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SGLT2i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SGLT2i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仅通过口服降糖药(OAD)治疗难以长期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随着病程进展,患者通常需要启用胰岛素治疗。
近年来,能发挥降糖作用和心肾保护作用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使用广泛,如何将其与胰岛素安全、有效地联合应用呢?近日,《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发布,针对SGLT2i联合胰岛素的使用原则和优势、联合疗法的临床应用以及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提出13条推荐意见,帮助指导广大临床医师规范、合理用药,从而改善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用的原则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或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心衰、慢性肾脏病的T2DM患者,治疗方案应包括具有心肾保护证据的降糖药物,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等。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和调整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从而避免临床惰性。
推荐意见: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
有心肾疾病风险的患者,治疗方案应该包含具有心肾保护证据的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时也应遵循此原则。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及其特性推荐意见: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启用胰岛素时应注意胰岛素治疗对患者体重和低血糖风险的影响,需合理维持或调整原口服降糖药方案。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严重高血糖患者中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疗程目前尚未完全统一。
对于不以T2DM缓解为目标的新诊断患者或病程较长的患者而言,一般1-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即可起到减轻糖毒性的作用;若以诱导T2DM缓解为目的,则疗程在2周至3个月之间。
后续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进行选择,具体建议如下:(1)对于新诊断或病程较短、年轻、胰岛β细胞功能较好的患者,可根据并发症或合并症、治疗目标等因素考虑转换为口服降糖药方案;(2)对于无明显高血糖诱发因素、既往方案不能维持血糖控制的患者,应在原有方案基础上予以优化,需要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考虑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或多次胰岛素注射方案。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三联优化方案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三联优化方案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一、背景与目的:该共识的背景是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而口服降糖药物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统一临床实践,制定该共识。
二、降糖药物的分类与机制:该共识明确了降糖药物的分类,包括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肠腔糖苷酶抑制剂和肾脏葡萄糖再吸收抑制剂等。
同时,详细介绍了各类药物的机制,如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三、三联治疗的定义与指征:该共识进一步定义了三联治疗的概念,即在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其他治疗方式,如胰岛素治疗、葡萄糖酮酸血症治疗等。
同时,明确了三联治疗的指征,包括病情严重、血糖控制不理想等。
四、三联优化方案的制定:共识提出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三联优化方案的制定原则和具体步骤。
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分级管理、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和个人治疗目标的制定。
步骤包括根据患者的患病特点和糖尿病分级,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并进行联合应用,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治疗调整。
五、三联优化方案的应用与教育:该共识还强调了三联优化方案的应用与教育的重要性。
应用方面,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和病情评估。
教育方面,要求医生对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如合理膳食和运动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六、研究与评价:该共识要求科学研究和评价三联优化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临床研究获取更多的数据和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通过以上六个要点的详细阐述,该共识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和统一临床实践,为成人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
病因和诊断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 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和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诊断2型糖尿病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症状和体征,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 别、种族、肥胖程度和家族史等因素。除了血糖检测外,还应其他代谢指标如血 脂、血压和尿酸等。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专家们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法:
1、健康教育: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通过宣传单、宣传册、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糖尿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运 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为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胰岛素治疗: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起 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并定期调整。
四、随访与监测
1、定期随访:EOT2D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进 展及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自我监测: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并发症监测:EOT2D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 病变、肾脏病变等。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提前进行相关检查。
五、预防与教育
1、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EOT2D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2、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教育内容包括饮食 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等。同时,应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焦 虑和抑郁症状。
在预防方面,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例 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均有助于改善代谢,预防2型糖 尿病的发生。此外,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代谢综 合征等疾病的人群,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如定期检测血糖、加强健康教育等。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对估计效应值几乎没有信心:估计效应值与真实效应值很可能完全不同。对效应值的任何估计都很不确定
推荐强度分级
强推荐(1)
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弱推荐(2)
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表 1 GRADE 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分级
由于“三高”防治的复杂性及当前“三高”患者基层防治临床证据匮乏,本共识仅对干预措施确定了相关推荐意见等级。本共识可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专业人员参考和使用。共识推荐意见的目标人群为中国 18 岁及以上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 2 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者,以及经评估可能罹患“三高”的人群。
2.5 如何对“三高”患者进行相关并发症的识别、筛查和初步处理?
2.7 “三高”患者的综合治疗目标?
图 4 全人群“三高”诊疗路径
2.6 “三高”患者的转诊指征?
2.7 “三高”患者的综合治疗目标?
