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2
跑色:
油墨的转移状态形成细小的浓淡不均。
1.网纹太深,粘度太低。
2.油墨的流动性不好。
3.油墨温度太低。
1.采用快干溶剂,提高油墨粘度,尽可能的提高印刷速度,加快干燥。
2.制版时改变网纹的角度和线数。
3.给油墨用热水加热。
1.使用快干溶剂、提高机速,尽快送入烘干机,印版直径不当造成薄膜滑动;
2.对含增塑剂的薄膜,应避免使用含染料的油墨。从染料的结构知道这种迁移是可能的。
29
粘着、反粘:此时收卷时会有剥离声、重叠部分的油墨会有异常光泽。
1.干燥不良;
2.温度高造成油墨部分软化;
3.收卷太紧;
4.极度的粘着不良;
5.印刷面与接触面的油墨之间亲和力过强。
三十种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一)
序号
问 题 点
原 因
解 决 办 法
1
反粘:
干燥太慢,使导辊污染,粘着,收卷后油墨粘在非印刷面,
1.溶剂干燥太慢;
2.版辊网纹过深;
3.烘干能力不足;
4.机速太快。
1.采用快干溶剂;
2.如果网纹太深,采用快干溶剂,并放慢印刷速度。
3.烘干原则:主要靠风量(或风速),而温度在其次。
1.使用正确的溶剂配方;
2.水白化时:应采用慢干溶剂或提高印刷速度,尽快将薄膜送入烘干机;
3.没有热量的过大风速是有害无益的。
23
起泡:使网点脱落、泡沫飞溅造成印刷品污染
1.水性油墨多发;
2.循环系统缺失。
1.加入消泡剂;
2.避免循环系统中油墨从大的落差流下。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对策1、套印不良现象:多色印刷时,在先印好的油墨皮膜上再印刷油墨,产生排斥现象。
又,第二色把第一色粘下来,产生逆套印现象。
原因:前面的油墨干燥不充分,后面的油墨干燥太快,印刷时粘着性大而引起。
一般光泽油墨容易发生套印不良现象。
对策:1、印版1)、雕刻版较腐蚀版容易引起故障。
(雕刻版较浅)2)、增加后面颜色版深。
2、印刷阶段1)、使用快干稀释剂使前面油墨干燥加快。
2)、使用慢干稀释剂使后面油墨干燥变慢,同时在不出现水流纹的情况下,降低油墨的粘度。
3)、后面油墨的刮刀位置向压印方向靠近,减轻印压,提高印刷速度。
2、起泡现象:印刷时油墨槽中产生气泡,气泡溢出来,阻碍油墨的循环。
出现斑驳或抛光等现象,影响印刷物质量。
前面现象比较易消除,但是有气泡又大又多,泡量少但很难消除的情况。
原因:油墨的表面张力太大,油墨循环装置有缺陷。
对策:1、把油墨粘度调整在适当范围。
2、添加消泡剂。
但添加过量会损害附着力和复合适性,注意有时会出现反作用,反而更显著发泡。
3、防止循环装置中空气被冲进油墨。
4、消除循环装置中油墨的落差和油墨不流动的地方。
5、注:大气泡是粘度过高所造成,小气泡是低粘度造成的,且小气泡一般加入消泡剂可解决。
6、注:喷墨嘴的喷墨方式不好也会产生。
3、斑驳现象:印刷物的满版部分印刷不平滑,出现斑点状模样,降低印刷效果。
原因:1、印刷速度慢,干燥速度慢。
2、油墨太稀。
3、触变性大的油墨容易引起斑驳现象。
4、水性凹版油墨对版辊和纸张润湿性不好,容易出现斑驳现象。
5、静电影响。
对策:1、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2、使用快干溶剂。
3、在可能的限度内,提高印刷粘度。
4、选用吸墨量少的颜料。
5、减少静电引起的问题。
6、选择印版种类和网屏角度。
通常改善制版法腐蚀版雕刻版网屏角度45度15-30度版深> 32 μ28 μ压辊硬度70-8-度4、堵版现象:印刷时在印版网点中的油墨干燥,致使印刷物出现网点残缺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影响印刷质量和工作效率。
下面是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胶辊过磨损胶辊过磨损会导致墨量不稳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墨色深浅不一的情况。
处理方法是更换新的胶辊,确保其表面光滑。
2.胶辊不均匀磨损胶辊不均匀磨损会导致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印刷图案不够清晰。
处理方法是通过精确调整胶辊的位置和轴向,使其均匀磨损。
3.油墨不连续油墨不连续会导致印刷图案有色差或缺墨现象。
处理方法是检查墨盘的墨量,补充油墨或清洁墨盘,以保持墨量稳定。
4.墨色不准确墨色不准确会导致印刷品颜色偏差。
处理方法是调整墨辊和胶辊的间隙,以控制墨色的传递量。
5.凹版压力不均匀凹版压力不均匀会导致印刷图案不清晰或出现模糊现象。
处理方法是检查印刷机的平衡性,调整压力辊和背压辊,以确保凹版压力均匀。
6.凹版转速过快或过慢凹版转速过快或过慢会导致印刷图案模糊或出现缺失。
处理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印刷机的速度,使其与凹版的匹配度最佳。
7.凹版磨损凹版磨损会导致印刷品细节不清晰或产生噪点。
处理方法是定期更换凹版,并及时做好保养工作,延长凹版的使用寿命。
8.印刷雾化印刷雾化会导致文字或图案模糊不清。
处理方法是调整印刷机的湿度和温度,以控制墨水的流动性,减少雾化现象的发生。
9.纸张吸湿纸张吸湿会导致纸张变形,影响印刷质量和注册精度。
处理方法是调整印刷机的湿度和温度,选择合适的纸张,并进行事前处理,防止纸张吸湿。
10.印刷品色差印刷品色差会导致不同批次的印刷品颜色不一致。
处理方法是确保油墨的配比准确,并严格控制墨水的传递量和温度。
11.印刷精度不高印刷精度不高会导致图案偏移或错位。
处理方法是检查印刷机的注册设备,调整凹版和印刷机的位置,确保印刷精度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磨损部件,调整印刷机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油墨的传递量和墨色,以及定期维护保养设备。
凹印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凹印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1、印品无光泽淡薄
原因:油墨稀释过度。
对策:控制稀释剂用量,印迹边缘不光洁,底色有斑点。
原因:油墨粘度过低,溶剂使用过量。
对策:添加新油墨提高粘度。
2、印层起桔皮斑纹
原因:油墨干燥过快,浓度过淡,流平性差,触变性大,有静电,印速过慢。
对策: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印层有刮痕
原因:导向辊擦伤、油墨中混有砂粒,刮刀不平,刮刀与印版角度不恰当。
对策:对应处理。
4、色调单薄
原因:油墨色彩单薄,色光反色差。
对策:调整墨性,表印先用白墨铺设底色而后再按序套色,黑印层次版光套印三原色,最后辅底色。
5、咬色
在套印中第二色油墨粘拉掉第一色油墨。
原因:第一色油墨未能彻底干燥,第二色压力又大或机速太快,或冷热风不良,基材印刷适应性差,皆会引起咬色。
对策:找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加入适量的快干剂,减慢车速、降低压印滚压力、加大冷热风量。
6、印件粗糙、空白点多、满版、实地有云纹,调子不丰满
原因:溶剂过多,油墨较粗,油墨过稀,挥发过快,油墨流动性差。
对策:减少溶剂用量,更换油墨,调节油墨稀稠,适当加慢干溶剂,更换油墨。
另外印刷中随着溶剂的大量挥发,油墨粘度增大,在网穴内部有易干涸,如不及时清理会导致严重堵版。
在印刷工艺中刮刀的位置距印刷辊远或角度不会理,版辊直径大或版筒进入油墨槽深度不够时,从干燥机吹出的热风影响到版辊筒面易造成严重填版。
油墨中混入杂质。
版辊网线深度不适宜。
印刷时,温度过高使溶剂挥发过快,也易造成版面堵塞。
凹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第二节凹印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一、凹印问题的成因二、凹印常见问题一、堵版在凹版印刷中,油墨从印版滚筒网穴中的转移率通常在50%-70%,大约还有1/2-1/3左右的油墨总是残留在印版滚筒网穴中;该残留率如果保持一定尚可,但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网穴中的油墨残留率逐步提高,油墨的转移率也就随之下降,造成堵版故障;发生堵版以后,会引起印刷图案和文字的模糊不清、印刷颜色的变化,严重时基至无法继续进行印刷;特别是浅网层次部位容易发生堵版;1、赌版产生原因:1、油墨干固于版面印版滚筒网穴中油墨的转移率通常是由油墨的类型、粘度、印刷速度等因素决定的,总有1/2-1/3的油墨残留在网穴中;当这些残余油墨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发生干固粘度增高后,印版滚筒再次进入油墨槽时其也难以完全溶解,油墨转移率随之降低;久而久之,网穴越来越浅,转移率越来越低,最后形成堵版;此类堵版故障当然与油墨类型、溶剂配比、干燥速度等因素有关,而且印刷机的构造也有很大影响;2、油墨中混入杂质在印刷时,印刷薄膜由于高速运行往往会产生静电,吸附周围的尘埃及基材碎屑等杂质并带人油墨中;3、制版质量低下在腐蚀或雕刻过程中网穴内壁生成小毛刺,镀铬后表面不平滑; 