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研究方法--时间取样观察法

合集下载

幼儿时间取样法案例

幼儿时间取样法案例

幼儿时间取样法案例幼儿时间取样法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活动。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喜好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时间取样法的案例来介绍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背景在一所幼儿园进行的研究中,研究者希望了解3-4岁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活动和行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研究者决定采用幼儿时间取样法来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过程研究者选择了5名3-4岁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在观察的一周时间里,研究者每天随机选择一名幼儿,并在整个上午的时间里对其进行观察。

观察的内容包括幼儿的活动、行为、与他人的互动等。

研究者使用录音和摄像设备对观察对象进行记录,以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观察结果通过对5名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者得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研究者发现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游戏、绘画、听故事等。

其次,研究者还观察到幼儿们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他们会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一些团队合作的技能。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更喜欢参与团体活动,而有的幼儿更喜欢独自玩耍。

结论与启示通过幼儿时间取样法的观察和记录,研究者对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活动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幼儿的兴趣和喜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结幼儿时间取样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幼儿的行为和活动。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研究者可以得出有益的结论,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希望本文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幼儿时间取样法的应用和意义。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表现和行为。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某幼儿园的教师想要了解幼儿在午餐时间的行为表现,采用了时间取样观察法。

观察范围是幼儿在午餐时间内,从进入食堂到离开食堂的整个过程。

观察的时间点是从11:30到12:30之间,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观察,共观察了6个时间点。

在每个时间点,教师记录下了幼儿的以下行为表现:1. 饮食行为:观察幼儿是否有正常的进食行为,例如使用餐具、吃完食物等。

2. 交流行为:观察幼儿之间和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行为,例如聊天、唱歌等。

3. 行为规范:观察幼儿是否遵守了午餐时的行为规范,例如排队、不互相打闹等。

4. 活动参与:观察幼儿是否参与了午餐后的活动,例如自由活动、小组活动等。

观察的结果显示,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出了正常的饮食行为,使用餐具、吃完食物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

交流行为也比较丰富,孩子们之间互相聊天、互相帮忙,同时也和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

在行为规范方面,孩子们的表现也比较好,大部分孩子遵守了午餐时的规定,如排队、不互相打闹等。

最后,大部分孩子也积极参与了午餐后的自由活动,如阅读、画画等。

通过这次观察,教师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午餐时间内的表现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设计和改进幼儿的午餐时间活动和教育内容。

同时,这种时间取样观察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场景,如课堂观察、游戏观察等,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接下来,我们使用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来观察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的行为。

时间取样观察法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孩子们的行为,从而得到他们的活动特征和兴趣爱好等信息。

本次观察持续了一周,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记录每个孩子在操场上玩耍的行为,包括进行的游戏、活动、交流等。

下面是具体的观察记录:第一天 9:00-9:30小明和小红在操场中央玩跳绳,其他孩子则在四周的草坪上玩耍。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和行为。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案例,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决定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来研究幼儿在园内的活动时间分配和行为表现。

该研究旨在了解幼儿园活动对幼儿的影响,以提供改进教育活动的建议。

二、观察方法1. 观察目标研究者选择了10名3-4岁的幼儿作为观察目标。

他们的活动包括自由游戏、小组活动、课堂学习和午休时间。

2. 时间取样研究者随机挑选了5个不同的观察日,并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

早晨活动、上午小组活动、下午课堂学习等。

3. 观察记录研究者使用记录表,详细记录每个幼儿在观察时间段内的活动和行为。

参与哪种活动、表现如何等。

三、观察结果与分析1. 活动时间分配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内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自由游戏和小组活动上,占据了幼儿日常活动时间的大部分。

这表明幼儿在这两种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互动和探索机会。

2. 行为表现观察结果显示,幼儿在自由游戏和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更积极、合作和社交的特点。

而在课堂学习时间,部分幼儿出现了分散注意力和不集中的情况。

这表明教学环境和方法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四、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能够提供客观的观察数据,对幼儿园活动和行为进行全面记录。

