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
蛋白合成的起始复合物组成
![蛋白合成的起始复合物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81fd2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6.png)
蛋白合成的起始复合物组成
蛋白合成的起始复合物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
在真核细胞中,起始复合物包括启动子序列、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II。
启动子序列是DNA上的特定序列,它在转录过程中招募转录因子和RNA 聚合酶II。
转录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它们结合到启动子序列上,并与RNA聚合酶II一起形成起始复合物。
RNA聚合酶II是负责合成mRNA的酶,它与转录因子和启动子序列结合,启动转录过程,开始合成mRNA。
在原核细胞中,起始复合物由启动子序列、RNA聚合酶和其他辅助蛋白质组成。
启动子序列是DNA上的特定序列,它在转录过程中招募RNA聚合酶和辅助蛋白质。
这些辅助蛋白质帮助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序列结合,并启动转录过程。
总的来说,蛋白合成的起始复合物主要由启动子序列、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和辅助蛋白质组成。
它们共同参与了转录过程的启动和调控,确保了蛋白合成的顺利进行。
这些组成部分在细胞中协同工作,以确保蛋白质合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cfaf1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c.png)
第二节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分为合成起始、肽链延伸和合成终止三个阶段。
由于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研究得比真核生物的清楚,所以以原核生物为例介绍蛍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然后简要介绍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的特点。
除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外,还需要各种tRNA分子,酶类,各种可溶性蛋白因子以及mRNA等100多种大分子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简单的说,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是按mRNA I:密码子的排列顺序,肽链从氨基端向梭基端逐渐延伸的过程。
所有的原料氨基酸需要先活化为氨酰基-tRNA才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前体,并能辨认mRNA上的密码子。
然后经过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合成-条完整的肽。
一、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必须活化以后才能彼此冋形成肽键而连接起来。
活化的过程是使気基酸的梭基与tRNA 3,-末端核瓣上的2,或3,-OH形成酯键,从而生成氨酰基-tRNA。
氨基酸本身并不能辨认其所对应的密码子,它们必须与各自特异的tRNA结合后才能被带到核糖体中,并通过tRNA 来辨认密码子。
(-)氨基酸的活化催化題基酸活化反应的酶称为気酰基-tRNA合成駒。
第一步是氨基酸与ATP反应生成氨酰基腺昔酸(AA-AMP),其中氨基酸的梭基是以高能键连接于腺昔酸上,同时放出焦磷酸;第二步是氨酰基腺昔酸将氨酰基转给tRNA形成氨醜基-tRNAo两步反应由同一个氨酰基-tRNA合成前催化。
实际上,氨酰基腺甘酸并不与酶分髙,而以非共价键紧紧的结合在酶的活性中心上,宜到与该氨基酸专一的tRNA分子碰撞时为止。
对每个氨基酸来说,至少有一种氨酰基-tRNA 合成酶。
已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20多种氨酰基-tRNA合成悔,这些酶的专一性都很高。
在第一步反应中,它们能从20种纵基酸中各自辨认出其特异的tRNA,并将気酰基转移给tRNA 形成氨酰基-tRNA。
氨酰基-tRNA合成酶的这种高度专-•性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
AA + ATP 気基酰"RNA合成酸 >AA-AMP + PPi (I )AA-AMP + tRNA + ATP 気基酰TRNA°成醵 > AA- tRNA + AMP (2) 反应(1)与反应(2)相加后的总反应为:AA + tRNA + ATP 気酰基"RNA合成酶 >AA-tRNA + AMP + PPi (3)对每个気基酸的活化来说,净消耗的是2个高能磷酸键。
第四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描述
![第四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45de53605087632301212e7.png)
(5)、mRNA上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特点:
A、起始序列的确定方法:
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阻止肽链的延伸,加核酸 酶消化未被保护的mRNA
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分 析
B、mRNA上核糖体结合位点(RBS)序 列的特点:
? AUG(或偶尔GUG 或UUG)起始密码子总是位于 被保护的序列中。
???在AUG 上游10 个核苷酸以内有一段序列接近或 同下面的序列完全相同:
(5)、40S起始复合物对mRNA上转录起始位 点的寻找:滑动模型
mRNA翻译起始位点的序列特点:
? 40S起始复合物只有在含有序列GCC(A/G) CCAUGG位置上停止移动; ? 在AUG上游第三个位置上的嘌呤(A或G)和随后的 G 是最重要的,它们以10倍的关系影响着翻译的 效率;
(6)、80S起始复合物:
第四节
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
本节的主要内容
1、原核生物以及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 过程:包括起始,延伸,终止;
2、保证蛋白质正确合成的机理;
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位
50-100
30-40
More than 20,000 proteins
一、蛋白质合成的一般特征:
?mRNA的转录方向:5ˊ→3ˊ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N端→C端;
(3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
因子 大小
作用
eIF2-A
eIF2
eIF1 eIF3
eIF4a eIF4b eIF5
65kd
15kd >500kd 50kd 80kd 150kd
促使Met-tRNAi与40S亚基结合
结合GTP而活化,协助i 40S亚基形成三元复合物 ( Met –tRNAi,mRNA,40S亚基 ) 促使40S亚基与mRNA结合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43e1580912a21614792988.png)
一名词解释1缺口(gap):DNA分子中,一条链上失去一段单链,称为gap。
切口(nick):DNA分子中,一条链上失去一个磷酸二酯键称为nick。
DNA hellicase (DNA解链酶):也叫DNA解螺旋酶,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每解开一对碱基,需水解2分子A TP→ADP+Pi(磷酸盐)拓扑异构酶:细胞内一类催化DNA拓扑异构体(topoisomerase)相互转化的酶,其为topoisomerase,其与DNA双条链形成共价结合的Pr-DNA中间体,在DNA双链骨架的3’,5’-磷酸二酯键处造成暂时的切口,使DNA的多聚核苷酸链得以穿越,通过改变DNA的连接数,而改变的分子拓扑结构。
3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DNA序列三联体密码子发生突变,导致AA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称为无义突变,其导致翻译提前结束而常使产物失活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DNA序列三联体密码子发生突变导致pr中原来的AA被另一种AA取代。
4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DNA的转座:或称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5转录单位:RNA链的转录起始于DNA模板的一个特定起点(启动子),并在一终点处(终止子)终止,此转录区域称为转录单位。
一个转录单位可是一个基因,也可是多个基因。
转录因子:RNA聚合酶起始转录需要的辅助因子称为转录因子。
其作用或是认别DNA的顺式作用位点,或是识别其他因子,或是识别RNA聚合酶。
6 复制子:DNA的复制单位。
终止子(Terminator):模板DNA上提供转录停止信号得DNA序列。
7. 单顺反子mRNA:编码1条多肽链的mRNARNA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的一种加工方式,其改变RNA的序列,而导致DNA所编辑的遗传信息改变。
8 起始tRNA:有一类能特异的识别MRNA摸板上起始密码子的tRNA多顺反子mRNA:编码多条多肽链的mRNA。
2012年考研农学动物生物化学真题
![2012年考研农学动物生物化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cf700bc850ad02de8041aa.png)
2012年考研农学动物生物化学真题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T.lech 和 S.Altman 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发现了:A、 EnzymeB、RibozymeC、 AbzymeD、Deoxyzyme2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两个羧基的是A、ArgB、lysC、Glu D Tyr24.下列核苷中,在真核生物中tRNA和mRNA中都A胸腺嘧啶核苷 B腺嘌呤核苷C二氢嘧啶核苷 D假尿嘧啶核苷25.真核生物中,磷酸戊糖进行的部位是A细胞核 B线粒体 C细胞浆D微粒体26.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定酶是A HMG-C O A合成酶B HMG-C O A裂解酶C HMG-C O A还原酶 D硫基酶27.下列脂类化合物中含有胆碱基的是A 磷脂酸B 卵磷脂C 丝氨酸磷脂D 脑磷脂28.下列氨基酸中,属于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是A 甘氨酸B 色氨酸C 赖氨酸 D瓜29.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氨酰-tRNA是A fmet-tRNA f metB fmet-tRNA m metC Met-tRNA iD met-tRNA m30.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催化合成的RNA是:A 18srRNAB hnRNAC tRNAD 5srRNA31.细菌DNA复制时,能与DNA单链结合并阻止其重新形成DNA双链的蛋白质是:A DNA聚合酶B 引发酶C SSBD DNA解链酶32.在DNP存在的情况下,NADH+H+ 呼吸链的P/0值是A 0B 1.5C 2.5D 333.下列酶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是A磷酸乙糖激酶 B 磷酸丙糖异构酶C 醛缩酶D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34.可识别DNA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切割双链DNA的酶称为:A、限制性核的外切酶B、限制性核酚内切酶C、非限制性核酚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酚内切酶35.合成dtmp的直接前提是:A、CMPB、dCMPC、UMPD、dUMP36.与氨基酸结合的tRNA部位是A. 3′半端B.5′半端C.N-半端D.C-半端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生物化学》经典考题自测
