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六三轴试验
试验六三轴试验
试验六三轴试验实验六:三轴试验⼀、基本原理三轴剪切试验是⽤来测定试件在某⼀固定周围压⼒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试验(UU )、固结不排⽔试验(CU )以及固结排⽔剪试验(CD )。
1、不固结不排⽔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和轴向压⼒下直⾄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样从开始加载⾄试样剪坏,⼟中的含⽔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U C 和U φ;2、固结不排⽔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下让⼟体排⽔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条件下施加轴向压⼒直⾄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CU C 和CU φ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C ′和φ′及孔隙⽔压⼒系数;3、固结排⽔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下排⽔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直⾄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d C 和d φ。
⼆、试验⽬的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法;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条件的控制⽅法和孔隙压⼒的测量原理;4、进⼀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三、试验设备1、三轴剪⼒仪(分为应⼒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1)三轴压⼒室:压⼒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个⾦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室底座通常有3个⼩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压⼒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可控硅⽆级调速,根据⼟样性质及试验⽅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样压⼒室⾃下⽽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
(3)轴向压⼒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由测⼒计(测⼒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体的轴向荷重,测⼒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属弹性体组成,测⼒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
轴向压⼒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
(4)周围压⼒稳压系统:采⽤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固定压⼒后,它将压⼒室的压⼒进⾏⾃动补偿⽽达到周围压⼒的稳定。
三轴试验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试验) cu 、u 1 关闭排水阀门,围压下不固结;
2 关闭排水阀门,很快剪切破坏,在施加轴向应力差过程中不排水
试验类型汇总
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
Consolidated Drained Triaxial test 抗剪强度指标: cd d (c ) (CD)
P
孔 压 U
时间T
2.液化机理
(1)初始的疏松状态 (2)振动以后处于悬浮状态 —孔压升高(液化) (3)振后处于密实状态
摩擦强度-正比于压力 c:
粘聚强度-与所受压力无关
二、土的强度的机理
1.摩擦强度 tg
(1)滑动摩擦 (2)咬合摩擦引起的剪胀 (3)颗粒的破碎与重排列
N T
N
T= N
T
颗粒破碎与重排列 滑动摩擦 咬合摩擦引起的剪胀
影响土的摩擦强度的主要因素:
密度(e,
粒径级配(Cu, Cc) 颗粒的矿物成分:对于:砂土>粘性土; 高岭石>伊里石>蒙特石 粒径的形状(颗粒的棱角与长宽比)
c O
通过控制剪切速率来 近似模拟排水条件
1. 固结慢剪: 施加正应力-充分固结慢慢施加剪应力-小 于0.02mm/分,以保证无超静孔压 2. 固结快剪 施加正应力-充分固结在3-5 分钟内剪切破坏 3. 快剪 施加正应力后立即剪切3-5 分钟内剪切破坏
优点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结果便于整理
f tan
σ τ
粘性土:
f tan c
c:土的粘聚力 :土的内摩擦角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岩石常规三轴压缩实验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 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 干燥器; ➢ 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 YE-2000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 三轴室,三轴液压源; ➢ 热缩管、胶带、密封圈等。
三.试样规格、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 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 圆柱体;
1
2 3
4
1—百分表 2-百分表架 3-试样 4水平检测台
图5-1 试样平行度检测示意图
1
2 3
1—直角尺 2-试样 3- 水平检测台
图5-2 试样轴向偏差度检测示意图
➢ 试样数量:每种岩石同一状态下,试样数量一般不少 于5个,每个试样在一定围压下的进行实验。
➢ 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 的干燥器内1~2 d,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 接触水面。
图6-2 围压与纵向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根据库伦-摩尔准则,岩石的内摩擦角和粘结力 c可利用参数m和b按下式计算:
arcsin m 1
m 1
c b 1 sin 2 cos
1 m 3 b
3.绘制摩尔圆及其包络线
用回归后的直线方程计
算出相应的σ1值。再分别以
(σ3+σ1)/2,0为圆心,以
6.接通电源,开动开压力机,打开送油阀,使压力机的 下承压板的拖轮离开轨道10 cm左右,关闭送油阀, 然后调整试验机上承压板位置与压力室的上压头接 触,缓缓打开送油阀施加50 kN的纵向载荷固定试 样。
