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浅析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浅析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第11卷第1期V o.l 11N o .1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 f Shayang T eache rs Co lleg e 2010年2月F eb .2010

收稿日期:2009-11-17

作者简介:杜 田(1987-),女,河南邓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孙 卫(1986-),女,湖北利川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

浅析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杜 田,孙 卫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精神分析理论弥漫着悲观主义的气氛,积极心理学洋溢着积极的倾向,二者似乎绝缘,但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表明,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积极心理学思想;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 B84-0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0)01-0011-02

二战以来,心理学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结果使旨在为全人类服务的心理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只为少部分有问题

的人服务的科学,心理学也因而成为了一种病理性心理学(patho l o gy psycho logy),治病救人成了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1]

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塞利格曼明确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这一不足,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 积极心理学 这一概念,并在当年的艾库玛尔(Akum a l)会议中,与狄纳(D iener)等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研究内容: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个人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2](P4)

自此之后,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影响着社会的许多领域,并在全社会掀起一场积极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在20世纪,同样倍受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精神分析理论,它作为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对20世纪的心理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持一致的看法,即通过挖掘人的潜意识来研究并治疗病理心理!!!精神病及神经症,而忽略对正常人心理的研究,故有人曾夸张地将其称为 病态的心理学理论 ,所以 积极 二字似乎与精神分析理论无缘,事实果真如此吗?文献资料证明,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一、积极情绪思想在阿德勒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体现

积极心理学家拉尔森和狄纳认为,积极情绪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是指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所谓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就是指产生情绪的主体对情绪的对象能够出现接近或接近的行为取向,

[2](P86)

例如,在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会很乐意去多做一些事情或者更愿意帮助别人,相反,当他郁闷的时候,他可能会对别人的求助无动于衷或者很不乐意地简单帮助他人。很显然,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郁闷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情绪具有对心理紧张的消解功能,积极情绪体验能控制或延缓由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的异常变化,如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它能迅速使心血管的这种异常变化回归到正常的基准线。Danner (2001)、M ar uuta (2000)和O stir (2000)都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明了积极情绪可以消解人的紧张情绪,有助于长寿。

[3]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来自于儿童与成人相比较中所产生的无助无能感。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就会千方百计去追求补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人一直保持着这种勇气,他便总能寻找到合理的办法来使其脱离掉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地遭受自卑之感,

11

自卑感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4]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精神分析理论中自卑的功能与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的功能是相似的,都有助于消除人的紧张状态。作为驱动力,自卑能促使人极大地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所以说自卑可以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的具有消极情绪消解功能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二、积极人格思想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体现

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人格的研究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的积极方面。彼得森和塞利格曼(2001)通过行为分类评价系统得出了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如乐观、热情、勤奋、创造力、爱等,这些积极力量是与特定的积极人格相联系的个人特质,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格都是积极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合金,但更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个体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赋予了人格许多积极的特性,诸如希望、勤奋、爱、忠诚、创造等,他认为凡是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格都是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对人生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的解决。[5]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在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一对不同的冲突,不同阶段有形成不同人格品质的任务,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冲突解决的结果,冲突的积极解决会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消极解决会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例如,在人格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0-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如果父母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就能使儿童对周围的人产生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就有利于儿童形成希望这一积极人格品质;相反,如果儿童没有获得基本信任感,那么儿童可能就会形成多疑这一消极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的特征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有很大的一致性,可见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中就蕴含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

三、积极心理治疗思想在霍尼神经症治疗理论中的体现

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倡导心理治疗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发个体自身内在积极潜力和优秀品质来使个体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核心是让病人自己通过积累或发展自己的积极力量来达到摆脱心理问题或抑制心理问题产生的目的。[2](P307)

积极心理治疗的这一思想与精神分析学家霍尼的神经症的治疗理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霍尼的神经症理论指出,神经症是由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各种冲突所造成的心理紊乱。[6]她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实现自我潜能的建设性力量,而神经症患者的这种力量被压抑了,如果病人能够发现并利用这种力量,他们就可以消解内心的各种冲突和焦虑,所以她提出神经症的治疗关键就在于挖掘和激发神经症患者的这种积极力量,从而通过自己的建设性力量处理好各种冲突和焦虑,以达到摆脱心理问题的目的。

