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猴子的烦恼》优质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猴子的烦恼”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会通过猴妈妈分桃子的情景,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并运用通分和约分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加减法,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上面写着不同分母的分数,还有一些实物桃子,用于模拟分数的加减运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讲一个关于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计算猴妈妈分给小猴子们的桃子总数。

2. 讲解与演示:我会用图片卡片和实物桃子,向学生们展示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相关的关键词,如“通分”、“约分”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frac{3}{4} + \frac{2}{4}$;$\frac{5}{6} \frac{1}{6}$。

$\frac{2}{3} + \frac{1}{6}$;$\frac{4}{5} \frac{3}{5}$。

答案:1. $\frac{5}{4}$;$\frac{4}{6}$;2. $\frac{5}{6}$;$\frac{1}{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简便方法,解决一步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加减原则;2.能够理解和简单应用“有余不足”的概念;3.能够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减乘除运算;2.“有余不足”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通过猴子的烦恼故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2.运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2.故事情境分析法;3.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运算式,让学生自己算出答案:4 + 6 + 3 - 5 = ?2. 课堂探究1.阅读故事《猴子的烦恼》;2.谈谈猴子为什么会有烦恼,以及他想要算什么问题;3.让学生自己算出猴子问题的答案,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算法;4.分组合作,互相讲解自己的算法,找出更简便的方法;5.小组报告,分享自己找到的简便方法。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下列题目的练习:1.28 - 19 = ? (有余不足)2.35 - 17 = ? (有余不足)3.47 - 25 = ? (有余不足)4.63 - 49 = ? (有余不足)5.28 + 15 + 26 - 9 = ? (加减混合运算)4.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点:加减乘除,有余不足;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3.以猴子的烦恼故事为例,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的奥妙,以及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拓展1.在家庭中寻找加减乘除的实际应用,如:超市购物计算;2.自己编写一个类似猴子的烦恼的数学问题,与同学分享并找出最简便的解决方法;3.在课外阅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并升华;4.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一、课程内容描述本次数学课程将以《猴子的烦恼》为话题,介绍群体思维,重点讲解求助和合作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其数学解题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未来面对问题时采取更加积极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掌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合作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彼此帮助等优点。

2.能够辨别教材中网络图中的不同元素,并能说明它们的作用。

3.熟练掌握通用的有效求助方式,身体力行地展示实际生活中合作的妙处。

4.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直接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黑板、白板、、彩色蜡笔、录音机、投影仪及课件、学生手册材料、作业纸。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课程前的导入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程的主题。

问题:•你学过动物的群体行为吗?•你们在学习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是通过求助解决的吗?学习过程设计多种方法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方法一教师采用课件、黑板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幅与群体和合作相关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群体和合作元素。

方法二教师展示和播放小视频,视频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以便学生掌握课程主题。

方法三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展示出各自的方法,并进行讨论,以此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分享。

方法四分组合作解决一些有难度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勇于尝试,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如何发挥团队智慧。

课程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学习,然后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讲解如何应对困难。

课程总结及扩展总结教师通过课件等方法, 总结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

扩展对于相关学科知识,提供更多的练习题或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更加重点的学习。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问答和课程的相关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确保他们已经熟悉知识点,并会正确运用到实践中。

六、作业布置作业主要是巩固本节课程所学知识:1.回到家中,了解一些动物的群体行为,写出来,然后把它们添加到学生手册的相关页面。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应用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 PPT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题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计算练习。

3. 练习: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黑板上写出计算步骤,并进行讲解。

2. 应用题:在黑板上写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引入:讲述“猴子的烦恼”故事,故事中猴子遇到了需要计算许多相同加数的难题,引发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思考。

问题提出:讲完故事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

2. 新授计算方法讲解:利用PPT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通过动画和图解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分配律。

《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1.4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重点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将此知识应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

为此,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第二个问题是理解竖式除法中“商中间有零”的情况;第三个问题是理解竖式除法中“商末尾有零”的情况。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独立思考,会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理解0的占位作用。

2.难点:探索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摘桃子。

(2)用竖式计算。

312÷2=785÷5=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今天这节数学课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学生:想。

