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对比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差别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哪里差别很多,只谈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
解放后,中国摒弃了高等教育传统,照搬了苏联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模式,并延续至今。
由于学科的专业化和分化,不同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各个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所开设的课程,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所从事的研究、所开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分支之间似乎没有关系,因此学生所学到的无非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人类作为整体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反而成为把人们从知识上,甚至在观念和行为上隔离开来的栅栏。
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相应的专业研究,或者谋得相应的职业,成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
这种专业化的教育客观上相当于西方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即使到现在,在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导向,仍然是专业和就业。
这可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处于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层次,没有高水平大学教育的原因所在了。
与我国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同,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自19世纪后期以来的又一重要传统,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详尽的通识教育计划。
以哈佛大学为例。
1978年,哈佛大学发动了“学术界平静的革命”,文理学院的教授以182票对65票通过决议,用“基础课程”代表原先的“普通课程”。
所谓基础课程,就是“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一种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由六大类十个领域组成,分别是“文学和艺术”(其中分ABC三个领域),“科学”(其中分AB两个领域),“历史”(其中分AB两个领域),“社会分析”,“外国文化”和“道德理性”。
所有文理科学生都必须从这十个领域中选修八个领域的课程,并在大学前两年内修完(主要是前三学期)。
[1] 为了确保通识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教授或高级讲师,教学效果经评估必须达到优良。
[2] 通识教育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高水平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在进入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就可以对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的成果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和体验。
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对比和启迪

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对比和启迪【摘要】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资源和评价方式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美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对比体现在关注点不同,中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批判思维。
内容方面,中美教育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方法上,美国更倾向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更注重传统教学方式。
资源方面,美国有更丰富的实验设施和科研机会。
评价方式上,美国教育更重视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评估,中国教育更偏向于考试成绩。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启发中美双方相互借鉴优点,促进物理教育水平的提升。
未来,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可朝着更加开放、创新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对比、启迪、发展、目标、内容、方法、资源、评价方式、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上。
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在中国,随着教育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高校物理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而在美国,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倡导跨学科的综合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都在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2. 正文2.1 中美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对比1. 知识传授目标:在中国,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传授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但在目标、结构、教育理念以及招生标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并分析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教育目标中美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不同的。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支持其快速的经济发展。
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育结构中美高等教育的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相对较为集中,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在大部分地区存在着非常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考试制度。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分散的,由各个州、地区的政府和私立机构管理。
美国的大学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教育理念中美高等教育的理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教授的被动接受。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是接受者。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自主研究来获得知识。
招生标准中美高等教育的招生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高考是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学生的表现通过一次全国统一的考试来评估。
考试成绩是决定学生是否被大学录取的关键因素。
而在美国,高校招生过程更为综合和细致。
学校不仅仅考虑学生的成绩,还会评估学生的个人特长、领导能力、志愿活动和推荐信等方面。
这种招生制度更能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原因分析中美高等教育的区别可归因于两国的不同文化、历史和政治体制。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受到集体主义和官僚体制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被视为首要任务。
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注重纪律、规范和实用性。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比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总体情况、经费分配机制和效率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与配置情况,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启示。
一、经费投入总体情况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在经费总体规模上,美国高等教育经费规模巨大,2019年美国高等教育总支出约1.3万亿美元,是全球最高的。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规模也在稳步增长,2019年达到了1.5万亿元人民币,接近2.1万亿美元。
由于两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的差异,导致单个学生的经费投入存在差距。
据统计,2019年美国每名大学生平均教育经费支出约为7.5万美元,而中国则为3.5万美元。
二、经费分配机制在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机制方面,中美两国都存在不同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款和基金会等,其中政府拨款占比较小,学校有相对较大的经费自主支配权。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和科研经费等构成,政府拨款占比较大,学校的经费自主支配权相对较小。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国高校的经费使用模式不同,同时也反映了两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不同投入重点和政策导向。
三、效率管理在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方面,美国高校的经费管理更加市场化和灵活,学校有较大的经费自主决策权,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和市场约束。
中国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率则受到政府主导及行政约束较重的影响,导致了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的问题。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四、启示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思考:1.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比。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2. 探索灵活的经费分配机制。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科技大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差异和优势,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启示。
