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
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
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叶嘉莹是中国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她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对诗词鉴赏颇有造诣的文学爱好者。
叶嘉莹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诗词的重要性,并留下了许多关于诗词的名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
叶嘉莹认为,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感情的结晶。
她曾经说过:“诗词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在她看来,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食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诗词,人们可以洞悉古人的思想情感,感受文学的魅力,悟出人生的真谛。
诗词既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文化资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叶嘉莹在谈及诗词创作时也有独到的见解。
她认为,诗词创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坚实的修养基础。
她曾经说过:“诗人要有文人的气质,方能写出优秀的诗词。
”她认为,诗词创作需要有扎实的学识和广泛的阅历,需要对古代文学有所了解,才能够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对于诗词创作,叶嘉莹提倡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自己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写出更加真挚动人的诗词作品。
叶嘉莹所提倡的诗词创作理念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和赞赏。
她的名言“诗词是琴弦,人生是曲调”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赏诗还是写诗,都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和节奏感。
叶嘉莹认为,诗词如琴弦,需要经过精心调弦,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人生如曲调,需要不断调试,才能演奏出和谐亮丽的音符。
在她看来,诗词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人生是一个永远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需要通过诗词的陶冶和熏陶来提升自己的情感品味和人生境界。
叶嘉莹的诗词观念也体现在她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批评中。
她曾经在评论古诗时提到:“古人诗意广博,解我心中辽阔,使我陷入盛唐之夜。
”她认为古人的诗意深邃,能够引发自己内心的共鸣和回响,从而使自己陶醉无法自拔。
在她看来,古人的诗词之美不仅在于其文字优美,更在于其情感真挚和思想深邃,能够触动人心,影响人生。
《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读后感
《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读后感“经常有人问我,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我告诉大家,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通过阅读《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一书,让我认识了一位醉心于教育、醉心于诗词的文学大家叶嘉莹先生。
叶老师讲诗,不单是解释字义典故,也不止于介绍学术研究的成果,而是把她对人生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生离死别的同情、对豪情壮志的敬佩、对忠义气节的推崇、对淡泊超逸的景仰,借着诗词的讲解,一一向学生倾诉。
她就像古典诗词的灵媒,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全都汇聚在她窈窕优雅的身上,通过一言一行,展示了中国诗词丰美多姿的想象世界。
读着这本书,我的心灵就好像翩飞起舞,随着老师的一颦一笑、或喜或悲,翱翔在中国诗词意境之中,体会屈原行吟的悲苦,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李白举杯邀月的潇洒,李商隐的恍惚迷离……通过叶老师的讲解,我更进一步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诗?”其实这种阅读就是让你的心灵与千百年前的古人相会。
不仅仅是心灵的相会,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古人的心灵相通,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它是对你自己人生境界的一个提升,这也正是读诗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古典诗词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有其奥曲深邃之处,并非一看就懂。
然而,古典诗词提供的风光景观,不仅有自然之美,也有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之情,是人人在生命历程中都会经过,都会切身体验的。
有过古典诗词的浸润陶冶,不但可以提升文化修养与生活情趣,得以欣赏与理解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培养平和稳健的心理素质,承受人世间不可预测却又难以避免的困厄灾难,使我们不至于陷入悲情的深渊。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历经千年风霜而愈发璀璨,是华夏文化的精髓与核心。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意境高远,是中华民族道德之根。
而小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早期,他们接触新东西快,记忆力强,诵读古典诗词很有必要,开展古诗词课程对小学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诗词的种子,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
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
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1. “诗词能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
”例子:你想想看,当你心情低落时,读到一首振奋人心的诗词,是不是顿时感觉有了力量,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那盏明灯呀!2. “读诗词就是与古人对话,那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呀!”例子:哎呀,你试着去读一首李白的诗,不就好像和李白在聊天嘛,这多神奇啊!3. “诗词里有最美的情感,能温暖我们的内心。
