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

合集下载

马原第二章认识

马原第二章认识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一些判断过渡到新的 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 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理性认识还表现为由概念、判断 和推理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 的形成和建立,标志着主体对客体的 理性认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 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 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 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哲学史上纷繁复杂的真理观
• • • • • 1、符合真理观 2、语义真理观 3、分析真理观 4、融贯真理观 5、工具真理观
含义
理 性 认 识
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 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特点
间接性、抽象性、概括性
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形式 推理 判断 概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概念
概念是通过对各种感觉材料的抽象 和概括,揭示出事物本质的认识形式。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和无限发展 再认识
1、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再实践
认识
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 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 程度。 ---毛泽东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 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 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 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 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 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问答题库: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问答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简答题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这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1)真理的绝对性的两方面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 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答:(1)真理是指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正确的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①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论反映论辩证法认识的本质theessenceofacquaintance

实践论反映论辩证法认识的本质theessenceofacquaintance

(三)实践的具体形式
• • • • 1、物质生产实践 2、社会政治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 虚拟实践
(四)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 请解剖虾
(四)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 三是反馈和调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能动唯心论: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把辩证法 应用于认识过程,比较好地揭示了思维和 存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cognition )
• 2两条认识路线 • 唯物主义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 唯心主义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 客观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先验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理论。一般主张 在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 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无法通 过经验获得理念世界的知识,而只能通过某种 先天的形式或手段获得。
反映论是主张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观念上对客 体的反映,人的全部知识都来源于这种反映活 动,并对认识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作出唯物主义 解释的一种认识理论。
• 4、认识的本质: •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 • 5、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 摹写、反映的特性 • 能动、创造的特性
•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形态特征:蛞蝓为雌雄同体,无外壳,无足,身体 裸露,触角2对,体白色、浅黄色、暗灰色、淡黄褐色 或黄褐色。 为害症状:喜阴暗潮湿,白天多在暗处石缝、砖缝、草 堆或枯枝烂叶中藏匿潜伏,黄昏后出来觅食,主要为害 段木栽培的香菇、木耳等。凡有蛞蝓爬过的菇木和地下, 都留有薄膜状印迹。 防治方法:在菇场地面上撒一薄层石灰或五氯酚钠消灭 虫源。夏季多发季节可采取药物诱杀,常用药物是 300 倍液多聚乙醛、50克蔗糖、300克5%砒酸混合,拌人炒 香的豆饼粉400克,制成毒饵,撒在菇(耳)场。也可以 用5%的食盐水或700倍液的氨水喷洒蛞蝓经常出没处。 常用药剂: 五氯酚钠

马原(第二章)

马原(第二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的
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少 女 还 是 老 妇
2019/4/2
26
知觉的经验因素。 下图里的横线都是平行的!涉世越深的人,受社会侵蚀 越严重,看到的直线越变形。
2019/4/2
向前进”
——恩格斯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人们通过实践 获得某种认识,其最 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 务,指导实践,以满 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 产的需要。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当地人把它当作有 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传说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 瘤子。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 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 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 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 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 为流传了。 过了一代又一代,仍没有人敢吃番茄。到了十七世纪, 有一位法国画家曾多次描绘番茄,面对番茄这样美丽可爱 而“有毒”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于是他冒着 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 然而,躺到床上等死的他居然没事,于是 “番茄无毒可 以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
(3)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
二是抽象性
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2001年考研试题)辨析题: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

