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

观察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骨折后6~8 d实行手术治疗为最佳手术时机,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建议在骨折后6~8 d,可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作为首选。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perative methods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Method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62 patients with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1)and control group (n=31)according to the visit time of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uble plate method of knee anterior median incis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plate method of knee anterior lateral inci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bleeding amount during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the control group,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the control group,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rate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good and excellent of knee joint fun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mong them,surgical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6-8 days after fracture,which was the best time for surgery and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Operative timing for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s suggested to be 6-8 days after fracture,and the double plate method of knee anterior median incis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Key words]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reatment;Clinical effect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膝关节创伤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

LISS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LISS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LISS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其均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其中,共收治44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实验组采用LISS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近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而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屈伸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与传统切开固定法相比,采用LISS法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小,安全性高,这一治疗方法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与活动度情况更为理想,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

标签:LISS法;传统切开固定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骨科,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平台受到暴力及其他损伤导致关节面压缩、塌陷、劈裂,甚至出现粉碎性骨折。

同时,合并韧带、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

若是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患者关节不稳,甚至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内固定治疗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暴力损伤增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传统手术多采用切开固定法。

这一种手术创伤大、患者预后差,容易发生塌陷。

为进一步分析LISS 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之间的不同,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4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症详细情况进行了解,且采取合适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研究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4例作为对象,都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都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与临床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与临床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与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 组行双切口双钢板治疗,B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种术式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单侧锁定钢板治疗与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均较良好,前者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与骨膜接触面少的优点;而后者具有内固定稳定、膝关节恢复率高、患肢预后下肢力线良好的优点。

两种方式均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人体损伤,通常患者在受到强大的直接暴力或是间接暴力时,胫骨平台出现粉碎性骨折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伴随胫骨干骺端以及骨干部位发生损伤,再加上胫骨平台骨折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处复位的有效性成为了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一大难点[1]。

我院为解决这一难点,对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进行了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组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

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9岁~72岁,平均年龄为(41.9±8.4)岁;左侧9例,右侧11例;Schatzker分型:Ⅳ型9例,Ⅴ型6例,Ⅵ型5例。

B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1岁~70岁,平均年龄为(42.0±8.2)岁;左侧10例,右侧10例;Schatzker 分型:Ⅳ型8例,Ⅴ型6例,Ⅵ型6例。

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

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

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暴露双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采用暴露双钢板治疗,也可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但是两种方法相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具有效性,固定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并且术后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钢板在临床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膝关节创伤性骨折,主要的致病因素有高能量暴力和轴向压应力[1]。

患者伤后比较严重,有关节面塌陷与骨折端粉碎等症状,并且,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等。

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及身心健康。

本组抽取了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检查后确诊[2]。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56岁,平均(38.6±2.1)岁;受伤部位:38例为左膝、22例为右膝;受伤因素:4例高处坠落伤、31例交通事故伤、25例重物砸伤;受伤类型:39例为闭合性骨折、21例为开放性骨折;Schatzker 分型:15例为IV型(内髁骨折,此型骨折可以是单纯的楔形劈裂或是粉碎和压缩骨折,常累及胫骨棘)、27例为V型(双髁骨折,两侧胫骨平台劈裂,特征是干骺端与骨干仍保持连续性)、18例为VI型(伴有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除单髁、双髁及关节面骨折外,还存在胫骨近端横形或斜形骨折)。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台骨 折 的坚 强 内 固定 治 疗 原 则 L 是 最 大 限度 地 保 5 A 本研 究 中 A组 的单 外侧 钢板 均 采用 L P钢 板 , C
护软 组织 , 坚强 内 固定及 早 期 功 能锻 炼 。对 于 复 杂 胫 骨平 台骨折 , 为达 到术 后早期 坚强 固定 , 许多文 献 报道 行前 外侧 和后 内侧双 切 口内外 侧 双钢 板 固 定效 果较 好 , 为 双钢 板 固定 可显 著 提 高 复杂 型 胫 认
露发生率低 。
关键词 : 胫骨平 台骨折 ; 锁定加压 钢板 ; 骨折 ; 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 :6 34 R 8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6 2 1 )00 4 - 10 -6 X(0 2 1-0 3 2 0
高能量 的胫 骨平 台损伤 常导致 双平 台 的塌 陷和 劈裂 , 严重影 响膝关 节远 期功 能 , 目前 大 多数患 者需
2 0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双阻滞或全身麻 醉。A . 组采 用外侧 解剖 锁定加 压 ( C ) 板 内 固定术 。取 LP 钢 膝前外侧切 口, 复位 双侧平 台, c臂 x线透视满 意 后 , 骨外 侧 L P钢板 固定 。对 于 内髁 骨折 块 移位 胫 C
复 位不 良者 , 内侧 小 切 口, 纯 螺钉 辅 助 固定 。B 行 单 组 采用 内外侧 双钢板 内 固定 术 。先行 内后侧 切 口复 位 内髁 , 钢板 固定 , 后行 膝前 外侧切 口整 复外侧 短 然 平台, 外侧 予 L P钢 板 固定 。两组 均 于 术后 第 3天 C 开始 股 四头肌功 能锻炼 , 术后 1 开始 用 C M 机进 周 P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3 7
例, 随机分为 A组 1 7例与 B组 2 。A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加压 ( C ) 0例 L P 钢板内固定术 治疗 , B组采用内外侧 双钢 板 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 间、 骨折愈合 时间、 关节活 动范 围及 膝关节功 能。结果 膝 两组术后 8个月 内 骨折均愈合 , 无骨不连病例。B组胫 内侧皮肤坏死 、 骨外 露 2例 , 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 面瘢痕愈合 , A组无骨外 露病例 , 两组相 比, 0 0 。两组 手术 时 间、 折 愈合 时 间、 关 节活 动 范 围、 关 节功 能 优 良率相 比, P< . 5 骨 膝 膝 P均 > 00 。结论 .5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效果均较 好 , 且前者 手术创伤小 , 术后皮 肤坏 死 、 外 骨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其骨折位于膝关节下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关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等临床疗效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均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但单侧钢板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临床疗效指标上均优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是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外伤,通常是由于高能量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所致。