本文将对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美国作为全世界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投入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国民GDP的比例约为2.6%左右,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国民GDP的比例则约为2.3%左右。
可以看出,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要远远高于中国。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赠资金等多种渠道,其中政府拨款占比最高。
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拨款,但同时学费收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政府拨款占比较大。
3.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对比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较高,主要体现在科研资金的灵活运用和学生奖学金的发放上。
而在中国,尽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和效率不高,导致了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相对更加公平,主要体现在学费资助政策的普及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上。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在公平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间和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不平衡。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较为注重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大学和科研院所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资金被用于教学、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1.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要增加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有待增加,特别是在政府拨款和科研资金的投入上,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西(美)高等教育比较

02 招生录取与选拔机制
中国高考制度及改革趋势
中国高考制度概述
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统一录取,以高考成绩为 主要录取依据。
改革趋势
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多元 录取机制,加强对学生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
自主招生政策
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 选拔具有特殊才能或优秀 综合素质的学生。
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及多元化考量
中国高校逐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近年来,中国高校越来越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规划辅导和 实习机会。
美国高校注重实践与职业规划结合
美国高校在职业规划方面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校企合作等方式帮助 学生了解职业市场和提升职业技能。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中西(美)高等教育比较
目 录
• 教育体系与结构 • 招生录取与选拔机制 •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 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 •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01 教育体系与结构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01
02
03
公立大学为主导
中国高等教育以公立大学 为主,这些大学享有政府 资助,提供广泛的学科和 专业。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选修平衡
通识教育为核心
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跨学科能力。
专业选修灵活多样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美国大学提供灵活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 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美国创新创业环境优越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英语作文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英语作文English: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quite significant. In China,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s more structured and focused on exams and memorization, with lectures being the primary mode of instruction. Students in China often have limited opportunities to engage in discussions, critical thinking, and hands-on learning experien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emphasizes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knowledge. Classes in the typically involve smaller group discussions, group projects,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develop problem-solving skills. Additionally, there is a greater emphasis o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ternship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e , allowing students to gain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 essential skills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中文翻译: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差异相当显著。
中美高等教育对比The Differ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bstractEducation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national power. Every year a great number of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American for studying. On the contrary, China as an ancient country civilization with over five thousand years, only have several famous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find out the merit of American education. Then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own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Difference; China; AmericanIntroductionHigher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level that follows a completion of a school providing a secondary education, such as a high school, secondary school, or a gymnasium. Higher education is normally taken to include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lleges,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are the main institutions that provide higher education.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now enter higher education at some time in their lives. Higher education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o national economic, both as a significant industry in its own right and as a source of trained and educated personnel for the rest of the economy. College educated workers command a significant wage premium and are much less likely to become unemployed than less educated workers.The American university has been considered as models by the world, although it only has a history of 300 years. Every year thousands of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American for studying, includ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excellent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hina also attracts a lot of oversea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but there still are many differences on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s a result, we should learn from America and make improvement in our education.I The Differ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Firstly, they are different in teaching methods.In American, inspiring students is great important for teaching. In classroom, teachers will specially put forward some inspiring questions for students. In such a teaching mod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freedom, and they can be ready to make their own doubt for teachers which made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lively and vivid. This method of teaching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solving problem. Howeve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ystematic study. When