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中考物理题及答案图片版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02eeeb14e852458fb57c9.png)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答案】D【考点定位】分子动理论;透镜;能量转化;磁铁2.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焦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焦耳用实验验证了焦耳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大气压强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履带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B不符合题意;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对木柴的压强,故C符合题意;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压力和压强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 B.非晶体的凝固C.晶体的熔化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物理图像问题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动力F1的力臂 B.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平面镜成像 D.磁体的磁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反向延长得出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1,故A错;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作用,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故B正确;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用虚线画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正确;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回到S极,故D正确;故选A。
2016年山东青岛物理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6年山东青岛物理中考试卷(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ce935fad6195f312ba6f1.png)
青岛市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第(Ⅰ)卷现象·概念·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2.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牛顿D.焦耳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履带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的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7.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 000 m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8.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 A,通电1 min 产生了2.64×104J 的热量,它的电阻是( ) A.66 Ω B.6 600 Ω C.110 Ω D.220 Ω 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5d59873968011ca2009124.png)
O
t时
t时
•晶体的熔化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A.匀速直线运动
B.非晶体的凝固
A.动力F的力臂
B.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
D.磁体的磁场
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的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
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A.66QB.6600QC.110QD.220Q
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
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坦克装有履带 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 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现象概念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
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
.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
.牛顿D.焦耳
.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2016青岛市中考物理样题解读
![2016青岛市中考物理样题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9188a5169eae009581bec2f.png)
▲解读:B.考查解题思路
C.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路的总功率是 P=P1=I12 R1 =I2 R1 =(R/U)2R1 = (U2 / R1)2/(R1+R2)
▲解读:C.考查正向解题过程
D.滑片P右移→ R2↑ →R↑ =R1+R2 → I↓=R(U)→ UL↓=IR1 → UP↑=U-UL →电压表示数增大
在串联电路中,若开关位置改变,其控制作用 。
问 题 讨 论
利用上述装置图中的器材,要验证串联电路电阻的定性 关系,我们还需要添加电流表,具体验证性小实验做法是: ,从而说明串联后电 阻变大了。
▲解读:可以引出一级实验:串联电阻 的关系;按照一级实验的考法。也可以引 出:并联电路特点;也可以引出电热---焦 耳定律。
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 过全程AB和上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 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结论 方法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 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问 题 讨 论
在上述过程中,为了测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雨 将小车重新放在C点,让小车自由运动到B点,进行 求解。这样得到的值比实际平均速度值要 。
▲解读:从一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情景,写 出开头的4个字,结尾的4个字,中间几 个点(3个也可以),加以解释。
8.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请完成 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海绵、刻度尺、 。
数据 记录 表格
实验 步骤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解读:1.本题原来考查一、二级实验,现在不是了, 都在板块一、二、三的问题讨论中考查。 2.这里考由原来二级实验要求来进行考查。像器材、步 骤、表格等。 3.题目:考查初中不作要求的题目。如:(1)小雨想 探究总功率P总 与每个用电器P1、P2之间的关系,请你 设计实验方案。也可以从验证的角度提问题,要验证 P=P1+P2,请设计实验。
青岛中考物理试题中考.doc
![青岛中考物理试题中考.doc](https://img.taocdn.com/s3/m/4ed9ad873c1ec5da51e270a0.png)
:2016年青岛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e5754431126edb6e1a1066.png)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答案】D【考点定位】分子动理论;透镜;能量转化;磁铁2.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牛顿D.焦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 不符合题意;焦耳用实验验证了焦耳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大气压强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履带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B不符合题意;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对木柴的压强,故C符合题意;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压力和压强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非晶体的凝固C.晶体的熔化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物理图像问题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动力F1的力臂B.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平面镜成像D.磁体的磁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反向延长得出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1,故A错;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作用,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故B正确;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用虚线画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正确;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回到S极,故D正确;故选A。
