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重在育人
教师以史育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以史育人心得体会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明白国家兴亡、民族复兴的道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挖掘历史事件中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我讲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让学生了解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进步的强大动力。
历史教育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讲述民族英雄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例如,在讲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诚担当、艰苦奋斗等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
三、历史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智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述古代文化经典时,我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讲述历史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以史育人的实践体会1. 融入生活,激发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我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古代节日时,我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走进历史,体验感悟。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增强历史教育的实效性。
3. 互动交流,共同成长。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1)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1)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是显性的、功利的和单一的,而是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本质的和全面的特点。
所以,历史学科是最大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历史教育具有极其丰富和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2)理性原则的确立;3) 伦理道德的升华;4) 健康审美情趣的陶冶;5)历史意识的形成;6)科学思维水平的训练;7)理性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
(2)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从三个维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1)对个人来说,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在人文精神、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人格品位、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上得到完善和升华,我认为这是历史教育的一项基础性目标。
个人性格是构建中华民族性格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所以,在历史教育中,要通过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牢牢地打好这个基础,然后我们才有资格谈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对国家和民族来说,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理性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文明、民主与富强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它包括三个情感层次,一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对祖国的热爱,三是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理性爱国主义中还有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所忽视的,即“国”的含义问题。
“国”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种族的、民族的等含义上的“国”,即“祖国”,她具有不可更改、不可置换、不可选择和无所谓优劣等特点,对她的热爱是无条件和非理性的。
二是政治的、制度的、政府的、政策的等含义上的“国”。
她具有可更改、可置换、可选择和优劣之分等特点。
所以,对她的热爱是有条件和理性的。
这两种“国”既紧密相联,又不完全相同。
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反对清政府的孙中山会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这同顾炎武对“天下”与“国”的区别相似。
3)对世界和人类来说,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历史学科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中落实育人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历史学科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中落实育人目标的实践与思考在历史学科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落实育人目标是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实践与思考:1. 强调素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这些素养,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整合课程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和重要节点。
同时,可以结合地方史、民族史等内容,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多元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角色扮演、主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模拟分析,或者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搜集和整理史料,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历史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5.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尝试将历史与文学、政治、地理等学科进行融合教学,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融。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或者将历史事件与当今的政治、社会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6.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落实育人目标,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7. 评价机制的改革: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新课标下育人目标的要求。
应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包括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素养发展水平,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依据。
8.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育人目标能否有效落实。
校史育人方案范文
校史育人方案范文本方案是针对学校校史教育的育人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全面系统的校史育人方案。
旨在通过对学校历史的深入挖掘,梳理,整理,推广,以及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的有效融合,将校史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培养他们的爱校精神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塑造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通过学校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爱校精神和责任感。
通过学校校史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员的使命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爱校精神和责任感。
3. 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学校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和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方案内容1. 学校校史教育的主要内容(1)学校发展历程的概述(2)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3)学校的名人足迹和校园文化(4)学校的校训和校风2. 学校校史教育的主要形式(1)开展校史知识竞赛(2)组织学生进行校史调研与展示(3)开展校史教育主题班会(4)设置校史文化知识点(5)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校史文化(6)组织学生参加校史文化活动3. 学校校史教育的实施步骤(1)制定校史教育实施计划(2)开展校史教育宣传(3)统筹安排校史教育活动(4)加强校史教育管理与监督四、方案效果经过校史教育的实施,学生将会更加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树立起爱校精神和责任感,提高了历史文化素养,塑造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同时,学校的校史文化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价值立意高中历史学科育人之魂
\教研有感价值立意:高中历史学科育人之魂〇王光宇价值立意是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立意,是教学立意的最高层次。
三观正,人方能健全成长,价值观出错,一切皆犯病,因而,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
历史是人文学科,“明历史真相,鉴经验教训,察利弊得失,辨善恶美丑,以利启迪今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是历史教育的独有优势,做好价值引领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这种优势”m。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亦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可见,价值引领是高中历史学科育人的本质要求,价值立意是达成历史学科育人目标的必然途径,是历史学科育人之魂。