研磨时产生的毛刺以及Ω型网穴等,对油墨的转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也往往造成转移率低下而成为堵版的原因;4、油墨溶解不良劣化油墨变质或溶剂平衡发生变化时引起溶解力下降,或者混入不同类型的油墨、误用溶剂等导致油墨溶解劣化,造成转移率低下,同时也会直接造成堵版;5、化学变化两液型油墨或反应型油墨随着印刷的进行会逐步发生交联等化学反应,流动性变差,粘度增高,转移率随之降低,也可能成为堵版的原因之一;2、解决方法:1、塑料凹印生产过程中发生堵版故障时,应使用溶剂或专用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并针对发生堵版的原因加以解决;2、调整适当的环境温湿度、选择与印刷速度、印刷环境相适应的溶剂配比;3、刮刀与压印辊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防止干燥箱漏出的热风直吹版面;4、混合使用慢干溶剂,适当提高印刷速度,降低工作墨粘度;5、如果是由油果性能缺陷引起的堵版,应及时更换油墨或与油墨供应商联系解决,尽量避免比重有显着差异的油墨组合;6、油墨槽中的油墨要经常搅拌,使油墨保持良好的流动状态,及时加入新的油墨或更换新油墨,减少皮膜化现象的发生;7、由网穴内壁质量引起的堵版,应重新镀版或制版;8、开车前或刚开车时用溶剂镇拭印版滚筒;印刷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停车,长时间停车时一定要先把印版滚筒洗干净,或者把印版滚筒浸人油墨中连续空转;9、在新鲜油墨中,由于温度差等原因,油墨中的添加剂、蜡类物质发生结晶析出时,可试着在使用前对油墨加温温度控制在40-50度,使之溶解;10、误用溶剂或油墨变质,混入异种油墨时,会显着影响油墨的再溶解性;所以应使用正规的专用稀释溶剂,更换油墨要在充分洗净墨槽和循环泵后进行;二、反面粘连粘连指印刷收卷后,印品互相粘在一起,印迹粘背;1、产生原因导致粘作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油墨、溶剂、承印物、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在印刷、复合、分切,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主要是由油墨发粘、温度太高、残留溶剂太多以及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的;1、油墨中的树脂①树脂软化点;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离低直接影响着印刷墨层的性能;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过低,会使印刷墨层在高温环境下呈微熔状态;从而使印刷产品收份后发生粘连,提离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显然有利于防止粘连,但软化点过高,印刷墨层的挠去性会变差,容易脆裂;②连结料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为了适应印侧的要或考虑到经济性;印刷时在油墨中常常要加人混合溶剂;每一种连结料都有自己的真溶剂、次溶剂、非溶剂,溶解性越好,就表示连结料树脂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亲和力越大;而溶剂对树脂的溶解性越好,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也就越差,释放性差,残留溶剂多;所以,在配制混合溶剂时,溶剂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圈内,既要考虑到油墨的印刷适性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溶剂的综合释放性;常用油墨连接料树脂所匹配的溶剂的情况见表;对于同一种类型的连结料树脂来说;树脂的软化点越低,也就愈味着树脂越容易溶解,树脂的脱溶剂性就会越差;从这一方面考虑,也应该相应地提高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③研磨时间与研磨温度;在加工油墨时,如果研磨时间过长,研磨产生的温度就会过高,导致连结树脂部分变性,也会给粘连带来一定的影响;2、印剧墨层的附粉牢度差;3、印剧速度过快,通风不好;4、收卷压力过大;2、解决方法:1、控制慢干溶剂的使用和残留溶剂等;2、尽量提高干燥箱的性能,以便能供给充分的热量和风量;3、使冷却辊平滑转动,重卷时,注意纸管和辊的滑动所引起的温度异常上升;4、印刷时或重卷检验时,对于PET等很薄的薄膜要特别注意;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要使印刷完收好卷的薄膜保持直立,不要放倒,否则会造成膜卷的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粘连;5、对于多色印剐夹说.在进行图案设计时就应考虑不能叠色太多,可能的话,可以使用专色里印刷,以防止局部墨层过厚;在塑料薄膜上的印刷图案偏向一侧的情况下;收卷起来的薄膜上有印刷图案的一侧所受到的压力肯定比较大,非常容易造成粘连;因此,对于这种印刷品尤其注意不要卷得太紧;6、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墨层的附着牢度;7、在塑料薄膜凹印中,含有金属粉的油墨,其墨层凝聚力较弱,附着性差,在很小的压力下就很容易引起枯连;必须充分注意;8、玻璃纸、尼龙或两面都经过电晕处理的薄膜收卷后其背面与墨层相接触时亲和性很强,发生枯连的危险性大,所以,在印刷之前就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当只进行单面印刷时,应调整电晕处理装置,只进行单面处理;9、减慢印刷速度;10、提高干操箱的温度时,印刷后的薄膜必须通过冷却辊充分冷却后再收卷;对于聚烯烃类薄膜一类容易拉伸的薄膜,尤其注意不要卷得太紧;印刷品要在阴凉处保管,在贮存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干燥,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并应避免在日光直接照射下或在热源附近贮存收卷的印刷品;库房在气候炎热时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三、印品刀线印刷带道印品刀线印刷带道是指版面上非图文部分的油墨未被刮干净,转移到承印物上,产生线条状污染;1、产生原因:刀线是凹印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环境因素,有工艺因素,有刮刀使用和刀片质量的因素,有印版滚筒质量因素;所以,正确分析刀线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1、明显的连续宽刀线明显的连续宽刀线一般是印版滚筒受到外力的作用,铬层表面被破坏或报伤;翘起的铬层碰伤刮刀,并随刮刀的摆动形成与刮刀摆动范围宽度一致的宽刀线;此类刀线对印版滚筒的危害极大,如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将可能使印版滚筒报废;印版滚筒铬层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搅墨棒磁铁吸附的砂粒、金属硬物以及油墨中的异物等造成的;另外,薄膜塑化不良的晶状物也是造成印版滚筒损伤的因素之一;2、明显或不明显的细刀线细刀线一般在印刷过程中不易被发现,但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产生细刀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儿点;①印版滚筒网穴雕很深,而铜层较软,造成部分网墙处有毛刺,电镀后虽经抛光,但对刮刀仍有碰伤,造成印刷时不断出现小细道;②印刷环境较脏,灰尘等异物对油墨污染严重,导致油墨中杂质太多,出现细刀线;③印版滚筒网穴雕刻太深,油墨粘度过高,刮刀不易刮干净;④油墨本身质量不好,主要是油墨颗粒较粗;3、较粗的颗粒道较粗的颗粒道是因为油墨中混入的一些杂质在油墨槽中形成絮状物,粘在刮刀刃部,将刮刀刀刃项起造成刀线;另外,碎膜、纸屑也可能造成此种墨道;4、流星状间断墨道流星状间断墨道由于是间断出现的,不易被发现,所以危害性很大,特别是在生产卷材产品时,往往是发现时已构成批量损失;造成流星状间断墨道的主要原因,是油墨本身活性太强,随着刮刀和印版滚筒不断摩擦,磨损后的铬离子和油里中的活性粒子不断形成絮状颗粒,粘在印版滚简上产生墨道;此种墨道中间是空心的且较粗,两端较细,常出现在印版滚筒作图文部位.而且主要集中在蓝色相油墨上;随着印量的增加;墨道出现频率加快;二是印版滚筒磨报比较严重,易产生墨道;三是刮刀角度过小,压力过大时易产生墨道;5、图文部位的缺墨道图文部位的缺墨道主要是油里中的杂质、纸展,干墨皮等柔性物央在了刮刀和印版滚筒之间,使本应充满油墨的网穴没有存上油墨;6、刮刀丝、刀丝印刷刮刀丝主要是因为印版滚筒表面粗糙,或雕刻制版时因铜层软,电雕产生毛刺造成的;其现象多为刚换新刀片时,刮刀刮墨效果很均匀,印刷完500-600米后图文部分便出现刀丝,而非图文部分不出现刀丝,加大刮刀压力后情况稍有好转,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刀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的因秦,主要集中在深浅渐变的层次部位或实地与浅网共存的印版滚筒;由于实地和浅网部分对油墨粘度和溶剂配比的要求不一样,在确保实地均匀的情况下,对于浅网部分而言,油墨的粘度显然偏高,造成刮刀对浅网或渐变部位的不适应;形成了一组组的刀丝;另外,油墨本身质量不好也是造成刀丝的主要原因;2、解决方法:1、明显的宽刀线的解决方法①将印版滚筒冲洗干净,并抛光;②研磨或更换刮刀片;③将搅墨榜磁铁部位吸附的金属砂粒清除干净;④检查基材有无塑化不良的晶状物,若有应更换基材;⑤用120目金属网过滤油墨;2、明显或不明显的细刀线的解决方法①和制版厂联系,重新制版,注意印版滚筒网穴不要雕得过深;②改善印剧工作环境,增加湿度;每天用120目金属网过滤油墨;③正常生产时,油墨粘度不能过高,实地版印刷时油墨粘度尽量控制在22秒3"