通过观察结果,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幼儿参与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和行为表现。

2. 局限性时间取样观察法在观察时间段和人员选择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观察结果可能会受到观察者个体差异和观察时间长度的影响。

只有观察幼儿的行为,难以获得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过程。

五、总结与展望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研究幼儿园活动和行为的有效方法。

通过该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园内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和行为表现,为教育活动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针对本案例,研究者可以根据观察结果,进一步探索幼儿在自由游戏和小组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和社交能力的原因,以及在课堂学习中分散注意力的原因。

幼儿观察-时间观察法

幼儿观察-时间观察法

LOGO
• 无所事事:幼儿未参加任何游戏活动或社会交往,只是 随意观望引起其兴趣的活动。如,没有可观望的,就玩 弄自己的身体走来走去,跟随老师,或站在一边四处张 望。
• 旁观:幼儿基本上是观看别的孩子游戏,可能和那些孩 子说几句话,问几个问题,或提供某种建议,但不参与 游戏。始终站在离那些孩子比较近的地方,所以可听见 他们说的话,了解他们玩的情况。于无所事事的幼儿区 别是:旁观的幼儿对某一组(或几组)同伴的活动有固 定的兴趣,不像前者对所有组均无特别兴趣,一直处于 游离状态。
• 联合游戏:幼儿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分享玩具和 设备,相互追随,有控制别人的企图,但并不强 烈。幼儿们从事相似的活动,但无组织和分工, 没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把兴趣首先放在小组 活动上。
• 合作游戏:幼儿在为某种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小组 里游戏,如,用某种材料编织东西,竞赛、玩正 式的游戏等。具有“我们”的概念,知道谁属于 哪一组。有1到2个领头者左右着小组活动的方向, 所以要求角色分工,并相互帮助,支持这种分工 角色的执行。
LOGO
• 单独游戏:幼儿单独游戏,在近处有其他 幼儿在用不同玩具游戏,但幼儿不做任何 努力设法接近他人或与别人说话,只专注 于自己的活动,不受别人影响。
• 平行游戏:尽管有别的幼儿在旁边用同样 的玩具游戏,幼儿仍单独玩,不想影响别 人,也不受别人影响。因而,他们只是在 旁边各自玩而不是一起玩。
LOGO
LOGO
• 确定好各个操作定义后,观察者开始在幼儿的自由游戏中观察幼儿的 行为,对每个幼儿观察一分钟,根据操作定义检验或判断其所从事的 是哪一类社会参与性香味,然后记入下面的记录表格。
缺点:从范围上讲,仅限于研究出现频率较 高的外显行为和事件;获取内容不够具体, 只能获取某一时间段内的信息,没有连续 性。

时间取样法观察记录表案例幼儿园

时间取样法观察记录表案例幼儿园

时间取样法观察记录表案例幼儿园以时间取样法观察记录表案例幼儿园为题,以下是一些例子:1.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1日上午9点-10点观察内容:幼儿园大厅的活动情况观察记录:9点钟时,大厅内有几位家长在接送孩子,孩子们在玩具区域玩耍,有的在画画,有的在穿鞋子准备出门。

10点钟时,大厅内的人数逐渐减少,只剩下少数家长和孩子。

2.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5日下午3点-4点观察内容:幼儿园操场上的活动情况观察记录:3点钟时,操场上有几位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玩球。

孩子们的活动范围集中在操场的中央区域。

4点钟时,操场上的活动逐渐减少,只剩下少数孩子在奔跑和玩耍。

3.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10日上午10点-11点观察内容:幼儿园教室内的学习情况观察记录:10点钟时,教室内的孩子们正在认真听老师讲解,有的在听故事,有的在做游戏。

孩子们的表情专注而兴奋。

11点钟时,教室内的活动逐渐结束,孩子们开始整理书包准备离开。

4.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下午2点-3点观察内容:幼儿园食堂的用餐情况观察记录:2点钟时,食堂内的孩子们正在排队领取餐盘,工作人员在给每个孩子盛饭菜。

