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5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原理第1篇环境工程原理基础1.环境工程处理概论考试要点:(1)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2)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基本要求:掌握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及污染控制技术原理,掌握水、大气、固废相关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掌握其处理对象、处理方法及主要原理。

2.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考试要点:(1)常用物理量(2)质量衡算(3)能量衡算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掌握稳态系统、非稳态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的区别及联系,掌握稳态反应系统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

3.流体流动考试要点:(1)流体流动中管道内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3)边界层理论(4)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基本要求:掌握流动中阻力损失基础、流体的运动状态、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牛顿黏性定律、动力黏性系数、流体类别,理解边界层理论、边界层分离,能够分析简单物体的边界层分离现象及阻力变化。

4.热量传递考试要点:(1)热量传递的方式(2)热传导(3)对流传热(4)辐射传热(5)换热器基本要求:掌握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率方程式、热流量、平均传热温度差、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5.质量传递考试要点:(1)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2)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3)分子传质(4)对流传质基本要求:掌握传质机理、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

第2篇分离过程原理6.沉降考试要点:(1)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2)重力沉降(3)离心沉降(4)其他沉降基本要求: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沉降速度的定义、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7.过滤考试要点:(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2)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3)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掌握过滤速率、恒压过滤、恒速过滤、过滤常数的计算;掌握板框过滤机、真空过滤机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计算;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复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地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约40%知识应用与问题分析,约60%4.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二、考试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地理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及中国人文地理等各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本学科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第一节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第二节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评价第三节中国的行政区划第四节中国地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第一节气候条件及其评价第二节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第三节水资源结构及开发评价第四节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第五节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第三章中国的海域与海洋资源第一节海域与海域环境第二节海洋资源及其评价第三节海岸第四节海岛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第三节水利及其开发建设第四节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第五节工业建设与布局第六节交通建设运输、邮电业第七节旅游业第八节城乡建设第五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第一节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第二节民族与宗教第三节区域文化第四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六章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第二节环境保护和建设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第七章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国土整治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第八章景观与区划第一节研究简史第二节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第九章华北区第一节地理概况第二节首都经济圈第三节水资源问题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第十章长江中下游区第一节自然条件分析第二节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第三节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第四节长三角经济圈三、参考书目1.赵济主编.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孙敬之.中国经济地理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共五则范文)[修改版]

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共五则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内容1、师大的人文地理学复试分为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还有体检2、体检分为常规检查和空腹验血。

所以同学们在初试完后平时一定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乱吃东西,也不要养成不好的习惯,免得复试时体检不过关而影响自己的录取。

3、师大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由各个学院自己安排,因此各个学院情况不一样。

资环院听力和口语毕其功于一役,采用的是用英语自我介绍,和专业课面试一起进行的。

过程分为两个环节,分为自我介绍和专业课综合素质提问。

相对来说,师大的面试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一般的名校那么难,老师所问的问题是和你本科专业以及地理基本常识有关。

4、今年师大的人文地理学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5个老师对你提问。

首先资环院会将所有的复试考生集中在一个大的教室等候,然后由前面面试完的同学通知一个同学准备。

面试时大家切记一定不能紧张,不然会影响到导师对你的评价。

虽然资环院的面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是面试仍然分合格和不合格。

不过大家不要担心,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般是不会刷人的。

我今年是在第二组进行面试,进入考场后,面试的老师会让你看一下你座位的前桌子上的纸条,上面有你面试的题目。

我先用中文做了一遍自我介绍,然后再用英语做一遍自我介绍。

但由于本人的口语不是很好,一位老师中途打断了,他很和善的对我说,你的英语口语有点像日本人。

后来就是专业课面试,基本都是地理常识问题。

五个老师总共问了如下的题目:(1)你是江西的,然后在陕西念书,你回答下从江西到陕西需要经过的铁路干线;(2)你在陕西念书,请你回答下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3)因为我在回答时,把西部大开发分为了西南和西北,然后有个老师就问我西南和西北可以进行合作,那你回答下西南和西北之间联系的铁路干线。

(4)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江西人,请你从地理角度分析下江西和湖南的异同点。

可能我是比较幸运的,问到的问题都是我有所涉及和关系的。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复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土地利用规划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部分75%(二)土地利用规划实务部分25%4)题型结构a: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b: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c: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d: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e:实务题,1大题,25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部分1、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考试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体系、原则和种类;地租地价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利用理论、人地协调理论等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质、内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几个关系的处理方法等。