”例子:当你感受那些优美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时,难道不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吗,就像被阳光照耀着一样!4.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不能丢了呀!”例子:你说要是我们不重视诗词,那不就相当于把宝贝给扔了嘛,多可惜啊!5. “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享受。
”例子:你一旦沉浸进去,哇,那种感觉,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不就跟吃了最美味的食物一样享受嘛!6. “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热爱,那真的是令人敬佩啊!”例子:你看看她对诗词的执着和付出,怎能不让人竖起大拇指呢,真的太让人佩服啦!7. “诗词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多有意思呀!”例子:读了那些诗词,你会发现原来世界还可以这样,这不是很有意思的嘛!8. “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你一旦领略就会被深深吸引。
”例子:只要你去领略一下,哎呀,你肯定就会像被吸进去一样,被它的魅力征服!9. “通过诗词,我们能感悟人生的真谛,这多重要呀!”例子:你品品那些诗词,是不是能让你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这不是很重要的嘛!10. “诗词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寄托,一定要好好珍惜。
”例子:当生活不如意时,诗词就是我们的依靠呀,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呀!我觉得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真的很有价值,让我们更加懂得诗词的意义和魅力,也让我们更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叶嘉莹诗歌欣赏观点
叶嘉莹诗歌欣赏观点1. 叶嘉莹先生讲啊,诗歌欣赏得有一颗细腻的心,就像品尝一杯好茶,要慢慢咂摸滋味。
你看她解读苏轼的,不是光看表面的词句,而是深入到苏轼当时那种思念亲人又感慨人生的细腻情感里。
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可就像囫囵吞枣,品不出诗歌真正的好来。
哎呀,你能想象不细细品味苏轼在词里那种纠结又豁达的心情吗?那可就错失太多啦!2. 在叶嘉莹看来,诗歌欣赏要设身处地。
好比我们要走进诗人的那个小世界里。
就拿杜甫的诗来说吧。
杜甫写那些反映百姓疾苦的诗时,他心里得多难受啊。
如果我们欣赏的时候,不把自己当成杜甫,不去感受他对那些贫苦大众的同情,那读杜甫的诗就像看一幅没有色彩的画,干巴巴的。
哼,这样怎么能行呢?我们得像和杜甫做朋友一样,去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3. 叶嘉莹强调诗歌欣赏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这就跟听音乐似的,要是旋律和你的心境对上了,那感觉就特别棒。
她在讲李商隐的诗时,就提到李商隐那种隐晦又深沉的爱情诗。
你要是有过暗恋或者思念一个人的经历,读他的诗就像有人在你心里挠痒痒,每一个字都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要是没有这种情感共鸣,那读李商隐的诗就如同对着一个空盒子,啥也感受不到,多可惜呀!4. 我觉得叶嘉莹的观点里,诗歌欣赏要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
你想啊,诗歌就像一颗大树,文化底蕴就是它扎根的土壤。
比如说读屈原的,要是不了解楚国的文化、屈原的身世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那读起来就像雾里看花,迷迷糊糊的。
可一旦知道了这些,就像给你打开了一扇大门,你能看到里蕴含的爱国情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等好多好多东西呢。
你难道不想深入了解这背后的文化宝藏吗?5. 叶嘉莹说诗歌欣赏还得有点想象力。
这就好比你看一幅抽象画,得自己在脑海里把那些线条和色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拿李白的诗来说吧,他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如果没有想象力,那瀑布就是瀑布,可一旦有了想象力,哇塞,那瀑布就成了从天上倾泻而下的银河,多壮观啊。
论词绝句五十首 【叶嘉莹】
论词绝句五十首【叶嘉莹】《论词的起源》叶嘉莹风诗雅乐久沉冥。
六代歌谣亦寝声。
里巷胡夷新曲出,遂教词体擅嘉名。
曾题名字号诗馀。
叠唱声辞体自殊。
谁谱新歌长短句,南朝乐府肇胎初。
唐人留写在敦煌。
想像当年做道场。
怪底佛经杂艳曲,溯源应许到齐、梁。
《总论词体的特质》缪钺漫云景物当前语,"要眇宜修"贵细参。
云影天光摇荡处,微言多少此中涵。
苏、辛健笔开新境,言志抒怀体自殊。
须识东坡"韶秀"处,莫将豪放误粗疏。
《论杜牧与秦观词》缪钺新声一曲《八六子》,筚路功推杜牧之。
更有秦郎才调美,危亭芳草见清词。
*杜牧《八六子》洞房深。
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
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
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
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论温庭筠词》叶嘉莹何必牵攀拟楚《骚》。
总缘物美觉情高。
玉楼明月怀人句,无限相思此意遥。
绣阁朝晖掩映金。
当春懒起一沉吟。
弄妆仔细匀眉黛,千古佳人寂寞心。
金缕翠翘娇旖旎,藕丝秋色韵参差。
人天绝色凭谁识,离合神光写妙辞。
《论韩偓词》缪钺冬郎神似义山诗。
雏凤声清旧所知。
沉郁苍凉家国感,如何未见入新词?《论韦庄词》叶嘉莹水堂西面相逢处,去岁今朝离别时。
个里有人呼欲出,淡妆帘卷见清姿。
谁家陌上堪相许,从嫁甘拼一世休。
终古挚情能似此,楚《骚》九死谊相侔。
深情曲处偏能直,解会斯言赏最真。
吟到洛阳春好句,斜晖凝恨为何人?《花间词平议》缪钺活色生香情意真。
莫将"侧艳"贬词人。
风骚体制因时变,要眇宜修拓境新。
固多儿女柔情语,亦有风云感慨词。
红藕野塘亡国泪,残星金甲戍边思。
淮海清真晏小山。
发源同是出《花间》。
滥觞一曲潺湲水,万里波涛自不还。
《论冯延巳词》叶嘉莹缠绵伊郁写微辞。
日日花前病酒卮。
多少闲愁抛不得,《阳春》一集耐人思。
《金荃》穠丽《浣花》清。
[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阅读答案]叶嘉莹答案
[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阅读答案]叶嘉莹答案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阅读答案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阅读答案《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阅读材料夜凉如水,天津南开大学马蹄湖内荷花早已残败,湖畔的主楼报告厅里却传出咏“莲”之声。
吟诵诗词的正是90岁高龄的诗者叶嘉莹先生。