青岛2016物理中考试题
![青岛2016物理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d4d60bc5da50e2524d7f9d.png)
二〇一六年青岛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叶子姐姐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分两卷。
第I卷共两个大题,13个小题;第II卷共六个专题,14个小题。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I卷现象·实验·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2.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牛顿D.焦耳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履带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非晶体的凝固C.晶体的熔化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动力F1的力臂B.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平面镜成像D.磁体的磁场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7.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000m 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 B .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 C .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 D .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8.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A ,通电1min 产生了2.64×104J 的热量,它的电阻是( ) A .66Ω B .6600Ω C .110Ω D .220Ω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 .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B .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C .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D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B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D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11.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 ,物体A 的体积为V ,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A 连接.当容器中的水深为h 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A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ρ水ghSB .物体A 的密度ρA 的求解思路是ρA =→m A =→G A =F 浮→F 浮=ρ水gV 排→V 排=VC .若在A 上加放重为G B 的物体B ,A 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 的支持力F N =G A +G B ﹣F 浮=F 浮+G B ﹣ρ水gV=ρ水gV+G B ﹣ρ水gV=G B ﹣ρ水gV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完全浸没V 排↑→F 浮↑=ρ水gV 排→弹簧对A 的拉力F ↓=m A g ﹣F 浮13.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二 A .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托盘中,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B .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力所做的功W 与提升高度h 的关系图象如图,则图线a表示的是铁块C .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在电阻相等时铝线较长D .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夏利和捷达轿车按照表二中的速度匀速行驶相同的时间,若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2:3,则牵引力之比为4:5第(Ⅱ)卷 实验·应用·探究·创造(本卷满分70分)专题一:光与热(14题7分,15题5分,共12分)14.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NOF )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运用的科学方(1)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填“上方”或“下方”).(2)请画出图1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如图2是200g冰的熔化图象,它在CD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专题二:力与运动(共2小题,满分17分,16题11分,17题6分)16.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2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1,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 和阀门D ,再打开阀门 ,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 时,打开阀门C ,船驶入上游.(2)如图2,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请画出物体A 的受力示意图.(3)如图3,轻质杠杆的OA :OB=4: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G 甲=125N ,底面积S 甲=1×10﹣2m 2.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1×104Pa ,则物体乙的重力G 乙= .(请写出解题思路)专题三:电与磁(共2小题,满分14分,18题10分,19题4分) 18.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2(1)工人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会造成 ,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总开关“跳闸”.(2)请根据如图所示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3)标有“220V ,800W ”的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正常工作1.25h 消耗的电能为 . 专题四:(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20.综合问答﹣﹣家庭中的物理:小雨用电热水器将水加热.他洗完头发开窗通风时被风一吹感到凉.他看到妈妈腌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请用…(开头4个字)…(结尾4个字)将你所选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21.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22.综合作图﹣﹣家庭电路: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吊灯L 1和L 2由开关S 控制,墙上有一个固定插座.请把电路连接完整.专题五:综合计算(共2小题,满分11分,23题6分,24题5分)2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 标有“4V ,1.6W ”字样,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 2=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求: (1)小灯泡正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2)只闭合开关S 、S 2和S 3,移动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使电流表示数为0.5A 时,R 2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 .此时滑动变阻器R 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3)只闭合开关S 和S 1,移动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小灯泡L 的I ﹣U 图象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 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4.