本文拟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新教科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为例,探讨以价值立意引领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史实进行价值判断价值立意不可凭空捏造,而须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史海浩瀚,事实何寻?依据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教学中的历史事实应基于课标、教材与学术前沿。
教师可在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旧课标”)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旧教科书”)的对比中,捕捉到新课标、新教科书的变化,追踪学术前沿,确定教学的核心内容,夯实历史事实的基础,再从历史事实的判断中,找出符合历史进步意义的价值,并将其确定为一节课的教学立意。
相较于旧课标,新课标增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区域开发”等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
旧教科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涉及较少,必修模块只提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时间表,无其2020年第12期(总第498期)h—一他内容介绍;选修模块设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 题,学生可选择性学习。
历史 在育人中的价值
历史在育人中的价值历史在育人中的价值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在育人中,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可以教会人们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发展,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差异。
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够审视并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合理。
同时,历史中的伟人和英雄事迹也能够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比如,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孔子的仁爱之道,从而培养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而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历史可以提升个人素养。
历史给予了人们丰富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了解到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从而拓宽自己的眼界。
同时,历史也是一部人类智慧的宝库,其中蕴含着许多思想和哲学的精华。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接触到不同思想流派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伟大变革和社会进步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实现的。
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
同时,历史中的错误和悲剧也能够警示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重蹈覆辙。
比如,历史上的战争和暴行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可怕,从而更加珍惜和平、追求和平。
历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从而培养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人们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事件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次原因,避免盲目从众和被愚弄。
同时,历史也是一个反思自我和改进的机会。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人们可以发现历史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更加注重自我反省和改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育人价值之我见
高中历史学科育人价值之我见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育人价值。
我认为,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批判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使他们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不同文明的兴衰兴废,从而形成对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认识。
同时,历史学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
此外,历史学科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壮丽篇章,还会意识到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不幸和悲剧。
这些历史事件将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当下的情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由前人的努力和牺牲才得以成就的。
学生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下,会更加关注社会进步和公益事业,愿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历史学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和事实,更重要的是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因果关系。
历史学科常常呈现给学生一系列事件和观点,学生需要具备辩证的能力去分析、评价和判断。
这种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面对各种信息时能够客观理性地思考,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坚信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有责任感、有批判思维能力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的历史教育与育人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 布罗代尔认 为 , 史学的首要 目的就是教育。史学的教育功能体现为 : 第一 , 历史 知识 认 知功 能 。诉 诸 历史 知识 是人类 认 识 自身 的重
要 方式 。古 罗 马政 治 家 西 塞 罗 曾说 : “ 一 个 人 如 果 对 自己出生 以前 的历 史 毫无 所 知 的话 , 这 个 人 就 等 于 没长 大 。 ” 史 学 首 要 的教 育 功 能 就 是 传 承 历 史 知 识, 帮助 人们 从 历 史 纵 深 的 角 度 了解 社 会 、 认识 自 身 。第 二 , 历 史 意 识 培育 功 能 。历 史 意识 是 指 在 历 史 知识认 知 的基 础 上凝 聚 、 升 华 而形 成 的经 验 性 心 理、 思维 、 观 念 和精神 状态 。历 史意 识 的生成 以历 史
知识 为基 础 , 以历 史感 的形 成 为 前 提 。对 历 史 的感
往往比较狭隘 , 常常以绝对的、 简单的是非标准和善 恶 观念评 判 复杂 的历 史人 物和 历史事 件 。史学 蕴 涵
着 宽容 和理 性 的人 文精 神 , 大学 历 史 教 育 可 以引 导 学 生从 不 同角度 观察 历史 人物 , 分析 历史 事件 , 从 而
性 体悟 和理 性认 知经 过 长久积 累 , 便会慢 慢 凝结 、 升
华 为一 种深 沉 的历史 意识 。尼 采把 人 的历史 意识 分 为“ 批判 性历 史 意识 ” 和“ 纪念 碑 式 历 史 意 识 ” 。通
利 益 而缺乏 长 远 的追 求 , 容 易 陷 入 物 欲 的 陷 阱而 难 以养成 通达 的人 生境 界 和价值 追求 。大学史 学教 育 可 以在提 升青 年学 生 的人 生境 界 过程 中发挥 重要 作 用: 其一 , 史 学 可 以为大 学生人 生境 界 的提 升奠定 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根本。
实际上,历史教学也只有把育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团结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和完善;个人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树立起真诚的关注和高度的责任感。
而作为当代历史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把它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主要是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展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力图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实践学生育人目标。
一、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教育学生做世界公民历史是专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内容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在历史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正面的素材是榜样,反面的素材也是教训,如果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作为一个人而言,学会在社会中融洽和谐地生活是首要事情。
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纪守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思想品质素养,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视野开阔,具有包容胸怀的世界公民。
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
了解了昨天,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
历史学科育人总结
历史学科育人总结——彰显历史学科特点,突出育人价值(2018-2019第一学年)历史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尤其是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而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学中要致力于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历史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目标,其教学应当彰显学科特点,突出育人价值,现将本学年历史学科育人总结为以下几点:一、重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提高人文素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是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最直接的作用者。
