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公开课教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成长节拍》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由“有梦就有希望”和“有努力就有改变”两目组成,主要学习内容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共同编织梦想;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本框不仅是第一单元甚至是整本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点睛之作。
Ⅱ【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初中生活充满期待、希望,学生求知欲较强,正处于编织人生梦想的一个关键时刻。
然七年级的学生对梦想只有一个粗浅模糊的认知与理解,还不具备自己独立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对今天所将要学习的“梦想”话题理解与认知也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通过榜样示范激励的力量,帮助学生明确梦想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榜样,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Ⅲ【设计思想】在实施教学时,我紧紧围绕“追梦”和“圆梦”两个关键词,选取能够走进学生内心、触动学生心灵的榜样素材,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图片形式加以呈现,从而激发学生敢于追梦,不断圆梦的热情有勇气。
同时,我在教学中通过榜样在儿时的梦想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梦想与生命成长的关系,展望自己的未来,开展人生规划,并借鉴榜样在面对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何用努力去搭起实现梦想的桥梁,用努力去圆梦。
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想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觉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Ⅴ【教学重难点】重点:少年为什么一定要有梦想;努力就有改变。
难点: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努力就有改变。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2少年有梦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2少年有梦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教案(1)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课时少年有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从小树立梦想,并能把“个人梦”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能力目标:1.学会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努力”的方法,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努力计划。
知识目标:1.知道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掌握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梦想应注意的问题;了解梦想的重要作用。
难点:理解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懂得实现梦想需要努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最初的梦想》,学生认真聆听。
2.听完歌曲,谈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写在第四个热气球里面。
3.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学生如实回答。
(1)例如:我的梦想是成为像钱学森、袁隆平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以成为杨利伟一样的航天员、歌星、影星、警察、医生、检察官、律师等。
(2)有意义。
因为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师:刚才大家谈了自己的梦想,首先我祝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其实无论梦想实现与否,它对我们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少年有梦。
二、展示自学成果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中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梦想的意义,懂得梦想与个人的目标相联系,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把个人的理想与时代趋势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梦想付诸于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找到恰当的努力方法。
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2、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什么是梦想;通过举例或用散文、短句、小诗描述,理解梦想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及如何实现中国梦;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懂得如何缩小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懂得如何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验法、故事薰陶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活动体验梦想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梦想的意义;怎样确定正确的梦想与方向并懂得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难点: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怎样确定正确的梦想与方向并懂得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梦想的视频和一些明星、名人的梦想故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采访身边的人的梦想及对梦想的看法;上网查阅一些明星、名人、偶像实现梦想的故事、对于梦想的理解、看法与忠告;预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活动一:观看视频,谈感想播放视频《理想的灯照亮前进的路》。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谈感想与梦想。
)教师导入:梦想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是梦想吗?想知道梦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想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活动一:畅谈梦想视频中的人物有自己的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着。
1-2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2 少年有梦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知识目标: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梦想与现实难点:梦想与现实三、教学安排 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精美的图片引入------梦想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不同人有不同的梦想。
你的梦想是什么,可以与大家分享吗?标题:放飞梦想1.2少年有梦展示学习目标:1.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2.提高对梦想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良好品质。
3.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我的梦想”主题分享会1.我的梦想是将来成为一名宇航员(医生、解放军、教师、明星……)。
2.我梦想将来能考上清华大学,当然这需要我从现在就开始努力。
3.我希望能从事环保事业,宣传环保知识,让每个人行动起来改变雾霾污染的情况。
4.我想将来带着我的爸爸妈妈环游世界。
5.我想像奥运健儿一样为国争光。
6.我的梦想有很多…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梦想容易实现,有的梦想不容易实现。
那么,如果我们的梦想实现不了,那是不是我们的梦想就没必要存在了?虽然我们的梦想有时候不能实现,但是只有不断的去努力,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标题:一、有梦就有希望想一想:梦想是什么?知识1、梦想的含义是什么? p9 1段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充满梦想的世界(三)探究与分享:(1和2)探究1:安徒生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表演后,王子问他想要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课时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课时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第2课时少年有梦》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梦想和追求梦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的梦想追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迷茫和焦虑。
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梦想,并学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梦想。
2.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如何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并学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表和评分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待?你们认为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在哪里?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和梦想的追求。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实现梦想?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学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2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一下几大构建:1、有梦就有希望;2、努力就能改变。