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1)物体在空中上升1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专题六:创造与探究(共3小题,第25题4分,26题3分,27题3分,满分10分)25.归纳式探究﹣﹣探究小球沿过山车轨道的运动小雨观察到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游客却不会掉下来.他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做了以下两个探究:(1)探究一:如图甲所示,小球由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到B点,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高度h和小球质量m的关系,数据如表一.则小球到达点的速度与有关,且1.探究二:如图乙所示,小球以一定速度从B点沿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C.小球在B点v r的关系式为.(3)如图丙所示,将甲、乙两轨道组合后,小球从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若r=0.4m,要使小球经过B 点后能恰好通过C点,则h=.26.演绎式探究﹣﹣﹣探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1)实验发现,带电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k,其中k为常量,当q1和r一定时,F与q2之间的关系图象可以用他图甲中的图线来表示.(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电荷周围也存在磁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作用力实际是q1(或q2)的电场对q2(或q1)的电场力.物理学中规定: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则E=.如图乙所示,在距离点电荷Q为r的A点放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F=,点电荷Q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A=.(3)如果两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会相互叠加,形成合电场.如图丙所示,两个互成角度的电场强度E1和E2,它们合成后的电场强度E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如.图丁所示,两个点电荷Q分别放在A、B两点,它们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E合=.请推导证明:E合27.问题解决﹣﹣制作电子拉力计: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压恒为12V的电源;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一根长为8cm、阻值为40Ω的均匀电阻丝R1(它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可以固定,另一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它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1)请利用上述器材制作电子拉力计,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设计的电路图.(2)请推导出拉力F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式,并在图丙所示的电流表表盘上标出拉力为0N,20N,40N 对应的刻度值.。
2016青岛初中物理样题解读
![2016青岛初中物理样题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4d15f9769eae009591becab.png)
专题一:声、光与热(本专题满分13分,共2个小题,第1小题9分,第2小 题4分)
▲解读:本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 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专题五: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13分,共 2个小题,第10小题7分,第11小题6分)
▲解读:1.由原来的两个问号变 为现在的三个问号。 2.第一问号很简单,一步到位, 第三个问号,五步内结束。 3.今年中考不出现0.5分。
1.以上是王平老师在青岛沧口学 校教研活动时的原话,不是我本 人的观点。 2.如果老师们对今年中考有困惑 或有建议,可以发邮箱: qing dao wu li @
▲解读:由此引出另外三级实验,也可引出:凸透镜 对光线会聚作用。(一级实验)
专题二:力与运动(本专题满分14分,共2个小题,第3小题9分,第4 小题5分)
3.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读:进一步思考:可以引出:牛 顿第一定律的斜面实验.
▲解读:C.考查正向解题过程
D.滑片P右移→ R2↑ →R↑ =R1+R2 → I↓=R(U)→ UL↓=IR1 → UP↑=U-UL →电压表示数增大
▲解读:D.分析一个过程,某个物理 量变化,导致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
A.B.C.D项可以前后变化顺序。
2016年中考卷二专题一.二.三的变化:
▲解读:1.由原来的三个"问题讨论" 变为现在的六个"问题讨论".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2016青岛市物理中考题
![2016青岛市物理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7f73e1bb68a98270fefa6b.png)
16中考副标题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2.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牛顿D.焦耳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装有履带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非晶体的凝固C. 晶体的熔化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A. 动力F 1的力臂B. 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 平面镜成像D. 磁体的磁场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7.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000m 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8.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A ,通电1min 产生了2.64×104J 的热量,它的电阻是( )A.66ΩB.6600ΩC.110ΩD.220Ω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11.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 ,物体A 的体积为V ,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A 连接.当容器中的水深为h 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A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ρ水gh SB.物体A 的密度ρA 的求解思路是ρA =m A V →m A =G A g →G A =F 浮→F 浮=ρ水g V 排→V 排=12VC.若在A 上加放重为G B 的物体B ,A 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 的支持力F N =G A +G B -F 浮=F 浮+G B -ρ水g V=12ρ水g V+G B -ρ水g V=G B -12ρ水g V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V排↑→F浮↑=ρ水g V排→弹簧对A的拉力F↓=m A g-F浮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2.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 B. C. D.13.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一物质密度/(kg•m3)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铜8.9×1030.017铁7.9×1030.096铝 2.7×1030.027表二车型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的最高速度/(km•h1)夏利100捷达120桑塔纳120A.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托盘中,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B.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力所做的功W与提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则图线a表示的是铁块C.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在电阻相等时铝线较长D.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夏利和捷达轿车按照表二中的速度匀速行驶相同的时间,若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2:3,则牵引力之比为4:5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4.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表格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结论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______ ℃不变.