南开大学百余名学子济济一堂,将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就是为一睹叶先生的风采。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6岁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这为叶嘉莹终生结缘古典诗词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17岁时考入辅仁大学,她师从顾随先生,得到了恩师的赏识。
顾随先生也成了叶嘉莹一生所敬仰的偶像。
顾先生希望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而叶嘉莹做到了。
从小饱读诗书又工于诗词曲赋,没有人会否认她是一个才女,除了她自己。
“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
尤其这些莫名其妙的‘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自己以为是才女,而且还修饰打扮,我对于这样的女子并不欣赏。
” 叶嘉莹一再强调,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
她说她从来没有过对爱情的憧憬,因为“那是最无聊的事情”,而幽闺自怜更是肤浅,“我不是一个总找人家怜爱的女子,我不需要”。
用她女儿的话说:“我的母亲跟古典诗词谈了一辈子的恋爱。
” 叶嘉莹的一生多磨难,“我平生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
”她如是说。
17岁时,她的父亲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南迁,跟家里中断了联系。
同年,她的母亲因患癌症不幸去世。
随后她跟伯父伯母一起生活。
在沦陷区,生活艰苦。
在丧母的悲痛中,叶嘉莹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上世纪40年代末,叶嘉莹赴南方结婚,离开了故乡北平。
不久就因国内形势变化,随丈夫去了台湾,谁知一去故土便是祸难加身,流离多年。
1949 年12月,叶嘉莹的丈夫因白色恐怖被捕。
次年夏,她也因白色恐怖被捕,不得不携着尚未断奶的女儿一同人狱。
所幸不久即获释,在台南一所私立女中找到一个教书的工作。
中国“诗魂”叶嘉莹: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中国“诗魂”叶嘉莹: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备受王国维先生影响的叶嘉莹正好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叶嘉莹先生3岁开始学诗认字,从此诗歌成了她生命中的关键词,也成了她一生的慰藉。
用女儿的话说,叶嘉莹用一生的时间在和诗词谈恋爱。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先生拍摄的“诗人三部曲”的第三部。
陈先生拍郑愁予,谈诗与历史(《如雾起时》);拍周梦蝶(化城再来人),谈诗与信仰;拍叶嘉莹,谈的是诗与存在。
《掬水月在手》影片里,96岁的叶嘉莹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与岁月和解的女人老去最优雅的样子。
跟明星们“冻龄”的美,以及“幼齿”文化中带来的过分追求少女感相比,叶嘉莹先生的美让人觉得清新脱俗又眼前一亮。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这样的美,是无畏岁月在自己的容颜上雕刻出一道道纹路,是不惧风霜把青丝染成霜白。
人民日报评论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
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
”她和中国古诗词是相互成全的,诗词里承载了她对生命动荡的感怀,她也对传播和弘扬中国古诗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她把古诗词传递到海外,教书育人自成一派,学子满天。
她与古诗词是相互成就的,她捐出一生积蓄只为传承一份文化,而古诗词于她的一生更是支柱和信仰。
青春韶华,诗歌里藏着儿时的无忧无虑民国十三年,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叶嘉莹出生了。
谁也没有想过几十年后,这个呱呱哭泣的小女婴会成为名誉中外的诗词女先生。
我与纳兰同里籍,更同卧子共生辰。
偶对遗编闲评跋,敢言异世有扬云。
——《论纳兰性德词》叶嘉莹叶嘉莹与晚清词人纳兰性德是同族,他们都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
辛亥革命过后,满人改汉姓,叶嘉莹一组改叶赫那拉为“叶”。
叶嘉莹对于诗词的热爱,是从小养成的。
叶家祖上曾在清朝为官,叶家大门上曾经挂着一方匾额,上书“进士弟”。
叶家本是名门,家中从祖辈开始都是爱好诗词的人。
叶嘉莹评价诗词
叶嘉莹评价诗词一、叶嘉莹是谁叶嘉莹先生那可是诗词界的泰斗啊。
她就像一个超级诗词导游,带着我们在诗词的浩瀚宇宙里畅游。
她一生痴迷于诗词,对诗词的热爱那简直就像燃烧的火焰,永远不会熄灭。
她研究诗词,传播诗词,让好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能领略到诗词的美。
二、她对诗词评价的独特之处叶嘉莹评价诗词有自己的一套。
她不会干巴巴地只说些学术术语,而是像在给你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
她能把诗词背后的情感,那些诗人藏在字里行间的爱恨情仇,都给你挖出来。
比如说她评价李煜的词,就能让你感受到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那种悲痛和无奈。
她不会只说李煜的词艺术手法多么高超,而是先让你体会到李煜当时写词的心境。
她的评价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理解诗词情感的大门。
她还特别注重诗词的韵律美,她讲起诗词的韵律,就像在唱歌一样,让你觉得诗词的韵律是那么自然又美妙。
三、她对不同类型诗词的评价对于唐诗,叶嘉莹会说唐诗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像李白的诗,那是一种豪放洒脱,她评价李白的诗就像天上的流星,璀璨又充满惊喜。
而对于杜甫的诗,她觉得那是一种深沉的爱,杜甫关心民生疾苦,他的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对于宋词呢,她又有不同的看法。
她觉得宋词像是一个婉约的女子,在轻声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像柳永的词,叶嘉莹会说柳永把那种离别的愁绪写得丝丝入扣,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滴离人泪。
她对诗词的评价总是能抓住诗词的精髓,让我们看到诗词不一样的一面。
四、她的评价对我们的影响叶嘉莹的诗词评价对我们这些大学生影响可大了。
以前我觉得诗词就是课本上要背诵的东西,枯燥得很。
可是听了她对诗词的评价后,我就像被点化了一样。
我开始主动去读诗词,去感受诗词里的美。
她让我知道诗词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有生命的艺术。
她的评价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我对诗词沉睡的热爱。
她还让我在欣赏诗词的时候,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不仅仅是看字面意思,还要看背后的文化内涵,看诗人的心境,看当时的社会背景。
《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下边小题。
叶嘉莹——她站在那边就是一首诗“我一世,70 年从事教课,我感觉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