由于髌骨后方的撞击或者飞行跌落,涉及到骶髂关节或者髋关节的骨折也可奏效。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息息相关,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封闭复位内固定术和综合性治疗等。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相对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在术后效果上更佳。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前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行膝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90%,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优良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膝关节创伤关节内骨折病症,临床上常见的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处理和预后均对膝关节功能产生较大影响[1]。

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膝正中入路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8±5.02)岁。

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消肿和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的软组织条件、身体状况等行急诊手术。

患者均在全麻或硬腰联合麻醉下行手术。

其中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行前外侧入路:于胫前外侧斜切出10~15 cm的切口,将胫前群在胫骨的附着点切开,将胫骨外侧平台剥离显露出来,对半月板和交叉韧带进行修复。

基于X线透视下进行牵引、顶压,使其完成关节面平整复位,胫骨外侧采用双钢板进行固定。

观察组患者主要行膝正中入路: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疗效分析

Qnp , u—i W NGL i e Q U R — Z A G n — o L I iu , H U G a gw i i o DU G i a, A a- , I ul H N gt ,E - n z o u n - e - x i f , a Wej ( etfO toadc, h epeS o i lfH n z C u t , oge J n s 2 3 0 C i ) D p r p ei te ol s t oge ony H nz , i gu 2 10, h a o h s P H p ao a n

64‘ 4
临床骨科杂志
Jun lfCi cl r oad s 2 1 e :3 6 ora o l i t p ei 00D c1 ( ) naO h c

临床 论著 ・
复杂 胫 骨平 台骨 折 两 种手 术 人 路 的疗 效 分析
周 勤坡 , 杜桂 夏 , 汪来杰 , 如 来 , 仇 张景 涛 , 雷卫军 , 广伟 周
s no teke it uf i t oega i a pr r dd r goe t n uci a ee i f x ni n i fh ne o ,Sfc n bn rfn w s e o u n p r i .F nt nl xr s o t s nad o jn ie t g f me i ao o ce ee o
7pt ns h n e et k a ers et m o d nic i fh ne o t cod gt R s usn ai t w oud r n si f pn c i i t a f i io o eke i .A cri am se e w nl o sn h e me a n s n t jn n o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

