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15b1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7.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进入海外大学校园学习。
这些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接受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观念教育观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们接受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
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需要开展不同的观念教育活动。
对于那些来自农村或者比较保守的家庭的学生,需要开展开放思想教育。
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座谈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拓宽其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对于那些来自较为开放的家庭的学生,需要适当的透露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特点。
此外,也可以引导他们多关注时政热点,加强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互动体验教育互动体验教育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演练、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不同的体验活动。
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以组织集体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国家博物馆等场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革命历史的艰辛,历史的沉重,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另外,针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参观文艺、文化、思想发展史等相关展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
三、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际工作、实施团队合作、社会服务等实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技能、增强信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并且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比如,在校期间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工作,让学生有机会去关注社会问题和面对社会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b90a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2.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意味着引进一流教育资源,借鉴西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国外先进大学的校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国外大学的学习氛围和学科发展水平。
通过与海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二、加强实践教育环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
现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求更多样化,因此应加强实践教育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问题和现实状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三、开展创新思政教育活动创新思政教育活动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思政教育竞赛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思政文化艺术节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开展思政教育。
学校还可以邀请政治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思政教育资源。
学校还可以设置思政教育学分,将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推动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现代大学生处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他们对时事政治更加关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与时事政治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促进其政治思维的发展。
学校还可以通过创办学生政治论坛、开展政治讨论会等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意见,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创新和改进。
学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开展创新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中国际课程班政治课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高中国际课程班政治课教学的途径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5ec87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2.png)
高中国际课程班政治课教学的途径与策略一、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高中国际课程班的开设势在必行。
政治课是高中课程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对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实行有所不同,因此国际课程班的政治课教学需要探索出适合的途径和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国政治体制,形成全球意识。
二、提高政治素养在国际课程班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和理解水平。
政治素养是政治课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政治知识。
1. 培养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政治课的内容异常丰富,需要学生具备好奇心、探究精神和质疑态度才能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去探究答案,并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2. 创设情境模拟利用情境模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到政治课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实际案例,创建虚拟的政治环境,并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讨论、辩论。
3.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政治课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的一门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活动,如选举、公益活动等,增强学生对政治的亲身感受和认识。
三、巩固政治知识政治知识是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巩固学生的政治知识,防止学生对政治知识的遗忘,同时还要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
1. 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将政治课的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并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得到全面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整个知识的精髓。
2. 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政治知识的学习需要落地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政府机构、参加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3. 设计测试题教师可以针对政治知识进行测试,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测试题可以采用考试、小测验、答题等方式进行,来巩固学生的政治知识。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dc88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8.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校中日益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在将介绍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在这一条件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探索方法与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将给出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的研究分析,希望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建议、未来发展方向、案例分析、条件、现状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大学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或机构在教育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设或管理学位课程、学术项目等。
这种合作模式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跨界传播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更为便捷和广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国际化、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问题存在、探索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取向,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一种教育模式的选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8e907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8.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外籍教师的进入和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引进,也带来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拥有良好思想品质和社会意识的优秀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语言和文化学习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针对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水平,以符合其认知习惯和价值观。