孩子们有的在吃饭,有的在聊天。

3点钟时,食堂内的人数逐渐减少,只剩下少数孩子在用餐。

5.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20日上午11点-12点观察内容:幼儿园图书馆的阅读情况观察记录:11点钟时,图书馆内的孩子们正在找书,有的在阅读,有的在借书。

孩子们的表情专注而愉快。

12点钟时,图书馆内的人数逐渐减少,只剩下少数孩子在阅读。

6.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25日下午4点-5点观察内容:幼儿园游戏室的游戏情况观察记录:4点钟时,游戏室内的孩子们在玩各种益智游戏,有的在拼图,有的在玩积木。

孩子们的表情兴奋而专注。

5点钟时,游戏室内的人数逐渐减少,只剩下少数孩子在游戏。

7.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30日上午9点-10点观察内容:幼儿园音乐室的音乐活动情况观察记录:9点钟时,音乐室内的孩子们正在学习音乐知识,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敲打乐器。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时间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时间取样法

操作方方便便灵活
对仅生力观要适频察求者用率较测的于较高的能观高行察且为那易些于发观
间实况记录法
取 样
内 性 性省高容 、 和时效具 永 一省客有 久 定翔 保 广力观实 存 度
采 观无用 察察法设 会费备增了用整辅加解个助观行过为程发生的

观切察实限人可制数不行受
难耗以时耗确间力定的多关种系行为之
无所事事 旁观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9:00-9:01
目标行为 出现1次, 持续50秒
备注:先呈现这个表格,然后将“目标行为出现一次”换成“1”(动画 方式),接着将“持续50秒”换成“50s”
9:00-9:01
无所事事
旁观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备注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目标行为出 现1次,持 续50秒
备注:“行为”移动到A类时,成功融合,移 动到B类时,也成功融合,这时A类和B类同时 出现错号的错误提示,再加“滴滴”声
备注:“依依行为”移动到无所事事类时,成 功融合,移动到旁观类时,也成功融合,这时 无所事事和旁观同时出现错号的错误提示,再 加“滴滴”声
无所 事事
旁观
独自 游戏
平行 游戏
联合 游戏
容易被观测到的行为
选择目标幼儿作为 观察对象
记录客观事实
分析行为表现
评价幼儿 行为并提 出建议
Step1:选择目标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某一特定幼儿 & 幼儿团体 观察目标
观察对象数量
有代表性
Step2:记录客观事实
游戏中行为的社会参与性
相互排斥原则
详尽性原则
A
B
行为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总结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总结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总结1. 引言在教育研究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尤其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以期能对幼儿园教育研究有所启发。

2. 案例分析2.1 案例背景我们选取了某幼儿园的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小班、中班和大班,每个班级有30名学生。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我们对这些学生在一周内的日常活动进行了观察记录。

2.2 观察内容我们主要观察了学生们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包括上课时间、户外活动、自由玩耍、午休等,记录了每个学生在不同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2.3 观察结果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我们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差异。

小班学生更喜欢自由玩耍,而大班学生更倾向于参加集体活动。

这些差异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学生行为的线索。

3. 方法总结3.1 优势时间取样观察法能够全面记录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情况,有利于研究者对学生行为的深入理解。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日常实际情况,避免了因研究者主观偏差而导致的研究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3.2 不足然而,时间取样观察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周期、对研究者的要求较高等。

由于幼儿园学生的行为受到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观察结果可能不够客观。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幼儿园教育研究中,时间取样观察法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对学生行为特点的掌握。

但研究者也应该结合其他研究方法,以构建更为全面的研究视角。

5. 总结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也应该认识到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局限性,以期能够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开展教育研究工作。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主题“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文章撰写,希望能够达到您的要求。

如有需要修改或增加其他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 6. 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幼儿园教育研究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单一使用该方法可能会有一定局限性。