![《生物化学》经典考题自测](https://img.taocdn.com/s3/m/8acd69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b.png)
一、名词解释重点名词解释建议掌握:等电点(pI)、能荷、别构效应、同源蛋白、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结构域、DNA降解、变性、复性相关解释、DNA融解温度Tm、维生素、中心法则、新陈代谢、高能化合物、氧化磷酸化、酶、米氏常数(Km 值)、诱导酶、别构酶、磷氧比(P/O)、解偶联剂、糖酵解EMP、增色效应、减色效应、底物水平磷酸化、回补反应、糖异生、脂肪酸的α-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ω-氧化、化学渗透假说(/简答题重点理解)、DNA 的半保留复制、DNA 的半不连续复制、逆转录、冈崎片段、移码突变、无义突变、转录模板链、转录编码链、转录泡、简并密码、密码的摆动性、核糖体循环、分子伴侣、信号肽与信号肽假说。
二、选择题1. 下面哪种非共价键的本质是熵增原理?()A.氢键B.范德华力C.疏水作用D.盐键2. 下面哪个蛋白含有四级结构()A. 肌红蛋白B. 胶原蛋白C. 牛胰岛素D. 血红蛋白3. 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溶液,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 pH>pIB. pH<pIC. pH=pID. pH=7.4E. 在水溶液中4. 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的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如下的氨基酸:()A. Phe、Trp、TyrB. Gly、Ala、CysC. Pro、Glu、ArgD.Met、Ser、Ala5. 与蛋白质变性无关的是:()A.空间结构破坏B. 肽键的断裂C. 生物功能的丧失D.分子组成与分子量不变6.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A. 胶体性质B. 两性性质C. 沉淀反应D. 变性性质E. 双缩脲反应7.转录的产物是:()A.DNAB.RNAC.蛋白质D.核酸8. 含有反密码子的核酸是:()A.mRNAB.DNAC.rRNAD.tRNA9. 一级结构含很多稀有碱基,二级结构像“三叶草”,三级结构像“倒L”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miRNA10.DNA 复制时,5′—TpApGpAp-3′序列产生的互补结构是下列哪一种:()A.5′—TpCpTpAp-3′B.5′—ApTpCpTp-3′C.5′—UpCpUpAp-3′D.5′—GpCpGpAp-3′1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肽链延伸的方向是:()A.C 端到N 端B.从N 端到C 端C.定点双向进行D.C 端和N 端同时进行12. 生物体内的代谢调控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调控水平是()A. 激素水平B. 细胞、酶水平C. 神经水平D. 环境水平13.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活化能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E.增加活化能14.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A.与酶的底物竞争激活剂B.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C.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辅基D.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必需基团;E.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变构剂15. 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 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 酶是生物催化剂C. 酶具有专一D. 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E. 酶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会失活16. 下列何种碱基在DNA 中不存在?()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尿嘧啶E.胸腺嘧啶17. 某双链DNA 之所以具有较高熔解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A.腺嘌呤+鸟嘌呤B.胞嘧啶+胸腺嘧啶C.腺嘌呤+胸腺嘧啶D.胞嘧啶+鸟嘌呤E.腺嘌呤+胞嘧啶18 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平面和戊糖平面都与螺旋轴垂直B.碱基平面和戊糖平面都与螺旋轴平行C.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戊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D.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戊糖平面与螺旋轴平行19. DNA 携带有生物体遗传信息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种属的DNA 其碱基组成相同B.病毒感染通过向寄主细胞内转移蛋白质来实现C.同一生物不同的组织的DNA 通常有相同的碱基组成D.DNA 碱基组成随生物体的年龄或营养状况而变化20. 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A.2’,3’-磷酸二酯键B.2’,4’-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3’,5’-磷酸二酯键21 不能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但可用于样品中核酸含量的测定的元素是:()A.NB.CC.PD.O22. 葡萄糖经EMP 途径分解的终产物是:()A. 丙酮酸B. α–酮戊二酸C. 甘油酸D. 草酰乙酸32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24.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 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A.氧化B.还原C.解偶联D.紧密偶联25.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A.ATPB.糖C.脂肪D.周围的热能26.关于磷酸戊糖途径(PPP 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H 反应产生NADPHB.脱H 反应产生NADHC.发生在细胞质D.需氧途径27.同化力是指ATP和():A.FADH2B.NADHC.NADPHD.FMNH228.关于乙醛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特有的两种酶,即异柠檬酸裂合酶和苹果酸合酶B.可将二碳物质转化为四碳物质C.通过此途径的帮助,可使生物体很容易的由脂肪转变为糖D.此循环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体中29.在动物细胞中,下列哪种物质不能转变为糖?()A.草酰琥珀酸B.甘油C.乙酰CoA (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醛酸循环体,无法利用乙酰辅酶合成糖)D.3-磷酸甘油醛30.脂酰CoA 的β-氧化过程顺序是()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31.16 个碳的软脂酰CoA 按β-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两个碳的乙酰CoA 分子数为:()A.8B.7C.6D.532.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分别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A.细胞质B.细胞核C.线粒体D.核糖体33.脂肪酸合酶系的终产物是:()A.丙二酸单酰CoAB.琥珀酰CoAC.硬脂酰CoAD.软脂酰CoA34.下列反应中哪一步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A.苹果酸→草酰乙酸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C.柠檬酸→α-酮戊二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可看作是高能化合物中高能键裂解释放的能量被ADP 捕获的过程,在EMP 途径中有两次ATP 的产生,在TCA 中有一次GTP 的产生,都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35.下列哪个名称与乙醛酸循环途径无关:()A.异柠檬酸裂解酶B.苹果酸合酶C.5-磷酸核糖D.线粒体36.大肠杆菌中,催化DNA链延伸的主要酶是:()A.DNA 连接酶B.DNA 聚合酶IC.DNA 聚合酶IID.DNA 聚合酶III37.转录的产物是:()A.DNAB.RNAC.蛋白质D.核酸38.真核生物转录的以下RNA 聚合酶中用于转录出mRNA 的是:() P450 A.RNA 聚合酶IB.RNA 聚合酶IIC.RNA 聚合酶IIID.RNA 聚合酶IV39.以下哪种RNA 转录出来后无需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A.rRNAB.tRNAC.原核生物mRNAD.真核生物mRNA40.关于DNA 指导的RNA 合成,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只有在DNA 存在时,RNA 聚合酶才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生成B.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需要引物C.RNA 链的合成是从5′→3′端D.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股DNA 链作为模板41.参加DNA复制的酶类包括:(1)DNA聚合酶Ⅲ;(2)解链酶;(3)DNA 聚合酶Ⅰ;(4)RNA聚合酶;(5)DNA连接酶。
填空
![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c48f178be53a580216fcfe98.png)
第2章一、1. DNA聚合酶I(E.coli)的生物功能有(聚合作用)、(5’→3’外切酶作用)和(3’→5’外切酶)作用。
2. (解旋酶)作用是使DNA双螺旋打开,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
3. 在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螺旋程度的酶叫(拓扑异构酶)。
