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检验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2.所致疾病 3. 免疫性
45
1.致病物质 菌毛,外膜蛋白等
46
2.所致疾病 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 引起淋病(首位性病)
47
3. 免疫性
A、 动物对细菌不敏感
B、 染色试剂不合
标准 C、 细菌毒力发生了变异
D、 采标本时间过早
14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2.所致疾病
15
1. 致病物质
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 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溶血毒素“O”:自溶后释放,能溶 解人和动物的红细胞,高浓度对动 物有坏死及致死作用。
16
即脑膜炎奈瑟菌, 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24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2.培养特性 3.生化反应 4. 抗原结构 5. 抵抗力特点
25
1.形态结构
G-,肾形成双排列 在患者脑脊液标本中位于中性粒细胞
内 无芽胞、无鞭毛,具有荚膜、菌毛。
26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 基酸、无机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 要试A群
30
5.抵抗力特点
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 室温3h,60 ℃ 5min死亡。
采集标本:注意保温迅速送检。 对磺胺类、青霉素、链霉素均敏感。
31
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 哪一种是错误的?
A、 低温 B、 保温 C、 防干燥 D、 快速
3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2.所致疾病 3. 免疫性
33
1. 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 2. 所致疾病:寄生在正常人鼻咽部, 存在易患人群,与患者补体介导的杀 菌活性缺陷有关。约2%-3%的人表现 为流脑症状
34
3. 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
抗体,但不持久。
35
(三) 微生物学检验
初次分离,须5-10%CO2才能生长发育 菌落:凸起,光滑、圆形,灰白色,半透

42
3.生化反应
氧化酶试验:阳性 触酶:阳性 只分解葡萄糖 ,不分解麦芽糖 易自溶
43
4.抵抗力特点
抵抗力弱, 在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1-2h,湿热55
℃ 5min,100 ℃立即死亡。室温下存 活1-2d。 对消毒剂极敏感
血平板:半透明,灰褐色,圆形,湿润 光滑露滴样菌落。
易自溶。
27
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 湿润的菌落。
卵黄双抗(EPV)平板:为无色,光 滑湿润的菌落。
血清肉汤:呈微混浊。
28
3.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硝酸盐还原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 氧化酶试验阳性
29
4.抗原结构
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
20
3. 小鼠毒力试验 有毒力的菌株,接种后12-36h, 死亡。
21
第四节
奈瑟菌属 (neisseria)
22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 人是自然宿主
主要致病菌是脑膜炎球菌 ( merningococcus) 和 淋 病 球 菌 (gonorrhoeae)
23
一、脑膜炎球菌
3
1.形态结构
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 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
有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4
5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 基中生长。
兼性厌氧,C02 5-10%生长最好。 溶血性——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
后期因产生自溶而变得澄清
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 为淋病的病原体,人是唯 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
39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2.培养特性 3. 生化反应 4.抵抗力特点
40
1.形态结构
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 有荚膜,无芽胞和鞭毛
41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 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培养,常用血液、巧 克力等培养基
2. 所致疾病
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 仅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疾
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
17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 标本采集 痰、脓液、血液等。
18
(二) 检验方法及鉴定
1. 直接涂片 革兰氏色染色,荚膜染色
19
2. 分离培养。 ① 胆汁溶菌试验。 ② 菊糖发酵。 ③ Optochin试验。
致病性球菌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百度文库
表皮葡萄球菌
链球菌属 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1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
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寄生于人 类上呼吸道,多数不致病。
2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2.培养特性 3.生化反应 4.抗原结构 5.抵抗力特点 6. 变异性
1.标本采集 菌血症期病人采集血液 有出血点或瘀斑者,可取瘀斑渗出液 有脑膜刺激症状,抽取脑脊液
36
2.检验方法
①直接涂片检查 脑脊液或瘀斑渗出液,干燥固定后 革兰染色,若发现G-双球菌,呈肾形 成对,可初报
37
②分离培养鉴定 过氧化酶试验:阳性 触酶试验:阴性 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8
6
3.生化反应
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胆汁溶解试验阳性:加入胆汁或10%
去氧胆酸钠,37℃.,5-10min,激活 本菌的自溶酶,出现溶菌现象。
7
8
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 平板上,用optochin纸片贴于接种区中央, 35℃需氧培养过夜,抑菌圈 >18mm。
9
10
4.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
Ⅰ~Ⅲ型引起大叶性肺炎。 菌体种属特异性抗原: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
壁,称C多糖。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 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
的β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
11
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 ,20min即死亡。 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干燥抵抗 力较强。
12
6. 变异性
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 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 毒力减低或消失。
13
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 形成试验,分别将两株细菌接种于不同组动物 腹腔(每组接种一株细菌)。12小时后杀死小 鼠解剖,取腹腔作荚膜染色试验。结果有一组 只有少量细菌,且未见荚膜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