本课是起始单元中的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开启中学生活的新篇章,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有助于帮助我们的学生适应新的中学生活,编织美好的梦想,做好中学生活的短期规划和长远目标,用自己的努力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引导学生向美好的新起点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2.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3.认识梦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梦想仿佛若离若现,在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依然是茫然,通过本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可能会有顿悟之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梦想难点:如何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努力实现梦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3.情景创设策略:创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讨论、体验和感悟中。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目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学生课前准备的素材(故事、图片、卡纸、便签纸等)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新课预习,完成PPT中的导学题目(设定分数值,可以开展竞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新课教学:梦想导航——织梦篇1.听音乐《怒放的生命》师:“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同学们你们想要怎样的中学新生活呢?让我们开启梦想的大门,去追逐中学时代的梦想。
《少年有梦》精品教案

《少年有梦》教案课题:少年有梦教材分析:《少年有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内容由有梦就有希望和努力就有改变两目组成。
既承接了上一课中学序曲,学生的新起点;又为后面的有效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整个单元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框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这一阶段,学生刚刚步入中学,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学生活充满向往与期待。
这时梦想在他们的心中渐渐成长,有了迫切实现自己梦想的渴望。
但是学生的这种期待是不清晰的,对于梦想的理解是不恰当的,没有形成对梦想的明确规划与实践。
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形成对梦想的正确态度,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目标:树立实现梦想的信心;培养实现梦想的正确态度;增强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梦想相连接的认同感、使命感。
理解梦想的含义和现实的关系;知道梦想的作用和特点;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少年梦想的特点;如何实现梦想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1、感受梦想,导入新课。
我将会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别人的梦想是什么,接着会问学生你们有梦想吗?梦想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梦想呢?今天我们就带着对自己梦想的思考,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能够迅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初步感受梦想,引出课题。
2、认识梦想,体验新知。
环节一: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少年有梦呢?梦想又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能够自然地引出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自主归纳出梦想的含义。
环节二: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提出问题,隐形的翅膀是什么?隐形的翅膀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能够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对梦想的认知不断深化,认识到隐形的翅膀就是我们的梦想,总结出梦想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2课时)第2课时少年有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梦想的含义和作用,尤其是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
过程与方法1、认识青少年时代是怀揣梦想、放飞梦想的时代。
2、能不断完善自我,树立努力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梦想的作用和对人生的意义。
2、培养自己为人生奋斗的远大理想和亲近社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梦想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2、努力是拉近梦想与现实距离的桥梁和纽带。
难点梦想与时代和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梦想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但她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她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
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地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少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每个少年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
邓亚萍小时候的梦想对她成为世界冠军起到了很大作用。
教师总结:少年有梦想就有希望。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有梦就有希望1、阅读教材第9页正文第一段,思考:(1)什么是梦想?(2)梦想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老师请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故事拓展】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大约一百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
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到哪里去?”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
”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这样飞起来就好了。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少年有梦 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少年有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明确中学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中学生活的新变化,积极面对中学生活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中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学习任务的加重,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2. 中学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自我提升,全面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学生活的新变化,学会应对中学生活的挑战。
三、教学策略: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个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中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中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以及中学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新课: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 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中学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等内容的PPT。
3. 案例资料:包括中学生如何处理学习任务,如何管理自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结果评价:通过小测验或作业,检查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主题:少年有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的主题为“少年有梦”O本单元包括第一课“天启初中生活"、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编织人生梦想,让自己成为“有梦少年”。
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初中生活、认识自我两个角度,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小学认知,开启初中新的生活,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努力践行之。
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全新的初中生活,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让学生学会创意生活,让学生的梦想始于当下。
--、课程标准分解(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标准分解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新身份新生活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个追梦少年,努力学习,成就梦想。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框少年有梦教案1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1.2少年有梦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2)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梦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具有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
来的勇气,需要具有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这种生活态度就是努
力。
5、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努力,需要立志
①你知道哪些名人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
示几个)
②理解分析教材12页中的格言,格言解读: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
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
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
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告诉我们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2)努力,需要坚持
出示漫画《这下面没有水,换个地方挖》,这个漫画告诉我们什么?