teaching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should follow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teaching programs. Although students have certain interactive questions, this kind of questions tend to be concentrated after the class, rather than in the classroom. It is the main mode that class is taught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just listen to the records. This approach is conductive 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systemic knowledge, and they have less sense of innovation.Secondly, they have differences in the dependence of students. In America, college students are likely to be more independent of their parents. Students often make decisions by themselves, no matter on studying and live. And students are often expected, as part of learning to be an adult, to pay for part or all the costs of college by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hand, pa rents also give more freedom for children to the best of their abilities. Som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thrive in this new found freedom, and some flounder. Many grow up quickly during college, while others fail and leave college to find full-time jobs. In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likely to be their parents’ only child—the focus of family pride, concern, and hope. Their parents’ work hard to help them succeed, including helping them study for the dreaded college entrance exams. And parents try their best to teach traditional Confucian values of honoring family, teacher, and education and the modern realities of rapidly expanding commerce and technology.Thirdly, they have different targets. In American, every university has its reasons to exist, no matter how small it is. And each university knows what their target is. For example, the economic institute of Stanford university has three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There is no doubt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butmost university don’t know why it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xists. Just because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more universities can let more students go to the university.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behaves a bit impulsive, for example, many universities are seeking for certain “world rankings” but overlook the formal development of themselves. And most of students choose to go to university is to get a diploma which can help them find a job easily.II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China and America has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 America is open social. The society’s openness urges the American college to abandon the old education on thought which European traditional university sticks to, adopts open policy to absorb all advantage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establishes diverse and open education control system which emphasizes the actual effects. America is the biggest immigrant country which has very strong containing nature in the culture. American economy emphasizes on the practical value, matter reward as well as individual value realization with fast development, rich material life, strong material idea and etc. The American advocates the independent way of life and work. The American owns full creative humanities spirit, the innovation is the forever subject in their brains. They pursue the high-tech and prefer to compete.Contrast with young American, China is the great nation with glorious histo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the excellent moral of modesty, rigorous and implicit, but also have been over cautious and conservative. Through Chines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s quite backward, it has very strong potent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China implements the policy of opening up, abundantly absorbs the benefit and enriches itself.Besides, Education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different education response to a different culture. So we can se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ancient on,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very conservative, which result in they lack of spirit of adventure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 As a result, the student in theclassroom is not very active. By contrast, America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 with a short history. With the influence of multi culture and different values, it is easy for them to be more lively and free.III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ncept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Nowaday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s shift from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 education. Indeed what kind of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o choos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quality of education, but related to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ll young students’life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respect history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compatible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Here is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ncept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Firstly, teaching management should achieve the reunification of system and flexibility.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a set of regulations and criterions to ensure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lif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and uniformity nature of the system if often focused, while the humanities, reasonableness and flexibility is consider insufficiently.Secondly, students’ sense of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fully prominent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stress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is to awaken and mobilize students’main principle, promot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It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lead role of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but also give the main role to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refore,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ak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methods,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widely apply the science teaching methods.Furthermore, our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have appropriately change. Every university should adjust its direction and position in a timely manner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so that i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successfully transform the university into a higher level.ConclusionFrom what has mentioned above we know the differ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as well as its reason. There is no point saying which kind of education is superior. We should improve ourselves continuously only if we could find out our weaknesses in this comparison and learn from the best.