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煤层综放工作面
红岭煤矿15101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实践

由于 瓦斯 涌 出不均 匀 , 对 瓦斯涌 出量 4 / n~ 绝 .m3 9 mi
7 / n 回风流 中瓦斯浓 度 07 ~1 %( .m3 , 3 mi .% . 鑫龙 公 1 司规定 : 工作 面 回风流 中瓦斯 达 到 08 .%时 实现超 限
型通 风 系统 。工 作 面掘 进 期 间 , 曾多 次 出现 瓦斯 超
经 过 4个 月 的 预 抽期 后 ,50 综 放 面开 始 回 1 11 采 。回采初 期 的主要 问题如 下 : 由于 打钻 时 的喷孑 、 L
夹钻 、 钻 、 煤层 顶 底 板 的变 化 , 顶 及 部分 地 段 的钻 孔 深度 不够 , 时仅约 4 m; 有 0 回采初期 风量 8 0 3 i , 1 m / n m
王启 明
( 河南煤化集团安阳鑫龙煤业公 司, 河南
摘
安阳
453 ) 5 1 3
要: 红岭 煤 矿 1 11综放 面采 取 了 瓦斯 治 理 综 合技 术 , 用 多种 方 法 综合 抽 放 瓦斯 , 低 了通 风 成 本 , 50 采 降 达
到 了治理 瓦斯 治本的 目的, 解决 了综放工作面回采 时瓦斯超 限问题 , 保证 了正常生产 。
红 岭煤 矿 1 1 1 放 工作 面 位 于 1 50 综 5采 区北 翼 中部 , 煤层 赋存 深 度 一 1 3 8m—一4 3 5m。工作 面走 向 长度 5 0 倾 斜长 度 10m, 均 厚度 6 1 m, 2 平 m左 右 , 可 采储 量 4 . 69万 t工作 面采用走 向长壁后 退式 , 煤 。 采 方法 轻 型综 合放 顶煤 。 瓦斯 含量 为 74m/, 用 “ ” . 3采 t U
第3 卷 第 1 期 0 o
1 交叉钻 孔抽 放 )
浅谈兖矿新疆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9-15)08综放工作面防治冲击地压设计

浅谈兖矿新疆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9-15)08综放工作面防治冲击地压设计摘要:(9-15)08工作面位于(4-5)02工作面、(4-5)04工作面、(9-15)06工作面三个工作面采空区下部。
(9-15)08工作面轨道顺槽内错(9-15)06工作面皮带顺槽27m;皮带顺槽内错(4-5)04工作面轨道顺槽29m;工作面开切眼内错(4-5)04工作面开切眼为73m;东部为副暗斜井保护煤柱;西南部和北部为实体煤,北上部为(4-5)04工作面采空区。
(9-15)08综放工作面设计走向长1713.2m,面倾向长130m/165m,煤层倾角21°~25°,平均23°。
(9-15)08工作面轨道顺槽0~537m段为实体煤,537~1176.5m段上方为已回采的(4-5)02工作面和(9-15)06工作面;皮带顺槽上方为已回采的(4-5)04工作面。
关键词:煤矿;防治;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措施;1、采用微震监测2、超前应力监测3、支架工作阻力监测4、钻屑检测方法综合监测。
1、微震监测1.1、安装位置ARAMIS M/E微震系统分为拾震器和探头两部分。
拾震器安装:分别在轨道顺槽200m、550m处和皮带顺槽250m、600m处设置微震探头,探头布置呈平行四边形原则,且皮带顺槽探头超前轨道顺槽,当工作面距离探头60~80m时,拆除向后移动,探头移动需距上一组不小于200m。
微震探头利用专用锚杆,安装时需选取垂直偏差不大于7°、外露不小于100mm锚杆用于固定探头,探头安装后线缆及探头收发器按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悬挂并挂牌管理。
皮带顺槽距离联络巷600m位置设置一组拾震器,用于辅助监测,根据工作面实际监测情况,若监测效果较好时,拾震器距离工作面120m时,撤除升井,若监测效果不好时,根据实际情况将拾震器向外挪移。
ARAMIS M/E微震系统电缆采用MHYAV 20×2/0.8mm2型,敷设路线:皮带顺槽:地面调度室→副斜井→+735m水平车场→(9-15)08皮带顺槽车场→(9-15)08皮带顺槽轨道顺槽:地面调度室→副斜井→(4-5)04轨道顺槽车场→运输联络巷→(9-15)08轨道顺槽1.2、监测方法利用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对回来期间煤岩体破断情况进行监测。
综放工作面防止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03
定期对阻燃材料和设备进行 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
建立完善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综放工作面的温度、气
体浓度等参数。
在关键位置设置传感器和监控设 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对监测监控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 评估,预测火灾风险,制定相应
的防范措施。
加强通风管理,优化通风系统
加强综放工作面的通风管理,确保风流稳定、可靠。 优化通风系统,减少采空区漏风,降低煤炭自燃发火的风险。
定期对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防止风流短路和漏风现象。
03
煤层注水与灌浆灭火技术 应用
煤层注水技术原理及操作要点
01
技术原理
02
操作要点
煤层注水是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利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 ,使煤体充分湿润,降低煤的氧化活性和温度,从而达到防止自燃的 目的。
保障人员安全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避免自燃发火带 来的人员伤亡事故。
维护生产稳定
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自燃发火对生产的影 响,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保护资源环境
通过预防措施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环 境的破坏。
提高经济效益
避免自燃发火可以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提高经济效益。
02
综放工作面防火技术措施
合理布置采煤工艺与设备
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中作用
