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2e3f6e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7.png)
- 《电磁铁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提供一些关于电磁铁实验的设计方案和数据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磁铁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磁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
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较为扎实,能够跟上我的讲解节奏。通过图表和示意图的辅助,学生们较好地理解了电磁铁的组成部分和功能。但在讲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这说明我在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细致和深入的讲解,以便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物理现象。
作业反馈:
1. 对于电磁铁短文的作业,我将对学生的文章进行仔细批改,检查他们对电磁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如对基本概念的误解、对原理的描述不清等,我会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对于实验作业,我将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数据的记录是否准确,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恰当。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如实验操作不当、数据处理错误等,我会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
详细介绍电磁铁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铁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 电磁铁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电磁铁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电磁铁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电磁铁应用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这个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能够积极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对电磁铁的特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案例的整体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把握案例的核心,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念。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e52c2250e2524de4187ef1.png)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学会制作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多少、通过线圈电流的大小有关.
3.了解电铃的工作原理;了解、磁带录音等利用电磁铁的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去怀疑并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会分析电铃等利用电磁铁的设备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
教师:条形磁铁、电磁铁、学生电源、螺线管、开关、电流表、导线等。
学生:学生电源、小磁针、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流表一只、开关、导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导学案1-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导学案1-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3a954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4.png)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导学案1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关于电磁铁的探究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和观察,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磁性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磁性原理。
难点:理解电磁铁磁性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池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电磁铁的有趣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2. 演示实验:展示电磁铁的磁性现象,让孩子们亲眼目睹电磁铁的神奇力量。
3. 探索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其磁性变化。
4. 观察记录:引导孩子们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5. 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电磁铁的磁性原理。
7.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设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磁性原理。
难点:理解电磁铁磁性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拓展延伸环节,孩子们思考了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设计想法。
例如,有的孩子想到了用电磁铁制作自动开合的门,有的孩子想到了用电磁铁制作可调节音量的收音机等。
这些创新设计展示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探究活动,我相信孩子们对电磁铁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也得到了激发。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15b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f.png)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一、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的关系。
2.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3.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铁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铁芯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2.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铁芯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磁铁、电流表、开关、导线、铁钉、滑动变阻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师用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磁性是如何产生的。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铁芯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电磁铁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电磁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应用实例,并写成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1. 电流强弱2. 线圈匝数3. 铁芯七、作业设计1. 实验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应用实例。
实验要求:(1)说明应用实例的原理。
(2)列出所需器材。
(3)描述实验步骤。
(4)分析实验结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铁芯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知识点讲解方面,可能存在讲解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学案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学案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d71c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d.png)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一、教学内容1.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 电磁铁极性的判断3. 电磁铁磁场的分布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2. 学会使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电磁铁磁场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铁磁场的分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开关、电磁铁、铁钉、电流表、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实验探究:(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3. 安培定则:(1)讲解安培定则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其他四指弯曲的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的方法。
(2)让学生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验证。
4. 电磁铁磁场的分布:(1)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磁铁磁场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磁场的形状。
(2)分析电磁铁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的异同。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巩固学生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并实际操作验证。
六、板书设计1.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2. 安培定则的内容及应用。
3. 电磁铁磁场的分布情况。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电磁铁的极性,并说明理由。
(1)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
(2)电流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
2. 答案:(1)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2)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f4c2629e3143323868931f.png)
课题: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课型:新课教学内容分析:电磁铁及其在现代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认识电磁铁的特点;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本节内容是电流的磁效应的拓展和深化,是下一节课学习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结构:学情分析: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比较薄弱,分析问题能力不强,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和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⑵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一系列制作、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1、电磁铁的工作特点;2、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教学难点: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教学方式: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与媒体:投影仪、电磁铁自制电磁铁的材料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大头针等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磁悬浮列车与电磁起重机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列车可以悬浮在轨道上,为什么电磁起重机不用专门的装缷可以把铁块放到别的地方中去?引入新课:电磁铁。
(板书课题)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设计依据:通过展示一些高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电磁铁的概念与构造。
设问:1、什么是电磁铁?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教师归纳、评价。
定义:我们把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构造:铁芯螺线管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学生活动:观察、回答设计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自制简易电磁铁阅读课本,怎样制作电磁铁。
依照课本的指导,自主选择器材。
学生分组活动(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2fcd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e.png)
教案: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一、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因素3. 电磁铁的极性判断方法4. 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能够解释电磁铁磁性的产生。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因素及其判断方法。