中外医疗China&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DOI院10.16662/ki.1674-0742.2022.11.054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孔繁军英德市中医院骨伤科袁广东英德513000[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遥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20年3月要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袁随机分为双侧组渊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袁n=30冤和单侧组渊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袁n=30冤袁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遥结果两组中失血量尧手术时长尧术后引流量对比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曰双侧组住院时间短于单侧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双侧组骨折愈合尧会负重时间短于单侧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两组关节活动度对比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渊3.33%冤低于单侧组渊46.66%冤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15.022袁P<0.05冤遥双侧组优良率渊93.33%冤高于单侧组(63.33%)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7.954袁P<0.05冤遥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袁并发症少袁利于骨折恢复遥[关键词]手术治疗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曰入路方式曰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曰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圆渊圆园22冤04渊b冤原园054-04 Clinic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KONG Fanju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Yingd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ingde,Guangdong Province,513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s60patients with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2020to March2021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ilateral group(double incision and doubl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n=30)and unilateral group(unilateral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n=30),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du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hospital stays of bilater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unilateral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渊P约0.05冤.The fracture healing and weight-bearing time in the bilater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unilater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joint activ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bilateral group (3.33%)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unilateral group(46.66%),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 15.022,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in the bilateral group(93.33%)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unilateral group(63.3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7.954,P<0.05).Conclusion Double-incision double-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has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is conducive to fracture recovery.[Key words]Surgical treatment;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Approach;Double-incision double-plate internal fixation;Unilateral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作者简介]孔繁军渊1985-冤袁男袁硕士袁主治医师袁研究方向为骨与关节的治疗遥54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胫骨平台骨折为高能量尧损伤性骨折袁是由于外力作用使膝关节遭受暴力损伤袁致胫骨髁骨折袁甚至血管尧神经损伤袁影响关节功能[1]遥近年来袁胫骨骨折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袁临床上以活动障碍尧脱位尧疼痛等为主要表现[2]遥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的创伤更大袁多数患者骨折部位的生理功能无法彻底恢复袁影响生存质量[3]遥由于胫骨平台骨折位置特殊袁周围结构复杂袁手术过程中既要充分暴露视野袁又需兼顾皮肤血运情况袁减少感染发生[4]遥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袁并发症多袁关节恢复欠佳袁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大局限性遥因此袁如何改进手术方式促进骨折愈合袁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成为外科手术的难点及研究热点遥临床工作中观察到袁治疗中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疗效存在差异袁其中手术入路的选择尤为关键遥双入路的手术方式通过对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改良袁弥补缺点袁逐步在临床中应用袁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遥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20年3月要2021年3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袁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袁现报道如下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袁随机分组袁双侧组30例袁男14例袁女16例曰年龄23~66岁袁平均渊42.35依6.08冤岁曰Schatzker 分型院吁型11例袁遇型19例遥单侧组30例袁男15例袁女15例曰年龄25~63岁袁平均渊42.26依6.11冤岁曰Schatzker 分型院吁型13例袁郁型17例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袁具有可比性遥该次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遥纳入标准院淤符合胫骨平台骨折诊断标准曰于胫骨平台的初次骨折曰盂骨折时间约21d曰榆签署知情同意书遥排除标准院淤结核尧肿瘤等患者曰于精神障碍患者曰盂严重感染患者曰榆多处骨折患者曰虞凝血异常患者曰愚严重器官衰竭患者曰舆骨质疏松患者遥1.2方法开放性骨折应于手术前予以清创缝合尧脱水消肿等一般处理袁评估病情遥单侧组院膝关节前外侧切口遥打开关节囊袁暴露关节面袁用顿性器械或异体松质骨平整关节面袁打入克氏针袁锁定钢板固定袁冲洗尧止血尧缝合遥双侧组院膝关节内后侧尧外侧分别做10cm 切口遥切开膝关节内后侧袁充分暴露胫骨内侧尧内后侧袁骨折处解剖复位袁行钢板固定遥切开膝关节外侧袁暴露胫骨外踝袁平整关节面袁用松质骨填充袁行钢板固定袁冲洗尧止血尧缝合遥1.3观察指标淤手术各项指标院手术时长尧术中失血量尧术后引流量尧住院时间曰于关节功能曰盂术后并发症曰榆统计并计算关节功能优良率遥关节功能优良率院依据外科HSS 标准进行评估遥包括稳定性尧屈曲畸形尧疼痛尧功能尧活动度尧肌力及减分项目渊伸直滞缺冤遥依据得分进行等级评定院差院约60分尧良院60~90分尧优院逸90分遥优良率=渊优例数+良例数冤/总例数伊100.00%遥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袁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渊x依s 冤表示袁采用t 检验曰计数资料以[n (%)]表示袁采用字2检验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遥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尧手术时长尧术后引流量对比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双侧组住院时间渊18.14依2.15冤d袁短于单侧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组别术中失血量渊mL冤手术时长渊min冤术后引流量渊min冤住院时间渊d冤双侧组渊n=30冤单侧组渊n=30冤t 值P 值325.42依50.24320.02依51.200.412跃0.05137.55依11.25134.75依17.070.750跃0.05139.72依25.63147.01依31.590.981跃0.0518.14依2.1525.07依2.2712.140约0.05表1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治疗对比渊x依s 冤Table 1Comparison of surgical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渊x依s 冤55中外医疗China&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0.05冤袁见表1遥2.2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双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渊120.43依20.53冤d尧全负重时间为渊87.78依8.63冤d袁明显低于单侧组渊157.42依21.25冤尧渊101.75依12.05冤d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两组关节活动度对比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袁见表2遥表2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渊x依s冤Table2Comparison of kne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渊x依s冤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共有15例发生并发症袁即双侧组1例袁单侧组14例遥双侧组总发生率渊3.33%冤低于单侧组渊46.66%冤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袁见表3遥表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Table3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two groups of patients2.4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双侧组中袁优11例渊36.66%冤尧良17例渊56.66%冤尧差2例(6.66%)袁优良率为93.33%渊28/30冤曰单侧组中袁优5例渊16.66%冤尧良14例渊46.66%冤尧差11例渊36.66%冤袁优良率为63.33%渊19/30冤遥与单侧组相比袁双侧组优良率更高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7.954袁P<0.05冤遥3讨论胫骨骨折多于摔伤尧高空坠落尧车祸后发生袁通常并发骨干分离尧韧带损伤尧双踝骨折尧半月板损伤尧关节面塌陷等[5]遥由于胫骨周围组织薄弱袁创伤后骨折块多袁易造成骨折移位尧关节不稳遥在治疗过程中袁需注意减少创伤尧维持骨折部位的血运袁行解剖复位袁恢复骨折部位稳定袁尽量避免骨膜尧骨板间的摩擦[6]遥但由于胫骨解剖位置的复杂性袁为该部位骨折的治疗增加难度遥如果治疗不当袁会发生骨不连尧关节面欠平整尧关节力线不正等情况遥临床中袁手术时间尧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有影响袁手术方式复杂多样袁还需考虑患者身体情况尧软组织损伤尧骨折位置等综合评估[7]遥术中注意及时处理软组织损伤袁避免局部缺血坏死尧切口感染尧固定物外露尧切口愈合欠佳等遥单侧切口的手术方式有良好的手术视野袁对于软组织剥离较多袁手术创伤大袁并发症多袁如钢板脱出尧缺血坏死尧组织感染等袁并且对于关节面破坏严重的情况无法提供有效的复位和支撑袁影响功能康复袁降低患者生存质量[8]遥研究表明袁手术入路方式的确定需结合具体的骨折特点综合考虑[9]遥对于关节面无塌陷尧内踝明显移位或者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袁前外侧入路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袁但是对手术视野的暴露欠佳袁增加手术操作难度袁提高感染风险[10]遥双入路的手术方式弥补单入路切口的缺陷袁避免过度暴露膝关节袁促进骨膜生长袁对内外侧平台骨折进行准确复位袁同时填补缺损袁减少膝内翻畸形尧僵硬的发生袁并发症少袁促进早期功能锻炼袁术后恢复好袁双钢板固定的方式对于稳定性的提高有明显优势[11]遥骨折固定术后袁患者处于骨折康复阶段袁若未出现明显渗血袁应鼓励患者开始膝关节非负重康复训练袁由易到难袁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袁减少退行性关节炎尧关节僵硬等[12]遥与单侧组相比袁双侧组的住院时间缩短渊P<0.05冤袁表明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对于患者术后的改善作用明显遥既往研究显示袁采用双入路的方式可以改善肢体功能袁促进恢复[13]遥该研究中袁双侧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全负重时间缩短渊P<0.05冤袁双切口双钢板固定稳定性更强袁在一定程度减少骨折再移位袁利于维持正常力线袁促进功能恢复袁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4]遥单侧组关节功能欠佳袁可能与其并发症相关袁感染尧钢板松动等影响术后恢复遥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结果显示袁双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渊3.33%冤低于单侧组渊46.66%冤渊P<0.05冤袁单侧组并发症多袁术后关节活动减少袁关节僵直尧退行性关节炎发生增多遥双侧组优良率为93.33%渊28/30冤袁单侧组优良率为63.33%渊19/30冤袁双侧组优良率更高渊字2=7.954袁P<0.05冤袁与孙忠武[15]报道的95%的组别骨折愈合时间渊d冤全负重时间渊d冤关节活动度渊毅冤双侧组渊n=30冤单侧组渊n=30冤t值P值120.43依20.53157.42依21.256.857约0.0587.78依8.63101.75依12.055.162约0.0582.25依9.3584.71依9.221.026跃0.05双侧组单侧组字2值P值组别3030例数16退行性关节炎4切口感染4关节僵直1渊3.33冤14渊46.66冤15.022约0.05钢板松动或断裂总发生率[n渊%冤]56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优良率基本一致遥双侧组患者行双钢板固定袁关节稳定性更高袁早期下床活动配合关节康复训练袁可缩短愈合时间袁促进功能恢复袁减少关节僵硬等[16]遥综上所述袁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袁并发症少袁利于骨折恢复遥[1]徐文铭,余阗,蒋顺琬,等.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芋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骨科杂志,2020,26(11):982-986.[2]叶剑平,陈有芬,曹扬.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6):631-632.[3]余金胜,方文广,冼树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1,27(3):59-65.[4]乐礼祥,丁健,顾本进,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9(12):940-943.[5]邓翔天,郑占乐,邵德成,等.关节镜下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撕裂和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21,59(6):464-469.[6]谢勇.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9):1138-1140.[7]吕红芝,侯志勇,王娟,等.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2):132-137.[8]葛志强,杨洁,夏志勇,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4):417-419.[9]张成宝,崔晓伟,苏甲.不同入路手术方式在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对比[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8):90-93.[10]王良铭,黄念来,张小路,等.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平台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1,29(4):298-302.[11]张顶顶,涂振兴,申晓阳,等.双钢板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Meta 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1,42(4):129-134.[12]杨亮,储建军.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4):570-573.[13]谭波,胡豇,卢冰,等.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149-151.[14]侯清凡,罗建光,王毓昊,等.不同固定方式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及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5):685-687.[15]孙忠武.单尧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9):124-127.[16]孙军,疏致富,罗辉耀.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比较[J].系统医学,2020,5(12):36-38.渊收稿日期院2022-01-19冤[参考文献]57。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目的比较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