建立以安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将安全理念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和
生产经营中。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树 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企业 氛围,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
使命感。
06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
2021巷道支护技术规范

巷道支护技术规范1.总则1.1为使巷道支护科学化、规范化,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仅适用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矿井。
° 1. 3巷道支护形式选择在技术上要先进,经济上要合理,安全上要可靠。
优先选用锚杆或锚喷支护,淘汰砌確和棚式支护。
1.4加强巷道的矿压观测工作。
各矿应对新的采区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1.5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检查验收,各矿要建立支护材料的检查制度。
巷道的支护材料必须有检验验收报告,并经生产技术部门认可。
生产技术部门要进行定期检查。
1.6巷道支护的设计、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
1.7本规范中的锚索为:单根钢绞线、采用树脂锚固剂锚固的小锚索。
1. 8在集团公司内首次采用新的支护开拓型式、支护材料及用于支护的设备和机具,必须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论证后,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试验无问题后,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
2. 支护设计2.1巷道支护设计应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新釆区、新开采煤层的锚索支护设计,还应辅以监控量测法及理论验算。
2.2支护设计在采区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进行,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内容应包括:⑴支护形式。
⑵支护材料的材质和规格要求。
⑶锚杆布置形式、锚固长度、锚固力、预紧力(拧紧力矩)、质量要求。
⑷喷层厚度、喷层强度、材料配比。
⑸锚索布置形式、锚固长度、锚固力、预紧力、质量要求。
⑹棚距、背板布置、构顶盘帮、拉杆要求。
(7)W型钢带、M型钢带、钢筋钢带、网、槽钢等布置要求。
⑻临时支护的形式和要求等。
2.3支护设计时应根据以下依据进行:⑴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初步设计时可用相邻巷道的。
南煤集团南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收稿日期:2008208218 作者简介:孙卫国(1964—),男,山西阳泉人,中专,工程师,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
第28卷 第4期2008年12月 山 西 煤 炭SHANX I COALVol 128 No .12 Dec .2008南煤集团南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孙卫国(阳泉市南庄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泉045000)摘 要:针对不同煤层的工作面,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巷道布置系统和瓦斯排放方案,并对其设计参数作了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瓦斯治理;瓦斯抽放;高抽巷中图分类号:T D7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050(2008)04200462031 问题的提出阳泉市南煤集团南庄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现开采12号、15号煤层。
12号煤层开采时,其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本身及上下邻近层(向下50m 范围,向上120m 范围)。
15号煤层开采时,其瓦斯主要来源于上邻近层。
矿井现有3个采区,3种类型的回采工作面。
即15号煤八采区综放工作面、15号煤九采区综放工作面和12号煤六采区高档普采工作面。
针对不同情况的工作面采取了相应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2 各种类型回采工作面的特点2.1 15号煤八采区综放工作面的特点a.工作面采用的是重型综采支架,回采工作面月产量达10万t 以上,瓦斯涌出量显著增大。
b .15号煤八采区上部是12号六采区煤,正在开采,可利用12号煤层现有的巷道布置高抽巷。
2.2 15号煤九采区综放工作面的特点a.工作面采用的是轻型综采支架,月产量在6万t 以内。
b .工作面上部的12号煤层没有解放,没有布置高抽巷的条件。
2.3 12号煤六采区高档普采工作面的特点a.工作面采用的是高档普采工作面,月产量不到3万t 。
b .12号煤本煤层瓦斯含量较高。
c .工作面上部没有布置高抽巷的条件。
3 瓦斯治理方法南庄矿井的瓦斯治理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风稀释瓦斯,另一种办法是抽放瓦斯。
最新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5#煤丈八一区15021综放工作面位于525水平,地面标高970~1140m ,工作面标高450~505m ,埋藏深度为513m ~647m 。
本工作面地表位于芦湖村及芦湖沟以东,候家山村以南,野渔沟及野渔村以西,芦湖南风井及马圈垴村以北,山神庙疙梁附近的山坡、山梁、沟谷地段。
本工作面井下位于丈八一区南翼西部,东为15019工作面(未掘),南为15#煤420水平芦南采区大巷,西为80123工作面(已采),北隔采区大巷为15020工作面(已掘未采)。
本工作面北部地表存在四处高压线塔,冀北一回二回线塔编号为35112、35214,保安一回二回线塔无编号,预计回采对其有一定影响。
本工作面走向长1169m ,倾斜长220m ,面积257180m 2。
第二节 煤 层本工作面所采15#煤层赋存稳定,结构较复杂,常发育有两层夹石,属中灰、中硫的优质无烟煤,煤层以镜煤、亮煤为主,内生裂隙发育,含少量黄铁矿结核。
