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基本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一章雷电及其参数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一章雷电及其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d4ee94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7.png)
04
防雷技术概述与标准
防雷技术的基本概念
防雷技术定义
01
防雷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预防和减轻雷电对人类
生命财产和设施造成危害的技术。
雷电的形成
02
雷电是大气中的静电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由带
电的云层与地面或其它物体之间的电场差引起。
雷电的危害
03
雷电可以引起火灾、爆炸、电击等危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
雷电活动预测
雷电活动预测的原理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信息,结合地 理、气候等因素,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雷电活动进行预测。
雷电活动预测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雷电活动预测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数值预报和 人工智能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雷电活动 预测结果。
雷电活动预测的应用
雷电活动预测在气象服务、航空航天、电力、通信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预警和防范措施, 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03
雷电的分类与分布
雷电的分类
01
02
03
04
直击雷
指雷云直接对地面上的建筑物 、人或动物等放电的现象。
感应雷
指雷云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 静电和电磁感应对周围物体产 生的静电和电磁作用的现象。
球形雷
指雷云中形成的特殊放电现象 ,呈球形或椭球形,直径通常
在几十厘米到几米之间。
雷电浪涌
指雷击发生后,在电源和数据 传输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和
过电流的现象。
雷电的分布规律
雷电活动的地理分布
雷电活动的分布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通常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区雷电活动较为频繁。
雷电活动的季节分布
《安全防雷常识》课件
![《安全防雷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a32f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6.png)
在雷电天气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无 线通讯设备,以免引雷。
户外防雷案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户外防雷案例主要介绍在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雷 电灾害,包括在空旷地带、山区等地方应注意的事项和应 对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在空旷地带、山区等地方停留,特 别是不要在树下避雨。
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防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避雷设施
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查 ,确保其完好有效。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确 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
及时维修保养
一旦发现避雷设施出现故 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 修或更换。
PART 03
雷电预警与应急处理
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
根据雷电活动的趋势和可能造 成的危害程度,雷电预警信号 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雷电天气时,应尽快找到建筑物或汽车等有遮蔽物的地 方躲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携带雨衣、雨伞等防雨工具,避免因淋 雨而导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以免引 雷。
企业防雷案例
总结词:企业防雷案例主要介绍在企业中如何预防雷电 灾害,包括企业的防雷设施建设和员工安全培训等方面 的内容。 企业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好,如避雷针、避雷网 等是否牢固可靠。
静电感应
积雨云中的正负电荷积累 ,形成静电感应。
电场强度增加
云层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加 ,引发闪电。
雷电的危害
人员伤亡
通信干扰
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可导致瞬间休克或 死亡。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542e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2.png)
远离金属物体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 门窗等导电物体,避免产生导电回路。
切勿奔跑或骑车
在户外时,不要奔跑或骑自行车,以 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救援队伍组建和协作机制
组建专业救援队伍
包括医疗、消防、电力等专业人员, 确保救援行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强化协作配合
各救援部门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协作机 制,及时沟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雷电形成原理及危害
解释了雷电的产生原因,包括云层内的电荷分离和地面物体的感应 电荷等,同时阐述了雷电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等的危害。
防雷电安全措施
介绍了在雷电天气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避免户外活动、远离金 属物体、关闭电器设备等,以减少雷击风险。
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
概述了现代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卫星遥感、地面 观测站和数值预报模型等。
救援效率。
明确救援流程
制定详细的救援计划,包括现场评估、 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步骤,确保救 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加强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事后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应及 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措施。
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 出行,如果必须外出, 应穿胶鞋或披雨衣, 起到绝缘作用。