考试要求:(1)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体系、原则和种类;(2)熟练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性质;(4)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内容、体系及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5)掌握如何处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市场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的关系及上级规划与下级规划的关系。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理考试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原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及模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原理与方法;(2)掌握我国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3)掌握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并根据不同级别的规划运用不同的编制模式;(4)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及要求。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考试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分析的指标体系;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的原则、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土地评价的程序、土地适宜性等级判定的方法及土地潜力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内容、预测的步骤、预测的模式、预测的方法等。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自然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伍光和笔记、全套复习资料、考点和重点总结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自然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伍光和笔记、全套复习资料、考点和重点总结

湖南师范大学资环院自然地理学考研必备手册(2017版)GIS遥感地理学,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适合科目:自然地理学湖南师大资环院考研群:319110820地学考研中心自然小组倾力打造之精品资料版块八湖师大资环院《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2016)一、《自然地理学》2016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0]考试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参考书目部分80%科普阅读部分20%注:科普阅读部分主要是上中国知网、科学网了解地貌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知识。

4)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b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c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d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左右,共5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地学考研中心买家权益提示1、收到资料后,请现场查阅,在不拆书钉的前提下,如果对资料不满意,三天之内,只需给我们打个电话,无条件退回,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们负责。

2、大家都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特别是专业课这块,请多和我们联系,还有就是复试的时候。

我们会与大家分享面试经历,应该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总之,会陪伴大家度过这一年时光,小问题qq,大问题电话就行。

二、《自然地理学》2016考试大纲解读湖师大的850《自然地理学》大纲,所列参考书较多。

主要包括四本:伍光和《自然地理学》、杨达源《自然地理学》、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潘树荣《自然地理学》。

1、大纲编写解读………………【展示细节1】:对考题形式、权重及参考教材做出分析,目标清晰。

2、参考书选择解读伍光和《自然地理学》是按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编写。

大家看到的大纲体系也是按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要求,因而伍光和《自然地理学》是湖师大自然地理学专业和科目的首选参考书,毋庸置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管理学》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管理学》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管理学》复试考试大纲土地管理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1)土地管理学部分85%(2)土地管理法部分15%4、题型结构(1)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名称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4)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第一部分土地管理学第一章绪论掌握并理解土地概念、特征及土地、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1.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的含义;2.土地的功能;3.土地的基本特征、地位及作用。

第二节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土地、人口的辩证关系;2.人口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3.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1.土地管理的涵义;2.土地管理学的产生。

第四节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掌握四大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运用。

第一节人本管理原理的概念1.行为原理;2.动力原理。

第二节系统管理原理1.系统原理的概念;2.整分合原理;3.相对封闭原理。

第三节动态管理原理1.动态管理原理的概念;2.动态相关原理;3.弹性原理。

第四节管理效益原理1.效益原理的概念;2.整体效应原理;3.规律效应原理。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掌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土地管理工作。

第一节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1.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2.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1.组织的涵义和特点;2.组织设计和组织结构;3.土地管理组织结构。

第三节土地管理职能运作1.土地管理的计划职能;2.土地管理的组织职能;3.土地管理的控制职能;4.土地管理的方法。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主要掌握〔1〕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概念: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人权和公民权。〔2〕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立法特点。
二、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主要掌握〔1〕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特定主体的权利。〔2〕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3〕外国人的权利保护。
四、宪法和宪政
主要掌握宪政的概念、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第三章 国家基本制度
一、国家性质
主要掌握〔1〕国体的概念;两种不同类型的国体在宪法上的表现;国体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2〕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3〕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及国家政策;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教育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
三、宪法原则和宪法分类
主要掌握〔1〕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2〕宪法的分类,主要掌握宪法的形式分类和实质分类。
四、宪法规范和宪其发挥条件。
第二章 宪法的创制、实施和保障
一、关于宪法的制定
主要掌握宪法制定概念;宪法制定主体和机构;宪法制定程序以及中国宪法的制定。
湖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考试大纲
(提纲式列举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纸张不够可附页)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一、关于宪法的概念
主要掌握宪法的定义、宪法的特征、宪法的本质。
二、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主要掌握近代宪法的产生及其条件;英、美、法三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沿革;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宪法修正案。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环境学院《世界地理》硕士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环境学院《世界地理》硕士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环境学院《世界地理》硕士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客观题部分40%(二)主观题部分60%4)题型结构a: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b:读图绘图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c: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d: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考试内容:(1)全球地表形态(2)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考试要求:(1)掌握全球海陆分布大势,理解地表形态演化(2)掌握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以及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考试内容:(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考试要求:(1)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及特征,理解自然带的演化过程(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第三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考试内容:(1)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经济的地理格局(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要求:(1)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理解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当前世界经济格局(3)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含义、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类型第四章亚洲考试内容:(1)亚洲自然地理概述,亚洲的居民与国家(2)日本(3)西亚北非考试要求:(1)掌握亚洲位置、面积和大陆轮廓(2)熟练掌握亚洲地形和亚洲气候的特征、分区等(3)理解亚洲的人口、民族、语言及宗教,并能理解分析亚洲地缘关系问题(4)熟练掌握日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意义,掌握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5)熟练掌握西亚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西亚北非人文发展和社会结构特征,掌握西亚北非的石油经济。

