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考试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的陆地及其在河、湖泊、水库和池塘等陆地水面。
2.土地的特性
(一)自然特性(1)位置固定性——就地利用
(2)面积有限性——节约、集约地利用
(3)质量差异性——因地制宜
(4)功能永久性——保护与循环利用
(二)经济特性自然供给——E SP=0 经济供给——0 3.供给稀缺性——土地投机,地价猛涨 利用方式相对分散性——区位选择与综合效益 报酬递减的可能性——投资适度,改进技术提高效率 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勘察、规划、效益评价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管理,监督和调控 4.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土地主要作为地基、操作场所与空间——土地的数量、质量,土地的位置——决定了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 5.采矿业、水力发电、地热利用、航运业:土地主要作为资源和生产工具——蕴藏资源的数量、丰度及其位置——对利用的效果有绝对的影响 旅游业:特殊的土地资源——优美、奇特、险峻,便利的交通——对利用的效果有绝对的影响 5.新的土地现状分类标准,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6.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 7.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土地利用中人与土地的关系(生产力)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8.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章土地利用概论 1.土地利用的内涵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动态的。 2.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选择--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指标:农业:垦殖系数、森林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城市:建筑密度、容积率、土地利用系数 (三)土地利用规划(四)土地开发(五)土地保护 3.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 二、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三、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五、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4.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静态分析法:指标:(1)投资产品增长率(2)投资收入增长率(3)投资收益增长率(4)投资回收期 (二)动态分析法:指标:为了使投资与收入具有可比性,就需要引进“贴现系数”和“复利系数”这两个指标。 第三章土地集约利用 1.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2.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集约度反映的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不可逆转的投入。所谓不可逆转的投入是指生产要素一经投入就无法收回,否则会造成财产价值的损失和破坏。 3.土地肥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 4.土地肥力(即土地经济肥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工肥力的变化 5.十七世纪中威廉·配第最早注意到“土地报酬递减”现象 6.18世纪70年代杜尔阁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表述 7.1777年英国安德森首先注意到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作用 8.1815年威斯特在《资本与土地》中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9.几点启示:(1)土地报酬(对比关系)与土地肥力(潜在能力)不是同一概念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该规律的本质为劳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研究报酬变化规律,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 10.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1)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2)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4)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11.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人地关系、城市规模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技术变迁、交通运输、制度与政策、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农业比较利益 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 1.区位理论:1.其标志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发表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2.韦伯《论工业的区位》,工业区位论 3.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中心地理论,即城市区位论。 4.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了市场区位论 2.杜能圈(屠能圈):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式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 3.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1)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2)自动集结成团的倾向。(3)寻求交通方便的低平地带。 4.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一)地域分异原则:各地区在进行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地域土地的自然特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首先满足农业用地的特殊要求保护耕地,以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位利用原则:土地利用存在着强烈的区位效益差异。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区位效益高的土地的面积就更有限,因而要求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自觉利用区位理论,确定各种区位土地的最佳利用途径。 (三)生态系统平衡原则: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要还从研究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综合原理,不仅要注意农用地和非农用部门内部的用地配置问题,更要注意农用地与非农用地之间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系统的综合效益。(四)系统综合原则:科学的土地资源配置,还需要研究土地资源生态平衡问题,遵循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平衡原则,结合土地资源的区位利用,确定其不同的经济用途,以提高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5.农业区位地租:L=Y(m-c)-Ytd 6. 区位地租曲线交叉点的横坐标是农作物种植圈带的合理分布范围的分界线 6.主导农作物区位地租代表整个农作物组合区位地租线。 7.组合区位地租:L=1/3(L1+L2+L3) 8.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以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作为分析手段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 R=Y (P-C )公式本身说明,在决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时,考虑的是如何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的纯收益,而不仅是其中的级差地租 9.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向从宏观上确定农业地区专业方向所依据的是比较利益原则。 10.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5)改变土地用途,要付出巨大代价 第五章土地规模利用 1.土地利用规模:是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一)在农业中,土地利用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二)在工商业中,土地利用规模对工商企业的经营规模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1)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产生是因生产要素不可分行性(2)在购销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3.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产生原因 (一)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二)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三)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四)消费的多样性(五)公共产品的存在 4.扩大规模经营的条件1)非农产业发达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4)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5.土地利用上的城市规模效益,来源一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创造的GDP不断提高的结果;二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节约的结果。 6.合理用地规模的制约因素1)所设置的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公共设施经济性和合理服务半径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条件3)居民社区活动和管理方面的影响。 7.房地产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建筑结构的状况,也取决于临近房地产的状况。 第六章土地计划利用 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市(区)级土地管理目标(中观土地管理目标)——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县(区)级土地管理目标(微观土地管理目标)——可以分解为子(分)目标,各项目标应尽可能数量化 3.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内容:中国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土地利用计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检查等:决策——编制程序——执行——监督检查 4.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地租地价、财政、税收等行政手段: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等 法律手段:立法、司法等信息手段:GIS、GPS、RS等第七章土地可持续利用 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2.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资源稀缺论、效率利用论极限增长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论、绿色发展论 3.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叫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或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4.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可分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研究和人口的承载潜力研究两大部分 5.土地可持续利用,要求土地资源的配置在数量上具有均衡性,在质量上具有极差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全局性,从而实现自然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