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现状及暴露后的处置

合集下载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内容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指南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内容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指南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内容分析一、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内容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判定暴露级别后,应根据需要尽早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1)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判定为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3)判定为I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分析二、Zagreb2-1-1注射法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Essen5针注射法相比,Zagreb2-1-1注射法具有工作量更小,接种者依从性高,免疫保护更早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批准,以及疫苗生产商和医疗机构的推广,Zagreb2-1-1注射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宠物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下,对于动物疫苗的需求也愈发攀升。

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

2021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较2020年增长20.6%。

宠物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下,对于动物疫苗的需求也愈发攀升。

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

2021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较2020年增长20.6%。

预测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

三、我国宠物犬猫数量破亿,但犬只平均免疫率不到30%消除狂犬病,动物免疫先行。

我国的《国家动物狂犬病防治计划(2017-2020)》明确提出,应加强动物传染病源头控制,对于狂犬病需采取全面免疫政策。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具有致命的危害。

针对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和及时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和处置情况进行分析。

预防是关键。

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对于可能与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的人群,及时预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疫情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建立健全的卫生监测和动物防控系统,加强对动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和管理。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检疫人员等,应加强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

对于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处置非常重要。

一旦被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应清洁伤口,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伤口,以减少病毒在伤口上的存活。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根据病情轻重,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疫苗接种,确保接种疫苗的时间和剂量准确。

应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感染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预防和处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普遍较低,导致预防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一些地区缺乏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供应,造成暴露人群无法及时获得预防接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部分暴露人群在接种后没有按时复查,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狂犬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和动物防控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充足供应,并加强存储和配送管理,保证暴露人群能够及时接种。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问题。

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和处置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疫苗供应、加强监测和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只的咬伤传播,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暴露人群,必须进行预防和处置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和减少疫情蔓延。

对于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及时洗净伤口。

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要进行暴露情况评估。

根据咬伤的部位、动物是否患病、疫苗和抗病毒血清的接种史等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预防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果评估结果显示有感染风险,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疫苗接种通常采用五剂次法,即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注射。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抗病毒血清。

如果评估结果显示有高风险的暴露,如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应尽快注射狂犬病抗病毒血清,以提供短期抗体保护。

要收集和记录被咬伤的动物的信息。

包括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以便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应对咬伤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如果是家养犬或猫咬伤人,应将动物隔离观察10天,观察是否出现狂犬病症状。

如果是野生动物咬伤人,如狐狸、猴子等,应及时通报当地卫生部门,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犬只报狂犬病疫苗接种。

对于咬伤人的犬只,应立即通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以阻断狂犬病传播链。

要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

对于狂犬病病例的出现,应及时进行监测和报告,以及时控制和处置疫情。

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和处置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减少感染风险和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

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和供应,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知识,也是预防狂犬病传播的关键。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常见、致命的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由犬、猫、狐狸等动物咬伤或抓
伤导致。

一旦感染,病情恶化极快,可导致死亡。

在我国,虽然狂犬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其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致死性,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处置工作仍然需要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预防、处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预防方面,一方面需要发挥政府在狂犬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国家级、地方级狂
犬病防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部门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途径,提
高公众对狂犬病预防的意识,掌握预防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公民个体也需要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范措施,如慎重挑选宠物犬、猫、
及时注射疫苗、遵守狂犬病防护法律法规,避免被伤害动物咬伤或抓伤。

除此之外,对于狂犬病暴露人群,及时采取有效处置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发生咬伤
或抓伤等暴露事故,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及狂犬病疫苗和抗体的接种。

在伤口处
理方面,需采取详细悉运动的清洁、消毒、止血等措施,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在狂犬病
疫苗接种方面,应根据伤口创伤的情况和狂犬病暴露程度,实施相应的疫苗接种。

此外,
应加强对已被狂犬病病毒攻击的动物的处置,如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等措施,以减
少病毒传染。

总之,针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和处置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部门
和公民个体的积极合作是保障疾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和公众健康的关键。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是一种可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或舔伤传播给人类的人畜共患病。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因此预防狂犬病的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狂犬病暴露人群主要包括受到犬只、猫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或有直接接触伤口的人,以及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居民。