要充分利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开设多元化的语言和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组织文化体验活动、举办文化交流会等,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增强对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感,增强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心。
二、鼓励学生思辨和探究思辨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探究,通过开展课外研究活动、探究课题、讨论或辩论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例如国际交流项目、参观实践、学术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导引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有助于学生检视和认识自己的思想、言行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思考和自我反省,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负责任、自信、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改进的良好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学生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评价自己,接受他人的评价,认知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积极完善自我,规范自我言行,提高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四、注重情感教育和特色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掌握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特色培养。
学校需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增强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祖国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2bd83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1.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中外教育体系的融合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加强教育课程设置,使其紧密结合学科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课程设定具有更加丰富的特点,不仅有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有特色课程和名师课程。
在这个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作为重要的名师课程、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
通过加强教育课程设置,来使其与学科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思想政治知识。
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手段非常关键,要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讲座和论坛讨论等方法。
通过带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核心概念,同时鼓励学生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三、注重教育的系统化和全面性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特点,要通过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同时,还要加强考核制度的建立,达到教育目标。
四、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特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要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注重以开放和创新的精神来培育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及其发展做出贡献。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43a6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8.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下面就是一些方法来探讨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建立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
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设立公共论坛或者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机会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并从中互相学习和借鉴。
第二,开设多元化的课程。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可以开设多元化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文化课程、国际事务课程等。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现状,从而增强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
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和理论,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为了评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以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和面谈,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和建议,进而优化和完善教育方法和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需要通过建立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开设多元化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以及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方法,来促进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2f87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b.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是指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共同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培训等受国家承认和控制的教育项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将探讨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一些公开的研讨会和座谈会,让中外学生共同讨论和交流思想政治问题,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教育机构可以成立一个学生社团,让学生自主组织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教育机构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跨文化交流、比较政治制度、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环境。
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接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教育资源。
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接触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机会,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机构应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一些爱国主义主题的教育活动,如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
教育机构可以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关的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文化遗产保护、书法和绘画等,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教育机构可以鼓励学生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工作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面对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体系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
教育机构可以开设一些法律相关课程,如宪法、法律基础、知识产权等,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d062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3.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外大学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种合作办学模式下,中外学校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共享,还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外合作大学可以借鉴外国大学的经验,采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
外国大学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进行辩论,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开放的讨论课、辩论赛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同时也可以邀请外籍教师来进行讲座,分享不同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中外合作大学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国际化的大学环境中,学生们不仅会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还会接触到不同文化的观点和思想。
中外合作大学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课程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
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等,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增强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
