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_张军

合集下载

对废活性炭回收利用的探讨

对废活性炭回收利用的探讨
维普资讯
第 3 总第 5 期) 期( 8
20 0 6年 3月
农产 品加工 ・ 学刊
Ac d mi e o ia f F r Prdu t r c s i g a e c P r d c l a m o cs P o e sn i o
No 3 . Ma . r
rt ,a dcnb t e i enwat e abni pr r neadlep f i o r gtesmp a ) n a ema hdwt t e ci r o e o e c h h vc n f mac n fsa o s l n y . i n dco i h
文章编号 :17 — 6 6( 06) 3 0 5 — 3 6 1 94 2 0 0 — 0 10
对废活性炭 回收 利用的探讨
张俊 能
( 福建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漳州 , 600 330)
摘要 :将废活性炭用水洗净后 ,在 1O 1 ℃烘箱中干燥 4h ,然后将其按不 同温度和 时间在马福炉 中加热和冷却 ,采用 碘量法测定活性炭对碘 的吸附率 。分析活性炭 的脱 色能力 ,找出实验最佳方案 ,最 后利用糖浆脱 色实验 与新 的活性 炭 比较。实验结果 ,经过再生 的活性炭脱 色能力达到原来的 7 .3 ( 35 % 脱色率 比较) ,脱 色糖浆 的使用性 能及使 用寿命 与新的活性炭 相当。 关键词 :活性炭 ;脱色 ;脱色率 中图分类号 :. 2 4 . I 4 +2 . s 文献标志码 :A
Dic s b u eW a t t e C r o c ce s u sa o tt se Aci a b n Re y l h v
Zan u n n l gJ n e g a
(ui ua d s a C . t,Z aghu u a 6 00 F j nsgrn ut l O Ld h nzo ,F j n3 3 0 ,C ia a i i r i hn)

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_张军

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_张军

第2卷 第5期环境工程学报V o l .2,N o .52008年5月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y 2008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张 军 岑新光 解 强* 王艳艳 李兰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 要 脱色处理是提高废食用油油品质量、利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餐饮废食用油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考察典型木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将活性炭结构、性能指标与其脱色能力进行关联。

结果表明,以弱粘性煤和褐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较好;活性炭的总孔容积、总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容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值等性能指标与脱色效果关联度不大,而活性炭的孔径和中孔容积是决定活性炭脱色效果的主要指标。

优化后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主要参数是:活性炭用量7%,炭粒度100~300目,脱色温度90~120℃,吸附时间为30m i n ,搅拌速度为10r /m i n ,废食用油的脱色率在50%~65%。

关键词 废食用油 脱色 活性炭中图分类号 O 647.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108(2008)05-0716-05D e c o l o r a t i o no f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b y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a d s o r p t i o nZ h a n g J u n C e n X i n g u a n g X i e Q i a n g W a n g Y a n y a n L i L a n t i n g(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c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100083)A b s t r a c t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o f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o i l q u a l i t y a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b i o l o g i c d i e s e l f r o mr e c y c l e do i l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o r i g i n f r o m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l i g n e o u s a n d c o a l y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s t r u c t u r e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a n d p r o c e s s p a r a m e t e r s o n t h e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w e r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 b a s e do nl i g n i t e a n dw e a k l y c a k i n g c o a l i s b e t t e r f o r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u c h a s t o t a l p o r e v o l u m e ,s p e c i f i c s u r f a c e a r e a ,m i c r o -p o r e s p e c i f i c s u r f a c e a r e a ,m i c r o -p o r e v o l u m e ,i o d i n e n u m b e r v a l u e ,m e t h y l e n e b l u e n u m b e r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a r e n o t o b v i o u s l y r e l e v a n t t o i t s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M e a n w h i l e ,m e s o -p o r e v o l u m e a n d a v -e r a g e p o r e d i a m e t e r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a r ep r o p e r i n d i c e s .T h e w e a k l y c a k i n g c o a l -b a s e d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i s c h o s e n a s d e c o l o r a n t a n d t h e o p t i m i z e d p a r a m e t e r s f o r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s f o l l o w i n g s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7%;s i z e s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i s 100~300m e s h ;i n i t i a l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s 90~120℃;a d s o r p t i o n t i m e i s 30m i n a n d a g i t a t i n g r a t e i s 10r /m i n ,a n d a s a r e s u l t t h e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r a t e c a n r e a c h 50%~65%.K e y w o r d s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290006)收稿日期:2008-01-02;修订日期:2008-01-29作者简介:张军(1976~),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工作。