察恩杯以下;④更换其他品牌的油墨;3、较粗的颗粒道的解决办法将油墨槽清空,擦干净后更换新油墨;将旧油墨用120目金属网过滤后,以30%的比例与新油墨混合使用;4、流星状间断墨道的解决方法①更换其它厂家的油墨;②将印版滚筒重新镶铬;③调整刮刀高度或更换新的刮刀;5、图文部位的缺墨道①将油墨彻底清出井用120目金属网过滤油墨;②将油墨槽彻底清洗干净;③将印版滚筒重新镀铬;6、刮刀丝、刀丝的解决方法①重新镀铬或重新制版;②用800-1000目的水砂纸对印版滚筒抛光;③研磨或更换新的刮刀片;④设计稿件时,尽避免将浅网和实地图案制在同一根印版滚筒上;⑤合理调配溶剂,增加油墨适性;⑥将刮刀位,向压印点移近,尽量减少刀丝;⑦更换更高档的油墨;四、反套印咬色、印品嘬色反套印咬色、印品嘬色是指在凹印过程中,前一色印刷的油墨在和后一色套印时反粘到后一色的印版滚简商,致使前一色印刷图案部分被浸蚀下来,随印刷时间的推移,后一色的油墨发生变色,可以看到前一色的颜色,同时印品色相及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产生原因:1、印刷过程中,溶剂配比和实际印刷速度不匹配;2、印刷过程中前一单元干燥温度太高,进风量太小,造成油墨“假干”,即印品在进入前一单元的干燥箱后,油墨表面迅速形成墨膜而内层未干燥透;在和后一色套印时,后一色的印版滚筒网穴内所含的溶剂将墨膜破坏,这样前一色未干透的幽默曾就部分转移到后一色的印版滚筒上,形成咬色;3、有时相邻色的油墨相容性差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4、印刷速度太慢或后一色印刷压力太大;5、印版滚筒雕刻工艺不良和印版滚筒状态不良;2、解决方法:1、降低压辊压力;2、提高印刷速度;3、改进前一色油墨的附着性,提高干燥速度使用快干溶剂;4、降低后一色油墨的粘度;5、调整前一单元干燥箱温度、风速;使印品在每个单元彻底干燥;6、将后一色油墨的稀释剂改用不溶解前一色的成分;7、更换后一色油墨;8、重新制作或修镀印版滚筒;五、印刷品残留臭味1、产生原因当印刷品作为包装材料来包装食品之类的物品时,如果有臭味就成为很大的问题;有时这种臭味甚至会被内容物吸收,问题就会更为严重;特别是玻璃纸,聚烯烃薄膜等材料具有易吸收溶剂的特征,所以在印刷时需特别注意;当包装内容物为食品时,对甲苯的臭味最为敏感;该臭味不仅是由于残留溶剂造成的,有时与包装材料本身的臭味如聚烯烃的氧化臭味等相混,造成不易解决的问题;国家标准对此也做了相应的规定,即使不用于食品包装,也应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2、解决方法:1、不使用臭味强的展色料和添加剂;2、调整油墨干燥速度,减少残留溶剂;3、使用残臭少的溶剂混入高沸点等不纯的溶剂,容易造成残臭现象;4、降低印刷速度,充分进行通风,减少溶剂残留;5、合理选择印后加工条件;6、选定印刷品的保管场所时,要特别注意有机溶剂的浓度并远离强烈异味刺激源;六、光泽不足墨层表观发暗,光泽性差;1、产生原因:1、由于白化现象所致;2、油墨中树脂含量不足;3、油墨中颜料或添加剂的颗粒粗;4、使用无相容性的树脂时也会发生此类问题5、使用已失去溶剂平衡的剩余油;6、油墨干燥过快;7、刮刀压力太大或刮刀角度太大;2、解决方法:1、调整湿度,进行加热干燥;2、添加调墨油等;3、尽量细化颜料及添加剂;4、使用旧墨印刷时,应添加一些新调制的油墨;5、降低油里干燥速度;6、调整刮刀压力或刮刀角度;七、版污印版滚筒的非图文部分留有刮刀未刮干净的油墨,印刷时转移到薄膜上,形成成片的油墨污点;版污是呈雾化的、面状发生的,黑墨较易出现这种现象;1、产生原因:1、刮刀磨损或研磨不良降低了刮墨效率;2、印版滚筒的镀铬质最不良或发生磨损造成的表面损坏.3、油墨中的不纯物、粗粒子等顶起了刮刀;4、油墨对印版滚筒的附着性过强或油墨的刮刀适性不良润滑适性不良;2、解决办法:1、加大刮刀压力,调整刮刀位置和角度等;2、更换或重新研磨刮刀;3、属于印版滚筒表面粗糙原因引起的版污,应对印版滚筒进行抛光处理;4、降低印刷油墨粘度或浓度;5、降低印速或向印版滚筒的非图文部分吹凤,使未刮干净的油墨迅速干燥,无法转移到薄膜上;6、更换油墨;八、白化现象印刷油墨皮膜变白,又可分为溶剂白化现象和树脂白化现象两种;1、产生原因1、溶剂白化这种白化现象多见于醇溶性油墨,当湿度高时,由于溶剂的蒸发潜热现象,油墨皮膜附近会被冷却,使水滴混入其中,造成油墨皮膜白化;当然,使用蒸发潜热高的溶剂时,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下表列出了部分溶剂的蒸发潜热;部分溶剂的蒸发潜热卡/克2树脂自化油墨中的溶剂平衡性差,真溶剂先挥发,而稀释剂残存在油墨中,会使油墨中的树脂析出沉淀,引起白化现象;2、解决方法:1、溶剂白化解决方法①尽量加大环境湿度;②降低油墨干燥速度;③印刷的同时进行加热干燥;2、树脂自化解决方法:①更换油墨,或者添加一些挥发速度较慢的真溶剂;②更换溶剂的配方成分;九、油墨层附着牢度差1、产生原因:1、印刷基材的适性不良,表面张力低下;2、印刷薄膜中的添加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爽滑剂等形成析出层,影响墨层附着牢度;3、印刷基材自身吸湿;4、油墨的性能不佳,油墨选用不当或异种油墨的混合.5、油墨性能改变变质、白化;6、油墨干燥不良,残留溶剂多.2、解决办法:1、检测印刷基材的表面张力;如不合格则需更换基材;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其处理度最重要;处理是否合格、是否发生衰退等均要通过表面张力测定液进行测定;2、如出现薄膜表面析出层影响油墨附着牢度的现象,则需要更换印刷基材或与油墨制造商商洽进行适当的处置;初次使用某种薄膜时,在事前要尽可能地详细调查其性质,特点等,以便选择合适的油墨;3、更换油墨或检测油墨的附着牢度适性;凹印油墨大多是为特定的用途而生产的,应当避免与其他用途的油墨或异种油墨混合;而且为了防止误用,对剩余油墨要明确记录相关内容、日期等,以备再使用;4、解决油墨的变质、白化问题;5、调整干燥条件;解决残留溶剂问题或将残留溶剂降到规定限度;6、实施印刷现场的湿度控制;对干易吸湿的维尼纶、玻璃纸、尼龙等基材及其印刷品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十、静电须及静电斑纹静电须是指印品图案的边缘发生向外伸出的无规则的丝状墨条,如同胡须;静电斑纹是指在大面积图案部分形成的一些行状不定的斑纹,主要在印刷聚烯烃薄膜式出现;1、产生原因:1、塑料薄膜是电的不良导体,在印刷过程中因摩擦、接触、剥离而产生较多的静电;油墨本身如缺乏抗静电剂,在长时间工作后也会产生静电;2、油墨粘度太低;3、静电消除装置失去作用如粘上油墨等;4、印版滚筒网穴过深或胶辊压力过大;2、解决方法:1、一般事先在油墨中加人抗静电剂或添加极性溶剂;防止静电墨斑或滋墨故障;2、控制环境湿度,在印刷现场洒水或放入水蒸气,降低印刷现场温度,加大湿度;3、检查静电消除器是否良好,保证及时消除塑料薄膜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机器上的导辊亦采取接地措施,防止由于它与轴承部分的润滑油接触而绝缘;4、在使用网穴较深的印版滚筒印刷时,要使油墨保持较高的粘度,同时胶辊的压力要适当,防止将油墨挤出网穴;十一、气泡印刷过程中油墨槽中的油墨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附着在印版滚筒上;使图案上的部分网点消失,印品上就会出现白点;1、产生原因:1、油墨的表面张力较强,受油墨中使用的树脂和溶剂的影响较大;有时油墨的粘度大,也容易产生气泡;2、油墨槽或循环装置有缺陷;大量气泡是由于油墨槽或循环泵中的油墨流动状态不好而引起的;使用墨泵循环油墨时,油墨从油墨槽流到循环桶内时,由于落差及印版滚简高速运转时的搅动作用,就会在油墨中形成气泡;3、直接供墨的印刷机上,磁性搅墨棒弯曲,在油墨槽里跳动,引起气泡;2、解决方法:1、保持适宜的油墨粘度;有时降低粘度后,产生的气泡可以自行破碎;2、改进油墨循环装置,防止混入空气;3、油墨从油墨槽中落下时的落差不要太大.距离尽量减小,减少液体冲力搅拌引起的气泡;4、使用搅墨棒或充气的塑料薄膜泡管;5、与油墨制造商联系,添加消泡剂;虽有专用的消泡剂,但大多对油墨性质产生不良影响,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气泡,所以不能多用;十二、实地专色版印刷不匀印品印刷不匀在凹印中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产品的外观质量;目前,许多包装印刷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过于强调专色的防伪功能,导致专色在印品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而目前80%的印品不匀问题发生在实地专色版面上;实地专色版印刷不匀是印刷不匀中最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水纹状不匀和橘皮状不匀两种;专色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油墨调配而成;有时在同一根实地专色版上单独使用原色油墨时并不出现印刷不匀现象,而使用调配而成的专色油里时却会出现印刷不匀现象;有时通过调整印刷工艺条件可以解决这种故障,有时却难以解决;1、产生原因1、水纹状不匀主要是因为印版滚筒网穴雕刻太深,而油墨的粘度偏低造成的;2、橘皮状不匀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是油墨中加人了过量的极性溶剂,如丁酮等;二是油墨的粘度过高,导致流平性不好;三是压印胶辊质量不高胶层颗粒密度不一致,导致印刷时压印胶辊施加给印辊质量不高胶层城粒密度不一致,版滚筒的压力不均匀;2、解决办法:1、与制版企业联系;先制作一根测试版对使用的油墨和溶剂按常规工艺条件进行测试;油墨主要测试常用的专色墨,如浅绿、草绿、群青、咖啡色、酱色、中蓝、土黄、朱红等;通过测试找出印版滚筒、油墨、印刷条件的最佳匹配结果,制版企业以此为基础确定适宜的制版工艺参数;经过此过程制成的凹印版滚筒在解决实地专色版印刷不匀方面其有较强的适应性;2、在接到新活件时,及时和客户沟通,尽最避免将专色版雕得太深;如果印版滚筒网穴雕得较深,可在保证油墨流平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油墨的工作粘度;3、对于橘皮状不匀现象,第一可适当降低油墨粘度;第二可适当降低压印胶辊的压力;第三尽量提高印刷速度;4、合理调配溶剂配比和油墨的工作粘度;当印刷速度超过100米/分时,油墨的粘度一般控制在20-26秒3号察恩杯左右,在溶剂配比上可适当增加快干溶剂;十三、层次版印刷不匀层次版印刷不匀可分为渐变层次印刷不匀和浅层次印刷不匀两种;渐变层次印刷不匀主要是因为在制版过程中无论怎样选择雕刻工艺;都躲不开网点易产生并级的区城,虽然在印刷过程中通过调整油里的粘度等可以改变产生并级的区城,但无法避免网点并级的发生;。