中外合作大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学生们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中外合作大学可以通过一些课程和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可以开设公民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民权利,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开放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df5a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2.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注重国际视野的拓展。
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融合了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特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
可以通过邀请外籍教师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要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实践实习或者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方式来提供实践教育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实践活动或者邀请成功创业者进行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背景,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上的差异性很大。
应该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或者辩论赛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注重国际视野的拓展、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并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a77c87a417866fb94a8e79.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杨海霞(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142)摘要:调查发现,当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套用和误用原有的学生工作方法和理念,教学方法落后;党团组织神秘,作用不突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落后。
基于此,应该从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中外合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党团和社团组织的建设、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四个途径入手,提升当前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中外合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014-02中外合作办学风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迅速發展和扩大。
这一办学形式灵活多变,汇聚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多个学科,学生群体日益复杂,给这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基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和挑战基于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自身的特殊性,当前的学生身心状态和政治心理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外合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套用和误用原有的学生工作方法和理念,很少针对新情况,探索有自身特点适合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是关注学生在校期间能否拿到出国的签证,外语能力是否过关、能否正常毕业等,专门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寥寥。
第二,在学生的党团组织发展方面,很多学校的党团组织都成为了学校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并非是学生开展实践、锻炼自身的场所。
党团组织自身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党员的发展也存在不公开、透明等问题。
第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存在问题。
一些中外合办的高校的思政工作人员的队伍并不稳定,很多教职员工都存在自身教学水平不高和责任意识不强等的问题,人员流动性很大。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0652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6.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学术经验等,促进国内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需要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讨论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背景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通常具有跨越国界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背景,才能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水平。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学习背景和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在家乡已经接受过较为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此领域知之甚少。
教师需要通过相关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师还需了解学生的文化差异和心理特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甚至对某些敏感话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教师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差异,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思想,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引发矛盾和分歧。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思考和探索思想政治问题。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引导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对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全球化、民主制度、宗教信仰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相关案例展开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和思维方式解读问题,并形成独立的见解和观点。
案例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bbc8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6.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一种趋势。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将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了解不同国家大学生的文化背景对于国外学生与国内学生,他们的文化背景是截然不同的。
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
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思维习惯和传统文化。
二、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当多元化。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例如,讲授内容应当包括历史事实、思想理论、当前事件等。
在讲授时,应该注重多方面的思考,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方法。
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便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引导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是不完善的。
五、实战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仅仅停留在表面。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理论知识,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项目,积极探索、实践和体验,这样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行为的统一。
六、以身作则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表现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勤勉表现,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七、注重实效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更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ff07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7.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外两国高校合作办学共同打造、共同经营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中国和外国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基础,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应注重培养具有跨文化背景和能力的师资队伍。
引进外籍教师和学者,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中国国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教材和教学内容应该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化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学生社团和活动组织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和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组织各类学术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学生与国内外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四、强化网络思政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可以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高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法规、重要通知和学术讲座等信息,提高学生获取和了解国内外思想政治动态的能力。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开设网络课程,便利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全球竞争力。