2.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铁、铁钉、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 理论讲解:介绍电磁铁的定义、基本原理及其磁性的产生。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有无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6. 极性判断:讲解电磁铁极性的判断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7. 应用拓展:介绍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广泛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一、电磁铁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 定义:通电产生磁性的装置2. 原理:电流的磁效应二、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因素1. 线圈匝数:匝数越多,磁性越强2. 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磁性越强3. 铁芯:有铁芯,磁性增强三、电磁铁的极性判断1. 方法:右手定则2. 规则: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四、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电磁起重机2. 电磁继电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有无的关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37543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7.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这一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以及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
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磁铁的概念,知道电磁铁是由电流和铁芯组成的。
2. 让孩子们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3.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铁演示仪、电流表、铁芯、线圈、电源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电磁铁制作材料包,包括线圈、铁芯、电源等。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魔术,引发孩子们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制作电磁铁: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了解到电磁铁的制作方法,以及电磁铁是由电流和铁芯组成的。
3. 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孩子们用制作的电磁铁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够理解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到电磁铁的制作方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26e13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8.png)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一、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磁性: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磁性,并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电磁铁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电磁铁的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电磁铁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的相关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的相关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磁铁、铁钉、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磁铁现象,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电磁铁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如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等。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磁铁在不同条件下的磁性强弱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的相关性质。
5. 课堂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磁铁的磁性:1.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3.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铁芯的有无有关。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铁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的相关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磁悬浮、电磁驱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一个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那就是“实验演示”部分。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设计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e3e9c8cc22bcd126ff0c55.png)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2.学会制作电磁铁;3.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电磁铁的特性。
(2)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1)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
(2)利用自己制作的电磁铁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蓄电池一个(6V),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m和1.2m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回形针适量,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观看动画:电磁起重机。
看完的同学议一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入:电磁铁的概念。
二、什么是电磁铁演示:螺线管中插入铁芯,靠近小磁针。
学生观察现象,总结出电磁铁的概念。
三、认识电磁铁问题:磁悬浮列车轨道上铺有电磁铁,它的作用是什么?电磁铁的结构怎样?实验1:观察电磁铁的结构。
实验2:观察电磁铁通电时,是否有磁性?学生总结:电磁铁的结构和特点。
四、制作电磁铁学生:讨论制作电磁铁的注意事项,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
自主选择器材。
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
(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师:巡视指导。
五、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1.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
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
请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猜想,加以肯定鼓励。
本节课主要探究电流和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探究其它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电流、匝数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A.在探究匝数对电磁铁的磁性影响时,应如何排除电流等其它因素的影响?B.分别设计出探究电流和匝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实验电路图。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
![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https://img.taocdn.com/s3/m/9fc1fa365022aaea988f0f5e.png)
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教学器材】蓄电池一个(6V),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m和1.2m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回形针适量,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观看录像:电磁起重机。
看完的同学议一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入:电磁铁的概念。
本节课重点来解决下列问题:1、学会制作电磁铁;2、探究:哪些因素决定了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二、制作电磁铁学生:讨论制作电磁铁的注意事项,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
自主选择器材。
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
(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师:巡视指导。
三、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1、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
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
请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猜想,加以肯定鼓励。
本节课主要探究电流和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探究其它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2.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电流、匝数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在探究匝数对电磁铁的磁性影响时,应如何排除电流等其它因素的影响?2)分别设计出探究电流和匝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实验电路图。
3)采取何种步骤?(简要说明)4)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吸引铁屑的多少,或吸引回形针、大头针、图钉的多少。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https://img.taocdn.com/s3/m/8269eb6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2.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铁的原理和构造;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和构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难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铁实验装置,电流表,导线,电池,螺丝钉等;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2. 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系吗?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有一个电磁铁实验装置,要求学生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电磁铁,使电磁铁产生磁性;2.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 强调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和构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难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电磁铁的原理和构造,掌握了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实验准确性。
拓展延伸: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吸附铁钉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电磁铁的实用性。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0af7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3.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教学设计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设计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原理,并能够探究其磁场对铁磁物质的吸引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设计步骤步骤一:引入电磁铁的概念(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磁铁的特性和磁场的概念。
•引入电磁铁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电磁铁和普通磁铁有何不同。
步骤二:电磁铁的构成与原理(10分钟)•展示电磁铁的实物,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结构特征。
•解释电磁铁的构成:螺线管、铁芯和电源。
•通过示意图或动画演示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螺线管内通电产生磁场,磁场通过铁芯产生磁力。
步骤三: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实验(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电磁铁、铁片和一些小铁钉。
•实验步骤:1.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源上,通电使其工作。
2.将铁片和小铁钉放在电磁铁附近,观察现象。
3.调节电磁铁通电时间或电流大小,观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现象,分析电磁铁对铁磁物质的吸引力与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电磁铁的特点和应用。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如:电磁铁为什么只对铁磁物质有吸引力?如何增强电磁铁的磁力?步骤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吸铁器、电磁制动器等。
•指导学生通过搜索和阅读资料,了解电磁铁的更多应用实例,并编写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