假如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旧要教古典诗词”庆典上,叶嘉莹将自己与诗词的情缘娓娓道来。
她满头华发,却发散着诗意的青春;她要以无生之觉醒,为有生之事业;她要以消极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莲实居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叶嘉莹对诗词的兴趣,从幼年便开始了。
1924 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内。
三四岁时,父亲母亲便教她背诵诗词。
旧学涵养很深的伯父叶廷又,常与侄女谈诗吟词。
现在大家听叶嘉莹授课,常常感觉她的吟诵最具特点。
却不知,现在年青人很难掌握的平仄声律,她从幼时便已熟知。
叶嘉莹一世命运多舛。
“七七事变”后,其父随公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止绝音讯; 17 岁时再罹丧母之痛。
带着两个弟弟在恶运中挣扎,她开始试着用诗词去抚平心里的创痛。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倅委泥尘” 这些引人恸哭的诗句,成为她一世诗词创作的初步。
1941 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成为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最喜悦的弟子。
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倘若苦水(顾随别名)有法可传,则截止今天,凡全部法,足下已尽得之。
”他希望叶嘉莹不单要继承自己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20 世纪 40 年月末,叶嘉莹走开故乡,开始了一世的流浪。
从北平到上海,从台北到波士顿,从密歇根到温哥华,时空变换,惟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
“我一世一世都喜爱古典诗词。
”叶嘉莹如是说。
对她而言,诗词融进了她的生命,她也将生命写成了诗词。
“我想到先人说的‘去的只管去了,来的只管来着,那去来之间是如何的匆匆?’”回顾来路,叶嘉莹表示,自己的一世趣向就是“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的精神文化传承下来,不要把它隔离。
” 70 年的教书生涯,叶嘉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
从天真孩童到耄耋老者,无不从她的讲解中品尝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沉。
叶嘉莹九十回眸 诗词支持我走过忧患
叶嘉莹九十回眸诗词支持我走过忧患秋日南开,别有风韵。
22日上午,走进南开大学寓所,叶嘉莹先生已经在客厅里等候。
满头银发,黑色的衣裤,坐在明黄色的书架前,叶先生安静淡然得像一幅水墨画。
在离先生最近的位置坐下,看到她黑色的边框眼镜有着粉色的内饰,黑色的开衫上缀有小小的亮片,不禁感慨,已经九秩高龄的人,内心仍然如此精致,这是否是诗词之美对生活的浸染?环顾四周,不大的客厅里,到处都是叶先生的影子。
先生座椅对面的墙壁上,一幅画,几支粉荷亭亭玉立,几笔荷叶浓淡相宜。
旁边是一块写着“迦陵”二字的木匾。
“迦陵”是先生的号。
生于荷叶田田的六月,先生的小名叫“小荷”。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叶先生上周刚从加拿大回国,这次与记者见面,她谈的最多的还是诗词。
“什么是诗?诗是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的一种关怀。
”天气转凉,先生患了感冒,声音略有沙哑,“诗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先生一生倡导“诗教”,提倡“吟诵”。
对于目前国内一些少儿国学班,让不识字的孩子摇头晃脑吟诵经典,向来温和的先生厉声反对,生怕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误人子弟!”在先生看来,学习诗词应该讲究“兴、道、讽、诵”,例如,学杜甫的《秋兴八首》,就应该先知杜甫其人,理解其际遇,然后再在吟诵中感受诗人的生命心魂。
说起挚爱的诗词,这位耄耋老人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说到兴奋处,先生吟诵起《秋兴八首》中第一首,通过婉转的古音,诗歌中生生不已的兴发感动的力量,让人心有所动。
似乎意犹未尽,尽管身体不适,先生过一会儿又吟诵了杜甫的《春夜喜雨》,还特意强调,“‘好雨知时节’,‘节’字是入声,‘当春乃发生’,‘发’字应读入声,这样念,平仄才对。
”叶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全家人都热爱诗词。
“我常记得我父亲每当下雪,就吟一首‘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我伯母跟我母亲,她们女子不像我伯父跟我父亲大声地在院子里吟诵,她们就在自己房子里面,拿一本诗‘呢呢喃喃’地吟诵。
古诗词课叶嘉莹经典语录
古诗词课叶嘉莹经典语录1. 叶嘉莹先生说:“诗词能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难道不是这样吗?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比如说,当你心情低落,读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不是顿时觉得又有了力量?2. 叶嘉莹讲:“诗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这难道不对吗?好比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救生圈,给了我们安全感。
像你思念亲人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就传递了那份深情?3. 叶嘉莹曾言:“读诗能让人变得温柔敦厚。
”怎么不是呢?就如同春天的微风轻拂面庞,让人陶醉。
比如朋友间有了误会,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就化解了尴尬?4. 叶嘉莹说道:“诗词是生命的绽放。
”难道你不认同?简直像夜空中璀璨的烟花,绚丽夺目。
当你为梦想奋斗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正是激励你的战歌?5. 叶嘉莹表示:“古典诗词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可不是嘛!仿佛是久旱后的甘霖,滋润着心田。
像你面对挫折想要放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就坚定了你的信念?6. 叶嘉莹讲过:“诗词是情感的宣泄口。
”难道不是么?恰似汹涌的洪水找到了缺口,得以释放。
比如你表达爱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不就恰到好处?7. 叶嘉莹说:“读诗词能让人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这能有错?就像敏锐的触角,感知世界的美好。
像你欣赏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就描绘出了那迷人的画面?8. 叶嘉莹曾道:“诗词是心灵的镜子。
”难道不对?清晰地映照出内心的喜怒哀乐。
当你感到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就陪伴了你?9. 叶嘉莹言:“诗歌是历史的见证。
”怎么不是呢?犹如一部部生动的纪录片。