时间取样法-幼儿园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幼儿园时间取样法

无所事事(U) 旁观(O) 单独游戏(S)
平行游戏(P) 联合游戏(A)
合作游戏(C)
儿童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有领导、有组织、 有分工,每个儿童承担一定角色任务,并相互帮助。B
3、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时距、时距间隔、时距的数目
4、选择记录方式 检核(打“√”)、计 数、计时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表
8、 转方向 :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显示东西 。
9、 做其他事: 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
6岁儿童的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
行为类别 粗鲁行为 跪 次数 持续时(秒) 备注
侵犯别人
扰乱别人 说话 叫嚷 噪声 转方向 做其他事
5、表格设计
考虑:所需观察的行为类型、 观察的时间单位、观察人数, 这三者之间要取得平衡。
1、 粗鲁行为: 离开位子、站起来、走动、跑动、跳绳、摇
动椅子。 2、 跪: 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 。
3、 侵犯别人: 投掷、推、撞、拧、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
同学。 4、 扰乱别人 :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有物 。
5、 说话 :和其他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6、 叫嚷 :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 噪声 :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
备注
王刚 李莉、张燕
1 2 3 4 5 6 7 8
3月26日
3月26日
√ √ √
张燕、李四、 杨程
3月27日 3月27日
3月28日
3:00 PM
10:00 AM
3:15 PM
10:15 AM
√ √

李俊 李俊、陈兰、 孙奇
刘军
3月28日
3:00 PM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文章标题: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在幼儿园教育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探讨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应用和意义。

一、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小明的社交能力观察在一所幼儿园中,教师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对小明的社交能力进行了观察。

在观察期间,教师发现小明在与同龄孩子交往时表现出羞涩和不安,很少主动和其他孩子互动。

但在与成年人交流时,他表现得开朗自信。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小明的社交能力,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指导。

1.2 案例二:小花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另一所幼儿园中,教师利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对小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观察。

在观察期间,教师发现小花在一对一的情境下能够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在大班环境中会变得羞怯和不善言辞。

这些观察结果为教师提供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小花克服语言表达的困难。

二、实践指导2.1 如何进行时间取样观察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观察时间段,比如每天的课间休息时间或午睡时间,针对特定的行为或能力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者需要保持客观、不干扰幼儿的行为,并尽量减少主观臆断。

2.2 如何分析和应用观察结果教师在观察后,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观察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干预方案。

2.3 如何与家长沟通和共享观察结果观察结果不仅仅是为了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设计,更要与家长进行共享和沟通。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结果,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发展潜力和成长需求,共同制定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计划。

三、观点和理解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的行为和能力,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依据。

观察结果也可以帮助教师与家长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时间取样观察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总结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总结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总结案例:小明是一个五岁的幼儿园学生,教师觉得他在上课时经常分心和不专注,希望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了解他的行为情况。

观察的目标行为:1.分心:小明是否在上课时容易分心,比如看窗外、瞪视身边同学等。

2.专注:小明是否能够保持专注,目不转睛地听老师的讲解,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观察过程:1.设立观察时段:观察时段为上午9点到10点,第一节上课时间。

2.设立观察间隔:每5分钟为一个观察间隔。

3.观察记录:在每个观察间隔结束时,记录小明的行为情况,标记为“分心”或“专注”。

如果有其他行为,如与同学交谈、玩弄书本等,则记录为“其他”。

观察结果:观察进行了一节课(60分钟),共观察到了12个时间间隔。

观察结果如下:-第1个时间间隔:专注-第2个时间间隔:其他-第3个时间间隔:分心-第4个时间间隔:专注-第5个时间间隔:分心-第6个时间间隔:专注-第7个时间间隔:其他-第8个时间间隔:分心-第9个时间间隔:分心-第10个时间间隔:分心-第11个时间间隔:专注-第12个时间间隔:分心观察总结:经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小明在上课时的表现较为不稳定。

在12个观察间隔中,他只有5个间隔表现出专注的行为,占比41.7%。

而分心的行为占比为50%,其他行为占比为8.3%。

2.小明的专注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有一些时间间隔他表现出了专注的行为,但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分心的,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果。