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Aciae ab n De oo iain o y a tw tr t td C r o c lr t fD eW se ae v z o
Zh n np Ha ehu , ha g Ch ny n a g Ru u, o W i i Z n u a g
( ol eo n i n n l c n e& E ie, , o g u nvr t, h ,. 2 12 ,C ia C lg fE vr met i c e o aS e g n n e n D n H aU iesy S  ̄ Si 0 6 0 hn ) i g i
加 染料 去 除 率 , 而碱 性 条 件 下相 反 。 高 初 始 浓 度 的 染料 体 系 中 , 大 盐 离子 强 度 能 增加 染 料 去 除 率 , 初 始 浓 增 低 度 的 粢料 体 系 中相 反 。 关键词 : 活性 炭 吸 附 ; 性 蓝 染料 ;H; 离子 活 p 盐 中 图分 类 号 :7 3 1 X 0 . 文献标识码 : A
目前关于废水 中去 除染料有很 多的方法, 例如 凝 固法 , 沉降 法 , 超滤 法 , 臭氧 处理 , 氧化 法和反 向渗 透 法等 。然而 吸 附法相 比于其 它传 统 方 法来 说 , 因 为其具有容易施用, 设计简单 , 高效率 , 操作简便 , 在 高浓度下 也能 去除 染料 等 优点 , 认 为是 一 种 很 优 被 越 的方法 J 。活性炭 由于高 的 吸附性 能被广 泛地 用 作有 机化合 物的 吸附材料 。
分别 用 0 5M 硝 酸 和 05 M 氢 氧化 钠 改变 溶 液 的 . . p H值从 20~1. , 持 活性蓝 初 始 浓度 05mM, . 00 保 .
活性炭 用 量 0 2 , 液体 积 10 m 和温 度为 .0 g 溶 0 l 积, 平均孔径, 表面官能团等采用标准分析方法进行 2 ℃ 。 5 了分析和测试。活性蓝染料的酸度常数采用 电位滴 为考察不周浓度盐对吸附的影响 , 分别设置两 定进行标定。研究了溶液的 p , H 阴离子强度对活性 组实 验 : 炭吸 附活性蓝 染料 的影 响。 ( ) 0 0 、. 、.5 0 20 2 、. 、.50 1 将 .50 10 1 、. 、.50 30 3 、. 40 4 、 . M 的 N 2O 、.5 0 5 as 4分 别 加 人 到 p =70和 H . 1 实验部分 1. 00的 0 1m 染 料 溶 液 中 , 入 0 2g的活性 炭 . M 加 . 1 1 试剂与 仪器 . 进 行 吸附实验 。 吸附剂 活性炭 购买 自上海 活性炭 厂 。密度 和孔 ( ) 0 0 、 . 、.5 0 2 0 2 、. 、.5 2 将 .5 0 10 1 、 . 、. 5 0 3 03 、 隙率 分别是 06 /m。 04 .4ge 和 . 。各 种元 素的含 量为 0404 、. 的 N 2O 分 别 加 入 到 0 1m 和 . 、.505M aS , . M C= 65 , 65 ,H=12 ( / . 附质 活 1m 染料 溶液 中 , 8. % O= .% . % w w) 吸 M 加入 02g活性 炭进 行 活性 蓝 的 . 性蓝 由上 海染料 化工 厂供应 。 吸附实验 。两 种浓度 的染料溶 液 的 p H均为 70 .。 1 2 实验过 程 . 2 结 果 与 讨 论 实验在 2 0m 5 l的锥 形 烧瓶 中进 行 , 10 m , 将 0 l 定初始浓度的活性蓝溶液放置其 中, 然后将颗粒 2 1染料性 质 . 活性蓝 的 p a的 测 定 使 用 标 准 电 位 滴 定 J K 。 大 小为 2 0 5 一 O , 量 为 02 40 质 .0 g的 活性 炭 添加 进每 个烧 瓶 中 , 将 烧 瓶 密封并 放 置 于 恒温 振 根据 酸碱性质 , 料 能 在适 宜 的 酸 溶 液或 碱 溶液 中 并 染 动器 中 , 到 反应 达 到平 衡 。为了避 免 活性 炭 粉 屑 被滴定。p a 直 K 是通过 p H和染 料缓冲强度 ( p M H一 ) H 对分析的干扰 , 所有溶液浓度在分析之前都进行过 1 计 算 得 来 。见 图 1为 不 同 p 下 的染 料 缓 冲 强 滤处理 。活性 蓝在 吸 附前后 的浓度采用 紫外 可见 分 度 , 以看 出该 染 料 的 p a值 等 于 5 5 可 i c . 。见 表 1总 光 光度计 进行 测量 。每 个实验 在同种条 件下 都将 进 结 了活性 蓝染 料 的性 质 以及 其分子 中极 性官 能 团的 数 目。 行两遍 , 取平均值进行计算 。

