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分型治疗
心悸的辨证论治
心悸的辨证论治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一、辨证要点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
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
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证治分类1.心虚胆怯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配伍少许肉桂,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五味子收敛心气。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2.心血不足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治疗心悸九法方剂总结(全程干货)
治疗心悸九法方剂总结(全程干货)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导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胸闷气短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等。
临床上,经方治疗心悸,方简效速,分为几个症型,特此总结一下1:温补心阳临床上很多心悸患者都属于心阳虚,这个占比多,多是由于各种原因损伤心之阳气,例如: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而内戕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等,皆可发生心阳虚的心悸。
症见:患者两手交叉按其心口之上,即张仲景所说的“心下悸,欲得按”。
同时,还往往伴有体疲无力,少气懈言等症。
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缓弱无力,有时还会出现间歇脉。
治当甘温扶虚,补益心胸阳气,常用桂枝甘草汤:桂枝20g,炙甘草10g此方妙在药味单捷,又要一次服完,则药力专一,而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若心阳不足,邪气内陷,症见胸闷、心悸、咳逆,兼有气短、项背不适等营卫不和之证,用桂枝去芍药汤补心阳、振胸阳、调营卫。
若病人“微恶寒者”,或手足冷,背恶寒,阳虚较著,则用桂去芍药加附子汤若上述阳虚心悸,兼见烦躁不安等症,乃是阳虚而心神不能潜敛,治应补心敛阳,镇静神气,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6g,炙甘草6g,龙骨12g, 牡蛎12g。
本方用桂枝、甘草温补心阳之虚;龙骨、牡蛎潜敛神气而镇静安心。
若有心悸动,汗出恶寒,烦躁眠差,脉弦芤迟,舌淡胖苔薄白者,证属阳虚欲动则用二加龙骨牡蛎汤补阳潜阳,调和营卫:龙骨20g ,牡蛎30g,桂枝20g, 白芍20g,炙甘草8g,大枣12枚,生姜6g,附子10g,白薇10g。
夫阳虚之心悸,若下使肾阳亦虚,兼见烦躁而手足厥冷,脉沉而舌淡者,则手足少阴阳气上下皆虚,治当心肾同温,上下兼顾,方用茯苓四逆汤:茯苓12g,人参6g,炙甘草6g,附子12g,干姜6g。
本方用茯苓、人参补益心气,附子、干姜、炙草(即四逆汤)温扶肾阳。
中医内科学心悸
响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自汗者为气虚;心悸头晕, 面色无华者属血虚;心悸盗 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 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伴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 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
为瘀血
2.详辩脉象变化 脉缓,促脉,结脉,代脉
3.辨证辨病相结合 明确其原发疾病
4.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4小时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血压 胸片,心肌酶谱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阴阳
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分别采 用益气、养血、滋阴之法
分治痰火饮瘀
痰者,化痰;火者:实者降火,虚 者清火;饮者,涤阴;瘀者活血化
瘀
佐以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分型论治
心脉,心气受阻)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宁心
银翘散加减(加丹参、玉竹、太子参、 苦参养阴宁心)
加减:邪入气分,热毒盛,加石膏、知 母、黄连、板兰根
七 心血瘀阻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心主血脉,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心阳被遏)心痛 时作,痛如针刺(心络孪急)唇紫,舌 紫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淤
血阻滞)
口苦,便秘(津液被灼)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心降火除烦;半夏:橘红,茯苓,燥湿 化痰,行气降逆;生姜、大枣,甘草和中
加减: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天麦冬、天花粉 若痰火壅结,俯气不通,加全栝楼、生大黄。
六 风热扰心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胸骨隐痛,身热 或微恶风寒,咽痛,四肢酸楚或咳痰, 苔薄脉浮(感受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客及咽卫,正邪相争,内舍于心,阻塞
心悸的病状和解决方案如何缓解心悸
心悸的病状和解决方案如何缓解心悸心悸是指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过快或者不规律,常伴有明显的心慌、心痛或者气短等症状。
对于经常性出现心悸的人来说,这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不适,还会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心悸的病状和解决方案,帮助人们缓解心悸的困扰。
一、心悸的病状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状,病人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病状:1. 心跳过快:心悸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感觉到心跳过快,平时的心率可能明显高于正常情况。
这种表现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能是间歇性的。
2. 心慌、心痛:心悸的时候,病人同时会感到心慌和心痛。
心慌即意味着感到紧张、不安,心痛可能会出现胸部不适或者闷痛的感觉。
3. 气短、乏力:除了心慌和心痛,心悸还容易导致气短和乏力。
患者可能感觉呼吸困难,或者在轻度运动时感到疲倦。