五、加强学生评价和跟踪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应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价和跟踪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
开展学生的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设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跟踪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学业上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6398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c.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办学越来越多,这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随着这种合作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了解学生的国别文化和宗教背景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国别文化和宗教背景。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国别文化和宗教背景。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措施,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宗教冲突。
在了解学生的国别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基础上,大学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或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国别、不同宗教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国际视野,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二、注重国别间的比较研究和思想交流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可以通过开设国别比较研究的课程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不同国别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术合作。
比如开设中国政治制度与国别政治制度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别传统文化比较等课程,让学生通过对比研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国别间的比较研究和思想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也可以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有利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融合。
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9afa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0.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方高等学校与外国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境外组织等机构合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国际化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建立教育国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国际化的思想政治素质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群体多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他们思想观念存在最大程度的差异。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引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
2.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社会和政治现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还可以通过开展国际文化节、国际友好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培养国际化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建立国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可以建立由老师和学生合作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度。
每位学生配备一位导师,导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并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
导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建立教育国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具有国际化背景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来进行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应注重引进国内外的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还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教师交流项目,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学习和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3200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3.png)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已经有多年历史,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这种合作模式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建学科专业,联合培养学生,并授予双方签署协议的毕业证书。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高校的一项基础教育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如何有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中外合作办学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制定教育目标和内容、采取多元教育形式、建立有效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中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如何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思政课程的多样化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定有效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2. 正文2.1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模式。
这种合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国界限制,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
国际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挑战与开展策略
![国际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挑战与开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e7a2e6b76c66137ee0619e8.png)
学科教学52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文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际学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很长时间以来,国际文凭教育未规定开设思想政治课程,也缺乏统一标准评价思想政治课程的质量。
上海市教委曾下发文件要求,在上海接受任何国际教育都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语文、地理和历史四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
国际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正式推行。
基于此,文章对国际学校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国际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际学校 思想政治课程 国际视野国际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挑战与开展策略徐旭(江苏省苏州市北美国际高级中学 215000)国际学校主要是指为外国籍的境内学生开展初、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按照举办者母国教育制度开展的独特国别性,为境内他国公民开展母语教育的学校和为不具国别性、不限国籍的境内外籍学生开展国际化教育的学校。
由于国际学校具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其开展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思想政治课成为国际学校必考科目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课开展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1.引导学生价值取向在国际学校学习的学生不能因教学体制不同就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课在国内高中课程中不但具有传播政治、经济、哲学知识的作用,还可以系统、全面地为学生传输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取向。
在国际学校中开展思想政治课程,应当确保国际学校高中学生接受与国内学生一样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从而保障主流价值取向的有效传达。
利用思想政治课教育,引导国际学校的学生改正不正确的价值认知,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政治思维在国际学校中设立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多有利条件。
这些学生受家庭成长环境及长期接受西方教学课程等原因的影响,与传统国内高中生相比具有更多的政治感性认知。