3.需要进一步探究分心的原因。

观察结果中没有对小明的分心原因进行详细记录,可能是由于教室环境、课程内容、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分心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

这个案例说明了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优点是观察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对大量样本进行观察;缺点是只能观察其中一特定时段的情况,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幼儿的行为。

因此,在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观察方法和工具,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观察结果。

以时间取样观察法,拟一份幼儿饮食观察表(三名幼儿)

以时间取样观察法,拟一份幼儿饮食观察表(三名幼儿)

以时间取样观察法,拟一份幼儿饮食观察表(三名幼儿) 以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用于幼儿饮食的观察方法。

通过记录幼儿在不同时间点的饮食情况,可以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偏好以及饮食质量。

下面是一份拟定的幼儿饮食观察表,适用于三名幼儿。

观察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姓名:________________时间饮食情况饭量(少/适量/多)偏好食物备注早餐午餐下午点心晚餐夜宵该饮食观察表适用于记录幼儿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饮食情况。

观察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每天记录幼儿的饮食情况,以获得全面的数据。

观察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时间:记录每餐的具体时间,例如早上7点、中午12点等。

这有助于了解幼儿的进食规律和节奏。

2. 饮食情况:记录幼儿在每个时间段所进食的种类和数量。

可以写明具体的食物名称,例如牛奶、面包、水果等。

同时,对于食物的烹饪方式(煮、炒、蒸等)也可以进行记录。

3. 饭量:观察者应根据幼儿的进食情况,评估其饭量是否适量。

可以根据幼儿的胃口,选择“少”、“适量”或“多”来描述。

4. 偏好食物:记录幼儿喜欢的食物种类。

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喜好,从而为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提供依据。

5. 备注:可以在此栏目下记录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幼儿对某些食物过敏、拒绝进食等。

通过使用以上的观察表,我们可以定期观察幼儿的饮食情况。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偏好,为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提供依据。

同时,观察表的使用也有助于监控幼儿的饮食质量,确保他们的营养摄入的均衡和多样性。

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在饮食方面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实践与反思1. 前言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评估方法,通过对幼儿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以了解其发展水平和教育需求。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践与反思,希望能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2. 案例介绍在某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对一名3岁幼儿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发现该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常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

然而,在集体活动中,该幼儿表现较为内向,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互动,甚至有些抗拒参与。

3. 情景分析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教师深入了解了该幼儿的行为特点和表现方式。

从中可以看出,该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展现出了积极的社交能力和求知欲,但在集体活动中却表现出了内向和抗拒。

这可能意味着该幼儿对于社交场合有一定的不安全感,或者对于大集体活动中的自我表现有所压抑。

4. 反思与改进教师需要对该幼儿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寻找合适的改善方法。

可以通过增加小组活动的方式,让该幼儿在相对小范围的社交环境中逐渐适应和融入;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积极引导该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欲。

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与幼儿园一起合作,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5. 总结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和反思,我们也可以发现教育工作者在使用观察法时需要保持客观、细致和深入,针对幼儿的特点和行为进行科学分析,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帮助。

6. 个人观点实践表明,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幼儿行为和表现的精准观察和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成长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关爱。

学习如何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性地帮助幼儿成长,也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研究和提高的技能和素养。

通过以上案例的实践分析和个人观点的阐述,相信读者们对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引言: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定量观察方法,适用于研究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及其频率和持续时间。

在幼儿园中,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用于评估幼儿的行为、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案例。

一、时间取样观察法的优势1.定量化数据: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通过记录幼儿的行为频率和持续时间,得到定量化的数据,有效地量化幼儿的行为特征。

2.客观性和可靠性: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客观的观察方法,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并且可以反复使用,提高观察的可靠性。

3.系统性与细致性: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帮助观察者建立一个系统的观察框架,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