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heaven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what they like and what they need actually.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continuously growing,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part in economic growth,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by bringing up large scale of advanced talents and exper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lists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ncept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f we can follow these change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will go to a bright future and American also can get something they lack of from our higher education.。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也日益清晰。
在大众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两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篇文章将着重探讨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带来的启示。
一、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在美国,高等教育的体系非常灵活,存在着多样性和竞争性:包括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研究型大学等多种类型。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不同的学校和课程来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是比较固化的,普遍存在于部门、专业和学校的分割,四年或以上的本科教育是全国统一考试的结果,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稀缺和选拔体系僵化的问题。
启示:高等教育体制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多样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发展个人才能和潜力。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可以考虑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和灵活性,使学生能够选择更符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学校和专业,以更好地促进其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
二、教育质量的差异在美国,学生们通常受到严格的教育管理和评估体系的监视,学生评价系统、教练评价系统、领导评价系统等都在严格执行。
学生对教师和学术课程的评价,也是学术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而在中国,存在一些缺乏教育质量保障的问题,包括与教育质量水平不良的师资队伍、评价方式和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等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投入方面的问题。
启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保障。
为了提高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管理和审批、优化教师和学生的评估体系、建立与聘请国外优秀教师和高水平人才的合作平台等机制,同时在各个领域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
三、教育理念的差异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学生和教师都非常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这被看作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而在中国,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应试教育和卷面成绩,一些学生、教师和学校更注重应试教育,而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比较范文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比较范文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和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途径。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下面将就中美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比较。
首先,中美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有所不同。
在中国,高考是唯一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方式,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考成绩进行选拔。
而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更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SAT、ACT等标准化考试,或者通过申请的方式进入大学。
美国的招生方式更加灵活,兼顾了学生的学术成绩、个人特长、领导能力等多个因素。
其次,中美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大多数高校注重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美国,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采用讨论、实践、团队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此外,美国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还可以跨学科学习。
再次,中美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主要由教育部门进行,通过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
而在美国,质量评估主要由独立的认证机构和学术协会进行,评估的指标包括教学质量、研究水平、学校治理等多个方面。
美国的质量评估机制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术水平。
最后,中美高等教育的学费和资助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公立高校的学费相对较低,一般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资助。
而在美国,高校的学费较高,学生一般需要通过自费、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来支付学费。
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经济独立性。
总体而言,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存在较大差异。
中美教育体制的不同反映了双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中美教育体制的比较既有互补之处,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中方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多样化招生方式和灵活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方也可以借鉴中国高校在质量评估和资助方面的经验,更好地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中美高等教育理念差异

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差异——以中美为例商学院商英三班栗爽 2014013980 贺豆豆 2014013978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
因为中西方国家的国情、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不同,高等教育理念也存在很多差异,在此,我们以中美为例,来介绍这些差异。
一、中美高等教育理念的差异二、差异形成的原因1、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主要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义为核心。
在学校里要尊师重道,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强调对学校权威和老师的服从; 在家里“家长制权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美国的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的发展。
受此文化的影响,在美国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咨询者或者顾问; 同样在家庭里,家长都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给孩子做决定的时候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兴趣。
2、社会环境的差异中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以一些封建思想仍对现在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如现行的应试教育的考核制度和古代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又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所以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制。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实践中高校的自主权仍然有限。
在美国,历经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科技的追求是十分重视,美国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注重个性的培养,鼓励创新发明。