师:猜猜它谁谁?课件出示:毛头毛脑确不同,爱吃果子乐无穷,若是见他太顽皮,打他屁股红又红。

(打一动物)学生独自猜一猜:是小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师: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遇到了烦恼的事儿,什么事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课题:猴子的烦恼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任务一:探究关于0的除法课件出示:师:你能根据图意讲故事吗?学生独自观察,并根据图意讲故事。

师:请仔细观察三幅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1: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6÷3=2(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猴子的烦恼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4章,主题是"猴子的烦恼"。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只猴子在分水果时遇到的烦恼,通过这个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述猴子的烦恼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猴子分水果。

2.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展示分数的定义,解释分数的概念。

2.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读写分数。

3. 讲解分数的比较方法,如何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0分钟)1. 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加深记忆。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布置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提供答案,方便学生自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单元《除法》《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姓名:《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单元《除法》第8、9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懂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加强对于除法竖式的理解与运用,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主要通过“猴子分桃子,分到最后树上没有桃子了,猴子感到很烦恼”的故事,引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并结合“商中间有零”、“商末尾有零”两个问题让学生运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来加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巩固旧知。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时就开始学习除法,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两位数的除法;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能够进行不含有0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已经基本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用数学的思维去初步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所想。

但三年级学生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多次重复、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去规范的表达和书写,使学生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掌握进行含有0除法运算的算理、算法。

【教学目标】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通过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3.感悟除法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除法问题,激发对于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知识清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除法《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除法《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除法《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除法部分,具体是《猴子的烦恼》这一节。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内容是除法。

我们将通过《猴子的烦恼》这个故事来引入除法的概念,并学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并能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

难点是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卡片,用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我会给大家讲述《猴子的烦恼》这个故事,通过故事让大家了解除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给大家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

接着,我会给大家演示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并让大家进行一些随堂练习。

我会给大家一些作业,让大家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展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包括除法的概念理解和除法运算的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除法运算的步骤,并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如果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可以尝试解决一些与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大家特别关注的。

一、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数学中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在除法中,被除数是要被分成的数,除数是每一份的大小,商是分成的份数。

这个概念是除法运算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除法运算的步骤进行除法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我们需要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得到商。

猴子的烦恼(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猴子的烦恼(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猴子的烦恼(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猴子的故事,并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2.掌握几何图形绘制相关知识和技能。

3.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并能够将计算结果用几何图形呈现。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提出问题。

2.学生能够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面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计算结果与几何图形相呼应。

2.如何发掘出故事中隐藏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猴子的烦恼》是古代民间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只猴子因为自己的贪心和无知而陷入了困境,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以获得自由。

其中,猴子被困在了一个四周有高墙的围场中,围场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

围场的南北两侧各有一棵树,猴子被困在了树的中间。

围场的正门和侧门都被关上,猴子无法逃脱。

一只狐狸来到围场门前,询问猴子如何逃出去,猴子说:“我太蠢了,我会跳不出去”。

狐狸借机要求猴子表演跳舞,当猴子跳舞时,狐狸用尾巴轻轻地推开了正门。

猴子看到正门被打开了,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从正门出去。

狐狸告诉他:“只要从正门出去,你就可以离开这里了!”但是猴子并不知道什么是正门,于是狐狸给猴子讲解了正门的位置,猴子才最终逃出了围场。

2.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故事,引出以下数学问题:1.围场的面积是多少?2.围场正门的位置在哪里?3.如果围场南北两侧的树在围场中心对称,猴子位于中心,那么猴子跳到树上需要跳多高?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理论性问题,可以放到后面讲。

第二个问题则需要学生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解答,比较容易解决。

第三个问题则需要结合几何图形进行计算和推理。

3. 教学步骤1.给学生讲述故事,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围场的面积是多少?围场正门的位置在哪里?3.让学生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围场正门的位置在哪里?4.让学生利用几何图形计算围场的面积。

5.让学生推理和计算猴子跳到树上的高度。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猴子的烦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讲述了猴子的烦恼这一主题。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例如,一只猴子有32个桃子,它要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8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得到多少个桃子?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32乘以8的结果。