组分
控制目标
BMI
18.5~24.0 kg/m2。随着年龄增长,体质量控制范围可适当放宽
腰围
男 <90 cm,女 <85 cm
血压
<130/80 mmHg,DBP 尽量≥ 70 mmHg,年龄 >80 岁、健康状态差或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可适当放宽至 <150/90 mmHg
血脂
TC<4.5 mmol/L,TG<1.7 mmol/L未合并 ASCVD 时:年龄 <40 岁者 LDL-C<2.6 mmol/L、非 HDL-C<3.4 mmol/L,年龄≥ 40 岁者 LDL-C<1.8 mmol/L、非 HDL-C<2.6 mmol/L合并 ASCVD 时:极高危患者 LDL-C<1.8 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 >50%超高危患者 LDL-C<1.4 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 >50%年龄 >80 岁时:预期寿命短、健康状态差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建议适当放宽 LDL-C 控制目标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更新版指南就基础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如“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与口服、GLP-1RA等药物联合时的起始剂量、剂量调整方案、用药注意”、“预混胰岛素方案向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转换”等给出了详细的药物使用建议。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其特点表1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注:*目前在中国使用较少应用基础胰岛素时的血糖控制目标应用基础胰岛素时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程、预期寿命、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方案及患者意愿等情况后制定。
➤HbA1c<7%、FPG 4.4-6.1mmol/L: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HbA1c<6.5%、FPG 4.4-5.6mmol/L:对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风险低的患者;➤近期国内研究显示,对于应用≥1种口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年T2DM患者,加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时,将FPG目标设定为≤6.1mmol,能进一步提高HbA1c达标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HbA1c<8.0%,FPG≤7.0mmol/I或更高:对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合并严重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较为宽松。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相较于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合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对血糖控制的改善程度相似,但低血糖风险更小,体重增加更少。
不同口服降糖药降糖作用机制不同,与基础胰岛素联用时,需根据药物特点,注意监测血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基础胰岛素与不同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与注意事项1.适用人群➤高血糖(FPG>11.1mmol/l或HbA1c>9%)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1种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HbA1c仍未达标的患者。
2.胰岛素起始方法➤通常0.1-0.3U/(kg·d)起始基础胰岛素;➤HbA1c>8%者,0.2-0.3U/(kg·d)起始;➤BMI≥25kg/m^2者,0.3U/(kg·d)起始。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
剂量范围 (mg/d)
服药次数 (次/d)
达峰时间 (h)
专搴翌
L11,
代谢产物
排泄途径
15.1 80 2.5.25
8
1.3
2—3
l
4-4 5
1-2
24
无活性 无活性
肝脏 肾脏80%、胆道20%
l一3
1.25.20 1_6 40-320
1.3
1 1.2
~4
20
10 5 9 10—12
有活性 有活性 无活件 无活性 无活性 无活性
持全天血药浓度平稳。其活性成分的释放更符合2型糖尿病
患者24 h血糖变化特点,低『f『【糖尤其是严重低帆糖的发生更少
(4级)㈨。
2.格列奈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直接刺激胰岛p细胞
万方数据
史堡凼筮塑岱逝苤查!!!!生!旦箜!!鲞筮!地垦!地』!!i!塑!!!塑!!尘:.垒Pi!;!望:!!!.!乳尘!生j 降糖治疗组,随访5年,全因死亡有降低的趋势(1b级)Fg]。 UKPDS试验后继续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格列本脲和氯磺丙 脲治疗组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3%(P=0.007,1b 级)[“。 安全性 一、低血糖风险 磺脲类促泌剂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但剂型改良后的缓 释、控释制剂、格列奈类及格列美脲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 低[9瑚矧。GUIDE研究结果显示,在血糖水平控制相似的情况 下,不同磺脲类促泌剂所致低血糖发生风险不同(1b级)∽“。 ADVANCE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基础的降糖治疗严重低血糖年 发生率仅为UKPDS采用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为基础的降糖治 疗的1/4(1b级)”’9 J。因此,应根据不同胰岛素促泌剂的特点 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谱选择合适的胰岛素促泌剂,从而在保证 降糖疗效的同时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二、对体重的影响 肥胖足多种慢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危 一、胰岛素促泌剂总的用药原则 胰岛素促泌剂用药原则
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问题专家共识(2022版)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概念和分型
问题15-16:何谓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的区别?