比如你了解古代战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不就展现了那残酷的场景?10. 叶嘉莹讲:“诗词是文化的瑰宝。
”这不是真理吗?好像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芒。
像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就传递了那份豪迈?11. 叶嘉莹说:“读诗能让人内心宁静。
叶嘉莹的诗词教学艺术-纪媛媛
畅游于境界内外——谈叶嘉莹的诗词教学艺术(一)纪媛媛叶先生在讲词的时候,时常提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句:“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可见词与诗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叶先生也没有同等待之。
词更难讲,然而只要跟随叶先生回归到古典时代,置身于当时动人心弦的情境中,便会觉得读词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先生从教六十多年,从幼稚园到大学,从国内到国外,其教授的对象各色各异,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能够触动这么多学生的心灵?又是什么样的秘诀让她的诗词讲堂能够独具一格,熠熠生辉呢?先生讲词,正如她的为人——“求诚”,“认真”。
她既不盲从前人既定的论述,也不主观臆测词中的真意,而是喜欢追根溯源,找到最原始真实的证据,又喜欢寻理论证,找到理论上的依托。
彷佛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安心,才相信自己所理解的没有辜负词人的原意,才放心将自己的领悟传授给别人。
比如讲温庭筠《菩萨蛮》时,其中有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里的“小山”所指何意?先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想象妄加论断,而是首先根据古典诗词文化的传统提出几种可能的释义,再联系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最后引用近代西方的符号学(Semiology)理论,推测“小山”最可能是指山屏,即状如小山的折叠的屏风。
类似这样一丝不苟的分析在先生的讲学中不胜枚举。
先生讲词惯用相对比照的办法,让学生更加细微深刻地理解词的要义。
一如词人与词人之间风格成就的对比:说温庭筠是位客观的词人,他用美感的联想加深词的意境,而不给人直接的感动;韦庄是位主观的词人,他的感情直率真挚,给人直接的强烈感动;而冯延巳又开拓出了更高更深的成就,他所写的是一种深挚感情的意境,从而成为了中国词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
再如词学家评词方式的对比:先生在讲词过程中随时交错着清朝的张惠言和王国维两位词学评论家的交锋,她把张惠言评词的方式归纳为“比”,而把王国维评词的风格归纳为“兴”,并总结出了两种解词途径各自的利弊。
叶嘉莹讲诗歌 杜甫 秋兴八首 已入化境 一种把一切外表都融化了的境界
叶嘉莹讲诗歌 杜甫 秋兴八首 已入化境 一种把一切外表都融化了的境界
叶嘉莹对杜甫《秋兴八首》的评价极高,她认为这八首诗已经达到了“入化境”的境界。
这种境界指的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已经超越了表面,深入到了人性和自然的本质之中,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人类最深沉、最真实的感受。
在叶嘉莹看来,杜甫的《 秋兴八首》不仅在文学技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深刻哲理。
这八首诗中,杜甫以秋天为背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自然与自我本无间者,益见此心与物本无间。
同时,通过诗歌的形式,他也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具有杜甫个人特色,更具有普遍意义。
总的来说,叶嘉莹认为杜甫的《 秋兴八首》是一种“把一切外表都融化了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通过深入的文学鉴赏和研究才能领悟。
这也是她一直强调的,诗歌不仅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深入探索人类内心和自然本质的途径。
国学经典叶嘉莹珍藏版手稿之论苏轼词
国学经典叶嘉莹珍藏版手稿之论苏轼词叶嘉莹是谁?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或许是接近于完美的表述。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先生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用一生的时间将古诗词之美带给世人。
翻看她人生的履历,个人成就斐然。
1924年,叶嘉莹出身于北京的书香世家,幼年深受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熏陶,大学专攻古典文学,工作后在国内外众多名校任教,2023年获得“”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得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在事业成就和社会贡献上,叶先生可谓人生辉煌。
但这背后,其实也是她多难、跌宕的一生。
她曾经坦言: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热爱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古典诗词中除了文化之美外,也蕴藏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近年来,苏东坡的传记和诗词持续升温,好多人从旷达的苏轼词中获得慰藉。
经典如《定风波》中的吟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叶嘉莹论苏轼词》中,叶先生则是对此做了更加深层次的解读:“穿林打叶”之风雨声中的“吟啸徐行”是他自我持守的精神表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他超然旷达的观照,这两者把他立身之意和旷达胸襟做了天然的结合。
但与此同时,“穿林打叶”的叙写背后,事实上又隐藏着他对自己人生之途上所遭受的挫折和打击的悲慨。
或许英雄知英雄,英雄惜英雄。
叶先生论苏轼的词,不仅仅有做学问的专业和严谨,更有千年时空中,对同样人生境界的灵魂的共鸣。
她深入苏轼的精神世界,穿越历史,从文字的背后找出“何以苏轼”的答案。
写在最后我曾经被东坡先生的宠辱不惊和旷达乐观的精神所吸引。
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
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叶嘉莹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及中国文化研究会会员。
她对诗词的理解深入而独到,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诗词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
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是多维度的,她不仅从诗词的形式和艺术技巧入手,更注重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她认为,诗词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语言形式,它能够用极简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灵感和启迪。