鼓励学生动笔实践,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

3. 集体交流: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并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例:32 × 8步骤1:先将32分解为30和2步骤2:30 × 8 = 240步骤3:2 × 8 = 16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七、作业设计(1)32 × 8 =(2)45 × 7 =(3)23 × 6 =2. 答案:(1)32 × 8 = 256(2)45 × 7 = 315(3)23 × 6 = 13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猴子的烦恼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猴子的烦恼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猴子的烦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思路引导本堂课要和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的烦恼。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聪明的猴子,在森林里遇到一个难题。

猴子不知道如何将一大堆香蕉分给其他动物。

在故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百分数来表示猴子分配香蕉的方法。

3.2 讲解概念简要介绍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让学生知道100%表示全部、50%表示一半、25% 表示四分之一等。

在计算不同百分数的值时,需要理解分子、分母和整体三个概念。

这些概念是计算百分数的基础。

3.3 故事解析介绍故事的情节,让学生了解到猴子用百分数的方法将香蕉分给了其他动物。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计算方法,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小组讨论和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将帮助学生巩固他们所学,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样式的习题。

授课时,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理解且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3.5 复习巩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要点,了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问题。

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其他实际应用,例如价格折扣、统计数据等,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的作业等方法来评估他们对百分数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手段1.随机抽问:教师可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

2.演示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

3.实例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练习题。

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课题名称第4课时猴子的烦恼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通过解决猴子的烦恼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重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猴子烦恼问题情境图3. 分数卡片4.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猴子烦恼问题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的烦恼是什么吗?它想解决烦恼,需要我们帮助它。

2. 课本讲解(1)展示课本原文内容:“猴子在森林里摘了一篮子桃子,它想分给小猴子和狐狸吃。

篮子里有6个桃子,猴子想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个桃子呢?”(2)分析:猴子有6个桃子,想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个桃子,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这里出现了分数的概念,即把整体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3. 示范(1)教师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3读作“三分之一”,1/4读作“四分之一”。

(2)示范分数的计算,如:1/2 + 1/4 = 3/4。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题目: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小组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分数卡片。

(2)每组选一个代表,用分数卡片表示题目中的分数,如:3/4。

(3)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出题目中的分数,并用分数卡片表示。

6. 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的意义吗?话术:分数是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面积、长度等。

(2)提问问答:提问:如何读、写分数?话术:读作“几分之几”,写作“分子/分母”。

猴子的烦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猴子的烦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教案:猴子的烦恼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步骤,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计算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猴子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猴子的烦恼。

猴子要分香蕉给小动物们,但不知道如何分配,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发现除法与乘法的联系,从而理解除法的运算规律。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强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步骤,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用计算器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5. 小组竞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计算比赛,评选出计算小能手。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猴子的烦恼2. 板书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猴子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小组竞赛等环节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单元《1.4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教案

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单元《1.4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教案
猴子的烦恼
课题
猴子的烦恼
内容
被除数中有0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借助生动象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指导预习:
三、预习反馈、练习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检测:
七、布置作业
1、计时完成一组口算。
2、订正、反馈。
打开书第8页
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
1看题目(思考学什么?)
2、看主题情境图
包含了什么信息?由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一说、写一写、不懂的打上问号)
3、看问题(按照顺序来学习)
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你是怎样解决的。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书第3题
必做: 能力培养4、5页
选做: 思维训练
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
0÷3=0.
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关注个别不会圈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2、研究306÷3=的算法
口算:
竖式计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猴子的烦恼》。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应用题。

我们会通过小猴子的故事来引导大家学习,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还有一些小道具,比如小猴子玩偶和小卡片。

大家也可以带上自己的计算器,以便在实践中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给大家讲一个小猴子的故事,故事中小猴子遇到了一些加减法的问题,引起了它的烦恼。