不要骑自行车或摩托 车,因为身体的跨步 越大,电压就越大, 雷电也越容易伤人。
乘坐汽车是安全的, 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 的金属体,具有很好 的防雷电功能。
在水中游泳或划船时 遇到雷雨,应尽快上 岸并寻找避雷场所; 不要在开阔的水面上 停留。
分享成功案例
将成功的救援案例进行分 享,推广有效的救援方法 和经验,提高整体救援水 平。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课件(共18张PPT).ppt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课件(共1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76c51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b.png)
应急疏散演练组织方法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预案,包括疏散路线、 集合地点、人员分工等。
定期组织演练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在遇到雷电天气时的应 对能力。
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
对每次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提 高演练效果。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安全
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金属栏杆旁 等地方避雨,这些地方更容易吸引雷 电。
如果必须在室外活动,应该穿上绝缘 鞋或者站在绝缘垫上,避免直接与地 面接触。
如果在室外看到闪电或者听到雷声, 应该立即停止活动,蹲下身体并双脚 并拢,以减少被雷击中的风险。
交通工具内防雷策略Fra bibliotek0102
03
04
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乘坐 敞篷车、摩托车等无遮挡的交
雷电对人身安全威胁
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可导致严重的电击伤害,甚至致命。
接触电压
当人体接触到被雷电击中的物体时,会承受接触电压,同样可能 导致电击伤害。
跨步电压
在雷电流入地点附近行走时,两脚之间可能产生电位差,即跨步 电压,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雷电对设备设施破坏作用
电气设备损坏
01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电
路短路等故障。
建筑物破坏
02
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屋顶损坏等结构性问
题。
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火灾
03
雷电产生的高温和电火花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品,从而引发火
灾。
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一
某地区发生雷电击中行人事件,造成多人受 伤。分析原因后发现,事发地点缺乏避雷设 施,且行人在雷雨天气下未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f92977ed630b1c59eeb569.png)
与发射塔雷达相应的线路均应做好金属屏蔽措施;
VTS设备防雷-发射塔
避雷针的 等效电路
避雷针的作用
I
RZ
VTS设备防雷-机房
机房防雷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等电位; 防静电地板、金属吊顶、金属门窗、机柜(箱、
壳)、支架、线桥等等金属物体应作好等电位连接 处理; 类似集装箱的金属房屋是最好的屏蔽措施,如遇高 电位,其整体为均势电位,不产生电位差; 接地电阻的大小为非必要概念,不必苛求极小接地 电阻
主配电柜 避雷器
SEB
电表
分配电柜
浪涌避雷器 器
PEN
kWh
LPZ 0
EBB
LPZ 1
LPZ = 防雷保护区 SEB =配电柜
EBB =等电位连接排
EBB LPZ 2
设备 浪涌避雷
L1 L2 L3 PE N
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汇流排
EBB
电源
外部防雷系统
水管
燃气管 阴极保护输送管
Z
基础接地极
基于综合防护的七点防雷措施
①选取适宜的接闪方式:雷电能量有50%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 的能量将通过各种感应方式,平均流入外露的各电气通道(如电源 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②安全引导雷电入地:作好雷击电流引下工作,避免雷击电流旁向 闪击,最大限度的消除雷电流对电子设备的感应作用。
③完善的共地措施:首先是由降阻剂、接地棒和铜带的配合使用, 达到更低的地电阻。然后利用地极间的瞬态连接技术,达到电源地 、防雷地、保护地和信号地之间的电位平衡,形成共地系统,防止 雷电通过接地系统对设备的反击。减少感应雷击对弱电设备的感应 损坏。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
课程内容
VTS设备防雷-发射塔
避雷针的 等效电路
避雷针的作用
I
RZ
VTS设备防雷-机房
机房防雷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等电位; 防静电地板、金属吊顶、金属门窗、机柜(箱、
壳)、支架、线桥等等金属物体应作好等电位连接 处理; 类似集装箱的金属房屋是最好的屏蔽措施,如遇高 电位,其整体为均势电位,不产生电位差; 接地电阻的大小为非必要概念,不必苛求极小接地 电阻
主配电柜 避雷器
SEB
电表
分配电柜
浪涌避雷器 器
PEN
kWh
LPZ 0
EBB
LPZ 1
LPZ = 防雷保护区 SEB =配电柜
EBB =等电位连接排
EBB LPZ 2
设备 浪涌避雷
L1 L2 L3 PE N
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汇流排
EBB
电源
外部防雷系统
水管
燃气管 阴极保护输送管
Z
基础接地极
基于综合防护的七点防雷措施
①选取适宜的接闪方式:雷电能量有50%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 的能量将通过各种感应方式,平均流入外露的各电气通道(如电源 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②安全引导雷电入地:作好雷击电流引下工作,避免雷击电流旁向 闪击,最大限度的消除雷电流对电子设备的感应作用。
③完善的共地措施:首先是由降阻剂、接地棒和铜带的配合使用, 达到更低的地电阻。然后利用地极间的瞬态连接技术,达到电源地 、防雷地、保护地和信号地之间的电位平衡,形成共地系统,防止 雷电通过接地系统对设备的反击。减少感应雷击对弱电设备的感应 损坏。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
课程内容
防雷防静电.ppt
![防雷防静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8c4e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3.png)
▪ 与架空线相连的电气设备的保护
• 3~10kV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用阀型避雷器或空气间隙保护。 • 在多雷区或易遭受雷击的地段,直接与架空线相连的电度表一
般用空气间隙保护。
14
防雷
❖ 其他设备的防雷
▪ 变压器-电弧炉组 ▪ 高压并联电容器 ▪ 直配直流电气设备及直流牵引网络 ▪ 架空线路中连接的电缆线路
件之间等都可产生摩擦。此外,当人体靠近带电物体时,也会感应出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以及带电颗粒的吸附,所有这些都是人体
产生静电电荷的诱因,进而通过传导和静电感应, 最终使人体呈带电
状态。
22
防止静电危害
❖ 静电的特点
▪ 静电的电量小,静电电压高。一般电量只有微库或毫 库级,但由于带电体的电容量很小,则电压很高。如 橡胶行业的静电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十几万伏。
15
防止静电危害
❖ 静电的产生
▪ 摩擦产生静电
• 根据两种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将各种物质依次排成序列。 这个序列,就是静电序列。序列前后两种物质接触时,前者带 正电,后者带负电。带电极性等情况还与温度、杂质等因素有 关。
