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地理《世界自然资源》学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4bf241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c.png)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核心素养1.通过典型案例的图片、表格及新闻报道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发展变化,学会判断自然资源的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典型案例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资源安全的概念、核心和地位,理解并掌握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温馨提示]自然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这就决定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二是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
2.作用:为人类提供物质、能量和空间。
3.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4.分类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将其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温馨提示]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漫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5.战略性矿产资源:某些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被称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1)自然资源的数量(2)案例——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资源的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开采和加工工业――→资源枯竭2.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以土地资源为例(1)自然资源的质量①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少和价值高低的表征。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576f9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4.png)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习目标】1.自然资源的主要属性是什么?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并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3.通过具体案例,掌握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综合思维)【自主预习】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自然资源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①。
2.自然资源类型按是否可再生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按种类分:②、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3.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1)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2)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③。
4.自然资源属性(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④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2)人文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1.特征:数量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
2.原因(1)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提供的自然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2)受⑤条件限制,人类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3.利用要求: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1.总体特征:⑥有优劣高低之分。
2.衡量标准: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3.利用表现(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有差别。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表现:分布是⑦的,但⑧可循。
(1)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明显的⑨特征。
(2)非可再生资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2.影响(1)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 、居民》学案1 新人教版
![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 、居民》学案1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5fed0dbd64783e08122b27.png)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学案1目标定位:1、世界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2、能结合当前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等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夯实基础:一、土地资源1、利用类型:根据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耕地多分布在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寒冷的带和炎热多雨的带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带和带半干旱地区。
3、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人口数量增加,建筑用地不断增多,耕地日益减少;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③土壤污染、次生盐碱化问题严重。
4、措施:制定法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二、森林资源1、森林资源价值①经济价值——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②环境价值——“大自然的”。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减弱噪音、美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地等作用。
2、森林资源的分布针叶林:洲、洲和洲的温带地区阔叶林:洲、洲和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3、森林遭破坏的危害:①“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②许多野生动植物丧失了理想的栖息地,导致物种灭绝。
三、水资源1、分布: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部分地下水。
2、水危机原因:①人口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人类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严重3、保护途径:①修建、调水;②节约和合理用水,循环利用,减少浪费;③防止和治理水污染;④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⑤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四、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铁、锰等金属矿产1、矿产类型黑色金属矿:铜、铝等非金属矿产:石油、煤、天然气、磷矿等2、主要矿种及其分布①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中国、、、加拿大和美国,这七国国家的铁矿储量占世界的90%。
②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其中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俄罗斯等国。
③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很集中,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一半还多,也是世界上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630c8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b.png)
教师可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5.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资源问题,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种类和分布特征,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及其利用现状。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其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
1.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等途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借助地图、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2.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观察和分析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审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可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国家资源的情感,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f6ac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c.png)
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人类生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应该了解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为了帮助高中地理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自然资源教案,供教师参考借鉴。
一、教案一: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本教案着重介绍了石油资源的分布、储量、开采基础知识和开发利用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石油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案中对于石油储量分布、品质等进行详细介绍,并介绍了石油开采技术和与石油开采相关的环境问题。
该教案还结合案例分析了国内外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资源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案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本教案重点介绍了水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和管理问题。
在学习该教案时,学生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数量状况。
