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车务段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预案铁路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铁路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d263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4.png)
铁路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编制目的和依据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迅速、有效地处置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群体性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工作原则处置群体性事件要立足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铁路各级党政组织积极参与处置,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措施.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超前发现,积极预防;快速反应,密切协作;区分性质,讲究策略;积极疏导,依法处置;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尽快开通线路,恢复行车,减少损失,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和铁路运输安全.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发生的群体性拦截列车、冲击铁路车站,群体性上访和冲击铁路机关等严重干扰阻挠铁路运输生产,扰乱铁路运输指挥机关正常办公秩序的事件.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铁道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铁道部成立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处置工作的指挥和决策.铁道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办公厅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的成员由当次事件涉及的主管部门及相关支持部门负责人组成.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部门包括:部办公厅、运输局、公安局、安监司、劳卫司、宣传部和其他相关司局.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电话:010—,主任由办公厅主任兼任.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统一领导铁路系统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决定启动或终止本级预案;3协调有关铁路局参加地方政府应急处置;4负责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沟通;5决定向国务院请示报告情况;6有关紧急事项的决策.各部门职责运输局负责事件现场的行车指挥工作.安监司具体负责因行车等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公安局负责组织铁路公安机关维护群体性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保卫铁路行车指挥等重要部门和设备安全,获取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的情报信息,对扰乱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置.劳卫司负责因机构改革、劳资政策调整、人员分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发布等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负责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及时传达和组织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2负责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和现场保持联系.3组织群体性事件原因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4负责审核群体性事件新闻发布内容.5办理事件终止后决定的有关事宜.6负责处理应急领导小组交办事项.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铁路局同级单位应立即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地方政府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1根据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发生地政府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示,下达现场处置指令.2按照发生地政府现场应急指挥部要求,指挥铁路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进行处置,协调和落实处置工作中的具体工作事宜.3指挥铁路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增援准备工作.4指挥铁路有关部门采取抢救、保护、转移、疏散和撤离等措施.5负责现场铁路处置部门人员、物资的调用.6全面掌握事态发展,及时向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7参加现场的善后处置工作.8对铁路单位现场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报告.3 预警预防预警信息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与传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评估和预测,制定预防和处置措施,报送信息必须及时准确.报送制度1对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信息采取逐级报送原则.2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信息,各单位、各部门应在3小时内报告铁道部.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信息,要随时报告.报送内容1可能发生的时间、线路、地点.2可能参与的人数和规模.3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4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5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报送形式可通过电话初报,随后采用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载体及时报送书面报告和相关音像资料.预警行动各单位制定必要的预警机制,定期进行演练,随时做好应对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准备.