▪ 破断起电
• 不论材料破断前其内部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破断后均可能在宏 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分离,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裂过程的起电都属于破断起电。
防雷
❖ 雷电的形成及种类
▪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 入云层,第一次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大气中的空气间 隙放电现象。
▪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 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 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 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 上正下负。
• 3~10kV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用阀型避雷器或空气间隙保护。 • 在多雷区或易遭受雷击的地段,直接与架空线相连的电度表一
般用空气间隙保护。
14
防雷
❖ 其他设备的防雷
▪ 变压器-电弧炉组 ▪ 高压并联电容器 ▪ 直配直流电气设备及直流牵引网络 ▪ 架空线路中连接的电缆线路
件之间等都可产生摩擦。此外,当人体靠近带电物体时,也会感应出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以及带电颗粒的吸附,所有这些都是人体
产生静电电荷的诱因,进而通过传导和静电感应, 最终使人体呈带电
状态。
22
防止静电危害
❖ 静电的特点
▪ 静电的电量小,静电电压高。一般电量只有微库或毫 库级,但由于带电体的电容量很小,则电压很高。如 橡胶行业的静电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十几万伏。
15
防止静电危害
❖ 静电的产生
▪ 摩擦产生静电
• 根据两种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将各种物质依次排成序列。 这个序列,就是静电序列。序列前后两种物质接触时,前者带 正电,后者带负电。带电极性等情况还与温度、杂质等因素有 关。
▪ 破断起电
• 不论材料破断前其内部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破断后均可能在宏 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分离,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裂过程的起电都属于破断起电。
防雷
❖ 雷电的形成及种类
▪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 入云层,第一次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大气中的空气间 隙放电现象。
▪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 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 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 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 上正下负。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2b4e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1.png)
公共设施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设施名称
某大型体育场馆
案例描述
该体育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防雷和防静电的需求。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以及采取设备 接地、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成功避免了雷电和静电对场馆设施和观众安全的威胁。
经验总结
公共设施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重视防雷防静电设计,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雷及防静电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防雷及防静电技术起源于古代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随着科 技的发展,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发展
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从简单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发 展为综合性的雷电防护系统,包括接闪、引流、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等多方面的措施。
02
CHAPTER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
个人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个人姓名:张先生
案例描述:张先生在雷雨天气中,通过正确使用防雷产品,如避雷针、防雷带等,避免了雷 电对自己及周围人的伤害。同时,他采取了接地线、不使用电子产品等防静电措施,避免了 静电带来的潜在危险。
经验总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防雷防静电知识,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全 。
THANKS
谢谢
防雷及防静电在家庭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庭领域也逐渐成为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应用 的重要领域之一。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电器设备和设施也需要采取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例如,电视、电脑 、空调等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接地检查和维护,避免因雷电和静电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 伤亡。此外,家庭中的电线、插座等也需要注意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以确保家庭安全。
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顶部安装避雷针, 通过避雷针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 建筑物或设施不受雷电的直接打击。
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0a6e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3.png)
通过课堂讲解、演示、演 练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 对防雷电安全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
促进社区宣识的 需求较大,需要得到有效的宣传
普及。
社区宣传的作用
通过社区宣传普及防雷电安全知 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应对能力。
宣传方式的多样性
利用社区公告栏、宣传册、讲座 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普及,确保
远离导电体
避免接触金属物体、电线 杆、路灯杆等导电体,远 离电力设施和电子设备。
降低身高