同时,教案也着重介绍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案的讲解,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保证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案三: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利用本教案主要介绍了我国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问题。
在学习教案时,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案还特别介绍了我国稀土、钨、钼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现状和开采利用问题。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宝贵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四、教案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教案着重介绍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包括海洋能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等各方面的内容。
教案中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数量。
该教案还结合实例案例介绍了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包括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能源开发等。
「地理高中二年级教案:自然资源」
![「地理高中二年级教案: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960ae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2.png)
「地理高中二年级教案: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
在地理课程中,二年级学生将进一步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本教案将以「自然资源」为主题,通过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1.1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大气、能源矿产、植被和动植物等。
1.2 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资源种类和数量各异。
(2)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需求无穷,资源有限。
(3)多样性: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涵盖了人类社会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4)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有些资源能够自然再生,有些则无法再生。
(5)价值性: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2.1 自然资源的主要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与用途,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
(2)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用于供水、发电、农业灌溉和航运等。
(3)大气资源: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用于呼吸和供给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非能源矿产(金、银、铁、铜等)。
(5)植被资源:主要是指森林和草原等植被,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土壤和供应木材等具有重要作用。
(6)动物资源:包括陆地和水域中的动物资源,用于食物、衣物、药物和运输等方面的利用。
2.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可再生性差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需要注重平衡,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环境。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
自然资源利用的原则包括:(1)可持续利用:要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确保不破坏生态平衡,并满足长期发展需要。
高二地理《世界自然资源》学案
![高二地理《世界自然资源》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c8930e53a580216fcfef6.png)
高二地理《世界自然资源》学案【学习目标】掌握世界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
【重难点】世界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
课前识真资源类型世界分布土地资源1、居世界前6位。
2、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① ;② ;③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主要分布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沿岸、东南亚马来群岛)和(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其中俄罗斯的面积最大)。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草场资源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代表树种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代表树种纺锤树)和(代表树种金合欢树);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世界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有: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等。
野生动植物1、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新西兰的几维鸟;新几内亚岛的食火鸡、极乐鸟等。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铁矿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
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洛林铁矿(法国)、基律纳铁矿(瑞典)和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铁矿主要集中在的东北部。
煤1、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带:①世界最大煤带是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 ;③南半球的。
2、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煤田,乌克兰的煤田,德国的煤田,英国的。
3、美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附近。
一中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世界的自然资源)(2021年整理)
![一中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世界的自然资源)(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0f45b57e21af45b207a823.png)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世界的自然资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世界的自然资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世界的自然资源)的全部内容。
世界的自然资源。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学案2新人教版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学案2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464be0b90d6c85ed3ac62d.png)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学案 2目标定位: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2、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 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夯实基础:一、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总数:1999年超过亿。
(2)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率和率决定的。
(3)人口增长的特点①18世纪前人口增长,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在年以后增长速度更快;②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洲、洲、洲、洲、洲、洲。
2、世界人口的迁移(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欧洲向洲、和移民;非洲向洲移民;亚洲向外移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和国际难民迁移。
3、人口分布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部和部、洲以及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的地带平原广阔,气候,农业发展早,、、发达。
人口稀疏地区苔原带、冰原带、带高纬度地区严寒地区赤道地区湿热沙漠带干旱地区干旱高原、高山高原、高山地区高寒[注意]◆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因素)、历史、政治、军事条件(一定影响因素)。
4、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短缺、不足和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控制,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解决人口问题的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二、世界的人种主要人种体质特征分布区肤色发型面部特征◆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为的地区,由于太阳斜射,光线弱,紫外线也弱,皮肤内黑色素含量较低,皮肤为浅色。
洲是白色人种的故乡,北美洲和大洋洲的白色人种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迁移的结果。
◆黑色人种多分布在地区,由于太阳直射时间长,气温高,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
高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概述_0773文档
![高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概述_0773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d27af7a59eef8c75fbfb3ae.png)
2020高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概述_0773文档EDUCATION WORD高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概述_0773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的事实,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的观念。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为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景观图:各种自然资源;实物标本:铁矿石、煤、一杯水、一块木材。
教学提纲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
[展示景观图]各种主要自然资源[展示实物标本]将铁矿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讲台上。
[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注意观察黑板上的景观图和讲台上的实物标本,将同学分成五组,确定下列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