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具有高度异质性,包含两个临床类别:一是由X综合征演变而来,为代谢综合征的 同义词,也称为Reaven综合征,系特定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不良生活方式所诱发,但确切病因未明;另 一病因相对明确,由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中重要信号分子基因突变、脂肪组织发育不良相关基因突变及胰 岛素受体抗体等所致,此类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多较严重。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有一定区别。 首先,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包含两个临床类别:由特定遗传易感性及不良生活方式所诱发的胰岛素抵抗 综合征和遗传性及胰岛素受体抗体所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只有前者和代谢综合征被视为同义词。 其次,即使是前者,和代谢综合征也有区别: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概念相对模糊,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而代谢综合征有相对明确的诊断标准。 此外,代谢综合征的组分较少,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组分较多,其中很多并不是代谢综合征的组分, 如PCOS、NAFLD、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组分但不是代谢综合征的组分。
问题17-18:何谓遗传性、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称为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引起遗传性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分为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及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两类, 前者包括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PI3K基因突变、AKT2基因突变等,后者包括MC4R基因突变、 POMC基因突变、瘦素基因突变、瘦素受体基因突变等。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常见的 有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等。
问题21-22:何谓胰岛素受体病?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者治疗的信心。
0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治疗的综合效果。
03
加强患者教育及自我管理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治疗的顺利进
行。
05
营养与饮食管理在缓解2型糖尿 病中的作用
合理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建议
碳水化合物
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尤其是精制糖和白色主食, 增加全谷类、杂豆类和蔬菜的
02
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 血糖≥11.1mmol/L,并伴有糖尿 病症状。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 糖检测,如结果异常,再进行口 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 诊。
病情评估方法
放松训练
通过渐进性肌肉松弛、深 呼吸等方法,降低患者身 心紧张水平。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 心理干预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理解。
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途径
健康教育
开展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
心理咨询
设立心理咨询室或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 持和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 划,确保其获得合理的营养摄入。
自我监测与管理
心理支持
教育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血压和体重 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 计划。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 态度和信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
06
运动锻炼在缓解2型糖尿病中的 益处
好医生继续教育试题答案国家I类5套、省级II类2套
国家I类5套题答案病毒性肝炎的社区管理与规范化防治策略一、肝病概览1.重型肝炎,预期肝脏功能难以恢复时,应选择下列哪种治疗:A. 肝脏移植2.关于重型肝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适当卧床休息3.急性淤疸型肝炎表现为黄疸上升至高峰,并应持续多长时间:A. 3周以上4.下列哪项是重度慢性肝炎的表现:C. PTA(%) <60—>405.下列哪项是慢性肝炎的根本治疗:C. 抗病毒治疗6.慢性肝炎的病原体感染时间需超过下列哪项时间:A. 6个月二、乙型肝炎病毒耐药专家建议1.关于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临床处理,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C. 核苷(酸)类似物对肝硬化患者具有一定危害2.关于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预防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无需了解血清HBV DNA水平及耐药3.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B. 换用阿德福韦4.下列关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处理的方法,哪项是正确的:A. 应及时进行挽救性治疗5.对拉米夫定耐药时,加用下列哪项药物可提高疗效:B. 阿德福韦酯6.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肝炎病毒耐药预测的因素:C. 核苷(酸)类似物的剂量三、慢性丙型肝炎的社区管理及防治1.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半年内至少在下列哪项时间内应进行检测ALT、AST:C. 每2个月2.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对象中,对于ALT正常或轻度升高且>40岁的患者应选择下列哪项处理措施:B. 应立即治疗3.下列哪项是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定义:A. 治疗4周RNA阴转4.关于丙型肝炎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一旦感染丙肝病毒,仅10%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5.对于丙型肝炎的预防,下列哪项措施最重要:B. 切断传播途径6.下列哪项是治疗应答中反跳的定义:A. 治疗期间HCV RNA 由阴转阳四、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1.必须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育龄女性,如果近期不计划妊娠,建议选择的抗病毒药物:B. 干扰素2.宫内感染乙肝病毒时,主要发生在下列哪项时间内:C. 妊娠中、晚期3.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好应在下列哪项时间内:A. 出生6小时4.根据药物在妊娠期间抗病毒的安全分类,拉米夫定属于下列哪项药物:B. B类药物5.下列哪项是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途径:B. 