针对这些暴露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受到犬只、猫咬伤、抓伤或有直接接触伤口的人,首先应及时清洗伤口,用肥皂水进行充分冲洗,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尽量将病毒冲洗掉。

随后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狂犬病预防接种,接种剂量和次数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对于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居民,要加强防范措施,减少与潜在患病动物的接触,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

针对狂犬病的暴露人群,预防处置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1.卫生部门应加强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狂犬病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宣传册、海报、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告知暴露人群如何正确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2.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狂犬病暴露人群接诊区域,及时为暴露人群提供狂犬病预防接种服务。

医生和护士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诊断和处置能力,确保对暴露人群进行有效的预防处置工作。

3.动物卫生部门应加强对犬只、猫等哺乳动物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严格控制犬只繁殖和管理,防止狂犬病在动物之间传播,从根本上减少人类暴露的风险。

4.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狂犬病的监测和管理力度。

建立完善的狂犬病报告制度,并定期进行疫情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防控措施,确保社会公众的安全。

针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处置工作需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动物卫生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医疗服务、加强动物管理和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可以有效降低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024年狂犬病防治情况小结(2篇)

2024年狂犬病防治情况小结(2篇)

2024年狂犬病防治情况小结引言:狂犬病作为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广泛的疫苗推广和动物管理政策的实施,狂犬病的传播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本文将对____年狂犬病防治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以评估当前的防控工作,并为未来的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狂犬病的基本概况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受感染的动物(主要是犬、猫和野生动物)的咬伤或唾液直接进入人体而传播。

病毒进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潜伏期,症状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病死。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因此,预防和控制是最重要的手段。

二、全球狂犬病防治现状截至____年,全球狂犬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6万人因狂犬病感染去世,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然而,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推广和动物管理措施的实施,狂犬病的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犬只登记和免疫接种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____年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概况在____年,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犬只登记和免疫接种工作,确保了犬只免疫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野生动物监测和管理,有效控制了野生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

同时,我国还大力推广狂犬病疫苗的普及和应用,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四、我国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在____年,我国推广狂犬病疫苗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率明显提升。

政府加强宣传普及狂犬病知识,提高居民对于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此外,狂犬病疫苗的供应也得到了保障,确保了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接种疫苗,并享受到免费或者低价的接种服务。

五、犬只管理与控制在____年,我国加强了犬只管理与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方面,通过实行犬只登记制度,加强犬只的饲养管理,并对犬只进行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

另一方面,对于犬只数量控制不严的地区,采取了人工捕杀措施,以减少野生犬只的数量。

解析狂犬病以及有效处理措施

解析狂犬病以及有效处理措施

解析狂犬病以及有效处理措施一、狂犬病致死率根据2018年统计结果,狂犬病的死亡率约为97.16%,接近100%!目前,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

那么,狂犬病是如何致人死亡的呢?1)狂犬病毒经由伤口入侵人体,在伤口附近肌肉内增殖。

2)然后,病毒会移至神经节,并在神经节增殖,顺着神经传导方式向脊髓移动。

3)再然后,病毒感染脑组织、全身组织,患者发病死亡。

发病后进展迅猛,一般发病到死亡不过5天。

人感染狂犬病毒后,一旦发病,常出现恐水、怕风、怕光、咽肌痉挛、流口水等症状。

狂犬病又叫“恐水症”:病人听到水声、见到水或听到“水”字都会发生肌肉痉挛,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

随着养狗、养猫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遛狗不牵狗绳、甚至没给宠物注射疫苗,导致人被宠物抓伤咬伤。

这样一来,便埋下了狂犬病的隐患……二、光破皮没出血,以为就没事?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被咬出血了才算严重。

事实上,31%狂犬病都没出血!被咬、被抓后没出血也一样危险!2017年7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曾报告一个发生在上海的狂犬病病例:2017年5月6日,家住闵行江川路38岁的姚某某,被小区内看似正常的宠物犬轻度咬伤左手手背,未出血。