同时美国的教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权限。
3、家庭背景的差异在中国,家庭背景和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果你即没有过硬的家庭背景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那你找一份好的工作时很困难的。
而且在中国很少能有人把对青少年的监督作为自己的责任,很多人都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态度对一些青少年的不恰当行为视而不见,更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向青少年销售不健康刊物、书籍等。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引言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教育体系、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
教育体系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通常由国家政府管理,大学设立和办学都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而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包括州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社区大学等,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的管理机构监督。
教育目标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目标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而在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
课程设置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区别。
在中国,大学通常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专业,学生需要在大部分时间内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课程。
而在美国,大学通常采用综合性教育,学生需要修习一定范围内的通识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
评估方法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通常采用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这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评估非常重视。
而在美国,评估更为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经验,学生需要通过项目、研究和论文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从教育体系、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方法等方面来看,两国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关注点和理念。
中美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经验,以推动各自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比较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概述•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指标比较•中美高等教育评估结果与使用•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趋势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介绍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高等教育系统,各自拥有独特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均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但彼此间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异同,可以为改进两国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的了解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意义为改进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有助于增进两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评估相关的政策法规、官方数据、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
02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概述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评估历史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需求。
评估目的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学校自评、专家评审、社会参与等。
评估方法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包括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评估标准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机制。
评估历史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以及适应社会变化。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学生参与等。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包括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科研水平、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
03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指标比较教学质量评估指标比较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教学质量是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化探究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化探究中国和美国在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育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美国也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异,包括高等教育观念、效果反馈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
从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我国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有益的启示,逐渐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从而促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引言高等教育跟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关系都非常紧密,高等教育水平代表国家的实力水平。
美国拥有许多高水平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体制比较完善,高等教育观念比较先进,为世界培育出许多高水平的人才。
中国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在教育方面获得了不少成果,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仍然不是很高。
美国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高等教育自然也有所差异。
从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异来说,美国还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1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我国跟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我国主要是灌输知识的教育观念,这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很好,不利的一面是中国学生不会创新。
不管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期末考试还是实践报告,都注重标准答案,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而美国高等院校注重学生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跟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差别。
中国学生具有较好的背诵能力和知识基础,这也是他们经历多年的应试教育而磨练和积累出来的。
但是美国高等院校要求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多动手操作,很多课程都把大量时间花在案例教学和讨论学习中,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
2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效果反馈上的差异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的效果反馈上存在差异,美国高等院校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即使是一些简单幼稚的问题,老师也会耐心回答。
而有时学生会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提出质疑,老师都会跟学生展开讨论。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

摘要: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否与其历史、国家体制、政治、经济等情况有关呢?中国正常按照年代来估算的话,高等教育不是应该相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要高吗?那么为什么美国高校的排名在世界上都位居前排,而中国就算是清华、北大都要在二百以外呢?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比较、发展教育是一国之本,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科研、文化等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教育的发达情况不仅仅是看这个国家高校的数量,更看重的质量。
为什么我国高等教育就要相对于美国要落后呢?下面就进行一下分析.一、历史发展的比较美国的高等教育要从殖民地时期开始(1492年),那时的美国高等教育是属于宗教性质的,为了英国等殖民者传播自己教义.但是他们的学校不是由教会负责,而是由地方负责,他们的这种状况形成了美国日后的地方负责制。
正在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出现了第一批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他们发展的都很艰难。
在中国,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七个时期,第一时期是甲午战争以前(1862--1894年),处于酝酿时期,主要培养军事,技术和语言等人才,主要是效仿西方。
第二时期是1895年到191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时期,主要以日本为模板的。
