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乙脑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脑乙脑教案

————————————————————————————————作者:————————————————————————————————日期:

病理学教研室教案

授课时间:2006.6.19

课程名称病理学年级04本专业、层次临床5、6合班授课教师唐学清职称副教授课型(大、小) 大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病理学第六版主编李玉林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认识和掌握流脑、乙脑的病因和病机,病变,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要求:掌握流脑、乙脑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流脑、乙脑的结局与并发症

了解流脑、乙脑的病因及病机

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1、流脑的病因和病机,病变,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25分钟

2、乙脑的病因和病机,病变,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35分钟

3、小结5分钟

方法:1、课堂讲解中应用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图文并茂方式讲解,适当使用板书

2、幻灯片或多媒体内尽量结合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3、讲解中适当提问、举例、结合临床,以启发思维、加深印象和理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4、讲授结束时,对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小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流脑、乙脑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难点: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脑膜炎双球菌。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

发病机制:脑膜炎双球菌(G-)→上呼吸道→局部炎症

↓或成为带菌者

入血繁殖→败血症

脑脊髓膜→化脓性炎(2%-3%)

三、病理变化

⒈部位:广泛,以额、顶叶重,主要累积蛛网膜和软脑膜

⒉病变

蛛网膜下腔→积脓

↓(严重者)

脉管炎、血栓形成

●大体: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沿血管分布)覆盖脑沟脑回,致脑沟脑回结构模糊不

●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蛛网膜下腔增宽,充满脓性渗出

物(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少量MΦ、LC)四、临床病理联系

⒈颅内压升高:有头痛,喷射状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表现

⒉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Kernig征阳性

⒊颅神经麻痹:Ⅲ、Ⅳ、Ⅴ、Ⅵ、Ⅶ对颅神经麻痹

⒋脑脊液变化:压力↑,混浊,细胞数↑(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

蛋白↑,糖及氯化物↓,细菌(+)

五、结局及并发症

⒈治愈

⒉慢性脑积水、颅神经受损、脉管炎→脑梗死

⒊死亡:败血症、DIC、脑疝

特殊类型:

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败血症

败血症+++→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皮肤粘膜广泛出血

内毒素+++→DIC→双侧肾上腺严重出血(沃-弗综合征)

脑膜炎+

暴发性脑膜脑炎

脑膜炎+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乙型脑炎病毒─→急性传染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图片

简图

提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提问

图片

图片

简图

概念强调病变性质和部

什么是化脓性炎?

强调病变:脑脊髓膜的

化脓性炎,一般不累及

脑实质。

结合病变讲述临床表现

脑脊液检查是临床重要

的诊断手段

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

脑膜炎的脑脊液怎么区

别?

病变特点:

败血症休克伴出血重

脑膜炎轻

强调

发病季节:冬春多见

好发人群:儿童,<10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蚊

乙脑病毒(RNA病毒)

↓蚊咬(虫媒传播)

血管内皮细胞、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

病毒血症→→→隐性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传染源:病人、家禽、家畜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蚊虫叮咬)

二、病理变化

⒈部位: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

以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严重

⒉病变特点

⑴肉眼: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回宽脑狭),切面上在

皮质深层、基底核、视丘等部位见粟粒或针尖大小的半

透明软化灶(界清,弥散或成群分布)

⑵镜下:

①脑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周围以淋

巴细胞为主炎细胞袖套状浸润,称为淋巴细胞套。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浆内

空泡形成,核偏位。可见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

现象。

③软化灶形成:圆或卵圆形,镂空筛网状,界清,分布广泛,

粟粒或针尖大小,半透明,弥散或成群分布

④胶质细胞增生:由小胶质细胞增生聚集成群,形

成胶质结节,多位于小血管旁或坏死的神经细胞

附近;也可弥漫增生。

三、临床病理联系

⑴神经细胞受损

①嗜睡、昏迷:最早出现,主要症状

②颅神经受损:吞咽困难,中枢神经性面瘫,眼球运

动障碍等

③严重者:痴呆、语言障碍、瘫痪等

⑵颅内压增高→脑疝

脑水肿

脑脊液改变:压力↑,清亮,细胞数↑(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为主),蛋白↑,糖及氯化物正常,细菌(—)

⑶后遗症:痴呆,语言障碍,瘫痪,吞咽困难中枢神经性面

瘫,眼球运动障碍等示意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提问

虫叮咬)

病原体:乙脑病毒(RNA

病毒)

传染源:病人,家禽、

强调病变

⑴软化灶

①部位:顶叶、额叶等

皮质灰、白质交界处

②性质:灶性神经组织

的坏死、液化

③原因:病毒或免疫损

伤,局循障碍

⑵血管套:

⑶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5个以上的少突胶质细

胞环绕一变性坏死神经

元的现象

⑷噬神经细胞现象:

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包

围、吞噬变性坏死神经

元的现象

结合病变讲解临床病理

联系,

注意与流脑对比

脑脊液检查是临床重要

的诊断手段

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

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

的脑脊液怎么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