当日,姚某某自行进行了伤口清洗和消毒,后续未作其他处理,发病前也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谁知两个多月后,7月12日晚,姚某某开始出现精神亢奋、吞咽困难、怕风、怕光、怕水、烦躁、易怒、胸部压迫感等症状,并有伤人倾向。

后虽经抢救,还是于7月18日凌晨死亡。

姚某某被宠物犬轻轻咬伤手背,没有出血,但两个月后病发身亡!三、关于Ⅰ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的介绍Ⅰ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是指人跟动物接触的狂犬病危险程度,其中,Ⅲ级暴露的危险性最高。

1、Ⅰ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接触或喂养动物;②完好的皮肤被舔;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暴露后处置进展解答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暴露后处置进展解答
家畜 牛、羊、马、猪
临床特例:人
新版规范介绍: 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
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 疫预防(只适用美国)
个人建议划归低风险
L无O风RE险M
C
无需处理
哺乳动物 以外的动物
十日观察法
目 的:用于确定启动还是中止?
启动—先观察
中止—先处理
讨 论:执行条件新版指南只是给大家一个了解,并没有要求必须执行
况且我国目前没有执行的条件 谁观察?哪里观察?哪里检测?失败后的法律风险谁承担? 另外,我国情况复杂,动物淘汰率高,免疫覆盖率非常低
积极意义:消除部分恐狂症患者的疑虑
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
四个类别: WHO按风险将上述国家和地区 分为无风险、低、中、高风 险。 高 风 险: 持续的犬与犬间传播狂犬病病 毒的国家或地区和/或有吸血 蝙蝠狂犬病报告的地区。
拉丁美
中东
北美和全欧球洲 死亡分布
非洲
亚洲
死亡数 < 30
暴露后免疫 < 350 000
死亡数 < 50
暴露后免疫 < 150 000
死亡数 < 100
1暴露后免疫 < 100 000
死亡数 5 000 - 15 000 暴露后免疫 < 500 000
死亡数 35 - 55 000
暴露后免疫 > 20 000 000
数据不全:特别是非洲和亚洲的数据难以证实
全球疫情特点
A
流行范围: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
B
死亡人数:每年死亡人数超过5.5万,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C
儿童占比: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方案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方案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方案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犬类、猫类、狐狸、猴子等动物的唾液传播。

在人类中,狂犬病的发病率很低,但它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

如何在狂犬病暴露后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1.动物的唾液传播:犬、猫、食肉动物、兔子等的唾液中含有病毒,感染者被其咬伤、抓伤、口腔部皮肤受伤后,可能会被感染。

2.食用带病病毒的肉类。

3.少数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如进行实验室工作。

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在狂犬病的暴露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方式非常重要。

以下是狂犬病暴露后常用的处理方式:1. 及时清洗伤口被动物咬伤、抓伤、口腔部皮肤受伤等引起的暴露事件,首先要做的是清洗伤口。

将伤口放到流动自来水下用肥皂水彻底冲洗30分钟以上,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2. 及时进行疫苗注射在狂犬病暴露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疫苗注射。

疫苗的注射方法为一个剂量,分成五次进行,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注射,注射到第七天后保证了自身抵抗狂犬病病毒的能力,假设病毒已通过进入伤口、侵入血液,及时注射疫苗,可切断病毒扩散。

3. 观察动物状况在狂犬病发病后,动物会出现行为异常、吐沫、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在复核期内动物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则应抓捕或隔离该动物,并将其送到当地爱卫会或相关部门进行检查或宰杀,不要进行人工喂养和处理。

4. 咨询及时就医对于身体有明显的异常症状,或有发热、恶心、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的人,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除了发生狂犬病暴露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方案外,更重要的是要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以下是几条狂犬病的预防措施:1.狗、猫及其他家养动物应当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

2.避免接触无主野生动物。

3.减少出门活动、不去人烟稀少地区、以及深山老林生活者可穿上长袖衣、长裤和帽子,宠物狗出门时应当系好项圈、口叼等遏制措施。

新形势下狂犬处置预案方案

新形势下狂犬处置预案方案

新形势下狂犬处置预案方案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慢慢爱上了宠物,特别是在城市里养狗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国内外旅游,因此狂犬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狂犬病基本知识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狗、猫等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狂犬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和心理异常。