各单位要落实预警责任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交通、通讯等各种装备器材的准备,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调动、使用公安民警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4 突发事件等级划分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Ⅰ级群体性拦截列车、冲击铁路车站,群体性上访和冲击铁路运输指挥机关人员一次参与人数在5000人及其以上,参与人员对抗性特征突出,已发生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或骚乱;造成30人及其以上人员死亡或重伤100人及其以上;铁路行车指挥设备严重损坏,铁路六大干线京哈、京沪、京广、陇海、京九、浙赣线中断行车8小时及以上;出现全国范围互动和连锁反应,严重危害社会和铁路稳定;国务院视情需要作为Ⅰ级对待的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Ⅱ级群体性拦截列车、冲击铁路车站,群体性上访和冲击铁路运输指挥机关人员一次或累计参加人数在2000-5000人之间,参与人员对抗性特征明显;造成10-29人死亡或重伤50-99人;铁路行车指挥设备损坏,六大干线中断行车4小时及以上;出现跨省区、市的互动和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事态可能扩大;铁道部视情需要作为Ⅱ级对待的事件.较大群体性事件Ⅲ级群体性拦截列车、冲击铁路车站,群体性上访和冲击铁路运输指挥机关人员一次或累计参加人数在500-2000人之间,参与人员有对抗性特征;有人员死亡或重伤;六大干线中断行车2小时及以上;已引发跨地区的连锁反应;铁路局视情需要作为Ⅲ级对待的事件.一般群体性事件Ⅳ级群体性拦截列车、冲击铁路车站,群体性上访和冲击铁路运输指挥机关人员一次或累计参加人数在100-500人之间,参与人员有过激行为;有人员受伤;六大干线中断行车2小时以下;铁路局视情需要作为Ⅳ级对待的事件.5 应急响应分级响应程序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Ⅰ级发生后,首先应在事发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铁道部积极支持配合.同时,铁道部要及时报请国务院,启动国家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统一组织、指挥处置工作.重大群体性事件Ⅱ级发生后,铁道部立即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指挥协调铁路系统在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较大群体性事件Ⅲ级发生后,铁路局同级单位立即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单位预案,在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一般群体性事件Ⅳ级发生后,铁路局同级单位立即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单位预案,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信息报送和处理.各级铁路部门要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及时逐级上报事件情况.报告内容要简明扼要,讲明发生线路、地点、时间、人数及原因、被拦列车车次、人员伤亡数字、损失、过程等主要情况.不得以任何借口迟报、瞒报.对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和铁路干线因群体性拦截列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拦截专运、特运列车、国际列车等影响重大的事件,发生地车站可越级向铁道部报告.6 紧急处置教育疏导积极开展宣传和对话.铁路局、站段和铁路公安机关领导到达群体性突发事件现场后,要在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向群众宣传铁路法等法律法规中禁止冲击铁路、冲击铁路机关、聚众拦截列车等条款内容,教育、动员群众尽快解散离开现场.进行宣传教育时应请群众所属单位领导出面,共同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要敦促当地政府和所属单位领导与群众对话.通过对话,注意发现群体性事件的策划组织者,了解事件的原因和目的,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铁路内部人员群体性拦截列车、上访、冲击铁路机关时,铁路局以及铁路相关单位领导要出面与群众对话,进行教育、劝阻.参加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铁路干部、职工和民警,必须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准擅做主张,各行其是.维持现场秩序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铁路公安机关要组织足够的警力配合地方公安机关维护现场的治安秩序,必要时应立即封闭现场,设置警戒线,阻止未经批准人员进入现场录音、录像、拍照、采访.要劝阻群众围观和参与,防止因治安混乱引发伤亡事故及打、砸、抢等犯罪活动.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铁路各级领导和公安民警,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政策和有关规定办事,注意讲究工作方式、方法,防止由于处置失当,激化矛盾,授人以柄.列车被拦停后,列车工作人员要在列车尾部和前进方向设置防护,防止发生列车冲撞事故.铁路运输各专业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线路设备和行车调度等要害部门的守护.机车乘务人员要坚守岗位,加强了望,保证行车安全.旅客列车乘务人员要坚守岗位,关闭列车门、窗,派人把守车门,防止拦车人员强行登乘列车.同时,旅客列车乘务人员要做好对车上旅客的宣传和安抚工作,防止旅客与拦车人员发生冲突.打击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群体性事件的策划组织者和打砸抢违法犯罪活动.铁路公安机关要配合地方公安机关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要组织人员在现场开展调查工作,采取访问和现场摄影、录像、录音等方法,收集各种证据.要依法严厉打击策划、组织、煽动群体性闹事的骨干分子;在群体性事件中殴打处置人员和群众的违法犯罪分子;乘机搞打、砸、抢等违法犯罪分子.对以上违法犯罪人员,地方、铁路公安机关要采取适当方式带离现场进行审查.对不具备带离现场条件的,要做好取证工作,以利事后处理.强制措施在对群体性闹事人员宣传、对话、劝阻无效时,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可以发出解散的命令.命令中要明确告之,群体性闹事行为违反的何种法律法规,造成的危害和后果,再次对闹事人员晓以利害,敦促他们尽快撤离.对拒不执行解散命令的人员,经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公安机关、武警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驱散和强制带离闹事人员.新闻发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要求,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处理.新闻发布工作由铁道部应急领导小组归口管理,一般对外不进行报道,防止新闻炒作,影响社会稳定.协调配合地方、铁路公安机关要建立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铁路发生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后,铁路公安机关要立即通报事发地公安机关请求支援.