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生态城市构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生态城市构想
享誉世界的美国著名建筑师、城市学家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这句话深刻表达出在一个城市规划中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城市内在的灵魂,而城市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城市才能更吸引人,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与其相对应。纵观世界各城市规划,从西方的景观发展史可以看出,他们城市的发展是在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与受自然界惩罚的矛盾中前进的。中国的景观园林则是注重自然,结合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我们民族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这样我们也慢慢的踏上一条畸形的设计道路,抗拒自然、征服自然,而不是结合自然、融于自然。21世纪全球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交融贯通,设计出现多元化,如何拥有中国民族特征的设计成为现在设计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人类与生态环境相处模式“山——水——城”和谐共存共生,山水文化的概念意识使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也对城市规划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山水城市的提出与城市建设中寄情山水
在中国古代文学记载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古代的国情,比起其他自然神关于山川之神的记载远远要多。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奉祀山川
之神,是出于对自然山水怀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理想和要求。自然山水为先民提供食物和庇护,同时加予一种强大的自然威慑力,代表上天的意志,不容违抗。原始的宗教意识里的这些表现,在城市建设中就是亲近与尊重自然,谨慎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山水城市是从传统的中国自然山水景观、天人合一理念基础上对未来城市景观规划的憧憬,是钱学森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景观特色是使城市的生态景观与城市的人文景观一体化,其规划理念源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追求适合的山环水绕的形式和意境,并继承了中国城市发展数千年的特色和传统。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所有有关山水文化景观的复杂和微妙的关系的研究,人类不可避免的触及今天最关心的环境问题,生态小城镇建设和激发人们借鉴传统和开拓未来。
二、当代文明下山水文化与城市建设
在近现代,中国曾一度遗失了山水文化。探究原因,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近现代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的思想态度,导致人们狂妄自大,开始否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国人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却不知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而全盘接受,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受到垄断。而西方哲学的性质是把自然当作与人相对立的世界,这种自然观恰恰拒绝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的观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建筑设计现在很多地方的建筑都是单个著名的个体,现代化,却与环境格格不入,没有中国民族特色。近年来出现的央视大楼、鸟巢、国家大剧院等这些著名的建筑,都是由国外知名建筑师设计,可是,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没有了解中国文化底蕴,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安放在那片地上。单独看来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是与周围环境却格格不入。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己进入追求环境质量的阶段。各地的城市都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山水城市建设问题。建立生态城镇在现今在中国以多达两百多个,占所有城镇的比例约92%。大家不再一味追求西方的城市建筑规划文化,不再盲目的挖掘山脉、砍伐森林、填海、截流,改造自然、统治自然、毁坏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近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中三峡,直接横断截流,改造自然景观,说可以预防百年一遇的洪灾,结果才没多少年就遇到洪水的袭击;在中国古代,先民的工程都江堰则是利用大自然来对抗大自然,到现在都是一个成功的水利工程。对于大自然的发展利用,可以说人们是不断的在取得胜利,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可是,近年发生的一些特大自然灾害告诉了我们,人们并不能掌握大自然,对大自然为所欲为,至于我们的每一次的眼前的胜利,自然界对我们实施了还击。
三、山水文化的崇尚与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
今天全球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光污染和水质恶化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自然生态遭到人类的严重破坏,并残酷无情的对人类报复。在许多地区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和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一个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失误与缺乏传统文化意识是分不开的。
中国现在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状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重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生态和自然环境。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态度是不对的。在自然生态遭到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的时代背景,山水城市的理想模式由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来,并迅速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回归自然”的文化研究热潮。初步归纳出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科学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由一般的城市建设向园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理想渐次递进的“四阶段论”,确立了山水城市就是中国21世纪的理想城市模式。
建立山水城市的理想模式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城市的发展由照搬、借鉴西方的城市文化理论的发展模式进入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新时代。正如钱学森教授说的,“山水城市的概念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总结出来的,它也预示了21世纪中国的新城市”。因此,我们相信,在倡导发
展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生态文明蓬勃发展的21世纪,山水城市的理想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将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结语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城市独特的山水景观和文化素养,有大量诗歌、山水画记载着当时的自然环境与人共存、共荣、共雅的生态环境。中国近现代城市渐渐丧失了这份独特的品质,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是与山水文化的没落是密切相关的。而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说明山水城市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化复兴的产物。山水城市就是提倡在当今现代城市文明下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统一发展,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供人类更好的居住和发展。然而,与其它的未来城市理念相比,山水城市更倾向于是一种愿景,在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非常有限,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思路和可实施方案来解决现代城市问题。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确实能够给予人们以新的启示,但面对现代都市的各种技术、产业和社会文化特征,将中国传统精髓自如地应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还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和艰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