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要 站立在高的物体上,避免 成为雷电的目标。
室内防雷措施
关好门窗
不要使用电话和互联网
在雷雨天气时,应关好门窗,防止雷 电进入室内。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固定电话和上 网,避免雷电通过通信线路进入室内。
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的意义
03
通过防雷电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
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学校教育力度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学生对于防雷电安全知识 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 能力。
学校教育的责任
学校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 重要场所,有责任加强防 雷电安全教育力度。
教育方式的改进
防雷帽
戴上一顶具有防雷性能的安全帽,以减少头部被雷击中的风险,保护头部安全。
其他防雷用具介绍
防雷手套
在接触金属物体之前,应戴上防雷手套 ,以避免因手部导电而引发电击事故。
VS
防雷带
在建筑物上安装防雷带,能够有效地将雷 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物内部设备遭受雷 电袭击。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站在空旷地带或高处。
切断电源
在雷电天气中,应立即切断家用电 器和电子设备的电源,以避免雷电 通过电源线路侵入造成损坏或触电 事故。
促进社区宣识的 需求较大,需要得到有效的宣传
普及。
社区宣传的作用
通过社区宣传普及防雷电安全知 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应对能力。
宣传方式的多样性
利用社区公告栏、宣传册、讲座 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普及,确保
远离导电体
避免接触金属物体、电线 杆、路灯杆等导电体,远 离电力设施和电子设备。
降低身高
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要 站立在高的物体上,避免 成为雷电的目标。
室内防雷措施
关好门窗
不要使用电话和互联网
在雷雨天气时,应关好门窗,防止雷 电进入室内。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固定电话和上 网,避免雷电通过通信线路进入室内。
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的意义
03
通过防雷电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
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学校教育力度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学生对于防雷电安全知识 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 能力。
学校教育的责任
学校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 重要场所,有责任加强防 雷电安全教育力度。
教育方式的改进
防雷帽
戴上一顶具有防雷性能的安全帽,以减少头部被雷击中的风险,保护头部安全。
其他防雷用具介绍
防雷手套
在接触金属物体之前,应戴上防雷手套 ,以避免因手部导电而引发电击事故。
VS
防雷带
在建筑物上安装防雷带,能够有效地将雷 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物内部设备遭受雷 电袭击。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站在空旷地带或高处。
切断电源
在雷电天气中,应立即切断家用电 器和电子设备的电源,以避免雷电 通过电源线路侵入造成损坏或触电 事故。
《防雷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防雷知识培训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ce5e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f.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雷电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的种类
包括电场仪、磁方向仪和闪电定 位仪等。
工作原理
通过监测雷电产生的电场、磁场 和电流变化,实现对雷电活动的
实时监测。
数据处理与应用
监测数据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分 析雷电活动规律、评估雷击风险
和指导防雷措施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接收
信息发布方式
包括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
防雷知识培训教材
•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 防雷设施与设备 • 防雷安全知识与措施 • 雷电预警与监测 • 防雷工作的发展与展望
01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雷电的形成
01
02
03
静电感应
当带电的雷云接近地面时 ,会使地面上的物体产生 静电感应,积累电荷形成 电场。
电场建立
随着雷云电荷分布的变化 ,地面附近的电场强度逐 渐增强。
3
不要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雨天气中,不要使用金属物品,如铁锹、锄 头等,因为金属物品容易导电。
04
雷电预警与监测
雷电预警系统雷电预警系统的 Nhomakorabea成包括雷电探测器、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
工作原理
通过探测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 分析,进而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级别与内容
根据雷电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预警级别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预警,内容包括预警级别、雷电活动区域、预计影响时间等。
避雷针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
避雷线
避雷线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设施 和线路的防雷装置,通常安装在
输电线路的上方。
避雷线由金属线或带电导线制成 ,通过接地装置将电流引入地下
(完整PPT)防雷基础知识
![(完整PPT)防雷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482fd3daef5ef7ba0d3cfe.png)
中国古代防雷的相关记载:
雷神到底是什么样呢? 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 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 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 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 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 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 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 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 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 称曰雷公江天君。”可见雷 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 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 脸”、“雷公嘴”的说法。