废润滑油脱色工艺试验研究

废润滑油脱色工艺试验研究

废润滑油脱色工艺试验研究龚旌【期刊名称】《《闽江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0)005【总页数】6页(P103-108)【关键词】废润滑油; 脱色工艺; 脱色率; 得油率【作者】龚旌【作者单位】闽江学院海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6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润滑油需求量持续增长。

据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最新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润滑油需求将以年均2.6% 的速度增长[1]。

润滑油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质,必须更换。

废润滑油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以及各种重金属超微粒子等,将其随意丢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回收则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

在目前消费结构下,粗略估算我国可供回收的废润滑油资源约为140 t/a,返回社会使用的再生油品仅有20万~30万t [3]。

传统的废润滑油脱色工艺主要是以硫酸-白土精制技术为主,先对废油进行脱水,再加入质量为废润滑油5%的浓硫酸进行酸洗,再用质量为废润滑油18%的白土常压下进行精制,产生的酸渣处理成本很高,随意丢弃对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开发洁净的废润滑油处理技术越来越迫切[4]。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或运转,产生铁锈,金属磨耗粉,灰粉等不完全燃烧的杂质,以及自身发生变质,生成了有机酸胶质,沥青状物质,使润滑油变色[5]。

脱色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吸附法,对于废润滑油,目前采用的化学法脱色能力差,回色严重,使用后油品中的硫污染无法清除。

如果只采用吸附法,所使用吸附剂的质量高达废润滑油质量的30%,由于过量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大大增加了油品的损失,而且脱色率也比较低[6]。

化学法与吸附法脱色的机理不同,为了得到高品质的润滑油,依据废润滑油呈色原因,通过大量实验,本研究采用化学法和吸附法相结合,对废润滑油脱色进行探讨,确定出合适的废润滑油脱色方法及工艺,为废润滑油的回收提供理论依据。

工业废油脱色实验报告

工业废油脱色实验报告

工业废油脱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工业废油中杂质的存在情况,并通过脱色实验来净化废油。

实验原理:工业废油中的杂质主要是由有机色素和杂质氧化产生的色素组成。

通过脱色实验,可以利用活性炭、高温和化学脱色剂等方法来去除废油中的有机色素。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工业废油样品、活性炭、玻璃棒、温度计、过滤纸、脱色剂等实验器材。

2. 取一定量的工业废油样品,称重并记录下来。

3. 将取得的工业废油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

4. 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搅拌样品,以确保样品均匀受热。

5. 当样品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并继续加热搅拌。

6. 继续加热搅拌一段时间后,观察废油样品的脱色效果。

7. 如果废油的脱色效果不理想,可以尝试加入化学脱色剂,如过氧化氢等,并继续加热搅拌。

8. 实验结束后,将废油样品用过滤纸过滤,观察过滤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加热的过程中,工业废油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废油中的有机色素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从而导致废油的颜色变浅。