2020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2020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2020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专家为14年考生提供湖南师范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1人,特聘讲座教授1人,教授17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

学院现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水文水资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教学论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2个校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设有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洞庭湖流域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实验室、湖南省教育厅示范实验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本科生近700人,硕士生和博士生300余人。

自建院(系)以来,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党员等荣誉称号。

学院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正致力于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方向发展。

地理学、土地科学等学科已经成为湖南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在环境演变、水资源与灾害研究、土地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城市与区域经济、城乡规划等领域承担了大量的研究课题,并在亚热带环境演变与灾害防治、湘江流域及洞庭湖治理、江南丘陵综合开发、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在《中国科学》等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和SCI、EI、ISTP收录论文100多篇,出版专着(教材)30余部;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国土资源部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7项,国家“五个一”工程奖1项,高校人文社科奖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项目6项,国家863项目子题1项,973项目子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以及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南省等省(部)级课题40余项,横向项目150多项,近五年到账科研经费突破6000万元。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3土地资源学》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3土地资源学》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2014年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3土地资源学考研大纲及参考教材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3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35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35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35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14年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3土地资源学考研大纲及参考教材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33】考试科目名称:土地资源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30分,共6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1.绪论考试内容土地资源的研究对象: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考试要求(1)了解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2)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任务,掌握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的框架。

(3)了解土地资源学的思维特点,理解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4)了解国内外土地资源学发展的历史及特点,把握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2.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考试内容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考试要求(1)掌握影响土地资源的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含义,了解主要气候要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机理。

(2)了解地形地貌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规律,掌握地质条件对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学》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学》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2)理解乐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了解现实对乐观派的挑战。 (3)了解当代资源关注的问题. (4)掌握可持续的含义。 (5)掌握可持续性的限制因素. 4、自然资源稀缺的性质 考试内容 指数增长与资源动态;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演进;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 考试要求 (1)掌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了解社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指数增长. (3)理解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了解自然资源的演进过程. (5)了解全球性资源稀缺的性质. (6)掌握导致地区性资源稀缺的原因。 (二)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 1、自然资源生态过程 考试内容 生态学基本概念;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生物与种群。 考试要求 (1)理解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组成. (3)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 (4)掌握净生长效率、环境阻抗的概念. (5)了解种群增长与资源承载力. 2、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 考试内容 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作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考试要求 (1)理解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2)了解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 (3)了解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 (4)掌握 5 中获食模式及其对资源的适应方式. (5)理解当代适应策略. 3、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考试内容 采矿的生态影响;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考试要求 (1)掌握采矿的生态影响. (2)了解效应. (4)掌握土地荒漠化与土壤次生盐渍化概念. (5)掌握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 (6)了解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学》复
试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自然资源学及其稀缺的性质 25% 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 30% 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 30% 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使用者的视角及结论部分 15%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简答题: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分析论述题: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自然资源学及其稀缺的性质 1、自然资源的性质 考试内容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考试要求 (1)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及其含义. (2)了解自然资源分类. (3)掌握资源基础、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理论资源、最终可采资源、最大资源潜力、持 续能力、吸收能力、承载能力的概念. (4)掌握影响探明储量的因素. (5)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理解各属性之间的联系. (6)了解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2、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考试内容 中国态势;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全国视野;资源的冲突与争夺;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资源稀缺的挑战. (2)了解全球面临的自然资源问题. (3)了解资源的冲突与争夺体现在哪些方面. (4)理解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 3、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考试内容 增长的极限;没有极限的增长;可持续性。 考试要求 (1)理解悲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了解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doc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doc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考试科目名称:旅游管理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旅行社管理约36%旅游规划约32%饭店管理约32%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小题,每小题4%,共1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6%,共36%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7%左右,共52%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旅行社管理考试目标:1、了解旅行社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大致记忆和辨识有关的表述。