7.施加围压,缓缓施加围压到指定值,稳定数2分钟后, 使围压保持恒定时,要求变动范围不应超过选定的 2%。
五.实验结果整理
计算一定侧压力作用下岩石的抗压强度σ1:
三轴试验
剪切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轴向测力计、轴向变形百分表及孔隙 水压力读数均调整至零民。 (2)选择剪切应变速率,进行剪切。粘质土 每分钟应变为0.05%~0.1%;粉质土每分钟应变 0.1%~0.5%。 (3)测记轴向压力、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 (4)试验结束,关电动机和各阀门,开排气 阀,排除压力室内的水,拆除试样,描述试样破 坏形状。称试样质量并测定含水量。
破坏后的试样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1)剪切应变速率宜为每分钟应变0.5%~ 1.0%。 (2)启动电动机,开始剪切。试样每产生 0.3%~0.4%的轴向应变,测记一次测力计读数和 轴向变形值。当轴向应变大于3%,每隔0.7%~ 0.8%的应变值测记一次读数。 (3)当测力计读数出现峰值时,剪切应继续 进行,超过5%的轴向应变为止。当测力计读数无 峰值时,剪切进行到轴向应变为15%~20%。 (4)试验结束,关电动机,关周围压力阀, 开排气阀,排除压力室内的水,拆除试样,描述 试样破坏形状。称试样质量,并测定含水量。
4.3.2 三轴压缩试验
横梁
试样应力特点
与试验方法
百分表
量力环
量 水 管
试 样
强度包线 试验类型 优缺点
孔压 量测
围压 力 3 阀门
马达
阀门
二、试验方法: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 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 试验(CD)。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 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 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 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 指标c 和φ ;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 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 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 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 和 或有效抗剪强度 指标 和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 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 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 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 。
三轴试验
三轴试验一、基本原理三轴压缩实验是根据摩尔-库伦强度理论,用3~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主应力差),进行剪切直至破坏,从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根据排水条件的不同,三轴试验分为以下三种试验类型:即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和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情况,土的性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条件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定。
(1)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加周围压力和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均不允许试样排水对保和试样可测得总抗剪强度参数CU、ФU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Ф′和孔隙水压力参数。
(2)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试验是先使试样在某一周围压力下固结排水,然后保持在不排水的情况下,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可以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CCu、ФCu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Ф′和孔隙水压力参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CD):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即在某一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在充分排水的情况下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可以测定有效抗剪强度指标2Cd、Фd。
二、固结不排水试验(一)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式三轴压缩仪由周围压力系统,反压力系统,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和主机组成。
2、附属设备包括击实器、饱和器、切土器、分样器、切土盘、承膜筒和对开圆筒,:3、百分表量程3cm或1cm,分度值〉0.01mm。
4、天平程量200g,感量0.01g;程量1000g,感量0. 1g。
5、橡皮膜应具有弹性,厚度应小于橡皮膜直径的1/100,不得有漏气空。
(二)操作步骤1、仪器检查⑴周围压力的测量精度为全量程的1%,测读分值为5kPa。
⑵孔隙水压力系统内的气泡应完全排除。
系统内的气泡可用纯水或施加压力使气泡溶于水,并从试样底座溢出,测量系统的体积因数应小于1.5×10-5cm3/ kPa。
⑶管路应畅通,活塞应能滑动,各连接处应无漏气。
6.三轴压缩试验(砂土)
六、三轴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三轴压缩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
堤坝填方、路堑、岸坡等是否稳定,挡土墙和建筑物地基是否能承受一定的荷载,都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密切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即土体在各向主应力的作用下,在某一应力面上的剪应力(τ)与法向应力(σ)之比达到某一比值,土体就将沿该面发生剪切破坏。
常规的三轴压缩实验是取4个圆柱体试样,分别在其四周施加不同的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随后逐渐增加轴向压力(即大主应力)σ1直至破坏为止。
根据破坏时的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分别绘制莫尔圆,莫尔圆的切线就是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曲线。