在幼儿园中,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运用于以下方面:1.幼儿行为观察:可以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记录幼儿的玩耍行为、学习行为、与他人交往行为等。

观察者可以在一天或一段时间内,每隔一定时间段记录幼儿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并对行为作出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幼儿的一般行为特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幼儿兴趣爱好观察:在幼儿园中,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用于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其变化情况。

观察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其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不同活动的偏好和兴趣变化。

3.幼儿发展观察: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用于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其变化情况。

通过记录幼儿的发展阶段、能力表现和进展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轨迹,为幼儿的个体化教育提供依据。

4.幼儿活动评估:在幼儿园中,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用于评估幼儿参与的活动的效果。

通过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和反应,观察者可以评估活动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活动方法和内容。

三、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具体案例:1.幼儿行为观察案例:在一个星期内,每天观察记录幼儿的玩耍行为,如玩具选择、玩具使用时间等。

幼儿园观察者之旅: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观察者之旅: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观察者之旅: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在幼儿园的观察活动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观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幼儿的行为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以及其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意义。

1.案例分析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案例分析是通过选择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观察,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幼儿的行为特点。

我们可以选择上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午睡前的集体活动时间、下午的户外游戏时间等不同时段进行观察。

通过对这些时间段的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在不同时间段的行为特点和活动偏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更详细的参考。

2.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来进行各种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幼儿的行为特点。

可以选择一个星期中的不同时间段,对幼儿的玩耍、学习、饮食等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他们在不同时间段的行为特点和活动偏好。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为教育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重要意义时间取样观察法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重大。

通过对不同时段的观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活动偏好,为教育工作提供更详细的参考。

时间取样观察法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握幼儿的情绪变化和能量消耗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时间取样观察法还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促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察方法。

通过对不同时段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活动偏好,为教育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时间取样观察法也有助于促进家园合作,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

我认为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生活化教学案例与实践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生活化教学案例与实践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生活化教学案例与实践近年来,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成为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行为、兴趣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展开讨论,通过生活化教学案例与实践,探讨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1.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概念和特点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定期、不定时地选择幼儿的某个行为或特定情境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种观察方法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与传统的定性和定量观察方法相比,时间取样观察法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捕捉幼儿的变化和发展轨迹。

2. 生活化教学案例:观察记录与分析在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教学案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特点。

以3岁班为例,教师在午睡时间对小朋友进行了观察,发现有个孩子总是在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经过连续几天的观察和记录,教师发现这位孩子在午睡时间总是摸着自己的小毯子才能安心入睡。

通过及时的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更贴心的照顾和关爱,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 实践案例共享:时间取样观察法的价值与意义在幼儿园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践案例层出不穷,其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个典型的实践案例是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个孩子对动物图案情有独钟,并在绘画中表现出异常的专注和创造力。

通过持续的时间取样观察,教师和家长发现这个孩子对动物有着特殊的兴趣,于是针对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主题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 主题文字的反复呈现: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回顾整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本文多次提及了“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这一主题文字。

通过在不同段落中的反复呈现,我们希望加深读者对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引导读者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案倒一:某幼儿园刘老师想要了解自己班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但如果对发生在所有幼儿身上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允许的。

为此刘老师很苦恼。

案倒二:某幼儿园王老师同样想要了解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她计划准备从上午9:50到11:00之间,从自己班级中抽取1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频率。

一共观察的时间是90分钟,王老师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在15名幼儿身上,即每名幼儿观察6分钟,在一星期内反复这个过程三次。

观察结束后,每个幼儿有三次,每次6分钟的行为记录。

以上案例是两位教师在班级中进行科研活动的反映,两位教师都希望观察记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案例一中的刘老师遇到的情况在很多幼儿园中也都可能遇到。

一个人对全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是不现实的。

案例二中的王老师,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选择了班级内l5个孩子进行观察,并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并进行多次反复和验证,是很有效的一个教育科研方法。