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干燥太慢问题:干燥速度如果太慢,会引发导辊污染、粘附、以及过高的残留溶剂;原因:溶剂的干燥速度过慢、版深过于深、烘干机能力不足、印刷速度过快;解决方案:选择合适干燥速度的溶剂;如果不得不使用较深的版,应配合快干溶剂,并放慢印刷速度;印刷速度应有烘干机能力决定,烘干首要依靠风量,其次才是温度。
跑色问题:阴影部分的油墨转移,形成西小的浓淡不均,绿色的印刷特别常见;原因:凹版的深度太深而油墨粘度太低、由于某种原因影响了油墨的流动性、幽默的温度低;解决方案:采用干燥快的溶剂以高粘度的油墨印刷,制版时改变版网的角度和线数,使用油墨前用热水加温。
卷曲问题:印刷物向内侧卷曲,影响制品美观,也给二次加工带来困难;原因:由于油墨溶剂造成的薄膜膨胀,油墨层和薄膜因温度、湿度变化产生的膨胀率不同;解决方案:选择不溶胀薄膜的油墨及溶剂,尽可能使用较浅的版深来再现色调,在薄膜背面涂布防卷曲剂。
起皮问题:油墨盘中的油墨上有一层干燥的表皮,该表皮可能会附着到滚筒上,形成凹凸不平、刮刀痕或污染;原因:油墨干燥速度过快,干燥机漏出的空气烘干了油墨表层;解决方案:调整油墨干燥速度,应使干燥机的排风量略大于送风量,并防止空气从干燥机中漏出,对油墨盘给予适当覆盖,避免风吹到油墨。
反粘印问题:前一版印刷的油墨又到下一版的版面上;原因:前一版的油墨膜溶解到下一版面上;解决方案:第二版以后各班的油墨要使用溶解力稍弱的溶剂稀释,此外印刷速度不能过慢。
网线问题:转移到薄膜上的油墨呈网点状态,在应该涂布的阴影部分形成各自独立的小点;原因:油墨干燥过快或粘度过高,在油墨流平之前就已干燥固化,制版时网幅过宽;解决方案:用干燥较慢的溶剂,刮刀位置尽量前移并注意烘干机的漏封,保证流动性适宜的前提下尽量使用低粘度油墨进行印刷。
粘着不良问题:达不到油墨粘接力的要求;原因:用错油墨,薄膜表面张力不足,薄膜中的添加剂影响,油墨干燥不足;解决方案:加强管理,对用剩的油墨表面品名及日期以备再用,印刷前检测薄膜的表面张力,注意薄膜中的爽滑剂等添加剂影响,首次使用新的薄膜时应了解相关情况,利用烘干机进行充分干燥。
凹印12种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凹印12种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由机械、工艺原辅材料、工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印刷故障,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现将在从事凹印工作中积累的实用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
故障一规则性和无规则性线痕(刀线)1、规则性线痕原因:(1)油墨内混有残渣把刮墨刀划伤;(2)印版或能被硬物划伤;(3)印版滚筒磨损掉铬,铜层裸露。
解决方法:(1)用80目的铜网重新过滤油墨,并用600号水砂纸细磨刀刃或更换墨刀;(2)用800号水砂纸蘸溶剂细磨划伤处;(3)用溶剂洗净印版,用502胶水和铜粉填补划伤,并拿细砂纸轻轻打磨光滑(注:此方法适于短版产品)。
2、无规则性线痕原因:(1)刮墨刀刀锋利度不够;(2)刮墨的倾斜度不够,刮墨刀压力过小;(3)刮墨刀安装时平整度差;(4)油墨与溶剂的溶解性、流动性不好;(5)印版滚筒铬层表面处理不平滑,过于粗糙;(6)印刷滚筒印刷时周向跳动大;(7)油墨内有墨渣,粘在刀刃背后‘(8)墨管和位置不理想,油墨流入墨槽过急,造成油墨不匀。
解决方法:(1)用600号水砂纸打磨刀刃;(2)加大刮墨刀的压力,使其倾斜角度向下,并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刀架,理想接触角度为50―70度;(3)上刀片时,尽量做到用碎布夹紧压条与刀片,使力向外侧拉,同时从中间旋紧螺丝,逐个向外,但紧螺丝不可一步到位,不需重复二三遍完成,使刀片受力均匀;(4)控制好油墨粘度(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溶解性强,挥发快的深剂,如醋酸乙酯,乙醇,加入少量异丙醇,可增加光泽度;(5)用800号或600号水砂纸蘸溶剂来回打磨印版滚筒,注意磨至图文部分时用力不要过大,如不理想可与制版厂联系重制印版滚筒;(6)检查印版滚筒、滚筒轴、轴承及传动齿轮是否形变、磨损,还可能是由机座水平不正、不稳造成;(7)墨槽、墨箱洗净,油墨多层过滤;(8)移动墨管位置或合理改进墨槽结构。
故障二拖影原因:(1)油墨稀释过滤,粘度下降;(2)刮墨刀与印版接触角度不佳,过于上仰或顶刀力量过大造成刀刃翘曲;(3)调金油与金属粉调配比例不正确;(4)刮墨刀片过软,安装时压条与刀口的距离过大,刀片伸出过长;(5)压印滚筒压力过大,油墨挤出;解决方法:(1)增大油墨粘度,如情况无明显好转,可重新换墨;(2)将刮墨刀的接触角度调节下倾,顶刀力减小;(3)适度减小调金油的用量;(4)改用弹性高的硬刀片,最好用**产的,缩小刀片与压条的伸长距离;(5)减轻压印滚筒的压力;(6)如拖影现象不严重,可适当提高机速来消除。
凹印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凹印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一、凹印堵版故障的原因及处理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出现堵版的质量故障并非少见,其原因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油墨干固所致;二是油墨中混入了杂质;三是制版存在问题。
1.油墨干固于版面电雕凹印版辊网点细、层次丰富,版面油墨转移的比率视油墨的品种、粘度、印速等不同而不同。
一般而言,网穴中的油墨只有部分转移到印刷基材上,如果剩余部分干固,在滚筒再度转入墨槽还没被溶剂溶解之前就碰到刮刀,油墨的转移率就会逐渐下降,最终造成堵版。
这种故障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容易出现,高温使溶剂挥发速度加快、油墨的粘度增大,油墨极易干固在网穴中,如不及时用溶剂清洗,也会造成堵版。
此外,如果刮刀的角度不当、刮刀距滚筒太远、滚筒直径偏大、印刷速度过慢等均会造成堵版。
一般处理方法:1、尽可能提高印速,或使用慢干溶剂2、加强油墨的循环3、及时用溶剂清洗版面4、使油墨保持一定的浓度和粘度,长时间印刷时,要注意添加溶剂5、发生严重堵版时,停机后用滑粉清洗版面6、控制保持好车间的温湿度,而要做到这一点,车间有必要安装空调,加湿器。
2.油墨混入杂质在印刷过程中油墨混入了杂质,如基材的切屑、磨刮刀的砂粒、因为静电而吸附四周的尘埃或空气中的水分混入,将使凹版产生堵版,可通过循环泵对油墨进行过滤。
值得注意的是:油墨本身有的也会因为某些原因产生化学反应而造成堵版现象。
3.制版存在问题电雕凹版,是先在铜表面电雕,后进行镀铬,再经研磨加工而成。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因为电雕而使网穴内壁生成的疵点、镀铬留下表面缺陷而在研磨时产生毛刺,都会影响油墨的转移,这也是产生堵版的原因,尤其在印品的高光部或细小文字处特别容易产生堵版。
尽量提高制版质量,减少制版出现的网穴瑕疵及其他的问题,也要求我们工作人员从印前制版中心来的印版滚筒进行细致检查,以防止其本身的缺陷造成更大的印刷损失,并给制版人员质量方面的建议与督促。
二、凹印中造成印品实地粗糙凹印中造成印品实地粗糙表现在印品实地部分有颗粒状不均匀现象,这种现象较常发生于印绿色茶色(绿色系)时,多是由于油墨颜料与树脂相容性不佳,颜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不良所引起的。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精心整理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糊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字印不出来,甚至于印品上有一层黑迹,而图案模糊。
原因:1、油墨干燥速度太快,使油墨干结在网纹网穴内。
或者图案网穴早被干结块堵住,新墨上去不能完全复溶,成大面积堆在印品上,涂花图案文字。
2、印刷机速度太慢,刮刀除去非图纹部分油墨后,在到达压印点前,墨己成干固态不转移。
凹印3堵版。
45612目的钢345剂,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6、出现油墨性能缺陷导致的堵版时,应及时更换油墨,尽量避免比重有明显差异的油墨相互组合使用。
墨槽中的油墨要经常搅拌,使各个部位的油墨均处于流动状态。
还应及时添加新油墨或更换新油墨,以避免油墨产生皮膜。
7、当出现由印版网穴内壁质量问题引起的堵版时,应重新镀版或重新制版。