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
如,在课堂上,经常提问、鼓励那些学习一般、不善言谈、爱搞动作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快乐。
就算学习成绩不算好,但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也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
二、扩充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在浩瀚的历史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的人文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材,或进行知识拓展,对学生进行激励、感染和影响,滋润和震撼学生的心灵。
如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孔子儒家思想,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其实,历史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平台,只是我们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深刻体会,并以实际行动追求崇高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
这样我们也就实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积极营造和创设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深切感受人文情怀,拉近人文素养教育与现实的距离。
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何琼【期刊名称】《教育导刊》【年(卷),期】1994(000)001【摘要】自古以来,学习历史是养成良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易经》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这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对历史学的偏见.中学的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担忧和关注.一、充分认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由于历史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居于支配地位.指标式的合格率、平均分,封闭式的考试模式,片面强调知识量的掌握;使情感领域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历史教学一直未能走出“重分数轻育人”的误区.翻阅一下中学历史考试卷,不管哪个地区,哪间学校.试题模式基本千篇一律,万变不离其宗,约60%零散知识点的检查题,约40%的问答题、列举题.不论是简述事件的经过或结果.还是评述、分析事件的影响或意义,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将课本中某段文字搬到试卷上.无论识记题或理解、运用题,答案几乎都是课本中固有的.因此.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家长.都普遍认为学历史就是背书.书背好了,历史也就学好了.历史教学的“育人”宗旨在一片背书声中湮没了.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课本知识,应付“覆盖面广”的试题,教师在课堂上什么都讲,教学没有中心.考得太细太广,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总页数】3页(P13-15)【作者】何琼【作者单位】广州市沙东中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51【相关文献】1.授人以智,育人以德--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尚德”教育 [J], 杨二兰2.德育为首,能力为重--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新型育人模式的构建 [J], 陆卫康;卢平3.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育人功能 [J], 方茁厚4.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育人功能 [J], 方茁厚5.学校育人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J], 王珍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高中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分析高中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摘要: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为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意义。
历史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处事。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在历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学习历史,在历史学科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育人功能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06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却面向于未来的发展。
历史记录总结了过去的生活实践活动,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参考。
开展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智力,历史教育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历史的本质就在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在高中阶段开展历史教育,其第一要务就是教书育人。
1 应试教育下的历史学科发展状况在应试教育的发展中,一切教学都是为考试服务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不得不随着高考的指挥棒统一行动,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历史学科等人文学科自然就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小”学科,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本人,都没有在思想上引起对历史学科的重视。
这就制约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
1.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考试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
只有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才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欣赏。
这就导致了老师在历史的教学中,老师主要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归纳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等。
而对情感教育、历史的价值教育等内容进行弱化或者忽视,本来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历史课堂却因为堆积如山的史料分析而死气沉沉。
这样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发挥,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指的是通过学校校史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校可以通过将校史故事融入到学生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可以组织校史宣讲和展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校史文化的魅力。
二、校史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历史课程和社团活动等形式,传授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学校还可以通过纪念活动、纪念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校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校史文化的教育实践:学校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校史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校园文化建筑等地方,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庆活动、校史研究等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校史文化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学校可以将校史文化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感受学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在教授历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时,可以将校史文化作为实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是多样化的,需要学校与师生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来落实。
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校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提炼出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资源,为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
透视中学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代 人 的 精 神 , 须 先 使 历 史 进 驻 个 人 , 个 人 从 历 史 中 汲 必 使
级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大 纲 》 提 出 了 这 样 的 要 求 : 通 过 历 史 教 “ 学 , 学 生 了解 人类 社会 的发展 过 程 , 历 史 的角 度 去认 使 从 识 人 与人 、 与社 会 、 与 自然 的关 系 , 中吸 取智 慧 , 人 人 从 提
“ 忠 报 国 ” 岳 飞 ,天 下 兴 亡 , 夫 有 责 ” 顾 炎 武 , 精 的 “ 匹 的
够给 人们 提 供一 种 全 面 、 合 、 价值 的 经验 总 结 与 理性 综 有
思考 . 史 教育 可 以培 养 学 生智 力 、 成 能 力 , 时 , 史 历 形 同 历
教育 也 是教 人做 人 的 ~ 门学科 ,著名 历 史学 家 白寿 彝先 生说 得好 : 历 史 的真 谛 在 于教会 学 生 如何 做 人 。 中学 教 在
一
个 需 要 创 新 和 开 拓 的 新 时 代 ,更 不 能 失 去 抗 挫 折 和 战 二 、 养 学 生 的人 文素 质 培
胜危 机 的意 志 。
关 键 词 :中 学 历 史 教 育
做人
育 人 功 能
历 史 学 科 在 渗 透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方 面 更 具 得 天 独 厚 的
健 康 成 长。
志 品质 : 史 是一 部 社 会 教 科 书 , 学 生 认识 自我 、 越 历 是 超