地方公安机关接到通报后,要立即出警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铁路公安机关要积极配合地方公安机关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并在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采取强制措施和做好善后工作.7 后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平息后,现场应急指挥部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清场,检查铁路设备状况,立即恢复通车和工作秩序;对群体性事件的策划组织者和打砸抢违法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处理;核算经济损失,依法索赔;总结处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完善预案.8 保障措施人员保障铁路局要制定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力量方案,加强对应急力量的培训和演练,解决必要的装备和经费,保证随时快速出动.通信与信息保障铁路局要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等工作制度.要利用铁路已有的通信设备、信息渠道和先进技术,保证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语言、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指挥通讯的畅通.后勤保障发生群体性事件后,发生地的铁路局要全力做好处置人员和被围困列车上旅客的生活、医疗救助、通信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9 附则本预案是铁道部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各铁路局应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预案要明确规定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紧急出动的要求和参加的人员,处置的原则和可能出现重大问题的对策以及对各级组织、各工作岗位的要求.铁道部及下属各单位、各部门对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对在预防和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本预案由铁道部复审和修订.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地方铁路主管部门要对地方铁路和非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发生的群体性拦截列车、冲击铁路车站,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干扰阻挠铁路运输生产的事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报铁道部备案.本预案由铁道部制定并负责解释.联系人:王少白,联系电话:010—.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0 附件附件1:严禁冲击铁路拦截列车维护铁路运输秩序的通知略附件2:严禁聚众阻塞和冲击铁路机关维护铁路机关办公秩序的通告略附件3:铁路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格式略附件4:铁路突发事件预案启动格式略附件5: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结束宣布格式略附件6:铁道部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略附件7:铁道部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办公室成员及联系方式略。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与处理流程图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与处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0ff4873a76a20029bc642d58.png)
第一节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流程图1.0 突发性事件处理流程1.1 迅速报告:发生事件后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经请示后报110 处置(紧急情况下可先报110),同时按程序向当地相关部门和主管部门逐级报告。
1.2 现场处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迅速赶到现场,判明情况,做出紧急部署。
各组迅速到位,按责任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1.3 现场维护:组织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劝阻围观群,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控制局面。
1.4 按警并引导进入现场:敏于观察,注意发现问题,配合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开展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
1.5 做好接待、安抚工作:按规定与来访者对话,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稳定情绪,正面引导,积极化解矛盾,将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6 加强信息收集: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1.7 处理善后:成立善后工作小组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积极消防机关工作。
2.0 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
2.1 立即报告主管部门。
2.2 如火势较大,迅速拨打“ 119”报警,报警时讲清楚起火方位、名称、地点、火警情况及由何种物质引起的火灾等。
2.3 派人在通往发生火灾地点的主要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从最快的路线进入火场,并提供水源地点,同时立即组织力量抢救伤者和贵重物品,以最快的速度救出被围困人员,做好疏散人群的工作,并及时切断电源及煤气总开关等,避免火灾的蔓延、扩大;2.4 利用灭火器或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尽可能把火灾扑灭在初级阶段,以减少损失;2.5 维护好火场秩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火场;2.6 救火原则:先救人,后救火,先隔离火源后灭火。
3.0 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接报或发现火警报告班长报告上级领导派人现场查看组织人员灭火起动应急分队协助确认火情能自行扑拨打 119 报警电话灭是否否火灾扑灭消防队扑救火灾能消除警报清理火灾现场、调查火灾起因第二节台风暴雨袭击的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流程图1.0 突发事件内容:暴风雨形成的塌陷、滑坡、火灾、台风等2.0 突发事件领导机制:具体由分管项目经理负责,队长协助,具体指挥以项目经理为主,人员包括应急分队全部队员。
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法探讨
![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a725ef4f705cc17552709ab.png)