本工作面煤层总厚5.98—6.85m ,平均厚度6.55m ;煤层结构为0.60(0.22)3.68(0.15)1.90;煤层倾角3°~17°,平均倾角7°;可采指数1;变异系数12.52%;储存稳定。
表1 煤质情况表第三节 煤 层 顶 底 板本工作面老顶为11.96m 的深灰色石灰岩,夹2-3层灰黑色泥岩,含煤质情况 M (%) A d (%) V daf (%) Qb.daf (MJ/Kg ) FC St.d (%) Y 工业牌号 1.19 19.23 8.92 25.44 70.85 2.45 0 WY3腕足类动物化石,裂隙内充填方解石脉,俗称四节石灰岩。
直接顶为0.83m 的灰黑色泥岩,含植物化石,底部炭质增多。
直接底为5.73m的灰黑色砂质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碎片。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的分析1、本面地表为山坡山梁沟谷地段,盖山厚度在513~647M之间,预计地表水对工作面正常回采无直接影响。
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措施1. 背景介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煤层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当煤层被开采时,甲烷就会逸出到工作面上,形成瓦斯。
这些瓦斯如不及时处理,会对矿工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产生重大威胁。
因此,对工作面瓦斯进行治理技术的研究和采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治理技术措施2.1. 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抽放技术是一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钻孔、井道等措施,将工作面上的瓦斯抽放出来,然后集中处理的技术措施。
其优势在于能迅速有效地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提高矿井的安全系数。
目前,瓦斯抽放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一方面,设备合理、研发技术先进,提高了效率和安全系数;另一方面,行业规范逐步健全,进一步强化了瓦斯抽放的意义。
2.2. 多层吸附钻孔技术多层吸附钻孔技术是一种对综放工作面的治理措施,主要通过钻孔将瓦斯集中排放,并同时进行吸附处理。
该技术可将瓦斯从煤层吸附到高比表面的物质上,使其不再释放到矿井内,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
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具有经济、实用和高效的特点。
2.3. 瓦斯抽放管理技术瓦斯抽放管理技术包括:瓦斯抽放管道系统、稳流高效单突矿用风机、瓦斯抽放自动控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区别于传统的石油设备,实现快速高效地处理瓦斯。
同时,其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自主控制瓦斯管道的等制,进一步提高了矿井的可靠性。
3. 技术措施的优势综合上述几种技术措施,在治理工作面瓦斯过程中就能够大幅降低瓦斯浓度,提高矿工的工作安全性。
特别是一些新型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面瓦斯管道系统的整体效率,让煤矿的安全评估更为可靠。
4. 结论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与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
在如今这个时代,高效的治理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同时,煤矿将不断应用新技术、优化治理措施,以不断提高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低抽巷布置及

10. 39 m、11. 72 m、14. 05 m、15. 13 m、16. 52 m 的变
化过程中,81403 工作面低抽巷瓦斯浓度和纯量基
本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工作面上隅角瓦
斯浓度的变化与低抽巷恰好相反,整体呈先减小后
影响区、离层区和重新压实区( 如图 2 所示) 。
图 2 高、低抽巷布置及“ 三带” 分布示意
由于瓦斯的密度相对较低,随着工作面的回采,
形成采空区后,上覆岩层不断变形破坏,煤层中不断
涌出的瓦斯上浮进入上覆岩层的“ 竖三带” 中,并汇
聚。 低抽巷瓦斯抽采基于受采动影响后瓦斯在上覆
岩层“ 竖三带” 的垂向分布规律和运移集聚特征,将
工作面采高及通风系统的巷道布置情况综合确定。
1) 垂向层位优选。 华阳一矿 15 号煤层顶板
岩性为黑色泥岩和深灰色石灰岩,属中硬顶板( 见图
3) 。 根据《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
与压煤开采规程》 关于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
经验公式并结合华阳一矿 15 号煤层覆岩特性,垮落
带高度可按式(1) 计算 [13] :
抽巷抽采的是上隅角瓦斯,故应布置在靠近回风巷
一侧以实现对上隅角区域瓦斯的有效覆盖。 综合考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 年 1 月 李大冬等: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低抽巷布置及抽采效果分析 第 32 卷第 1 期
发现,高位抽采巷对采空区深部瓦斯治理能力高,但
本煤层、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在上隅角易形成积聚,
对上隅角瓦斯治理能力有限,而低位抽采巷对工作
二矿15 #煤层综放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山西 组 地 层 总 厚 度 5 ~8 m, 均 6 . 3 4 2 平 0 2 m,
含 煤层 4 层 , ~6 煤层 总厚 度平 均4 4m, .2 含煤 系数
7 3 %; .4 可采煤层为3 、 , 6 煤 总厚度平均3 1m, .4
含煤 系数5 2 % 。 .1
过 渡 区 , 工 作 面 进入 采 空 区后 部 以后 , 层 流 从 为
一
3 一 6
《 煤科 技 》 阳
区 , 体处 于渗 流流 动状 态 , 气 瓦斯 大量积 存 , 浓 且
度较 高 。
1 2 综 放 工 作 面邻 近 层 瓦斯 抽 放 技 术 .