该病病程发展迅速,治疗困难,若不及时得到处理,可以导致死亡。

新形势下狂犬病处理策略追溯一旦有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当局采取措施定位动物并追溯,发现患病动物后对其进行隔离处理,以及对可能受到它传染的人进行接触者排查。

要保障群众健康和安全,也要保证受感染动物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疫苗对于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人,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由于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在注射狂犬疫苗前需要询问伤口周围的人有无发现具有可疑症状的动物,以判断是否有进一步的风险。

监测疫苗的注射仅仅是预防,还需注意动物的监测,特别是在人密集区域,对于无主流浪狗、野狗等可疑动物需及时捕捉,排查其携带病毒的情况,同时为了保护动物的福利,应减少使用捕杀方法,而应更多地关注狂犬病的医学诊断、疫苗接种和对有病的动物进行治疗,如通过专家组合理治疗,科学治疗患病动物,检测其病程和治愈情况。

结语新形势下,狂犬病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人与动物的健康与福利,加强狂犬病的防控意识,建立健全的防控措施,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发展。

•另外还需要加强公众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如何预防狂犬病,同时注重对狗的驯养和管理,减少狗咬人事故的发生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

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犬类及其他食肉动物传播给人。

一旦被感染,狂犬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因此预防和控制狂犬病至关重要。

针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目前的预防工作情况,指导未来的预防工作。

我们来分析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工作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狂犬病暴露人群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和养犬人员。

其中绝大多数暴露事件是由于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犬类咬伤所引起的。

而在这些暴露事件中,由于医疗资源有限、预防知识缺乏以及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的培训,不少人在面临狂犬病咬伤事件时并没有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或得到及时治疗。

针对暴露人群的预防处置情况进行分析。

当前在我国,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处置工作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

一旦发生暴露事件,患者可前往当地卫生部门接受接种狂犬疫苗和人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接种,并接受相关的指导和咨询。

对攻击人员所属的犬只进行隔离观察或检测,以便及时了解犬只是否携带病毒。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地区医疗条件落差大,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与不足,让一些应及时接受预防接种的患者无法及时得到预防措施,以及可能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

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知识和处置方法的了解不足也限制了预防处置工作的开展。

我们对未来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进行展望。

应进一步加强狂犬病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暴露事件的发生。

应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狂犬病知识的了解和对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体系,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应保证患者能够及时获得预防接种。

还应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只疫苗注射率,减少犬只携带病毒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减少暴露事件的发生。