教学延伸•结合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的应用实例,如电磁炉、电磁振荡器等。
•带领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增强方法,如增加线圈的匝数、增强电流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究电磁铁的构成和原理,了解电磁铁对铁磁物质的吸引力。
通过拓展与应用,学生还能够了解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如何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第三节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导学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第三节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25d8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7.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第三节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电磁铁的磁性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涵盖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变化规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磁铁的极性的判断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变化规律的研究,电磁铁极性的判断。
2. 教学重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电磁铁极性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铁、铁钉、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磁性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讲解如何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变化规律,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分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电磁铁的极性,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铁的磁性1. 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有关。
2. 判断电磁铁极性的方法:利用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并填写实验数据。
3. 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并解释判断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磁铁的磁性。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年级物理下册16_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6_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学案新版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7adff3aaea998fcd220e72.png)
16. 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学习目标】1.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 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行为提示:1. 认頁•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示:电磁铁的铁芯是软铁。
提示:本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相关的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什么是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的N极、S极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什么磁体?生回答。
师:有没有办「法让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更强一些呢?让我们疋进今天的物理课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什么是电磁铁自主阅读教材P,如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电磁铁是怎样制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铁芯被磁化后,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大增强。
2.电磁铁与普通的磁铁有什么不同?答: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知识板块二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自主阅读教材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3. 电磁铁的磁性与什么因素有关?答:①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②电流一左代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 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苴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使用中,要增强电磁铁的磁性,以下方法可行的是(B )A. 减少线圈的匝数B. 增大线圈中的电流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捋.C.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D. 减小线圈两端的电压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并讨论,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解释,师生共同评估,得出结论。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三电磁铁的应用自主阅读教材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5. 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磁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等都应用了电磁铁。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052853a6c30c2259019e68.png)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和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3)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电磁铁的特性。
(2)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1)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
(2)利用自己制作的电磁铁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电磁铁,干电池,开关,大头针,导线,铁钉,漆包线,电流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电磁起重机搬运钢铁材料的视频资料,教师提问:电磁起重机能产生强大的磁力,吸引几十吨重的废钢,电磁起重机是由电磁铁组成的,电磁起重机是怎么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电磁铁怎么能随意把钢铁吸住或放下?由此引入课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观察体会,建构新知教师提问:电磁起重机是由电磁铁组成的,那么电磁铁是什么?是我们上节课所讲的通电螺线管吗?能满足于工业应用的电磁铁一般具有较强的磁性,那么通电螺线管是否具有强磁性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本活动1A,来认识一下电磁铁的组成。
图16-23给出了电磁铁的结构。
学生可以自己获得知识: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从而出电得磁铁的概念:电磁铁就是一个带铁芯的螺线管。
教师提问:怎么制作简易电磁铁?提供的器材有:塑料管、大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等,得出将漆包线绕着塑料管缠绕,然后插入铁钉,接入电路中,观察其磁性的变化情况。
在制作电磁铁时提醒学生,导线外有油漆包裹着,所以要把导线外裹着的油漆刮掉。
观察得出: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这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线圈中插入铁芯,铁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电磁铁的磁性吗?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将插入铁芯线圈和没插入铁芯的线圈接入同一电路中,观察其磁性的变化情况。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2024-2025学年级九年级下册初三物理沪粤版(安徽专用)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2024-2025学年级九年级下册初三物理沪粤版(安徽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5dc1b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1.png)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20242025学年级九年级下册初三物理沪粤版(安徽专用)在设计这个教案的时候,我主要是围绕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这一主题,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们能够理解电磁铁的磁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活动,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原理,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电磁铁磁性的产生原理,以及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难点则是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们深入理解电磁铁磁性的变化规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包括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工具,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活动过程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们观察电磁铁的磁性是如何产生的。
我会让学生们亲手操作电磁铁,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磁性强弱变化。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我会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规律。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电磁铁磁性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难点则是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们深入理解电磁铁磁性的变化规律。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让学生们通过写实验报告的方式,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相信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原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深刻认识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如何让学生们通过实验直观地观察到电磁铁的磁性变化;如何引导学生们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再次,如何解析实验结果,让学生们深入理解电磁铁磁性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如何设计课后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
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知道电磁铁的应用。
学习重点: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导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课前导学
1、我们把插入的叫电磁铁。
它时有磁性,
无磁性。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和及有无有关。
课堂导学
1、电磁铁
定义:把一根导线绕成,再给螺线管内插入,当有电流通过它时,也可以像永久磁铁那样工作。
这种磁体,在有电流通过时有,没有电流时失去磁性。
我们把这种磁体叫作。
演示实验:取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一些大头针,将螺线管通电,靠近大头针,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表明:螺线管通电时,断电时。
我们把叫电磁铁。
它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
2、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将刚才的实验电路图中加一个滑动变阻器,闭合电路,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表明:。
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验:
问:怎样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答:。
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有关。
设计实验(注意变量的控制)。
实验结论: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
带有,越强,越多,磁性就越强。
3、电磁铁的优点及应用
优点:
(1)磁性有无可以通过通、断来控制;
(2)磁极的极性可以通过改变来控制;
(3)磁性强弱可以通过改变通入电磁铁的或来控制。
阅读课本p15~16,了解电磁铁的几个具体应用: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电铃等等。
课堂练习
1.内部带铁心的螺线管叫,电磁铁的优点很多,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由来控制。
2、使电磁铁的N、S极位置互换的方法是()
A.把线圈匝数增加一倍B.改变电流方向
C.电流减小一半 D.把螺线管中的铁芯抽出来
3、如图所示,将电磁铁、滑动变阻器和电源连接成闭合电路,若把滑片向右移动螺线管的磁性将()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不能确定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