第三时期是清朝被推翻后(1912至1927年),中国刚结束封建帝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时期,颁布了各种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这一时期蔡元培的仿德学制是很出名的,蔡元培的理念就是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第四时期是1927至1949年,这一时期主要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期间有仿照美国的大学区制,但是仅有两年就无疾而终。
第五时期是1949至1957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主要以苏联为榜样去仿效。
第六时期就是1958年到1977年,这一时期摒弃一切外来,复归传统,这造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停滞,使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崩溃的边缘。
第七时期,就是1978年后的时间,提出来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经验,而且制订了各种法规。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趋势,高等教育投入成为了两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就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进行分析,以探究其中的差异与启示。
一、经费总体情况比较截至2019年,美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7%左右,其中政府支出占比较少。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2018年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为6252.7亿美元,其中,政府支出占比约为17%。
同时,美国的高等教育收费较为昂贵,大多数学生要通过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总的来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以及经费投入占比较高,但高等教育收费昂贵,很多学生需要通过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而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相对较少,但经费投入占比高,且学费较低,政府有很多资助项目供学生申请。
在经费使用方面,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对基础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究等方面进行投入,同时也对教授和研究人员给予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而中国注重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基础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学生方面,美国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同时,美国应用型教育也十分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和暑期实践等方式获取实践经验。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课程的规划和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
三、启示1.政府应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占比。
2.注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的投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应用型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
4.提高课程规划和教学质量,强化基础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合理的资助项目,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共同点是都在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篇文章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的异同点,旨在为读者揭示不同体系下的“一样的教育”和“不一样的教育”。
一、教育体制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国家直接管理,实行“985”、“211”等工程来对重点大学进行投入和支持,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较为分散和多元化,没有类似“211”、“985”等工程的管理模式,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私人捐赠和学费,学术研究更为依赖于市场和企业的资助。
这种分散的管理结构让美国高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但也面临着资源分散、管理复杂等问题。
二、教学方法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教师通常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知识,学生则主要通过课堂听讲和自习进行学习。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追求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教师通常会采用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需要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不适合所有人群。
三、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依托国家战略和政策进行学科布局和建设,特别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力求使高校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成为更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美国的高等教育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更注重学科的多元和自由度。
这使得美国高校的学科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性,更加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也缺乏一个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方面,中美两国高校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学位和职称制度,特别是生硬的对经验年限和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这带来了师资队伍的年轻化、草率化和功利化。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机构,但是在经费投入及配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双方提供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情况、经费配置方向、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启示。
一、经费投入情况比较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美国是全球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美国在2019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了7,180亿美元,高居全球之首。
而中国在同一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4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
从投入总量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领先于中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达程度。
但是从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以2019年为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了0.87%,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
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经费配置方向比较在经费配置方向上,中美两国都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具体的配置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学校和私人资助三部分组成,其中政府经费占比最高,私人资助次之,学校自身资金占比最低。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投入和学校自有资金组成,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
从经费配置的比例上来看,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更加充分,私人资助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而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这也是一个可以改善的方向。
三、经费使用效益比较在经费使用效益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科研项目等方面,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
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区别

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区别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在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学生发展的多样性还是在国际影响力上,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两个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一、教育体系和结构上的差异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大学和学院构成,主要分为本科学位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这些学校通常由政府牵头,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知识的专业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基础知识的培养。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除了大学和学院之外,美国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例如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
美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十分灵活,学生可以选择从研究型大学、文科学院到职业培训学校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此外,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招生制度和选拔模式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比较统一和集中。
学生通过高考成绩来申请大学入学,高考的成绩被认为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
高考分数决定了学生可以申请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专业。
在中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非常高,竞争激烈。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制度来申请各种不同的学校和项目。