从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治疗理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关于心理问题的治疗假设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说积极心理治疗的思想在精神分析的治疗理论中是有所体现的。

四、结论

精神分析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看起来似乎是水火不容的,但是经过比较分析就可以发现,在弗洛伊德之后,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曾尝试从积极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只是由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巨大影响和冲击力,抑制了人们从积极方面看待精神分析理论的想法和尝试,也就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比较积极的理论。通过本文简单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确包含了一些积极心理学思想。

(下转第18页)

12

能力。此外,还要着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技能,加大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的力度,帮助他们树立创业意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参考文献:

[1]陈全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J].高教论坛,2009(8):13.

[2]柴 凯.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柱[J].

护理研究,2009(8):2251.

(责任编辑:陈如毅)

On the P ro m 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 liticalW ork

under the Gui d ance of Scientific Thought of D evelop m ent

MA Y an

(Schoo l o fVocati o n Educati o n,T ianji n Un i v ersity of Techno l o gy and Education,T ian ji n,300222,China,) Ab stract:College students'i d eo log ica l and po litical educati o n is a d isci p li n e.It needs the guidance of sc i en tifi c thought o f deve l o p m en.t In order to co m prehensi v ely pro m o te the college students'i d eo l o g ical and politi calw 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 ientific thought o f developm en,t it s'requ ired to constr uct a ne w i d eo l o g i c al and po litical educati o n syste m wh ich sticks to the student-o riented pri n ciple,takes student acti v ity and ca m pus cu ltural constructi o n as the pivo,t and takes socia l practice as the m a i n channe,l and to constantl y exp lore ne w w ays to i m prove the co llege st u 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 lwo r k.

K ey w ords:sc ientific thought of deve l o pm en;t co llege students;i d eo l o g ical and po litica lwork;peop le-o riented

(上接第12页)

参考文献:

[1]任 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

师范大学,2006.

[2]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A l an Carr.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

学[M].郑 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黄光国,译.北京:作家

出版社,1986.[5]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8.

[6]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一种神经症的建

设性新理论[M].马川,译.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8.

(责任编辑:陈如毅)

Idea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Theory of P syc hoanalysis

DU T ian,SUN W e i

(Co llege of Educati o n,Sou t h w estU niversity,Chongq i n g,400715,China) Ab stract:A s an i m portant psycho log ical genre in the h istory of w estern psycho logy,psychoanalytic theor y g ives g reat i m pact to Psycho l o gy.Positive Psycho logy is an e m erg i n g genre in the fi e l d of Conte m porary Psy cho l o gy,and extends the v ision of t h e theo r y and practice in m oder n psychology.There are a nu m ber of posi tive psycho l o gy i d eas i n psychoana l y tic theory.

K ey w ords:psychoanalytic theory;positive psycho l o gy i d eas;co m parati v e ana l y sis

18

浅谈积极心理学

结合《乱世佳人》浅谈积极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王娟娟0911011056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并结合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的形象具体描述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样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哪些内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实证主义、情绪体验、个人特质、斯嘉丽。 前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正文: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 (一)定义 积极心理学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二)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三)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

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四)诞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2、现实背景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目前,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孤独、焦虑、精神空虚等负面心理也层次不穷。这让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注重对第二、三使命的完成,也即是对积极品质、人类的潜能等进行研究,于是积极心理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诞生了。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 (一)研究方法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另一方面,虽然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但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它学习和继承了质性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等。积极心理学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真得可谓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有利于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二)研究主题 1、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24项优势美德测试及分析