4. 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5’→3’),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5’→3’)。
5. 在DNA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DNA聚合酶)。
6. 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RNA引物),它是由(DNA引发酶)以核苷酸的底物合成的。
7. 帮助DNA解旋的(单链结合蛋白(SSB))与单链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
8. 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双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9. 复制叉上DNA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DNA解旋酶)催化的,它利用来源于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沿DNA链单向移动。
10. DNA引发酶分子与DNA解旋酶直接结合形成一个(引发体)单位,它可在复制叉上沿后随链下移,随着后移链的延伸合成RNA引物。
11.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12. 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是(一股双螺旋(或双股、双股环状))DNA,它的复制是由单一原点出发按(θ(或双向θ))方向进行。
13. 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14. 染色体一般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15. 核小体一般由(DNA)和(组蛋白)两部分组成16. 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即子代分子的一半来自亲代,而另一半是新合成的。
这个复制特点保证了遗传信息的(高保真性)。
17. 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RNA引物),它是由(DNA引发酶)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18. 紫外线照射可在相邻两个(胸腺)嘧啶间形成(嘧啶二聚体)。
19. DNA复制时,随后链的延长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其中刚合成的短片段叫做(冈崎片段)。
第四章蛋白质翻译习题
![第四章蛋白质翻译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28104c51e79b8969022636.png)
一、选择题 【单选题】1. 下列氨基酸活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活化的部位是氨基酸的a -羧基 C •活化后的形式是氨基酰-tRNA E .氨基酰tRNA 既是活化形式又是运输形式 B .活化的部位是氨基酸的a -氨基 D .活化的酶是氨基酰-tRNA 合成酶2. 氨基酰 tRNA 的 3'末端腺苷酸与氨基酸相连的基团是 A . 1' -OH B . 2' -磷酸 C . 2' -OH3. 哺乳动物的分泌蛋白在合成时含有的序列是 A . N 末端具有亲水信号肽段 B .在C 末端具有聚腺苷酸末端 C. N 末端具有疏水信号肽段 D. N 末端具有“帽结构” E. C 末端具有疏水信号肽段4. 氨基酸是通过下列哪种化学键与A .糖苷键B .磷酸酯键5. 代表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A . UGA B . UAG C . tRNA 结合的 C •氢键 UAA D . D . D . UGG 3' -OH 酯键 E . 3'-磷酸 E .酰胺键 E . UGA 和 UAG6.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 A .相应tRNA 专一性 B •相应氨基酰tRNA 合成酶的专一性 C .相应mRNA 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D .相应tRNA 上的反密码子 E .7.A .8. A .9. 相应 rRNA 的专一性 与mRNA 中密码5' ACG3 '相对应的tRNA 反密码子是 5' UGC3' B . 5' TGC3' C . 5' GCA3' 不参与肽链延长的因素是 mRNA B .水解酶 C .转肽酶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 B •甲硫氨酸 C •羟脯氨酸D . 5'CGT3'E . 5' CGU3' D . GTPE . Mg2+ A .色氨酸 10.多肽链的延长与下列何种物质无关A .转肽酶B .甲酰甲硫氨酰-tRNAC . GTP 11.下述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特点错误的是D . D . A •原核生物的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边转录、边翻译、边降解B .各种RNA 中mRNA 半寿期最短C .起始阶段需 ATPD .有三种释放因子分别起作用E .合成场所为 70S 核糖体 12.可引起合成中的肽链过早脱落的是 A . 氯霉素 B . 链霉素 C . 嘌呤霉素 13.肽键形成部位是 A .核糖体大亚基 P 位 C .两者都是 14.关于核糖体叙述正确的是 A .多核糖体在一条 mRNA B .核糖体大亚基A 位 D .两者都不是 上串珠样排列 B .多核糖体在一条 DNA 上串珠样排列 C •由多个核糖体大小亚基聚合而成 D •在转录过程中出现 E .在复制过程中出现 15.翻译过程中哪个过程不消耗 GTP A •起始因子的释放B .进位 16.下列哪一种过程需要信号肽A •多核糖体的合成B .核糖体与内质网附着C .核糖体与mRNA 附着D .分泌性蛋白质合成E .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 17.哺乳动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重要部位是 A .核仁 B .细胞核 C .粗面内质网C .转肽 谷氨酰胺E .组氨酸D . mRNA (从 5'四环素 E . 端) D . 移位 EFTu 、EFTS 和 EFGE .放线菌酮E .核糖体大亚基E 位E .肽链的释放D .高尔基体E .溶酶体18. 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特点是 A .存在于细胞核内 B .只对氨基酸的识别有专一性C .只对tRNA 的识别有专一性D .催化反应需 GTPE .对氨基酸、tRNA 的识别都有专一性 19. 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转肽酶活性存在于 A . EFTu B . EFG C . IF-3 20.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起动阶段核糖体小亚基先与 mRNA 结合 B .肽链延长阶段分为进位、转肽、移位三个步骤 C .合成肽键需消耗GTP D •在A 位上出现UAA 以后转入终止阶段 E .释放因子只有一种可识别 3种终止密码子 21. 在氨基酰 -tRNA 合成酶催化下, tRNA 能与哪一种形式的氨基酸结合 A •氨基酸-酶复合物 B •自由的氨基酸 C •氨基酰-ATP-酶复合物 D •氨基酰-AMP-酶复合物 E .氨基酰-ADP-酶复合物 22. 下列哪一项不适用于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 A . mRNA 在 30S 小亚基上准确就位 B .起动作用需甲硫氨酰 -tRNA C •起始因子有至少9种 D •起始阶段消耗GTP E .起动复合物由大亚基、小亚基、 mRNA 与甲硫氨酰-tRNA 组成 23. 蛋白质合成时肽链合成终止的原因是 A .已达到mRNA 分子的尽头 B .特异的 tRNA 识别终止密码子 C •释放因子能识别终止密码子并进入 A 位 D •终止密码子本身具酯酶作用,可水解肽酰基与 tRNA 之间的酯键 E .终止密码子部位有较大阻力,核糖体无法沿 mRNA 移动 24. 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 B .氨基酸的羧基端被活化 C •活化的氨基酸被搬运到核糖体上 D •体内所有的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 E . tRNA 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反向结合 25. 下列有关多肽链中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生成,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各有一种特定的遗传密码编码 B •各有一种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 C .各有一种tRNA 携带 D .是翻译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E .是脯氨酸和赖氨酸修饰的产物 26. 为氨基酰 -tRNA 和核糖体 A 位结合所必需的是 A . EFTu 和 EFTs B . IF-3 C .转肽酶 27.一个 mRNA 的部分序列和密码子编号如下: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GAU ecu UGA GCG UAA UAU CGA •- 以此 mRNA 为模板,经翻译后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是 A . 140 B . 141 28.在大肠杆菌中初合成的各种多肽链 A .丝氨酸 1.B 14.A 26. A 5.D B .谷氨酸 3. C 4. D 5. 16. D 17. C 28 . D 部分习题解释C . 142 N 端第一个氨基酸是 C .蛋氨酸D 6. C 7 .E 18. E 19. D D .核糖体大亚基 D . EFT 和 EFG D . 143 E .核糖体小亚基 E .以上都不是E . 146 N-乙酰谷氨酸12. C 13. B 24. D 25. E N-甲酰蛋氨酸 9. C 10. 21. D 22. A E . 11. C 23. C D . B 2. D 15. C 27. B mRNA 分子中共有 64个密码,其中 61 个代表 也是蛋氨酸的密码) ,3 个终止密码- UAA 、UAG 及 UGA , D是代表氨基酸(色氨酸)的密码。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习题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习题和参考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9a26bf9b89680203d8255e.png)
完美格式整理版第十五章蛋白质生物合成一、填空题:1.三联体密码子共有64 个,其中终止密码子共有 3 个,分别为UAA 、UAG 、UGA 。
2.密码子的基本特点有四个分别为从5′→3′无间断性、简并性、变偶性、通用性。
3.次黄嘌呤具有广泛的配对能力,它可与U 、 C 、 A 三个碱基配对,因此当它出现在反密码子中时,会使反密码子具有最大限度的阅读能力。
4.原核生物核糖体为70 S,其中大亚基为50 S,小亚基为30 S;而真核生物核糖体为80 S,大亚基为60 S,小亚基为40 S。
5.原核起始tRNA,可表示为tRNA f甲硫,而起始氨酰tRNA表示为f Met-tRNA f甲硫;真核生物起始tRNA可表示为tRNA I甲硫,而起始氨酰-tRNA表示为Met-tRNA f甲硫。
6.肽链延伸过程需要进位、转肽、移位三步循环往复,每循环一次肽链延长 1 个氨基酸残基,原核生物中循环的第一步需要EF-Tu 和EF-Ts 延伸因子;第三步需要EF-G 延伸因子。