教师工作计划——注重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工作计划——注重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历史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重点讲解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通过学习这段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解:通过生动的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评价
1. 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家国情怀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体现家国情怀,如是否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等。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参考书。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历史知识。
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总结汇报
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总结汇报校史是学校历史的简称,是学校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校史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是我对校史育人功能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首先,校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生们在了解了学校的辉煌历史和杰出校友的事迹后,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望。
校史中的成功故事和典型经验激励着学生,让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同时,学校的优秀校友也成为学生奋发向上、追求梦想的榜样。
其次,校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当代见证者和受益者,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会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同时,学校举办的校庆活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热爱学校,为学校的荣誉而努力。
第三,校史可以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
学校的传统和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和传承校史,学生们能够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的文化熏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追求。
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最后,校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校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了解许多真实的人生故事和成功的秘诀,从中受益并获得启发。
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校史中的优秀典型,认识到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习校史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
总之,校史育人功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校史,学生们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豪感和归属感,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注重校史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成为有志气、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
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公民意识。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解社会
的发展和变迁,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公民意识。
3.历史教育可以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研究,人
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实决策提供参考。
4.历史教育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
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文化。
总之,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非常重大,可以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历史教师2024年工作计划
历史教师2024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与任务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历史教师的任务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调整。
2024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将以“育人为本,提升品质”为目标,努力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024年,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历史教育,促进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历史人才。
二、工作计划1. 提高专业素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追求教学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
在专业素养方面,我计划参加一些历史学科的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结合国内外历史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培养学生成长作为历史教师,培养学生成长是我的根本任务。
2024年,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此外,我还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和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3. 促进历史学科建设2017年,历史学科成为高中新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促进历史学科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024年,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学校历史学科的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计划主动参与学校历史教研组的工作,加强与同事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历史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历史学科教学的全面提升。
同时,我还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历史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校史育人方案
校史育人方案校史育人方案一、方案概述校史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学校历史、传承学校文化、弘扬校训精神、培育学生理想信念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途径。
本方案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和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提升学生精神文明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方案目标通过校史育人,培养学生的以下素养:1.了解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认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2.把握学校的文化内涵,弘扬校训精神,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和品德修养的提升。
3.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律能力。
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方案实施1.开展校史教育课程。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增加学校历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大事件,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独特文化。
2.举行校史知识竞赛。
在校园内组织校史知识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参与竞赛了解学校历史和文化。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校庆活动、文化节、艺术展览等,让学生感受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感。
4.推出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学校和国家重大纪念日,组织专题学习和座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国家历史和社会文化,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四、方案评估1.定期开展评估活动,了解学生对校史育人工作的学习、参与和感受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方案。
2.通过调查、访谈、考试等方式,考核学生对校史知识的掌握,评估校史育人工作的效果。
3.在年度德育考核中,将校史育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五、方案保障1.制订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工作内容。
2.配置专业人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管理。
3.拨专项资金,用于校园文化活动、校史知识竞赛、文化景观建设等方面,确保校史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保证校史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校史育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育重在育人富裕县龙安桥中学何昌伟在意识形态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各种文化传媒处于鱼龙混杂的今天,人们的信仰开始模糊。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中学生茫然、困惑、思想处于混乱状态,其道德素养状况令人担忧。