产时感染6.下列哪项药物是目前认为在孕晚期使用基本是安全的:B. 拉米夫定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一、社区常见传染病及管理(一)1.甲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为:C.4周2.HA 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3.肝功能异常超过多长时间的HBsAg阳性患者确诊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B.半年4.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空气传播5.菌痢的潜伏期一般为: A.1-2天二、社区常见传染病及管理(二)1.二期梅毒属于:A.早期梅毒2.以下哪项不是淋病的传播途径: D.空气传播3.HIV是:B.单链RNA病毒4.艾滋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个期,其中Ⅲ期为: C.艾滋病前期5.尖锐湿疣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A.人类乳头瘤病毒三、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1.一般情况下,戴棉纱口罩不应超过()小时:B.4小时2.可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消毒剂称为:D.高水平消毒剂3.医护人员洗手时,取适量皂液认真揉搓双手至少()分钟:C.15分钟4.可以清除和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微生物的消毒剂称为:C.中水平消毒剂5.以下关于护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B.重复使用护目镜3次以后应消毒清洗一次医院处方点评的管理与实施一、门急诊及医嘱处方点评方法1.无特殊情况下,开具门诊处方不能超过下列哪项的用量: B. 7日用量2.清洁手术患者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应超过下列哪项时间: C. 24小时3.氨基糖苷类药物+速尿同时应用,会导致出现下列哪项后果: A. 导致耳、肾毒性增强4.28天以下的新生儿在使用头孢曲松的同时,不能使用下列哪种药物: C. 钙剂5.α受体阻滞剂可出现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B. 体位性低血压二、处方点评与药物临床应用评价1.关于专项处方点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C.各级医院都必须实行专项处方点评2.属于超常处方的是: D.无正当理由开高价药的处方3.专项处方点评的重点监控项目不包括: B.口服营养制剂4.属于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是: A.用法用量不适当的处方5.实施处方点评的最终目的是: D.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1.以下关于处方点评错误的是: C.各级医院应保持处方点评制度一成不变2.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部门是: A.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3.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B.中级以上4.以下哪项是不规范处方: B.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5.一个考核周期内( )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C.5次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一、胆汁淤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1.最常见累及大胆管上皮细胞的胆汁淤积疾病是: A.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在遗传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中,发生的重要机制是: D. 转运体基因突变3.目前观点Dubin-Johnson综合症倾向于由那个基因突变所致: A. MRP24.以下哪个基因突变是囊性纤维化的原因: B. CFTR5.胆汁酸是由以下哪项成分转变而来: D. 胆固醇6.以下哪项不是胆汁的成分: D. 糖二、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概述1.胆汁的主要成分是下列哪项: B. 胆汁酸2.以下哪项PBC-肝内胆汁淤积的生化表现不正确: B. ALT/AST显著降低3.以下哪项与PBC共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最低: D. 扁平苔癣4.以下哪项不是PBC的临床表现: D. 关节疼痛5.以下哪项PBC的免疫学异常发生率最高: A. AMA/AMA-M26.除哪项外均为可能引起药物型肝内胆汁淤积的病因: C. 头孢拉定三、几种常见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1.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病程一般在几个月以内: D. 32.下列哪项不是PSC诊断的主要依据: B. 碱性磷酸酶降低3.胆汁淤积型肝炎占肝炎的比例是多少: A. 2-8%4.重叠综合症所致胆汁淤积的发生率是: D. 8%5.除哪项外均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依据: C. 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60%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好发于妊娠末: A. 3个月四、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治疗(一)1.根据本章内容以下哪项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首选用药: D. 熊去氧胆酸2.以下对胆汁酸池描述错误的是: A. UDCA是鹅去氧胆酸(CDCA)的7-C位羟基同向异构体3.根据本课件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常用剂量正确的是: A. 10mg/kg/d4.熊去氧胆酸不宜与以下哪项同时合用: B. 消胆胺5.根据本课内容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固醇性结石的疗程正确的是: C. 6~24个月6.以下哪项不是使用熊去氧胆酸的禁忌症: D. 慢性胆囊炎五、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治疗(二)1.腺苷蛋氨酸是那年被发现的: A. 19572.腺苷蛋氨酸对以下哪项具有预防作用: D. 预防心脏疾病3.腺苷蛋氨酸对以下哪项具有治疗作用: A. 关节炎4.腺苷蛋氨酸是通过以下哪项在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D. 转甲基和转硫基作用5.目前认为对胆汁淤积引起的皮肤瘙痒有一定效果的药物是: A. 消胆胺6.通过本课学习,下列哪项对腺苷蛋氨酸的安全性描述是错误的: B. 对孕期胎儿有明显不良反应从新指南看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一、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1.根据《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以下哪位T2DM患者不考虑口服药而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B.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2.根据《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以下哪位T2DM患者可给予胰岛素单药治疗,亦可口服药和胰岛素联用: C.病程中出现无确切诱因的体重下降3.关于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描述正确的是: A.需他人协助完成注射4.关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描述正确的是: D.患者进餐时间规律5.哪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达标率更高: C.预混二、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1.