通过故事,让大家对加减法产生兴趣。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大家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让大家明白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讨论: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会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一些重要的解题步骤和公式,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答案:23 + 17 = 40,40 15 = 252. 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10 + 3 = 13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同学还是存在一些困惑,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在课后,大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同时,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在教学内容方面,我特别关注了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例题和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猴子的烦恼》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猴子的烦恼》教案、教学设计
6.适时拓展,提升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拓展任务,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7.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 Nhomakorabea战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上课伊始,教师为学生讲述“猴子的烦恼”这一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猴子们分香蕉时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公平地分配。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分数问题,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
5.课后反思: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短文,内容包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等。字数不限,要求真实、有感悟。
6.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数知识,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亲子关系。
作业布置完毕后,教师需在下一节课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同时,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读写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分数的分配律和约分等知识点。
2.情感态度:教师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3.课后反思: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包括基本分数加减法运算、实际应用题等,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猴子的烦恼情境图、分数卡片等。

2.学具:水果模型、刀子等。

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猴子的烦恼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猴子的烦恼。

(播放课件,展示猴子分水果的情境)师:猴子遇到了什么问题呢?生:猴子不知道怎么把水果平均分给其他小动物。

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帮猴子,好吗?2.学习分数的意义师:在帮助猴子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分数的意义。

(出示课件,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师:谁能告诉我,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

师:那我们来试着自己写一个分数吧。

(学生尝试写分数,教师指导)3.解决问题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那我们来帮猴子解决问题吧。

(出示课件,展示猴子分水果的情境)师:如果有一堆水果,我们要怎么平均分给其他小动物呢?生: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分数表示分水果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4.分享成果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找到了用分数表示分水果的方法,那我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教师点评)5.巩固练习师:现在我们来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出示课件,展示分数练习题)师:谁能告诉我,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生:这个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师:那我们来试着自己做一道题吧。

(学生做题,教师指导)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并且用分数解决了猴子的烦恼。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分数,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分数,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北师大版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合作,学生应能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猴子的烦恼”这一主题,通过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知道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会产生余数。

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掌握计算步骤和规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故事书。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1. 导入:通过播放“猴子的烦恼”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解决猴子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PPT课件和讲解,详细解释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4.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猴子的烦恼2. 重点概念: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计算步骤: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规则4. 示例:一到两个有余数除法的示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思考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余数除法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问题,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猴子的烦恼》。

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方法。

2.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动有趣的猴子分水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猴子分水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瞧408÷4=你们会算吗?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口算)你能说说口算的过程吗?(教师板书学生口算过程)还有别的算法吗?(竖式,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在展台上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先展示没有省略十位计算过程的竖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口算方法对照理解算理。

然后再展示省略十位计算过程的竖式,这一步不是省略“0”,而计算十位了,但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所以十位商0,过程可以省略不写。

) 师:比较两个竖式的不同,第二个算式为什么可以省略掉“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那种方法更好些?(第二种,更快更简便。

)那么跟着老师一起在写一遍竖式的计算过程。

师:咱们看看结果估算商的位数都一样吗?看来估算是可以检验我们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那么我们除了用口算还有估算商的位数来检验我们算得是否正确,还有其他方法么?(乘法,商×除数=被除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把已有的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迁移到“商末尾、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把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师:你们都太了不起了,老师这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603÷3= 802÷2=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师:那看看结果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位数是不是一样。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练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试做,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牢固掌握计算技能。

]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刚我们计算了商中间有零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到黑板上做。

840÷6=
师:当我们做这道题时,发现除到十位已经除尽了,那么个位上的0你想想怎么办呢?(在个位上直接写0)为什么?(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位数也一样。

师:小朋友这节课学得非常好!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这些0的作用是什么?(占位)
三、巩固练习
选择:
1、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

A、一定有几个0;
B、一定没有0;
C、不一定有几0;
2、一个数除以它本身(0除外),商()。

A、一定是1;
B、一定不是1;
C、不一定是1。

3、600 ÷,要使商末尾有两个0,中应该填()。

A、2、3;
B、1、6;
C、2、3、6;
D、1、2、3、6。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老师这还有一道思考题,看看你们会不会,先来估算一下下面这几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独立完成题签。

思考题:哪题的商最接近150?
906÷6= 745÷5= 480÷4= 447÷3=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周的两节课的试讲,发现有以下问题:
主要感觉时间比较紧,因此对时间的分配应该合理。

1、估算简单处理,不再细分析,主要培养孩子的估算意识!
2、使用书中的情景,把两只小猴子的部分删掉,重点分析“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