观察组患者应用外侧解剖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32周内,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发生骨不连,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胫内侧皮肤坏死、骨外露,经过负压引流治疗后创面愈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上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单侧内固定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的发生率。

标签:胫骨平台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疗效分析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將产生骨关节炎改变[1]。

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而选择一种有效的固定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选取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应用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X 线等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

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16~63岁,平均(30.1±3.8)岁。

外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9例,运动伤害10例;骨折分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9例,Ⅵ型23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优10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29%;观察组优15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3%。两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268,P<0.05)。
3讨论
临床上对胫骨平台骨折开展治疗的主要术式包括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前者的固定模式是采用内外两侧螺钉开展交叉固定,从而使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骨折所具备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不但可使骨折块塌陷得到有效避免,同时还可对胫骨平台成角畸形进行有效预防。但由于其需要对骨折部位的软组织进行大量剥离,从而导致骨折端的血运受到严重影响,使得患者的疾病康复时间得以延长,并可能导致切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的高发。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所具备的剪切效果较强,不但可对螺钉拔出、松动或拧脱进行有效避免,所具备的整体支撑力量强大,同时锁定钢板存在锁定和非锁定孔,可拧入各种类型的螺钉。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32例经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有效治疗,相较之下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患者疾病康复更快。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32例经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2~60岁,平均(44.1±4.7)岁;观察组男例,女12例,年龄23~58岁,平均(43.7±4.9)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发表时间:2019-12-25T11:44:23.3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4期作者:吴健强朱寅陈阳[导读] 外侧锁定钢板与内侧支持钢板联合治疗相比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好,促进术后康复。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苏州 215101)【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侧锁定钢板与内侧支持钢板联合治疗和应用双支持钢板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

对照组给予双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外侧锁定钢板与内侧支持钢板联合治疗,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康复指标。

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SS评分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负重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外侧锁定钢板与内侧支持钢板联合治疗相比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好,促进术后康复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外侧锁定钢板;内侧支持钢板;双支持钢板【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045-02 胫骨平台骨折作为临床工作中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膝关节创伤性骨折,鉴于胫骨平台具有比较特殊的生理构造,非常容易受到外力以及冲击力所影响[1]。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若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容易对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带来影响,同时也容易因膝关节屈伸关节受到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3]。

现我院分别采取外侧锁定钢板与内侧支持钢板联合治疗和双支持钢板治疗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的治疗中,旨在取得更加突出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报告如下。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究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带锁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方法:将医院诊治的8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分别采取钢板内固定及带锁髓内钉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

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手术指标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相较于钢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有着更理想的效果,其并发症少,术后固定物取出时间更短,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作为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Complextibial plateau fracture)是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发生在胫骨干和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

其会导致受伤部位发生肿胀疼痛,严重影响到患者肢体功能[1]。

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影响到局部血液循环,引发骨筋膜间隙室综合征[2]。

带锁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常用方式,后者虽然能纠正骨折问题,但会影响到骨折周围血供,患者后期恢复速度较慢前;者作为一项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推崇。

本次研究就上述两种术式的实际疗效展开对比探究,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医院诊治的8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分别采取钢板内固定及带锁髓内钉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资料整理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

对照组、研究组男分别为25例、26例,女16例、15例,前者年龄20—74(42.7±4.8)岁;后者年龄21—75(42.6±4.9)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自愿参加。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以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7例复杂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钢板组、锁定钢板组和外固定组,三组分别采用改良双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双钢板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锁定刚班组和外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锁定钢板组和外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锁定钢板组和外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锁定钢板组和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双钢板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获得满意疗效,但各有优点,互为补充。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改良双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2-0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指Schactzker 分型[1]中的Ⅴ型,Ⅵ型,骨折累及双侧平台、骨干或干骺端,常伴有膝关节周围韧带、半月板以及腓总神经损伤,严重者常见膝关节脱位。

目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主要有改良的双钢板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本研究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09 年3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87例复杂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有明确外伤史,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内外翻畸形;胫骨上段近膝关节处有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膝关节正侧位X 线片、CT 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明确胫骨平台类型和移位情况,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ehatzker分型标准[1],为SehatzkerⅤ、Ⅵ型,骨折移位或塌陷大于5-8mm。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不愈、创伤性膝关节炎、关节挛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避免骨折内固定后再移位,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锁定钢板;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指合并有双髁骨折、胫骨内上髁骨折、胫骨骨干及干骺端分离的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瞬时的高能量创伤是最主要原因之一[1]。

鉴于胫骨髁部的松质骨生理解剖特征,膝关节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容易出现外翻及内翻变形,造成单侧胫骨平台塌陷,并出现半月板、侧副韧带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甚至血管神经损伤[2]。

对关节面解剖复位及胫骨关节面解剖重建是关键,其中保守治疗不能有效达到解剖复位且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故不推荐使用[3]。

手术治疗中植骨坚强固定对于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在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4]。

本研究主要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分为两组,各50例。

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3~60岁,平均(41.2±5.6)岁;损伤部位:左侧29例,右侧21例;受伤原因:交通伤36例,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压伤5例;骨折Schatzker 分型:Ⅳ型31例,Ⅴ型8例,Ⅵ型11例;闭合性骨折41例,开放性骨折9例。

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34~60岁,平均(41.3±5.7)岁;损伤部位:左侧28例,右侧22例;受伤原因:交通伤35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压伤5例;骨折Schatzker分型:Ⅳ型32例,Ⅴ型8例,Ⅵ型10例;闭合性骨折42例,开放性骨折8例。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评估研究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来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86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