三轴压缩实验适用于测定粘性土和砂性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和有效抗剪强度参数,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实验(UU );固结不排水实验(CU )和固结排水实验(CD )。
本演示实验进行干砂的固结不排水实验。
(三)实验设备1.三轴仪:包括轴向加压系统、压力室、周围压力系统、孔隙压力测量系统和试样变形量测系统等。
(如附图1所示)2.其它:击样器、承膜筒等。
(四)实验步骤1.试样制备:将橡皮膜下端套在压力室的底座上,放置好成样模具,使橡皮膜紧贴模具内侧;称取一定质量的干砂(烘干冷却),使砂分批通过漏斗落入橡皮膜内,如需制备较密实的砂样,用木锤轻击土样至所需密度。
2.试样安装:装上土样帽,给试样施加一定的负压力,拆除成样模具;使传压活塞与土样帽接触。
3.固结实验:进行两个试样的实验,分别施加100、400Kpa 的周围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试样的体积变形数据。
4.剪切实验:采用应变控制方式进行剪切实验,剪切应变速率取每分钟0.1%~0.5%,实验过程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轴向力和体积变形数据,直至轴向应变为10%时为止。
8.实验结束:停机并卸除周围压力,然后拆除试样,描述试样破坏时形状。
(五)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橡皮膜要检查是否有漏洞。
(六)计算与绘图1.试样面积剪切时校正值:011a A A ε=- 式中:ε1—轴向应变(%)2. 绘制每个实验的轴向应变-偏应力关系曲线,及轴向应变-体应变关系曲线。
三轴试验ppt课件
4.3.2 三轴压缩试验
试样应力特点
与试验方法
强度包线 试验类型 优缺点
百分表
围压 力3
横梁 量力环
量 水 管
孔压
试
量测
样
阀门
马达
阀门
二、试验方法:
▪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
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
▪ 试验(CD)。
▪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 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 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 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 指标c 和φ ;
▪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 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 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 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 和 或有效抗剪强度 指标 和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பைடு நூலகம்压力下排水固结,然 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 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 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 。
应力特点与试验方法
常用试验类型
百分表
类型
固结 排水
施加 3
固结
施加 1-3
排水
量测 体变
固结 不排水
固结
不排水
孔隙水 压力
不固结 不排水
不固结
不排水
孔隙水 压力
围压 力3
阀门
横梁 量力环
量 水 管
孔压
试
量测
样
马达
阀门
破坏偏差应力取值方法
1-3
(1-3)f (1-3)f
密砂 松砂
15% 1
取曲线的最大偏差应力值
▪ (3)测记轴向压力、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 ▪ (4)试验结束,关电动机和各阀门,开排气
三轴试验 破坏面正应力
三轴试验破坏面正应力三轴试验 - 破坏面正应力在材料力学研究中,三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用于研究材料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行为。
本文将介绍三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破坏面正应力的相关内容。
一、三轴试验简介三轴试验是一种将材料置于三维应力状态下进行加载的试验方法。
常用的三轴试验设备包括恒应力型和恒应变型两种。
在恒应力型试验中,试样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施加恒定的应力,而在恒应变型试验中,试样在三个方向上施加恒定的应变。
通过对试样施加不同的应力或应变,可以观察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破坏行为。
二、破坏面正应力破坏面正应力是指在材料破坏时,与破坏面垂直方向上的应力。
在三轴试验中,破坏面正应力是研究破坏行为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三轴试验过程中,试样在不同的应力状态下逐渐实现破坏。
当试样达到破坏点时,破坏面正应力会达到最大值。
而破坏面正应力的大小与材料的性质以及试验加载条件有关。
破坏面正应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来计算得出。
在三轴试验中,可以测量试样在三个方向上的应变,然后通过应变数据和加载施加的应力计算出破坏面正应力。
三、应力空间在三轴试验中,应力状态可以用应力空间来表示。
应力空间是一个三维坐标系,以三个正应力(σ₁,σ₂,σ₃)作为坐标轴。
在应力空间中,试样所受的应力状态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
根据破坏面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将破坏面正应力的变化情况在应力空间中绘制成等值线或等值面。
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破坏面正应力的变化规律。
四、破坏机制材料在三轴试验中的破坏行为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破坏机制:拉压破坏和剪切破坏。
1. 拉压破坏当试样所受应力状态为拉压状时,破坏面正应力呈现出拉压状态。
材料在拉压状应力下呈现出脆性破坏特征,常见破坏形态为断裂和压碎。
2. 剪切破坏当试样所受应力状态为剪切状时,破坏面正应力呈现出剪切状态。
材料在剪切状应力下呈现出塑性破坏特征,常见破坏形态为剪切和滑移。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试验加载条件,材料在三轴试验中可能同时存在拉压破坏和剪切破坏。
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轴压缩实验报告篇一:三轴试验报告静力三轴试验报告——静力三轴压缩试验1.概述:静力三轴压缩试验是试样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逐渐增大轴向压力,直至试样破坏的一种抗剪强度试验,是以摩尔-库伦强度理论为依据而设计的三轴向加压的剪力试验。