(3)想一想:努力是不是就是埋头苦干?有没有方法呢?
那么努力有哪些方法呢?(学生先自己回答,然后看教材13页的“方法与
技能”)
6、拓展空间: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做出怎样的努力?学生自己书写“我
的努力计划”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业必做题完善自己的读书规划
选做题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中学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
打算怎样完成。
板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课时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少年有梦》的第二课时。
本课教材主要围绕“少年有梦”这一主题,通过讲解梦想的含义、少年的梦想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梦想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拥有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追梦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梦想丰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认识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他们坚定的追梦信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拥有梦想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追求梦想的热情,激发他们的追梦精神。
3.帮助学生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提高他们的追梦能力。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他们面对挫折勇敢前行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拥有梦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追求梦想的热情,激发他们的追梦精神。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他们面对挫折勇敢前行的意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梦想的重要性,培养追梦精神。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激发学生的追梦热情。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现梦想的途径,提高追梦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等。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和实践活动。
3.准备好教学PPT,以便于教学过程中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梦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梦想的理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1.2《少年有梦》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016年7月第1版《道德与法治》内容来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主题:少年有梦课时:1课时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
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依据2.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第一课的内容,一共两框,第一框《中学序曲》包括“新的起点”、“成长的礼物”两个目题;第二框《少年有梦》包括“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两个目题。
从内容上看,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依据3.学情分析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让学生有自己的梦想,通过织梦、追梦、圆梦,让学生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而努力则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些实现梦想的方法和技巧。
依据4.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梦想。
学习难点: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基于以上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述:1.通过畅所欲言,说说我的梦想,总结出梦想的含义;2.通过故事欣赏,归纳出少年梦想的特点和实现梦想的做法;3.通过书写努力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写出未来三年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目标2: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目标3: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二、学习过程预设(一)新闻播报关注时事政治,体味人生百态,有请今天的新闻播报员。
(二)新课导入:歌曲欣赏《梦想起航》,正如歌词中所写“筑梦的城堡,努力就会闪耀。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梦想的话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有许多困惑。
他们开始意识到人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尚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2.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名人的梦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梦想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少年有梦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探讨如何实现梦想。
提问:你们的梦想如何实现?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品质?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提问:你们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1.2 少年有梦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2少年有梦教案教材分析《少年有梦》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题。
《少年有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框题重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少年时期怀揣梦想的重要性,掌握追逐梦想圆梦的具体做法。
学好本节课对于学生拥有编织梦想,激发动力,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初中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启初中生活,对于新鲜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存在困惑,对于未来更是没有具体的计划,整体而言对初中生活很茫然和无措,对于梦想更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榜样的引领和示范,帮助学生及早地树立梦想,找到前进的方向。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梦想,能够理解梦想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2.通过对苏翊鸣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归纳出少年梦想的特点,从而积极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交流分享能够理解努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梦想的作用教学难点怎样实现梦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观看《苏翊鸣比赛》的视频。
问题:苏翊鸣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引导:梦想是青少年的主题,明确的梦想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那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实现梦想呢?板书:少年有梦教师:出示单元结构图出示学习目标。
活动一有梦想就有希望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有梦想就有希望板书:有梦想就有希望出示图片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引导:同学们都是有梦想的人,每一位同学都有梦想,那梦想一定会实现吗?如果梦想不实现还有意义吗?活动二努力就有改变教师:出示苏一鸣的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结合材料说一说梦想的特点板书:少年梦想的特点教师: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都是了不起的梦想,因为这些梦想饱含了你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因此你的梦就是--中国梦!问题:那中国梦是指什么呢?包括哪些内容呢?板书:中国梦引导:如何才能实现梦想呢?(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努力?问题:那什么是努力?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努力,已经知道了为了实现梦想需要努力,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结合苏翊鸣的经历一起来看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2 少年有梦 教案

【讲授新课】
环节一:我有梦想(目标1)
【运用你的经验】
幼儿园的小波:我长大了以后要成为奥特曼,打败所有的怪兽。
三年级的小美:我长大以后要当警察,抓坏人。
五年级的小林:我想当老师,还想踢足球,还想成为富翁……
七年级的小文:我长大后要周游世界,要去南极探险,去非洲……
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帮助学生明白,实现梦想的前提是什么?实现梦想.的关键是什么?实现梦想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规划自己的梦想
课
堂
小
结
梦想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梦想可能实现;梦想对现实有指引作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我们从现在做起,确定我们初中的目标,并写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划。
提问:梦想都可以实现吗?