二、解决方案对于心悸的缓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1. 调整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缓解心悸的第一步。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悸的发生率。
2. 控制情绪:心悸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常性的焦虑、紧张会加重心悸的症状。
因此,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3.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也可以起到缓解心悸的效果。
建议减少摄入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食物,增加摄入含有镁、钾等元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类食物等。
4. 注意药物使用: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心悸的产生,因此在用药时要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药物可能是引起心悸的原因,及时咨询医生,考虑停用或替换其他药物。
5. 就医咨询:如果心悸症状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病人缓解心悸问题。
综上所述,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困扰。
为了缓解心悸,个人应从调整生活习惯、控制情绪、饮食调理、注意药物使用和就医咨询等多个方面入手。
如果心悸的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早就医咨询,获取专业的帮助和治疗方案。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心悸(心绞痛)诊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
1.心悸主要由心中实虚、肝郁血瘀、气血两亏、热结湿阻等病机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沉重感、胸闷、胸痛、心悸、心慌、出汗、心牵挛、头晕等。
2.根据中医辨证的要求,心悸可分为实、虚、湿、热等,以各类虚势
所致的心悸应把握治疗源头,临床拟定的证型主要有心中瘀血证、心肾不
足证、心血之虚证、心肝不和证、阴阳两亏证等。
3.针对心悸的中医治疗,首先应明确其证型,进而针对具体病机进行
治疗,即以养心安神为主,以补益调和为辅,依据不同病机配伍温补药物,清洁顽症,以提高心肺功能,调节血管紧张素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症状,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中医药效方案
1.祛暑消湿
(1)复方百合汤:百合、黄芪、水蛭、决明子、黄柏各25克,大枣
8枚,水煎服,分服3次。
(2)淡竹叶羹:竹叶、百合、桑椹各20克,淡豆腐30克,大枣8枚,水煎服,分服3次。
2.止痛安神
(1)和中散宁心汤:桑寄生、半夏、肉桂、芍药各30克,青皮、柴胡、当归、陈皮各15克,连翘、香附各10克。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心悸是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一种病证。
西医学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甲亢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以心悸为主者均可参照本篇辨治。
辨证治疗应区别虚实,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不能上奉于心,治宜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实者为痰火上扰心神,瘀血阻滞心络,当予清火、化痰、活血通瘀等法;虚实夹杂者,须根据主次缓急,相应兼顾。
按语:(1)治疗心悸,可根据心神不宁的共同特点,酌配安神镇心的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朱茯神、磁石、龙骨、龙齿、琥珀、牡蛎等。
(2)心主血脉,故心悸一证,每易导致心血运行不畅,治疗均可酌配养血和血之品,如丹参、鸡血藤、当归、川芎等。
(3)心悸因器质性病变引起,伴有水肿、喘、脱等证者,当与有关篇章互参。
(4)中药市场上治疗心悸的中成药品种很多,如生脉饮口服液、天王补心丸大蜜丸、人参归脾丸大蜜丸、柏子养心丸、振源胶囊、芪参益气滴丸、稳心颗粒、白云山复方丹参片、朱砂安神丸、盐酸小檗碱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等,可以根据病情,辨证选用。
心悸的分型论治:(1)气血不足证病机:气血亏损,心神失养。
症状:心慌动悸、劳动后加重,气短,自汗,面,色晄白无华,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
例方:归脾汤。
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龙眼肉、远志、酸枣仁。
加减:心气虚怯加龙齿。
血气亏虚,心脉不畅加桂枝、阿胶,重用炙甘草。
(2)阴虚火旺证病机:心肾阴虚,虚火上炎。
症状:悸而虚烦不宁,思虑劳心加重。
面赤升火,口干,多梦易醒,耳鸣,头晕目眩。
舌质红,舌苔薄黄。
脉细弦数。
治法:滋阴降火。
例方:天王补心丹。
常用药物:麦冬、生地、玉竹、当归、黄连、栀子、炒酸枣仁、柏子仁、磁石、珍珠母。
加减:肾阴虚加龟板、熟地、黄柏、知母。
心火旺加朱灯心、莲子芯。
(3)痰火扰心证病机:痰火上扰,心神不安。
症状:心慌时发时止,受惊易作。
痰多稠粘,恶梦纷纭,口干,口苦苦,便秘,苔黄腻,弦滑。
治法:清化痰热。
心悸治疗最佳方法2篇
心悸治疗最佳方法2篇心悸是指心脏跳动不规律、过快或过缓,使人感到恶心、头晕、心慌等不适。
心悸的发生可能与心理压力、疲劳、饮食、药物、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因此,治疗心悸需要综合考虑病因,下面介绍几种治疗心悸的最佳方法。
方法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心悸的较为常用的方法,可缓解心律失常所带来的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等,需要遵医嘱使用。
其中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控制心律失常,但不适用于心肌缺血患者。
钙拮抗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紊乱。
抗心律失常药则能够直接干预心肌去极化,调整心肌电生理特性。
方法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则可以通过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情绪,改善自我调节能力等途径达到治疗心悸的效果。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模式来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催眠疗法可以深入潜意识,对产生心悸的因素进行调整;音乐疗法则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