2.试验方法:根据土样固结排水条件和剪切时的排水条件,三轴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固结排水剪试验(cD)等。
本试验采用固结排水试验方法。
3.仪器设备:静力三轴仪。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三轴压力室、轴向加荷系统、轴向压力量测系统、周围压力稳压系统、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轴向变形量测系统、反压力体变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Tgwin程序。
附属设备:击实筒、承膜筒和砂样植被模筒、天平、橡胶模、橡皮筋、透水石、滤纸等。
4.试验材料:本试验材料为Iso标准砂,测得该材料最大干密度为?dmax=1.724g/cm3,最小干密度为?dmin=1.429g/cm3。
5.成样方法:试样高度为h=80mm,直径为d=39.1mm,体积可算得为V=96.1cm3,本试验采用初始成样相对密实度为Dr=50%。
先根据公式Dr??dmax(?d??dmin)反算?d(?dmax??dmin)出?d=1.562g/cm3,则可求出制备三轴试样所需的干砂的总质量m=153g。
本试验采用干装法,将取好的干砂4等分,每份38.25g,均匀搅拌后,先将承膜筒将试样安装到试验仪器上,然后直接在承膜筒中分4层压实到指定高度进行成样。
6.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成样方法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成样之后降低排水管的高度,使排水管内水面高度低于试样中心高度约0.2m,关闭排水阀,这样在试样内部形成一定的负压,以便试样能够自立。
(2)安装压力室。
试样制备完毕后,安装压力室。
安装前应先将加载杆提起,以免在放置过程中碰到试样,安装好压力室后依次渐进拧紧螺丝,保持压力室各个方向均匀下降,避免地步产生较大的缝隙。
三轴试验
试验条件与现场条件 的对应关系
固结排水试验
2 1
固结不排水试验
层固结后, 在1层固结后,快速施工 层 层固结后 快速施工2层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粘土地基上的分层慢 速填方 软土地基上的快速填方
常规三轴试验优缺点
单元体试验, 单元体试验,试样内应力和应变相对均匀 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明确 排水条件清楚, 排水条件清楚,可控制 破坏面不是人为固定的 设备操作复杂 现场无法试验 常规三轴试验不能反映σ 常规三轴试验不能反映σ2的影响
4.3.2
横梁
力
百分表
量力环
量 水 管
试 样
量
力σ
二、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 )、 不排水试验(CU) 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 试验(CD)。 试验(CD)。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 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 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 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 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 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 指标c 指标c 和φ ; 固结不排水试验: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 待固结稳定后, 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 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 至破坏, 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 和 或有效抗剪强度 和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指标 和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 轴向压力直至破坏, 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 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 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 。
三轴压缩试验
实验六 三 轴 压 缩 试 验一、三轴压缩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受压室内施加一定的恒定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下,再施加轴向压力[即产生主应力差(σ1~σ3)],进行剪切直至试样破坏为止;然后根据摩尔-库仑理论,求得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和内聚力)。
二、实验方法:根据排水条件不同,本试验分为:1. 不固结不排水剪(UU ):试验是在施加周围压力和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过程中均不 允许试样排水。
本试验可以测得总抗剪强度参数u c 、u ϕ。
2. 固结不排水剪(CU 或CU ):试验是试样先在某一周围压力作用下排水固结,然后在保持不排水的情况下, 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
本试验可以测得总抗剪强度参数cu c 、cu ϕ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 '、ϕ'和孔隙压力参数。
3. 固结排水剪(CD ):试验是试样先在某一周围压力作用下排水固结,然后在允许试样充分排水的情况下, 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
本试验可以测得有效抗剪强度参数d c 、d ϕ和变形参数。
三、仪器设备1.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试样控制在一定的变形速率下完成剪切过程,并装有孔隙水压力的量测设备。
三轴仪的基本构造可分为试样压力室、轴向加压装置、周围压力的恒压设备、真空抽气饱和设备、试样体积变化的量测部分和孔隙水压力测量装置等构成;2.旋转式的切土器;3.承膜筒;4.橡皮膜(厚度在0.2mm左右不透水橡皮膜);5.其他:钢丝锯、切土刀、烘箱、称量盒、干燥器、天平、滤纸、游标卡尺、止水橡皮圈以及活络扳手等工具。
四、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的操作步骤1.制备三个以上圆柱形试样(原状或人工)。
将人工制备的扰动土或原状土的土样毛坯应大于试样的直径和高度,小心地放在旋转式的切土器内,用钢丝锯或切土刀边转边削的切成所要求的圆柱形试样(试样直径为Ø 39.1mm、Ø 61.8mm 、和Ø101.0mm,高度为直径的二倍至二倍半),并同时测定其容重和代表性含水率。
三轴试验中体变和轴向应变的关系
