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人民版07版必修1)

高中历史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人民版07版必修1)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通史概要: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

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1课时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1课时4页)
2.提供相关讨论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近现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任务:
1.列举近现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三个重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影响。
2.分析国家主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2.详细讲解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3.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典型事例,强调近现代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讨论。
8.教学评价,关注个体: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导入环节,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在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历过哪些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吗?”让学生简要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总结近现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代入角色,感受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辩证思维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影像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3.近现代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精神。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导入】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从1840年至1900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学生回答):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及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几次侵略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是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列强没有把中国完全变为半殖民地国家,原因是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侵略斗争,表现出可歌可敬的斗争精神。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1年英军扩大侵华规模,在一年多时间里,侵占了广东,香港岛,又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

而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精神。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首记录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真实情景的诗去感受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奋起保卫家乡的感人事迹。

一、三元里抗英(投影仪打出下面内容)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三元里》同学们,通过这首诗,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思考: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原因是什么?1.原因:(1)英军入侵1841年英进一步扩大战争,面对英军的屡屡入侵,清政府采取了哪些行动,有没有誓死捍卫主权、领土的完整呢?(2)清政府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

(3)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

(总结)2.经过(1)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2)经过:A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附近103乡群众包围英军,进行猛攻,但这次英军得以侥幸逃脱。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教学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③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形成努力克服困难的积极心态。

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事迹难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过程:导入:引入两张教师在山东威海的照片,问学生后面是什么海(黄海);教师:在一百多年前,在这片海域上曾经出现过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庞大舰队,这支舰队就是北洋舰队,但是它却在一场战争中全军覆没,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引入本课。

一、三元里抗英(学生看书,思考原因。

)(1)原因:①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学生标记好时间,问:1841年是哪次战争期间,学生抢答:鸦片战争。

教师:那么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是如何做的呢?)②腐败的清政府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政府不作为,那么敌人来了,你会怎么做?)③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教师:敌人到你家里来抢劫了,你怎么办,开门请他进来吗?(3)经过(学生看书,教师展示图片并讲解)教师:四方炮台的英军来三元里抢劫,当地人民奋起反抗。

附近103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的牛栏岗。

当时恰逢天下大雨,敌军弹药被雨淋湿。

人民手持刀、矛、锄把的民众乘势猛攻,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捉,还有的跪在地上举手投降。

后来英军增援部队赶到,才解救了被围英军。

(教师展示三星令旗、缴获的英军衣服、民众武器;问:从武器上可以看出,三元里人民的装备如何?十分简陋。

)教师:那么这场抗英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学生看书回答。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教学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事迹。

【教学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独学指导:1. 知识指导: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_1900)2. 独立学习:知识点一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时间是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左宗堂收复新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____和____ 都力图向新疆扩张势力,竟相勾结和支持_______政权,企图利用它来达到支解中国新疆的目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是“_________ ”。

____年,除伊犁外,新疆重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回祖国怀抱。

关于伊犁问题解决,由____出使俄国具体交涉伊犁问题,终于在1881年双方签订了《______》,中国收回伊犁。

知识点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中,清军中涌现出的著名爱国将士有:致远号管带_______ __,经远号管带_________,靖远号管带__________。

2.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爱国志士______和______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______并肩作战,英勇抗击日军。

反割台斗争失败后,台湾在日本统治下整整半个世纪,直到________年回归祖国。

知识点四义和团反帝运动1.义和团源于________,是______和_______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提出了“___________”口号。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时遭到_______的血腥镇压。

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太后下令清军“______”义和团。

在____________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最后失败。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军民斗争的意义 ______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____原因。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教案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教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教学过程:师:我们在学习专题一的时候要抓住两个矛盾,一个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另外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中国古代的王朝都在不辞辛劳地解决这两个矛盾。

而在学习专题二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两条主线,是哪两条主线?生:略师:对了,要抓住的就是这两条主线,一个是列强的入侵,我们在前面一节课学习的很多的战争、条约讲的就是这点。

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军民的反抗,前面的说白了就是别人打我们,而这节课学习的就是我们打别人。

师:那大家看看这节课一共有几个小标题?生:略师:大家看看,这些小标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民反抗侵略,另外一部分是清政府反抗外敌的侵略。

历史ⅰ人民版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案

历史ⅰ人民版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案

历史ⅰ人民版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案学案复习:1840年以来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几次战争的画面。

〕通过预习及学习应掌握: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时间结果意义。

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和都力图向中国新疆扩张势力,竟相勾结和支持政权,企图利用它来达到期支解中国新疆的目的★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是“,”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是在年。