通风瓦斯专辑
峰值 , 时 峰值 一般 为 工作 面 初采期 间 回风巷 风 此 排绝 对涌 出量 的最大 值 , 推进 至3  ̄4 m时 , 5 0 出现
l 煤 层 , 质 均 为变 质 程 度 较 高 的无 烟 煤 。 5 媒 其
中:
( ) 5 煤 层 上 部 赋 存 1 层 和 三 层 ( 、 1 1 4煤 K4
K3 K ) 炭岩 , 、2石 均含 瓦斯 。 通 过 对综 放 面 生产 过 程 中瓦斯 涌 出量 的分 析 , 得 出 了综放工 作面瓦 斯涌 出主要 由本煤 层和 上邻近 层瓦 斯涌 出构成 。 本煤层 瓦斯 涌 出较 小 , 占工作 约 面 总瓦 斯 涌 出量 的1 %左右 , 近 层 瓦斯 涌 出约 0 邻
综采 放顶 煤工艺 一次采 全高 。 不 同 的开采 工 艺 , 工作 面 的 瓦斯 涌 出量也 不 同 , 5 煤 煤层 本 身瓦 斯含 量及 瓦 斯压 力都 不 大 , 1
西 四尺 井 。 田内地形 陡 峻 , 井 沟谷 纵 横 。 部 东
石港矿15109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特征

石港矿15109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特征分析陈凯1,2,杨胜强1,2,刘亚东1,2(1.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2.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摘要:石港矿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巨大,初采期的瓦斯超限问题威胁着该矿安全生产。
通过对15109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特征的分析,得出初采期瓦斯涌出波动性较大主要是上覆煤岩层的活动引起的,直接顶和老顶的垮落相继引起邻近层瓦斯的大量涌出,得出初采期风排瓦斯量、高抽巷抽放瓦斯量以及尾巷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尾巷瓦斯超限距离为4.5 27.8m,石港矿15109工作面初采期的瓦斯涌出特征适于该矿一采区的其他大采长工作面,并对上覆煤岩层相同的其他采区工作面的初采期瓦斯治理提供了重要参数。
关键词:初采期;后伪高抽巷;瓦斯涌出量中图分类号:TD7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96X(2012)12-0157-04Gas Emission Feature Analysis in No.15109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of ShigangCoal Mine During Initial Mining PeriodCHEN Kai1,2,YANG Sheng-qiang1,2,LIU Ya-dong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Xuzhou221008,China;2.School of Safety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221008,China)Abstract:Gas emission was huge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of Shigang Coal Mine,the problem of gas concentration exceeding limits threatened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this mine in initial mining period.Through analyzing the gas emission features in No.15109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during initial mining period,it obtained that gas emission had a larger fluctuation in initial mining period,which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activities of overlying coal and rock seams.Collapse of the direct roof and main roof led to a large num-ber of gas emission of the adjacent seam in succession,it obtained the change law of ventilation gas volume,pumping gas volume of high level suction roadway and gas concentration of tail roadway in initial mining period.Gas concentration exceeding limits distance of tail roadway was4.5 27.8m.The gas emission features of No.15109working face in Shigang Coal Mine in initial mining period also applied for other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s in the first mining area,and provided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the gas control in the ini-tial mining period of working faces in other mining areas with the same overlying coal and rock seams.Key words:initial mining period;high position roadway;gas emission近十几年来,由于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具有高产高效、低耗等特点[1],在开采厚煤层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并对防治综放面自然发火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2],所以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在阳泉、淮南等矿区得到广泛应用。
15101综采工作面末采收尾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15101综采工作面末采收尾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15101综采工作面接近收尾工作,由生产矿长牵头,组织相关业务科室、生产区队负责人开展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吕康宁(生产矿长)副组长:张龙(总工程师)成员:孟云辉(地测副总)苑建国(机电副总)秦岽(安全副总)龙维兴(通防副总)黄欢(技术科长)向欣欣(通风副科长)单海涛(机运科长)王守平(综采区长)职责:1、收集与15101综采工作面末采收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2、组织开展15101综采工作面末采收尾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二、辨识评估目的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要求,采煤工作面末采收尾高危作业实施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评估。
三、概况(一)工作面概况地面位置:15101综放工作面位于矿井田东南部,地表山地、林地为主,无其它重要建筑物和河流分布。
井下位置:15101综放工作面北部为井田边界线的位置,南、西南、东南为未开采的实体煤。
工作面标高:+1458~+1572m。
工作面埋藏平均深度:260m。
(二)15101工作面地质条件15号煤层老顶为厚层状K2石灰岩,致密坚硬,直接顶为粉砂岩,平均厚度5.2m,致密,局部裂隙较发育,底板为泥岩,厚度为6.22m,老底为砂质泥岩,厚度为5.83m,厚层状。
顶板为粉砂岩抗压强度为23.40MPa,属中硬岩石,抗拉强度为1.73MPa,抗剪强度为5.25MPa,底板为泥岩,抗压强度为8.70MPa,属软弱岩石,抗拉强度为0.54MPa,抗剪强度为2.25MPa。
煤层顶板类型属Ⅰ类,为较易冒落不稳定顶板。
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三)水文情况根据资料分析,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河流,仅中东部南峪掌沟和北杨峪沟内有断续小溪流由南向北流出井田,然后向东北汇入梁余河,其余沟谷内一般无地表流水,只在汛期可见一些短暂性水流,为清漳河上游支流,属海河流域。