三轴试验是岩土力学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通过施加不同的压力和剪切力来研究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在三轴试验中,土体的体变和轴向应变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关系对于土体的力学性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体变和轴向应变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理论模型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体变和轴向应变的概念体变是指土体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体积发生的变化。
在三轴试验中,通过测量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体积变化,可以得到土体的体变特性,如压缩模量、泊松比等参数。
体变的大小和方向受到外部应力的影响,其大小可以用体应变来表示。
轴向应变是指在土体受到轴向应力作用下,沿轴向方向发生的应变。
在三轴试验中,通过施加不同的轴向应力并测量对应的轴向应变,可以得到土体的轴向应变特性。
轴向应变的大小和方向受到轴向应力的影响,其大小可以用轴向应变来表示。
二、体变和轴向应变的影响因素1. 土体的物理性质:土体的物理性质包括颗粒大小、排列密实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土体的体变和轴向应变特性。
颗粒较大的土体一般具有较大的体变和轴向应变,而排列密实的土体则具有较小的体变和轴向应变。
2. 外部应力状态:外部应力状态是影响土体体变和轴向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三轴试验中,通过施加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应力,可以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的体变和轴向应变特性。
3. 土体的孔隙结构:土体的孔隙结构是影响土体体变和轴向应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孔隙结构的大小和分布会影响土体在受到外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从而影响土体的体变和轴向应变。
三、体变和轴向应变的理论模型1. 应变-体应力模型:应变-体应力模型是描述土体体变和轴向应变关系的重要理论模型。
该模型通过对土体的压缩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应变和体应力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描述了土体的体变特性。
2. 应变-剪切应力模型:应变-剪切应力模型是描述土体轴向应变和剪切应力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模型。
该模型通过对土体的剪切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应变和剪切应力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描述了土体的轴向应变特性。
三轴试验报告
三轴试验报告引言:三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力学试验方法,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加载和变形进行观测和分析,以了解土壤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
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三轴试验的实验结果,并对土壤的力学特性进行评估和解释。
一、实验目的三轴试验旨在研究土壤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包括抗剪强度、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特性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土壤的抗剪强度、塑性和压缩特性。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试验使用了常规的三轴试验装置,包括试验设备、介质装置和传感器等。
试验过程中,首先根据土壤的物理性质选取了适当的试样,并将其制备成规定的尺寸和密度。
然后,我们在试样上施加一定的垂直荷载,并通过三轴装置施加一定的径向和切向应力。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验要求逐步增加荷载,直至试样破坏。
三、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抗剪强度:通过三轴试验获得了土壤的抗剪强度参数,包括摩擦角和内聚力。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抗剪强度与应力状态、密实度和颗粒特性有关。
高密度和尺寸较大的颗粒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抗剪强度。
2. 应力应变关系:三轴试验结果还提供了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其中包括应力路径、应变曲线和模量等。
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的应变特性在不同应力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非线性和弹塑性行为。
3. 变形特性:通过三轴试验,我们还能得到土壤的变形特性,如压缩系数、剪胀性和渗透系数等。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在受到应力加载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和剪切变形。
四、实验误差和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认识到存在一些实验误差和不足之处。
其中包括采样过程中的干扰、试样制备的不均匀性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操控误差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对土样的采集和处理、优化试样的制备过程、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化、提高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等。
五、实验应用和意义三轴试验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土壤力学性质的研究和评估,可以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三轴试验的原理和用途
三轴试验的原理和用途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三轴试验。
你知道吗,这三轴试验就像是给大地做的一次全面体检!想象一下,我们的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物体,而三轴试验就是要深入探究它的各种特性呢。
它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通过对土样或岩石样在三个方向上施加不同的力,就如同我们从三个角度去推、去挤、去压一个东西一样。