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年★关于伊梨问题解决的背景是由于左宗棠在建立了抗俄军事事基地,由出使俄国具体交涉伊犁问题。

终于在1881年双方签订了《》,中国收回伊犁,但沙俄割去了中国西部约平方公里的领土。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黄海海战中,清军中涌现出的著名爱国将士有:海军提督,致远号管带经远号管带靖远号管带。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根本原因是★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爱国志士和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并肩作战,在台湾由到英勇抗击日军。

通过《》,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此后台湾在日本统治下整50年,直到年回归祖国。

4、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义和团是和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1899年发动起义的领导人物是。

而清政府派任山东巡抚,血腥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主观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领导者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应得出的基本认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思考题:如何正确看待“扶清灭洋”这个口号?〔提示:应一分为二来分析〕教案■教学目标【一】内容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质教案(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质教案(5页)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典型事迹;2、发现中国近代历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此课,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大动力。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图片素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感悟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活动,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2、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学情分析:作为实施新课程的第一届学生,由于生源本身基础较差(中考名次为全县750名之后),再加上初中时开卷考试的做法给高中历史的学习添加了一些难度;特别是新课程信息量大,学生对通史的感知程度还不够,所以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基础和知识的概括,然后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学准备:剪接电视连续局《走向共和》和《甲午中日战争》电影的片段;寻找一些历史图片;做PPT一个作为辅助教学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法等教学进程:【导入新课】观看图片《时局图》观看《走向共和》影视片段后,教师提问:片中当时作为清政府高官的李鸿章尽到了他应该尽的责任了吗?学生回答:没有;他是蹲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只知道奉承拍马;卖国贼……教师组织: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作为中国人不应丢中国人的脸,我们应该树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理念,在当时的中国就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鞠躬尽瘁。

【新授内容】一、歌颂三元里教师多媒体呈现下列图片,让学生结合书本谈谈看了后的感想:(三元里人民纪念碑)(三元古庙)(三元里村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学生回答: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侵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秀教学设计(1课时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秀教学设计(1课时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秀教学设计(1课时4页)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教学设计高一历史学科组赵仿【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的第二课,一共是四目内容,分别是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以及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比较著名的几例。

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也是本专题学习的重要线索,其中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会考要求的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本课的主要内容,对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并不牢固,许多知识点已出现了遗忘;从学生学习兴趣来看,他们对战争史的兴趣不大,往往觉得战争史很无趣很难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一些视频、精彩图片的展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高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课时课型】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题目,大家从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谁?(中国军民),干什么?(斗争,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有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说明主权受到了侵犯,我们在前一课内容中有讲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讲了哪几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来学习一下近代以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展开】一、三元里抗英(板书、ppt)时间?1841年5月(鸦片战争的时候),地点?广州三元里(板书)我们说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教师讲述:话说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政府抵抗不力,英军占领了广州,其中有几个英军跑到广州的三元里烧杀抢劫。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单位:南郑中学姓名:侯华年级:高一科目:历史联系电话:139********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教学设计南郑中学:侯华【教材版本】人民出版社【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强调历史学科学习“以人为本”,历史教学始终不能离开历史活动的主体,本课要用三元里的人民、义和团民众、左宗棠、黄海海战诸战将、反割台的台湾民众英勇不屈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事迹,来体现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来唤起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再一次感动。

由此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设计特色:以史实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实现方式。

本课体现历史学习三部曲:“亲近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创设情境问题式教学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重点: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概述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一周发给学生本课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建议、评分细则等(学习与探究活动方案:附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完成展示作品(形式不限:如手抄报、课件等等)。

2、 要求课代表把全班分成四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进行小组任务分工合作(在确定小组研究主题后,组内成员应当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收集资料;一部分同学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分类;一部分同学撰写或编辑材料;一部分同学制作展示作品;一部分同学撰写解说词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此外,每个小组推选一位评委。

