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特色专业建设途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20日Feb.20 2019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第39卷第2期
Vol.39 No.2
doi:10.3969/j.issn. 1008-9640.2019.02.051
“双一流”背景下特色专业建设途径研究
黄莉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
摘要:“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双一流”为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在“双一流”的冲击下,高校面临着师资短缺、经费紧张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应理性定位, 把握优势特色专业的发展方向,强化特色专业内涵,实现教育机制创新发展,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资源保障。
本文概述了优势特色专业的内涵,阐述了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 础上探讨了特色专业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特色专业;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 (2019) 02-0120-02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统筹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同
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该文件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 建设作出新部署,将“211工程” “985工程” “优势 学科创新平台”及“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
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贯彻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推动一批高水 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2017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 办法(暂行)》。“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与“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教育战略,有利 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一、 优势特色专业的内涵
近年来,各所大学逐渐转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逐 步转变为教学和科研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演变为大学教
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为了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 展的融合.教育部门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并采取措 施对高校特色专业进行了重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优势特色专业是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集中、综合 体现,是高校教学水平的衡量指标,也是高校师资力量、 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的综合体现。
二、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双 一流”战略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但也给高
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双一流”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新机遇首先,“双一流”实现了 “一流专业”和“一流大学”
的分离,建立了大学整体建设与专业学科建设的动态协调 机制,打破了固化的身份认同。在此背景下,高校的专业
建设能脱离学校综合评价与排名的影响进行发展,有利于
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双一流”为高校之间的学科竞争提 供了公平的学术环境,有利于高校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特 色学科。与此同时,社会越来越强调创新型人才、专业型
人才、综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建
设自己独特的、具有优势地位的学科,为企业的转型发展 输送需要的人才。其次,“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高校专 业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双一流” 发展战略下,学科建设能够与学术发展相结合,通过学术
成就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增加学科建设的深度。最后.“双一流”战略能够促进学科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结合.通
过企业需求带动学科建设与科研的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社会提供专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二) “双一流”战略使高校专业建设面临新 挑战
第一,“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导致高校之间的人才
竞争更加激烈,相对劣势的学校和学科必将面临专业人 才的缺失和流失。师资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在今后更加 严峻的教研人才争夺环境中,本来处于劣势的高校和学
科将面临人才流失、难以补充的困境。这对于普通高校
收稿日期:2019-02-06
基金项目:广西本科髙校“烹饪与营养教育”特色专业及“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项 目编号:桂教高教2018 ( 52 ));广西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项课题项目“’普职渗透多元协同’烹饪应用型人才培养
途径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LYHZWQ002 );桂林旅游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与研究——以《中外饮食文化》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8XJJGB008 )。
作者简介:黄莉(19X1—),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经济师,硕士c 研究方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饮食民俗文化,
・】20・
的学科建设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对此,高校应集中资源,努力发展自身的特色学科,同时提高校内优秀人才的薪资待遇,防止人才流失,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第二,从经费和资源配置方面看,“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将导致不少高校面临经费短缺、资源匮乏的难题。资源集中配置和重点学科建设是“双一流”战略采用的主要模式,原本综合实力较强或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专业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而地方性的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高校或者学科将难以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进而影响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
总的来说,“双一流”战略在为高校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应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改革,转变传统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模式,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以促进自身发展。
三、新时期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外推内引,质量文化”的理念
若要打造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人才质量保障机制。高校对本校特色专业进行评价时,要用同类同级的标准来衡量,并在衡量过程中及时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做到查缺补漏,扬长避短,逐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质量文化的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贯彻落实,注重学科建设质量、专业建设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二)坚持“统筹兼顾,特色发展”的理念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优”和“特”是特色专业的显著特点与根本内涵,也是该专业能在同类专业中彰显自身优势的重要途径。今后将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每个人都必须有精通的专业领域,以确保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初,专业教育就已经存在,但当时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专业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当低,只存在于上层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特色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接受专业教育的人员也不断增多。很多高校为了实现长久发展,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办学特色,开始在同门类的专业中发掘和打造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该地区的高校可以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建设自身的科技研发团队,因而,相对于其他高校,沿海地区高校的海洋专业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再如,边境地区的高校具有相对明显的区域发展优势,与国外贸易较为便利,因此,其外贸专业相对于同类高校更具有优势。又如,中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各高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中部地区高校的历史专业、考古专业等相对于同类高校具有明显的优势。
统筹发展强调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演变,专业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和速度越来越快,仅仅依靠一门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特色专业学科建设中完善知识体系,调整知识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实用型人才。高校建设特色专业必须秉持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科门类知识教学。在学科融合背景下,高校既要注重专业本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保持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贯通性,又要结合实际、科技前沿、地域特色等因素,发展专业特色。
(三)
坚持“软、硬件设施齐头并进”的原则
办学资源和办学设施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打造优势特色专业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必须要有配套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南,课程是学生知识结构的载体,实验实践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师资队伍是学生求知的引领者,教学管理制度是各教学环节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每个系统自行运作又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有效盘活优质教学资源,保障学生的学习发展。建设特色专业应当让学生拥有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这需要软、硬件设施齐头并进,共同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首先,加大对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利用共享或者独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并使用高端的实验设备。其次,开放基础实验室的使用权限,让学生能够更加频繁地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同时,在实验室内配备专业教师,随时为学生提供辅导。最后,建设专业高精尖实验技术或成果展览室,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专业内最前沿的技术或者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谭光兴,王祖霖.处境与策略:“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8):53-5&
[2]蒋和平.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J1教育与职业,2016(13):49-52.
[3]卢晓中.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问题[J1.中国高教研究,2016(11):4-7.
[4]栗荔.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李琳琳.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理论探讨[J].科技资讯,2008(13):132.
[6]邓成明,邵维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及课程建设的探索:以广州大学法学专业律师方向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2):1-4.
(责任编辑:张红雨)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