方法三: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达到治疗心悸的效果。
例如,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心俞、神门、气海等;对于急性心悸引起的心绞痛,可以选择穴位足三里、内关等。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使心脏节律变得平稳,从而减少心悸的发生。
总之,治疗心悸需要考虑病因,可综合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
同时,还应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如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等,以维护心脏健康。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心悸是一种自觉症状,既是症状同时也是疾病。
患者常在过度劳累、兴奋激动、惊恐不安、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出现自我感觉心跳加快并且不能自主、惶惶不安,同时伴有左胸部心脏位置不适感、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症状。
症状轻的患者可于休息或平静后自行缓解,但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鉴于此,即使是症状轻的患者,若长时间出现心悸且不加以干预治疗,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在无形中与日俱下,因此不能对此病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
目前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心悸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并且中医在标本兼治的原则下,采取辨证论治,治疗方法众多。
例如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穴位贴敷中药、针灸及综合方法治疗心悸。
1.中药饮片汤剂治疗心悸中医运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疾病,就是运用中草药的气和味调解人体出现的气血阴阳的偏颇。
那么心悸在中医辩证理论下的分型都有哪些呢?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气滞血瘀类型、气虚血瘀类型、脾胃虚弱类型。
然后根据上述不同的证型,选用与其相对应的方剂进行对证治疗。
下面我们详细谈一下关于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其选用的方剂,以期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少许帮助。
首先是气滞血瘀类型的心悸,临床表现为由气的运行不畅,气滞后继而导致气推动血液运行环节出现问题。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伴随症状则为胸胁部位疼痛或胀满感、面色及唇色晦暗、舌苔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结、代、弦等。
选用血府逐瘀汤,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的功效,方中的君药桃仁、红花活血行血,祛瘀止痛;臣药是川芎、赤芍、牛膝活血祛瘀;佐药当归、桔梗、柴胡、枳壳理气,气行则血行。
十药甘草,合而用之,诸症可愈。
其次是气虚血瘀类型的心悸,临床表现为由气虚导致气的推动能力弱,气虚则血运行无力,时间长之后则导致淤血产生。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伴随症状则为气短乏力、动则益甚、舌质暗淡、脉细、弱涩。
选用升解通瘀汤。
方中黄芪补气;桔梗、升麻、柴胡理气;知母、党参、山茱萸、三棱、益母草活血。
心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心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心悸是一种由自主的心脏跳动而感觉到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随心脏跳动频率不同而有不同感受,心率过快则心慌;心率过慢,感到心跳有力。
所以心悸症状不同,且心率的高低不影响有心悸的发生,心悸患者通常出现心慌不安,心跳剧烈,胸闷气短,头晕喘促,不能平卧,甚至昏厥的症状。
1.心悸的病因心悸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一般与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导致的心率,心博出量变化有关,故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其发生机制。
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体质虚弱,内伤七情,感受外邪等而引起的心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病理产物堵在局部而导致的心脉不顺产生心悸。
西医则从病理生理学上分析可由心脏搏动增强,心律失常,和神经问题导致。
1.1心脏搏动增强生理上: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绷,服用咖啡因、酒精等兴奋神经饮品或应用兴奋神经性药品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和部分毒品可以导致心脏搏动增强。
病理上: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低血糖症可引发心悸。
1.2心律失常心率过快,心率过慢或其他心律失常都可能出现心悸状况。
1.心率过快: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起搏加快,导致心率较快。
生理上与心脏搏动增强引发因素大致相同,病理上在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心肌炎,贫血发热等疾病中都会引起心率过快,发生心悸。
2.心率过慢: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舒张期延长,导致心率变慢。
生理上,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和较健康老年人会出现心率较慢。
病理上可能由于脑膜炎脑出血导致心率过慢,发生心悸。
3.心律不齐: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间歇,可引起心悸。
1.3心脏神经症神经症也可引发心悸,心脏神经症主要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多发于青年女性。
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2.中医关于心悸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多从调理为主。
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对症下药,汤药则为最常见得给药方式。
心悸症状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心悸,又称心慌,是指患者自觉心跳、心慌、心悸不安的一种症状。
