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电图学0

合集下载

《心电图检查诊断学》课件

《心电图检查诊断学》课件

3 波形分析
心电图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可以判断心脏的节律和功能状 态。
心电图检查的步骤和流程
1
准备
为患者贴上心电图电极,确保患者的身体放松并遵循正确的仪器操作流程。
2
记录数据
启动心电图仪器进行数据记录,同时观察患者心电图信号的稳定性和质量。
3
分析和诊断
对记录的心电图数据进行波形分析和诊断,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存在的异常。
《心电图检查诊断学》 PPT课件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心电图检查的原理、步骤和诊断意义,探讨心电图检查的 错误和干扰因素,并展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心电图的定义和原理
1 电信号记录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的变化来识别心脏功能异常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2 电极和导联
心电图由多个电极和导联组成,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压差异来绘制脉搏和心脏活动的图 形。
心电图的常见异常和诊断意义
心律失常
心电图可以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 等,以指导治疗和预测患者的风险。
心肌梗死
心电图上的Q波和ST段抬高可以提示心肌梗死, 是急诊评估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心肌缺血
心电图上的ST段变化和ST段抬高可以提示心肌缺 血,帮助早期发现冠心病。
心室肥大
心电图上的QRS波群增宽和深倒可以提示心室肥 大,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现代心电图仪器
未来心电图仪器
现代心电图仪器小巧便携,操作 简单,具备自动分析和报告功能,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未来的心电图仪器将集成更多的 无线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 自动诊断和远程监测。
总结和展望
心电图检查是一项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心脏功能信息,为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 疗提供支持,也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诊断学心电图学》课件

《诊断学心电图学》课件
《诊断学心电图学》PPT 课件
欢迎来到《诊断学心电图学》PPT课件。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心电图的定义、作 用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精彩的旅程吧!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探索心电图的奥秘,理解心脏电信号的生成和传导过程。了解心电图的采集技术和电极贴附原则。
心电图仪器
了解现代心电图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不同类型的 心电图采集设备。
导联选择
选择合适的导联组合以获得 行准确的心电图测量和计 算。
心电图的限制和局限性
了解心电图的局限性和常见误诊情况,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重要性。 • 心电图无法直接观察心肌异常的细微变化。 • 部分心脏病情况下心电图表现正常可能导致漏诊。 • 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对心电图进行解读和诊断。
1
心律失常
认识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包括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2
心肌梗死
学习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了解不同导联对诊断的贡献。
3
心脏肥大
探索心脏肥大在心电图中的特征,如左室肥厚和右室肥厚。
心电图常见异常与心脏疾病的关系
了解心电图常见异常和它们与心脏疾病的关联。
QT间期延长
探索QT间期延长在心脏电生理异常和遗传性 心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电解质紊乱
学习电解质紊乱如钾离子和钙离子异常对心 电图的影响。
药物影响
了解常见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如抗心律失 常药物和心脏毒性药物。
起搏器功能
掌握起搏器的心电图表现和不同类型起搏器 的工作模式。
心电图的临床操作技巧
分享心电图采集的实用技巧,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准备患者
了解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 沟通,放松患者,并解决可 能的干扰因素。

诊断学基础--心电图诊断(全套课件)-PPT

诊断学基础--心电图诊断(全套课件)-PPT

12导联ECG的空间定位:
双极肢导(额面) I: RA (-) to LA (+) (右左、侧面) II: RA (-) to LF (+) (上下) III: LA (-) to LF (+) (上下) 加压单极肢导(额面) aVR: RA (+) to [LA & LF] (-) (向右) aVL: LA (+) to [RA & LF] (-) (向左) aVF: LF (+) to [RA & LA] (-) (向下) 单极胸导(水平面) V1, V2, V3: (后前) V4, V5, V6:(右左、侧面)
–QRS 时限 > 0.12s
• 完全性 RBBB or LBBB • 非特异性IVCD • 室性异位节律(如室速、起搏器心律)
• V1导联终末R‘波提示晚期的向前除极
室内传导阻滞 • I, aVL, V6终末S波提示晚期向右除极
RBBB
• aVR导联终末R波提示晚期的向右除极
室内传导阻滞
• •
• 正常胸导联QRS形态较恒定,肢导联变化大,但 也有一定规律性。QRS 振幅因人而异,在不同导 联差别也很大,主要取决于心室大小及胸导电极与 心室间距离
– V1、V2导联多呈rS型,R/S<1,RV1<1.0mv,超过此值 提示右心室肥大;
– V5、V6导联以R波为主, R/S>1,RV5<2.5mv,超过此 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
• 相反, s波见于V6 或V5导联,并逐渐加深至 V2导 联. V1导联S波通常小于 V2导联S波.
• R/S移行见于 V3或V4导联. • 小的“间隔” q波可见于 V5和V6导联.
顺钟向转位?