在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她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感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叶嘉莹认为,诗词是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她在自己的散文中经常引用古代诗词,通过对古人诗词的赏析和吟咏,她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她深知自己身为一个当代作家,要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还包括对于诗词艺术的研究和探索。
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常常使用富有韵律和音乐感的语言,通过对诗词的艺术形式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她还注重对古代诗词的注释和研究,从中寻找灵感和启示,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艺术境界。
她的作品既有古典的气息,又融入了现代的思想和情感,以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她对诗词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还包括对诗词教育的重视。
她认为,诗词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她在自己的散文中呼吁人们要重视诗词的学习和传承,要将诗词融入到生活中,用诗词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她还鼓励年轻人要多读诗词,多欣赏诗词作品,通过诗词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总之,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她不仅从形式和技巧上深入研究,更注重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她通过对古人诗词的赏析和吟咏,通过对诗词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对诗词教育的重视,展现出了她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
叶嘉莹关于诗词的名言1. “诗词能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
”你看,当我们读着那些优美的诗词,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比如我们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种豪情壮志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2. “读诗词要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死记硬背。
”哎呀,想想如果只是生硬地背下来,那多无趣呀!就像你品尝一道美食,得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呀,比如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要去感受那宁静的意境呀!3. “诗词里有无限的情感和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这可不是夸张哦,真的就像一个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呢!像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多有意思的生活智慧呀!4. “好的诗词会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可不是嘛,一旦读进去了,就像陷入了一个迷人的世界一样。
比如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哀愁的氛围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你抓住了?5. “诗词是我们与古人沟通的桥梁。
”哇,这话说得多形象呀!就像我们通过这座桥走到古人的世界里,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比如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感受到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6. “通过诗词,我们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丰富。
”真的呀,就如同在一片绚丽的花海中漫步一样。
像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画面多美,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7. “诗词能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勇气。
”可不是么,当你灰心丧气的时候,读几句激昂的诗词,立马就有劲儿了。
比如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多霸气!8. “诗词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要慢慢品味。
”确实是这样啊,就像一杯好茶,得小口小口地咂摸滋味。
像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景色得细细体会呀!9. “不要轻视诗词的力量,它能改变你的心境。
”真的哦,不信你试试呀!比如你心情烦躁的时候,读一首宁静的诗词,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是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10.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好好珍惜。
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读后感
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读后感散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叶嘉莹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她在文章中描绘了山水间的清凉和悠然,荡漾着珍贵的人文情怀和文学情趣。
在叶嘉莹的笔下,景色仿佛跃然纸上,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种清新、恬静的小园林世界。
叶嘉莹在散文中的文字非常细腻,情感也是跃然纸上。
她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色,表达了心灵深处的和谐之美。
比如在《王维与安溪》一文中,叶嘉莹描绘了王维笔下的静美山水和西湖畔的静谧意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王维墨守陶然的禅意境界。
在《姑苏秋色》一文中,她描绘了苏州秋天的静谧美景,展现了荷若秋风的诗意情怀。