心悸症状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续的,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心悸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脏疾病、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等。
本文将针对心悸症状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心悸症状的病因分析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
2. 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抑郁等。
3. 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熬夜、饮酒、吸烟等。
4. 其他:如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三、心悸症状的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2)心理治疗: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悸,可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
2. 药物治疗(1)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等,适用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适用于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悸。
(3)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
(4)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悸。
(5)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适用于抑郁引起的心悸。
3. 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如心悸、心慌、心烦等,可选用以下方剂:- 柏子仁丸: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
- 炙甘草汤:适用于心悸、胸闷、气短等。
-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心悸、烦躁、失眠等。
(2)针灸治疗:针灸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缓解心悸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 心俞: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膈俞: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4. 介入治疗对于一些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可通过介入治疗进行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有:(1)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等。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
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心悸的中医治疗
类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
两者病因不同,病有轻重。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忡》:“怔忡……与惊 悸若相类而实不同”。
《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惊者,心卒动而 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 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
怔忡
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 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 情较为深重。
《伤寒明理论·悸》:“其停饮者,由水停心 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 为悸也。”
瘀血阻络
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 由于痹证发展而来。
《素问·痹论篇》:“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 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医宗必读·悸》:“鼓者,跳动如击鼓也”。
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 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 悸怔忡。
“怔忡”病名的提出
《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 怔忡的病名。
《济生方·怔忡论治》:“夫怔忡者,此心 血不足也”。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 “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 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 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
疾病认识的丰富
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责之虚 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 致病的根本原因。如:
惊悸
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 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 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
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
《医学入门·惊悸怔忡健忘》:“怔忡因惊悸久而 成。”
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 重。
《石室秘录·内伤门·怔忡》:“怔忡之证,扰扰不 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