治疗组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好,能够提升手术完成质量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胫骨平台骨折;解剖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对比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各个产业的发展均飞速向前,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意外伤害率的高升,其中骨折最为常见。

骨折在临床中按其部位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胫骨平台骨折较为普遍,也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1]。

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伴随严重的韧带损伤、周围组织破损等,如若不能短时间内确诊并评估病情,给予准确治疗,将引发关节功能异常,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2]。

目前,临床上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很多,但临床效果差别尚不清楚,本文旨在评估研究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12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来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86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9~75岁,平均(45.6±9.3)岁。

根据患者的病情、相关检查等,均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中Ⅳ型有21例,Ⅴ型有46例,Ⅵ型有19例;单侧骨折80例,双侧骨折6例。

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法与常规钢板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择近2年内本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

观察组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常规钢板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1年术后随访,评析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以及膝关节活动度等。

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与负重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1年的术后随访,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佳,固定牢固,可作为首选术式在临床应用。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常规钢板固定膝关节创伤中最为常见的损伤即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多因外部暴力引起,膝关节遭遇内外翻暴力或者经受纵向压缩,且常伴随半月板、韧带以及软骨的不同程度损伤,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在治疗中,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患者活动不利,膝关节发生畸形等[2-3],造成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成为骨科创伤治疗中的重要关注项目,笔者采用两种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现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于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将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

观察组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8±5.2)岁,坠落伤7例,4例砸傷,18例交通事故伤;骨折分型:Ⅴ型18例,Ⅵ型11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1±5.0)岁,坠落伤6例,6例砸伤,17例交通事故伤;骨折分型:Ⅴ型17例,Ⅵ型12例。

