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_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马会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提要:本文在阐明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所主张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实质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了该理论在翻译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没有考虑到文学翻译的目的和接受者的需求。其次,异化翻译能否改变英美国家的翻译状况值得怀疑。第三,“流畅”的归化翻译具有普遍性,并不仅仅是强势国家的主流翻译方法。本文最后指出了异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及其可能的负面影响。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real nature of Lawrence Venuti’s t heory of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limitation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1) Venuti’s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ignores the purpos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he recepto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2) It is questionable whether the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can change the translation situations of Anglo-America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3)Fluent domesticating strategy is dominant in translation practices regardless of the power differential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ncerned.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Venuti’s theory and its possibl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1.引言

中国翻译界在2002至2003年曾一度对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探讨非常感兴趣。据估计,这一时期只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这方面的论

文就有十一篇(曹明伦2004)。其中不少主张异化翻译的论文显然是受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异化翻译运动(foreignization movement)的影响。这场运动以法国的Antoine Berman,美国的Lawrence Venuti和 Philip E. Lewis为代表,他们反对归化翻译,主张异化翻译(Robinson 1997)。其中,美国的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影响最大。在Jeremy Munday介绍的西方翻译研究各家流派的专著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2001)中,其中有关Venuti的翻译理论就占了一章的篇幅。笔者近来在深入研究其理论的基础上,发现Venuti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理论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在剖析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翻译实践详细探讨了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2.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

Venuti的异化翻译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1995) 和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1998)中。在这两本著作中,他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探讨翻译,认为翻译研究的范围应该包括影响翻译过程的文化和政治因素,并进一步将翻译方法与主流话语的意识形态相联系。他从英美出版界出版的翻译作品的数量只占出版作品的总数的2.5%——3%得出(英美)强势国家和(非英语

国家)弱势国家之间进行的翻译活动并不是一种平等交流,而是存在着一种文化霸权。通过对英美翻译历史的研究,他得出英美文化中译者和译作实际上处于“隐形”状态,并进一步指出翻译的‘隐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译者本人倾向于‘流畅’的翻译,努力使译本语言地道,‘可读性’强,从而使读者产生译文‘透明’的幻觉;

(2)译入语文化中的不同读者层解读翻译文本的方式。译文读起来流畅,使人们觉得这不是翻译,而是‘原文’时,出版商、评论家和读者

认为这样的翻译作品(不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小说还是其他类型的题材)才是可以接受的(1995:1)。

Venuti认为造成译者隐形的原因是由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界的主流翻译方法所致(1995:20)。归化翻译使“外国文本的种族中心让位于[英美]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an ethnocentric reduction of the foreign text to target-language culture values),而透明、流畅、译者风格‘‘隐形’’则使译文几乎没有‘异味’(1995:20)。Venuti认为这种翻译类似于施莱艾尔马赫所反对的翻译方法:“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19-21)。与施莱艾尔马赫有所不同的是,Venuti的归化翻译还包括译入语文化对文本的选择,即有意挑选那些能够采用归化翻译方法的外国文本,以便于将之同化到译入语主流文化当中去(1997:241)。

鉴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作品的主流翻译方法,而译者在这些翻译作品中都是“隐形人”,Venuti主张“异化”翻译(foreignization),号召译者采取抵抗翻译策略(resistant translation),以显示自己在翻译中的存在。异化翻译与施莱艾尔马赫所赞成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的翻译方法极为相似。但Venuti的异化翻译的内涵更为宽泛:不仅包括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而且还包括译者选择要翻译的内容。即译者在“选择要翻译的外国文本和翻译策略时,选择使用那些被译入语主流文化价值观所排除在外的外国文本和翻译策略”(1997:242)。用Venuti的话来说,异化翻译是“对[译入语文化]价值观施加种族离心的压力,以[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外国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从而把读者送到国外”(1995:20)。他认为,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力”(to restrain the ethnocentric violence of translation),抑制英语国家‘暴力’的归化翻译文化价值观(1995:20)。因而异化翻译又被称作是‘抵抗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即译者通过采用不流畅的翻译手法,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