B、被证实,有证据、“事实”支持(实 证主义) 观测渗透理论,证据对理论不保持中 立,不能证实\证伪一个理论.
C、可检验性,可以被证伪(波普尔) D、预见新的事实(拉卡托斯)。
2、真理的真理性是其客观性
•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符合论: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致.
2、理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 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
—其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 B、感性认识有待上升、深化为理性 认识 •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 透。
(观测渗透理论:理论决定人摄取怎样的 感性材料。)
培根: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并 重;要象蜜蜂.
2、为什么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 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
A、客观事实的无限发展 B、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 C、一定历史阶段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 历史的统一
⑴所谓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相一致。 ⑵所谓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 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二)价值和真理的统一
•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 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 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 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 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 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 的程度; 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 ,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价值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 价值绝对主义:绝对主义一般认为善恶根 源于自然\人性\上帝等,是永恒地、普遍地正 确. 一些行为准则 ,如“不许撒谎”、“遵 守诺言”、“不得杀害无辜”等等,不论 它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绝不能合理地被侵 犯或放弃。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具体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具体表现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2、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主要表现在它们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各不相同。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理论上是反对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中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就是毛泽东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角度概括总结出的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掌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具体表现在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②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③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掌握真理的绝对性的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以人类认识运动为对象,研究认识的基础、本质、发生和发展
的过程以及认识中的真理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引入科学的实 践观,唯物辩证地研究认识问题,既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和不可知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 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 践的反作用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 (1)先进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 • (2)落后错误认识的误导作用。
• 第三天,那个胡商果然带着许多珠宝又来了。农夫抬出石 板想要向他索要更高的价钱,但还没等他开口,胡商便大 叫可惜。原来,这块石板是一个天然日晷,石板上原来排 列着十二个小孔,分别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交一个时辰,小孔里 就会爬出一只红蜘蛛在孔周围布一个六角形的网,到了下 一个时辰,另一个红蜘蛛也会从下一个小孔出来布同样的 网,然后上一个时辰的蛛网就会自动消失。如此交替进行, 人们就会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现在是几时几刻。普通的日晷 只能以太阳光的投影来判断时刻,而这个天然日晷无论天 晴下雨、白天黑夜都能使用,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但现 在石板已经磨损,再也不会有红蜘蛛出来布网了,石板也 就一文不值了。农夫听完胡商的解释,叹息不已,后悔莫 及。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认识的产生(同意识的产生相一致,意识是潜能,认识是意识的体现和发展。

)1、认识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过程2、认识论和本体论3、认识和认识论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是人的属性,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主体与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实践是使主体与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实践锻炼了人的体力和思维能力,也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

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但并不否认从他人或书本上获得知识的方式。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接触新领域,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和矛盾。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校正认识,再以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同“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一起理解)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主体a、含义: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

b、性质和特点: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的肉体、大脑都是自然分化的物质的事物)社会历史性(个体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认识受到所处社会条件的制约)能动性(突出表现:目的性和计划性)c、结构:个体、群体和整体人类2、认识客体a、含义:认识和实践所指的对象b、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对“对象性”的理解: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能构成认识客体。

)c、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基本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观点案例资料1、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观点案例点评:该观点揭示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观点1 柏拉图的“回忆说”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

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

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呢?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