方法实验中通过______ 来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问题再增加烧杯、红墨水和滴管,可验证“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分别在质量相等的30℃、50℃、80℃的水中滴入等量红墨水,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快慢.设计记录表格:实验次数12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方法如图,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把纸板NOF向后折,在NOF面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法.问题结论如图,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换上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a的像是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15.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表格图象铝块m/g V/cm3127.010240.515381.030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 的.问题讨论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饮料的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法.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用量筒测出饮料的体积V;③把饮料从量筒倒入空烧杯,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1;④代入公式ρ=mV= ______ 求出饮料的密度.测出的饮料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小雨猜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有关.过程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②如图乙,在木块上加放砝码,以速度v1重做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③如图丙,改变拉动速度,以速度v2重做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发现:F1<F2=F3.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______ .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______ .程序提出问题-- ______ --实验反驳--得出结论.作图画出图甲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问题讨论把一个钢笔帽竖放在静止的木块上,突然向右拉动木块,发现钢笔帽______ 倾倒(填“向右”或“向左”),这说明物体具有惯性.16.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过程如图,闭合开关,导体ab向右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______ 的作用.据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 .问题讨论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若把导体换用轻质塑料棒,实验______ (填“能”或“不能”)成功,因为______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请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表格第3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请读出丙填在表格中.R=10Ω次数123U/V1.2 2.0I/A0.120.200.26结论在______ 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问题讨论为实验多次测量,若没有滑动变阻器,还可以通过______ 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17.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要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盛有水的水槽,细线.实验步骤______ ,______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____________ .18.归纳式探究--探究小球沿过山车轨道的运动小雨观察到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游客却不会掉下来.他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做了以下两个探究:(1)探究一:如图甲所示,小球由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到B点,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高度h和小球质量m的关系,数据如表一.表一:实验次数h/m m/kg v2/(m2•s-2)10.2 2.0×10-2 4.020.4 2.0×10-28.030.4 3.0×10-28.040.8 2.5×10-216.0则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______ 有关,且v2=k1 ______ .探究二:如图乙所示,小球以一定速度从B点沿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C.小球在B点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数据如表二.实验次数r/m v2/(m2•s-2)10.157.520.3015.030.4522.5则小球在B点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式为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甲、乙两轨道组合后,小球从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若r=0.4m,要使小球经过B点后能恰好通过C点,则h= ______ .19.演绎式探究---探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1)实验发现,带电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k q1q2r2,其中k为常量,当q1和r一定时,F与q2之间的关系图象可以用他图甲中的图线______ 来表示.(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电荷周围也存在磁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作用力实际是q1(或q2)的电场对q2(或q1)的电场力.物理学中规定: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则E= ______ .如图乙所示,在距离点电荷Q为r的A点放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F= ______ ,点电荷Q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A=______ .(3)如果两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会相互叠加,形成合电场.如图丙所示,两个互成角度的电场强度E1和E2,它们合成后的电场强度E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如图丁所示,两个点电荷Q分别放在A、B两点,它们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E合.请推导证明:E合=√2kQη2.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综合作图--家庭电路: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吊灯L1和L2由开关S控制,墙上有一个固定插座.请把电路连接完整.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2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______ 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______ (填“上方”或“下方”).(2)请画出图1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如图2是200g冰的熔化图象,它在CD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2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1,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阀门D,再打开阀门______ ,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______ 时,打开阀门C,船驶入上游.(2)如图2,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3)如图3,轻质杠杆的OA:OB=4: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G甲=125N,底面积S甲=1×10-2m2.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1×104P a,则物体乙的重力G乙= ______ .(请写出解题思路)2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4V,1.6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求:(1)小灯泡正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2)只闭合开关S、S2和S3,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0.5A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此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3)只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4.