关于胰岛素的分配比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全天胰岛素总量1.5-2.0u/kg/d左右2.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考虑重新恢复口服药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C.空腹血浆C3.当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总剂量()仍不能很好控制血糖时,可采用每天多次胰岛素治疗: B.>36u4.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 D.以上都包括5.胰岛素对糖尿病的基本的治疗益处包括: D.以上都是6.关于口服降糖药物失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每年大约有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继发失效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指南1.下面哪些不是胰岛素的作用D、胰岛素减轻体重2.下面哪种胰岛素不是基础胰岛素 C、赖脯胰岛素3.下列哪些不属于胰岛素类似物:C、精蛋白锌胰岛素4.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 B、腹部脐周5cm以内的部位;大腿前外侧5.下列哪些不是胰岛素的给药途径C、肌肉注射6.关于胰岛素在急症中的应用哪些不正确B、急性期应加大胰岛素皮下注射剂量省级II类2套题答案5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一、WHO儿童生长标准(2006)Z评分计算介绍1.WHO儿童生长标准Z评分计算公式为: C. Z评分=(实际测量值-参考标准中位数)/参考标准的标准差2.WHO Anthro 系统包括哪三部分: A. 体格发育计算、个体评价、营养调查3.体格发育计算评价单个儿童,需要知道: D. 以上都需要4.能够计算儿童生长各项指标的统计软件包括:C. AS, SPSS 和STATA5.SAS Macro中的data_in=mx08,表示: B. 要计算Z评分数据集名6.国内儿童成长曲线软件(共享版)的特点是: B. 目前只能对儿童个体评价,更适合家长二、2006WHO儿童生长标准的应用1.关于WHO儿童生长标准在阿根廷、意大利、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四个国家的测试评价医院儿童营养不良与身长别体重百分位数说法正确的: B. 相关但不可互换2.英国采用WHO儿童生长标准的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说明:B. 采用WHO生长曲线,4个月以上英国婴儿增重标准降低,可以避免将来的儿童期肥胖3.孟加拉农村母乳喂养婴儿纵向生长研究表明: C. WHO参考标准是评价母乳喂养儿童生长状况的基准4.关于秘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分析以下哪项不正确: A. 细菌感染是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和消瘦的主要危险因素5.WHO标准对印度、秘鲁、越南儿童营养状况评价错误的是: B. 3个国家儿童生长迟缓率均较低6.与美国2000 CDC生长曲线相比较WHO儿童生长标准: A. WHO标准的营养不良率较低(前6个月除外)三、2006WHO儿童生长标准制定1.以下哪项是1978年NCHS/WHO儿童生长标准存在的缺陷: C. 婴儿主要由配方奶喂养2.儿童理想生长要求必须包含哪三方面要素: A. 营养、环境、卫生保健3.以下哪项符合制定新的儿童生长标准参加人员的选择原则: B. 母亲愿意遵从母乳和辅食喂养建议4.制定新的儿童生长标准参加儿童的指标(身高、体重、头围)测量次数以下哪项正确: A. 24个月儿童测量21次5.以下哪项符合新的儿童生长标准对儿童动作发育的说明: A. 4-18个月之间6个动作发育的里程碑6.关于不同国家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潜力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B. 给予同样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生长发育潜力相同四、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参照标准1.以下哪项是反映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最重要的指标: A. 生长2.关于生长标准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 C. 测量精确和测量技术标准化3.关于我国生长发育的研究以下哪项正确: C. 1937年对北京市东城区0~12岁近万名儿童进行了为时3年的横断面调查,得到了中国第一份较完整的资料4.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包含指标: A. 年龄、身高、体重、头围、分身高体重、分年龄体质指数5.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表达形式为: B. 数字表格及生长曲线图6.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与WHO标准的比较说明: B. 中国儿童的整体生长水平有赶上发达国家的潜力五、2006年WHO标准与NCHS参考标准1.关于NCHS参考标准局限性正确的是: A. 从超重肥胖率来看,将NCHS生长曲线应用于全球儿童肥胖分类时会导致将很多超重儿童归为消瘦或正常体重2.关于2006 WHO新标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C. 研究的目的是创建一个显示儿童理想生长的参考指数3.制定NCHS参考标准参考人群选择存在的问题是: B. 配方奶喂养的婴儿4.以下哪项是NCHS参考标准对体重超标儿童筛选的问题: C. 配方奶喂养的儿童体重比母乳喂养的孩子要增长得快些5.关于新标准推广使用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哪项正确: A. 从个体角度,卫生保健人员对新生儿童可以采用WHO儿童生长标准,现有儿童过去的生长状况是否要重新评价6.WHO首次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中引入以下哪项,对监测儿童的肥胖非常有效: B. 体质指数缺铁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一、缺铁性贫血1.下列哪项不是贫血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 D.异食癖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皮肤、粘膜皮肤粘膜苍白3.下列哪项不属于缺铁性贫血的特殊临床表现: D.皮肤粘膜苍白4.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慢性失血5.下列关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6.下列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二、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下列关于铁剂选择原则和应用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三价铁剂2.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最常用的药物是: B.硫酸亚铁3.口服硫酸亚铁后,红细胞可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为: C.1~2个月后4.下列哪项不是硫酸亚铁缓释控释剂的优点: D.铁的生物利用度高5.下列关于葡萄糖酸亚铁的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铁量较高6.下列哪项不属于琥珀酸亚铁的优点: D.配合性稳定三、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铁代谢1.下列哪项器官含铁量最为丰富: A.肝脾2.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1/4段被吸收3.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清铁可升高: D.溶血性贫血4.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清铁可降低: B.缺铁性贫血5.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C.红细胞增多症6.下列哪项指标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A.红细胞游离卟啉测定。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患者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的摄入,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