这样做有啥用呢?那可太重要啦!通过三轴试验,我们能知道这些土啊、岩石啊到底有多结实,能不能承受住各种压力。
这就好比我们要盖一栋高楼,总得先搞清楚地基稳不稳固吧?要是没搞清楚就盲目施工,那不是等着出问题嘛!它还能告诉我们这些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就像我们知道了一个气球能被吹多大,会不会爆掉一样。
这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呀!咱再打个比方,三轴试验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把土和岩石的秘密都给挖出来。
它能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安全、更可靠的建筑和基础设施。
没有它,那些大桥怎么能稳稳地横跨江河呢?那些隧道怎么能安全地穿越山体呢?而且啊,这三轴试验可不仅仅局限于建筑领域哦。
在地质勘探中,它也是大显身手呢!能帮助地质学家们了解地下的情况,为寻找矿产资源等提供重要依据。
你说神奇不神奇?想想看,如果没有三轴试验,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可能到处都是摇摇欲坠的建筑,随时都有危险。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普通的试验,它可是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安全呢!总之,三轴试验就是这么厉害,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大地的大门。
让我们能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资源,建设出更美好的世界。
朋友们,现在你们是不是对三轴试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它超级重要呢?。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完整版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六土三轴压缩试验实验人:学号:(一)、试验目的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二)、试验原理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UCU?;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和CUCCU?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和C???及孔隙水压力系数;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dCd?。
(三)、试验仪器设备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8-1):图8-1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1-调压桶;2-周围压力表;3-周围压力阀;4-排水阀;5-体变管;6-排水管;7-变形量表;8-测力环;9-排气孔;10-轴向加压设备;11-压力室;12-量管阀;13-零位指标器;14-孔隙压力表;15-量管;16-孔隙压力阀;17-离合器;18-手轮;19-马达;20-变速箱。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三轴试验应力123大小关系
三轴试验应力123大小关系
【原创版】
目录
1.三轴试验的概述
2.三轴试验应力的定义
3.三轴试验应力的大小关系
4.结论
正文
一、三轴试验的概述
三轴试验,又称为三轴压缩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方法。
该试验通过对试样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加载,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土壤或岩石受到的压力,从而研究其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
二、三轴试验应力的定义
三轴试验应力是指试验中作用在试样上的各种力所引起的内应力。
根据力的作用方向,三轴试验应力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主应力:作用在试样上的最大应力,通常为垂直方向的应力。
2.次应力:作用在试样上的次大应力,通常为水平方向的应力。
3.剪应力:作用在试样上的最小应力,通常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应力差。
三、三轴试验应力的大小关系
在三轴试验中,主应力、次应力和剪应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大小关系。
根据莫尔 - 库伦理论,三轴试验应力的大小关系可表示为:主应力 = 次应力 + 2 ×剪应力
四、结论
三轴试验应力是研究土壤和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分析主应力、次应力和剪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试样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轴试验
三轴试验一、基本原理三轴压缩实验是根据摩尔-库伦强度理论,用3~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主应力差),进行剪切直至破坏,从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根据排水条件的不同,三轴试验分为以下三种试验类型:即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和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情况,土的性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条件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定。
(1)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加周围压力和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均不允许试样排水对保和试样可测得总抗剪强度参数CU、ФU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Ф′和孔隙水压力参数。
(2)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试验是先使试样在某一周围压力下固结排水,然后保持在不排水的情况下,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可以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CCu、ФCu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Ф′和孔隙水压力参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CD):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即在某一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在充分排水的情况下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可以测定有效抗剪强度指标2Cd、Фd。