7.原核生物mRNA分子中在距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碱基的序列称为Shine-Dalgrano序列,它可与16S-rRNA 3′-端核苷酸序列互补。
8.氨酰-tRN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OtRNA-O-C-CH-RNH2,与氨基酸键联的核苷酸是A(腺嘌呤核苷酸)。
9.氨酰-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和相应tRNA都具有较高专一性,此酶促反应过程中由ATP 水解提供能量。
10.肽链合成的终止阶段,RF1因子和RF2因子能识别终止密码子,以终止肽链延伸,而RF3因子虽不能识别任何终止密码子,但能协助肽链释放。
11.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常见的方式有磷酸化、糖基化、脱甲基化、信号肽切除。
12.真核生物细胞合成多肽的起始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起始tRNA为tRNA I甲硫,此tRNA 分子中不含T C 序列。
这是tRNA家庭中十分特殊的。
真核蛋白质生物合成
![真核蛋白质生物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8bc75bffa76e58fafbb00325.png)
➢参与肽链延长的甲硫氨酰-tRNA:Met-tRNAMet
tRNAMet 和 甲 硫 氨 酸 结 合 后 生 成 MettRNAMet,必要时进入核蛋白体,为延长中的 肽链添加甲硫氨酸。
目录
二、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
(一)起始
1.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2. 起始氨基酰-tRNA的结合; 3. 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 4. 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
目录
40S
elF-3
② Met
Met Met-tRNAiMet-elF-2 -GTP
ATP
mRNA
③
elF4E, elF4G, elF4A,
elF4B,PAB
ADP+Pi
60S
①
eIF-2B、eIF-3、 eIF-6
40S
60S
Met
elF-5
④
Met
各种elF释放 GDP+Pi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 复合物形成过程
分子伴侣主要有: (1)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2) 伴侣蛋白(chaperonin)
目录
(1)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 热休克蛋白属于应激反应性蛋白质,高温应激
可诱导该蛋白质合成。热休克蛋白可促进需要 折叠的多肽折叠为有天然空间构象的蛋白质。 ➢ 热休克蛋白包括HSP70、HSP40和GrpE三族。
• Grp E,核苷酸交换因子,与Dna K的ATP酶结构域结合, 使Dna K的构象发生改变、ADP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并 由ATP代替ADP,从而控制Dna K的ATP酶活性。
目录
大肠杆菌中的HSP70 反应循环
生物化学试题
![生物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8c7bf7f90f76c661371a58.png)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酶合成后可以随机的分布于细胞的各个部位。
.2.酶的别构调节是慢速调节.3.肽链延长的方向一定是从C端到N端.4.所有生物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一套遗传密码.5.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完成的.6.TCA循环可以产生NADH2 和FADH2 ,但不能产生高能磷酸化合物.7.乳酸转变成丙酮酸是一个氧化过程.8.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以及电子的流动方向。
9.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10.铁硫蛋白是电子传递体.11.鸟氨酸循环是在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2.体内脱氨基的主要形式是氧化脱氨基作用.13.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比原核生物少,但终止因子比原核生物多。
14.逆转录酶具有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双重功能。
15.糖原磷酸化酶活性较高的形式是磷酸化酶b.16.对于生物来讲,核酸是它的非营养物质.17.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mRNA的5'→3'方向移动.18.尿素的生成过程是耗能过程.19.细胞色素中除细胞色素b外都为单电子传递体.20.在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式的不连续复制,而真核生物中是半不连续的。
二、填空(每空0.5分,共计13分)1.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在____________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在____________中进行,脂肪酸合成在____________中进行,脂肪酸分解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2. 核苷酸的合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途径和____________途径。
3.从乳酸合成一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的ATP数至少是____________。
4. 在糖酵解代谢中,有___________步不可逆反应。
5.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的组成是________,其中_______具有识别起始点的作用。
6.在磷酸戊糖途径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的受体是_________。
它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生物化学练习题蛋白质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练习题蛋白质生物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fabeef9d6529647d272852c9.png)
生物化学练习题——蛋白质生物合成生物化学练习题——蛋白质生物合成(单选题)1.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启始tRNA是A.亮氨酸TrnAB.丙氨酸tRNAC.赖氨酸tRNAD.甲酰蛋氨酸tRNAE.蛋氨酸tRNA2.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于A.ATPB.GTPC.GDPD.UTPE.CTP3.哺乳动物核蛋白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A.40SB.70SC.30SD.80SE.60S4.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由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B.由t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C.由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D.由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E.由多肽链中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5.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根本上是由于A.含有核糖核苷酸B.代谢快C.含量少D.由DNA转录而来E.含有密码子6.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特点是A.蛋白质水解的逆反应B.肽键合成的化学反应C.遗传信息的逆向传递D.在核蛋白体上以mRNA为模板的多肽链合成过程E.氨基酸的自发反应7.关于mRNA,错误的叙述是A.一个mRNA分子只能指导一种多肽链生成B.mRNA通过转录生成C.mRNA与核蛋白体结合才能起作用D.mRNA极易降解E.一个tRNA分子只能指导一分于多肽链生成8.反密码子是指A.DNA中的遗传信息B.tRNA中的某些部分C.mRNA中除密码子以外的其他部分D.rRNA中的某些部分E.密码子的相应氨基酸9.密码GGC的对应反密码子是A.GCCGCD.CGCE.GGC10.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转运氨基酸作用的物质是A.mRNAB.rRNAC.hnRNAD.DNAE.tRNA11.凡AUG三联密码都是A.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B.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启动信号C.启动tRNA的反密码D.代表蛋氨酸或甲酰蛋氨酸E.蛋白质合成的启动信号12.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被活化部位是A.烷基B.羧基C.氨基D.硫氢基E.羟基13.多核蛋白体指A.多个核蛋白体B.多个核蛋白体小亚基C.多个核蛋白体附着在一条mRNA上合成多肽链的复合物D.多个核蛋白体大亚基E.多个携有氨基酰tRNA的核蛋白体小亚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4.关于密码子,错误的叙述是A.每一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B.某些密码子不代表氨基酸C.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密码子D.蛋氨酸只有一种密码子E.密码子无种族特异性15.氨基酸活化的特异性取决于A.rRNAB.tRNAC.转肽酶D.核蛋白体E.氨基酰-tRNA合成酶16.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点是A.只对氨基酸有特异性B.只对tRNA有特异性C.对氨基酸和tRNA都有特异性D.对GTP有特异性E.对ATP有特异性17.反密码子中的哪个碱基在密码子阅读中摆动?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一和第二个D.第二和第三个E.第三个18.关于蛋白质合成的终止阶段,正确的叙述是A.某种蛋白质因子可识别终止密码子B.终止密码子都由U、G、A三种脱氧核苷酸构成C.一种特异的tRNA可识别终止密码子D.终止密码子有两种E.肽酰-tRNA在核蛋白体"A位"上脱落19.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是A.嘌呤霉素B.氯霉素C.利福霉素D.环己酰亚胺E.青霉素20.氨基酸活化所需的酶是A.信号肽酶B.氨基酰-tRNA合成酶C.磷酸酶D.蛋白激酶E.GTP酶活性21.高等动物中代表蛋氨酸的密码子是A.AUGB.UGAC.AAAD.UGGE.启动部位的AUG22.氨基酸搬运所需要的物质是A.多作用子(或多顺反子)的mRNAB.转肽酶C.tRNAD.70S核蛋白体E.含7甲基三磷酸鸟苷"帽"的mRNA23.tRNA与氨基酸相连的核苷酸是A.UB.GC.CD.TE.A24.终止密码子5’端第一个核苷酸是A.UB.GC.CD.TE.A25.细胞内的固有蛋白质,合成场所在A.粗面内质网上B.核仁内C.溶酶体内D.高尔基氏体内E.胞液内26.多肽链的合成开始于A.