24项美德测试及分析 下面240项描述,根据与自身的相像程度,把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号填入对应题号表格(选项号即为分值): 1、非常不像我 2、有点不像我 3、中立 4、有点像我 5、非常像我 1.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有趣。 2.我总是尽全力参加教育活动。 3.我总是为自己的行动找出理由。 4.不断产生新奇和不同的念头是我的一个长处。 5.我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 6.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全面的认识。 7.面对强烈的反对时,我经常捍卫自己的立场。 8.我从来不会在任务没有完成前就放弃。 9.我一向遵守承诺。 10.我从不会借故太忙而不去帮助朋友。 11.我总是乐于和别人建立关系,即使有风险存在。 12.我从不会错过小组会议或团队活动。 13.我总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14.在团体里,我总是尽力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在团体内的感觉。 15.对我来说,吃健康食品没有困难。 16.我从未故意伤害过任何人。 17.对我来说,生活在充满美的世界中是很重要的。

18.我总是向关心我的人表达感谢。 19.我总是对事物抱着乐观的态度。 20.我注重精神生活。 21.我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 22.当我的朋友心情不好时,我努力逗他们开心。 23.我想要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而不是像个局外人那样旁观。 24.对我来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 25.我从不感到无聊。 26.我愿意学习新事物。 27.我总是会从事物的正反两面去考虑问题。 28.当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一件事时,我会主动想出可以取得相同结果的其他方法。 29.我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下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 30.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31.我曾经因为能够直面问题,而摆脱了情绪困扰。 32.我做事从不虎头蛇尾。 33.我的朋友认为我能够保持事情的真实性。 34.能为朋友做些小事让我感到很享受。 35.我身边有人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我,在乎我的感受。 36.我非常喜欢成为团体中的一份子。 37.能够妥协是我性格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第36卷第5期2010年9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6,No.5Sept.,2010 [收稿日期]2009-11-23 [作者简介]钟暗华,女,吉林四平人,河南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心理学硕士。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钟暗华 (河南大学心理学系,河南开封 47500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启示意义;发展趋势[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 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不同,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 动机和能力。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425(2010)05-0134-04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 。积极心理学主张应该对普通人 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 生活,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 我们所熟悉的字眼都是焦虑、狂躁、妄想、幻觉、忧郁等等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乐观、希望、快乐、信仰、毅力等。有资料显示,近两个世纪以来,关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文章比率大约是1:14 [2] ,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 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而事实上,心理学不应仅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推孟关于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 生活意义的研究[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积 极心理学的研究,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心理学似乎遗忘了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20世纪50-60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心理活动积极面的重视。但正如塞利格曼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 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4] , 所以在当时的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并未使主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发生根本转移。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在对预防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坚韧、人际关系、技能、创造力、勇气、乐观、信仰、希望、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等 [5][6] 。因此,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人的心 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精品教育文档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S】 2012042137 吴琼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特性,探究其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爱情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可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感,有利于健康的心理机制的完成,增强自信,使自我参照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 引言 积极心理学,它挑战了心理学界几百年来以研究心理疾病为主的思潮,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 在中小学,甚至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属于被动。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他们可以很好的无后顾之忧的,心只投入在学习上。而同学间的关系来的那么真切,男女同学间提倡和谐友情,但是抵制过于亲密的接触。然而,到了大学一切看似自由,无人管束的生活,却让很多同学没了方向。大学不仅在学业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大学如同小社会竞争和压力比以前更加大。在“学业、情感、生活、就业”四个方面与以前有巨大的差异。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他们有了完全自我发展和定义的空间,脱离了高中时期老师束缚式的管理模式,来到相对自由自主的大学生活,在心理和生理层面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很多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的消极心理。这一时期,大学生开始形成最后影响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时积极心理学,则可以在他们身上产生很大影响。 一、可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一种统合模式,这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六种美德是智慧、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英勇、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是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很有帮助。一个人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痛苦,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把握幸福的人。赛里格曼等人的关于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的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1325-0 课程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中/英):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课程总学时:51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 开课学期:4 主讲教师:吴继霞 指定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雪主编,2014 一、课程目标: (1)课程设置知识要求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2)课程设置能力要求 不仅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它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3)课程达成目标 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方面的内容。(4)课程简介 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二、课程内容 绪论 1、教学内容 课程介绍&教学目标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2、教学要求 了解: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什么是积极,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意义和价值;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3、重点 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4、难点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应用领域。 第一章幸福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情绪 第二节、幸福 第三节、增进幸福 2、教学要求 了解:幸福的心理机制、作用和测评方式; 理解:幸福的概念及障碍; 掌握: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应用:能够运用增进幸福的策略; 课程教育性: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3、重点 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4、难点 幸福的心理机制和测评方式。 第二章积极特质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特质理论和个性优势 第二节、奉行价值观―性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 2、教学要求 了解:特质和特质理论; 理解:积极特质的作用; 掌握:积极品质的动机; 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培养积极品质。 3、重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4、难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第三章希望和乐观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幻想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讲座稿)顾文斌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现已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关爱。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观念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对于世界著名期刊《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00多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 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 示,一个多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