心慌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一、概述心慌,中医学称为“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慌乱不安,似有物跳动,伴有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中医治疗心慌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辨证分型1. 心气虚型症状:心慌,气短乏力,自汗,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2. 心血虚型症状: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淡苔薄,脉细弱。
3. 心阳虚型症状:心慌,心悸,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淡苔薄,脉沉细。
4. 心火亢盛型症状:心慌,心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5. 痰湿阻络型症状:心慌,胸闷,痰多,恶心呕吐,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6. 肝郁气滞型症状:心慌,胸闷,善太息,胁肋胀痛,情绪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三、中医辨证治疗方案1. 心气虚型治法: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方药:归脾汤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生姜、大枣。
2. 心血虚型治法:养血安神,补心益脾。
方药:四物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小麦、大枣。
3. 心阳虚型治法:温阳益气,养心定悸。
方药:参附汤加减。
组成:人参、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
4. 心火亢盛型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定志。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组成:黄连、黄芩、半夏、竹茹、枳实、甘草、大枣。
5. 痰湿阻络型治法:化痰湿,理气通络。
方药:二陈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
6. 肝郁气滞型治法: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甘草、川芎、当归。
四、中医外治法1. 足浴:选用温阳益气、养心安神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甘草等,煎水泡足,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2. 耳穴压豆:选取心、神门、交感等穴位,用王不留行子贴压,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
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
在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阳盛则结。
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心悸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共分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7个症候进行辨证论治。
心悸患者要饮食有节、保持精神乐观、生活节律化才能使疾病早去,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正式的提出了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病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心悸的形成,临床上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因素有关。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症,为临床多见,既可为仅发于心的病变,也可以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的多脏腑病变。
心悸相当于西医所述的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按照心悸辨证论治。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
心悸的病性有虚实两方面,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虚证居多,亦有虚实夹杂。
治疗心悸时,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由于痰饮、瘀血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
心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心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心悸是指人体感到心跳加快、有力或者不规律的情况,这种症状可能会伴随着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感。
心悸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或疾病引起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心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一、心悸的原因。
1. 焦虑和紧张,焦虑和紧张是心悸的常见原因,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心悸。
2. 贫血,贫血是指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造成血氧供应不足,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引起心悸。
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出现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心悸的发生。
4. 饮食和药物,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吸烟等都可能导致心悸,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心悸症状。
5. 疾病,一些疾病如甲亢、心脏病、心肌炎等都可能引起心悸。
二、心悸的治疗方法。
1.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心悸有很大的帮助,包括戒烟、限制咖啡因摄入、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2. 控制焦虑情绪,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做瑜伽、听音乐、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减轻心悸症状。
3. 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过咸、过油、过辣的食物,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贫血引起的心悸。
4. 药物治疗,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调节心律的药物进行治疗。