甘氨酸B.酪氨酸C.脯氨酸D.C端氨基酸E.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27.多肽链的合成结束于A.甘氨酸B.酪氨酸C.脯氨酸D.C端氨基酸E.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28.多肽链上可磷酸化的氨基酸是A.甘氨酸B.酪氨酸C.脯氨酸D.C端氨基酸E.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29.大肠杆菌中多肽链合成时,其氨基末端都是下列哪个氨基酸残基?A.蛋氨酸B.丝氨酸C.N-甲酰蛋氨酸D.N-甲酰丝氨酸E.谷氨酸30.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是它带有:A.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遣传信息B.氨基酸C.高能键D.识别密码的结构E.各种辅因子31.组成mRNA分子只有四种单核苷酸,但却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A.64种B.20种C.32种D.75种E.16种32.mRNA分子中的起始密码位于:A.3‘末端B.5‘末端D.由3‘端向5’端不断移动E.由5‘端向3’端移动33.mRNA分子中的起始密码是A.UAAB.UGAC.UAGD.AUGE.UUU34.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活化,其活化部位是:A.α羧基C.α羧基与α氨基同时活化D.其他基团E.整个分子35.氨基酸活化需要哪种酶参加?A.α氨基酸激酶B.氨基酰-tRNA合成酶C.磷酸酶D.ATP酶E.ATP合成酶36.氨基酸活化需要消耗A.ATPB.GTPC.CTPD.UTPE.TTP37.核蛋白体的结构特点是:A.单链蛋白质B.由大、小亚基组成C.四个亚基组成D.三个亚基组成E.亚基与NAD构成38.翻译的含义是指:A.mRNA的合成B.tRNA的合成C.tRNA运输氨基酸D.核蛋白体大,小亚基的聚合与解聚E.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39.mRNA的信息阅读方式是:A.从多核苷酸链的5‘末端向3’末端进行B.从多核苷酸链的3‘-末端向5’-末端进行C.从多核苷酸链的多个位点阅读D.5‘-末端及3’末端同时进行E.先从5‘-末端阅读,然后再从3’-末端阅读40.AUG的重要性在于:A.作为附着于30S核糖体位点B.作为tRNA的识别位点C.作为肽链的释放因子D.作为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E.作为肽链的起始密码子41.摆动配对是指下列哪些碱基之间配对不严格:A.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与密码子第三个碱基B.反密码子第三个碱基与密码子第一个碱基C.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D.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E.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42.有关蛋白质中多肽链合成起动信号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它位于mRNA的5‘-末端B.它位于mRNA的3‘末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C.它能被起动作用的蛋氨酰-tRNA所识别D.在起始复合物中的位置相当大亚基的受位E.本身代表蛋氨酸43.蛋白质合成的起动信号是:A.UGAB.UAAC.UAGD.AUGE.AUU44.哺乳动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部位是A.细胞核B.核仁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粗面内质网45.氨基酸是通过下列哪种化学键与tRNA结合的?A.糖苷键B.酯键C.酰胺键D.磷酸酯键E.氢键46.生物体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个数A.16B.61C.20D.64E.6047.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密码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的蛋白质B.密码阅读有方向性,5‘端起始,3’端终止C.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组以上的密码D.一组密码只代表一种氨基酸E.密码第3位(即3‘端)碱基在决定掺入氨基酸的特异性方面重要性较小48.下列哪一项叙述说明遗传密码是不重叠的?A.多聚U-G指导多聚Cys-Val的合成B.单个碱基突变只改变生成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C.大多数氨基酸是由一组以上的密码编码的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的起动信号均为AUGE.已经发现了3组终止密码49.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指的是:A.一些三联体密码可缺少一个嘌呤碱或嘧啶碱B.密码中有许多稀有碱基C.大多数氨基酸有一组以上的密码D.一些密码适用于一种以上的氨基酸E.以上都不是50.摆动(Wobble)的正确含义是A.一种反密码子能与第三位碱基不同的几种密码子配对B.使肽键在核蛋白体大亚基中得以伸展的一种机制C.在翻译中由链霉素诱发的一种错误D.指核蛋白体沿着mRNA从其5‘端向3’端的移动E.热运动所导致的DNA双螺旋局部变性51.氨酰-tRNA促进多少个核糖核苷酸三联体的翻译?A.1B.2C.3D.20E.6152.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A.酪氨酸B.苯丙氨酸C.异亮氨酸D.羟赖氨酸E.亮氨酸53.下列关于多核蛋白体正确的描述是A.是一种多顺反子B.是mRNA的前体C.是mRNA与核蛋白体小亚基的结合物D.是一组核蛋白体与一个mRNA不同区段的结合物E.以上都不是54.蛋白质生物合成时A.由tRNA识别DNA上的三密码B.氨基酸能直接与其特异的三联体密码连接C.tRNA的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相应密码子形成碱基对D.在合成蛋白质之前,氨基酸密码中碱基全部改变,才会出现由一种氨基酸置换另一种氨基酸E.核蛋白体从mRNA的5‘端向3’端滑动时,相当于蛋白质从C端向N端延伸55.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活化氨基酸的羧基与相应tRNA5’端核苷酸中核糖上的3‘-OH以酯键连接B.原核生物完成多肽链合成以前,甲酰蛋氨酸残基就从N端切掉C.mRNA上密码的阅读方向是由5‘-3’端D.多肽链从N端→C端延伸E.新合成的多肽链需经加工修饰才具生理活性56.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肽链延长阶段,正确的描述是A.核蛋白体向mRNA5‘端移动3个核苷酸的距离B.肽酰基移位到核蛋白体大亚基的给位上C.GTP转变成GDP和无机磷酸供给能量D.核蛋白体上的tRNA从给位向受位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ATP直接供能57.原核生物多肽链的延长与下列何种物质无关?A.转肽酶B.GTPC.EFTu、EFTs EFGD.甲酰蛋氨酰-tRNAE.mRNA58.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A.ATPB.GTPC.GDPD.UTPE.CTP59.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转肽酶活性存在于A.EFTuB.EFGC.IF3D.核蛋白体大亚基E.核蛋白体小亚基60.下列哪一项不适用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肽链延长阶段A.新的蛋氨酰-tRNA进入受位B.大亚基“受位”有转肽酶活性C.转肽后“给位”上的tRNA脱落D.核蛋白体向mRNA3‘端移动一个密码距离E.每合成一个肽键需要消耗2分子GTP61.下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蛋白体上的移位应是A.空载tRNA的脱落发生在A位上B.肽酰-tRNA的移位消耗ATPC.核蛋白体沿mRNA5‘-3’方向作相对移动D.核蛋白体在mRNA上移动距离相当于一个核苷酸的长度E.肽酰-tRNA由P位移至A位62.下列哪个因子不参与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A.IFB.EFTuC.RFD.p蛋白E.EF-G63.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每生成一个肽键消耗的高能磷酸键数是A.5B.2C.3D.1E.464.大肠杆菌合成的所有未修饰的多肽链,其N末端应是哪种氨基酸?A.蛋氨酸B.丝氨酸C.甲酰蛋氨酸D.甲酰丝氨酸E.谷氨酸65.转肽酶存在于A.核蛋白体大亚基B.核蛋白体小亚基C.mRNA分子内D.tRNA分子内E.胞液中66.转肽酶的作用是:A.促进“P”位上肽酰-tRNA中的肽酰基转移至“A”位B.使“A”位上的氨基酰-tRNA的氨基酰基转移至“P”位C.使胞液中的氨基酸形成肽链D.水解肽键E.连接两条多肽链67.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肽链的延伸需要一个重要的辅因子是:A.ETB.IFC.RFD.ATPE.GTP68.镰刀形细胞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被取代是由于:A.DNA的核苷酸顺序改变B.mRNA降解C.氨基酰-tRNA合成酶活性降低D.rRNA的大,小亚基结构改变E.rRNA的大,小亚基不能聚合69.下面哪些是不正确的?A.20种不同的密码子代表着遗传密码B.色氨酸(Trp)和蛋氨酸(Met)仅仅由一个密码子所编码C.每三个核苷酸编码一个氨基酸D.不同的密码子可能编码同种氨基酸E.密码子中的第三位是高度可变的70.氨酰-tRNA的功能主要决定于:A.氨基酸B.反密码子C.不变区D.氨基酸和反密码子之间的距离E.氨酰-tRNA合成酶活性71.可识别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物质是A.转肽酶B.信号肽识别颗粒C.GTP酶D.RNA酶E.mRNA的聚A尾部72.信号肽位于A.分泌蛋白新生链的中段B.成熟的分泌蛋白N端C.分泌蛋白新生链的C端D.成熟的分泌蛋白C端E.分泌蛋白新生链的N端73.信号肽段作用是A.指导DNA合成起动B.指导多肽链糖基化C.引导多肽链通过内质网D.指导RNA合成起动E.指导蛋白质合成起动74.细胞中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所依赖的重要酶是A.信号肽酶B.氨基酰-tRNA合成酶C.磷酸酶D.蛋白激酶E.GTP酶活性75.多肽链合成后加工所需的酶是A.核酸酶B.氨基酰-tRNA合成酶C.磷酸酶D.蛋白激酶E.GTP酶活性76.mRNA的前体又名A.赖氨酸tRNAB.18SrRNAC.28SrRNAD.hnRNAE.蛋氨酰-TrnA77.多肽链上可羟化的氨基酸是A.甘氨酸B.酪氨酸C.脯氨酸D.C端氨基酸E.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78.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有关的物质是A.核蛋白体的小亚基B.mRNA上的丙氨酸密码C.mRNA的多聚腺苷酸与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D.N-甲酰蛋氨酸tRNAE.延长因子EFTu和EFTs79.下列干扰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病毒特有的物质B.是细菌的产物C.是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物D.对细胞内病毒增殖无影响E.其生成需要细胞基因的表达80.下列哪一种核苷酸类化合物与干扰素作用机制有关:A.ppGppB.2‘5’pppA(pA)nC.A5‘pppp5’AD.m7O5‘ppp5’N5‘PE.Poly A参考答案1.E2.B3.E4.C5.E6.D7.E8.B9.A10.E 11.D12.B13.C14.C15.E16.C17.A18.A19.D20.B21.A22.C23.E24.A 25.E26.E27.D28.B29.C30.A31.A32.B33.D34.A35.B36.A37.B38.E 39.A40.E41.A42.B43.D44.E45.B46.B47.A48.B49.C50.A51.E52.D53.D54.C55.A56.C57.D58.B59.D60.B61.C62.D63.E64.C65.A66.A 67.A68.A69.A70.B71.B72.E73.C74.A75.D76.D77.C78.A79.E80.B。