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

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非知识性因素:情感和意志因素
(3)实践主体的基本形态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LOGO
100 | | | | | (因文续2你免您兑请相Q您发8由下马使50t12na8本Q共输可费换布百于3关的马 载o08ea7克用库费空次7有入安并评p04w能文K券文评思下度间克 正下_0aR1)装下论档君一喜主载确档论h86e1新载一 >载思价o2s48义券的欢浪而>推*m5p38已年格下 验感基 下主微产edo荐较财证谢本 载dna博生有阅义富高码支原人的值!持,理人财近读,,建概网富可给议论万会微兑将文您换信由档第使本员:评百..用.个度下图,星文载吧库特书立!以权一下,省定载还2方4式会元转交不!版权断人收罗精两大品类搜热免试门试资费3源帮免内助费畅容读 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
越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只把实践理解为单纯的
生物活动,一种趋利避害、自爱自保的行为,
如费尔巴哈。
LOGO
二、中国传统的知行观
1、知行观的由来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总是被 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 的重要范畴,所谓“知行观”一直贯穿于中国 哲学史的始终。在《左传》和《尚书》里就已 经讨论过,“非知之艰,将在行之”(《左传·昭 公十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 书·说命中》)都是从知行的难易来分析二者的 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中阐明了科学的 实践观。 (Theses On Feuerbach )
LOGO
*
1、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本身应该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即实践是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 化为客观现实的活动,实践创造出属人的客观对象世界, 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第二章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的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主体的意
识和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对客
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 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客观性就是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
3、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 识能力上看
真理
从广度和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有限性、 有条件性
真理的两种属性相互渗透 绝对性 相对性
真理的两种属性相互转化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对 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的反映。 “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 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 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 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地步。”
结绳记事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伽利略用望远镜捍卫了日心说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伽里略用自制的 能放大30倍的望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远镜发现了月球 表面有环形山,发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 现了木星有卫星, 从而证明哥白尼” 日心地动”的学 说是有根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 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实践 主体
实践 主体
实践 内容
唯物主义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本不隐 藏自己的大书,只 要我们去读它,我 们就可以认识它。
“不可知论”
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
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能 被我们认识的。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为了说明感觉的不可靠,以对蜡块 的感觉为例,笛卡儿说,蜡块的颜色、 形状、大小、气味、硬度等可感性质 似乎是清楚不过的,但是当我们把它 移到火边时,它的味道消失了,颜色、 形状改变了,可见这些可感性质都随 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不是蜡块的本质 属性。
批判“天赋观念论”
天赋观念论的理由是 一些观念和原则,比如数学 的和道德的规则,是全人类 “普遍同意”的,洛克否定 了这种说法,认为根本没有 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 生俱来的观念,被天赋观念 论者当作人类普遍同意的 矛盾律、同一律就不为白 痴和婴儿所知。无神论者 就不接受“上帝”的观念。
洛克(Locke 1632年— 1704年 )
洛克的“白板 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 经验。他批判了笛卡尔等人的天 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 时就像一张白板,只有通过经验 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经 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
莱布尼茨的反批判
《人类理智新论》中,不 再强调天赋观念是“普遍同 意”的原则和观念,而是加 强对天赋观念的“潜在性” 的说明。人的心灵不是一张 白板,而是有着纹理的大理 石。“潜在性”的是潜在的 能力还是现成的观念?认为 天赋观念是作为“倾向、禀 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 而天赋在我们心中”。
既要反对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主义, 也要反对轻视经验的理性主义
注意: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片面性
培根
经验论夸 大感性认识 而轻视理性 认识
笛卡尔
洛克
唯理论夸大 理性认识而轻视 感性认识
反映论: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
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 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没有被反映者 ,就不能有反 映。
天赋观念论的基本内容
笛卡儿把观念分为三种:天赋的、外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须正确的理解实践 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 发展过程。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决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 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 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 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 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有的有价值,有的无价值, 有的价值大,有的价值小。因此,主体必须对客体可 能具有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认识向实 践的转化才可靠和有成效。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 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 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所进行的评判。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 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 的意义。 2、价值的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价值关系的突 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 首先,主体性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 ,而是物 趋近人。 其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 到鲜明的体现。
1、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
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裴斯泰洛齐 2、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 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2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2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 在性、对象性。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了解即可,常以选择题出 现。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 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 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 互区别的,上面我们已分别做了说明。然而二者 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 下:
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 认识的哲学认识论。在欧洲近代哲学中有两位典 型代表人物,一位是英国的休谟,他认为人能知 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外部世界本身是否存在、 是否可以认识,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另一位是德 国哲学家康德。“自在之物”的现象可以引起人 的感觉,认识无法达到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现 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和人的认识的 发展,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重点掌握,常以简答题出现。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马 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 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 发生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实践这个桥梁,主体就无法达到客 体,认识也就不会发生。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就是谬误。真理是指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
相符合。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
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
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

•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 [简答]认识的反复的原因。 (1)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 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 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2)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 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 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 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 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
统一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根源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的认识运动,不是简单的循环,也不 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 运动。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 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 史的。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 ——“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又是现 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 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 主观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理解认识之本质的基础和关键。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1、认识:是指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活动。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2、认识和认识论的区别: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认识与认识论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

在哲学史形成了不同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5、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

所谓认识主体的历史性,就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年代)6、人的主体结构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人类个体: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个人。

认识群体由个体构成,但它更具有更大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

7、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8、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 这种规定突出了以下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论, 是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实践
第一次飞跃
认识
第二次飞跃
实践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人类登上月球的 第一步,1969年
练习
认识的客体到底指的是什么,如:人的主观 精神,人的作品等是不是属于认识的客体。 有这么一道题:认识的客体是指() a、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 b、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 c、已进入认识领域但尚未进入实践领域的事 物 d、进入实践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 物
答案:B
鲸不是鱼类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鸭子是鸟类动物
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
水果


理性认识的特点
男人
抽象
劳动 语言 思维 意识
社会关 系总和
抽 象 性
女人


多种具 体的人
友人
男人 女人 张三 李四
众人
舍象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 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 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 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表象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 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 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三种 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F=GM1M2/R2
我怎么看不见万有引力
理性认识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3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3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⑴识记:认识主体的含义。

答: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的含义。

答: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⑵领会: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答:①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主体的特点。

答: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人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

其次,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主体的社会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的历史性,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每一时代主体的认识都代表、反映那个时代的水平。

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从对客体对象的选择和设定,到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再到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制作,都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

认识主体的结构。

答: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认识客体的特点。

答:认识客体的性质。

答:首先,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

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归根结底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其次,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能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成为认识的客体。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答:①实践关系。

这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的关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从谈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一、观点案例资料1、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观点案例点评:该观点揭示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哲学史上对认识本质的不同的理解观点1 柏拉图的“回忆说”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

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

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呢?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

