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机械图样表达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机械基础》《机械加工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6学时+实训2周,11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识图绘图基础知识、测绘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械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规范运用工程语言和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机械专业类技能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识图、绘图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兼顾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结合制图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基本几何形体→复杂几何形体→零件和装配体的表达与识读”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应用课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明确制图规范,能在制图过程中正确应用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形成严谨规范的作图习惯。

2.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作图与识图,理解表面质量要求、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技术要求的基本含义,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系《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代号:总学时数:96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绘制及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的理论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机械图样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技能和空间相象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识读与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从而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本专业面向制造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数控设备操作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以上都要求能熟练识读与绘制工程图样,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为这些岗位工作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支撑。

三、设计思路要求课程设计要基于生产过程,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

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识读和画图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正确识读零件图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四、课程能力培养分解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将本课程进行专项能力划分,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分五、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今后学习、毕业设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作用有:1)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图学基础。

2)培养学生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图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测绘和绘制装配图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交流等奠定良好的测绘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适用专业:硅酸盐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来设计本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借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重构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的机械零件和部件为项目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寻求“教、学、做”一体,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2.课程目标参照机械加工行业企业、硅酸盐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本课程以典型零件和典型机械部件为载体,通过教、学、做于一体的任务驱动型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形成“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的工作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与通道。

2.1专业能力(1)能遵守和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规定;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机械制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作者:孙经署陈德洪4.2教学建议(1)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采用教具、模型、实物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1. 引言机械制图是现代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在工程领域中进行设计、制造和交流的基本工具。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的目的是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机械制图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 课程目标机械制图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 - 理解和运用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 -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绘图和参数化建模; - 能够阅读、理解和制作各类机械工程图纸; - 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标准零部件和标准工程图集; - 能够应用机械制图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和解决问题; -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内容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 绘图工具和技术:介绍多种绘图工具和技术,从手绘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过渡; - 基本图形和投影:教授常见的基本图形和投影方法,包括正投影、等轴投影和截面投影等; - 尺寸和标注:介绍尺寸和标注的原则、规范和标准,教授尺寸链、公差等相关知识; - 零部件和装配图:讲解零部件和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装配关系和结构组成; - 图纸规范和标准:介绍常见的图纸规范和标准,如ISO、ANSI等,培养学生遵守图纸规范和标准的意识; - 三维建模和工程图:引导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的制作,培养学生进行立体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 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将机械制图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实践:通过实际绘图和建模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制图技能; -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机械制图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作业和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来扩展知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平面图形的绘制(徒手+计算机)、零件图的识读、力学和金属材料、连接和钳工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本专业就业面向的变电检修工及接触网工岗位所需的相关机械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就业面向,将学习领域课程内容重构,将《机械基础》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更具有专业实践性。

根据前面对后续课程与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联系进行分析, 将平面图形(手把)的绘制(徒手+计算机)、零件图的识读、力学和金属材料、连接和钳工基本知识作为机械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课程培养目标2.1专业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应达到如下要求:2.1.1掌握制图的基本规定,能利用工具徒手绘制平面图形,也能用软件绘制。

2.1.2掌握公差配合相关理论和知识,会识读零件图。

2.1.3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会绘制受力图并进行受力分析,掌握常用金属材料及其性能、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

2.1.4理解连接基本知识,会根据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连接形式2.1.5 了解钳工基本常识,会进行简单零件的切削加工。

2.1.6具有正确使用和查找本专业一般技术资料和国家标准的能力。

2.1.7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与本专业有关的信息资料查询、科学运算、绘图和设计能力。

2.2职业技能2.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2.2-2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2.2-3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2.2-4工艺文件理解能力2.2-5合理选择使用工具能力2.2-6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2.3职业素质2.3-1组织协调能力2.3-2语言表达能力2.3-3责任心与职业道德2.3-4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3.课程内容及要求4.4.1本课程的学习教材《机械基础》郁志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参考教材建议选用徐坚、柴鹏飞. 城市轨道交通机械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14.2教学建议采用全面、可控的形成性课程考核方法,形成性考核方法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效果评价(考勤情况等)2)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项目任务)3) 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4) 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5) 阶段性考核(期中、期末作考试)最终成绩由项目阶段性考核(40%)+学习、应用能力考核(50%)+考勤(10%)三部分组成。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课程代码:Z102开设时间:第2学期学时数:28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研究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专门人才的一门实践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根据3年制高职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的投影、组合体组合方式及视图;(4)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及画法;(5)了解常见零件的种类及画法;(6)了解标准件及常用件的画法;(7)了解装配图的画法。