防雷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雷电灾害回放 三.雷电的形成 四.雷电的分类 五.雷电危害形式
六. 雷电的描述 七.现代防雷技术的特点 八.相关防雷规范介绍 九.防止遭受雷击的方法
一.概述
雷电灾害是十种最严重的自 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天约发生 800万次雷电,每年因雷击造成 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 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 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指 挥系统和有室外天馈设备的系统 更是雷电的重灾区。从某种意义 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类 的危害就大。
中国古代防雷的相关记载:
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 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避雷室是最早出现的避雷设施。南朝刘宋时人盛弘 之撰写过一部名叫《荆州记》的书。书中记载:“湖阳 县,春秋寥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母玄石室, 叫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从盛弘之的记载 看,樊重为母亲建造避雷室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是文石, 文石很可能就是大理石。大理石具有绝缘作用。大理石 建造的屋室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避雷的。
中世纪国外雷击记载
在1750年富兰克林已指出,用尖端导体来保护房屋。 但仍免不了神学的阻碍,有人认为在教堂尖顶上装铁棒是 亵渎(xièdú)上帝,不想装避雷针,而且把上百吨的军 用炸药内存在有拱顶的教堂大厅里,以求得上帝的保护, 认为这是最安全的。1767年闪电击中了威尼斯一个贮放了 几百吨炸药的教堂的拱顶,引起大爆炸,3000人丧生,威 尼斯城大半被毁。1856年Rhodes(希腊罗德岛)一个教 堂发生类似灾祸,4000人丧生。
《建筑幕墙防雷》课件
![《建筑幕墙防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17e9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d.png)
制定更严格的建筑幕墙防雷标准
根据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和更新建筑 幕墙防雷标准。
加强质量监管
对建筑幕墙防雷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 防雷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建筑幕墙防雷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进 行责任追究,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THANKS
否符合要求。
防雷施工与验收的注意事项
遵循相关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国 家及地方的相关防雷规
范,确保施工质量。
安全第一
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把 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
验收合格
防雷验收应由专业人员 进行,确保所有施工项
目都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维护
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 查和维护,确保长期有
效。
06
防雷设计的步骤
现场
对建筑幕墙和建筑物进 行实地勘查,了解周围 环境、地质条件、建筑 物结构等信息。
根据勘查结果,评估建 筑物和建筑幕墙的雷电 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 防雷等级。
根据防雷等级和风险评 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防 雷设计方案,包括接地 系统、避雷网(带)、 均压环、屏蔽与浪涌保 护等的设计。
提高公众对建筑幕墙防雷的认识与意识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媒体、展览等方式,普及建 筑幕墙防雷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
加强学校教育
将建筑幕墙防雷知识纳入学校教 育体系,从小培养公众的防雷意
识。
建立专业咨询平台
提供在线咨询、解答等服务,帮 助公众解决建筑幕墙防雷问题。
加强建筑幕墙防雷的监管与规范
1 2
建筑幕墙防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新型防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研发更高效、可靠的防雷材料
《防雷知识》课件
![《防雷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9535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c.png)
一种罕见的雷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 暴天气中。
地闪
云地之间的放电现象,是造成雷击的 主要原因。
02
雷电的危害与影响
对人类的危害
雷击致死
雷击可以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尤 其是当人们在空旷地区或高处时
。
雷击致伤
雷击可能导致烧伤、骨折等伤害, 甚至可能引起内伤或长期健康问题 。
雷击恐惧
即使幸存下来,雷击的恐惧和心理 创伤可能影响人的生活。
号。
黄色预警信号
表示雷电活动可能持续,并可 能造成一定影响。
橙色预警信号
表示雷电活动强烈,并可能造 成较大影响。
红色预警信号
表示雷电活动极为强烈,并可 能造成重大影响。
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室内应急处理
在雷电预警信号发布后,应尽量留在室内,并关 闭门窗、电器等设备,避免使用电话、电脑等设 备。
室外应急处理
。
避雷带
环绕建筑物安装的金属带,用 于引导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
避雷器
安装在电力线路上,当雷电过 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将雷电引 入地下,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防雷模块
一种集成了避雷针、避雷带和 避雷器功能的综合防雷设备,
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场合。
防雷产品的应用
01
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 针和避雷带,以保护建 筑物免受雷击。
放电现象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形成雷电。
雷电的原理
电荷聚集
在雷雨云中,水滴和冰晶 等云粒子会携带电荷,形 成正负电荷中心。
电场形成
正负电荷中心形成强大的 电场。
放电过程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形成雷电。
雷电的种类
《避雷器知识全集》课件
![《避雷器知识全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0957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9.png)
避雷器的选型原则
根据保护对象和要求选择避雷器类型
根据被保护设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避雷器类型,如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等。
确定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