浅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

浅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 周春芳 在一份关于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征集问卷中,有位家长的问题是:孩子对各个课程没有兴趣和爱好,怎么办?从字面意思推测可能该家长的问题本质是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各门功课没兴趣。对此我的回复是:(1)请家长先自己思考或者说弄清楚,您希望孩子具体表现出什么样子才觉得还可以。(2)为此您曾做过哪些努力来帮助孩子,其中哪些比较有效,哪些无效?(3)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我认为较好的做法是增加孩子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自信感,而不是每天就孩子的错误、不足进行纠正、批评和说教。并举了一个例子,希望那位家长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例子:美国的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往往只打勾,不打叉。如一个学生做了10道题,结果对了一道,错了9道,老师就在他的本子上打一个大大的勾,学生一看发下来的本子,一个大勾,很开心。第二天10题对了两题,老师打了两个大勾,学生一看,昨天一个勾,今天两个勾,更开心,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自信感,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勤奋,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上述回复中的第三条我是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来的。下面先谈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而积极教育是指以学生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开展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传统的纠正问题上。那么什么才是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呢?即如何才能推动学生积极地学习呢?下面我想从大家不陌生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起。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绝对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移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与她母亲的激发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激发和鼓励是指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前进。

浅析积极心理学的毕业论文

浅析积极心理学的毕业论文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合入教 育中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心情,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积极心理带来的好处和学习 的快乐,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迅速发展。人口众多,竞争压力大, 学生压力也大,家长给孩子报很多学习班,强迫孩子学习,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厌烦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孩子的心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以积极态度看待问题的积极心理学也越 来越被看重。本文将首先给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具体概念,然后指出其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积极的心理学 积极的心理对于人本身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把一个人好的方面和价值体现出来,对 我们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提高我们整体素质。 积极心理健康学研究的是人自身正面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用合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将 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可以帮助人获得自信心,以更好、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1.教育工作者要用积极心理学的观念看待心理健康 以往传统的心理学认为没有扭曲变态的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看 法很片面。积极心理学看待的是整个群体,关爱的是每一个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 要正确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具体含义,用正确的观念去看待心理健康,才能在实践中去真 正运用。 2.要改变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以学生是主体,自己有问题就去咨询教师。 教师从来没有主动传授一些知识。但是,真正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很多 人不好意思咨询,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心理。所以,我们要建立多样化 的教育形式,将心理学带进课堂,也可以举办讲座等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 3.创造整体化的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以社会和团体为主,站在全体的角度上。因此,学校要创造整体 化的、和谐健康的氛围,培养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改变以往的心理教育观点。与此同时,