开机前或刚开机时,应先用溶剂擦拭印版滚筒。
印刷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长时间停车一定要先把印版清洗干净,或者把印版滚筒侵入墨槽中连续空转。
8、总之,在生产过程中,应适当调整温湿度、印刷速度、溶剂干燥速度、刮刀与压辊之间的距离、降低油墨粘度、减少停机等。
二、咬色、过版:故障现象:在印刷过程中,第二色油墨将前一色印刷的墨迹粘拉掉了,前一版印刷的油墨又到了下一版的版面上。
原因:1、由于前一色的油墨干燥速度慢,或对被印材料粘附性不强,而后一色附着性太强,印刷压力太大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都可将前一色咬掉。
2、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第二色的分裂力。
在第一色中,慢干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粘附、干燥而受第二色的粘拉破坏。
312345使原因:1、23染。
45上气温高,就很容易引起聚酰胺分子量降解从而使吸湿性增大,造成与印材的粘接力下降。
6、油墨干燥过慢、收卷张力大、印刷后的收卷温度过高,部分油墨软化、膜卷含水量过大、收卷太紧、印刷油墨与接触面的亲和力过强、静电过大等都会造成粘脏。
处理方法:1、提高油墨的初干性和彻干性,加强吹风和热量,使油墨干燥彻底,在收卷都分增加冷却装置,收卷时张力不要过大。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但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凹版印刷故障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没有印刷图案或图案不完整: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不均匀或油墨粘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增加油墨的稀释剂,调整油墨的粘度或更换更适合的油墨。
2.字体或细节不清晰:这可能是由于版面或版材不平整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和调整版面的平整度,或更换更适合的版材。
3.颜色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稀释不均匀或油墨色彩偏离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稀释剂,确保油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墨迹模糊或起皱: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各部件的摩擦产生静电或温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清洁和调整印刷机的各个部件,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5.爆点现象:这是指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小白点或孔洞。
这可能是由于版面或版材的不完整性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和修复版面或版材的问题,确保其完整性。
6.印刷图案偏移: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的调整不准确或印刷速度过快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仔细检查和调整印刷机的各个参数,确保其准确性和适当的速度。
7.墨迹晕开: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干燥速度不均匀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或使用更合适的干燥设备。
8.印刷品纸张变形或收缩:这可能是由于纸张质量不好或湿度不适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使用质量好的纸张,控制好印刷环境的湿度。
9.印刷品色彩偏移:这可能是由于色彩管理不当或印刷机参数调整不准确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使用合适的色彩管理工具和设备,并仔细调整印刷机的参数。
10.印刷机故障: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自身问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和修复印刷机的故障,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凹版印刷故障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印刷机和油墨的参数,检查和修复版面或版材的问题,以及控制好印刷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同时,定期维护和保养印刷机也是避免故障的关键。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凹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常用于包装、商标、票据等印刷品上。
然而,在凹印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影响生产效率。
以下是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凹版划痕凹版划痕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明显的痕迹,影响印刷品的外观。
凹版划痕的原因可能是凹版硬度不够,或者在调机和清洁凹版时使用了不合适的工具。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更高硬度的凹版,或者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调机和清洗。
2.凹版颗粒凹版颗粒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小颗粒,影响印刷品的光滑度。
凹版颗粒的原因可能是在凹版制作过程中没有彻底清除废渣,或者凹版材料本身带有颗粒。
解决方法可以是加强凹版的清洁工作,或者更换凹版材料。
3.凹版质量不均匀凹版质量不均匀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色差,影响印刷品的整体效果。
凹版质量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是凹版厚度不均匀,或者在制版过程中温度、湿度不稳定导致凹版干燥不均匀。
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精确的凹版制作工艺,确保凹版厚度均匀;同时,控制制版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凹版干燥均匀。
4.印刷品色差印刷品色差会导致不同批次印刷的产品之间颜色不一致。
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可能是油墨配方不准确,或者油墨工艺参数调整不当。
解决方法可以是精确控制油墨的配方,确保每次印刷使用的油墨相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墨的工艺参数,确保印刷品的颜色一致。
5.凹版印刷品不牢固凹版印刷品不牢固会导致印刷品上的图案容易磨损,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
凹版印刷品不牢固的原因可能是凹版压力不够,或者使用的油墨粘度不合适。
解决方法可以是调整凹版的压力,确保凹版与印刷品之间有足够的接触;同时,使用合适粘度的油墨,确保油墨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印刷品上。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凹版划痕、凹版颗粒、凹版质量不均匀、印刷品色差和凹版印刷品不牢固。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凹版制作工艺、印刷工艺和质控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以确保凹印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这样,才能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凹版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出现刮刀线或油墨线。
原因有:刮刀磨损或刮刀上粘有脏物;油墨中混入杂质;油墨细度不够;印刷版打磨不好,过于粗糙;油墨粘度太高。
处理办法:a)如果刮刀线是随着刮刀的左右摆动而有规律的左右移动,则可判定是刮墨刀磨损或刮墨刀上粘有脏物,可用竹签在起刀线的部位将脏物清除;如是刮刀磨损,则应立即打磨刮刀或更换新刮刀。
b)在印刷中所有油墨都须过滤。
尽量使用新墨。
c)油墨颗粒太粗、细度不够,易出现线条,用细度计检测油墨细度,如细度不够需要换油墨。