综采工作面回风巷沿空留巷

高瓦斯综放工作面回风巷沿空留巷李计祥(长治市驻矿安检员管理中心,山西长治 046000)摘要:30101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成为瓦斯管理的重点部位,采用回风巷沿空留巷,保证了上隅角通风畅通,杜绝了上隅角瓦斯超限。
关键词:上隅角;回风巷;沿空留巷东庄煤矿位于武乡县境内,属于高瓦斯基建矿井,开采3#、15#煤,3#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开采面积17.1km2,资源储量2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1 30101综放工作面概况30101综放工作面于2008年5月掘成,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为7—18°,煤厚3.2—3.6 m,运输顺槽710m,回风顺槽727m,工作面135m,采用一次采全高的长壁综放工艺回采。
30101综放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方式,巷道布置方式为“两进两回”,外错式专用尾巷排放瓦斯,配本煤层和邻近层地面固定抽放系统抽放瓦斯。
工作面专用尾巷与回风巷每50m布置一个联络巷。
工作面通过风排和抽放相结合解决工作面瓦斯问题。
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30m3/min,风排瓦斯量在11m3/min左右,本煤层和邻近层抽放量在20m3/min左右。
30101工作面掘进时,采用超前打孔释放瓦斯,随后分别在工作面上下顺槽打顺层平行交叉钻孔抽放瓦斯,在回风巷每50m打一抽放钻场,对邻近层2#煤瓦斯进行预抽。
经过22个月瓦斯抽放,30101工作面共抽放瓦斯217万m3 。
2009年9—11月,中国煤科院、沈阳研究院对30101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进行了实地评价,工作面瓦斯原始含量为16.43m3/t,经抽排测定残余瓦斯含量为3.78—7.7 m3/t,平均5.29 m3/t。
2 30101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现象及原因分析2.1、30101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现象30101综放工作面推进到80m处,工作面老顶首次跨落,工作面每推进20—25m周期来压一次,来压期间工作面采空区侧瓦斯涌出量急剧不均衡增大,上隅角瓦斯常常瞬间超限报警,报警浓度达2.5%。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背景综合采煤工作面是煤炭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
随着采煤深度的加深,煤层顶板和基岩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工作面冲击地压(即顶板的垮落)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增加。
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现象,成为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综合防治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现场支护技术现场支护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防治措施。
应根据不同的煤层条件进行现场支护的选择。
通常采用的支护方式包括框架式支护、剪力支护、组合式支护等。
框架式支护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支护方式。
它是通过安装压杆来支撑顶板的,可以提供较强的支撑效果。
剪力支护则是通过拉撑在煤壁上的两条水平压杆来增加支撑面积,并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组合式支护则是将框架式支护和剪力支护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支撑效果。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综合防治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煤层地质条件的全面调查和研究,可以提前预测不良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从而减少由于地质条件不良导致的冲击地压等安全事故。
衬砌技术衬砌技术是改善工作面煤壁自稳条件、提高煤壁的自抗力和支撑能力的有效措施。
常用的衬砌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聚合材料等。
采用衬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作面的冲击变形,降低冲击地压的危险性。
板障技术板障技术是在工作面与巷道之间设置一定的障碍物,以达到控制和调节巷道气流的目的,从而减轻冲击地压的影响。
板障可采用防爆型、舒适型、缓冲障碍型等多种材料制成。
水力支架技术水力支架技术是一种通过水压来实现支架的抬放和调节的技术。
水力支架具有抗冲击、抗压缩、支撑面积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抵御工作面的冲击力和煤柱的挤压力,提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能力。
结论通过现场支护技术、地质勘探技术、衬砌技术、板障技术和水力支架技术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能力,减少冲击地压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管理办法

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管理办法
煤矿业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管理方法
为了加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煤回收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减少资
源损失和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加强放顶煤工作面煤炭回收工作做出
如下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面煤炭回收率规定:煤层厚度大于4米的区段,机采回收率
不低于93%,顶煤回收不低于顶煤厚度的75%。
二、顶煤考核范围:工作面机头、机尾10米范围内不进行放煤,其
他区段均为顶煤回收率考核范围。
三、综放工作面在割煤时采高严格控制在3.1-3.3米。
工作面的浮煤
厚度不得大于0.05米,否那么处分当班产量的10%。
四、工作面在回采时,必须沿工作面煤层底板留底板回采,底煤厚度
不得大于0.5米,确保减少底煤损失。
五、综放工作面在生产时掌握好推帮进度,以免推帮太快放煤跟不上,造成顶煤丧失。
六、工作面每周进行2次顶底煤厚度探测工作,准确掌握工作面现场
实际煤厚,根据实际煤厚,综采队及时调整回采层位及放煤工序,尽量减
少顶底煤丧失,提高回收率。
七、每月月初,生产技术部根据作业方案产量及煤厚情况,下达推帮距离。
八、每月月底,生产技术部根据综采工作面推帮距离及采高、顶底煤
厚度、统计产量等情况,计算工作面的回收煤量和回收率。
九、在放顶煤时,严禁将矸石放入煤中,确保煤质。
十、奖罚:1、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在75%-80%,不奖不罚;在80%以上〔含80%〕,奖励顶煤回收量的10%的产量;低于75%,扣除顶煤回收量的20%的产量。
2、每年年底对在煤炭回收率工作中有突出表现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综采工作面名词解释

综采工作面名词解释一、引言综采工作面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是煤矿中进行煤炭开采作业的具体区域,在矿井地下形成一个开放的工作空间。
本文将分别从综采、工作面两个方面对这一名词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意义及影响。
二、综采的定义综采指的是综合开采,是指在煤矿内同时进行掘进和支护的一种综合性开采方式。
综采工作面就是进行综采作业的具体区域。
综采相对于传统的采掘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矿井开采周期,降低煤炭生产成本。