2.能力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及平面图形的画法;(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3)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4)初步具备根据零件图的视图想象零件实际结构形状的能力;(5)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判断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类型;(6)能够根据装配图判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相关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立体几何》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概念,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气CAD》等课程试图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材的选用1.教材的选用原则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并配有较多的正确、清晰、规范的图例,以帮助学生的空间想象。

教材中、图例中引用的国标要尽可能采用最新国家标准。

尽量选用带有与教材配套的、难易层次递进的习题集,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识图、绘图的技能技巧。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述有关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 熟悉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

3. 能够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4. 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 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后,能从事专业范围内的设计、制图工作。

由于《机械制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先修课:《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后续课:《机械设计基础》(二)课程设计思想1. 坚持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2.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3. 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项目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测绘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本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景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景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和投影法的一些基本概念;2.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6.掌握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绘制方法;7.掌握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8.掌握标准件的绘制;9.掌握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方法,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并为后续的《机械制造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模具CAD/CAE》、《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

养成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续课程:无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模具CAD/CAE》、《计算机辅助制造》。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

(2)能够掌握第三角投影的原理,正确识读外来图纸。

(3)能够正确掌握各种表达方法的应用,准确选取零、部件的表达方案。

(4)具有查阅《国家标准》和相关手册的能力,能够应用《国家标准》和相关手册完成所需的设计任务。

(5)掌握测绘工具的使用,完成机械零件的测绘工作。

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思想。

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2)树立科学发展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观察、理解、判断、推理的辩证思维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与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五、课程教学设计六、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适合三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材。

2.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将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构建、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教材宜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装备大类(46)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同步课程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后续课程有《机械设计》、《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本课程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范国家制图标准,运用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能够进行标准件的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的图样绘制,为今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数控编程、工艺编制、夹具设计、设备维修及技术改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素质目标(1)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2)养成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养成安全第一、注重规范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养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和投影法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绘制方法;(4)掌握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5)掌握标准件的绘制;(6)掌握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方法,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知识;(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基本的三视图,分析空间构型;(3)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及运用和贯彻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6)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教学载体针对“机械产品图样识读和绘制”的学习任务,课题组共同研究后确认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载体,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零件和模具作为辅助。

该载体的零部件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程划分为7个项目,共64学时。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具备识读与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零件测绘和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学习态度。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学会正确应用正投影法来分析、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绘制平面图形、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及简单三维造型的能力,并能标注相关的尺寸和掌握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学习,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通过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认真严谨、踏实上进的学习态度,具备热爱祖国、热爱岗位职.业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入职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四、参考学时与学分参考学时:260学时参考学分:14分五、课程结构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与使用(1)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该教材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严格依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精心编写。

(2)教材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立足体现为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注重“通用性教学内容”与“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协调配置,既体现机械大类不同专业的统一性要求,又让教学中有选择上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本专业教学活动,将知识模块分解成若干学习情境,将完成每个情境需达到的目标与能力匹配,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结合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零件,注重实践性和指导性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并注重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结合实践实操内容,强化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了解机械制图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为今后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包括投影理论、基本视图、剖视图、尺寸标注等基本知识,以及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

2. 实践技能:通过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 拓展知识:了解机械制图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视频,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测验等,占总评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占总评成绩的50%。

五、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机械制图》。

2. 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等与机械制图相关的书籍。

六、课程实施与管理1. 授课教师:应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本课程。

2. 授课时间与地点:根据学校安排,确定授课时间、地点和方式。

3. 学生管理:应建立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计划和方式。

4. 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购置必要的绘图工具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1. 课程评价:应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一、前言1、课程定位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画图能力和看图能力——以培养看图能力为主, 画图能力为辅。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怎样将空间物体用平面图形表达出来,怎样根据平面图形将空间物体的形状想像出来。

该课程从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入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形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熟悉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3)能够阅读比较复杂的机械图样,绘制(含零部件测绘)一些常用零件的机械图样,并学会完整地标注尺寸。

(4)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设计思路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测绘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景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景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景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在整个过程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适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建议学时:180学时建议开课学期: 第一、二学期一、课程概述机械制图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知识、基本体及组合体的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件与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典型模具零件图及装配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方法、公差与配合等知识;能识读简单平面图形、组合体三视图、常用件及标准件图样、典型模具零件图、装配图,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与仪器进行基本体与组合体的三视图、典型模具零件图及装配图样的绘制;能对模具零件实物进行测量并记录必要的原始数据,按照产品的质量要求,完成指定零件的零件图,典型模具的装配图,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通过识读与绘制图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采用分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往及沟通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图纸图幅、字体、图线、比例、尺寸标注等相关规定。