人民版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避免极端民族主义,培养珍爱和平、尊重历史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按照时间顺序,讲授以下内容:
(1)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抗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重要战役、抗战胜利的意义。
(3)解放战争:国共内战的过程、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在讲授过程中,穿插介绍相关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林则徐、杨靖宇、彭德怀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纪念馆、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关心国家大事,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但可能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容易受到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
3.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方法,容易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
4.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课堂讨论中,可能存在观点表达不清、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使其在探讨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4页)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合理分组、精心设计合作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反思与评价机制的全面建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发现自身不足。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பைடு நூலகம்人物,突出其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教师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历程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拓宽知识面。
3.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4.教师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进行课堂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历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运用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4.增进学生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关注,提高学生国防意识,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我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具体事件、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内涵的认识尚不深入。此外,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对英雄事迹具有较强的共鸣和敬仰之情。
4.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等优秀品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3.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课堂互动,情感共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英雄事迹,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民族精神,使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
4.案例分析,培养品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案例,让学生深入剖析其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些品质。
5.实践活动,提升素养: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提升历史素养。
1.近代以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历程及英雄人物的事迹。
2.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其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与实践。
2.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与分析,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本节课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从历史事件中感受民族精神,培养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等优秀品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更高层次的历史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五、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2)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高一历史专题2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2

高一历史专题2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2

第 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习目标】1。

知道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概述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

2.合作探究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

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学习重点难点】1、列举中国军民在1840-1900年间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2、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预习案】学法指导:1。

依据自学引导用蓝笔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然后完成探究题目,用心记忆重点基础知识;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问用红笔标记出来,以备小组探究、突破。

一、相关知识(一)三元里抗英1、原因:清军_____ 清政府_______ 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及附近103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围攻。

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但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

人民群众发出《》,警告英军。

3、意义:(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2)国内背景: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1865年,阿古柏率军侵占,两年后成立“”,1870年又侵占和等地。

)1871年,俄军直接出兵强占.2、目的:驱逐,收复。

策略:“,"。

3、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军,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消灭阿古柏势力,于1878年收复除外的新疆地区。

1880年左宗棠赴新疆统筹军务.在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曾纪泽与俄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于1881年中俄签订《》等条约中收回伊犁,但俄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人民版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问题1: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屈辱现实的存在(子目一)问题2:近代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一系列的反抗(子目二、三)《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分析:本子目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是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二子目。

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近代史,围绕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第二条主线则是中国军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斗争,即中国近代史亦是一部抗争史。

而本子目则是围绕着第二条主线,讲述了中国国门洞开之后中华民族自发的一系列抗争。

2、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高考大纲,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中国军民抗争的史实。

将其间蕴含的斗争精神和自发特点确立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1、教师情况分析:作为一名新手教师,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政治史的讲授。

而政治史的枯燥和相关概念的专业性使得教学难度增加,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

但所幸冲劲还在,也就会不断努力克服系列困难,也愿意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开校一月有余,基本能够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

并且在上一专题的第四子目里已经尝试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课堂,并且有着良好表现。

因此在这一子目里学生能够继续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另外,教师也会在一定时候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讲解。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旧注重视觉和听觉感官的运用,而对抽象的东西仍然觉得难以理解。

因此在学习政治史这一册的时候应该加以引导,尽量避免枯燥无味。

三、教法学法1、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进行重难点突破。

2、学法:主要运用小组探究学习法,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将系列反抗斗争进行分类,从中理解其特点及失败原因,进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近代两条线索出发进行新课导入,提及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国维护国家主权又做了哪些抗争呢?而这些抗争最后的结果如何?又有何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到第二子目《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

2013年高一历史教学设计2.2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

2013年高一历史教学设计2.2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考试内容与要求: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要求: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等;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等)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三元里抗英、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学习本课时,要将这一斗争上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解释为什么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斗争。

教材中列举的只是其中的典型事例,学生可将其归纳成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抗争两类,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从而真正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鼓励历史与现实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培养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困难的进取心态。

【教学流程】播放:《1894甲午大海战》片段;投影:《甲午风云》海报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人民版必修1知识与能力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典型事迹;2、发现中国近代历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此课,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大动力。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图片素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感悟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活动,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自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来,泱泱中华迅速从世界第一把交椅跌落至被列强集体侵略掠夺、任人欺辱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备受凌辱... ... 但是仍然没有被列强完全征服,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不断抗争,不断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探索。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强强徒捶。

”——张维屏《三元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一、三元里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根本原因) 腐败的清政府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英勇抗击列强侵略。

2、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侵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日本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的是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

学习这段历史,应该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血火纷飞的近代风云中,以此体会中国军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阅读教材,概述三元里人民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黄海海战和义和团反帝运动的斗争事迹;
②能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概括为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两类;
③通过学习,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回游”的形式,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兴趣。

由此创设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拓展问题→探究式地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真正体会到“国家兴亡,我有责任”这样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形成努力克服困难的积极心态。

【重点难点】
重点:列举典型的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由此善于发掘相关史实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以模拟旅游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教学创设了较好的情境。

同时由学生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