真核生物翻译调控
![真核生物翻译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b97a948cf84b9d528ea7a97.png)
真核生物翻译的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上进行,而真核生物由于RNA较为稳定,所以除了存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以外,在翻译水平上也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控。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反应中主要涉及到细胞中的四种装置,这就是:1.核糖体,它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2.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它是传递基因信息的媒介;3.可溶性蛋白因子,这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起始物形成所必需的因子;4.tRNA,它是氨基酸的携带者。
只有这些装置和谐统一才能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1、mRNA运输控制运输控制(transport control)是对转录本从细胞核运送到细胞质中的数量进行调节。
真核和原核生物不同,有一个核膜包被的核,此核膜就是一个基因表达的控制点。
我们知道初始转录本是在核内广泛地被加工。
实验表明几乎只有一半的蛋白编码基因的初始转录本一直留在核里面,然后被降解掉。
成熟的mRNA如何调节从核内转运到细胞质中呢?看来这些mRNA都要通过核孔进行转运,但是对于从核中输出的过程以及输出或保留所需的信号知道得很少。
某些证据表明SnRNPs对于mRNA留在核中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抑制剪接体装配的成熟酵母中,mRNA易于从核中的输出。
这就导致产生剪接体滞留模型(spliceosome retentior model)。
在这个模型中剪接体的装配与mRNA的输出相竞争,这样,当前体mRNA 在剪接体经过加工的过程中,RNA滞留在核中,不能与核孔相互作用。
当加工完成后,内含子被切除了,mRNA从剪接体上解离下来,游离的mRNA能与核相互作用,但内含子不行。
现在还不清楚mRNA是否需要一个特殊的输出信号还是属于无规则的输出。
2、mRNA翻译的控制mRNA分子通过核糖体对它们的选择充当了翻译调节的主角。
不同的翻译明显地影响到基因的表达。
例如mRNA储存在很多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的未受精卵中,在未受精阶段蛋白质合成率是很低的,但一旦受精蛋白质合成立即增加。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测试试题库与答案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测试试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81ecc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e.png)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测试试题库与答案1、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最常见的损伤形式是生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在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这种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不会终止DNA复制B、可看作是一种移码突变C、可由包括连接酶在内的有关酶系统进行修复D、是由胸腺嘧啶二聚体酶催化生成的E、引起相对的核苷酸链上胸腺嘧啶间的共价联结答案:C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上都有()。
A、18SRrnaB、5SrRNAC、5.8SrRNAD、30SrRNAE、28SrRNA答案:B:原核生物核糖体含23S、5S、16S rRNA,真核生物核糖体则含28S、5.8S、5S和18S rRNA,两者均含5S rRNA。
3、下列哪种酶不是糖酵解的调控酶?()A、葡萄糖激酶B、果糖-6-磷酸激酶C、磷酸甘油酸激酶D、丙酮酸激酶答案:C:糖酵解中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3步反应不可逆,是糖酵解的调控酶。
4、肽类激素诱导cAMP生成的过程是()。
A、激素激活受体,受体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B、激素受体复合物使G蛋白活化,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激素受体复合物活化腺苷酸环化酶D、激素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激素直接抑制磷酸二酯酶答案:B:肽类激素的受体多为G蛋白偶联受体,激素与受体结合为复合物后激活G 蛋白,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然后通过AC- CAMP-PKA通路发挥效应。
5、识别转录起点的是()。
A、ρ因子B、核心酶C、RNA聚合酶的α因子D、RNA聚合酶的β因子E、RNA聚合酶的σ因子答案:E:原核生物需要靠σ因子辨认转录起始点,其他亚基相互配合,从而结合到DNA的起始点,启动转录。
6、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首先取决于下列哪项因素?()A、电场强度B、支持物的电渗作用C、颗粒所带净电荷数及其大小D、溶液的pH值E、溶液的离子强度答案:C:颗粒电荷数及其大小决定其泳动速度,这是用电泳分离物质的依据。
7、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2年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2年](https://img.taocdn.com/s3/m/318fc115a76e58fafab00387.png)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2年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排尿反射 B.血液凝固C.减压反射 D.分娩2、在静息状态下可兴奋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的方式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胞吐作用3、与神经细胞动物电位去极化过程相对应的兴奋性变化时期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4、能参与机体对蠕虫免疫反应的白细胞是( )。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5、下列凝血因子中,只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
A.Ⅳ因子 B.Ⅲ因子C.Ⅱ因子 D.Ⅰ因子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 )。
A.纤维蛋白质 B.α-球蛋白C.γ-球蛋白 D.白蛋白7、引起血小板发生第一时相聚集的因素是( )。
A.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TPC.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DP D.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TP8、对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影响最显著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多糖C.脂肪 D.核酸9、1g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 )。
A.氧热价 B.呼吸商C.物理热价 D.生物热价10、哺乳动物第一心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房室瓣关闭 B.房室瓣开放C.主动脉瓣关闭 D.主动脉瓣开放11、在中脑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家兔会出现( )。
A.伸肌和屈肌紧张性均降低 B.伸肌和屈肌紧张性均增强C.伸肌紧张性降低 D.伸肌紧张性增强12、运动终板膜上胆碱能受体的类型属于( )。
A.电压门控通道 B.机械门控通道C.化学门控通道 D.细胞间通道13、哺乳动物体内精子与卵子受精的部位通常在( )。
A.子宫颈部 B.子宫体部C.输卵管伞部 D.输卵管壶腹部14、下列激素中,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是( )。
A.催产素 B.催乳素C.促性腺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5、哺乳动物睾丸中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五章遗传信息的翻译—从mRNA到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五章遗传信息的翻译—从mRNA到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032e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图5-8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体的形成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2.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因子 eIF参与,目前至少发现有9种,其中有些因子含有多达11 种不同的亚基。但对它们的功能了解甚少,主要过程如图 5-9所示。与原核系统类似,eIF-3使40S的小亚基与大亚 基分开,但其间的反应不同。Met-tRNAiMet首先与小亚基 结合,同时与eIF-2及GTP形成起始四元复合体,该复合体 再 在 多 个 因 子 的 帮 助 下 开 始 与 mRNA 的 5 ′ 端 结 合 。 其 中 eIF-4因子含有1个特殊的亚基,能特异性地结合在mRNA的 5′端帽子结构上。结合在mRNA上后,核糖体小亚基就开 始向3′端移动至第一个AUG,这种移动由ATP水解为ADP及 磷酸来提供能量。
图5-11 细菌中肽链延伸的 第一步反应:进位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图5-12 转肽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图5-13 细菌中肽链延伸的第 三步反应:移位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四、翻译的终止 翻译的最后一步涉及到肽酰-tRNA中连接tRNA和C端氨 基酸酯键的切断,这一过程需要终止和释放因子(RFs)。 核糖体与mRNA的解离还需要核糖体释放因子(RRF)的参 与。细胞中通常不含能识别3个终止密码子的tRNA。在大 肠杆菌中,当终止密码子进入核糖体上的A位点后,即被 释放因子识别。RF-1可识别UAA和UAG,RF-2识别UAA和UGA, RF-3有助于RF-1和RF-2的活性。释放因子使肽酰转移酶将 多肽链转至H2O分子而不是通常的氨酰-tRNA,释放出mRNA 并与核糖体亚基完全解离。当释放因子识别在A位点上的 终止密码子后,存在于大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专一活性转 变成了酯酶活性,以水解新生合成的肽链。原核生物蛋白 质合成中新生肽链的释放如图5-14所示。