根据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和电流,选择符合要求的避雷器规格。
考虑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最大雷电冲击电流
确保选择的避雷器能够承受预期的持续运行电压和最大雷电冲击电流。
避雷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一
避雷器泄漏电流过大。
排除方法
对避雷器进行更换或维修。
故障二
避雷器动作性能异常。
排除方法
对避雷器进行动作性能测试,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故障三
避雷器表面电弧烧伤。
排除方法
对避雷器表面进行修复或更换。
05
避雷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展望
避雷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01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避雷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市
场前景广阔。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02
避雷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市场发展,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
成本。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03
未来避雷器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品牌、质量、服务等方
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未来避雷器技术的展望与探索
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
避雷器的接地方式与电阻值
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如集中接地、分散接地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确保其完 好有效,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确定接地电阻值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合适的接 地电阻值,以确保避雷器能够正常工 作。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damage无损坏
possible damage可能损坏
certain damage肯定损坏
TT 06 GB 16.04.98
IEC 61000-4-1
4. Definitions定义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EMC): The ability of an equipment or system to function satisfactorily in its electromagnetic enviroment without introducing intolerable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to anything in that enviroment. [IEV 161-01-07]
设备或系统在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 其它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
TT 001 GB 21.07.99
Explanation of Terms术语的解释:
• Overvoltages or surge voltages: 过电压或浪涌电压
Overvoltage is the permanent or temporary voltage between conducte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ground in systems which can damag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interference
抗干扰措施
Reasons for transient surge voltage 瞬态浪涌电压产生的原因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 (LEMP) switch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 (SEM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 (NEMP)
TT 162 D 19.04.00
Damaging energy 摧毁能量
电动机/发电机 Filter coils滤波器线圈 电子管
Relays继电器 Capacitors电容器 Diodes二极管 Transistors晶体三极管 计算机部件 IC’s集成电路
Energy能量(Ws)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Basics of overvoltages and
lightning 瞬态过电压和闪电的基本知识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TRABTSORPTION吸收 TECHNOLOGY技术
iB2
RE2
Explanation of Terms术语的解释:
permanent 常态过电压/过电流:工频(50HZ)或直流
暂态过电压(TOV):高压系统接地故障出现的过电压。 持续时间 ms -s数量级。
Surge瞬态过电压:斜三角波 持续时间 μs、ns 数量级 。
Explanation of Terms术语的解释:
- 20
三次闪电
60
80
t μs
100 120
140
闪电电流
Direct lightning strike into driving car
Lightning current oscillograms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cloud-ground lightnings
正负极性云对地闪电电流波形图
0
20
40
0
kA
- 10
二次闪电
过电压是在系统中的导线之间或在导线和地之间的常态的 或暂态的电压,这种电压是能损坏 (电子) 仪器的。
Common mode- / differential mode voltage共模/差模电压
Building建筑物1
iB iB2
Ud
Uc
Building建筑物2
i B2
i B1
RE1
TT 124 GB 17.09.99
frequency
net reaction
corona discharge
电流,T电感y,peginadlovuacfnticvicoupling耦合机制
电容, 电波影响 放射影响
capazitiv influences caused by electromagn.
EMC
- waves - radiation
一个装置,可以有目的限制瞬态过电压和转移浪涌电流。 她至少使用了一个非线性零件。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 EMC
Reaso
干扰原因
n
of
distuSrEbMaPnce
ESD
开关电磁脉冲
LEMP
静电放电
NEMP
雷电电磁脉冲
periodic interfering
TT 007 GB 02.07.98
瞬态浪涌电压产生的原因
雷电电磁脉冲 (LEMP) 开关电磁脉冲 (SEMP) 静电放电 (ESD) 核电磁脉冲(NEMP)
TT GB
Lightning (downwards)
Lightning (upwards)
Lightning (between clouds)
TT 002 GB 17.08.99
lightning current arrester
surge voltage arrester 滤波器
雷电电流放电器
filter
均压等电位
过压放电器 potential equalization 接地,屏蔽
earthing
Methodes
shielding
against
•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电涌保护器(SPD):
A device that is intended to limit transient vervoltages and divert surge currents. It contains at least one nonlinear compon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