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处置情况分析表明,在预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4.4%III级暴露者接受被动免疫 3.3%III级处理伤口+疫苗+被动免疫
近年我国狂犬病流行特征
➢ 小结
➢ 全国疫情稳步下降,但局部地区呈扩散趋势 ➢ 南高北低、东高西低,高发省份未完全消除、低发省份疫情扩散 ➢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 农民为主,男多女少;各年龄组均发病,老、幼占 81% ➢ 病例的潜伏期在1年以内,主要传染源为狗,免疫率低 ➢ 病例PEP规范化处置比例低
为严重暴露,按III级暴露处置)
狂犬病的传播
狂犬病的预防控制
2.2、传播途径 破损的皮肤和(或)黏膜接触了带狂犬病病毒动物的唾液、分泌物和排泄物
所引起,如咬伤或抓伤皮肤、或其唾液污染未愈合的伤口或黏膜而感染; 亦有通过呼吸道黏膜和移植狂犬病患者的器官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发病的报道。 狂犬病患者唾液可间歇排出病毒,也可能造成传播,但未见报道。
主动免疫,产生抗体,持久保护
狂犬免疫球蛋白
立即接种免疫球蛋白(0-7天),浸润注射入伤 口深部并渗透入伤口周围
WHO.Expert Committee on Rabies, 1 st report. 2005
➢ 真皮层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和网状层,有神经、肌肉、毛细 血管、淋巴管,及皮肤附属器
➢ 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组织,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 ➢ 粘膜与皮肤结构不同,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狂犬病毒能否入侵神经是判断风险的基本依据,决定暴露级别
暴露分级:I级
➢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 ➢ 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
2.3、易感性 人类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人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如皮
肤或黏膜受伤的程度、受伤部位、伤口的处理和预防性治疗措施及时、科学与否 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球疫情概况
➢ 全球约60,000人/年死于狂犬病,疾病负担约40亿美元/年 ➢ 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仅部分发达国家/地区消除了犬狂犬病 ➢ 99%的人间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当前印度疫情最严重,中国的疫情形势也不容乐观
狂犬病毒的野毒株和固定毒株。
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的预防控制
1.2、理化特性 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5%乙醇、甲醛、碘制剂
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PH4以下)、碱(PH10以上)敏感,不易被酚或来苏 尔溶液杀灭。
狂犬病的预防控制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2 The Global Burden of Endemic Canine Rabies.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 April 16, 2015 DOI:10.1371/journal.pntd.0003709
我国狂犬病流行特征
1960-2016年狂犬病疫情趋势
地区分布 (1960-2016)
2007-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死亡顺位
我国狂犬病流行特征
➢ 2017年报告516例 ,较2016年(644 例)下降19.88%
高发省份疫情整体下降
40%病例发生在7-10月(1960-2016)
男性、农村病例居多,农民为高危群体
➢ 二、流行病学 2.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都可能作为人狂犬病的传染源 主要易感动物是犬科与猫科动物以及某些翼手类动物 在亚洲、非洲99%人间狂犬病由犬引起 ,其次为猫、猪、牛和马等; 在欧美和日本,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 是主要传染源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 啮齿类、兔形目极少感染,未发现引起人间狂犬病证据 蝙蝠 特殊储存宿主 损伤不易察觉——暴露风险高( WHO、美国CDC均规定
有接触未受伤
暴露分级: Ⅱ级
➢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 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1.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2.在难以用肉眼判断时,可用酒精擦 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无疼痛 为I级 3.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
受伤了但没有出血
暴露分级: Ⅲ级
➢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 ➢ 或者破损皮肤被舔, ➢ 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出血的损伤或者粘 膜接触
暴露后的预防
➢ 伤口处理, 疫苗免疫和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作用各占三分之一
方式
伤口处置 疫苗
处理方法
预防原理
20%肥皂水\清洁剂与有压力清水交替彻底冲洗 伤口至少15min,然后用酒精、碘等消毒伤口
去除污物,杀灭病毒,减少进入体内的病毒数量
5联(0、3、7、14、28) 4联免疫(0、7、21)接种
老人、儿童居多
潜伏期中位数为70天,81%病例在1年以内
主要传染源为犬,兽用疫苗接种率低
伤人动物来源及构成
家养伤人动物兽用疫苗接种状况
病例PEP规范处置比例低
伤口处理比例随暴露程度分级上升, III级暴露医疗机构 伤口处理也仅15.7%
病例:16.9%III级、7.9%II级暴露者接种疫苗
触摸或饲养动物 舔在完整的皮肤
轻咬裸露的皮肤 轻度抓伤或擦伤但未出血

单一或多处穿透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舔到 破口的皮肤;黏膜被唾液污染(如舔)
推荐的处置方案 如有可靠的病史,不必处理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
狂犬病暴露分级
➢ 表皮层包括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 无神经、血管和肌细胞
狂犬病的现状及暴露后的处置
狂犬病的现状及暴露后的处置
• 1、狂犬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 • 2、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
狂犬病的预防控制
➢ 一、病原学 1.1、分类与分型 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4种血清型和7种基
因型 ,Ⅰ~ Ⅳ 基因型与4种血清型相对应,基因Ⅴ、Ⅵ型 为欧洲蝙蝠狂犬病病毒 EBL1和EBL2, Ⅶ 型为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病毒。
处置依据
➢ 原安徽省卫生厅文件卫防秘〔2010〕211号
原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安徽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设置标准和工作要求(试行)》 2016年《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国CDC)
暴露后的处置(WHO)
分类
Ⅰ Ⅱ
与可疑或确定的狂犬病家畜或野生动物或无法检 测的动物接触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