5.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心悸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甲亢、心脏病等。
6.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心悸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者伴随其他不适感,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于心悸患者来说,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健康,及时就医,合理治疗,才能有效缓解心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的分型治疗
点击数:1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
心气不足型:证见心悸气短,烦扰既发,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伴有神疲乏力,自汗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细弱或沉细而数,治宜养心益气,安神定治,方用八珍汤或归脾汤,重用党参、黄芪;兼见心阳不振,加附子、桂枝;自汗加黄麻根、浮小麦、山萸肉、乌梅;气虚挟汗,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挟瘀,加丹参、桃仁、红花;兼心血不足,加熟地、阿胶;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时痛,加柴胡、郁金、合欢皮。
风寒咳嗽 多发于冬春季,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痰液稀薄呈白色泡沫状,伴有恶寒发热无汗。治宜散寒宣肺,可选用半夏露、杏苏止咳糖浆、通宣理肺丸等;食疗可选紫苏叶姜糖茶。
风热咳嗽 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发热微恶寒;治宜疏风清肺,可选用川贝清肺糖浆(露)、枇杷露、蛇胆川贝液等;食疗可选枇杷叶龙脷叶煲蜜枣水、桑叶菊花茶。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肝、脾、肾三脏虚损;标实主要指痰浊和瘀血。
高脂来源于水谷,其化生、输布、代谢有赖于脏腑功能正常,但就其根本则在于脾胃运化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故若嗜食肥甘或素体脾虚,导致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形成病理性的痰湿脂浊,诚如李中梓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张景岳亦谓:“人之多痰,悉由中虚使然”。
中医药辨证论治高脂血症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灵魂,追求一病一方是不现实的,因此,临床当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脾虚湿阻型:症见形体肥胖,倦怠乏力,中脘痞满,腹胀纳呆,痰多,口中粘腻,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细缓。治以运脾化湿,药用苍术六君、苓桂术甘、五苓等加荷叶、藿香、佩兰等化裁。“脾统四脏”,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失健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病机,“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此时以运脾为主,使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归于正化,痰浊瘀血自去,从根本上切断血脂升高的来源。
肝为刚脏,主疏泄,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的运行正常,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反之,由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气滞则血瘀,气滞则水停,津液与血液运行失常,留而为痰为瘀,阻滞血脉。此外,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肝脾不调导致阴阳气血失和,痰浊内生,久则痰瘀互阻,阻滞血脉,形成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虽以脏腑功能失调为本,但痰浊瘀血乃为其标。痰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是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输布全身,停而成饮,凝聚成痰,痰郁化热,日久伤及血脉,导致血行不畅,痰瘀同源,痰能致瘀,瘀能生痰,痰浊瘀血在脉道中互相搏结,日久凝结于脉道壁上,使脉道损害,血流瘀阻而产生相应的病症。
咳嗽须辨证后对症下药
点击数:19378
咳嗽是常见症状,而且病情难缠,通常持续个多星期至数月不等。不少咳嗽病患自觉症状不太严重,所以会自行购买中成药或以食疗帮助,若能对症服药或辨证施食,效果显著而副作用小;若辨证不对则可能出现反效果。
咳嗽的类型多种多样,且止咳中成药品种繁多,疗效各异,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祛。
(2)肝郁脾虚型:症见头目眩晕,胸闷胁胀,情绪抑郁,健忘失眠,腹胀便溏,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质淡或黯,苔白腻,脉弦滑。治以疏肝健脾,药用逍遥散化裁。肝主疏泄,一方面可使脾胃升降有序,运化有度,另一方面胆汁的分泌排泄正常,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推动脾胃的运化。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高脂血症中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内生的根本原因。“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疏肝调气,肝脾同治。
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
点击数:14630
高脂血症是目前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此病系指空腹血中一种或多种成分浓度增高超过正常值高限的状态。现代医学认为,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是指由于脂质和脂蛋白的代谢发生缺陷;继发性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肝胆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及由于饮食、生活习惯或药物引起。按照主要增高的血脂成分,可将高脂血证分为高胆固醇血证和高甘油三脂血证。该病属于中医“痰浊”、“瘀血”的范畴,病理机制在于痰与瘀。
二是要善养心神。心律失常者每有心悸心慌、易惊、难寐之侯,多为心神虚所致,故在治疗当中必须注意互养心神。我常辨证选用下列方药参入。如心阴亏者分别选用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琥珀多寐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等;心气虚者多选用归脾丸、钱氏养心汤;心之阴阳气血皆亏则常用复脉汤。