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法探讨摘要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运输方式,也是人们长途出行的主要方式,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愈发突出,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对列车运行的影响,发生在站车上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列车上的乘客的生命和运输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处置铁路上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成为铁路公安机关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要类型,根据铁路群体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的基本要求,论述现场应急处置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乘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处置作者简介:候伟,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警务指挥与战术。
铁路运输在我国运输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长途出行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矛盾在铁路站车上制造了不少的群体事件,不仅影响到了列车的安全运行,也给其他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做好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尽量减少群体事件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保证其他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铁路公安机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主要类型和危害(一)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要类型根据最近几年发生在铁路站车上的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情况,根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事件情况等笔者认为铁路突发性群体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群众性内部矛盾事件,虽然我国铁路建设步伐一直没有停息,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在重大节假日中仍然是一票难求,而铁路为了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在车厢定额的基础上还卖了很多站票,导致车厢内非常拥挤,在乘车的过程中出现的磕磕碰碰引发心中对铁路运输的不满,导致有些群体事件发生。
第二,针对铁路的群体事件,在这其中一部分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行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与铁路之间的矛盾,故意挑拨、激化矛盾,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参与了不法分子冲击列车管理区、殴打铁路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由此导致了一些群体事件的发生。
群体性不明原因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
![群体性不明原因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0688e527aef8941ea66e0569.png)
群体性不明原因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附录1卢氏县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附录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附录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入户调查表(供参考)附录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病点调查表(供参考)附录5从临床症状入手寻找病因线索的步骤附录6临床救治原则(一)疑似传染病的救治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处置中,鉴于传染病对人群和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在感染性疾病尚未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之前,应按传染病进行救治。
1.发热伴呼吸道症状(1)呼吸道隔离呼吸道症状突出的疾病,应该进行呼吸道隔离(按传染病手册及有关规定执行)。
疑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其它经呼吸道传播的严重传染病病人实行指定医院隔离制度。
(2)病原治疗1)抗菌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初步分析为细菌感染或在严重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进行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等。
如考虑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肺炭疽等,可用普通青霉菌素或半合成青霉素治疗;如临床提示为耐青霉素细菌感染,选用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或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治疗;若高度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宜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如考虑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可用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三嗪等;如为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等酶抑制剂,或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如疑为肺鼠疫,应选用链霉素或四环素、庆大霉素治疗。
如考虑为真菌感染,选用抗真菌药治疗。
2)抗病毒药物: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提示为病毒感染时,早期可考虑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如疑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可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或钙离子通道抑制剂。
(3)一般治疗与病情观察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剧烈咳嗽。
群体事件处置预案(修订版)
![群体事件处置预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8f5f91bceb19e8b8f6ba74.png)
突发群体意外伤害(中毒、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抢救应急预案一、流程1、接诊部门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
图为“事件”抢救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2、主管部门(1)向值班院长汇报、请示。