在国际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可以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第29卷,2018年3月 (R e s e a r c ho n M o d e r n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V o l .29,M a r .2018国际文凭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罗华荣1,李冠岚2(1.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2.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上海201601) 摘 要: 上海市教委2013年规定,开展中外融合课程试点㊂其中国家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课为必修课程之一㊂文章在此背景下提出了 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㊁以国际文凭学情为基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㊁借鉴国外公民教育丰富教学形式㊁以德育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四条国际文凭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策略㊂ 关键词: 国际文凭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作者简介:罗华荣,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㊂李冠岚,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教师,硕士,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及德育研究㊂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出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国际课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3)37号)“㊂文件在 试点类别 第2条明确规定:开展中外融合课程试点㊂中外融合课程方案㊁课程计划及其教材须经审查,其中国家课程中的语文㊁思想政治㊁历史和地理四门课程应为必修课程㊂ 这一文件表明,在上海,无论接受哪种国际教育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语文㊁思想政治㊁历史㊁地理四门课程㊂在国际文凭教育的D P 课程中,上好思想政治课必然会面临许多思考㊁问题和挑战,关键在于要立足教学实践和实际学情,找到能够融入国际文凭教育体系的㊁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㊂一㊁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思想政治在教材选择㊁教材编写㊁教学方法㊁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重要依据㊂课程标准首先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㊁目标㊁内容㊁评价方式等进行了规定,同时还提出了对课程和评价等的实施意见,是教师把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㊁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指导㊂国内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导,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根基,以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课程内容的㊂‘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中(十至十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程,宜结合经济生活㊁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注意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㊁法制教育㊁心理品质引导和爱国情操熏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㊂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生活㊁政治生活㊁生活与哲学㊂1.经济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整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经济学类课程有必修和选修两类,此文仅讨论必修课程内容㊂鉴于目前部编教材处于推广使用的初始阶段,全套教材尚未编写完成,因此,本文仍以正在使用的上教版‘思想政治“教材作为依据,探讨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㊂从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部分可以看出,上海国内高中经济常识内容主要是以学生身边的经济生活为主题,以经济学科知识为基础,围绕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㊁分配制度,以及经济生活发展根本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政策来进行,其中渗透着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㊂[1]112国际文凭教育大多开设了经济学课程,国际文凭教育高中D P经济学课程的2011年版的教学大纲中,概括了I B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1)让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㊁概念及其现实应用㊂(2)让学生理解国家间的经济交往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影响㊂(3)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同发展㊂国际文凭教育高中D P课程中的经济课程主要分成 微观经济学㊁宏观经济学㊁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这四个部分㊂将国际文凭教育I B经济学课程和上教版‘思想政治“经济生活部分的内容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多数的经济术语或者原理相同,但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深浅程度上有很大的区别㊂总体来说,上教版‘思想政治“的经济生活部分的内容相对较浅㊂在国际文凭教育体系中构建思想政治课程,其中经济生活部分可以较好地和I B经济学课程及D P经济学课程融合㊂2.政治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整合政治生活部分是国际文凭教育中构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点与难点㊂这一部分具有较强的政治性㊁德育性,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政治制度㊂为了让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植根于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政治生活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㊂政治生活教学在国际文凭教育中落实的一大挑战是学生的接受程度㊂政治生活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可以根据课标中提炼的知识点,用丰富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加以体会㊂还可以尝试将知识点解构分散在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并适当增开专题选修课程,以主题㊁研究问题等模式,激发学生去思考,去体会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 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出发,发挥地域资源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多样性㊁丰富性㊁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㊂ [2]政治生活部分更应该结合上海的特色,开发地域资源,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对政治生活有更深的体悟㊂3.哲学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整合哲学生活的内容在国际文凭教育体系的人文社会类课程中有极大的共通性,重点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上㊂哲学生活和国际文凭教育高中D P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合比较紧密,落实的难度较小㊂国际文凭教育高中D P课程要求在两年内完成学习,对于内容相对较少的哲学生活,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事例中挖掘其背后的哲学思想㊂当然案例的选择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首先一定要按照课程标准有机地整合与提炼㊂其次,生活与哲学强调的还是 生活 ,要选取学生生活中能够理解且可以接触到的生活案例㊂再次,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学提问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改变提问方式,由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式,启发学生思考;教学活动要注重多让学生讨论,包容不同思想,激发深层次的思考,让思想的火花碰撞㊂最后,课后要及时总结评价,并引导学生尝试用辨证的方法进行思考,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分析问题㊂二㊁以国际文凭学情为基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国际文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虽有规定要完成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但是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尽管如此,在国际文凭教育中构建思想政治课程,充分把握学情㊁挖掘传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是必不可少的㊂1.国际文凭教育的学情分析国际文凭教育提倡学生以多种方式合作建构意义并理解世界,通过质疑㊁行动和思考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建构主义的方法,使得课堂走向开放和民主㊂国际文凭教育使青少年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终身学习㊂国际文凭教育培养了一个学习者社区,通过探究㊁行动和反思来应对全球性挑战㊂国际文凭教育有自身的课程体系,了解清楚国际文凭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高中阶段的D P 课程是至关重要的㊂D P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要求的高中课程,类似于大学预科课程㊂适合16-19岁的中学生,学生要在两年内从6个学术领域的学科板块中选择6个科目进行学习,并且通过考核,艺术类课程可由其他5组学术领域代替㊂同时完成三大核心项目㊂根据课程的深广度划分为H i g h L e v e l(高级课程)与S t a n d a r d L e v e l, I B O规定6门课程的考试中必须有3门是高级课程(见图1)㊂在国际文凭教育体系中攻读D P课程的生源,主要是中国地区或者具有亚洲教育背景的学生,其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都比较东方化㊂这些212第29卷‘现代基础教育研究“(R e s e a r c ho n M o d e r n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2018年3月图1 D P课程设置解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处于第二语言水平,无法像母语学生那样全面深刻地理解西方人文思想精髓㊂同时国内学校普遍比较重视理科的教学,在人文学科上涉及的背景知识不是很多㊂加上国际文凭教育着重培养国际公民,较少涉及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因此,学生的学习空间很大㊂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恰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机会,为他们分析问题提供理论基础㊂2.