积极心理学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的综述

95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与基本主张1.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利用科学的实验与测量手段得出的结论,挖掘并开发人性中乐观积极的一面,从而帮助人们预防和对抗消极情绪甚至心理疾病。它认为心理学应该主张这3个基本方面: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其中,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B. L. Fredrick (1998) 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 and 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 ,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 ,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 2.积极心理学对儿童的情绪方面的意义首先,让我们回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关注中心:利用科学手段研究人类心智积极的一面;它的一个重要中心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于个体的人格发展以及情绪体验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来自Living in the shadow of occupati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emotion as protective factors in a group of Palestinian school childre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2012) 225-233)的研究报告。研究以政治冲突尖锐,战火纷飞的巴基斯坦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报告中最重要的3个统计量分别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率,消极情绪体验的频率。其实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率用于衡量正面影响,消极情绪体验的频率用于衡量负面影响。报告显示:(1)个体积极情绪的认知和整体的积极影响有很强的正相关。(2)愉快的情绪与积极(active)态度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3)总体生活满意度与消极的情绪(anger,anxiety,fear)存在很强的负相关。(4)负面影响表现出和激活/效力(activation/potency),愉快存在负相关。(5)悲伤(sadness)与激活/效力(activation/potency),总体积极影响呈负相关。(6)幸福与恐惧,焦虑呈负相关(此研究中,幸福这一概念用多个因素来定义:家庭,朋友,自我生活满意度,愉快,整体积极影响。)笔者整理了如下示意图总结:从这一个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在整体生活满意度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提高儿童的反应能力(activation),能够带给儿童更多生活的正面影响和整体积极感知。同时,这种体验可以部分抵消一些消极情绪,比如:悲伤,恐惧,焦虑等等。也可以部分抵消一些消极情绪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此外,一些以幼儿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狭窄的思维活动序列,积极情绪也能够予以撤退、修复,进而消除其造成的心理紧张,保持机体健康与活力。 3.积极心理学对儿童的智力方面的意义在处于积极情绪下,我们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和涉及到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的某些心理特征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面对变化的环境时,处于积极心理状态下的人更能够表现出对变化的不抗拒。3.1 积极情绪对于工作记忆的影响情绪对于日常认知任务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影响工作记忆这一基本认知实现的。而工作记忆至少存在两个互相分离的系统:言语工作记忆(verbal working memory)和空间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但积极情绪对于这两个系统的影响具有选择性。(《积极情绪对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的选择性影响》2(201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5-179)积极情绪条件下,高、低负荷的言语记忆都得到了促进,而负性情绪损害了言语记忆。但是对于低负荷的空间记忆,工作记忆反应时变慢,且这种分离不是由于不同唤醒程度的积极情绪造成的差异。积极情绪对于工作记忆影响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如果明白此机制,将对记忆的改善有重大的意义。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工作记忆对于认知,程序性记忆 以及其他智力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3.2 积极情绪对于创造思维的影响 根据一项国外的研究报告Positive Emotions’ Influence on Attitude Toward Change, Creative Thinking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Irrational Thinking in Romanian Adolescents(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30(2011) 1935-1941):研究根据观察对象的情绪状况,将他们对象分为三组:积极组、中性组、消极组。相对于中性组而言,积极组在进行 创造性思维时其中三个重要的维度表现得更出色: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但是,在总体的创造性测试(creative thinking test)中,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有一个较明显的现象:比起消极组与中性组,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在抵抗变化时的阻力显得更弱。笔者思考,这是否暗示着积极情绪的人更加能够适应变化呢?4.积极心理学在儿童精神疾病方面的临床意义在对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1.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类最好的正向力量。2.对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个案的缺陷修补。3.发挥人类正向或积极的潜能:幸福感、 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快乐、生命意义等。 积极心理治疗的特殊之处在于治疗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媒介,强调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最终成为环境的积极治 疗者。而在儿童心理临床方面中,积极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应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有着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这个时期的个体充满矛盾,容易产生焦虑与依赖,渴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与抑郁。例如,对于一些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普遍人格特征为缺乏自信,焦虑,抑郁, 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自我评价偏低,成就动机缺失等。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通过自我调适和外部教育,激发学习困难的儿童的积极心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改善自我评价偏低的状况,可以做到对学业不良的儿童在学习方面的一定的改善,同时帮助建立健康的人格。 5.结语Kennon?M?Sheldon 和Laura King 曾经在《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中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 荣与发展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 解人性。 ”消极心理学在过去时间里甚至以后,对人类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心理疾病的人 积极心理学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的综述 黄 懿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13级心理学系 师范班 【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在临床上对于对抗消极情绪表现出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帮助人们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和开放。积极心理学对于有心理创伤或认知障碍的儿童在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儿童的智力与人格发展也存在重要意义。【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儿童发展;情绪;智力;临床治疗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摘要: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历史、理论研究、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新进展。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发展,新进展 一、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希望、好奇心等,以及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等,还有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如积极的工作制度、积极的家庭关系等。 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 Dien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第一,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个体自己定的标准,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具有同等程度的幸福,但它们的实际标准却是不一样的。第二,主观幸福感不仅指主体满意消极的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第三,主观幸福感不是指个体对其某一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其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体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19世纪英国伦理学家、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观比较接近。边沁主张:“所谓善便是快乐和幸福,所谓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或者痛苦超过快乐的盈余小于另一种事态,它就比另一种事态善。在一切可能有的事态当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英语的那种事态是最善的。”按照功利主义观点的解释,快乐是人生的主要追求,每个人总是追求他认为的自己的幸福,而人的幸福主要集中在个体经历的情绪、心理和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上。因此,幸福生活的特征就是人心理和生理上快乐的出现和痛苦的去除,这可以看作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先驱。 如果说早期的哲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是建立在思辨的理性的基础上,那么真正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还是到20世纪早期才出现。Flugel在1925年通过记录一定样本的人群在不同时刻的情绪性事件来研究人的心境,根据这些记录,并最终概况出不同时刻的情绪反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人类的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开始得到蓬勃发展,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Gallup.G,Gurin.G,Cantril.H等,他们运用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量表对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人群进行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这种调查主要是通过让被试回答一些量表问题来获得