d)印刷版打磨不好或版面上有细小硬块,可先用细砂纸在印刷版面上来回打磨,如仍不能解决,需退铬重镀。
e)定时测量油墨粘度,保持油墨粘度的稳定,有条件的厂家可使用油墨自动粘度控制器。
2、印刷水纹。
出现水纹的原因主要有:油墨的粘度太低;印刷版雕刻太深;油墨的流动性不良。
处理方法:a)适当提高油墨粘度。
b)提高印刷速度。
c)调整刮刀角度成税角。
d)版雕刻太深无法调整的需要重新制版。
e)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3、油墨回粘。
出现印刷回粘的原因主要有:溶剂过慢干,油墨的干燥性不良;印刷过程中收卷压力太大,印刷后叠放压力过大(特别是高温天气);冷却水温度太高,起不到冷却效果;烘干箱的温度过高,风力过大使油墨出现假干现象;印刷膜的非印刷面表面张力大(或双面电晕的情况),使薄膜非印刷面上油墨的亲和力大,油墨发生转移。
处理办法:a)更换为快干熔剂,使油墨充分干燥。
b)调整收卷压力,尽量放小。
收卷的卷径不要太大,堆积重量要小。
c)检查印刷机的冷却水是否打开,水温是否符合要求。
d)调整烘箱温度及风力,一般在50~65℃为宜。
e)屯刷前检测薄膜的表面张力,印刷面的表面张力要大于非印刷面,双面电晕的薄膜最好不要使用。
4、印刷色差。
出现印刷色差的原因主要有:刮墨刀的位置、角度、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印刷色差;油墨粘度变化引起印刷色差;油墨色浓度的变化引起印刷色差;印刷版印到一定量后已变浅;印刷版堵版引起印刷色差;多色混合配置专色时,如果混合油墨中个颜料的比重相关较大,在印刷过程中,如油墨循环不良易发生油墨沉淀从而引起印刷色差。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对策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回粘塑料薄膜或透明纸印刷后印迹有干燥的假象,但在印好卷筒或制袋后的存放时期又岀现背面粘脏的现象。
严重时印件之间撕不开,图文墨层移染,造成产品报废。
这种现象在高温季节更易发生,但高温不是造成回粘的惟一原因,它还与塑料、油墨、溶剂、风量、光照、速度等一系列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1.凹印油墨中的溶剂在印刷后未能得到彻底挥发。
(1 )塑料薄膜印刷是通过溶剂蒸发使油墨干燥的。
其挥发速度是决定墨层干燥情况和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
溶剂挥发得愈慢,则版子的再现性良好,印刷品色泽愈美观,但容易粘连;反之,会产生印迹发白等观象。
因此,选择适当挥发速度的溶剂,是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的关键。
在连续套色印刷中,薄膜在两印刷工位之间运行时间内,溶剂必须全部挥发完,否则,在下一个工位印刷时,就会粘辊。
(2)薄膜印刷后,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在干燥系统中未得到彻底挥发,薄膜收卷后仍有余热,给残留在墨层中的溶剂,带来继续挥发的条件,而形成粘连。
(3)高温潮湿李节,印刷后薄膜收卷过紧或受压。
对策: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不仅取决于溶剂的沸点,蒸气压、蒸气潜热等,还取决于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量、溶质和墨层厚薄等条件。
因此,应根据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
在一般温度下,如墨层干得过快,应加入挥发慢的溶剂(如沪产74 - 92型塑料薄膜慢干稀薄剂);反之,则加入挥发快的溶剂(如74 -91塑料薄膜快干稀薄剂)。
也可用二甲苯、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剂来稀释(三种溶剂各以 1 / 3比例混合,使用单一溶剂不如混合溶剂好)。
如觉干燥太快,可适量用一点丁醇来代著部分乙醇(丁醇有增加墨色光泽的作用)。
但千万要注意加入量要适当,以免影响印件的干燥。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用的溶剂,以醇类为主,配以苯类。
醇类多用乙醇、异丙醇,苯类多用甲苯、二甲苯。
由于硝化纤维的需要,也要加入酯类,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总之,力求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在收卷之前得到彻底挥发。
凹版印刷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凹版印刷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一、油墨在基材上附着力差1.1油墨附着机理浸润性:附着牢度是印刷基材(如铝箔)与油墨连接料(树脂)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兼容性:油墨的连接料与基材的极性相近,兼容性好。
所以一定要选择与印刷物相匹配的油墨。
目前EAS电路印刷使用的为UV抗酸性油墨,RFID天线印刷使用UV抗酸性可去墨油墨。
1.2附着力不牢的原因及对策材料因素:a.基材表面的处理不足,未达到应有的张力或者处理后的基材表面由于存放环境差,存放时间过长,造成表面张力衰减而失效。
一般要求PP、PE的表面张力≧38mN/m,PET≧50mN/m,NY≧52mN/m,AL≧48mN/m;在使用前应检查每批印刷材料的表面张力,可用达因笔测试。
铝箔表面处理的常用方法为化学清洗方式,清洗液的温度、浓度与清洗时间与表面张力成正比相关。
b.薄膜基材在加工中大多添加了一定的润滑剂、防静电剂、防潮剂等,这些添加剂随时间推移,从薄膜中慢慢渗透到表面,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弱界面层,影响油墨附着力。
因此,薄膜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检测表面张力,可用达因笔测试。
c.基材吸潮的因素。
如,PA、PVA、PT等材料易吸潮而降低粘着力,这类基材应在良好条件下(控温控湿)储存,在使用前充分预热。
d.油墨用错型号,混用了不同型号油墨。
凹印的油墨种类很多,有表印、里印油墨,不同材料对应不同油墨,各种专用油墨一定要对应使用,否则附着牢度不够,生产前必须核对操作工艺指令。
e.油墨白化。
油墨变质、白化使附着力极度下降。
存放时间过长和多次使用的油墨要特别注意。
f.油墨干燥不充分。
干燥不足,内部残留溶剂多,另外,一定的干燥温度对一些树脂连接料的粘合力提高极为有利。
g.UV固化不足。
UV油墨的固化与UV灯的照度和光照时间有直接关系。
二、套印误差套印误差大是印刷中的常见缺陷,其现象是,在多色(或正反)套印过程,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偏差。
2.1人员素质因为套色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员工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ﻫ一.刀线ﻫ可能产生的原因1、油墨:ﻫ(1)、油墨中有杂质;(2)、油墨细度太大;(3)、旧墨太多且未过滤;(4)、溶剂溶解力差;(5)、油墨粘度过高。
ﻫ2、刮刀:(1)、刮刀有缺口; (2)、刮刀安装呈“波浪状”;(3)、刮刀角度软硬不良;ﻫ(4)、刮刀压力不均。
ﻫ3、印版:ﻫ(1)、印版磨损严重;(2)、印版表面不良;(3)、印版跳动太大;4、环境:ﻫ(1)、车间地板有太多灰尘;(2)、车间外部环境太差(例如施工);(3)、机器不整洁。
改进措施1、油墨的改进措施:ﻫ(1)、过滤油墨;(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细度;(3)、添加一定比例的新墨;(4)、增加溶解力好的溶剂;(5)、降低油墨粘度。
2、刮刀的改进措施:(1)、研磨或更换新刮刀;(2)、刮刀安装要紧贴且平行度要好;(3)、调整刮刀角度;(4)、压力适度。
ﻫ3、印版的改进措施:ﻫ(1)、印版退镀,抛光精磨;(2)、要求供应商改进印版硬度;(3)、清洁两端堵头并重新装版;4、环境的改进措施(1)、定时清洗地板; (2)、车间与外部环境隔开,防止异物进入车间;(3)、加强清洁机器。
***********************************************************************************ﻫ二.堵版ﻫ可能产生的原因ﻫ1、油墨:ﻫ(1)、油墨挥发速度太快;(2)、油墨溶解不良;(3)、旧墨太多;(4)、油墨粘度太大;(5)、油墨转移不良,或与原材料搭配不良;(6)、油墨颗粒太粗;(7)、冲淡剂太多。
ﻫ2、刮刀:ﻫ(1)、刮刀角度太大;(2)、刮刀前端和压棍之间的距离太大;(3)、刮刀装的太硬。
ﻫ3、印版:ﻫ(1)、印版局部磨损严重;(2)、印版堵塞;(3)、印版制作不良。
ﻫ4、压棍:(1)、压棍压力太大;(2)、压棍局部有缺陷;(3)、压棍硬度不合适。
凹印印刷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凹印印刷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凹印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在包装行业和卡片制作中经常被使用。