2012年农学植物生理与生化真题答案
![2012年农学植物生理与生化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7302de7f1922791688e875.png)
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发生在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C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合作用》——光呼吸2.能诱导禾谷类植物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植物激素是A.ABAB.GAC.CTKD.IAA【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植物生长物质》——赤霉素的作用3.下列关于蛋白复合物在细胞中存在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合酶位于高尔基体上B.PSⅡ位于叶绿体基质中C.F O-F1复合物位于叶绿体内膜上D.LHCⅡ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功能,叶绿体和光和色素4.下列能支持韧皮部运输压力流动学说的是A.筛管分子间的筛板孔是开放的B.P蛋白特异地存在于筛管细胞中C.蔗糖是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D.韧皮部物质的运输存在着双向运输现象【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转导》——韧皮部运输机理5.照射波长为730mm的远红光,植物体内Pfr和Pr含量变化为A.Pfr升高,Pr降低B.Pfr降低,Pr升高C.Pfr降低,Pr降低D.Pfr升高,Pr升高【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生理》——光形态建成的作用机理6.下列蛋白质中,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促使细胞壁松弛作用的是:A.扩张蛋白B.G蛋白C.钙调蛋白D.肌动蛋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成》7.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根尖吸水能力最大的部位是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8.经适当的干旱胁迫处理后,植物组织中A. 渗透调剂物质含量增高,水势降低B. 渗透调剂物质含量增高,水势增高C. 渗透调剂物质含量降低,水势降低D. 渗透调剂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增高【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植物的逆境生理》——抗旱性9.下列关于C4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最初固定CO2的PEP羧化酶存在于叶肉细胞基质中B. 叶肉细胞中形成的草酰乙酸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C. 维管束鞘细胞中形成的磷酸丙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叶肉细胞D.C4植物的CO2补偿点化C3植物的高,光饱和点化C3植物的低【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炭同化,C4途径10.在植物愈伤组织分化实验中,通常培养基中A. IAA/CTK高时,促进芽的分化B. IAA/CTK低时,促进根的分化C. IAA/CTK高时,促进根的分化D. IAA/CTK低时,愈伤组织不分化【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植物生长物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11.构成植物细胞初生壁的干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是A.蛋白质B.矿质C.木质素D.多糖【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生理》——细胞壁的成分12.植物体受伤时,伤口处往往会呈现褐色,主要原因是A.碳水化合物的积累B.酚类化合物的氧化C.类胡萝卜素的氧化D.木质素的合成与积累【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13.下列元素中,作为硝酸还原酶组分的是A. MnB. MoC. CuD. Zn【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14.将W=-1MPa的植物细胞置于下列溶液中,会导致细胞吸水的溶液是A. -1MPaNaCl溶液 B. -1MPaNaCl2溶液C.-0.6MPa葡萄糖溶液D.-1.5MPa蔗糖溶液【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细胞的水势15.下列膜蛋白,能转运离子并具有明显饱和效应的是:A 通道蛋白B 水孔蛋白C 外在蛋白D 载体蛋白【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7秋XXX《生物化学(中专起点大专)》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17秋XXX《生物化学(中专起点大专)》在线作业100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cc8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0.png)
17秋XXX《生物化学(中专起点大专)》在线作业100分答案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1.关于草酰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哪项?A.草酰乙酸在TCA循环中无量的改变B.草酰乙酸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C.草酰乙酸与脂酸合成有关D.草酰乙酸可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草酰乙酸可由丙酮酸羧化而生成满分:2分正确答案:B2.XXX片段是指A。
DNA模板上的不连续DNA片段B.随从链上生成的不连续DNA片段C.前导链上生成的不连续DNA片段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E.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片段满分:2分正确答案:B3.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起始XXX是A.XXXB.丙氨酸tRNAC.XXXD.甲酰蛋氨酸tRNAE.蛋氨酸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E4.关于原核生物切除修复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需要DNA-polⅢ参与B.需要DNA连接酶参与C.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方式D.可修复紫外线映照酿成的DNA损伤E.需要UnrA,UvrB,UvrC卵白参与满分:2分正确答案:A5.与CAP位点结合的物质是A。
RNA聚合酶B.操纵子C.分化(代谢)物基因激活卵白D.阻遏蛋白E。
cGMP满分:2分正确答案:C6.tRNA的叙述中,哪一项不得当XXX在卵白质合成直达运活化了的氨基酸B.起始tRNA在真核原核生物中仅用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作用C.除起始tRNA外,其余tRNA是蛋白质合成延伸中起作用,统称为延伸tRNAD.原核与真核生物中的起始XXX均为fMet-XXX对其转运的氨基酸具有选择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D7.氨基酸活化的特异性取决于A。
XXXB。
XXXC.转肽酶D.核卵白体E.氨基酰-tRNA合成酶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E8.下面有关肾上腺素受体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具有催化cAMP生成的功能B.与激素结合后,释出催化亚基C.与催化cAMP生成的蛋白质是各自独立的D.特异性不高,可与一些激素结合E.与激素共价结合满分:2分正确答案:C9.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化代谢配合的中央代谢物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化代谢的最终路子 C.当摄入糖量跨越体内耗费时,余外的糖可改变为脂肪 D.当摄入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E.糖、脂不能替换卵白质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D10.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时,正确的叙述是A。
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
![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https://img.taocdn.com/s3/m/6caa2d3aba1aa8114431d9b0.png)
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及其起始因子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
elF的作用或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与原核细胞的起始过程大体类似,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特异的起始型tRNA为Met-tRNAMet,不需要N末端的甲酰化。
(2)Met-tRNAMet和GTP与eIF2形成一个可分离的复合物,不依赖于小亚基。
而在原核细胞IF1与tRNAMet结合在30S小亚基上。
(3)tRNA Met与40S小亚基的结合先于与mRNA的结合。
相反,在原核细胞tRNAMet与30S小亚基的结合后于mRNA与30S小亚基的结合。
(4)ATP水解为ADP提供能量,对于mRNA的结合是必需的。
(5)在真核细胞,不仅elF的种类多,而且许多elF本身是多亚基的蛋白质。
最明显的是elF3(涉及mRNA结合,类似于原核细胞IF 3的作用),含有大约10个亚基,分子量达106KD,其重量相当于40S 亚基重量的1/3。
(6)mRNA5'端帽的存在对于起始是需要的(除外某些病毒mRNA,一些病毒mRNA的5'末端有共价结合的蛋白质)。
(7)真核细胞在起始过程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合成调节方式是最后一个关键差别。
elF,每个循环周期经历一次GTP-GDP交换,参与该交换过程的另一蛋白质称为elF2B(也称为GEF,即GTP-GDP excha nge factor)。
从酶催化上讲,过程类似于原核细胞肽链延长中的EF -Tu/Ts循环(见第二节)。