诊断学心电图01

诊断学心电图01

不典型图形和鉴别诊断3
诊断心肌梗塞依据
• 临床表现 • 心电图 动态变化 • 心肌酶学 动态变化
请继续观看下一期!
QRS 波群2
• Ⅰ 导 联 R< 1.5mV aVL R<1.2mV aVR R<2.0mV • Ⅰ Ⅱ Ⅲ 一般主波向上 • 肢 体 导 联 振 幅 >0.5mV 胸 导 联 振 幅 >0.8mV 低电压 • R 峰 时 间 QRS 起 点 至 R 波 顶 点 的 时 间 V1 V2 <0.04s V5 V6 <0.05s
心室肥大
• 左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QRS 波的幅度
– QRS波群电压增高 V5 V6 R >2.5mV 或 V1 S+ V5 R>4.0mV(女>3.5mV)

Ⅰ R>1.5mV, aVL R>1.2mV, aVF R >2.0mV 或 Ⅰ R + Ⅲ S >2.5mV.
QRS 波群3
• Q 波 : Q 波振幅 < 1/4 R 波 时间 < 0.04s V1 V2 不应有q波 • J 点 : 1 ST 改变 2 早期复极 J 点上移 3 心动过速J 点下移
ST段
• 代表心室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心肌处收缩 状态. 正常为等电位线(水平线). • 下 移 <0.05mV ; 上 移 V1 V2 不 超 过 0.3mV,V3不超过0.5mV , V4 V5 V6 和肢 体导联不超过0.1mV
QRS 波群1
• • • • 心室肌除极过程 时间:0.06-0.10s <0.11s V1 V2 rS型 V1 R<1.0mV V5 V6 qR qRs Rs R V5 R<2.5mV V3 V4 R=S V1 r< S V5 R>s aVR 主波 向下 r<0.5mV • aVL aVF 可为 qR RS rS 或 R

诊断学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诊断学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各波段时程的检测
01.
RR间期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PR(PQ)间期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5.
QT(QTc)间期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P波时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4.
QRS时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心电图时程测量注意
一.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二.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
间,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 三.时间:横坐标,1小格=1mm=0.04
秒 四.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心率的检 测
常用两种方法:
○ 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 数目乘以10
○ 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 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一.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二.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纵坐标为电压。
心脏解剖位置
一.横位心电轴可左偏, <-30°
二.垂位心电轴可右偏, >+120°
左右心室的对比
左室肥大,电轴偏左 右室肥大,电轴偏右 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轴右偏
平均心电轴 的临床意义 2
一.心室内除极顺序
○ 下列除极顺序异常会导致心电轴方向改变: ○ 激动起源于心室 ○ 室性心动过速 ○ 心室起搏心律 ○ 室内传导阻滞 ○ 心肌局灶纤维化,心肌梗死

所 有 肢
所 有 导
偏 移
导 联 及
ST

段 下
正 常 范
移围
导:
无.
明 显 偏 移
段 一 般 位



≤0.5mV

诊断学心电图

诊断学心电图
0.0五mv S-T段抬高:不应超过0.一mv除胸导联
可抬高不超过0.三mv外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七、T波:
⑴.形状: ⑵.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⑶.时间:0.0五-0.二五s
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一/一0
T波形状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八、U波:
• 时间:0.一六-0.二五s • 电压:<0.0五mv • 方向:与T波一致
正极
负极
Ⅰ 左手腕 右手腕
Ⅱ 左脚踝 右手腕
Ⅲ 左脚踝 左手腕
标准双极导联的连接方式
加压单极导联
aVR aVL aVF
正极
右手腕 左手腕 左脚踝
负极
左手腕+左脚踝 右手腕+左脚踝 左手腕+右手腕
加压单极导联的连接方式
导联轴
肢 体 导 联 导 联 轴
心前区导联
正极
V一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二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三 V二与 V四连线中点 V四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五 左腋前线V四 水平处 V六 左腋中线V四 水平处
传导障碍:
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异常传导途径:
预激综合症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
• 特点:
① P波规律出现,Ⅰ、Ⅱ、avF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 频率60~100次/min ③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小于0.12s 凡具备①、②条可确定为窦性心律
心脏病
双心房肥大
左心室肥大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一、 RV五>二.五mV 或 RV五+ SV一>四.0mV男性或>三.五mV女性 二、RaVL>一.二mV或RaVF >二.0mV 三 、RI>一.五mV 或 RI+ S Ⅱ>二.五mV