议题一:土地的重要意义议题二:阳光及其利用议题三:水和水的利用议题四:森林的作用议题五:煤和铁矿石的利用[提问]刚才我们讨论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都叫自然资源,请同学们注意分析自然资源概念的两层含义:①它们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还是由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自然存在。
)②它们对于人类有没有应用价值?(有应用价值。
)[教师总结]凡含有上述两个属性的,即可称为自然资源。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ffd7ba5e9856a561260e8.png)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课程标准】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主学习】一、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__________从 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自然资源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_________、土地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气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或生产情况看,可分为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
【例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A、地震中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B、汽油和柴油C、带鱼和小黄鱼D、水稻和棉花【议一议】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3、自然资源具有哪些特性,阅读教材填表。
特性含义或表现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的________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________制约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资源间的联系性自然资源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__________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注意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______资源的绝对储量将随着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______因其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数量也是有限的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______和______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______也不断提高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利用能力和水平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__________和环境的____________。
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06f3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5.png)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3.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方式。
4.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征。
2.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
3.自然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方式。
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解决不同地区资源利用冲突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特征:–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可替代性:相同功能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
–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资源丰富,有的地区资源匮乏。
–开发利用具有先天的局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制于科技、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1.按来源分类:–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等有机体及其产物。
–矿物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等。
–大气资源:包括空气中的气候、气体等。
2.按形态分类:–可再生资源:能够自我恢复或以较快速度再生的资源,如植物、水、风能等。
–不可再生资源:无法自我恢复或以极慢速度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永久资源:如大气、太阳能等。
3.按分布区域分类:–大陆资源:包括陆地上的各种资源,如土地、森林、矿产等。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中的各种资源,如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极地资源:包括南极、北极地区的各种资源,如矿产、温带森林等。
–太空资源:目前尚未开发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宇宙物质等。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方式1.价值:–经济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社会价值: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质基础。
–生态价值: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2.利用方式:–开发利用: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
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
![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6dad4770bf78a64295424.png)
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
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
、、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4、预计到2010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当堂检测: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原因是()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我的收获:。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最新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af49251cc22bcd126ff0cf9.png)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最新第3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
3.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气候资源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关系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时期前煤炭时期 (木柴时代) 煤炭时期 (煤炭时代)主要能源木柴(居首位)、水力煤炭地位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煤炭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后煤炭时期 (石油时代)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传统阶段过渡阶段多样化阶段↓ ↓ ↓化石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为主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2)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2.工业社会阶段(1)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3.后工业化阶段(1)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
(2)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石油和天然气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考点一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48993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4.png)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分类及其利用。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探讨自然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资源环保意识;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4.结合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将围绕以上背景,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目的。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吗?请举例说明。”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总结学生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力发电、土地开发等。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本案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分类及其利用。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等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案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如GIS、遥感等,创建虚拟仿真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科技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案高中二年级地理课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教学
![教案高中二年级地理课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3c3dd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d.png)
教案高中二年级地理课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教学教案:高中二年级地理课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教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掌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方法;4.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现状;3.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利用现状;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2.环境保护方法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方式可以是展示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或者通过提问学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2.知识讲解(15分钟)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讲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