2.了解正投影基本知识,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

3.掌握平面图形绘制的方法与步骤,包括圆弧的连接及斜度的画法。

4.理解形体分析法,掌握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5.了解零件图常用表达方法的概念及应用。

6.掌握常用表达方法的画法及标注。

7.了解螺纹的种类、构成要素,了解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熟悉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

8.掌握装配图的组成及规定画法,能识读千斤顶、齿轮泵等典型部件的装配图。

9.理解极限与配合术语、表面结构术语、几何公差术语,熟悉其标注方法。

10.掌握尺寸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知识,会标注机械图样尺寸。

11.能正确选用测绘工具,测量数据并填写尺寸,掌握测绘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的方法;能合理选择零件结构形状的视图表达形式,在草图上合理标注尺寸,确定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等技术要求,并在草图上正确标注;合理选择图纸幅面,正确填写标题栏;掌握装配图的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题栏绘制;了解企业现场管理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和绘图能力,为后续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实际机械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具备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七个部分。

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绘图和三维建模,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解析1. 重点: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等基础知识,以及零件图、装配图等实际应用知识。

2. 难点: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和绘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建议1. 制图基本知识:8课时2. 投影基础:12课时3. 组合体:8课时4. 机件的表达方法:6课时5. 标准件和常用件:4课时6. 零件图:10课时7. 装配图:6课时8.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可选):4课时9. 综合练习与考试:视情况而定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技能水平。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课程总评分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卷面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操作分,占课程总评分的70%。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识图、制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纸;2.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能够根据三维模型绘制二维图纸;3. 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材料;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制图基础: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轴测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基本图示方法;2. 形体的表达方法:掌握形体各表面的交线(即三视投影)的画法,能够正确表达形体的形状;3. 组合体:了解组合体的形成方法,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组合体图样;4. 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种类和结构特点,能够正确选择和绘制零件图,包括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内容;5. 装配图:了解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能够绘制装配图,包括装配关系、零件编号、明细栏等;6. 三维建模:了解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和渲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机械零件和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3. 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 采用分组教学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3. 综合考核:包括图纸绘制、答辩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1. 教师应具备机械类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2. 教师应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三维建模软件等教学资源;3.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材、课件、实践设备和场地等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 .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机械制图是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需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投影理论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 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

二 .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国家标准;2、掌握绘图方法和基本技能;3、具有一定的识图机械图样的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二)能力目标: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三视图,包括想象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符号、代号及其含义。

了解零件测绘的一般方法。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精神;2、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第二节:尺寸注法第三节:尺规绘图(2)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3、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标注的规定;4、初步培养学生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并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基础;5、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6、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了解椭圆的画法、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7、通过尺寸标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基本体视图上正确、齐全、清晰地标注尺寸的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图幅、图线、尺寸标注、基本作图方法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车工)专业、机械加工技术(钳工)专业二、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车工)专业、机械加工技术(钳工)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识图的一般技巧与方法、具备正确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并能采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

识读图样的技能必须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绘图和读图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三、参考学时180学时四、学分12学分五、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

2.学习贯彻有关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学会查用有关标准的基本方法。

3.了解掌握有关机械工程技术基础(如公差等)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绘图仪器与工具绘图及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图的基本技能。

3.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设计思路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基础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围绕职业的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便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

画法几何学时相应的减少,制图的基本技能中作业的质量要求可不象原来的严格,但必须正确。

选出部分容易理解的内容如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零件的部分表达方法等可组织学生自学。

为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画法几何综合问题方面可组织课堂讨论;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可组织学生进行构形设计练习,使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真正体现理实一体化。

3.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框架,采用项目驱动式有机整合。

一方面,介绍用正投影法在平面上用图形表达空间形体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学习空间思维与想象和形体表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另一方面,介绍涉及机械设计制图的基本规定、标准和画法,查阅相关手册和国家标准的方法,使学生学习机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

4.课程在每个内容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针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方便学生的自我评价。

七、课程内容纲要项目一:平面图形的画法任务一:基础知识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①熟悉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②了解图纸幅面、格式、比例的规定。

③了解工程图中常用字体种类、规格及注写方法。

④掌握各种图线的形式、主要用途及其画法。

⑤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及尺寸的组成、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2.绘图技能了解常用的绘图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

任务二:几何图形画法1.常用几何图形画法①掌握等分圆周和作常见正多边形的方法。

②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③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原理和方法。

④了解椭圆的画法。

2.平面图形的画法①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方法。

②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③掌握画草图的基本方法。

项目二:三视图的画法任务一:投影基础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①理解投影法的概念。