三、工作面的定义工作面是指矿井地下开采煤炭的具体区域,也是矿工进行矿山开采作业的工作空间。
工作面通常由一条或多条工作巷道组成,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根据煤层的厚度和矿井的具体情况而定。
工作面是开采作业的核心区域,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安全性。
3.1 工作面的组成工作面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 掘进工作面:用于开凿巷道,将矿井连接起来,便于运输和通风。
- 采煤工作面:用于矿工进行采煤作业,将煤炭从煤层中开采出来。
- 支护工作面:用于支撑岩层,保证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顶板和底板:工作面的上方是顶板,下方是底板,两者都需要进行支护和管理。
- 通风设备:用于保证工作面内的空气流通,供应矿工呼吸和机械设备使用。
3.2 工作面的分类根据煤层走向、倾角、煤层开采方法等不同因素,工作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水平工作面:工作面平行于地面,适用于较为坚硬的煤层和开口较大的矿井。
2. 斜井工作面:工作面沿着煤层倾角方向开采,适用于倾角较大的矿井。
3. 综放工作面:综合采煤和煤矿强度控制技术的工作面,适用于深部煤矿和大倾角煤层。
4. 综采工作面:综合开采和煤矿支护技术的工作面,适用于煤层厚度大、煤层顶底板条件较差的矿井。
四、综采工作面的意义综采工作面在煤矿开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提高煤炭产量:综采工作面采用综合开采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和产量,满足能源需求。
1510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情况一、工作面位置及范围15103工作面为15#煤一采区南翼第三个综采面,该工作面由15103进风顺槽、15103回风顺槽、15103内错尾巷和15103高抽巷组成。
井上位于南阳胜村南部山地,地面标高为950-1125米,工作面标高617-650米,其地表被轻压粘土及黄褐色中砂岩所覆盖,平均盖山厚度400米,井下北部为一采区开拓巷道,西部为15102综放工作面(已回采),南部为未掘动煤层,东部为15104工作面(未采)。
地表无任何建筑物。
本工作面位于坐标:1#(X=81070,Y=104324,Z=650.472),2#(X=81070,Y=104174,646.644),3#(X=81720,Y=104174,Z=622.918),4#(X=81720,Y=104324,Z=631.073)之间。
二、地质情况(一)、煤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主要特征本工作面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地势南高北低,陷落柱、断层比较发育,可能伴有局部凸起,该工作面属稳定复杂结构煤层,煤层倾角在3-11˚之间,煤层厚度为7米左右。
从15103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揭露的煤层结构情况来看,本工作面煤质较软,易发生冒顶现象,作业时应加强顶板管理。
煤层结构复杂,其中夹矸最厚可达0.6米,多为炭质泥岩。
从实见点煤层情况看,伪顶为黑色泥岩,平均厚度1.48米,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平均厚16.78米,老顶为四节石K2灰岩,平均厚4.36米。
底板为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细岩、粉砂岩,平均厚2.67米。
裂隙和节理发育。
本工作面无岩浆侵入体和河流冲刷带,但在采煤过程中,可能有无炭柱和断层存在,生产中应注意,必要时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作面有关技术参数(三)、煤层顶底板及岩性(四)、构造情况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揭露3个无炭柱,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煤层为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局部倾角可达11º。
3个无炭柱分别为:1、在15103 进风顺槽切巷处有一长轴约60米,短轴25米的无炭柱,2、在15103进风顺槽距切巷口以北540米处有一长轴约55米,短轴45米的无炭柱,3、15103回风顺槽距切巷口以北550米处有一长轴约50米,短轴45米的无炭柱。
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管理办法

工艺的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安全可靠
02
综放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有效控制了顶板垮落和片
帮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可靠性。
适用范围广
03
综放工作面适用于不同赋存条件和煤层厚度的煤层开采,具有
较广的适用范围。
综放工作面的重要性
提高煤炭产量
综放工作面采用高效机械化采煤技术,提高了煤 炭产量,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针对影响达标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 措施,如设备维护、工艺改进、人员培训等 ,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实施达标管理计划
组织落实管理措施
将制定的管理措施逐一落实到具 体部门和人员,明确责任和分工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实施过程监控
对综放工作面的生产过程进行实 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 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 定和达标。
02
03
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员工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的 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建议给予采纳 和奖励。
加强关部门的协作与沟通,共同推进综放工作面的达标管 理工作。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综放工作面的生产情况和达标管理信 息,促进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动态达标管理的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动态达标管理具有实时性、动态性、预防性和持续改进的 特点。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动态达标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同时,动态达标管理还强调预防性管理,通过提前发现和 解决潜在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动态达标管 理还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和管理方法, 提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对矿井的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和精细管理有重要影响。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的目标是合理利用矿井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的产能和资源回收率,同时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从工作面布置、开采参数选择、支护方式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
首先,工作面布置是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的第一步。
工作面应尽量布置在矿井的丰富煤层附近,以提高采煤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同时,要考虑到工作面的合理布局,使得进风、出风通道便利,并满足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需求。