当elF2将Met-tRNAMet定位于核糖体后它即转变为无活性形式的elF2-GDP。
只有当elF2与elF2B形成复合物(e lF2-elF2B)后,elF2中的GDP才能被取代。
在elF2-elF2B复合物中。
elF2与GTP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能再进入活性状态并再与Met-tRN AMet结合。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elF2的三个亚基之一elF2α对磷酸化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及其起始因子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
elF的作用或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与原核细胞的起始过程大体类似,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特异的起始型tRNA为Met-tRNAMet,不需要N末端的甲酰化。
(2)Met-tRNAMet与GTP与eIF2形成一个可分离的复合物,不依赖于小亚基。
而在原核细胞IF1与tRNAMet结合在30S小亚基上。
(3)tRNA Met与40S小亚基的结合先于与mRNA的结合。
相反,在原核细胞tRNAMet与30S小亚基的结合后于mRNA与30S小亚基的结合。
(4)ATP水解为ADP提供能量,对于mRNA的结合就是必需的。
(5)在真核细胞,不仅elF的种类多,而且许多elF本身就是多亚基的蛋白质。
最明显的就是elF3(涉及mRNA结合,类似于原核细胞I F3的作用),含有大约10个亚基,分子量达106KD,其重量相当于40S亚基重量的1/3。
(6)mRNA5'端帽的存在对于起始就是需要的(除外某些病毒mRNA,一些病毒mRNA的5'末端有共价结合的蛋白质)。
(7)真核细胞在起始过程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合成调节方式就是最后一个关键差别。
elF,每个循环周期经历一次GTP-GDP交换,参与该交换过程的另一蛋白质称为elF2B(也称为GEF,即GTP-GDP exchan ge factor)。
从酶催化上讲,过程类似于原核细胞肽链延长中的EF-T u/Ts循环(见第二节)。
当elF2将Met-tRNAMet定位于核糖体后它即转变为无活性形式的elF2-GDP。
只有当elF2与elF2B形成复合物(e lF2-elF2B)后,elF2中的GDP才能被取代。
在elF2-elF2B复合物中。
elF2与GTP有很高的亲与力,因此能再进入活性状态并再与Met-tRNA Met结合。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elF2的三个亚基之一elF2α对磷酸化敏感。
磷酸化的elF2与elF2B形成的复合物甚稳定,不易解离,从而降低了elF2的可利用性。
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可概括为:(1)形成43S核糖体复合物;由40S小亚基与elF3与elF4c组成。
(2)形成43S前起始复合物:即在43S核糖体复合物上,连接elF2-GTP-Met-tRNAMet复合物。
(3)形成43S前起始复合物:由mRNA及帽结合蛋白1(CBP1)、elF4A、elF4B与elF4F共同构成一个mRNA复合物。
mRNA复合物与43S前起始复合物作用,形成48S前起始复合物。
(4)形成80S起始复合物:在elF5的作用下,48S前起始复合物中的所有elF释放出,并与60S大亚基结合,最终形成80S起始复合物,即40S亚基-mRNA-Met-tRNAMet-60S亚基。
在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值得一提的就是40S核糖体亚基几乎总就是选择第一个起始密码子AUG,开始对mRNA翻译,这种选择比原核细胞对起始密码子的选择方式更简单些。
首先,AUG 就是唯一的起始密码子,而在原核细胞(E、coli)可作为起始密码子的三联体除AUG外,还有GUG,UUG,甚至AUU也可被利用。
其次,定位在m RNA5'末端的AUG(通常距5'末端10-100个核苷酸)总被选择。
其最简单的模式就是:40S亚基与带帽的mRNA5'末端接触,并沿着mRNA"扫描"一直到抵达第一个AUG处再开始翻译。
该过程需消耗ATP。
这主要就是由于Met-tRNAMet的反密码子与起始密码子AUG互补的结果。
因此正如前述,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点之一就是:tRNAMet先与40S亚基结合,然后再与mRNA结合。
由此瞧来,"扫描"过程其实就是以43S前起始复合物的形式进行的。
在真核细胞tRNAMet中,毗邻它的反密码子3'端的核苷酸就是被一个大集团修饰的A(t6A:N-[9-β-D -呋喃核糖)嘌呤-6-氨基甲酰]苏氨酸),t6A能通过加强成摞反应(Sta cking interaction),稳定反密码子3'端核苷酸,不允许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反应中密码子第一位碱基摆动。
原核细胞tRNAMet缺乏该修饰碱基,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允许密码子有更多可摆动性。
这个结构的存在也有助于解释43S前起始复合物对起始密码子AUG的选择的简单的方式。
所以,在真核mRNA中,附加的上游信号就是必要的,例如象原核mRNA的SD顺序那样的信号。
但就是,通过深入研究40S亚基对起始部位的选择机制。
发现亦有某些例外情况,即一些mRNA的翻译不就是从起始AUG开始,而就是从下游AUG处开始开放读框。
研究表明,事实A+1NNAUGG顺序对于40S亚基进行起始就是理想的序列。
如果该顺序-3位的A或G与G+1位的G被取代的话,该起始密码子可能就被漏读,或者40S亚基经过AUG继续"扫描"下去。
肽链的延长与终止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因子相比较,在延长与终止步骤中所涉及的因子就十分简单。
真核细胞肽链延长与终止过程所涉及的因子延长因子(EF)α,分子量约50KD。
EF1α可与GTP与aa-tRNA形成复合物,并把aa-tRNA供给核糖体。
对EF1βγ的研究不象对原核细胞EF-Ts那么清楚,但已证明EF1βγ能催化GDP-GTP交换,有助于EF1α再循环利用,EF2分子量约100KD,相当于原核细胞的EF-G,催化GTP水解与使aa-tRNA从A位转移至P位。
肽链合成的终止仅涉及到一种释放因子(RF),分子量约115KD。
它可以识别所有的三种终止密码子UAA,UAG与UGA。
RF在活化了肽链酰转移酶释放新生的肽链后,即从核糖体解离,解离过程涉及GTP水解,故终止肽链合成就是耗能的。
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的作用环节。
毫不惊奇,一些能够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同样也能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如aa-tRNA的类似物嘌呤霉素可提前终止肽链翻译。
又如梭孢酸(fusidicacid)不仅可阻止完成功能后的原核细胞EF-G从核糖体释放,也能阻止真核细胞EF2的释放。
有一些抑制剂对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就是特异的,这主要就是由于真核细胞翻译系统装置的特殊性。
如7-甲基鸟苷酸(m7Gp)在体外抑制真核细胞的翻译起始,就就是因为m7Gp与帽结合蛋白质竞争性地与mRNA5 '端帽结合。
同样,其它多数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性抑制剂亦可与不同的翻译装置(成份)结合。
上述这些特异性抑制剂大多数就是小分子,有的就是多肽,如蓖麻蛋白(ricin)。
蓖麻蛋白就是一种特异的核酸酶,能够通过使60S亚基水解失活而中止延长步骤。
由白喉杆菌(Coryne bacterium dipth eriae)所产生的致死性毒素就是研究得较为清楚的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白喉毒素就是一种65KD的蛋白质,它不就是由细菌基因组编码的,而就是由一种寄生于白喉杆菌体内的溶源性噬菌体β(pha geβ)编码的。
该毒素只就是经白喉杆菌转运分泌出来,然后进入组织细胞内。
一旦进入真核内,白喉毒素就催化ADP-核糖与EF2连接。
AD P-核糖由NAD+提供,它与EF2分子中修饰的组氨酸残基结合。
在体外,这种结合很容易被加入尼克酰胺而逆转。
一旦EF2被ADP-核糖化,EF 2就完全失活。
由于白喉毒素就是起催化作用,因此只需微量(也许少至一个分子)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的整个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
EF2中修饰的组氨酸残基亦称为白喉酰胺(diphthamide)。
假如在EF2中不存在白喉酰胺,白喉毒素就不会杀死哺乳动物细胞。
蛋白质合成后的分泌不论原核核还就是真核生物,在细胞浆内合成的蛋白质需定位于细胞的特异区域,或者分泌出细胞。
将蛋白质分泌出细胞,在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更困难,因为真核细胞胞体大,而且还有大量的膜性间隔。
一些蛋白质被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这些蛋白质统称分泌蛋白。
人们发现,将某些分泌蛋白质mRNA在体外进行翻译时,其翻译产物的分子量比预计的要大的多。
例如胰岛素由51个氨酸残基组成,但胰岛素mRNA的翻译产物在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体系中为86个氨基酸残基,称为胰岛素原(proinsulin)。
在麦胚无细胞翻译系统中为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前胰岛素原。
后来证明,在前胰岛素原的M-末端有一段富含疏水氨基酸的肽段作为信号肽(signalpeptide),使前胰岛素原已成为胰岛素原。
然后胰岛素原被运到高尔基复合体,切去C肽成熟的胰岛素,最终排出胞外。
后来发现,几乎各种分泌蛋白质(如真核细胞的前清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催乳素等,原核细胞的脂蛋白、青霉素酶等)均含有信号肽,约由15-30个疏水氨基酸残基构成。
近年来,人们才提出了信号肽假说去解释分泌蛋白质的分泌。
其机理就是:当新生肽链正在跨越膜时,信号序列与其后段折成两个短的螺旋段,并曲成一个反向平行的螺旋发夹,该发夹结构可插入到疏水的脂质双层中。
一旦分泌蛋白质的N端锚在膜内,后续合成的其它肽链段部分将顺利通过膜。
疏水性信号肽对于新生肽链跨越膜及把它固定在膜上起了一个拐棍作用。
信号肽在完成功能后,随即被一种特异的信号肽酶水解。
哺乳类动物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可见蛋白质与折叠的RNA的二个结构域缔合,Alu表示7SLRNA的序列(7SLRNA的序列与脊椎动物基因的Alu重复序列家族的的序列同源)。
S代表特殊的中心区。
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的作用环节。
杆形颗粒的长度约相当于核糖体直径。
在80年代中期,Walter等人已提出了肯定的证据表明:在启动分泌与控制分泌方面,有一小分子RNA-蛋白质反复合物起关键作用。
由于该复合物能与新生的信号肽特异性反应,故被命名为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简写为SRP)。
SRP由7SLRNA(约300个碱基)与6种不同的蛋白质紧密结合组成。
蛋白质的分子量从9-72K D不等。
SRP的作用就是能与核糖体结合并停止蛋白质结合,阻止翻译发生在肽链延长至约70个氨基酸残基长时。
这个长度正好就是信号肽完全从核糖体出来时的长度(随信号肽后的30-40个氨基酸残基此时被埋在核糖体内)。
当SRP)与内质网膜上的船坞蛋白(docking prote in)接触后,翻译阻滞逆转,SRP扩散开再去启动另一蛋白质转运。
上述SRP对翻译起负调节作用具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SRP在胞浆内含量很高,约有106个拷贝(约占哺乳动物细胞核糖体数量的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