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除了学术成绩,还会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领导能力、志愿活动等因素。
此外,美国的大学录取过程还包括面试和推荐信等评估方式,这更加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三、学习氛围和教学方法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考试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循教材内容,另一方面也注重背诵和记忆。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美国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的对比与分析吴建摘要: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世界的前列,他们办学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极具特色。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启发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调查列举中美高等教育各项的不同,并针对性地给予分析,说明其利弊,在如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明晰国外优秀教育经验、理论、制度等对我们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招生制度;资金来源;人员聘用文献综述:好多人都对美国高等教育感兴趣,他们何以建立如此多的名校?他们何以培养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他们何以吸引全世界的人去留学深造?回到美国教育体制——“it comprises four categories of institutions:(1) the university, which may contain: (a)several colleg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eeking a bachelor’s degree and (b) one or more graduate schools for those continuing in specialized studies beyond the bachelor’ degree to obtain a master’ or doctor’ degree;(2)four-year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the college—most of which are not a part of an university;(3) the technical training institution, at which high school may take courses ranging from six months to four years in duration and learn a wide varietyof technical skills, from hair styling through business accounting to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4)the two-year, or community college, from which students may enter many professions or may transfer to four-year college or university.”也就是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它有四种主要的形式,其实按等级来分的,依次是研究生,本科生,技术工人,和社区大学类似的非正式大学教育。
其实这也是美国推行的精英教育。
“我们的社会只需要15%的精英来操作,就可以完美地运作。
我们就是向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培养领导者。
”当然,中美高等教育谁好谁坏,这已经争执了很久了,在这里我找到一则来自人民网的报道—“2014年11月19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美驻华大使马克斯说2013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创造了新的记录,达到274,439人,增长率为16.5%,中国再次成为赴美留学生来源国之首”。
那么,美国到底有多少高校?这些高校的类别如何,“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招生办主任菲利普•巴凌格教授(PhilipBallinger.Ph.D)在“美国高校本科招生制度”的专题讲座中,介绍了美国高校的准确数据。
据巴凌格教授介绍,在2007年,美国共有4276所高等学校,总共录取了1750万名学生(包括社区学院转学生、外国留学生)。
相当于我国大陆同年招收各类大学生的三倍左右。
美国总人口只有三亿,只是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不到,几乎人人都有读大学的机会。
在这1750万学生中,公立四年制大学640所招收学生684万人,私立四年制大学1942所招收学生416万人,公立两年制学院1053所招收学生618万人,私立两年制学院528所招收学生30.2万人”。
在下文中,将深入分析这些差异性。
正文一、教育体制的不同中国高等教育是由国家进行管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还有《宪法》第119条也有相关规定。
与《宪法》配套,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一系列教育的法律法规,形成了国家及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与办学机构,地市教育局对高等教育有不同的管理权限与办学权限。
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与管理体制同中国相比有极大的差异。
美国各类教育法规也是层出不穷。
如最新的《高等教育机会法案》(2008年通过实施)、《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等,较早的有《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
但在美国联邦《宪法》中却没有“教育”(Education)一词。
在美国政府中,有教育部,但美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都由各州实施。
其中,由州政府拨款建立的高校为公立学校,由政府拨款以外的资金来源建立的学校为私立学校,没有中国高校中的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的提法。
美国有50个州,其中10个州的公立学校是依据该州宪法的要求而建立的,由此使得这10个州的公立大学董事会成为州权力机关的第四分支,与立法的州议会、执法的州长、司法的法院并列,可以行使一些政府权力。
如依托《重要空间法》(政府为了公共用途征用私人土地),可为学校建设征地。
而另外40个州的公立大学是由州法律规定其框架而建立,是州权力机关的下级机构。
可以看出,美国下级教育机构更有权力,甚至可以不遵守政府的教育法,在我国,虽然地方教育自主权变大了,像自主命题,自主选教材,不过,刚经历这些,我们要加强对地方的监督,避免发生腐败。
教育中央,地方相结合四大势所趋,我们要尽快完善各项制度。
二、招生制度的不同在中国,无论是本专科还是研究生,几乎都是一考定终身。
学生从初中升高中开始,就踏上了漫漫考试路,中考、高考、研考,每一次都要使尽全身之力,去拼搏那不同的机会,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淘汰。
而好的分数意味着好的学校好的专业好的未来。
“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是一点不假的。
在美国,无论是申请读大学还是读研究生,都是没有考试的。
美国的本科招生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而是学生向不同的大学提出申请,各校根据学生的情况予以录取的一种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立申请过程来完成自己的招生计划。
考试分两种:一种是在美国中部学校采用较多的美国高校测验(ACT),偏重于学生在中学所学学科的知识考试;另一种是在美国的东西部海岸比较流行的学习能力倾向测试(SAT),这些考试都不强迫学生参加。
同时,综合选拔中可能用到的标准有:一是成绩(要结合课程的难度来考虑);二是课程的难度(要结合该高中学校的具体情况);三是通过参考该高中的历史数据判断该校教学的严格性;四是考察学生在家庭、社区和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服务奉献精神、个人领导能力或强烈的责任心;五是考察学生如果个人状况不佳,甚至遇到灾祸或残疾,他能否克服困难而继续学业;六是社会、经济因素,如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该生在其家庭是否为第一个上大学的子女等;七是该生会不会给大学的学生群体带来独特的观点、背景或特长;等等。
现在,中国也在推行自主招生,不过那都演变成名校争优等生的战争。
多方面的考察制度也有助人的全面发展。
既要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不同的人生选择。
这方面,中国还要进行深化的招生制度改革,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而不仅是最会考试的人。
三、资金来源的不同中国高校以公立为主体,无论是部属、省属还是市属院校,办学经费都有不同比例拨款。
通常部属院校国家拨款加上学费收入,大致占学校经费的1/3左右,省属市属要占到50%甚至更高。
民营院校则主要依靠收取学费。
进入“211”和“985”的高校还有不同的专项经费、科研经费及少量的其他收入,这些收入在不同的学校所占比例大致从60%至80%不等。
中国大部分高校收入中的学费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尤其是部属院校、“211”院校、“985”院校的学费更是受到严格监管。
因而在中国越是名牌大学越有可能学费偏低,而一些联办的独立学院民办学院的学费却可能大大高于名牌院校的学费。
美国高校资金来源在公立、私立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公立学校的收入来源有州政府的拨款、学费、联邦政府的助学金、研究经费和培训经费、私人捐款和捐赠基金、学校从属企业的收入(餐饮、体育、校医院等等)共六大板块。
私立营利性大学,大多以教学为主,基本没有研究,也没有项目服务和私人捐款,其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出售大学的股份、学费、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务。
尽管美国联邦政府不直接参加高等院校的运作(军事院校等除外),但依然承担了给高校提供支持的角色:一是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贷款和赠款(不需还款),也就是国家助学金;二是为高校提供研究经费,包括项目拨款和专项经费;三是为高校的设施建设提供资金等。
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限制环节多,资金紧缺成为所有高校发展的瓶颈,美国高校的收入来源渠道及筹款办法是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的。
资金缺口已经成了一般大学的软肋,没钱改良教学设备,没钱请更好的老师,没钱提供大量奖学金激励学生,如此循环,一般性大学永远只能停留在原点,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一大重要原因。
经济是决定的力量,这个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四、教师队伍聘任体制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事业编制,20世纪90年代之前,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人员流动不易。
90年代以后,事业属性未变,教师队伍慢慢转为全员聘用制,人员流动有所增加,但教师队伍依然稳定。
职称上由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构成。
每一级职称中又分3-4级,构成工资体系。
除此之外,有的学校还加入了社会性的荣誉称号如两院院士、杰出教授、长江学者、政府津贴专家、教学名师、突出贡献专家、百千万工程人才、杰出青年等构成教师队伍的学术高层。
美国高校教师采用的是合同聘用制,教师必须通过正规的严格的考试考察才能进入大学。
成为老师后,必须要遵守教师法则,否则可能随时被解雇。
比如最近在中国发生的许多导师骚扰女学生的事,在美国的话,马上被开除,所有的福利都不会再享有,同时也不得在从事教师行业,甚至在其他行业也会遭到排挤。
正因为严格的聘任制度,美国的教师才会严于律己,传授知识。
在美国,有荣誉教授和终身教授,这些评定都会很复杂,这些称呼只是表达对其的尊敬,而不会有什么特别待遇的,更不会让高级职称者有更大的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