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弄不清楚是非曲直,也常常混淆了善恶美抽丑,普遍崇尚“非主流”。
看的书是《黑道学生》、《校园黑社会》。
目前在校园内甚至于出现了拉帮结伙相互争斗的团伙。
不难想象,这样一代思想偏离正轨的孩子无疑是国家民族未来的一个毒瘤。
如果任其发展这将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灾难,更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悲哀。
所以在中学生思想出现危机时刻,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在各学科教育中历史学科应当是首当其冲担当大任的。
杜威曾说过:“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因为历史以其博大精深承载着哺育国民的精髓。
其字里行间所显现出的民族辉煌与自豪及其所激起的爱国热情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历史学科所富有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如下:(1)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充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制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5)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因此,在历史教育中,我们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实践中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在历史课教学中我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学生强化人文素质情感教育。
学生的人文素质情感教育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有明确的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历史上立下远大的志向并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实现远大抱负的豪杰有许多。
如:刘邦看到秦二世出游的盛大场面是说:它日,吾将取而代之;项羽则说:大丈夫生当如此;历史证明他们一个成为一代帝王,一个成就了一翻霸业。
朱元璋流落街头时口出狂言: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半不敢长伸推,深恐江山一脚穿。
孙中山小时候喜欢听洪秀全的故事,并立志做洪秀全第二;周恩来在回答“为什么读书”的问题时响亮的给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答案。
历史证明他们一个成为开国帝王,一个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一个则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在课堂给学生说这些的时候,一个孩子很天真的问我:老师啊,他们怎么就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皇帝呢?他们会预言吗?我说:孩子啊,当初说大话的人肯定很多,但只有他们的话流传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话对他们来说那是理想,他们为了这个理想进行了拼搏奋斗然后才把这个理想变成了现实。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有当总统的可能。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就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这样一个有色人种受歧视的国家里黑人居然当上了总统,奥巴马要不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能做到总统的宝座吗?。
你们有理想吗?你们愿意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吗?此时孩子们当然会给自己定下目标,会树立理想,而对孩子们来说有理想希望就是他们的财富。
第二是教学生学会生活,即思想观点教育。
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点,这几年,社会上刮起一股“向钱看”、“高消费”的歪风。
一些人捞钱不择手段,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投机倒把、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这股歪风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
因而,在历史课中加强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公而忘私、为政清廉的教育,实是刻不容缓。
所以,我在讲“大禹治水”时,不但讲他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制服洪水,造福于民,而且讲了他在外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
在讲东晋南北朝的士族制度时,深刻揭露了士族子弟倚仗门第特权,四体不勤,不学无术,腐朽堕落的寄生虫生活和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告诫学生切不可堕落成为新的士族子弟。
同时让学生明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可以兴过的道理。
总之,通过无数活生生的史实,使学生真正懂得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必要;懂得勤俭清廉,是高尚的美德。
第三、是学会做人,即道德品质教育。
青少年思想很不成熟,在社会不良影响面前,容易随波逐流,误入歧途。
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教育。
学史明志,知史做人。
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一部历史就是人物史,有彪炳史册,流芳百世的,有遗臭万年,备受谴责的。
学习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不计名利,不畏生死,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商鞅‘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开拓进取精神;学习范缜对统治者的高官厚禄不屑一顾,决不放弃自己正确的观点的精神;学习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固派扣留后,国民党当局多方威逼利诱,而他的回答却是一曲响彻云天的《囚歌》,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还有凡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对祖国某项事业作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如在我国天文、医学、农学、算学四大传统科学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都应该热情歌颂。
与此相反,对那些卖国求荣之辈,祸国殃民之徒,应该深刻揭露,使学生们是非清楚,爱憎分明。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先进人物、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楷模。
他们的嘉言懿行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修养教育的好教材。
总之,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怎样做人,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3、学会合作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人类的智商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国际间的许多问题单靠一国之力无法解决,如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反恐等等,这就对人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善于合作。
一个拥有高智商,但无法与他人合作的人肯定难以取得巨大成就。
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讲到“宋元文化”时,《资治通鉴》为什么这部煌煌巨著会写成,至今仍是无人能够超越的巅峰呢?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多个原因后,教师让学生回味“司马光是主编,他和助手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前后用了19年”这句话的内涵,终于一个学生恍然大悟:“老师,没有助手们的合作,司马光一人之力无法完成这书”,“对,只有合作,取长补知短,才能完成一番事业”。
再看“郑和下西洋”,一次出航有两百多艘船,两三万人,如果没有各船船长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无法想象郑和船队能否安然渡过一次次暴风骤雨,巨浪狂涛!。
没有国共的合作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还有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而能君临天下是因为其善于与人合作,善于用人,而蒋介石以数百万军队败走台湾是因为其不能与人民合作失去民心的结果。
在历史学习中寻找合作双赢的例证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意义学会合作。
4、学会爱国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热爱具有悠久历史与光辉灿烂文化的伟大祖国。
我们提倡爱国主义,就要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日常行动的指南和个人品德的试金石。
一个公民的行为,小自举手投足,生活小节;大至国际竞赛,外交谈判,无不牵动着祖国的兴衰强弱,利害荣辱。
既要从大处着眼,以天下为己任;又要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好任何细小的事情。
引导学生学习杰出人物,使学生有较高的追求。
如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
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
二、树立开放、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国家才会迅速发展。
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
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者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而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而蔡伦改进造纸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推动了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
从历史中总结出古今成大事者,必有开拓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
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历史内容能解决的。
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坚持,定能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重要的是我们要定位中学历史教育重在育人,努力加强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注重德育渗透,为祖国民族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