然而,凹印印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印刷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凹印印刷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 印刷图案不清晰:如果印刷图案不够清晰,可能是由于印版深度不够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印刷机的压力,确保印刷机适当施加压力,使印版能够完全接触印刷材料。
2. 印刷图案不完整:当印刷图案不完整,可能是由于印版雾化或磨损造成的。
使用清洁的软布轻轻擦拭印版表面,以去除灰尘和杂质。
如果印版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新的印版。
3. 印刷图案位置偏移:如果印刷图案出现位置偏移,可能是由于印版和印刷机的定位不准确引起的。
检查印版与固定夹具的定位,确保精确对位。
另外,也可以调整印刷机的送料装置,以确保印刷材料的准确定位。
4. 印刷材料堆积:当印刷材料出现堆积现象,可能是由于印版和刮刀的清洁不彻底或印刷速度过快导致的。
定期清洗印版和刮刀,以确保正常的墨水流动。
另外,减慢印刷速度也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5. 墨色不均匀:当印刷出现墨色不均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墨水供给不足或墨水混合不均匀引起的。
增加墨水供给量,并定期搅拌墨水,以确保墨水均匀混合。
6. 凹印材料损坏:有时候,凹印材料可能会在印刷过程中受损,这可能是由于材料本身质量不佳或者印版过于锋利导致的。
更换高质量的凹印材料,并确保印版的锋利度适中,避免对材料造成过度磨损。
在凹印印刷过程中,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然而,印刷问题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及时的问题识别和处理能够确保凹印印刷的质量和效果。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处理方法1.印版色彩不均匀如果印版色彩不均匀,可能是因为印版压力不均匀或者墨水供给不足。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和调整印版的压力,确保印刷压力均匀;增加墨水供给,使墨水涂布均匀。
2.墨连出现断点或间隙墨连断点或间隙可能是由于墨辊或凹版印衬损坏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损坏的墨辊或凹版印衬。
3.墨水挤泡墨水挤泡会导致印刷品出现墨斑。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印刷机的印刷压力和墨水供给速度,调整为适当的数值;更换破损的印版或墨辊,确保墨水的均匀涂布。
4.印刷品出现晕渍印刷品上出现晕渍可能是墨水的挥发速度不均匀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印刷机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使墨水挥发更均匀。
5.渣粒堵塞渣粒堵塞可能是由于不洁净的墨水或墨盘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清洁墨水和墨盘,确保墨水流畅;更换不洁净的墨水,使用高质量的墨水。
6.印刷品出现过度晕染或凸起印刷品过度晕染或凸起可能是由于墨水过度滞留或墨片过厚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墨水的供给速度和印刷机的印刷压力,确保墨水涂布均匀;减少墨片的使用量,使之符合印刷要求。
7.凹版表面出现损坏或磨损凹版表面的损坏或磨损可能会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处理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凹版,更换磨损或损坏的凹版;使用高质量的凹版材料,延长凹版的使用寿命。
8.印刷品颜色和样品不一致印刷品颜色和样品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墨水配方不正确或油墨稀释水分不匹配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墨水的配方和稀释水分,使之与样品匹配。
9.印刷品出现裂纹或奇异变形印刷品出现裂纹或奇异变形可能是由于印刷压力过大或印刷材料的弹性不足。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印刷机的印刷压力,使之适应印刷材料的弹性;更换符合要求的印刷材料,确保印刷质量。
10.印刷品出现静电印刷品的静电可能导致墨粉或灰尘的粘附,影响印刷品质量。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印刷机通风和排气系统,减少静电的产生;使用防静电喷雾剂,降低静电的影响。
综上所述,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印刷机的印刷压力、墨水供给和墨水的配方,更换损坏的印版或墨辊,清洁墨水和墨盘,并增加通风和排气系统等措施。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糊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字印不出来,甚至于印品上有一层黑迹,而图案模糊.原因:1、油墨干燥速度太快,使油墨干结在网纹网穴内。
或者图案网穴早被干结块堵住,新墨上去不能完全复溶,成大面积堆在印品上,涂花图案文字.2、印刷机速度太慢,刮刀除去非图纹部分油墨后,在到达压印点前,墨己成干固态不转移.凹印网穴中得墨一般转移率为1/2,也就就是说还有1/2留在印版上,油墨粘度大,干得快,油墨转移率下降,最终变成堵版。
3、印版腐蚀得太残或网点不清晰。
凹版腐蚀或电雕达不到要求,深度不够,网穴孔内壁不光滑,呈毛茸茸状态,镀铬又厚,铬块已填满网穴,抛光不好发生毛刺,都可以促使墨层很快干固,造成堵版。
4、油墨因保管不好而结皮,印刷过程中得灰尘、塑料屑等因静电吸附入墨中,或直接落在印版网穴中,也能造成糊版。
5、印刷过程中停机,残留在版面上得皮膜尚未及时清理,逐渐堆积,将网点糊住.6、油墨流动性不良,不同种、不相溶得墨掺入,溶剂误用,油墨中溶剂数量少了,造成复溶性差,粘度又大,不易将非图纹部分刮净,特别就是网点边缘残留干结,不断扩展,清洗不及时,致使网点被埋住,造成糊版、堵版。
处理方法:1、根据机器速度,即刮刀刮墨后在压印点所经历得时间,使用溶剂调节其干燥速度,尽量减缓干燥速度。
当油墨干燥速度较快时,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2、对墨中混入得渣子、版上得异物要及时清除,对有循环泵得印刷设备,可在出口置120目得钢丝网过滤.油墨粘度应根据速度愈快、需要粘度愈低得原则进行调整。
3、为了保证油墨得复溶性,应根据油墨得特性,保证或增加该墨中得溶剂量。
同时,不同溶剂类型、不同用途得油墨不要互掺,防止树脂析出,丧失墨性。
4、发生堵版时应使用溶剂或专用得清洗剂进行清洗,并针对发生堵版得原因加以解决。
印刷车间得温度、湿度要适宜,溶剂得干燥速度也要与印刷速度、印刷环境相适应。
5、刮刀与压印滚筒之间得距离要尽可能短,以防止干燥箱漏出得热风直吹版面。
凹版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凹版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凹版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1.印刷品颜色不均匀: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浓度不均匀或机器调试不当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供给系统,确保油墨的浓度均匀,同时适当调整机器的参数,如压力、速度等,以获得更均匀的印刷效果。
2.高光部分无法还原:这可能是由于版面细节不清晰或油墨不均匀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凹版的制作质量,确保版面清晰、细节丰富;同时调整油墨供给系统,使油墨均匀涂布在版面上,提高高光部分的还原度。
3.色彩不准确:这可能是由于颜料选择错误、混合不当或油墨供给系统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合适的颜料,并按照正确的比例混合,以确保色彩准确;同时检查油墨供给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油墨供给充足。
4.印刷品出现模糊或晕染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粘度不适合、机器调试不当或版面纹理不清晰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适合的油墨粘度,确保油墨能够顺利地涂布在版面上;同时调整机器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印刷效果;如果版面纹理不清晰,可以考虑重新制作凹版。