学生回答:有的可以实现,有的不可能实现。有的可以直接实现,有的可以间接实现。
环节二:梦想与现实(目标2)
【探究与分享】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你认为对吗?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可能实现。(正确)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错误)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导方向。(正确)
学法指导
启件,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及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二次备课
【导入】
【讲授新课】
一、有梦就有希望
环节一:我有梦想(目标1)
2、努力就有改变
环节二:梦想与现实(目标2)
环节三:实现梦想(目标3)
环节四:规划梦想(目标4)
【导入】
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教材依据: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是, 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 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少年有梦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
这一目主要围绕“编织人生梦想, 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展开学习,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
第二目“努力就有改变”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目开始和学生破解“怎样实现中国梦”这一难题。
2.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部分的“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以及健全人格部分的“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
3.学情依据: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是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 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看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4.方法依据:启发式教学,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梦想及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对积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政治认同。
通过分析并掌握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努力成为公平正义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的法制观念, 通过认识自身梦想, 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健全坚忍不拔、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等意志品质的人格。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努力就有改变教学难点: 如何确立并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文字材料——“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 攻克了曾经难倒半个地球的难题, 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师: 谈到梦想, 老师想到了这句话。
2024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少年有梦》单元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承载着引导学生顺利过渡至初中生活,构建正确自我认知,明确个人梦想,并深刻理解学习在实现梦想过程中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使命。
本单元精心设计,分为三课及一个单元思考与行动环节,旨在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与实践能力提升。
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奏响中学序曲规划初中生活》是学生初中旅程的起点站。
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初中生活与小学的不同之处,更引导学生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学会主动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设定目标、管理时间等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活动和反思,引导学生全面而客观地审视自我,既包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潜能,也不避讳自身的短处与不足。
这一课鼓励学生拥抱真实的自我,学会自我接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与成长,培养出健康向上的自我观念。
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做有梦想的少年学习成就梦想》则将目光聚焦于梦想的力量。
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激发他们内心的激情与动力,学会将宏大的梦想分解为可操作的小目标,并一步步付诸实践。
更重要的是,这一课强调了学习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让学生明白,持续的学习与努力是通往梦想彼岸的桥梁。
单元思考与行动环节是对前三课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深化。
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如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参与社区服务、进行小组项目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加深对自我、梦想及学习价值的理解,学会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真正成为有梦想、有行动、有担当的少年。
《少年有梦》单元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双重启航,它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关于成长、梦想与责任的深刻探索,旨在引领每一位初中生,在追梦的路上,勇敢启程,不懈奋斗,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2课时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正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
人人有梦想,我们少年也有梦想。
出示课题: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1、你觉得梦想是什么?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
2、大声说出你的梦想
①“我以后想当超人,帮助好人,战胜坏蛋”;
②“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
③“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
④“我长大了要养好多小动物,让他们不再孤独”;
⑤“我想快点长大,长大了可以照顾爸爸妈妈,因为我爱他们”..........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
探究一:有梦就有希望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并很快消失在远方。
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
”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
”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
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
1、有时“梦想”是不切实际的,虽然美好,但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
可是,现实中有很多事情的发生就是从梦想开始的。
你们猜:“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能实现吗?
2、梦想为“莱特兄弟”飞翔成功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对照课本9--10页)
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有梦想,就有希望。
设计意图:知道有梦就有希望,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
二、努力就有改变
探究二:梦想实现
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
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
莱特兄弟终于圆梦了,他们的法宝是什么?是不懈的努力。
1、努力,需要立志。
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把自己的志向融入到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
只要坚持,多大的绊脚石也会变成垫脚石。
3、努力需要方法。
方法对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想法。
设计意图: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师总结: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
板书设计:
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进步、方向、中国梦
二、努力就有改变:立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