此外,还要合理规划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保证工作面的稳定开采。
其次,开采参数选择是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开采参数包括工作面推进速度、放矸速度、采深、采高等。
工作面推进速度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煤层的厚度和倾角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工作面的稳定开采。
放矸速度应根据煤矸石的产量和排放要求进行合理确定,以充分利用和回收矸石资源。
采深和采高的选择应根据矿井的覆岩条件和设备的适应能力进行合理确定,以保证采煤工艺的稳定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最后,支护方式设计是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的重要环节。
支护方式包括预支护和恒定力支护两种。
预支护是通过预先设置支护体系,如钢架、锚杆等,来增强煤壁和顶板的稳定性。
恒定力支护是通过设置恒力支护装置,如水泡支架、木墩等,来实现煤壁和顶板的精细管理和稳定开采。
支护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煤层的质量和支护设备的性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以提高支护效果和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实施需要依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评价来确定。
同时,工作面开采设计还需充分利用现代数值模拟和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以预测和分析工作面的变形和力学特性,并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提高工作面的开采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是煤矿开采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工作面布置、开采参数选择、支护方式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
煤矿开采的综放工作面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
CONTENCT
录
• 综放工作面技术概述 • 综放工作面的设备与设施 • 综放工作面的生产工艺 • 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管理 • 综放工作面的技术优化与创新 • 综放工作面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01
综放工作面技术概述
综放工作面的定义与特点
综放工作面是指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的工作 面,具有生产能力大、安全高效等特点。
治理效果
定期监测和评估生态恢复与治理的 效果,确保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 保护和改善。
矿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废弃物分类
对矿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包括煤矸石、矿井水、废气等。
处理方法
资源化利用
对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如煤矸石用于生产建材、矿井水用于 灌溉等,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 化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综放工作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和完善,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放工作 面技术体系,并在多个矿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综放工作面技术的应用范围
综放工作面技术适用于厚煤层 、倾斜和急倾斜煤层的开采, 尤其适用于煤层赋存稳定、顶 底板条件较好的矿井。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 组织、Hale Waihona Puke 援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同时 做好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05
综放工作面的技术优化与创新
采煤工艺的优化
采煤方法的改进
采用先进的采煤方法,提高采煤效率,降低采煤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煤层回采工作面第二节一通三防一、通风系统:(一)、81101综放工作面南部为81102综放工作面(已采),北部为北冀大巷,西部为十二采区边界,东部为十一采区回风巷;上方为北四尺井六上山1301、1302、1303工作面采空区。
81101综放工作面采用“一进两回”通风系统(U+I型),由于上部12#煤层已采,走向高抽巷沿13#煤层布置。
根据地质条件相似的81002综放工作面瓦斯统计:工作面配风平均为1047m3/min,平均风排瓦斯量为6.91 m3/min,平均抽放量为5.84m3/min,平均瓦斯涌出总量为12.75 m3/min,工作面平均日产1821t,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1 m3/ t(不含抽放为5.47 m3/ t)。
81101综放工作面采长137米,剩余走向长490米(至采区回风);预计81101综放工作面日产4500t,相对瓦斯涌出量参考81002综放工作面(含抽放为10.1m3/ t);预计81101综放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总量为:(10.1*4500)/1440=31.5 m3/min。
预计81101综放工作面风排瓦斯量为11.5 m3/min,抽放量为20 m3/min(高抽巷抽出率按80%计算),总涌出量为31.5m3/min,其中本煤层约为6 m3/min,邻近层约为25.5 m3/min。
81101综放工作面开采后将由地面五号站2BEC67型水环抽放泵负担邻近层瓦斯抽放任务。
五号站现有2BEC67水环抽放泵2台,电机功率500KW,流量400 m3/min ;2BEC52水环抽放泵1台,电机功率280KW,流量210 m3/min;81101综放工作面由张华沟主扇负担,张华沟主扇负担北翼十一采区、九、十采区、八采区和西七采区的通风任务;张华沟主扇负担区域共有两个采煤工作面(81101综放工作面、8809回采工作面),一个备用工作面(81103外工作面);张华沟主扇通风能力为8790 m3/min。
张华沟主扇负担区域各采区风量:十一采区回风量为3600 m3/min,十采区(只留系统风量)回风量为420 m3/min,九采区回风量为240 m3/min(现正处于永久封闭),八采区东二回风量为1600 m3/min,东一回风量为150 m3/min,东三回风量为150 m3/min,西七采区回风量为750 m3/min。
81101回采工作面的需要风量计算(参照81002综放工作面)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Q采回+Q采尾Q采回=100×q采回×K CH4回Q采尾=100×(q采尾/2.5)×K CH4尾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回——综放工作面回风巷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尾——采煤工作面排瓦斯尾巷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回——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取4.0m3/min;K CH4回——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 K CH4取1.43;q采尾——采煤工作面排瓦斯尾巷风流中的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取7.5m3/min;K CH4尾——采煤工作面排瓦斯尾巷风流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K CH4取1.43。