02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在使用降糖药
物的同时,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03
心理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
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有助 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 提高。
02
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的流行病学 和病理生理学
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行趋势
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 势。
口服降糖药物与注射降糖药物相比,具有使用方便、 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但是,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 果相对较弱,且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胃肠道不适等不良 反应。
在心肾疾病患者中,不同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 者,需要选择不经过肾脏代谢或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 物。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问题。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降糖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个体化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降 糖药物治疗策略。
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探索如何通 过综合管理模式(如生活方式干预、 心理支持等)来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病情。
2020版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指南与共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按姓氏笔画排序)冉兴无母义明朱大龙刘铭纪立农李小英李启富李焱李强杨文英杨立勇杨涛肖建中邹大进张俊清陆菊明陈莉明陈璐璐周智广单忠艳赵家军洪天配郭立新郭晓蕙姬秋和彭永德童南伟曾龙驿【提要】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
基础胰岛素是T2DM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当前我国基础胰岛素治疗存在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
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我国专家于2017年发布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基于循证证据对基础胰岛素常用临床方案的适用人群、起始方法、剂量调整方法等做出推荐。
本次修订针对基础胰岛素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更新。
【关键词】基础胰岛素;糖尿病,2型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0.10.001Chinese expert recommendations on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 adult type2diabetes mellitus【Summary】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ype2diabetes and the decline of beta⁃cell function,insulin iseventually required to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Basal insuli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ype2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but basal insulin usage in current Chinese clinical practiceis suboptimal,including delayedinitiation,inadequate starting dose,and insufficient titration,etc.To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basal insulinusage,Chinese experts developed th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on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2017,provide advice on applicable population,appropriate starting dose and titration scale for common basal insulinregimens.Current recommendations were updated based on new evidence.【Key words】Basal insulin;Diabetes mellitus,type2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1]。
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ppt
推荐内容
无论是否诊断糖尿病,接受人工营养的患者血糖>7.8mmol/L即可起始胰岛素治疗
持续肠内营养采用基础餐时方案(每日1-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每4-6小时一次短效/速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按0.15-0.25 U/kg/天起始
接受肠外营养的糖尿病患者可根据7-10U/100g葡萄糖的比例酌情添加胰岛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8:2-42. Diabetes Care. 2017 Jan;40(Suppl 1):.. 2017 AACE Guideline. Endocrine Practice 2017January 17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重磅发布
为更好地指导基础胰岛素临床实践,由中国内分泌领域多位权威专家共同拟定的《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于2017年1月正式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的第1期。 该《指导建议》对不同目标人群,就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两类临床方案提供了数据详实的临床应用指导,并对肠内/肠外营养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给出建议。
胰岛素 起始方法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基础胰岛素维持原剂量,主餐/早餐前给予餐时胰岛素4-6 U; 预混胰岛素转换为基础餐时方案的患者:按目前总剂量的40%~50%作为基础胰岛素起始;余量作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需短时间内控制高血糖者:可根据0.3-0.5 U/kg估算总量;50%为基础胰岛素,50%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纪立农,陆菊明,朱大龙,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2-9.