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然资源。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些典型的自然资源案例,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4.讨论交流(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就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展开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知识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认识。
6.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以检验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题目可以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自然资源全球变暖复习导学案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自然资源全球变暖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618fce518964bce847c80.png)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自然资源全球变暖复习导学案自然资源全球变暖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同特征;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3、了解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的变化,知道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环境变化。
4、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认识百余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认识百余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生用2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对于疑惑点用红颜色的笔勾画出来。
课前学生用20分钟独立完成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一、认识自然资源: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属于自然资源的有源。
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__________从 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自然资源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_________、土地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气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或生产情况看,可分为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
3、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包括和。
4、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二、过去的全球变化1、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2、通常将气候变化分为、和(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期和期交替。
冰期时,冰川从向,从向推进,气候明显变;间冰期时冰川,气候变。
(2)“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期与期交替。
(3)仪器观测时期的全球气温变化。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____年代全球气候逐渐______,此后30多年全球气候有所变__ __,从20世纪___ _年代末开始,全球气温又逐步______,并呈现加速态势。
总体呈上升趋势。
三、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的变化(1)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四、全球变暖的影响(1)当前和未来的全球变暖,将会对全球地理环境带来哪些影响?(2)为了应对当前全球变暖,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合作探究下图是"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世界自然资源》学案
(1)分类:根据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分布:耕地多分布在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原始林地主要分布在亚寒带和热带雨林带;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
(3)问题:由于世界人口激增,不少地区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不当,有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4)措施:制定法规、植树造林、退耕还牧等。
2.水资源
(1)分布: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
(2)问题及对策
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②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
③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合理用水。
④水资源危机→节约、合理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设法用最经济的方法,使海水变淡,扩大淡水来源。
3.森林资源
(1)重要性——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①经济价值:提供木材、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②环境价值: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2)分布
①概况: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②具体:针叶林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阔叶林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3)利用:采伐与植树相结合。
4.矿产资源
(1)种类: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2)三大矿产的主要分布区。
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矿储量占世界的90%。
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其中煤储量占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得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也是世界上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3)开发利用
①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②存在问题:严重浪费和破坏环境。
③解决途径:计划勘探、合理开采、综合利用。
课后见功
1.温带地区的草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B.亚洲和非洲
C.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D.非洲和大洋洲
2.目前全球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没有垦荒 B.耕地荒芜
C.土地荒漠化 D.人口激增
3.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沙漠扩大 B.滥伐树木,滥垦草地C.盐碱地太多 D.沼泽地太多
4.地球表面水的主体是()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湖水 D.地下水
5.淡水资源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水体分布在()A.平原地区 B.丘陵地区
C.盆地地区 D.南北两极和高山、高原地区
6.图3-1为世界用水量增长图及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图,从图中有关城市生活用水价格
可以得知()
A.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B.发达国家一般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
C.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淡水来源丰富
D.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
7.有“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之称的自然资源是()A.矿产 B.土地 C.森林 D.河流水
8.在无林地区20厘米厚的土层,只要40年即可冲刷殆尽,而在有林地区则需75万年,这意味着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净化空气 B.调节大气成分
C.保持水土 D.增加空气湿度
9.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移风易俗
D.减少固体垃圾
10.下列国家中,煤、铁、石油都丰富的是() A.俄罗斯、中国 B.中国、印度
C.美国、英国 D.俄罗斯、加拿大
11.我国与澳大利亚、巴西合作开采利用这两国矿产资源的矿种是()A.铜矿 B.铁矿 C.煤矿 D.铬矿
12.关于石油的分布和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均匀
B.日本、欧洲的许多国家,石油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C.世界上石油资源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远东地区
D.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拓展空间
13.读图3-2漫画“鲸吞”,回答下列问题:
图3-2
(1)图中鳞次栉比的组成了张开大口的鲸鱼,用禾苗构成的“田”字代表资源。
(2)该图揭示的问题是,解决的措施是。
14.读图3-3,解释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
(1)在A区森林的作用是。
(2)B区森林的作用是。
B区森林对河流水文特点的影响是,原因是。
(3)C区森林比较明显的作用是、、、、等。
(4)森林调节气候的机制是。
15.读图3-4“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3-4
(1)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地区,其输送的国家或地区中,运输量最大的一条是:从石油产区出发,穿过洋,绕过洲的南部,到达洋沿岸的地区。
(2)其他石油产量较多的国家有:北美洲的,南美洲的,欧洲的,亚洲的等(填该洲产量最多的国家)。
(3)在亚洲各国中,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其进口石油的路线是:从石油输出地区出发,经过洋,穿过海峡到达洋,最后到达该国。
高考经典试题
(xx年·上海)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3-5回答下列问题。
图3-5
(1)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其原因主要是。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
地区。
(2)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是(填图上数字代号),该国位于气
候类型区,它也被列为最缺水国家之一的原因是。
(3)上海所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环流的影响。
然而现在上海却已成为型缺水城市。
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