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

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

柏拉图在对话《美诺篇》中以一个童奴为例,说这个童奴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几何学和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能解答几何学的难题,由此证明:这些知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是需要通过辩驳和诘难才能回忆起来。

观点2 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蜡块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

蜡块说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观点3 洛克的“白板说”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然状态说”、“社会契约论”的提倡者,著有《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类理智论》等。

在认识论上,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

他认为,天赋观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

天赋观念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洛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

天赋观念论用以作为根据的上帝观念并非人人都有,也并非是天赋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中,在神学蒙昧教育中才获得的。

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

他说:“人的心灵天生就好比一块白板(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

”“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

”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

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内部感官”,是心灵反思内部活动而获得的观念。

洛克还将物体的一切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前者指物体的大小、广延、可动等;后者指由第一性的质所派生的、使他物发生变化的能力以及在我们感官上产生颜色、声音、气味、滋味和冷热、硬软等感觉的能力。

他认为,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客观的,是“实在的性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第二性的质是物体在人心中造成的不同于第一性的质的性质,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它在物体中并不存在“原型”。

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表明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但把反省也视为知识的一个来源,则表明了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不彻底性。

洛克的“白板”说奠定了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源泉。

洛克的哲学思想对贝克莱的经验唯心主义、休谟的不可知论经验主义以及康德的“批判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观点4 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要求一切科学知识都要做到像数学那样确切可靠。

他从新兴的科学中借来机械方法,对人类的知识进行分析,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一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

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清楚明白,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

笛卡儿认为,第二类观念是普遍必然的,不可能来自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经验,只能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现念”。

所以,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于人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这些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观点5 休谟的“怀疑论”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温和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者。

休谟从经验论出发,提出了以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理论。

他写到:“如果我们是哲学家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一切持怀疑态度。

这样才能名副其实。

”在认识论上,休谟怀疑感觉的来源。

他把经验的对象称为知觉,它分为印象与念两大类,其中印象又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

观念来源于印象,反省印象来源于感觉印象,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印象。

至于感觉印象的来源,休谟认为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

休谟声称:“至于由感觉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

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休谟认为他的怀疑论不同于皮罗的“极端怀疑论”,而是一种“温和怀疑论”,即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怀疑只是追求确定知识的手段。

他的怀疑仅限于思辨领域,在实践中仍然相信健全的常识。

观点6 皮亚杰论认识的本质任何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凡追溯到其根源的(暂不论它的生物前提),都会有助于对认识最初是如何发展的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

如果局限于对这个问题的古典论述,人们就只能问:是否所有的认识信息都来源于客体.以致如传统经验主义所假定的那样,主体是受教于在他以外之物的;或者相反,是否如各式各样的先验主义或天赋论所坚持的那样,主体一开始就具有一些内部生成的结构,并把这些结构强加于客体。

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在这样两个极端之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思想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有多少种看法),似乎还是存在着一个为大家承认的一些认识论理论所共有的公设,即假定:在所有认识水平上,都存在着一个在不同程度上知道自己的能力(即使这些能力被归结为只是对客体的知觉)的主体;存在着对主体而言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即使这些客体被归结为“现象”);而首先是存在着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一些中介物(知觉或概念)。

然而心理发生学分析的初步结果,似乎是与上述这些假定相矛盾的。

一方面,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一开始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知觉,有如唯理论者太轻率地向经验主义所作的让步那样,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

知觉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知觉是部分地依赖于整个活动的,一些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很原始的知觉机制(如米肖特的“隧道效应”)也只是在客体建构的某种水平上才形成的。

用一般的方式,每一种知觉都会赋予被知觉到的要素以一些同活动有联系的意义(布鲁纳就在这方面说到“自居作用”,见《研究报告》,第六卷第一章),所以我们的研究需要从活动开始。

我们将区分出活动的先后两个相继的时期:在全部言语或者全部表象性概念以前的感知运动活动时期以及由言语和表象性概念这些新特性所形成的活动的时期,这些活动在这时发生了对动作的结果、意图和机制的有意识的觉知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发生了从动作转变到概念化思维的问题。

案例1 四月桃花817年,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游览江西庐山时,写下一首著名的诗《大林寺桃花》。

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看到这首诗,感到非常惊讶,他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说:“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会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后来,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沈括去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四月的天气,山下众花已经凋谢,而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一片灿烂。

沈括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海拔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的到来也就晚于山下。

沈括又仔细地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才发现这首诗的前面有一篇序。

序中写道:“(大林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 (即四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

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白居易的这篇序特地对为什么在人间四月众花已凋的时候大林寺桃花却“始盛开”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