《基层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基层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专家共识》要点基层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专家共识是一份权威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帮助基层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概述。
1.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和时机: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失效或达到治疗目标的情况下,应考虑胰岛素治疗。
在一些情况下,如妊娠糖尿病或胰岛素治疗的优势明显、控制较差时,可以早期使用胰岛素。
2.胰岛素的种类和选择:共识指出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及其适应症和优势。
长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快速作用胰岛素和超短效胰岛素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治疗场景。
应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胰岛素。
3.胰岛素的使用策略:共识提出了胰岛素治疗的实施策略,包括起始剂量、调整剂量、监测血糖、控制目标等。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需求,逐步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以达到目标血糖水平。
4.胰岛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共识列举了胰岛素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例如,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肾功能、血脂、心血管状况等,并根据相关指标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关注胰岛素的保存和注射技巧,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和管理:共识详细介绍了胰岛素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糖、注射部位反应等,并提供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以保证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6.胰岛素治疗的持续管理和教育:共识强调了胰岛素治疗的持续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性。
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教育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患者也需要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遵循医嘱,自我监测和管理血糖。
该共识的发布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水平,提高基层医生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研究、教育和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份权威的指导文献,推动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规范化和人性化。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3060min
2-3h
5-8h
特点
餐前0~15min或餐后15min内注射;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2~5 h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
餐前30~45min注射; 与生理状态比较。起效慢、效果差, 持续时间长、延后的低血糖
中效 长效
诺和灵N/ 优泌林N
来得时
2-4h 2-4h
诺和平
3-8h
4-10h
1016h
4
5
6
从 UKPDS开始的年数(接受氯磺丙脲治疗的患者)
UKPDS提示:在确诊6年后大约50%以上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需 要联合胰岛素才能够使得空腹血糖控制到<6.0 mmol/L
Wright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25:330–336.
Lusignan S et al. BMC Family Practice 2005; 6:13.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进 行性衰退
β细胞功能(%)
100
诊断糖尿病时
80
β细胞功能降低超过50%
60
40 N = 376
20
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诊断时间(年)
Adapted from UKPDS Group. Diabetes 1995;44:1249
2024h
5.723.2
作为基础胰岛素,平台时间短,吸收 曲线变异大.低血糖风险高 T2DM每日注射1次,T1DM每日可注射2 次: 吸收曲线重复性好
11
已上市胰岛素种类及特点2
胰岛素 商品名 种类
优泌乐25 优泌乐50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
.标准与规范.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09年美国内分泌学会(AACE)发表的2型糖 尿病血糖控制指南中明确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 病患者经过短期的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水平仍>9%时,可以直接使用胰岛素起始 治疗…。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颁布的2010 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提到,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 治疗,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和症状缓解后可根据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嵋1。但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具体起
执笔专家:翁建平 参与共识起草的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母义明(解放 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宁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 代谢科)、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刘静(甘肃 省人民医院糖尿病内分泌科)、朱大龙(南京大学医学院附 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陈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学 科)、陈莉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内分泌科)、 李小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 科)、李启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陆菊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时立新(贵阳医学院附属 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宋光耀(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邹大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杨立勇(福建医 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杨玉芝(黑龙江省人民医 院内分泌科)、单忠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 与代谢病科)、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 科)、赵志刚(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郭立新(北京 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姬秋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上 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翁建平(中 山大学附属第i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 参考文献
胰岛素的使用共识
基础+三餐时胰岛素方案
基础胰岛素按照0.1~0.2U/kg/d剂量给予 根据空腹(早餐前)血糖调整睡前基础胰岛素用量 根据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血糖的水平调整三餐 前的胰岛素用量 餐时胰岛素一般首剂给予4U,根据下次餐前血糖 的水平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一般先对最高餐 前血糖值进行调整,每3 ~ 5 d调整一次,每次调 整1 ~ 2 个注射点,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胰岛 素剂量为1 ~ 4 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其他:妊娠、围手术期、急性并发症或应激 状态(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状态、 乳酸性酸中毒、严重感染等)、严重慢性并 发症(如重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胰岛腹血糖升高的患者 一天两次预混胰岛素,适用于空腹血糖 高或(和)餐后血糖高的患者