(2)与上级及抢救现场取得联系,根据情况启动医院应急预案。
(3)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医疗物品,扩大急救队伍。
(4)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接待大批伤、病患者的准备。
(5)根据需要安排休班的医务人员参加抢救。
(6)指挥院内现场抢救工作。
(7)根据需要通知并组织第二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到位。
3、院内接待大批伤、病患者场所安排。
4、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调动一、二、三梯队人员。
图突发批量意外伤害事件抢救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图二、检诊、分诊体现优先服务原则:1、外科系统指定外科高年资医师负责。
2、内科系统指定急诊高年资医师负责。
3、验伤标志要求一律系在伤病员左上肢。
黑色→死亡;红色→危重;黄色→中度;绿色→轻度三、急救用品主要负责供应单位1、总务科病床、被褥等。
2、设备科一次性医疗用品、氧气、点滴架、仪器、治疗等。
3、药剂科各种急救药品。
四、实施要求1、首诊科室必须了解患者全面状况,全面、详实做好记录并留取相关标本,遇有新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并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在未经其它科室接管之前,实行“一站式服务”,对患者负全责。
2、遇有各科抢救组长不在时,由在场最高行政领导或最高年资医师负责组织抢救工作。
3、遇有涉及多科抢救的患者协调困难时,由指挥部指定科室抢救并接收患者。
4、遇有超过20人,由指挥部决定成立临时病房。
所需设备、物资由设备科、总务科负责提供。
医师、护士由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在全院进行调配。
5、夜间派遣医疗队,由各科听班或二线人员组成,院内工作由三线或科主任另行安排人员接替。
6、被叫人员接到呼叫后,10min内必须赶到指定岗位参加抢救。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处理一、目的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完整版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eb75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3.png)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完整版以下是一份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的完整版,用于指导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步骤和决策过程。
步骤一:识别和评估1. 识别紧急事件:及时辨识出紧急事件和紧急事件的类型,例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系统故障等。
识别紧急事件:及时辨识出紧急事件和紧急事件的类型,例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系统故障等。
识别紧急事件:及时辨识出紧急事件和紧急事件的类型,例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系统故障等。
2. 评估紧急事件的风险和影响: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程度,评估其可能对组织和相关方产生的风险和影响。
评估紧急事件的风险和影响: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程度,评估其可能对组织和相关方产生的风险和影响。
评估紧急事件的风险和影响: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程度,评估其可能对组织和相关方产生的风险和影响。
步骤二:通知和沟通3. 通知关键人员:立即通知组织内部的紧急事件响应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关键人员。
通知关键人员:立即通知组织内部的紧急事件响应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关键人员。
通知关键人员:立即通知组织内部的紧急事件响应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关键人员。
4. 建立沟通渠道:确保与各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例如采用电话、电子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工具。
建立沟通渠道:确保与各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例如采用电话、电子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工具。
建立沟通渠道:确保与各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例如采用电话、电子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工具。
步骤三:制定应急计划5. 启动应急计划: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包括指定责任人和明确任务。
启动应急计划: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包括指定责任人和明确任务。
启动应急计划: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包括指定责任人和明确任务。
6. 制定详细行动方案:制定针对紧急事件的详细行动方案,明确每个步骤的执行时间和责任人。
制定详细行动方案:制定针对紧急事件的详细行动方案,明确每个步骤的执行时间和责任人。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流程图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b576e38453610661ed9f489.png)
应急救援预案为保证公司、社会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各主管成员:各班班长二、职责分工1、总指挥职责: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现场指挥组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协助抢险机械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的紧急联络,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领导小组的抢险指令,做好与“110”、“120”等单位的联系。
4、技术保障组职责:协组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抢险方案的制定,组织指导方案实施。
5、人力机械保障组职责: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抢险所需要的人力、机械的落实,保证人力、机械的优化配置。
6、物资供应组职责:负责救援物资的的储备和供应。
7、善后处理组职责: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及人员伤亡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准备1、事故易发生单位应成立应急队伍并落实应急措施。
2、办公室负责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局等单位的应急电话联络表。