2、系统掌握旅行社的运行规律、方法等。

3、能够正确地使用相关知识,运用旅行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旅行社运营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一、旅行社与旅游业1、了解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旅行社产生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和旅行社的产生的基本情况,旅游业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关系;熟悉旅游业构成模型。

2、掌握旅行社理论概念和规范概念,熟悉旅行社的性质,掌握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和主要职能3、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及其要素、方法和体系4、了解现代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服务理念、人本理念、创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旅行社的产品管理1、掌握旅游产品与旅行社产品相关概念;熟悉旅行社产品的构成;了解旅行社产品构成特征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影响;熟悉旅行社产品的分类依据,了解旅行社产品分类的意义和营销价值2、熟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旅行社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旅行社产品生命周期的特性及其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了解英国旅游经营商的产品结构;美国旅行代理商的主要业务来源;了解旅行社产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3、了解西方国家旅行社产品与制作流程和中国旅行社产品与制作流程三、旅行社的营销管理1、旅行社产品价格管理了解旅行社营销组合的内涵与特点;熟悉旅行社产品的价格构成;了解西方国家旅行社包价产品的定价2、熟悉旅行社产品销售渠道概念,了解旅行社产品特性对销售渠道的决定性;熟悉一般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及其产品适应性;熟悉旅行社产品销售渠道决策方法3、熟悉旅行社产品促销的主要方式4、掌握旅行社品牌管理概念,了解品牌管理与旅行社特质、旅行社品牌创建与维护和旅行社风险管理的主要风险和旅行社避免风险的主要措施四、旅行社的技术管理1、了解信息技术与当代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和信息技术发展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2、熟悉旅行社信息技术的一般应用如CRS(GDS);互联网及其旅行社利用;旅行社管理系统方面应用;了解欧美国家旅行社信息技术利用的基本情况3、了解中国旅行社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比中外旅行社,熟练掌握旅行社信息网上搜寻五、旅行社组织机构和人员管理1、旅行社组织管理了解旅行社组织机构设置依据;了解一般旅行社组织模型;了解旅行社核心业务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复
试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参考书目部分 80%科普阅读部分 20% 注:科普阅读部分主要是上中国知网、科学网了解地貌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知识。 4)题型结构 a 名词解释题:4 小题,占 20% b 简答题:3 小题,占 30% c 论述题:2 小题,占 5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考试内容 自然地理学概念自然地理学分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学方法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向 考试要求 (1)理解自然地理学概念 (2)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3)理解自然地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4)了解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向 2、地球 考试内容 宇宙的成因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起源及其运 动地球的层圈结果及其特征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特征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 (1)了解宇宙成因相关学说 (2)理解太阳对地球的作用 (3)理解地球在宇宙中位置、地球形状、大小的地理意义 (4)掌握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5)掌握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6)掌握地球的层圈结构及其特征 (7)掌握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特征 (8)掌握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3、地壳 考试内容 地壳中的元素、矿物组成特征地壳中的岩石及沉积岩特征岩浆岩、变质岩及其特征地壳运动概念地壳 运动形式地质构造概念地质构造表现褶皱概念褶曲要素褶皱构பைடு நூலகம்认识节理和断层概念断层几何要素断层分 类火山与地震概念 考试要求
(8)理解承压水和潜水概念 (9)理解地下水保护意义以及重要性 (10)理解冰川的地理意义 6、地貌 考试内容 地貌的成因机制地貌的类型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分类风化作用及其地理意义流水作用与地貌发育喀 斯特地貌及其形成机制冰川地貌概念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作 用黄土地貌风蚀作用与风积作用概念风化壳概念风蚀地貌概念黄土概念黄土地貌概念雅丹地貌概念风蚀地 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荒漠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黄土的成因及其分布黄土地貌的 基本类型黄土中古土壤在研究古气候(地层)学上的指示意义为何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考试要求 (1)理解地貌形成机制 (2)掌握风化作用概念及分类、意义 (3)理解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4)掌握喀斯特地貌概念以及形成机制 (5)掌握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 (6)掌握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作用 (7)掌握风化壳概念以及研究风化壳的意义 (8)理解风蚀作用与风积作用发生的条件 (9)掌握风蚀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10)掌握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11)掌握荒漠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12)掌握黄土的成因及其分布 (13)掌握黄土地貌的基本类型; (14)分析黄土中古土壤在研究古气候(地层)学上的指示意义 (15)分析为何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7、土壤圈 