二、固结不排水试验(一)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式三轴压缩仪由周围压力系统,反压力系统,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和主机组成。
2、附属设备包括击实器、饱和器、切土器、分样器、切土盘、承膜筒和对开圆筒,:3、百分表量程3cm或1cm,分度值〉0.01mm。
4、天平程量200g,感量0.01g;程量1000g,感量0. 1g。
5、橡皮膜应具有弹性,厚度应小于橡皮膜直径的1/100,不得有漏气空。
(二)操作步骤1、仪器检查⑴周围压力的测量精度为全量程的1%,测读分值为5kPa。
⑵孔隙水压力系统内的气泡应完全排除。
系统内的气泡可用纯水或施加压力使气泡溶于水,并从试样底座溢出,测量系统的体积因数应小于1.5×10-5cm3/ kPa。
⑶管路应畅通,活塞应能滑动,各连接处应无漏气。
土力学六种常见试验实验目的步骤等介绍
目的
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固结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待试样排水固结稳定后,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慢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及水平剪应力的过程中,均使试样排水固结。
计算含水量:
确定液限、塑限
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
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目的
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形和压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等。
快速固结法:规定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1小时,仅在最后一级压力下除测记1小时的量表读数外,还应测读达压缩稳定时的量表读数。
土工试验 Soil experiments
土的固结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直剪试验
土的含水量试验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1 土的密度试验 density test 目的 objectives 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仪器设备 apparatus 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 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 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1
2
3
4
5
操作步骤
首先装好试样,再安装量表。在装量表的过程中,小指针需调至整数位,大指针调至零,量表杆头要有一定的伸缩范围,固定在量表架上。
加荷时,应按顺序加砝码;试验中不要震动实验台,以免指针产生移动。
注意事项
成果整理
按下式计算土的初始孔隙比 计算试样的颗粒(骨架)净高hs 式中:h0 — 试样初始高度(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三轴试验一、基本原理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 )、固结不排水试验(CU )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U C 和U φ;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CU C 和CU φ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C ′和φ′及孔隙水压力系数;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d C 和d φ。
二、试验目的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三、试验设备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用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根据土样性质及试验方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土样压力室自下而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
(3)轴向压力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力由测力计(测力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土体的轴向荷重,测力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金属弹性体组成,测力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
轴向压力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
(4)周围压力稳压系统:采用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一固定压力后,它将压力室的压力进行自动补偿而达到周围压力的稳定。
(5)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由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得。
(6)轴向应变(位移)测量装置:轴向距离采用大量程百分表(0~30mm 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得。
(7)反压力体变系统:由体变管和反压力稳定控制系统组成,以模拟土体的实际应力状态或提高试件的饱和度以及测量试件的体积变化。
2、附属设备(1)击实器和饱和器;(2)切土器和原状土分样器;(3)砂样制备模筒和承模筒;(4)托盘天平和游标卡尺;(5)其它如乳膜薄、橡皮筋、透水石、滤纸、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板、空气压缩机、真空抽气机、真空饱和抽水缸、称量盒和分析天平等。
四、试验前的检查和准备1、仪器性能检查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周围压力和反压力控制系统的压力源;(2)空气压缩机的稳定控制器(又称压力控制器);(3)调压阀的灵敏度及稳定性;(4)监视压力精密压力表的精度和误差;(5)稳压系统有否漏气现象;(6)管路系统的周围压力、孔隙水压力、反压力和体积变化装置以及试样上下端通道节头处是否存在漏气或阻塞现象;(7)孔压及体变的管道系统内是否存在封闭气泡,若有封闭气泡可用无气水进行循环排水;(8)土样两端放置的透水石是否畅通和浸水饱和;(9)乳胶薄膜套是否有漏气的小孔;(10)轴向传压活塞是否存在磨擦阻力等。