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很荣幸能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今天的培训中,聆听了《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主编陈虹的精彩演讲。近四个小时的学习,让我进一步理解了“积极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课间、课后还听到一些老师的不同观点,因此本人也想就这一天的学习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陈虹主编的讲座让我们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长处和福祉的科学研究。它也是对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昌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过程的学习。而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中,就是积极教育,所谓积极教育,其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动。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曾经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呢?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犯的一点错误,就会横眉冷对,而且甚至会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骂才成人的思想曾经在许多家长的身上

体现。 对教师来说,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也曾让许多老师把自己高高的摆学生之上。 随之以后出现的.,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理论让我们的教师把学生当朋友看待让我们的老师与学生站在了同一高度。 今天,新的教学理论让我们把学生托起,让学生占主体位置,教师作为主导,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展示和自主学习的能效。 那么这些经历让我们怎么样面对今天的教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为学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后天的成功,作为家长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指导这些后天的因素应该起到了决定作用。而积极教育则是把孩子的优点突出出来,让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发展的优势。 2、作为家长、教师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搜寻孩子的闪光点,如何适时的表扬,让快乐的心态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争取成功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首要表达方式。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语气下说出来,所表达的意思会大相径庭。因此,作为老师也罢、作为家长也罢,用恰当的语气、合适的表情真诚的表达你的赞赏,在对孩子的积极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学

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 绪论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谢尔顿、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定义:“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层次)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人格特质(个体层面) ●积极的组织系统(群体层面)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产生:20世纪末,美国兴起,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zentmihalyi)。 1997 年塞利格曼就任APA 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 2、历史必然性——当今世界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1)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它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除了关注消除痛苦之外,更多地关注创造快乐。 柏拉图:“让全民快乐是一切制度的根本。” (2)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稳定繁荣人类的积极品质 (3)中国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理由:中国人习惯于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比欧美人更容易不快乐;小康社会阶段。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光明 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 三、评价 存在的问题:1、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2、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3、Frankl 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研究中有待克服的问题:与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等。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引导心理学目标的回归,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根本目标 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即研究积极力量并使人健康幸福 三、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分析人的行为和观点、问题,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 与发展 "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发展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心理学对人持积极乐观的评价,注重研究人的各种美德、积极品质和积极能力,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关注大多数人的生活与发展,心理咨询变事后式咨询和治疗为事前发展式咨询和干预等,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出现,对于心理学,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所产生的影响又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超越。 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所说的:“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既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

和使命,又兼容并蓄,吸取传统主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所创新和超越,成为当代心理学一股重要的影响和推动力量。 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潮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 它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逐渐推广深入,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领域带来新的视野与启迪。 1.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新内涵,带来了新取向 传统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类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方面,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就是没有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问题就等于恢复了健康,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把关注重心放在了修复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上,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主题。其模式是先陈列出心理问题,然后举例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只有出现了心理问题,才能得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人们除了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外,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发展性目标,偏离了提升心理素质的本源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