考试内容 土壤的肥力、形态、物质组成土壤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土因素与土壤的形成作用土壤形成的规律及 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道库哈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土壤分类及类型常见土壤形成过程土壤诊断特性 土壤胶体分散和凝聚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肥力意义土壤资源的概念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考试要求 (1)理解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形态概念以及土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 (2)掌握土壤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3)理解道库哈耶夫成土因素学说基本原理及其发展 (4)了解土壤分类系统 (5)掌握常见土壤形成过程 (6)理解土壤诊断特性 (7)理解土壤胶体分散和凝聚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肥力意义 (8)掌握土壤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掌握土壤分布规律以及地理意义 (9)掌握土壤资源概念 8、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理解地壳中的元素和矿物组成特征 (2)理解地壳中的岩石及沉积岩特征 (3)理解岩浆岩、变质岩及其特征 (4)理解地壳运动概念及形式 (5)理解地质构造概念及表现 (6)理解褶皱概念和褶曲要素 (7)理解节理和断层概念、断层几何要素、断层分类 (8)理解火山与地震概念 4、大气和气候 考试内容 大气的物质组成大气层结构及特征大气辐射平衡气温的形成大气湿度、蒸发、凝结大气降水大气环流 概念热力环流概念三圈环流概念季风概念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概念常见天气系统常见气 候系统一些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带型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变暖原因及其危害 考试要求 (1)掌握大气的物质组成及一些组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溶胶、水汽、二氧化、臭氧等对气温的 影响 (2)理解大气层结构及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掌握大气辐射平衡概念及其意义 (4)理解降水概念、降水形成的条件 (5)掌握大气环流和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等概念 (6)分析并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7)掌握天气和气候概念 (8)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一些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影响 (9)结合谚语,分析一些天气现象 (10)结合实例分析地形条件以及不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11)分析一些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12)掌握气候带分布规律 (13)分析气候变化原因 (14)分析全球变暖原因及其危害 5、海洋和陆地水 考试内容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概念洋流概念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平面变化及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海洋资源及其保护水系、流域概念水系分类河流的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承压水和潜水概念地 下水的保护冰川的地理意义 考试要求 (1)理解水循环、水量平衡概念以及意义 (2)理解洋流概念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4)理解海平面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与重要性 (5)理解水系与流域概念 (6)理解河流分类 (7)掌握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考试内容 生态因子概念生境概念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概念生物链林德曼定律生态系统组成及其作用 生态系统类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异规律生 态效率、净生产力概念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意义景观、景观生态学概念 考试要求 (1)理解生态因子、生境、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链概念 (2)理解林德曼定律 (3)掌握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4)掌握城市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5)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 (7)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意义 (8)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9)掌握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异规律 (10)理解景观、景观生态学概念 (11)净生产力、生态效率概念 9、综合部分 考试内容 前面 1-8 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各圈层之间(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冰冻圈)的 相互作用、物质循环(水分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大循环等) 考试要求 (1)要求学生对前面 1-8 部分所学内容能够综合运用,能够掌握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和分析物质循环 10、科普阅读部分 考试内容 中国知网(/)和科学网(/)两个网站有关自然地理 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考试要求 (1)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消化吸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进一步 探究 (2)能对有关实例(如具体事例、数据、图表等素材)进行适度分要并能正确地运用 (3)运用有关基本原理,对野外实际地貌现象能正确分析和识别 (4)要求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一些研究进展 三、参考书目与网址 教材: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主要参考书:杨达源等:自然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潘树荣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中国知网,/。 科学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