②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③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及投影作图的方法和规律。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①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及其规律、投影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画和读点的投影图的方法,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及其可见性判断。

②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作图,理解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及读直线的投影图的方法、直线上点的投影。

熟悉平行、相交、交叉两直线的投影。

③掌握平面的三面投影作图、理解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读平面的投影图的方法。

④掌握平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

了解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及两平面相交求交线的作图方法及可见性判断。

任务二:基本体①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投影图特征和三视图画法。

②掌握圆柱、圆锥、圆台、圆球的投影图特征和三视图画法。

③掌握基本体表面求点的投影的方法。

任务三:轴测投影①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投影的特性、常用轴测图种类。

②掌握正等轴测图、斜二测图的画法。

③熟悉轴测草图的基本画法。

任务四:组合体1.常见的截交线与相贯线①了解用特殊位置平面截断棱柱和棱锥的截交线画法。

②了解特殊位置平面(平行面为主)截断圆柱、圆锥、圆球截交线画法。

③了解利用积聚性求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方法。

④了解异径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⑤了解相贯线特殊情况的画法、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特点。

2.组合体①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方法。

②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③掌握组合体测绘及尺寸标注方法。

④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项目三:工程图样的画法任务一:图样的表达方法①理解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配置关系及标注。

②掌握向视图、局部视图的画法。

了解斜视图画法和标注。

③理解剖视的概念、剖视图种类及剖视图画法和标注的一般规定。

④掌握用单一剖切平面和相交的剖切平面作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

⑤熟悉用阶梯剖、复合剖和斜剖表达机件的方法。

⑥掌握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和标注。

⑦熟悉局部放大图和其它表达方法及其应用。

⑧熟悉读剖视图的方法。

任务二:零件图①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②熟悉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方法。

③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理解零件的尺寸标注特点。

④了解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及其尺寸注法。

⑤了解表面粗糙度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⑥掌握零件测绘工具用法及零件测绘方法。

⑦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任务三:标准件和常用件①了解螺纹的种类、用途和要素、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②了解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及其标准查阅方法,熟悉螺纹紧固件联结画法。

③熟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关系,掌握单个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和圆柱直齿轮的测绘方法。

④了解直齿圆锥齿轮轮齿部分的名称和尺寸关系及规定画法。

⑤了解键、销的种类、标记和半圆键的标记和联结画法。

⑥掌握普通平键联结和销联结的画法。

⑦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任务四:装配图①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②了解读装配图的方法。

项目四计算机绘图基础任务一 AutoCAD基本知识①熟悉所用的绘图软件的界面及其常用工具的操作。

②掌握常用绘图环境的设置与运用。

③掌握各种命令的执行方式。

④掌握图形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

⑤了解常用的系统配置操作。

任务二 AutoCAD常用绘图及编辑命令①了解坐标系的概念及运用,掌握常用坐标的输入方式和方法。

②掌握图层、线型、颜色、等对象特性的设置与修改。

③掌握各种点的绘制方法。

④掌握各种直线的绘制方法。

⑤掌握圆、椭圆及圆弧的绘制方法。

⑥掌握矩形和多边形的绘制方法。

⑦掌握删除、修剪、延伸的操作方法。

⑧掌握断开、加长、圆角、倒角、分解的操作方法。

⑨掌握移动、旋转、缩放、对齐的操作方法。

⑩掌握复制、镜像、阵列、偏移的操作方法。

任务三二维图形绘制①掌握创建图层,设置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属性。

②掌握改变对象所在的图层、颜色、线型及线宽。

③掌握控制非连续线的外观。

④了解观察图形的各种方法。

⑤掌握绘制复杂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

⑥掌握创建面域及面域间的布尔运算。

任务四文本和尺寸标注①掌握各种尺寸标注的方式与操作。

②熟悉尺寸标注样式及编辑方法。

③熟悉常见机械符号的标注途径与方法。

④熟悉文字格式、设置及其修改编辑。

⑤掌握文字标注命令的操作方法。

⑥掌握特殊字符的标注方法。

项目五:零件图绘制任务一轴类零件绘制任务二叉架类零件绘制任务三箱体类零件绘制项目六三维图形的绘制任务一三维实体绘图及实体造型任务二三维图形的编辑、尺寸标注及输入、输出八、实施建议1.教师必须以本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突出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教学思想。

2.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积极推行模块化教学,以项目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九、其他说明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机电类专业,其它相近专业也可选用。

2.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采用项目结构,其教学内容课时可适当机动安排。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