这些文章中充满了叶嘉莹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使我领略到了她那种细腻而温婉的情感。
叶嘉莹在散文中的感悟也非常深刻,她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比如在《卢沟桥的记事》一文中,她向读者展示了卢沟桥的悠远历史和岁月痕迹,让人感慨万千。
在《岚山铁石咏史》一文中,叶嘉莹通过讲述岚山的历史和传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这些文章中充满了叶嘉莹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珍惜,使人不仅领略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从中感悟到了人类文明的博大和深邃。
在阅读《风景旧曾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叶嘉莹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以心灵的眼光去观照世界,用文字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情怀和人文情趣。
通过她的文字,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宏伟,感受到了那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感觉,也感受到了那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明的珍爱。
总的来说,《风景旧曾谙》这本书让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叶嘉莹以她那细腻而热情的笔触,让我领略到了生活的丰富和文学的深远。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自然的散文集,更是一次关于心灵的洗礼和对美的感悟。
感谢叶嘉莹给我带来的这份美好体验,也期待她更多的作品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更多的心灵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第五讲一位晚清诗人的几首落花诗《诗经》是我国最早、最纯朴的诗歌,那个时候写诗,有所谓“比兴”之说,像什么“关关雎鸠”、“桃之天天”,都是非常简单的,看见什么就写什么,用以引起一首诗的兴发感动。
而且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形容词。
“关关”就是鸟叫的声音,是雎鸠鸟在叫;“天天”是少好之貌,看到鲜艳的桃花因而联想到女子年轻而美好的样子。
可是诗、慢慢地演进下来,后来就有了《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从最简单最纯朴的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开始成熟时候的作品,所以它真是“婉转附物,怊怅切情”(《文心雕龙·明诗》),写得如此之婉转,低回反复。
五言后来就进步到七言了,而中国诗歌在演进之中形成的最为精美的一个体式,应该是七言律诗。
我以前曾经简单地介绍过,我说大家都以为中国旧诗的形式、格律,既讲求平仄,又要押韵,好像是很繁琐的,其实不然。
我曾经给大家归纳成两个基本的体式。
一个就是A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再一个就是B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绝诗和律诗就是以这两种形式组合而成。
(详见.本书第三讲)这种平仄的形式,就是在齐梁之间,由于佛教传入,大家学习佛经的梵唱,才注意到拼音的反切,注意到四声,觉得这样念起来才好听,文学的演进总是伴随着这些作者自己对文学体式的反省。
通过这种反省,结果他们不但发现我们中国的语言有平上去入的四声,而且发现我们的语言是独体单音的。
因为是单音,所以我们要讲求平仄;因为是独体,所以我们可以讲求对句。
以前有李笠翁的对句,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等。
怎么样叫对呢?就是词性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天”是一个大自然的名词,“地”也是大自然的名词,“天”与“地”,词性相同。
除了词性相同以外,平仄还要相反。
“天”是第一声,是平声;“地”是第四声,是仄声,平仄相反。
“雨”是大自然的一个现象,“风”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现象,词性是相同的;“雨”是仄声,“风”是平声,平仄是相反的。
“大陆”,一个形容词一个名词,这两个字都是仄声;“长空”也是一个形容词一个名词,两个字都是平声。
我先讲这个,是因为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七言律诗,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求是对句。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位晚清诗人的落花诗,它的体式就是七言律诗。
律诗每两句叫作一联,开头两句是第一联,也叫“首联”;第三句跟第四句是第二联,我们管它叫作“颔联”;第五句跟第六句是第三联,我们管它叫“颈联”;最后两句是第四联,叫“尾联”。
中间的两联,就是“颔联”和“颈联”,都要求是对句。
所以这是我们中国诗里边最为精美、要求最严格的一种体式。
而这个精美的严格的要求不是强加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上的,而是我们中国独体单音的这种语言本身的特色,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就容易形成这样的美感特质。
我们一般说的律诗都是八句,五个字一句的就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就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那有没有句数更多的呢?十句,十二句,十四句,十六句,或更多句,当它们两句两句都对起来,是不是也可以呢?可以。
这样长篇的如果都对起来,就叫作“排律”。
可是如果是那么长,而且都要平仄相反,都要词性相同,那就要求得过分严格,让人觉得太死板了,就运转不动了,呆滞了,所以在长短上要要求适中。
在中国诗歌的体裁形式之中,最为精美的就是七言律诗。
而晚清时代,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旧体诗歌发展到最为精美的一个阶段。
因为有过去那么多的作品可以吸收,可以参考,可以继承,所以是它最精美的一个阶段。
再以后我们就有了五四的文学革命,新文学开始了,写旧诗的人就减少了。
如果还继续写下去,中国的旧体诗会不会有更新的成就?这个已经是不能假设、难以想象的了。
晚清的时候,诗歌就有两个方向的发展,在同治、光绪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类旧诗,我们就叫作“同光体”。
什么是“同光体”呢?“同光体”这个名字初见于陈衍给沈乙庵(曾植)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见《石遗室文集》卷九)。
陈衍就是晚清著名诗人陈石遗,他曾提出来所谓“三元”之说(见《石遗室诗话》卷一)。
“三元”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开元”,盛唐的开元年间,李白、杜甫都是开元时代的;“元和”,中唐的“元和”年间,像韩愈这些诗人的时代;“元祜”,北宋“元祜”年间,苏东坡、黄山谷这些人的时代。
所以我们从他提出“同光体”,而且提出所谓“三元”说,我们就知道他们追求的是一个融汇唐宋,兼有两个时代诗歌之长,而同时在继承之中还有所创新的这样一种风格。