在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废油的脱色效果明显改善。

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废油中的有机色素,从而使废油的颜色变浅。

如果废油的脱色效果仍然不理想,我们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化学脱色剂,如过氧化氢等。

过氧化氢可以与废油中的有机色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净化废油。

实验结论:通过脱色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工业废油中主要存在有机色素和杂质氧化产生的色素。

2. 加热废油可以使有机色素发生分解,从而减轻废油的颜色。

3. 活性炭可以吸附废油中的有机色素,起到脱色的作用。

4. 化学脱色剂,如过氧化氢,可以进一步净化废油。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废油脱色的优化方法,以提高脱色的效果。

此外,废油脱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也需要妥善处理,以保护环境。

利用油料植物废料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利用油料植物废料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利用油料植物废料制备活性炭的研究何梦娇;杨坤鹏;李珊;曾基灵;齐瑞峰;闫康平【期刊名称】《环保科技》【年(卷),期】2016(022)005【摘要】通过对油菜籽残渣、核桃壳、葵瓜子壳等废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炭化,并以氢氧化钾作为活化剂,在高温下活化得到不同的活性炭样本。

对不同植物废渣的含碳量进行了比较,采用吸附亚甲基蓝与比色的方法比较不同炭碱比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结果表面:充分炭化后的油菜籽残渣的含碳量为37.25%,核桃壳含碳量为35.27%,葵花瓜子壳含碳量最高为39.08%,相比于核桃壳含碳量增加了约10%;随着亚甲基蓝试剂初始浓度的增加,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炭碱比为11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吸附量远小于炭碱比为14时制备的活性炭的吸附量;各样品在单位质量活性炭达到饱和时对应的亚甲基蓝质量时,葵瓜子壳的吸附量最佳,达到188.8 mg/g。

【总页数】4页(P11-13,18)【作者】何梦娇;杨坤鹏;李珊;曾基灵;齐瑞峰;闫康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10065;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10065;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10065;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10065;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10065;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相关文献】1.微波辐射处理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 [J], 樊希安;彭金辉;秦文峰;郭胜惠;张世敏2.利用垃圾废料制备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 [J], 赵祥冉; 张圣菊; 薛洁; 王仲; 李羿3.利用坩埚废料制备玻化砖的工艺研究 [J], 彭立华;秦善4.利用抛光砖废料制备多孔保温建筑材料研究 [J], 朱静;周宝东5.利用多晶硅切削废料制备硅溶胶的研究 [J], 王一鸣;汪其堃;黎兆新;汪永清;王霞;常启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 第5期环境工程学报V o l .2,N o .52008年5月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y 2008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张 军 岑新光 解 强* 王艳艳 李兰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 要 脱色处理是提高废食用油油品质量、利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餐饮废食用油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考察典型木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将活性炭结构、性能指标与其脱色能力进行关联。

结果表明,以弱粘性煤和褐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较好;活性炭的总孔容积、总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容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值等性能指标与脱色效果关联度不大,而活性炭的孔径和中孔容积是决定活性炭脱色效果的主要指标。

优化后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主要参数是:活性炭用量7%,炭粒度100~300目,脱色温度90~120℃,吸附时间为30m i n ,搅拌速度为10r /m i n ,废食用油的脱色率在50%~65%。