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对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㊂要求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多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学习内容,希望国际教育不要照搬教材,要创新开发符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课程,以满足本校的教育特色和学生需求㊂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㊁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㊁前期的学习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来进行校本教材的探索与实践㊂开发校本课程也要注意许多问题,首先教学资料的选择是对国际文凭教育教师的考验,教师除了要研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还要融合国际文凭教育课程的教学知识点㊂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从各网络㊁论坛㊁期刊㊁书籍中去挖掘新的信息和资料,有效地融合资源去开发校本课程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旨在让国际文凭教育的本国青少年学生在通过各个学科的综合学习扩展国际视野的同时,能够深刻地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国际文凭教育中构建思想政治课程,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人文素养㊂三㊁借鉴国外公民教育,丰富教学形式从公民的概念上,公民教育涉及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多方面的内容㊂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公民教育包括道德伦理㊁社会㊁经济㊁政治生活;狭义的公民教育只强调政治上的权利与义务㊂ 整合概念,可以看出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 培养主动㊁负责的国民政治教育;养成健全人格的伦理道德教育;继承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教育㊂ [3]1.学习美国 渗透式 的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上看,美国的公民教育首先将公民道德分为 私德 和 公德 ㊂公德包括公民道德和公共道德㊂公民道德强调作为公民的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公共道德包括所有与他人交往和公共场所㊁公共领域中的行为规范㊂其次强调美国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中学是以 生活技能(L i f eS k i l l) 为名来进行公民教育的㊂从教学模式上看,美国的公民教育不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㊂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部分学校都推行了 品格教学(C h a r a c t e rE d u c a t i o n) 或 重视品格(C h a r a c t e rC o u n t s) 的项目,这些品格教学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㊂在国际文凭教育中构建思想政治课,美国的这种公民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一种渗透式的教学,使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㊂同时,美国公民教育已经形成了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的相互协调与促进的结构化教育网络㊂开设国际文凭教育课程的学校在增设思想政治课程的过程中,除了注重课程本身的建构外,还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的构建,在 润物细无声 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㊂2.借鉴新加坡 价值澄清 的教学模式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关注共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基于对国家现实的思考,不断汲取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从而缓解由现代化和国际教育多元文化所带来的认同危机,形成个人道德㊁政治思维以及与行为相关的价值观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元素,是植根在中国人内心,能够潜在影响中国人的思312罗华荣,李冠岚:国际文凭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㊂我们在国际文凭教育中构建思想政治课时,新加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值得借鉴㊂新加坡公民教育采用五步骤 价值澄清 模式: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 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 做出选择 愿意公开做出的选择 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㊂其教学过程不说教,而是引导学生思辨,这种教学模式尤其适合国际文凭教育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㊂四㊁以德育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国际文凭教育中,特别是D P的课程中,学生申请的国外学校,更注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㊁专业选择㊁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㊂结合国际文凭教育中注重学生探究性㊁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理念,增设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魅力,让活动德育成为国际文凭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㊂首先,可以借鉴普通高中的传统德育活动,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保证国际文凭教育中的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的高中生有同样的成长体验,例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与 国旗下演讲 这类德育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国际文凭教育的特色和学情开展班会活动等㊂其次,开展与国际文凭教育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㊂D P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核心项目:长篇论文(E x t e n d e d E s s a y)㊁知识理论(T h e o r y o f K n o w l e d g e)和创新㊁行动与服务(C r e a t i v i t y,A c-t i o n,S e r v i c e)㊂思想政治课程可以结合这三个核心任务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政治话题,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资料收集㊁案例分析㊁同伴讨论或实地考察等形式完成一篇长篇论文㊂在创新㊁行动与服务上,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例如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可以让学生还原维权现场,模拟维权事件㊂还有政治生活中关于联合国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文凭教育的 模拟联合国 社团来开展,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体验㊂最后,应该更多地利用社会文化机构㊁大众传媒㊁新媒体等力量,让学生接受德育㊂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有较为完善的资源体系,如果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很好地结合地域特色㊁学校特色㊁学生特色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将会是很好的补充㊂参考文献:[1]唐盛昌.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㊃经济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9.T h eT e a c h i n g S t r a t e g y o f 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C o u r s ei n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i p l o m aE d u c a t i o nL U O H u a r o n g1,L IG u a n l a n2(1.S c h o o l o fM a r x i s m,S h a n g h a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00234;2.S h a n g h a i F o u r t h M i d d l eS c h o o l o f S o n g J i a n g D i s t r i c t,S h a n g h a i,201601)A b s t r a c t:I n2013,t h eS h a n g h a iM u n i c i p a l E d u c a t i o nC o mm i s s i o n i s s u e d t h e n o t i c e o n c a r r y i n g o u t t h e p i l o tw o r k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u r r i c u l u mi n s e n i o r h i g hs c h o o l s.T h e i d e o l o g y a n d p o l i t i c s i so n eo f t h e r e q u i r e dc o u r s e s.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i sb a c k g r o u n d,t h e p a p e r c o m e s u p w i t h f o u r t e a c h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I n c l u d i n g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c u r r i c u l u mc o n t 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lc u r r i c u l u m s t a n d a r d s,f u l l y 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s c h o o l-o r i e n t e dc o u r s e sb a s e do n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ac c a l a u r e a t e,u s i n g f o r e i g n c i t i z e n ed u c a t i o n t oe n r i c h t h e t e a c h i n gf o r m,t a k i ng th em o r a l e d u-c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a s t h e e x t e n s i o na nd s u p p le m e n t of t h e t e a c h i n gp r a c t i c e.K e y w o r d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d i p l o m a e d u c a t i o n,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s t r a t e g i e s412第29卷‘现代基础教育研究“(R e s e a r c ho n M o d e r n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