三是要善治兼证。心律失常者,每因兼证而发作加重。如女子多于经期而证情加重,青年常因感冒而引发,老年人更多心肺同病,每因痰饮而久治不愈,种种不一。故在治疗中要注意并治兼证,根据病情及诱因分别可选用调经、解表清热、化痰祛饮等法,方可使顽疾向愈。(
(6)肝肾阴虚型: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耳鸣健忘,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补益肝肾,药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近年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有家族史,有遗传因素,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与遗传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肾虚会导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所以治疗当补肾填精。
(3)气滞血瘀型:症见眩晕较剧或头痛剧烈,胸胁胀满,心胸闷痛或绞痛,便秘腹胀,食欲减退,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黯或见瘀斑,脉弦涩。治以理气活血,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百病皆生于气”,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使脏腑血气疏通流畅,不仅有利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同时对防止其兼变证的出现也大有裨益。
水饮凌心型心悸的治疗
点击数:15364
水饮凌心型:证件心悸、胸闷痞满,渴补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治宜通阳利水,方守苓桂术甘汤。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茯苓、防己、葶苈子、大腹皮、车前子;兼见肺气不宣,肺有水湿者,表现咳喘,加杏仁、前胡、桔梗以宣肺,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若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嗽或端坐呼吸,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若肾阳虚弱,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尿少浮肿,可用真武汤。(
痰火扰心型心悸的治疗
点击数:15906
痰火扰心型:症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守黄连温胆汤。临证应用时一般加山栀、黄芩、胆星、贝母,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痰火互结,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痰浊化热,加茵陈、苦参,重用黄莲、竹茹;心悸重症,加远志、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火郁伤阴,加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生地;兼见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谷麦芽。痰饮祛除后,或补气血不足,或调阴阳之盛衰,以求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心神得养。
(8)胃腑实热型:症见形胖体实,大便秘结,消谷善饥,喜食厚味,口苦,口渴欲饮,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有力。治以通腑泄浊,药用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枳实等。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不通,脂浊存于体内,食积不消,浊气不下,均可加重高脂血症。这与现代医学通过增加肠蠕动,促进肠内脂质的排泄,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而降低血脂的方法有异曲同功之妙。
可治疗高脂血症的单味中药
心律失常的辨证治疗
点击数:16462
一是要善于识脉。心律失常者脉像常可见数(促)、迟(代、结)等。一般认为数热迟寒,其实不尽然,必须四诊合参,方可正确识脉。以数(促)脉言,“阳盛则促”、“数为阳热”,固然以心火偏亢者为多,治当养阴清心,热盛者甚至可用犀角地黄类。但临证又可见脉数促沉细,动辄气促,溲短,面浮肢肿,形寒舌淡而当辨作心气阳虚,须用附桂参芪之类者,尤其在老年冠心病中多见,不可忽视。古人对数(促脉)有“实宜凉泄虚温补”之训,于临床是有指导意义的。至于迟、结、代脉,虽有“阴盛则结”,“迟而无力定虚寒”之说,临床常取麻附细辛汤治疗而获效,但于脉迟结代而属阴阳互损者来说,往往例外,非纯阳之剂可效。常须阴阳并调。阴损及阳者,我每于阳阴药中酌加温通心阳之品,如桂枝、绍兴酒等;阳损及阴者,则于温阳药中加一、二味阴药,如麦冬、芍药、生地等。
(4)气虚血瘀型:症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胸痛,手足麻木,皮肤干燥,毛发不荣,舌黯,脉细涩或沉涩。治以益气活血,药用黄芪、柴胡、葛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地龙、何首乌、枸杞子、海藻、水蛭等。血液循行于血脉中,由气推动,周流全身,所谓“血随气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
(5)痰瘀交阻型:症见形体肥胖,身重乏力,头晕头胀,胸闷或痛,脘痞肢麻,舌胖紫或有瘀点,苔滑腻,脉弦滑。治以祛痰化瘀,药用柴胡疏肝散和导痰汤加减。痰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产物,痰瘀同源,痰乃血体,血借痰凝于血脉。故单纯化痰多不为功,血不行则痰不运,非借血药难达病所,正如叶天士说:“痰凝血瘀病,以通络之法祛瘀化痰为治”,又如唐容川所言:“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
溃疡病呕血中药调治
点击数:13946
呕血是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表现。当上消化道大量急性出血时(在400毫升以上),应按急者治其标首先止血,再住院补充液体或输血。中药可选用三七粉或白芨粉3至5克,每日2至3次口服。严重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因溃疡病致的呕血,以治疗溃疡病为本,凡是不手术的病人,应用中药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常分为3种类型。
(7)脾虚瘀阻型:症见眩晕,头痛,失眠,肢麻,腰膝酸软,神疲,腹胀,纳呆,心悸,舌黯淡或有瘀斑或舌体胖大或舌边齿痕。治以运脾化瘀,调气活血,调脂护脉方,由苍术、黄芪、生蒲黄、丹参等组成。根据痰瘀同源及脾统四脏的观点,在痰浊久凝时用苍术能事半功倍,迅速起效;配黄芪能加强其健脾运,以利气血调和,调气以行血,故在方中为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