对新发病并与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 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 物。 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 型糖尿 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 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对于血糖较 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降糖药 物很难快速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高血糖 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 逆转β 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 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 疗。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有多次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注射等。应注意加强血糖的监测, 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各点血糖在最短时 间接近正常,同时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胰岛素的使用共识
我国近年关于胰岛素应用的共识及指南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 识 2013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 识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进 行性衰退
100
80
诊断糖尿病时 β细胞功能降低超过50%
β细胞功能(%)
60
40
N = 376
20
0
-10
-9
-8
-7
பைடு நூலகம்
-6
-5
-4
-3
-2
-1
0
1
2
3
4
诊断时间(年)
Adapted from UKPDS Group. Diabetes 1995;44:1249
5-15min 30-90min 5-15min 30-120min 3060min 2-3h
短效
诺和灵R/ 优泌林R
中效 长效
诺和灵N/ 优泌林N 来得时 诺和平
2-4h 2-4h 3-8h
4-10h
1016h 2024h 5.723.2
11
已上市胰岛素种类及特点2
胰岛素 种类 商品名 优泌乐25 优泌乐50 诺和锐30 预混 双峰 10-16h 起效时间 5-15min 达峰时 间 持续时 间 特点 餐前15 min或餐后即刻注射
胰岛素 种类
速效
商品名
诺和锐 优泌乐
起效时 间
达峰时间
持续 时间
3-5h 3-5h 5-8h
特点
餐前0~15min或餐后15min内注射;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2~5 h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 餐前30~45min注射; 与生理状态比较。起效慢、效果差, 持续时间长、延后的低血糖 作为基础胰岛素,平台时间短,吸收 曲线变异大.低血糖风险高 T2DM每日注射1次,T1DM每日可注射2 次: 吸收曲线重复性好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合并症; 肝肾功能不全; 妊娠期间
16
T2DM胰岛素和/或OAD治疗适应症
新诊断T2DM,HbA1c≥9.0%且糖尿病症状明显; 在采用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及2种或2种以上OAD 次大剂量治疗3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 (HbA1c≥7.0%);
一例糖尿病足患者行左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2015级省级机关医院 基地学员:张丽
1
患者乔某某,女,79岁,2016年03月06号收住入院
前言 合理选择胰岛素的治疗时机 初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 不同类别胰岛素的选择 胰岛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
8
胰岛素的分类按来源:
动物胰岛素:牛、猪; 人胰岛素(基因工程合成): 诺和灵、优泌林、甘舒霖; 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优泌乐 来得时,诺和平。
9
胰岛素的分类按作用时间:
速效胰岛素 短速效胰岛素(RI) 中效胰岛素(NPH) 长效胰岛素(PZI) 预混胰岛素
10
已上市胰岛素种类及特点1
从 UKPDS开始的年数(接受氯磺丙脲治疗的患者)
UKPDS提示:在确诊6年后大约50%以上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需 要联合胰岛素才能够使得空腹血糖控制到<6.0 mmol/L
Wright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25:330–336. Lusignan S et al. BMC Family Practice 2005; 6:13.
6
药物治疗最终将从口服药向胰岛素转变
口 服 降 糖 药 物
药物治疗
胰 岛 素 治 疗
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随病程进展逐渐恶化,为取得
血糖最佳控制,大部分T2DM最终均需胰岛素治疗
7
ADA/EASD共识数据显示: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单一治疗 使HbA1c下降值
干预方式
第一级:充分验证的核心治疗 第一步:起始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二甲双胍 第二步:可增加的药物
4
口服药治疗并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10 9 HbA1c (%) 8 7 6 0
饮食治疗 格列本脲 二甲双胍
0
2
4 6 时间(年)
8
10
UKPDS 34. Lancet 1998; 352:854–865
5
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而增加
60
需要加用胰岛素的患者(%)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高血糖状态,迅速解除高糖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甚 至逆转残存B细胞功能。
对于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时机,不同学术组织的推荐有所不同
14
合理选择胰岛素的治疗时机
亚裔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储备能力较西方白种人低
糖脂毒性及氧化应激等对B细胞毒害作用更显著 中国T2DM患者应适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15
T2DM给予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优势
1.0-2.0 1.0-2.0
广泛获益 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胰岛素
磺脲类
1.5-3.5
1.0-2.0
没有剂量限制,起效迅速, 改善血脂谱
迅速显效
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9; 32: 193-203.
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者。
17
目录
前言 合理选择胰岛素的治疗时机 初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 不同类别胰岛素的选择 胰岛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8
三、 初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
1.制定个体化治疗短期目标—血糖控制
住院血糖控制目标7.8-10.0mmol/L为宜
2.制定个体化治疗长期目标—HbA1c
糖尿病病程
餐后血糖 血糖 空腹血糖
–10
–5
0
5
10 胰岛素水平
15
20
25
30
代谢活性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10
大血管并发症
–5
0
微血管并发症
5 10
15
20
25
30
Stolar MW.et al. J Manag Care Pharm. 2008;14(5)(suppl S-b):S2-S19
优泌林 70/30
诺和灵30R 诺和灵50R
30-60min
每日注射2次即可覆盖餐后血糖;
灵活性低于基础一追加方案
12
目录
前言 合理选择胰岛素的治疗时机 初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 不同类别胰岛素的选择 胰岛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3
二、合理选择胰岛素的治疗时机
T2DM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尽快纠正
19
HbA1c 水平 <6.0%
适用人群 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勿需降糖药物干预者; 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新发现的糖尿病 <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糖尿病计划妊娠 <65岁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标合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65岁,无低血糖风险,脏器功能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 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计划妊娠 已有心血管疾病(CVD)或CVD极高危 ≥65岁.预期生存期5~15年 ≥65岁或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5年;低血糖高危人群; 执行治疗方案困难者如精神或智力或视力障碍等:医疗等条 件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