案例二中王老师所采用的方法在幼儿教育科研方法中是很有效的一个,即时间取样观察法。

即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次数和频率的一种观察方法。

本文以王老师的时间取样为例,探讨在幼儿园教育教科研工作中如何科学使用时间取样,有效的记录观察幼儿的行为。

一、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性定义(一)观察的目标行为个人的行为尤其是幼儿园孩子的行为复杂多样,幼儿数量多,且每个时间段该行为都可能发生,观察全部幼儿在所有时间段发生的亲社会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中,观察者只能对他所关心的行为感兴趣,所以在进行观察之前,必须确定所观察的目标行为,在确定时观察者可以将一些较大的行为单元分成许多小的组成部分。

例如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大的行为单元,如果教师对这方面行为感兴趣,就需要区别各种活动的组成行为,在确定的时间段上午9:30到ll:00(自由活动和游戏活动)内,根据预观察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合作、分享、谦让、帮助和同情五大类别,这些类别就是王老师观察的目标行为。

儿童心理研究中的时间取样观察法

儿童心理研究中的时间取样观察法

儿童心理研究中的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报告,600字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用于观察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

它采用在特定时间段内收集观察数据的方法来确定儿童的行为,情绪,及其他心理变化。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容易应用和进行样本比较。

它使相关研究者能够研究儿童心理状态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童自身发展以及其他影响其发展因素的作用。

最常见的时间取样观察法是“最小观察单元”,它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收集的数据。

研究者通常使用最小观察单元记录一段时间内被观察者的行为。

换句话说,研究者会把被观察者每一分钟的行为归纳为一个观察单元,然后统计这些观察单元发生的次数来衡量行为变化。

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超过预定的正常水平,便可以认为被观察者正在寻求解决问题或缓解其痛苦的方法。

此外,时间取样观察法还可以用于记录儿童不同行为场景下的表现。

比如,研究者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儿童在不同情景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或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与情绪的相互影响。

此外,时间取样观察法还可以用于记录儿童的社交互动,如玩耍、说话、表达情绪等活动。

例如,在一次时间取样观察法研究中,研究者选取了三名24岁的儿童作为被观察者,每人的观察时间为30分钟。

在观察期间,研究者记录了儿童的情绪、行为、社交表现,以及他们对不同情景的反应。

研究者采用在一个小时内每10分钟记录一次的方式,将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编码并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三名被观察者的情绪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并得出结论,儿童的情绪会随情景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此外,三名被观察者在社交发展上也有不同,这表明社交发展也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综上所述,本次时间取样观察法研究证实了儿童的行为、情绪和社交能力是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取样的记录方式(p.148149)
Real time continuous observation 时段连续观察
Time interval sampling 时距取样
时间取样的记录方式(p.148149)
Real time continuous observation 时段连续观察:
以一段较持久的时间,进行观察(次数及持续时间)
Time interval sampling 时距取样:
取短时距(如一分钟、30秒或15秒)进行记录。在此时距内,行为出 现不管它持续时间或出现几次,都只记一次
Time interval sampling如何决 定时距
时距内比较可能只会出现一种行为 时距长短足够观察者判断记录该行为
Ps.单一时距内, 行为出现不管其持续 时间或出现几次都只记一次
问问题、领导、支持、负向社会行为、 正向或中性社会行为、无社会行为
询问意见消息、要求支持加入、单独 旁边注视、指导建议、赞许照顾、分 享参与、服从接受、命令纠正、吵骂 威胁打架、抢夺干扰、拒绝忽视
行为观察的效度
效度(validity):命中目标的程度
量的观察命中主题之条件如下: ◦ A.观察者的动机是内发的,而非外在要求
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知道「为什么观察」 ◦ B.观察者对主题的界定是由其观察动机而
产生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知道「观察什么」 ◦ C.观察主题到观察项目之架构必须是合理
的,观察项目必须有其重要性及代表性。 ◦ D.观察项目必须可以下操作型定义,很容
易从感官知觉就下判断的。
实习主题
实习主题:Time Sampling
观察目标:时间取样法的记录及观察者 一致性之信度分析
记录主题:自行选定
观察前准备:
◦ 同学两人(至多三人)一组,讨论欲观察之 目标行为,依行为之有无,订定其操作 型定义 ◦ 将上述行为细分(三~五类)并订定操作型 定义 ◦ 依作业要求,共同制作记录表 ◦ 观察时应准备计时工具
(一)行为有无的记录方式
Time Sampling
时间取样观察法
方 法 (p.140)
将欲观察的行为分类列表 记录在单位时间内行为出现的次数或时间的长短
特 点 (p.140)
量的观察法需在短时间内判断行为并划记在表格内 做为时间取样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发生的行为
时间取样的方法(p.140-141)
系统化:事前规划好在何时段观察 随机化 :观察时段采随机取样
活动未 不活
全心全 动干