两组比较,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本研究中有较高可比性。

1.2方法1.2.1观察组术前对患者行常规骨科牵引治疗,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详细评估,待情况趋于稳定方可计划行手术治疗。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疗后第3周及第6周的临床改善率分别为36.67%㊁83.33%ꎬ其临床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及B组的临床改善率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2:表2㊀三组患者术后第3㊁6周临床改善率比较组别术后第3周有效㊀㊀无效㊀㊀㊀㊀改善率术后第6周有效㊀㊀㊀㊀无效㊀㊀㊀㊀改善率A组(n=30)32710.00%52516.67%B组(n=30)42613.33%82226.67%C组(n=30)111936.67%26486.67%㊀㊀注:C组与A㊁B两组相比较ꎬP<0.05ꎮ3㊀讨㊀论目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治疗上ꎬ国内外尚无统一明确的治疗方案ꎬ但经国内外学者多年研究发现认为多与:术中神经根过度牵拉㊁术后神经根粘连㊁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症等等因素直接相关[2]ꎬ术后经给予甘露醇减轻脊髓神经水肿等药物治疗㊁或局部封闭术减轻疼痛等综合治疗ꎬ短期效果尚可㊁但远期效果往往不佳ꎬ甚至有些患者需长期服用镇痛药治疗ꎬ给患者的身心都来了极大的痛苦ꎮ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3]:恩再适注射液ꎬ也称 神经妥乐平 ㊁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 ꎬ是神经-免疫系统调节剂ꎬ具有①镇痛㊁镇静ꎻ②改善末梢血液循环ꎻ③调整植物神经ꎻ④抗变态反应性等作用ꎬ因而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此药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治疗效果[4]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三组药物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ꎬ在VAS评分对比上:C组在治疗第3周㊁第6周时VAS评分分别为1.0ʃ0.1和0.7ʃ0.2ꎬ显著高于A组的3.6ʃ0.6和2.9ʃ0.3ꎬ以及B组的2.9ʃ0.5和2.7ʃ0.4ꎬ分别优于近A组4倍㊁B组3倍ꎮ在临床改善率对比上:C组在治疗第3周㊁第6周时临床改善率分别为36.67%和86.67%ꎬ显著高于A组的10.00%和16.67%ꎬ以及B组的13.33%和26.67%ꎬ分别优于近A组6倍㊁B组3.5倍ꎮ无论是在VAS评分上㊁还是在临床改善率上ꎬ临床实验结果表明:C组临床效果优良㊁B组一般㊁A组最差ꎬ结果证明:C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A㊁B两组ꎬ经统计学分析㊁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ꎮ综上所述ꎬ三组药物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ꎬ但C组(恩再适注射液组)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且显著优于A㊁B两组ꎬ与恩再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修复神经损伤㊁缓解神经疼痛㊁改善神经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有关ꎬ可早期对神经进行选择性镇痛㊁改善神经受压过久所致缺血状态ꎬ并具有抗变态反应性作用等优点ꎬ从而改善神经痛㊁恢复神经周围血流再通及大大降低无菌性炎性反应发生ꎬ因而从根本上大大缓解或解除了患者残余神经痛症状及痛苦ꎬ并提高了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ꎬ尤为应用3疗程药物(6周)后而显著改善了残余神经痛症状ꎬ说明恩再适注射液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上具有显著疗效ꎬ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ꎬ但研究时间较为短暂ꎬ还需更进一步观察疗效ꎬ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确凿的数据ꎮʌ参考文献ɔ[1]㊀赵显.神经妥乐平联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ꎬ2015ꎬ(5):75~77. [2]㊀于革会ꎬ姚锐ꎬ秦佳ꎬ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ə.中国疼痛医学杂志ꎬ2014ꎬ(2):126~127.[3]㊀RyoheiꎬOkazakiꎬHiroyoshiꎬetal.CombinedantiallodyniceffectofNeurotropinandpregabalininratswithL5-spinalnerveligation[J].LifeSciencesꎬ2013ꎬ(4~5).[4]㊀张建利ꎬ张志彬ꎬ张玉杰ꎬ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及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ꎬ2011ꎬ(2):127~128.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王延军1ꎬ㊀妙定坤1ꎬ㊀牛㊀刚1ꎬ㊀张小卫2(1.陕西省西安市大兴医院骨科ꎬ㊀陕西㊀西安㊀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ꎬ㊀陕西㊀西安㊀710061)1961 ʌ基金项目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课题基金ꎬ(编号:320-2745-16-105)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的影响ꎮ方法:回顾性研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ꎬ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和双钢板组ꎬ每组各30例ꎬ双钢板组患者使用双切口双钢板进行固定ꎬ锁定钢板组患者使用单侧锁定钢板法进行固定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住院时间㊁完全负重时间㊁骨折愈合时间㊁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ꎬ并以此为为依据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ꎮ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ꎬ我们发现锁定钢板组患者出血量少ꎬ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ꎬ并发症发病率较低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双钢板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㊁骨折愈合时间较短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两组患者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相当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两组患者优良率相当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各有优缺点ꎬ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ꎮʌ关键词ɔ单侧锁定钢板ꎻ㊀双切口双钢板法ꎻ㊀复杂胫骨平台骨折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6)10-1691-04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45㊀㊀本文通过对胫骨平台骨折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住院时间㊁完全负重时间㊁骨折愈合时间㊁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的分析研究ꎬ以期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可能的临床依据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ꎬ男性42例ꎬ女性18例ꎬ患者年龄22~66岁ꎬ平均年龄(37.43ʃ4.73)岁ꎮ受伤原因:车祸致伤患者28例ꎬ高空坠物致伤患者22例ꎬ运动损伤患者5例ꎬ重物致伤患者5例ꎻ受伤部位:右膝损伤患者32例ꎬ左膝损伤患者28例ꎮ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将患者进行1~60号编号ꎬ然后利用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ꎬ其中锁定钢板组30例ꎬ男性21例ꎬ女性9例ꎬ年龄22~65岁ꎬ平均年龄(37.24ʃ4.53)岁ꎻ双钢板组30例ꎬ男性21例ꎬ女性9例ꎬ年龄22~66岁ꎬ平均年龄(37.53ʃ4.88)岁ꎮ经统计学分析ꎬ两组患者在年龄㊁性别㊁受伤原因及受伤部位等一般情况相当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ꎮ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ꎬ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ꎮ1.2㊀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确定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ꎻ②患者年龄22~66ꎻ③受伤部位首次出现骨折ꎻ④患者积极配合实验ꎮ1.3㊀排除标准:①骨折部位严重感染患者ꎻ②骨质疏松严重患者ꎻ③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ꎬ不能使用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ꎻ④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ꎻ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ꎮ1.4㊀治疗方法:双钢板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ꎬ方法:将患者麻醉后使其处于仰卧位ꎬ使用手术刀将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切口ꎬ显露出骨折端后清理关节腔内的瘀血及骨折碎片ꎬ然后使用复位钳将骨折端复位ꎬ并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ꎮ使用C型臂对复位的部位进行观察ꎬ复位满意后利用人工异体骨进行填塞植骨㊁压实ꎬ并根据骨折的实际情况选择长度适宜的T型及L型钢板固定两侧ꎮ锁定钢板组:采用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ꎬ方法:将患者麻醉后使其处于平卧位ꎬ切口后清理关节腔内的瘀血及骨折碎片ꎬ然后进行复位处理ꎬ并使利用克氏针进行固定ꎬ使用C型臂观察复位情况ꎬ复位满意后使用单侧锁定钢板进行固定ꎮ1.5㊀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住院时间㊁完全负重时间㊁骨折愈合时间㊁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病情况ꎬ包括伤口感染㊁关节僵直㊁创伤型关节炎等ꎮ临床疗效判断:优:患者膝关节无功能性障碍ꎬ活动无异常ꎬ无疼痛感ꎻ良:患者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ꎬ但在一定负重时会有疼痛版走路不适的感觉ꎻ可:患者膝关节功能略有改善ꎬ能够适应基本的日常生活ꎬ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ꎻ差:患者膝关节功能无显著改善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便ꎬ如走路时可有明显的跛行ꎬ手提重物时膝关节疼痛明显ꎮ优良率=(优+良+可)/总例数ˑ100%ꎮ1.6㊀统计学分析: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ꎻ计数资料以率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ꎬ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表1㊀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㊁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xʃs)组别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锁定钢板组224.85ʃ24.6597.65ʃ12.6519.24ʃ2.51双钢板组278.64ʃ35.84135.95ʃ18.2726.17ʃ3.24t6.77319.44019.2612P0.00000.00000.00002.1㊀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㊁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与双钢板组相比ꎬ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更少ꎬ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296105)ꎮ见表1ꎮ2.2㊀两组患者术后膝功能比较:与锁