3、各车间在识别和评价进行危害毕辩识的过程中,确定车间的事故状态和紧急情况,提出预防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必要的物质准备。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处理流程图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处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f5905b84028915f804dc2db.png)
第一节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流程图1.0突发性事件处理流程1.1迅速报告:发生事件后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经请示后报110处置(紧急情况下可先报110),同时按程序向当地相关部门和主管部门逐级报告。
1.2现场处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迅速赶到现场,判明情况,做出紧急部署。
各组迅速到位,按责任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1.3现场维护:组织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劝阻围观群,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控制局面。
1.4按警并引导进入现场:敏于观察,注意发现问题,配合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开展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
1.5做好接待、安抚工作:按规定与来访者对话,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稳定情绪,正面引导,积极化解矛盾,将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6加强信息收集: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1.7处理善后:成立善后工作小组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积极消防机关工作。
2.0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
2.1立即报告主管部门。
2.2如火势较大,迅速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讲清楚起火方位、名称、地点、火警情况及由何种物质引起的火灾等。
2.3派人在通往发生火灾地点的主要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从最快的路线进入火场,并提供水源地点,同时立即组织力量抢救伤者和贵重物品,以最快的速度救出被围困人员,做好疏散人群的工作,并及时切断电源及煤气总开关等,避免火灾的蔓延、扩大;2.4利用灭火器或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尽可能把火灾扑灭在初级阶段,以减少损失;2.5维护好火场秩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火场;2.6救火原则:先救人,后救火,先隔离火源后灭火。
3.0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否第二节 台风暴雨袭击的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流程图1.0突发事件内容:暴风雨形成的塌陷、滑坡、火灾、台风等 2.0突发事件领导机制:具体由分管项目经理负责,队长协助,具体指挥以项目经理为主,人员包括应急分队全部队员。
3.0突发处置职能划分:分为现场抢险、事故处理组,现场维护组,通讯联络、物资保障组。
群体性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群体性事件应急响应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bc44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b.png)
群体性事件应急响应流程第一章应急响应准备 (2)1.1 应急预案制定 (2)1.2 应急组织架构建立 (3)1.3 应急资源与设备准备 (3)1.4 应急演练与培训 (3)第二章事件预警与信息报告 (4)2.1 预警信息收集 (4)2.2 预警信息处理 (4)2.3 预警信息发布 (4)2.4 事件信息报告 (5)第三章群体性事件等级划分 (5)3.1 事件等级划分标准 (5)3.2 事件等级评估 (6)3.3 事件等级调整 (6)3.4 事件等级告知 (6)第四章应急响应启动 (6)4.1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 (6)4.2 应急响应指令发布 (7)4.3 应急响应队伍调度 (7)4.4 应急响应资源调配 (7)第五章现场救援与处置 (8)5.1 现场救援队伍组织 (8)5.2 现场救援设备准备 (8)5.3 现场救援行动 (8)5.4 现场安全防护 (9)第六章事件调查与原因分析 (9)6.1 事件调查启动 (9)6.2 事件调查程序 (10)6.3 事件原因分析 (10)6.4 调查报告撰写 (10)第七章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1)7.1 信息发布原则 (11)7.2 信息发布渠道 (11)7.3 舆论引导策略 (12)7.4 舆论监控与应对 (12)第八章应急响应终止 (12)8.1 应急响应终止条件 (12)8.2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13)8.3 应急响应总结 (13)8.4 后续工作安排 (13)第九章恢复与重建 (14)9.1 重建计划制定 (14)9.2 重建项目实施 (14)9.3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5)9.4 恢复与重建评估 (15)第十章责任追究与赔偿 (15)10.1 责任追究原则 (15)10.2 责任追究程序 (16)10.3 赔偿标准与程序 (16)10.4 赔偿资金来源 (16)第十一章应急响应能力评估与改进 (17)11.1 应急响应能力评估 (17)11.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7)11.1.2 评估方法选择 (17)11.1.3 评估流程设计 (17)11.2 评估结果应用 (17)11.2.1 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7)11.2.2 优化资源配置 (17)11.2.3 提高应急预案制定水平 (17)11.3 改进措施制定 (18)11.3.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18)11.3.2 提高预案制定质量 (18)11.3.3 加大物资装备投入 (18)11.3.4 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 (18)11.4 改进效果评价 (18)11.4.1 评价改进措施实施情况 (18)11.4.2 评估改进效果 (18)11.4.3 持续优化改进措施 (18)第十二章长效机制建设 (18)12.1 长效机制构建原则 (18)12.2 长效机制内容 (19)12.3 长效机制实施与监督 (19)12.4 长效机制评估与优化 (19)第一章应急响应准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逐渐增加,应急响应准备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程序及技巧ppt课件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程序及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88403df7ec4afe04a1dfbb.png)
公安从历次担负处突任务经验总结,战 斗小组的划分。实质是让每个指挥员和参战 民警更加明确工作任务所包容的各个方面, 原则上分为“一部十一组” 。即:
7