不活 动安 静
行为分类
互斥性 设定限制 设计周延的类别 分类的详细性
◦ 细微行为类别的优缺点:观察者间一致性高→臆测 度低→较不易作出推论→主观性低
◦ 行为类别笼统的优缺点:观察者间一致性低→臆测 度高→较容易作出推论→主观性强
社会互动行为观察表(课本p144)
幼儿社会互动行为
1.在教室任选四位幼儿,观察所选定之 目标行为,以有/无的记录方式, 每位观察一分钟
2.依行为的细分类别,再观察相同四位 幼儿,每位一分钟
(二)计次方式的记录方式
选定四位幼儿之前两位,每位观察三 分钟,以计次方式来观察上述细 分类别之行为
(三)行为持续时间的记录方式
观察其余两位幼儿,每位观察三分钟,依细分类别之行为,记录行 为出现的持续时间
操作型定义
定义:明确、可观察的行为描述 (要具体、外显)
重要性
◦ A.定义清楚才可快速判断行为并予 记录
◦ B.使不同观察者对该名词有相同解 释。可以在同一标准下判断孩子的 行为。
观察行为的操作定义
请参考p.145-148
观察信度的建立方式
不同观察者同时观察同一事件的一致性 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一致性 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一致性
工具的使用
先录好时距的录音带、表格数据、笔、录音机或依需要准备照相机、 录像机。
优点
省时省力、容易登录 对行为的掌握客观而正确 适合观察大量的样本 境及过程内容
缺点
无法顾及行为的前因后果,行为发生 过程等「质」的数据 无法观察发生频率低的行为 无法观察及分析内在思考层面的行为 期望易造成错误归类 准备工作费时 时距观察的方式,可能误解行为原貌
比较不同记录方式的难易度、优缺点及限 制,讨论此次观察之观察信度 30%
实习讨论与心得 10%
(四)选定四位幼儿其中之一位幼儿,以1.5分钟观察,0.5分钟休息的方 式,分成六个区段,记录行为出现的次数(细分类行为)
作业写作程序
实习主题
◦ 观察者 ◦ 观察日期 ◦ 观察时间 ◦ 地点 ◦ 观察行为及其操作型定义 20%
观察幼儿代号及性别
◦ 情境描述 ◦ 记录 20%
针对观察程序(四),计算观察信度 20%
提高观察一致性
观察者有充分训练 定义清楚且无重迭的行为分类 实地观察时能观察到的行为类别 使用数量较少的观察行为类别 在固定时间内观察
幼儿 代号
活动 全心 全意
活动 未全 心全 意
不活 动干 扰
不活 动安 静
1 Aˇ
2B
ˇ
3Cˇ
4D
ˇ
合计
21 1 0
次数
1 2 3 4 5 6
活动 全心 全意
计算一致性(p81)
计算一致性
公式(1)
整体信度= 观察一致的数目 ───────────*100 观察一致的数目+不一致的数目
信度的计算
11/11+4 *100=.73
第二种信度计算方式
适用于较短时间观察、观察者较多的状况
计算一致性
计算在类别中所有观察的总次数 计算各类别二者一致的总数 一致总数除以所有总次数 将(3)之结果乘以观察者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