5.油墨干燥速度慢:这可能是由于油墨成分不当、温度湿度不适宜或干燥系统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适合的油墨成分,确保油墨能够快速干燥;同时调整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加快油墨干燥的速度;如果干燥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6.凹版印刷效果不清晰:这可能是由于凹版的制作精度不高、印刷压力不足或油墨质量不好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提高凹版的制作精度,确保版面的清晰度;同时调整印刷机器的压力,以获得更清晰的印刷效果;如果油墨质量不好,可以考虑更换油墨品牌或调整油墨配方。
总之,凹版印刷故障的解决方法涉及到对凹版制作、油墨供给、机器调试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细致的调整和有效的管理,可以解决常见的凹版印刷故障,提高印刷品质量。
同时,定期进行机器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印刷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一、回粘
塑料薄膜或透明纸印刷后印迹有干燥的假象,但在印好卷筒或制袋后的存放时期又出现背面粘脏的现象。
严重时印件之间撕不开,图文墨层移染,造成产品报废。
这种现象在高温季节更易发生,但高温不是造成回粘的惟一原因,它还与塑料、油墨、溶剂、风量、光照、速度等一系列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1.凹印油墨中的溶剂在印刷后未能得到彻底挥发。
(1)塑料薄膜印刷是通过溶剂蒸发使油墨干燥的。
其挥发速度是决定墨层干燥情况和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
溶剂挥发得愈慢,则版子的再现性良好,印刷品色泽愈美观,但容易粘连;反之,会产生印迹发白等观象。
因此,选择适当挥发速度的溶剂,是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的关键。
在连续套色印刷中,薄膜在两印刷工位之间运行时间内,溶剂必须全部挥发完,否则,在下一个工位印刷时,就会粘辊。
(2)薄膜印刷后,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在干燥系统中未得到彻底挥发,薄膜收卷后仍有余热,给残留在墨层中的溶剂,带来继续挥发的条件,而形成粘连。
(3)高温潮湿李节,印刷后薄膜收卷过紧或受压。
对策: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不仅取决于溶剂的沸点,蒸气压、蒸气潜热等,还取决于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量、溶质和墨层厚薄等条件。
因此,应根据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
在一般温度下,如墨层干得过快,应加入挥发慢的溶剂(如沪产74-92型塑料薄膜慢干稀薄剂);反之,则加入挥发快的溶剂(如74-91塑料薄膜快干稀薄剂)。
也可用二甲苯、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剂来稀释(三种溶剂各以1/3比例混合,使用单一溶剂不如混合溶剂好)。
如觉干燥太快,可适量用一点丁醇来代著部分乙醇(丁醇有增加墨色光泽的作用)。
但千万要注意加入量要适当,以免影响印件的干燥。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用的溶剂,以醇类为主,配以苯类。
醇类多用乙醇、异丙醇,苯类多用甲苯、二甲苯。
由于硝化纤维的需要,也要加入酯类,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总之,力求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在收卷之前得到彻底挥发。
适当减慢车速,加大风量。
薄膜印刷后,松散地收放在铁丝编织筐内,使墨层得以继续通风干燥,固化后再行分切、制袋、薄膜印刷制袋后,经包扎,竖放在纸箱内,减少膜表面之间的压力。
2.塑料凹印油墨墨性不良。
某些塑料凹印油墨中的连结料熔点低,在操作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粘连。
对策:①在条件允许时,操作车间安装空调器,将窒温控制任18℃~2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②更换墨性好的油墨。
3.塑料膜薄印刷包装适性不良。
原因:①非包装用树脂加工而成的塑料薄膜;②树脂中的开口剂不足。
对策:更换塑料薄膜。
4.静电影响:原因:塑料薄膜产生静电,形成薄膜之间互相粘连。
对策:在塑料中添加抗静电刺。
二、套色精度差
塑料薄膜套色不准有下列几种原因:
1.纵方向(运方方向)印刷套准变动。
(1)薄膜牵引时张力变动。
原因:开卷装置的卷筒制动器的调制不当;卷筒料过多,或成筒料直径过大;三根辊速度设置不当;三根辊表面的表面摩擦力下降;复卷机的张力变动。
对策:检查调整各控制装置。
(2)印版滚筒的径差不良原因:制版时径差增长量不准。
对策:测量径差(方法:参见制版部分)。
(3)规矩线异常。
原因:浓(密)度不足,印刷偏移等。
对策:调整光电管的感度,人工排除印版糊版等弊端。
(4)印版滚筒的直径较小。
原因:较小的辊径套印精度难以控制。
对策:如印袋长度较短,可采用拼版法,即一块印辊上印两个以上的袋子。
2.横向套准装署不稳定。
原因:(1)薄膜一边松弛,导膜辊平行不良;(2)印刷压力左右不均匀;(3)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形成锥度;(4)薄膜张力变动等,形成薄膜左右摆动。
对策:对各要素逐一检查调整,如横向套准装置松动时则进行修理。
三、印刷牢度不良
塑料薄膜印刷牢度不良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1.聚烯烃薄膜电晕处理不良。
对策:检测PE、PP表面张力是否达到40达因/cm以上。
2.里印油墨与被印材料亲和性不良。
混合溶剂配比不良。
对策:调换油墨,调整溶剂配比。
3.印刷车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大。
对策:尽量将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但不能太低,低于40%时,易产生静电。
窒温最好控制在18℃~23℃为最佳,并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
4.塑料薄膜本身印刷造性极差,经电晕处理后仍不合要求。
对策:更换被印材料。
四、图案尺寸移位
1.印刷时,纵向图案尺寸收缩。
原因:收缩余量不足。
印刷时由于塑料薄膜张力与加热干燥的影响,
薄膜的纵向尺寸比印刷图文的收缩量大。
对策:制版时要适当的留有收缩量的尺寸;把薄膜张力到最低。
2.印刷时,纵向方向的图案尺寸伸长。
原因:凹版尺寸对收缩余量留得过多。
对策:增加薄膜张力。
五、印品层次再现性差
1、高光(亮部)过深。
原因:印版过深,含墨量过多。
对策:(1)增加网目;(2)减少油墨中的色料;(3)适当加大刮墨刀与印版表面的角度。
2.高光过浅。
原因:印版的深度不够。
对策:(1)使用深色调的油墨;(2)适当减小刮墨刀与印版表面的角度。
3.暗调(暗部)过深。
原因:印版过深。
对策:由于油墨干燥不足,墨层有结块的可能,必要时要重新换版。
4.暗调密度不够。
原因:印版深度不够。
对策:使用深色调油墨。
5.中间调油墨的深浅交界处明显。
原因:墨性不良。
对策:调换特性好的油墨。
六、印后墨层干燥结膜不良
原因:1.热风温度、风速、风量、排气量不足。
对策:调整干燥装置。
2.印刷后墨层有干燥结膜的假象,墨层内仍含有残余溶剂。
薄膜收卷后还有40℃左右的余热,适宜溶剂继续活动,加之收卷时有一定的压力,因而造成回粘的危害。
对策:(1)印刷后墨层要彻底干燥;
(2)印刷先后先将薄膜松散地收放在铁丝筐内,待薄膜冷却后,检验无回粘现象时再重新收卷、切分、制袋。
七、印品光泽淡薄
原因:油墨稀释过度。
对策:控制稀释剂用量。
八、印迹边缘不光洁、底色有斑点
原因:油墨黏度过低,溶剂使用过量。
对策:添加新墨,提高黏度。
九、印层起橘皮状斑纹
原因:油墨干燥过快,浓度过淡,流平性差,触变性大,有静电,印速过慢。
对策:找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十、印层有刮痕
原因:导问辊擦伤,油墨中混有砂粒,刮刀不平,刮刀与印版角度不恰当。
对策:对应处理。
十一、色调单薄
原因:(1)油墨色彩单薄:(2)色光反射差。
对策:(1)调整墨性;(2)表印先用白墨铺设底色,而后再按序套色。
里印,层次版先套印三原色,最后铺设底色。
十二、咬色
在套印中,第二色油墨粘拉掉第一色油墨。
原因:第一色印后墨层未能彻底干燥,第二色压力又大,或机速太快,或冷热风不良,基材印刷适性差,皆可引起咬色。
对策:找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①加入适量的快干剂;②减慢车速;③降低压印滚筒压力;④加大冷、热风量。
十三、印件粗糙、空白点多满版、实地有云纹、调子不丰满
原因:①溶剂过多;②油墨较粗;③油墨过稀;④挥发过快;⑤油墨流动性差。
对策:①减少溶剂用量;②更换油墨或重新研磨;③调节油墨稀稠;④适当加慢干溶剂;⑤更换油墨。
除了油墨本身引起化学反应造成的堵版现象外(并不多见),其余因素归纳为五点:
(1)印刷中,随着溶剂的大量挥发,油墨黏度增大,在网线内部极易干固,如不及时清理,会导致严重堵版。
(2)在印刷工艺中,刮刀的伴置距印刷辊远或角度不合理,版辊直径大,或版滚筒进入油墨槽的深度不够时,从干燥机吹出的热风影响到版滚筒面,易造成严重堵版。
(3)油墨中混入杂质。
(4)版滚筒网线雕刻深度(或照相凹版腐蚀深度)不适宜。
(5)印刷时,温度过高使油墨中的溶剂挥发过快,也易造成版面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