关键词 废食用油 脱色 活性炭中图分类号 O 647.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108(2008)05-0716-05D e c o l o r a t i o no f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b y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a d s o r p t i o nZ h a n g J u n C e n X i n g u a n g X i e Q i a n g W a n g Y a n y a n L i L a n t i n g(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c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100083)A b s t r a c t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o f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o i l q u a l i t y a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b i o l o g i c d i e s e l f r o mr e c y c l e do i l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o r i g i n f r o m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l i g n e o u s a n d c o a l y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s t r u c t u r e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a n d p r o c e s s p a r a m e t e r s o n t h e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w e r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 b a s e do nl i g n i t e a n dw e a k l y c a k i n g c o a l i s b e t t e r f o r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u c h a s t o t a l p o r e v o l u m e ,s p e c i f i c s u r f a c e a r e a ,m i c r o -p o r e s p e c i f i c s u r f a c e a r e a ,m i c r o -p o r e v o l u m e ,i o d i n e n u m b e r v a l u e ,m e t h y l e n e b l u e n u m b e r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a r e n o t o b v i o u s l y r e l e v a n t t o i t s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M e a n w h i l e ,m e s o -p o r e v o l u m e a n d a v -e r a g e p o r e d i a m e t e r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a r ep r o p e r i n d i c e s .T h e w e a k l y c a k i n g c o a l -b a s e d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i s c h o s e n a s d e c o l o r a n t a n d t h e o p t i m i z e d p a r a m e t e r s f o r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s f o l l o w i n g s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7%;s i z e s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i s 100~300m e s h ;i n i t i a l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s 90~120℃;a d s o r p t i o n t i m e i s 30m i n a n d a g i t a t i n g r a t e i s 10r /m i n ,a n d a s a r e s u l t t h e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r a t e c a n r e a c h 50%~65%.K e y w o r d s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290006)收稿日期:2008-01-02;修订日期:2008-01-29作者简介:张军(1976~),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工作。

E -m a i l :j o b w y @s o h u .c o m*通讯联系人,E -m a i l :d r -x i e q @163.c o m 废食用油是指饭店、家庭及食物加工点煎炸食物后的剩油或从抽、排油烟机中回收的废油。

这类油脂颜色深、粘度大、酸值、过氧化值升高,酸腐败程度加深,而且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若将废食用油土法炼制后再重新使用,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若将废食用油直接排入水体,由于脂肪酸含量较高,不仅会阻塞、腐蚀管道,还会造成水体大面积的富营养化。

因此回收综合利用废食用油,是从根本上解决废食用油回流入食用油市场和污染环境的最佳方法[1]。

废食用油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3]:(1)废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含量较高,可用于皂化反应制备洗涤剂等日化产品;(2)将废食用油作为溶剂溶解塑料制造涂料;(3)用于制备饲料用油;(4)废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甲酯可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前面3种方法对废食用油需求量较少,技术不成熟,应用不够广泛,而利用废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不仅能实现废食用油的资源化利用,也第5期张 军等: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能部分缓解生物柴油油料短缺的状况,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竞相发展利用废食用油制造生物柴油技术[4~8]。

废食用油成分复杂,杂质的含量大,有浓烈的特殊臭味,特别是含有数量和种类不同的色素,影响了生物柴油的色泽和品质,因此废食用油脱色成为利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的必要工艺环节。

废食用油脱色主要是指脱除高温下油脂氧化或受到脂质氧化酶作用生成的氧化产物、色素体、多环芳烃、磷脂与糖脂等有色物质,同时还可以除去微量金属、皂粒、胶质、残留农药和其他杂质。

活性白土吸附脱色法是油脂加工行业中常用的脱色方法[9~12],与活性白土相比,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在液相中不仅能够除去色素及其前驱物质、调整香味、脱臭、除去胶体、除去妨碍结晶的物质及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能,而且还能够再生使用,在制糖工业、酿酒、食油精炼等食品加工行业应用广泛[13,14]。

但是活性炭种类繁多,吸附性能差异很大,目前国内外关于活性炭对废食用油的脱色研究较少。

本实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种不同原料的活性炭,分别考察了它们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将活性炭结构、性能指标与其脱色能力进行关联,从中筛选出脱色效果最佳的活性炭,并研究了其粒径、吸附时间、活性炭的添加量、脱色温度和搅拌频率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脱色工艺条件。

1 实 验1.1 实验样品本实验选用的废食用油主要来自于具有代表性的餐饮废油,其性能指标为:密度0.95g/c m3,水分及挥发分0.28%,色度(446n m吸光值)0.810,酸价4.08m g K O H/g油,过氧化值14.2m e q/k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