计算得:Q采回=100×4×1.43=572m3/min;Q采尾=100×7.5/2.5×1.43=429m3/min;即:81101综放工作面的需要风量为:Q采=Q采回+Q采尾=572+429=1001 m3/min2、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Q采=60×V采×S采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式中:V采―――适宜的采煤工作面风速,取1.0 m/s(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5.18m,工作面最小控顶距为4.58m,采高为2.8m,计算得S=(5.18+4.58)/2×2.8=13.66)即:Q采=60×1.0×13.66=819.8m3/min取:Q采=820m3/min3、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4m3/minQ采>4N(m3/min)式中:N――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即:Q采>4×60=240(m3/min)取以上三种计算的最大值为:Q采max=1001 m3/min4、按风速进行验算:15S < Q采<240S式中: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即:204.9 m3/min=15×13.66< Q采max=1001 m3/min<240×13.66=3278.4 m3/min符合规定要求由以上计算得:81101综放工作面的配风量为: Q采=1001m3/min。
(二)、通风路线:根据各回采工作面在具体的主扇区域及采区具体制定。
张华沟入风井→十一采区轨道巷(皮带巷)→81101工作面进风→81101工作面→81101回风巷(尾巷)→采区回风巷→北翼总回风巷→张华沟回风井二、瓦斯防治:(一)、瓦斯检查、通风设施管理:1、加强工作面两巷及顶板管理,工作面回、进风巷保持风路畅通,备品、配件、材料要堆放整齐,保证巷道的通风断面,以减小通风阻力;巷道受压力影响断面减小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风量减小幅度小于核定风量的15%,处理时间不得超过15天;如15天内未达到要求和风量减小幅度大于15%,必须停产进行整巷,直至达到核定风量。
整改期间,必须核减产量大于风量减小幅度。
2、回采工作面每班必须安排两名专职瓦检工检查瓦斯;一名守落山瓦检工,随时检查落山角、机尾后15组支架及距机尾20米范围以内的回风巷范围内的瓦斯情况,另一名瓦检工巡回检查工作面进风、工作面风流、进回风落山角、机尾、回风流及内错尾巷瓦斯浓度,每班不少于三次。
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生产,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汇报通风调度;作业人员要听从瓦检工的指挥,坚持安全生产的“三不”原则。
3、所有人员必须爱护通风设施。
回风进出料期间,严禁同时打开双风门,造成风流短路。
通风工区要对区域内的通风设施设点检查,瓦检工随时检查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一旦发现损坏,造成工作面风量短路、减风或风量不足时,要及时停止工作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并汇报通风调度;只有通风设施恢复,工作面风量正常后,方可恢复工作面生产。
(二)、瓦斯监控:1、采煤工区负责由工作面机尾引出控制线,并由回风分路开关上提供36V电源线,实现瓦斯电闭锁。
2、通风工区负责在工作面尾巷口以里10-15米处、回风口以里机尾10-15米处、回尾混合10-15米处、工作面机尾、回风落山角、后部溜电机上方分别安设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分别为2.3%、0.8%、0.8%、0.8%、0.8%、0.8%,断电浓度分别为≥2.3%、≥0.8%、≥0.8%、≥1.3%、≥1.3%、≥1.3%,复电浓度分别为<2.2%、<0.7%、<0.7%、<1.2%、<1.2%、<1.2%;瓦斯传感器吊挂距顶板(支架顶梁)不大于30cm,距煤帮20cm处。
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和破坏瓦斯传感器,通风工区负责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对和断电试验,以保证其对瓦斯的连续和正常监测,断电灵敏、可靠。
顺槽超过1000米的工作面,在回风顺槽中部另外增设一枚瓦斯传感器,其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为0.7%、0.8%、0.7%。
3、各瓦斯传感器断电控制范围:回风口瓦斯传感器:控制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机尾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后溜电机上方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风落山角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内错尾巷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区混合风流瓦斯传感器:工作面及回风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工作面必须安设馈电和开停传感器,并实现二级断电功能,即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时,能够由地面监测机房实现对井下超限影响范围的断电功能。
三、15#煤层综采工作面综合防尘部分(一)、综合防尘:1、综采工作面的进、回风巷道要铺设消尘水管,并且进风巷每隔50米要安设一个三通阀门,回风巷每隔10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供水压力不小于2Mpa;由三通阀门引支管到行人侧,便于人员取水作业。
2、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设加压水泵,水压不得低于8MPa。
3、工作面的支架、采煤机、破碎机进出口、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机头、转载机机头、带式输送机机头、以及各转载点喷雾设施必须齐全、有效。
进入工作面的水源及各用水地点必须安装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4、工作面支架前梁喷雾喷嘴每架一个,后喷雾喷嘴每架不少于三个。
5、进、回风巷距安全出口50—60米处,进、回风口往里30米处,回、尾混合风流30米各安设一道全断面喷雾。
安全出口喷雾应逆的风向,进、回风口和回、尾混合处喷雾应顺的风向设置。
6、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1.5MPa。
无水和喷雾装置损坏严禁割煤。
7、回风巷要按规定超前钻孔长壁动压注水,以湿润煤体,降低工作面生产期间的产尘率。
8、进风巷每周要清洗一次,回风巷每三天清洗一次;回风巷由通风工区负责清洗,进风巷由采煤工区负责清洗。
9、及时清扫、冲洗巷道顶帮、皮带架、电缆、列车、设备及支架上的煤尘。
10、工作面打眼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方式;工作面及回风作业人员要戴防尘口罩。
二、工作面打钻、注水的安全管理:根据综合防尘质量标准化验收标准规定,该面在回采期间需采用煤体注水降尘工艺,为确保注水降尘效果和打钻、注水期间的安全,特制定如下注水设计及打钻、注水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㈠、注水设计:1、该面采用长壁深孔动压注水方式,注水泵采用KBZ-100/150型煤体注水泵。
注水技术参数如下:孔径Ф42mm,孔深60m以上,孔间距10-15米,注水压力为8-12Mpa,注水流量要达到25——33L/min,注水效果要达到使煤体普遍湿润,邻孔出水,煤壁挂汗为止。
2、注水孔一律沿平行工作面方向垂直布置于回风巷煤壁中部,从距机尾10m处开始布置第一个孔,•依次由里往外随工作面推进超前钻孔,要保证超前工作面50m以上。
3、一般每三天至少注水一次,每天4小时以上,一次注水3-5个孔,注水孔距工作面10米时停止注水。
4、封孔方式:利用橡胶封孔器受压膨胀自行封孔。
封孔深度视煤壁受压情况和注水压力而定,一般为为3-5米。
㈡、打钻、注水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1、打钻、注水工作均由通风一队注水组承担,•且均在每天检修班期间进行。
由于在回风巷作业,上下料车较多,因此生产队组上下料时,要引起注意,如在打钻、注水期间需上下料通过作业区段时,要通知施工人员携带设备撤至牵引区以外,方可启动绞车上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