当然,在晚清那个时候,与“同光体”的“三元”之说同时,诗坛上还有所谓“诗界革命”,说这个旧诗应该革命了,旧体诗都是陈芝麻烂谷子陈陈相因,应该把新的东西加进去。
所以那个时候就有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他们就把一些新名词、新事物都写到旧体诗里去。
当时晚清诗坛的发展就有这么两种趋势。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晚清诗人叫陈宝琛,他是“同光体”诗人里的一个大家。
我们说诗歌的发展,有其本身成长的一个过程,不是人力所能转变的,而是与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和时代的背景有密切关系的。
清朝是一个多变的时代,中国跟外国开始接触了,不能够再闭关自守了。
而接触的结果,中国就在列强之前表现出软弱和屈服。
我们说百年国耻,就是当时发生了很多战争,订立了很多屈辱的条约,而最后清朝当然是走向了灭亡,这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而就在这样一个大变故的时代之中,文学上却可以融汇唐宋之所长,陈宝琛可以说是当时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作者,所以我觉得他的诗其实是很值得讨论的,可是一般人很少讲他的诗。
其实在中国晚清的时候,不管是诗还是词,都曾经出现了好几位杰出的作者,留下了很多杰出的篇章,可是就因为他们是处在晚清时代,随着清朝的败亡,时局的改变,他们就成了“遗老”。
而在革命刚刚成功、新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大家就对这些所谓的“遗老”表示鄙视,认为这些人的身份、品格都是有问题的。
这实在是不应该,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情况,而一个人在成长中又有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一个质量,所以这些人都有他们的不得已之处,连王国维也不例外。
但是王国维因为在学术上有可观的成就,所以大家还是尊敬他的,至于像陈宝琛,像陈曾寿这些人,大家都不谈他们的诗词,而其实他们的诗词都写得非常好。
现在我们就看看这个陈宝琛是何等样的人。
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晚号听水老人,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死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相当长寿。
同治七年(1868)考中进士,二十八岁就进入了翰林院,十年以后又进用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光绪五年(1879)充为侍讲,侍讲就是给皇帝讲课,而且日讲《起居注》,记录皇帝的生活,以敢于直谏著名。
陈宝琛在当时属于所谓“清流”,就是以直言敢谏、批评时政著称。
后来发生了中法战争,在安南之役,陈宝琛与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因为论见相左而“苟且成议”,就是说跟法国谈判订条约的时候,订得比较草率,所以在光绪十年就被降调去职,他就回到了故乡。
陈宝琛的故乡在福建闽侯,他回到福建去以后,就投身于教育事业。
中国古代很多有名的学者文人,在仕途上不得意的时候就投身教育,所以陈宝琛从官场上下来后,也投身在教育事业,创办了福建的优级师范学堂,现在已经被政府确认为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陈宝琛也成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他在故乡闲居了二十几年,等到宣统继位,于是他就被召入朝,充经筵讲官。
本来曾一度让他任山西巡抚,后来就革命了,所以没有到任。
辛亥革命以后他自然就成为遗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据陈三立为陈宝琛所写的墓志铭记述说,当清帝逊位时曾有人劝其退职归隐,陈氏回答说:“吾起废籍,傅冲主,不幸遘奇变,宁忍恝然违吾君,苟全乡里,名遗老自诡耶!”陈氏是福建闽侯的世家,陈宝琛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在清朝仕宦的。
他的曾祖是陈若霖,曾经做过刑部尚书,兼管顺天府(顺天府就是首都京畿一带),所以蒙皇帝屡赐御书。
皇帝的御书当然要很珍贵很尊敬地保存,所以他家建有“赐书楼”。
他的祖父陈景亮曾做过云南布政使。
父亲陈承裘做过刑部郎中,都是学仕有成。
他家陆续建的还有“还读庐”等五座书楼,人称“陈氏五楼”。
“还读”是出于陶渊明的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中国古代有所谓“耕读世家”,说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就归隐田园,“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所以叫作“还读庐”。
还有“沧趣楼”,也有一个出处,“沧趣”是出于杜甫的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曲江对酒》)“吏情”,做官的感觉。
杜甫的这两句诗是他在首都做拾遗的时候写的,做拾遗就常常给皇帝上奏疏,批评时政,而皇帝当然不肯采纳,所以杜甫很失意。
“吏情更觉沧洲远”,官场之中那种逢迎苟且、贪污腐败,使他无法适应,所以就觉得退隐“沧洲”逍遥自在的生活现在离我更加遥远了。
“老大徒伤未拂衣”,他说我年岁老大了,我很悲伤,我怎么就没有拂衣而去呢?所以“沧趣”是“沧洲之趣”,是归隐田园。
还有“北望楼”,“北望”出于李商隐的诗:“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北楼》)他说我登上这个楼向北望,可以看见首都,所以我不顾从楼上跌下去的危险,“轻命倚危栏”。
你看它很妙,它说是“还读”,“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吏情更觉沧洲远”,所以我叫它“沧趣”;可是我虽然是归耕,虽然是向往沧洲的情趣,可是我没有忘怀我们的国家,没有忘怀我们的朝廷,所以我仍然是“北望”。
辛弃疾被贬斥不用的时候,就盖了一座田庄,自号“稼轩”,“稼”就是庄稼。
他曾为“稼轩”写过《上梁文》,内有:“抛梁东,坐看朝暾万丈红,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
”他说就算我现在不能为国家做事了,我还关心庄稼,关心人民的生活。
陈宝琛最后还有一座楼,名字叫作“唏楼”。
什么是“唏楼”呢?“唏楼”是出自《楚辞·九歌》:“与汝沐兮咸池,唏汝发兮阳之阿。
”“成池”就是天池,他说我跟你沐浴在咸池,沐浴完了以后,头发都湿了,就在那山脚下,在太阳里把头发晒干。
“唏发”其实就是屈原所说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就通这个“罹”,就是“遭遇”,“尤”就是怨尤。
说我不能进入朝廷,不但不被朝廷接纳,而且遭遇了怨尤。
但是就算朝廷不用我,我退下来还要重新整理修饰我本来清洁的服饰,所以我们赞美屈原高洁、好修。
因此“唏楼”的意思是:就算“进不入以离尤”,我还要保持我的这种高洁和完美。
我们接下再来看陈宝琛。
刚才我们讲到,辛亥革命后他就成为遗老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关东军就开始筹建伪满洲国,所以当时他就面临一个考验。
我们说人生常常会经过一些考试,就是在真正碰到人生考验的时候,你选择了哪一条道路。
这个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分辨是非轻重,知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所以当时其他的一些遗老,像郑孝胥这些人,就追随溥仪,听从日本人的安排,建立了伪满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