1、现场指挥部 2、前导组 3、协调联络组 4、情报信息收集、汇总、研判组 5、重点部位、制高点控制组 6、现场秩序维护及周边巡逻组 7、攻坚突击暨人员带离组 8、机动策应组 9、通讯保障组 10、资料收集、材料综合组 11、后勤保障组(含医疗救护)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从宏观上分为三个 阶段。即:前期秩序维护,稳控阶段;中期 处置劝离或强制驱散带(隔)离阶段;后期 巩固善后阶段。
12
(一)第一阶段:现场秩序维护、稳控 1、请党政领导和涉及部门负责人到场成立联合指挥
部,明确信息,搞清事件深层次原因及发展 趋势,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
21
(二)基本队形
不宜立即将警力全部撤出,应根据现场情况逐步减 少警力; 4、及时进行总结,查找问题、加强改进,为今后 处置工作积累经验;
15
六、现场处置的基本方法及队形
(一)基本方法 1、政策攻心法 政策攻心法,是以警力为后盾,运用政
策和法律武器,争取大多数群众,孤立少数 闹事骨干分子,瓦解其意志,从心理上展开 攻势,以达到“不战屈人之兵”之目的的方 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
二、工作目标及把握的原则
(一)工作目标
可概括为:“三个避免一个严防和一个 始终”。即:避免现场失控无序和发生连锁 反应;避免矛盾升级和事态扩大;避免警民 冲突和出现人员伤亡。严防敌对势力和别有 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使事件更加复杂化。以 始终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的主动权,控制权为 最高目标。
4
(二)处置原则
加油站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
![加油站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0b37ed5dec3a87c24128c416.png)
加油站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
步
骤
处置负责人
报当发生群体性事件时,站长立即向公司应急警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通知应急人员做好准备。
站长站长
应急起动停止卸油、加油和其他维修作业。
关闭加油现场作业机电源。
人员
警戒
应急处置划定危险区域、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
组织无关人员及车辆(含施工人员)疏散。
站长组织先期处理,尽量避免事态扩大,做
好劝返、疏散。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给予答
复,不能当场答复要给予合理的解释,并提
出初步处理意见。
若人数众多,问题复杂、冲突激烈,则尽量
从群众中选取择代表谈判。
疏散警戒
组
疏散警戒
组
站长
站长
站长
对于滋事斗欧事件,尽量安抚稳定群众,待站长政府相关部门到场处理。
若事态进一步扩大,尽量避免发生肢体冲
突,同时密切关注、防范情绪激动可能进行
的破坏或袭击,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的防护。
对现场人员的过激行为及挑头闹事者的活现场抢险
动及时进行拍摄录存。
请加油站维修人员对受损设备进行维修,恢后期复生产
组站长
处置
做好损失统计及上报工作后勤保障
员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任何人不得擅自做出给注意公司造成负面影响或给后期调解工作带来事项
被动的答复。
群体性突发事件(罢工)应急响应预案
![群体性突发事件(罢工)应急响应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f7a80b1a37f111f0855b4b.png)
1 目的为了快速有效的处理罢工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前提下,维护企业声誉,避免公司的损失与人身伤害并尽最大能力控制在最低限度,根据《劳动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公司有关精神指示,结合本企业特点,拟定本预案。
2 实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所辖员工、司机及与本公司有关的承包商所辖员工参与的,人数在5 人以上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3 术语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指员工利用集体罢工、罢运;违法聚众上访、请愿,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利用车辆聚众堵塞公司门口、生产现场等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方式,向公司或有关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事件。
4 权责4.1 总经理权责:负责群体性突发事件罢工总体决策,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安全办负责指挥。
4.2 人事行政部权责:4.2.1 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4.2.2 负责本预案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4.3 各部门权责:各级主管级及以上领导积极带队,制止群体性突发事件,安抚参与员工,按照本制度执行。
5 程序5.1 工作原则5.1.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最大限度保障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5.1.2 及时介入,教育疏导,区别对待,快速处理,就地解决。
5.1.3 切实保护公司与员工的合法权益。
5.1.4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
在处理事件时,要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缓解矛盾,缩小影响,控制局面,尽快恢复生产,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5.2 应急保障5.2.1 紧急应对:组织公司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安全办、各部门负责人和保安队召开紧急预案会议。
各功能小组在保障指挥领导小组协调下开展工作。
根据事件(罢工)程度,实际原因及存在的矛盾,找出领导者,紧急出台应对政策,平息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5.2.2 减少生产损失:调整生产计划,保证要害部门的员工数量,生产班长和其他人员必须上线顶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百色车务段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Array群体性事件种类:
(1)聚众围堵、冲击行车、客运、货运等要害部
位,严重干扰铁路运输生产的事件。
(2)聚众拦截列车,非法占据车站或其他铁路公
共场所,堵塞铁路交通的事件。
(3)聚众围堵、冲击车务段,影响正常办公秩序
的事件。
(4)绑架或殴打铁路工作人员,阻挠领导指挥铁
路运输生产的事件。
(5)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和严重打、砸、抢、烧
事件。
(6)铁路职工及家属罢工、上访、请愿等群体性
事件。
(7)其他扰乱铁路运输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
体性事件。
信息报送内容:
(1)发生线路、地点、时间、人数、原因、被拦
列车车次、人员伤亡、损失等情况。
(2)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3)处置过程中,要将进展情况进行不间断续报。
(4)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