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除了上述仪器性能检查外,还应根据试验要求作如下的准备:(1)根据工程特点和土的性质确定试验方法和测定哪些参数;(2)根据土样的制备方法和土样特性决定饱和方法和设备;(3)根据试验方法和土的性质,确定剪切速率;(4)根据取土深度和应力历史以及试验方法,确定周围压力的大小;(5)根据土样的多少和均匀程度确定单个土样多级加荷还是多个土样分级加荷。
五、试样制备和饱和1、扰动土和砂土的试样:根据要求可按一定的干容重和含水量将扰动土拌匀,粉质土分3~5层,粘质土分5~8层,分层装入击实筒击实(控制一定密度),并在各层面上用切土刀刨毛以利于两层面之间结合。
对于砂土,应先在压力室底座上依次放上透水石、滤纸、乳胶薄膜和对开圆模筒,然后根据一定的密度要求,分三层装入圆模筒内击实。
如果制备饱和砂样,可在圆模筒内通入纯水至1/3高,将预先煮沸的砂料填入,重复此步骤,使砂样达到预定高度,放在滤纸、透水石、顶帽,扎紧乳胶膜。
为使试样能站立,应对试样内部施5kPa 的负压力或用量水管降低50cm 水头即可,然后拆除对开圆模筒。
2、原状试样将原状土制备成略大于试样直径和高度的毛坯,置于切土器内用钢丝锯或切土刀边削边旋转,直到满足试件的直径为止,然后按要求的高度切除两端多余土样。
3、试样饱和(1)真空抽气饱和法将制备好的土样装入饱和器内置于真空饱和缸,为提高真空度可在盖缝中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漏气。
将真空抽气机与真空饱和缸接通,开动抽气机,当真空压力达到一个大气压力,微微开启管夹,使清水徐徐注入真空饱和缸的试样中,待水面超过土样饱和器后,使真空表压力保持一个大气压力不变,即可停止抽气。
然后静置一段时间,粉性土大约10小时左右,使试样充分吸水饱和。
另一种所抽气饱和办法,是将试样装入饮和器后,先浸没在带有清水注入的真空饱和缸内,连续真空抽气2~4小时(粘土),然后停止抽气,静置小时左右即可。
(2)水头饱和法将试样装入压力室内,施加0.2kg/cm2(20kPa)周围压力,使无气泡的水从试样底座进入,待上部溢出,水头高差一般在1m 左右,直至流入水量和溢出水量相等为止。
(3)反压力饱和法试件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使土样顶部施加反压力,但试样周围应施加侧压力,反压力应低于侧压力的5kPa ,当试样底部孔隙压力达到稳定后关闭反压力阀,再施加侧压力,当增加的侧压力与增加的孔隙压力其比值3/σ∆∆u >0.95时被认为是饱和,否则再增加反压力和侧压力使土体内气泡继续缩小,然后再重复上述测定3/σ∆∆u 是否大于0.95,即相当于饱和度为大于95%。
六、试验操作步骤1、固结不排水试验法(CU )操作步骤(1)将制备成大于试样直径和高度的毛坯,放在切土器内用钢丝锯和修土刀,制备成所要求规格的试样,最后量其直径、高度、称其重量,并选择代表性的土样测定含水量。
(2)安装试样前,事先应全面检查三轴仪的各部分是否完好。
①打开试样底座的开关(孔隙水压力阀和量管阀),使量管里的水缓缓地流向底座,并依次放上透水石和滤纸,待气泡排除后,再放上试样,试样周围贴上滤纸条,关闭底座开关。
②把已检查过的橡皮薄膜套在承膜筒上,两端翻起,用吸球从气嘴中不断吸气,使橡皮膜紧贴于筒壁,小心将它套在土样外面,然后让气嘴放气,使橡皮膜紧贴试样周围,翻起橡皮两端,用橡皮紧圈将橡皮膜下端扎紧在底座上。
③打开试样底座开关,让量管中水(有时采取高量管所产生的水头差)从底座流入试样与橡皮膜之间,排除试样周围的气泡,关闭开关。
④打开与试样帽连通的排水阀,让量水管中的水流入试样帽,并连同透水石,滤纸放在试样的上端,排尽试样上端及量管系统的气泡后关闭开关,用橡皮圈将橡皮膜上端与试样帽扎紧。
⑤装上压力筒拧紧密封螺帽,并使传压活塞与土样帽接触。
(3)试样排水固结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向压力室施加试样的周围压力(水压力或气压力),周围压力的大小根据土样的覆盖压力而定,一般应等于和大于覆盖压力,但由于仪器本身限定,目前最大压力不宜超过0.6MPa (低压三轴仪)和2.0MPa (高压三轴仪)。
②同时测定土体内与周围压力相应的起始孔隙水压力,施加周围压力后,在不排水条件下静止15~30分钟后,记下起始孔隙水压力读数。
③打开排水阀,固结完成后,并排水阀,测计孔隙水压力和排水管读数。
④转动细档手轮,微调压力机升降台,使活塞与试样接触,此时轴向变形指示计的变化值为试样固结时的高度变化。
(4)试样剪切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剪切速率:粘土宜为0.05~0.1%/每分钟,粉质土或轻亚粘土为0.1~0.5%/每分钟。
②将轴向变形的百分表、轴向压力测力环的百分表及孔隙水压力计读数均调速至零点。
③启动电动机,合上离合器,开始剪切。
试样每产生0.3%~0.4%的轴向应变(或0.2mm 变形值),测读一次测力计读数和轴向变形值。
当轴向应变大于3%时,试样每产生0.7%~0.8%的轴向应变(或0.5mm 变形值),测读一次。
当测力计读数出现峰值时,剪切应继续进行到轴向应变量为15%~20%。
④试验结束,关电动机,关各阀门,脱开离合器,转动手轮,将压力室降下,打开排气孔,排除压力室内的水,拆卸压力室罩,取出试件,描绘试样破坏时形状并称其质量,并测定土样含水率。
七、成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孔隙水压力系数:3σ∆∆=iu B 或ii u B 3σ=)(31σσ−∆∆=B u A d 或)(31σσ−∆−=f if B u u A 式中:B ——各向等压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系数;Δu i ——试样在周围压力增量下所出现孔隙水压力增量(kPa );Δσ3——周围压力的增量(kPa );u i ——在周围压力下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kPa );σ3i ——周围压力(kPa );A ——偏压应力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系数;Δσ1——大主应力增量(kPa );u f ——剪损时的孔隙水压力(kPa );Δσ1f ——剪损时的大主应力增量(kPa );Δu d ——试样在主应力差下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增量(kPa )。
2、按下式修正试样固结后的高度和面积:)31()1()1(003/100000v v h v v h h h ∆−≈∆−=−=′ε321(1(4)1(4003/202020200v v A v v d d A ∆−≈∆−=−=′πεπ式中:0v 、0h 、0d ——固结前的体积、高度和直径;v ∆、h ∆、d ∆——固结后体积、高度和直径的改变量;A ′、0h ′——固结后平均断面积和高度。
3、按下式计算剪切过程中的平均断面积和应变值:001ε′−′=A A a (cm2)00h h ′Σ∆=′ε式中:a A ——剪切过程中平均断面积(cm 2);ε′——剪切过程中轴向应变%;h Σ∆——剪切时轴向变形(mm )。
4、按下式计算主应力差:)1()(0031εσσ′−′==−A CR A CR a 式中:C ——测力环校正系数(N/0.01mm );R ——测力环百分表读数差(0.01mm )。
5、按下式计算破坏时有效主应力:ff u −=33σσ33111)(σσσσσ+−=−=f f f f u 式中:f 1σ、f 3σ——破坏时有效主应力和有效小主应力(kPa );1σ、3σ——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kPa );f u ——破坏时孔隙水压力(kPa );6、主应力差)(31σσ−与轴向应变1ε关系曲线:以主应力差为纵坐标,轴向应变1ε为横坐标,绘制关系曲线,取曲线上主应力差的峰值作为破坏点,无峰值时,取15%轴向应变时的主应力差值作为破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