《诊断学》课件:心 电 图

《诊断学》课件:心 电 图
心电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何玮
目标与要求
(一)了解:心电图的原理及描记方法。 (二)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心电
图各波段的组成部分和命名,心电图的测量(心率 的测量,各波段振幅及时间的测量),平均心电轴、 心脏循长轴转位,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 (三)掌握:心电图的主要临床应用【心房与心室 肥大,心肌缺血与梗塞,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 常) 】。
心脏在除极或复极的过程中,每个瞬间都有许多心肌细胞 同时发生除极或复极,产生许多大小方向各不相同的心电向量。 这许多向量要按下列原则归总,即合成心电综合向量。
B

A
B
A
C
A
B
C

A
B
C

空间心电向量环
心脏是立体器官, 它所产生的瞬间综合 向量在空间上朝向四 面八方。循序连接所 有综合向量的箭头所 形成的环形轨迹即为 立体心电向量环。心 脏每收缩一次主要形 成三个心电向量环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心电图QRS波的命名
R
Rs
qRs
RS
rS
rSr’
qR
QR
Qr
QS
R
rsR’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导联
• 将两个探测电极置于人体不同部位,并通过导联
线连至心电图机的正极和负极,这种记录心电图 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
• 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12个。 •肢体导联:Ⅰ Ⅱ Ⅲ aVR aVL aVF •胸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II 、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代偿期多完全。
交接区早搏
四、异位心动过速
机制 三 类: 折返性、自律性↑、触发性 两 类: 阵发性 非阵发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心电图特点 阵发性 三个以上 异位起源 ≥150bpm 突发突停 早搏起始 加速性自搏心律 快于逸搏心律/慢于阵发 性心动过速
低血钙症的心电图诊断要点



ST段平坦延长,一般QT间期相应延长,但ST段 呈等电位线而无上下偏移,T波一般呈正常直立; 单纯低血钙降期前收缩外,一般不影响心率、心 律、PR间期及P、QRS、T波群;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或迅速使ST段缩短 (伴有T波改变者需较长时期才能使ST-T逐渐恢复。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 通常P 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高,Ⅰ、II、 avF 、 V4-V6导联P波直立,心率在60-100次/分。
⑴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心率高于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P-P或R-R间期的差值大于0.12s。
⑶交界性心律: 起搏点在房室结,下传心室时逆传心房, P波在II、III、avF导联常倒置,可以埋藏 于QRS波中不可见,也可QRS波之后, QRS波与窦性心律时相似。结性心律频率 40-55bpm,快于此范围称交界性心动过速
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有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两种,前者发生机制为房室旁路 参与,后者发生机制为房室结双径路。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波规律出现,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 也可能跟随在QRS波之后(多为倒置的逆行P波,如下 图)。QRS波可稍有不齐。
⑵房性心律:
①冠状窦心律 P波规律出现,但在II、III、avF导联P波倒置
②心房内游走心律: P波形态各不相同,直立和倒置出现在同一导联内。
③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P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P‟波 形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有肺动脉疾患的病人(下图)。
Jame束诊断要点


(1)P-R间期短,<0.12秒;小儿2岁内 ≤0.08秒;2~10岁≤0.10秒;年长儿 ≤0.12秒; (2)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及ST-T改变。
Mahaim束诊断要点




P-R间期正常,且多变; QRS波群增宽,呈左束支阻滞图形,时限 ≥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2~10 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QRS波群起始部可有挫折、模糊,有预激 波,但常有变异,且挫折常不明显; 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P-J间期延长。V1导联R波细小



T波高尖,其升支和降支对称,基底变窄,形成 所谓“帐蓬状”T波; P波与QRS波群振幅降低、间期增宽,S波增深; 严重时心房麻痹,P波消失,形成“窦室传导”; ST段下降; 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 律不齐、窦性静止、结性心律、结性心动过速、 各种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
④心房扑动: 房波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 在II、III、avF导联清晰,波间匀齐相差不 超过0.02s,频率在240-430 bpm,AV传导 比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⑤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V1和II导 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 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时可出 现RR间期相等
室性早搏
连发(三个)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二联律
室性早搏三联律
室性早搏四联律
间位性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R on T
多源室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因室内 差异性传导而发生畸形; 逆行性P’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前(成人PR间 期<0.12,小儿≤.10秒,或与窦性PR间 期相差较大),其后(RP、间期<0.20秒), 或埋没于QRS波群之中而不易辨认;
A型预激综合征 WPW
B型预激综合征

