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规划研究||III·
临港新城中心区建筑风貌研究
lstudyonBuildingstyleof
ILingangNewCity
Abstract:Reviewingthemakingprocess
ofbu¨dingstyIeInLingangNewCity,we
∞n啊ndoutsome
reasonsaboutcjtyscape
puzzIeOfnewtOwns。andusethemethOd
OfurbandesignsuchascIassificatiOnOr
cont怕sttomod哆theguide¨neofthebu¨d-
ingstyIeinLingangNewCity.
Key
wo喇s:Newc.ty,Bu¨d.ngstyle,Urban
design
临港新城中心区作为新城集中
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
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
质量的标志性地区,它的建筑风貌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临港新城建
筑设计的标杆。因此,风貌研究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中心区
建筑风貌的界定需要通过专项研究
来明确,以满足风貌特色和项目建
设的双重要求。建筑风貌的确立经
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随着开发
建设的进程不断地修正和调整。
1原规划设想的建筑风貌
安亭新镇、浦江镇等作为上海
郊区试点城镇“一城九镇”中先期启
动并初具规模的几个新镇,在建筑
风貌1,上非常有特色,人们常常称
呼它们为“某国”小镇。这些独具
风格的建筑形式如果符合以上地区
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要求,便是成功的。但这些以形态
汐郑科
【摘要】通过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的研究,分析风貌界定的症结所在,尝试
通过比较、分类控制等城市设计方法,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起到控制和引导
的作用。
【关键词】新城建筑风貌城市设计
设计为主导的新镇,往往忽略了这些
基本要求,产生了异国风情和本土生
活之间的两难抉择:如果形式主导、
放弃功能,则看上去很美但缺少实用
价值,如果注重功能、忽略形式。则
放之四海皆准,丧失特色,二者鲜有
兼得者。
而临港新城自规划建设以来,中
心区基本格局和面貌已初步形成,湖
岸景观、城市公园、道路绿化的建设
正初显“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建
筑风貌的确定也经历了以下过程:
①在上海郊区试点城镇规划时,
临港新城(当时为芦潮港镇)的风貌
初步确定为法国风格。随着芦潮港地
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
陆域基地功能的进一步明确,以及随
后上海市政府明确建设海港新城(曾
名)的要求,区域的性质、功能和规
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200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
管理局组织对海港新城总体规划进
行国际方案征集,最终德国GMP公
司方案获得优胜。GMP公司优胜方
案的总体格局是现代花园城市,建
筑风格提倡功能主义和简洁明快
(图1)。
③为了避免将海港新城制定为
一个具体国家的建筑风格,在《海港
新城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
及以后的各类规划中都将建筑风貌
描述为“欧洲现代风貌”。
④2002年由德国GMP公司编
制了《芦潮港新城(曾名)城市风格
鉴定》。便于指导临港新城中心区建
筑设计,作用相当于城市设计导则
(图2)o
GMP的风格鉴定中对新城规
划和建筑设计有着这样的阐述和要
求②:在欧洲贯穿整个城市,包括城
市的街道、广场及建筑立面的统一
的城市规划理念。已有几百年的历
史了。城市建筑群的整体性已引起
人们的广泛注意。今天我们使用城
规的规程,来保证一个城市的统一
性,来赋予一个城市以自己的个性,
这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
幸福优越感。要保证一个地区自己 万方数据
的个性。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其当地传统的持续连贯性。我们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当地建筑材料,在当地已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推陈出新,来继续强化和发展当地的建筑个性。通过确定开问宽度、层高、脚线和屋脊高度、建筑材料等等,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当然,在此并不排除在以上各方面运用对比手法的可能性。但是只有运用上等建材以及对其进行符合其材料特性的精美加工,才能保证由其赋予的建筑风格代代相传,长驻人间。
同时针对各个区域甚至单体建筑给出了较为明确的风格要求,分类如表1。
从风格鉴定给出的建筑方案示意中可以看到,临港新城的建筑风貌基本被界定为现代简约又略带有一点ART.DECO风格。可以这样说,临港新城的建筑风貌在2002年起已基本确立,在近七年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延续和遵循着这些设计导则。
上海域市槌印景
2建筑风貌之困惑
城市风格鉴定中为了确保实现如同欧洲城市街道、广场及建筑立面的整体统一性,运用了相当严格的风格界定和导则。尝试通过强化表1中各个方面的规定,形成和强化建筑的个性。以指导建筑设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首先,是对欧洲现代建筑风貌的界定在理解上存在误区。“欧洲现代建筑”可谓百花齐放。难以名状,那么如果将它作为对临港新城建筑风貌的描述,则会起到排他作用,即这里的建筑不宜仿古,不宜本土,这样一来就会把ART.DECO这种在上海建筑历史中居于重要地位的风格拒之门外。在项目建筑设计任务书中就较难表达,也让建筑师比较难以理解规划师所描述的风貌。如果照搬照抄国外建筑形式,同样面临诸如朝向等涉及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这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城市岛”的设计中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欧洲的围合式建筑与上海本土的居住习惯较难兼容,行列式又回到了传统住宅模式。
其次。临港新城选址在东海之滨,是否可以从滨海建筑风貌入手研究临港新城的风貌。汉堡和鹿特丹的新(城)区HafenCity和Sporenburg就很好地诠释了滨海建筑特色。它们结合滨海港口特色、本国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建成后纷纷被人们奉为现代新(城)区独具特色建筑风貌的典范,更是年轻建筑师竞相学习的楷模,为整个欧洲树立了新(城)区规划设计的标杆。在风格鉴定中也曾经提到可以通过恰当运用上海当地“建筑材料”,在海派建筑风格基础上,推陈出新,来继续强化和发展海派建筑个性。但是在各个项目中鲜有体现海派风格的建筑方案,基本上都是拘泥于围合式的建筑形体,受制于原有规划引导的形态方案,使此条导则流于形式。
再次,临港新城中心区的路网结构其实是非常有特色的,但环形加放射的路网结构一定程度对建筑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方向感差的问题。试想置身于一个圆形界面,所有的径向道路与环路交叉口处的建筑风貌都是雷同的,识别性从何谈起?原有风格鉴定中统一的界面和无差异的建筑风格,进一步加剧了方位感的问题。如何通过界面和高度控制,才能与形式感较强的城市空间形态相匹配。才能真正体现临港新城特色的城市风貌,否则就是无特色传统建筑形式加上特色环放道路格局,最终形
47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