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1)物体在空中上升1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25.问题解决--整理电子拉力计: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压恒为12V的电源;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一根长为8cm、阻值为40Ω的均匀电阻丝R1(它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可以固定,另一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它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1)请利用上述器材整理电子拉力计,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设计的电路图.(2)请推导出拉力F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式,并在图丙所示的电流表表盘上标出拉力为0N,20N,40N对应的刻度值.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工人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会造成______ ,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总开关“跳闸”.(2)请根据如图所示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3)标有“220V,800W”的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 ,正常工作1.25h消耗的电能为______ .27.综合问答--家庭中的物理:小雨用电热水器将水加热.他洗完头发开窗通风时被风一吹感到凉.他看到妈妈腌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请用…(开头4个字)…(结尾4个字)将你所选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2016青岛物理中考:专题五
![2016青岛物理中考:专题五](https://img.taocdn.com/s3/m/2123efd54028915f804dc234.png)
10.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滑到b端时,R1在前后两种情况下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6:1,且P在a端时电流为0.5安,而P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9伏,求:(1)电源电压多大?(2)R1、R2的阻值多大?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18Ω,小灯泡标有“6V 3W”(电阻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8V。
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求:(1)只闭合S1时,电源消耗的电功率;(2)只闭合S2时,在保证电路元件不损坏的情况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的变化范围。
11.如图,AOB为轻质杠杆,O为支点,圆柱体C的密度为3×103kg/m3,质量为60kg,底面积为0.1m2,OA=0.1m,OB=0.3m,请完成下列计算:(1)将圆柱体C挂在A点,要使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000Pa,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1多大?(画出圆柱体C的受力示意图,写出该小题的解题思路并求解)(2)若将圆柱体C挂在A点,且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使杠杆平衡,加在杠杆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N,这种液体的密度多大?F111.一个厚度不计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积为4×10-2m2,盛上一些水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400N。
求:(1)此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2)桶的侧壁上有一个小阀门A,它能承受的水的压强最大为6×103Pa。
当A距水面多深时,它将被水冲开?(3)现在,已知小阀门A距水面0.5m(如图),把一个体积为5×10-3m3的实心浮球放入水中,刚好能够把A冲开,则浮球的密度为多少?★(4)现在,已知小阀门A距水面0.5m(如图),通过滑轮组把一个物块慢慢放入水中,待物块浸入水中4/5时,阀门A刚好被冲开,此时绳子自由端拉力为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物块的密度?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灯泡R1标有“6V 3W”字样,R3=4Ω。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dc768ff00bed5b8f31d0d.png)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答案解析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A、在公共场所吸烟,会危害自己的他人的健康,是不文明的做法,故A错误;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容易引发火灾,酿成大错,故B错误;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容易使同学受伤,也不利于团结,属不文明行为,故C错误;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利用了磁铁的磁性,是很好的做法,故D正确。
【提示】结合生活常识和相关的物理知识,可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找出正确的做法。
【考点】物理常识2.【答案】A【解析】A、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故A符合题意;B、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
故B 不符合题意;C、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故C不符合题意;D、焦耳用实验验证了焦耳定律。
故D不符合题意。
【提示】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答案】C【解析】A、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对木柴的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提示】(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4.【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2016青岛物理中考:专题六
![2016青岛物理中考:专题六](https://img.taocdn.com/s3/m/d133da210b4c2e3f57276346.png)
归纳探究1、研究物理量F 与A 、B 、C 、D 、E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格(1)F = 其中k = 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2)若在A 、B 、D 和E 不变的情况下,A 和C 的关系满足图像 。
(3)将表格填写完整(4)当A 、B 、C 和D 都相同时,如果要使F 增大,需要______________。
2、在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一规律后,好学的晓丽等同学很想知道,两个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查阅资料他们搜集到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力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电荷 q 1/C 电荷q 2/C 电荷间距离r/m电荷间作用力 F /N 1 1×10-81×10-80.3 1×10-52 1×10-8 2×10-8 0.3 2×10-5 3 2×10-8 2×10-8 0.3 4×10-54 2×10-8 2×10-8 0.1 36×10-554×10-83×10-80.1(1)电荷间作用力 F 与甲电荷量q 1 、乙电荷量q 2及两电荷间距离r 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为:F=k (其中k = )(数值加单位)。
(2)保持q 2和两个电荷间的距离不变,电荷间相互作用力F 与电荷q 1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 来表示。
(3)若要使两个带电量一定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则两个点电荷的间距应 。
(4)将表格中的空格填好。
次数 A (m ) B (T ) C (Kg ) D (m/s ) E (B ) F (N ) 1 1 0.1 2×103 2 1×10-2 2×104 2 2 0.1 2×103 2 1×10-2 4×104 3 1 0.1 2×103 4 1×10-2 1×104 4 2 0.1 4×103 2 1×10-2 8×104 5 1 0.2 2×103 2 1×10-2 8×104 6 2 0.1 4×103 2 2×10-2 1×104 720.24×10342×10-2cA COab q 1Oa cbF3.归纳式探究——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