此外,旁道有的心电图上无预激波或预激 波呈间歇性,称为潜在型预激综合征。有 的旁道只有逆传能力,无前传能力称为隐 匿性预激综合征。
间断预激综合征
Kent束(W-P-W)诊断要点




P-R间期短,<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 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QRS波群增宽,≥0.12秒;小儿2岁内≥0.08 秒;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QRS波群起始部有挫折、模糊,称为预激波; 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P-J间期正常
诊断学 心 电 图 学
electrocardiogram ECG
一、ECG的心律诊断


窦房结--经传导束--心房和心室 心电图上:P、QRS、T 时限和相互间的间期在一定的范围内 当心脏激动的起源和/或传导异常时即出现 心律失常,心电图上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二、 室上性心律: ⑴窦性心律 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 P514
七、预激综合征 Preexcitation syndrome
WPW syndrome
激动沿房室附加旁道先于房室传导系统下传
心室,预先激动环部心室,QRS-T变形。
旁道有前传和逆传功能,仅有逆传者称隐性
旁道;
旁道不应期短,传导快,与房室结并
存,可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 KENT'S束 左右房室环心内膜下 心电图特点 ⊿波(delta wave) 短P-R 宽QRS 继发S-TT改变 分型 左侧QRSV1-V6↑ I AVL↓ 右侧QRSV1↓ V6 I AVL↑
多源性房速
心房颤动
(二)心室扑动和颤动 最恶性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1.心室扑动 200-250bpm 极不稳定的心室折返 室颤前期 2.心室颤动 200-500bpm 心脏电不稳定的终极 心电消失前兆 机械收缩丧失 搏血停止
室颤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表现
六、心脏传导阻滞 房间、房室、室内 1.房间传导阻滞(电传导延迟) P波增宽 双峰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连发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二联律
房性早搏未下传
房早伴差异性传导
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 秒,小儿>0.10秒,T波与QRS波群的 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 早搏的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 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的QRS波群形态 为固定的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 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代偿期呈完全性
三、期前收缩/早搏
心电图共同特点 主动提前发生 代偿间歇 联律间期 1.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P'波 下传或不下传QRS 2.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宽大畸型QRS波 无与之有关P波 3.交界区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波 P'波在QRS前中后
房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偶可呈 逆行型; P„R间期一般正常,也可延长(房室干扰现象),偶 可短于0.12秒; 早期的P„波有时下传受阻,P‟波后无QRS波群, 称为受阻型的房性早搏; 早期的P„波后继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或 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代偿期多不完全性。
窦性停搏:窦律中出现无P长间歇;长间歇不是 基本PP的整数倍;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 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心房与 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窦性停搏 P50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 无明显增加,注射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 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心房应激性增加,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纤颤等; 上述的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可交替出现。 伴有或不伴有交界性逸搏。当房室交界组织同时 受累时不会出现交界性逸搏,称为双结病变。
室性心动过速
五、扑动和颤动
(一)心房扑动和颤动机制 房颤—未阐明 多个大小不规则折返环? 房扑—基本阐明 大折返环
心电图特点 1.房扑
F波
规则大锯齿波 无等电位线 240-350 bpm
房室传导规律
2:1 4:1 相对规则 心室律相对齐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41传导
2. 房颤 非常常见 21世纪课题 f波 不规则 大小不等 350-600bpm 三个绝对不齐 f波节律 f波大小 QRS 节律 (房室传导绝对不规律致心室率绝 对不齐) 混乱心房律 房颤前期
1.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波隐匿 窄/宽QRS 绝对匀齐 160-250bpm (1) AVN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 P'波隐藏在QRS中 多数160 -180bpm P-R跳跃≥50ms (2)AVRT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隐性房室旁道 R-P'≥70-100ms 多数≥180bpm
(2)左束支传导阻滞 原理 初始激动易位 初始向量消失 除极全程延迟 向 量右→左 心电图特点 V1 、V2 呈rS或QS波 I、aVL、V5、V6 R波增宽 ≥0.12S ≤0.11S 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I、V5、V6导q波消失 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电轴不同程 度左偏。
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
(3)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left anterior hemiblock LAH 左偏≤-45° QRS时间正常 II、III、aVF导rS型, S波III> II I、aVL导qR型, R波aVL > I (4)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left posterior hemiblock LPH 右偏≥90° ≥120 ° I、aVL导rS型, III、aVF导qR型, R波III> II QRS时间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