定钢板组相比ꎬ双钢板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水平相当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2ꎮ表2㊀两组患者术后膝功能比较( xʃs)组别全负重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度)锁定钢板组102.65ʃ12.1593.54ʃ10.0685.61ʃ9.32双钢板组87.68ʃ9.5782.65ʃ8.7383.15ʃ9.30t5.30154.47811.0234P0.00000.00020.31902.3㊀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比较:研究结果显示ꎬ与双钢板组相比ꎬ锁定钢板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双钢板组低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3ꎮ表3㊀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比较n(%)组别并发症发生例数感染㊀关节僵硬㊀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锁定钢板组21010.00双钢板组32120.002.4㊀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ꎬ经过系统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优良率ꎬ发现其优良率水平相当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425ꎬP>0.05)ꎮ见表4ꎮ表4㊀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组别优良优良率(%)锁定钢板组71690.00双钢板组71493.333㊀讨㊀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也被称为双髁胫骨平台骨折ꎬ通常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基础上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ꎬ胫骨位于小腿内侧ꎬ是小腿主要的负重骨ꎬ可分为一体两端ꎬ胫骨的上端与股骨的下端组成膝关节ꎬ膝关节是全身活动频率高㊁功能要求高的负重关节[1]ꎬ而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即为胫骨平台ꎬ当膝关节受内㊁外翻暴力的撞击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等高能量损伤均可导致胫骨平台骨折ꎬ在1979年有一位外国学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类ꎬ分别为外侧平台劈裂骨折ꎬ无关节面塌陷㊁外侧平台的劈裂和压缩骨折㊁单纯外侧平台的压缩骨折㊁内侧平台骨折(既可以是劈裂性的也可以是劈裂压缩性的)㊁包括内侧平台与外侧平台劈裂的双髁骨折㊁关节面骨折合并干骺端和胫骨干完全分离ꎮ由于该骨折的致残率较高ꎬ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ꎬ以促进患者康复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ꎮ一般的手术方法包括单侧锁定钢板法与双切口双钢板法ꎬ单侧锁定钢板法通过单一弧形切口即可显露胫骨踝的内外侧[2]ꎬ而双切口双钢板法是从胫骨外侧髁上缘ꎬ向内下弧形延伸至胫骨结节下方做第一个切口ꎬ另从胫骨内侧平台的内后侧缘做一纵弧形切口ꎬ两个切口宽度要求在8cm以上ꎬ通过内外两侧交叉的螺钉来固定骨折的矢状面与冠状面ꎮ本实验中ꎬ笔者通过对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住院时间㊁完全负重时间㊁骨折愈合时间㊁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的分析ꎬ来研究单侧锁定钢板法与双切口双钢板法这两种手术方法哪一种更利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恢复ꎮ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ꎬ与双钢板组相比ꎬ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ꎬ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证明了单侧锁定钢板法较双切口双钢板法在手术过程中更有利于患者ꎬ因为双切口双钢板法在手术的过程中ꎬ需要剥离大量的软组织ꎬ这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是极其不利的ꎬ会对已经严重受损的软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ꎬ且该法照比单侧锁定钢板法切口过大ꎬ钢板与螺丝钉较多ꎬ不但使得手术时间过长[3]ꎬ术中出血量增多ꎬ更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ꎬ延长住院时间ꎮ锁定钢板的每个锁定孔螺钉与钢板的角度并不完全垂直ꎬ存在5度的偏差ꎬ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对骨膜的损伤ꎬ并减少了骨折端血运的破坏ꎬ该法切口较双切口双钢板法的切口明显小ꎬ降低了因切口而引发并发症的概率ꎬ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ꎬ治疗后与双钢板组相比ꎬ锁定钢板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证明了单侧锁定钢板法较双切口双钢板法感染的机率更低ꎮ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得治疗情况会对患者日后膝关节的运动有较大影响ꎬ可能导致膝关节僵硬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ꎬ因此我们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㊁骨折愈合时间以及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ꎬ来观察患者膝功能的恢复情况ꎬ以此来判定手术效果ꎬ从结果来看ꎬ与锁定钢板组相比ꎬ双钢板组患者完3961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证实了双切口双钢板法对患者的膝功能有较好的效果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ꎬ发现其活动角度相当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优良率相当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ʌ参考文献ɔ[1]㊀王驭恺ꎬ罗从风ꎬ翟启麟.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塌陷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ꎬ2014ꎬ35(3):147~150. [2]㊀王海泉ꎬ叶正云ꎬ师克宁.LISS与单切口双钢板支撑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ꎬ2014ꎬ29(4):398~399.[3]㊀马庆利ꎬ陈春海.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ꎬ2014ꎬ41(22):16~18.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伴躁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冼㊀莹ꎬ㊀樊金莲ꎬ㊀谭莉娟ꎬ㊀肖㊀海ꎬ㊀谭㊀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ꎬ㊀广西㊀贵港㊀537000)ʌ摘㊀要ɔ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伴随躁狂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结果ꎮ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受治疗的脑外伤伴发躁狂性精神障碍患者60人ꎬ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单纯的奥氮平治疗)和观察组(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ꎬ每组各30人ꎮ治疗时间均为4周ꎬ在治疗前后使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㊁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实行疗效评定ꎬ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㊁肌酐和体重等指标的改变ꎮ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BPRS和CGI-SI评分同治疗前比较ꎬ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ꎬ但是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㊁肌酐和体重等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伴躁狂性精神障碍效果显著ꎬ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ꎮʌ关键词ɔ脑外伤ꎻ㊀奥氮平ꎻ㊀高压氧ꎻ㊀躁狂性精神障碍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6)10-1694-02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46㊀㊀本研究中采用高压氧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躁狂性精神障碍ꎬ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ꎬ现总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60例脑外伤伴狂躁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ꎮ其中男52人ꎬ女8人ꎬ年龄在24~56岁ꎬ平均(36.8ʃ9.2)岁ꎬ病程13~52dꎮ在受外伤前都无精神病史和家族病史ꎬ并且从未用过任何抗精神药物ꎮ患者纳入标准为:存在颅脑损伤史(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ꎮ发病前无任何精神病史ꎬ并且不存在精神病家族史ꎬ无使用抗精神药物史ꎮ符合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中的第3版(CCMD-3)内的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所造成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ꎬ并且符合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特点ꎬ即情绪高涨㊁思维活动加快㊁言语动作过多ꎬ并且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ȡ20分ꎮ治疗前ꎬ先将有高压氧治疗禁忌症的患者进行排除ꎮ由于脑外伤后的精神障碍患者伴躁狂时予行高压氧存在不安全性ꎬ对此在治疗前可使用束缚带约束患者ꎬ必要时使用药物来对躁狂行为实行控制ꎮ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好病情并签好治疗同意书后ꎬ将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ꎬ各30人ꎮ其中观察组男27人ꎬ女3人ꎬ患者年龄在24~52岁ꎬ平均(35.4ʃ8.6)岁ꎻ对照组中男25人ꎬ女5人ꎬ患者年龄在25~56岁ꎬ平均(37.4ʃ9.1)岁ꎮ可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ꎮ1.2㊀方法: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ꎬ起始剂量为5mg/dꎬ1周内可结合病情调整到(10~20)mg/dꎬ连续治疗4周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ꎮ我科采用大型高压氧舱群(生产厂家为烟台冰轮氧舱集团)ꎬ治疗压力为0.2MPa(2.0ATA)ꎬ治疗时间为110minꎬ升压25minꎬ稳压时间为60minꎬ中间休息5minꎬ减压时间为20minꎮ每天治疗1次ꎬ10d为1个疗程ꎮ其中接受2个疗程治疗的患者有10例ꎬ3个疗程的患者有15例ꎬ接受4个疗程治疗的共5例ꎮ1.3㊀评定依据:运用BRMSꎬ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评定ꎬ对比治疗前后的BRMS变化ꎮ此外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能力改进情况作出评定ꎮ改良巴氏指数评定:0~20是极为严重的功能缺陷ꎬ25~45是严重的功能缺陷ꎬ50~70是中度功能缺陷ꎬ75~95为轻度功能缺陷ꎬ100是日常生活能够自理[1]ꎮ将CGI-SI和BPRS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ꎮ减分率超过75%表示痊愈ꎬ减分率在50%~75%为显效ꎬ25%~49%为好转ꎬ低于25%为无效ꎮ药物的安全性运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㊁肌酐和体重等指标进行评价ꎬ此外还包含了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2]ꎮ1.4㊀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实行分析处理ꎬ计量资料通过( xʃs)表示ꎬ治4961ʌ基金项目ɔ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项目ꎬ(编号:贵科攻1407003)。

