7例,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2.2 支气管碘油造影表现5例中4例见病灶内无支气管影,1例病区内有支气管影,但分支亦少而不规则。
均有病灶周围支气管移位,2例见病灶周围支气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2.3 CT检查所见18例X线表现为片状阴影者,13例行CT扫描,其中4例密度比较均匀,另9例密度不均,可见到含气囊腔,囊腔内有液气平面1例;7例X线表现团块影者4例做CT检查,亦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例病灶内有密度低区,2例病灶周围有肺气肿改变。
仅5例增强扫描见有异常动脉自胸主动脉进入病灶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肺隔离症诊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肺隔离症行影像学检查。
结果主要表现为肿块或囊肿,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6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8例。
讨论 x线胸部平片发现肺下叶肿块影,特别是肿块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应怀疑本病。
ct或mri能显示供血动脉,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关键词】肺隔离症;血管;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1008-02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最初于1946年由pryce提出。
其主要特点是发育不良和无功能的肺组织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离,并由体循环供血。
笔者总结了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着重探讨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
年龄10-45岁,平均20岁,6例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1例痰中带血。
1例无症状,为体检时偶然发现。
均做手术及病理检查。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做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常规10mm层厚、层间距,病变区2mm薄层扫描),2例行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ct未确诊的3例行mri检查,mri 未确诊的1例行动脉造影检查。
2 结果
8例均位于下肺叶的后基底段,左侧6例,右侧2例,左侧1例为肺叶外型,余均为肺叶内型。
病灶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2cm ×3.5cm-5cm×6.7cm不等。
为单房和多房的囊性肿块、囊实质性肿块、实质性肿块,分别为2例、3例、3例。
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6例(ct示6例,胸部平片示2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8例(ct示5例,mri示2例,动脉造影1例)。
3 讨论
肺隔离症是属于肺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某一肺段和正常肺组织及气管支气管相互分离,无呼吸功能;血供来自主动脉系统,而非通常的肺动脉,故若发现异常供血动脉,即可确诊。
肺隔离症多位于下肺后基底段,紧邻脊柱旁和膈肌,约68.7%位于左下肺后基底段[1]。
根据有无独立的脏层胸膜,分为肺叶内、肺叶外两型,savic 等总结分析了大量文献指出:肺叶内型占75%,多数由胸主动脉供血;肺叶外型占25%,多数由腹主动脉上部供血。
本文虽统计病例较少,亦与其相符。
影像学表现及其比较:
3.1 x线胸部平片为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主要表现为肺下叶肿块影,反复感染时,病灶与支气管相通,可出现气液平面,并可使邻近组织同时并发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随诊肿块可增大和缩小,但始终不能完全吸收。
肺外型因不与支气管相通,一般不感染。
本文胸部平片2例发现病灶周围局限性肺气肿。
我们认为凡胸部平片位
于下肺的肿块或含气的包块影,特别是肿块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但不能定性。
3.2 支气管造影可见邻近支气管受压、移位并包绕肿块,因肺隔离症和正常支气管一般不相通(极少数合并感染可相通),故诊断价值不大,目前已很少应用[2]。
3.3 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可直接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是诊断肺隔离症的传统方法,但随着ct、mri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已能达到诊断的要求,故动脉造影已逐步被取代。
本文1例ct、mri未能定性的病例,动脉造影检查示膈下动脉供血而确诊。
3.4 ct 主要作用在于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和评价肺实质改变,其血管造影功能(cta),能很好显示供血动脉的解剖形态[3]。
本文发现异常供血血管8例中ct显示出5例,2例cta均清楚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行程。
对病灶周围肺实质改变显示较佳,本文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6例均在ct上显示出来,故ct对肺隔离症有定性诊断价值,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3.5 mri 无创伤性,且具有多平面成像能力和血液流空效应的优势,无需使用造影剂就能对隔离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显示有肯定价值[4]。
可多轴位显示病灶与纵隔、横膈的关系,显示病灶供血动脉的起源、病灶内的血管结构及静脉引流情况,有助于肺内、肺外两型的区别,甚至可代替创伤性的血管造影。
本文3例mri检查,2例发现异常供血血管。
但对肺实质病变的评价,尤其是在显示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方面远不如ct。
而且呼吸运动所致的伪
影影响了mri的清晰度,有些患者因体内的金属物体也不能行mri 检查[5]。
综上所述,对肺隔离症的诊断,x线胸部平片为最初的筛选检查,ct、mri优势互补,为定性主要的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特别是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彬,张志庸,等.肺隔离症21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2):101-103.
[2] 周康荣.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胸部颈面部ct,127.
[3] 孙忠华,严洪珍.肺隔离症的影像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5(1):15-16.
[4] 徐海波,孔祥泉,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中华放射性学杂志,2002,36:62.
[5] 夏宇,杨迎,等.ct增强扫描及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