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姜家永【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8(016)014【摘要】目的:比较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在安岳县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9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A组患者应用膝前外侧入路的单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应用膝前正中入路的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C组患者应用膝前后联合入路的单钢板或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皮肤坏死、浅表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和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骨折愈合的时间和进行内固定的成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均少于C组患者,P<0.05.C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其进行内固定的成功率高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P<0.05.结论:用膝前外侧入路的单钢板内固定术、膝前正中入路的双钢板内固定术和膝前后联合入路的单钢板或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对其进行治疗.【总页数】3页(P14-16)【作者】姜家永【作者单位】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 642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相关文献】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对比分析 [J], 黄辉2.不同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J], 蒋志强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对比分析 [J], 黄辉;4.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 [J], 申忠祥5.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J], Fan Sanmei;Zhou Wen;Wang Tianxing;Pan Yehua;Lie Hanqiu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发表时间:2019-07-19T10:59:56.9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吴立文[导读]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建议在骨折后6~8 d,可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作为首选。

黑龙江省逊克县奇克镇卫生院 164400【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

观察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骨折后6~8 d实行手术治疗为最佳手术时机,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建议在骨折后6~8 d,可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作为首选。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for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1)and control group(n=31)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uble plate method through anterolateral knee incis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plate method through anterolateral knee incis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ealing time of fractur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failure rate of internal fix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knee joint fun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mong them,6 to 8 days after fracture,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best time to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ffectively.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time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should be 6 to 8 days after fracture,and double plate method with anterior median knee incis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keywords]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reatment;clinical effect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膝关节创伤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

当膝关节受到内翻、外翻暴力撞击/坠落,就会发生胫骨踝骨折。

因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比较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的效果会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1]。

此外,胫骨平台骨折多伴有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如果未被及时诊治,易引发膝关节畸形、力线异常或膝关节不稳定,进而发生关节功能障碍。

临床主要症状有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

骨折于对四周组织构成损伤,这时无疑会使治疗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相关研究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2%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骨折位置比较特殊,膝关节支撑、稳定均会被影响[2]。

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治疗作为基础,以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治疗作为参照,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據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1例。

本研究已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中,男、女性比例为22∶9;年龄22~68岁,平均(45.6±4.4)岁;Schatzker分型:Ⅴ、Ⅵ型者各20、11例;车祸伤者、高空坠落伤者各24、7例。

对照组中,男、女性比例为21∶10;年龄23~70岁,平均(46.5±4.6)岁;Schatzker分型中,Ⅴ、Ⅵ型者各23、8例;车祸伤者、高空坠落伤者各22、9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膝关节正侧斜位X线片检查、CT检查确诊者。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血管神经严重损伤者、精神病症者。

1.2方法观察组通过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实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腿上段行扎气囊止血带。

然后,在膝前外侧髌上-胫骨中上段前脊位置作1个切口,以充分显露胫骨内侧骨折部分。

对骨折位置加以复位处理,利用钢板螺钉固定骨折位置,胫骨外侧通过L型锁定钢板处理。

对照组通过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实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腿上段进行扎气囊止血带。

此时,可在胫骨外侧-胫骨结节下作1个手术切口,显露胫骨前肌肉、胫骨内侧骨折部位。

最后,在C型臂X线下,采用克氏针复位、固定,胫骨外侧经L型锁定钢板处理。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率以及手术时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优良率。

结合外科HSS评分标准,判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主要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肌力、活动度、稳定性、屈曲畸形等情况进行评判。

其中,HSS评分≥90分为优,60~90分为良,<60分为差。

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内固定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内固定失败2例,内固定失败率为6.45%(2/31);对照组内固定失败8例,内固定失败率为25.81%(8/31),观察组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3,P<0.05)。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比较观察组中,优、良、差者各12、18、1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8%(30/31);对照组中,优、良、差者各6、16、9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1.0%(22/31),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7.6308,P<0.05)。

2.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分析 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后3 d内手术治疗,术后发生皮肤缺血性坏死者、浅层感染者、深部感染者各3、2、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7/31);骨折后4~5 d手术治疗,出现皮肤缺血性坏死者、浅层感染者、深部感染者各2、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6/31);受伤后6~8 d手术治疗中,产生浅层感染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2%(1/31)。

可见,骨折后6~8 d接受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3 d和4~5 d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67、4.0260,P<0.05)。

3讨论胫骨骨折为高能量破坏性骨折,致伤原因与车祸、高空坠落砸伤、摔伤等有关[3]。

胫骨骨折的发生,一般多会并发关节面塌陷、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因为胫骨皮下组织、肌肉均非常薄弱,故在受到刺激后,容易发生断骨移位[4-6]。

与此同时,胫骨解剖学结构较复杂,使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存在较大的挑战性。

而手术方法、手术时机的不同,也会使手术效果具有较大差异。

胫骨骨折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皮肤缺血性坏死、浅层感染、深部感染等[7-10]。

若未及时处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11]。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单侧锁定钢板、双切口双钢板,其中单侧锁定钢板方法实行弧形切口,可充分暴露患者的胫骨踝内侧、外侧。

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方法,经胫骨外侧踝上缘-内下弧形延伸-胫骨结节下方作1个手术切口。

通过胫骨内侧平台内后侧缘作1个弧形切口,2个切口的宽度应设置为10 cm左右,经内外侧交叉螺钉固定骨折矢状面、冠状面。

客观来讲,胫骨平台为膝关节重要负荷结构,出现骨折时,膝关节内、外受力无法保持平衡状态,进而使骨关节力线发生较大变化[12]。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需及早接受治疗,以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通常条件下,闭合性平台骨折如无显著的皮肤损伤,建议通过一期手术进行治疗。

反之,则应暂缓手术治疗,确保局部软组织改善后,实行二期手术治疗。

针对并发广泛组织损伤者,需在软组织好转后,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13]。

骨折者、脱位位置畸形严重者,应确保复位位置软组织条件较佳时,采用固定手术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